美章网 资料文库 初中历史课堂范文

初中历史课堂范文

前言:写作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探索。我们为你提供了8篇不同风格的初中历史课堂参考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给你带来宝贵的参考价值,敬请阅读。

初中历史课堂

合作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应用

摘要:伴随着国内教学领域的不断优化和发展,已经衍生出了相当多现代化教学模式,并且涌现出了不一样的教学方法,给予了学生全新的学习契机。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整个课堂教学的全面有效性,还可以为学生的历史学习形成探索和实践的方向。本文主要研究了合作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办法。

关键词:合作教学;初中历史;应用

一、当前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现状浅析

随着国内教学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发展,目前初中历史课堂中越来越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应用,教学过程中也更加注重历史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以提高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兴趣,这些革新在教学中产生非常积极的影响。但是在笔者长期的教学实践发现,目前的历史学习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得到解决的问题。首先,部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比较低,通过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到存在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中仅仅作为一个倾听者,并没有参加到小组讨论和交流中。在历史课堂上,的确存在这类现象,部分学生不能完全融入小组合作学习中去,无法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性。另外就是教师自身存在的问题,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较弱。虽然小组合作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但是教师应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教师要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如果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不强,那么在小组讨论时,就会造成比较混乱的局面,导致课堂讨论效率低下。最后就是教师对小组讨论结果重视程度不高,小组讨论的结果往往是找个人发表意见,但是个人意见却是比较片面的,不能反映出每个学生的想法,所以教师难以对所有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产生了解。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是需要努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理解的,而不能一味地被动接受历史知识。如果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不仅很难形成健康的学习态度,也会对学生的成长造成诸多不良影响。

二、初中历史课堂中合作模式下的学习形式

合作教学是一种相对传统历史教学模式而言是一种比较创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学生自身为主体,通过学生之间共同交流讨论,通过合作共同解决历史课堂中的问题。在小组合作中,需要小组成员共同配合,踊跃地发表自己的意见。这种合作教学模式的出现,可以提高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改变学生的学习认知,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到历史内容的教育性质,并敢于去展开合理健全的学习过程,给予了初中历史课堂全新的活力。教师在将合作教学应用到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时候,需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的角度积极探索不一样的教学方式,以便于提高最终的教学质量。下面笔者将从以下两点谈谈在教学中如何形成合作模式下的学习。

(一)合作教学模式下的共同学习合作教学模式下的共同学习是一种全面的创新,讲求小组内的学生,需要共同解决一样的问题。在这个问题的引导过程中,初中历史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一些具备难度的探讨问题。不能过于简单,否则会失去了小组探讨的意义,转而会由学生轻易地得出。也不可以过于困难,如果通过小组的力量仍然难以解决,那么相应的学习也是十分困惑的。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通过一些难度适当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如果学生在小组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也可以向教师进行询问,以便于顺利地解决学习问题,改善小组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秦帝国的兴亡》时,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小组探讨问题:秦始皇时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用辩证的目光分析秦始皇。学生在对这一问题进行解答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秦始皇的丰功伟业,了解他为中国大一统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也需要认识到秦始皇也做了许多坑害人民的事情,尤其是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直接导致很多人评价他为暴君。因而对于他的评价需要中肯,需要小组合同探讨和总结,不能固执己见,需要以大家的思想作为核心。合作教学当中的共同学习,本质目的在于解决一些特殊的学科问题,尤其是遇到一些难以轻易解决的教学问题,学生会感到十分困惑,通过合作学习,可以结合不同的观点,了解到自己思想的片面性,使得整个历史学习变得较为简单。在对一些历史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分别提出自己的不同认知,然后进行总结和整理,并得出最为全面的答案。合作学习可以改变学生的历史学习状态,使得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并且也可以感受到合作学习带来的独特学习体验。对于一些复杂的历史学科问题,如果学生在合作学习的状态当中依旧无法进行解决,那么教师便需要亲自进行讲解,并安排给小组总结的任务,以便于学生认识到自身学习的不足之处,进行相应的调整。

(二)合作教学模式下的竞争学习合作教学在初中历史当中的应用,一旦时间较长,学生又会习惯这样的一种模式,转而降低自身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活力,教师可以进一步完善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全新的小组竞争机制,即小组需要在课堂上共同竞争。在具体的实践方式上,教师可以积极设计一些科学的竞争主题鼓励学生进行学习,以便于学生实现健全的学习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在竞争主题和形式的选择上,可以选择课堂上的分内容讲解,也可以选择历史学科问题解答。对于学生而言,小组竞争是一个整体性的比赛,他们会为了小组的成绩而做出相应的努力。在选择小组竞争主题的时候,需要结合学生当前的历史认知水平,不能过于复杂。此外,要可能分给小组成员不同的任务,只有所有的学生参与到其中,才是真正的小组竞争学习。比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的时候,可以以《马关条约》为主要探讨主题,要求学生对这一条约签订给中国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查找资料为自己提出的见解做出佐证。不同的小组可以选择不一样的观点进行称述,并寻找相应的资料加以佐证。接着,教师可以以小组竞赛的方式,鼓励不同的小组分别选择代表上讲台讲解这一内容,以便于将不同小组学生的精华展现出来。对于学生的不同讲解表现,教师需要给予准确的评价,不能一味褒奖,也不可以过于贬低,需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中肯,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进而在以后的历史学习当中优化。小组合作模式下的竞争学习,不再是个人的荣誉,转而成了小组的成绩。在竞争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的学习状态变得十分积极,他们开始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了不给小组拖后腿,正努力填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因而,这样的学习也是一个带动的过程。其他历史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还可以对这部分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形成更加完善的历史学习认知,使得小组能够取得较为优异的成绩,小组内成员的历史学习心理也会不断地改变,获得持续的提高。

继续阅读

初中历史课堂创新教学

一、回归本真,促使学生个性历史的形成

(一)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学生在历史教学的课堂上,在老师的带领下,参加各种与历史知识有关的各种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并且让学生的历史能力得到综合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的、和谐的教学环境。尤其是历史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唤起学生在精神层面上与历史知识的共鸣,依靠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力可以得到提升。教师只有让历史教学返璞归真,唤醒每个学生思想上的自由看,才是历史教学的真正魅力所在。

(二)教师要在历史课堂上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生本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师应该将更多的目光放在学生的实时生成上面,既要以学生为本,又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唤醒每个学生的学习本能。教师要在历史课堂上起着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可以与教师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下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历史教学“南京条约”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将课本内容进行阅读,让学生提出在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这样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存在的问题制定教学内容。当学生提出所遇到的任何问题的时候,教师要予以耐心的解答。教师只有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才能让学生爱上历史学习。

二、采用多种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一)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课堂这个环境来让学生懂得如何学习。学生只有真正掌握了历史学习的方法,才能真正进入自我研究和提高自我能力的阶段。

(二)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当学生自己没有办法独立完成学习的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交流和合作。上课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到自己不能理解的内容,将班级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所遇到的问题,经过学生与学生之间或互相沟通互相讨论,就会可以找到正确的解决方式。通过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融入到历史教学中。

三、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展示自我,延展历史能力

(一)多媒体课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历史。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历史。历史都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没有办法重新来过,所以只能通过一些影像资料对历史进行了解。例如,在初中人教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学内容中,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放一些影像资料,让学生可以真实的感受世界大战发生时的背景。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查找相关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课本上的知识,还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继续阅读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

很多初中生对于历史课堂都兴趣不大,觉得枯燥乏味,这极大地影响了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对于教师来说,首先需要思考的就是如何将课堂氛围变得活泼而生动,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应用历史故事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善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历史故事选择的原则

历史故事选择得是否适当,决定了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通常来说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来选择历史故事,即真实性、针对性和趣味性。首先是真实性,这是应用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首要选择。学生所选的故事必须要和史料的记载相一致,如果有出入一定会伤害学生的情感,造成不良影响。所以历史故事必须要以历史事实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可以进行适当的想象和合理的推测。其次是针对性,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历史故事的内容要和课本的内容有关联,这样才可以从故事入手,将课堂要讲述的内容导入进来,使二者之间不至于脱节。

为了保证所选择的历史故事的针对性,我们要保证故事和教学主题相符合,以课本内容为基础来挖掘故事。例如,在讲解《夏、商、西周的兴亡》这一课的内容时,我们可以讲述与姜太公有关的故事,同时注意和学生的思维相符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的历史眼界为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选择故事的时候,我们应尽量和现实相结合,达到以古论今的效果,历史学习不仅仅是要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历史来对现实生活进行指导。再次是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后,学生自然就更愿意学习历史知识,所以要保证历史故事的足够有趣,这样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保证情节生动、内容引人入胜,并且要有一定的新鲜感。

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引入历史故事的作用

(一)通过有悬念的历史故事将新课导入进来一堂课的开始对于一堂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想让课堂教学更加有效,从一开始就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起来。例如在讲授《伐无道,诛暴秦》一课的时候,可以向学生讲述与秦始皇相关的故事。例如秦始皇之是如何一统天下的,通过悬念设置来讲将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然后再将相关的课本知识导入进来。在过程中注意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疑问,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对历史学习更充满兴趣,对于知识的掌握也会更加深刻。

(二)通过历史故事化解课堂教学中的难点例如,在讲述中国近代史的时候,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名词,教师如果单纯的讲解概念会效果不会好,学生很难理解其真正内涵,所以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故事来将当时的社会状况反映出来,例如我国当年沿海很多地区都被外国列强所占据,这就可以让“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个概念变得更加具象,使课堂教学中的难点也得到了解决。同时名人小故事也更有助于文化史部分的学习,可让文化史从枯燥无味变得妙趣横生。

(三)巧妙在课堂结束部分设置历史故事,引发学生兴趣课堂只有一个完美的开头是不够的,还要有一个完善的收尾,想要保证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良好,就可以在课堂结束的时候设置一些有趣的历史故事,让课堂收尾更为有效。通过故事将课堂内容和结尾巧妙结合起来,既可以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又可以让学生更期待下一节历史课。

继续阅读

情境表演角度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摘要】与数学、英语等学科不同,历史课堂上不需要大量繁复的计算,不需要听、说、读、写的多重训练,所以学生们紧张的情绪往往在历史课堂上能得到略微缓解。那么,如何使学生获得一种愉快的情感体验,如何让学生们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会学、乐学”已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对此,从情境表演的角度出发,陈述表演的含义,探究情境表演应用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关键词】情境表演;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一、情境表演概述

所谓情境,就是一种形象环境的展现。情境教学在历史课堂上被教师们普遍使用,其教学效果会受到实施手段、现场氛围、语言表达、多媒体运用等因素的影响。表演是指按照剧本将人的动作、神态、语言通过设备的辅助把作品展现出来的一种形式。而应用于课堂上的情境表演,是学生们在老师营造的特定历史环境下,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对教材知识的了解、分析、讨论、从而将某一历史事件生动形象地演绎出来的教学模式。

二、情境表演对历史课堂教学的作用

1.情境表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什么学生愿意耗费几个小时的时间沉迷于“王者荣耀”,只为获得“最强王者”的虚拟称号?因为他们感兴趣。兴趣是一种心理倾向,对人们认知某一事物具有驱使作用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学习兴趣则是一种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内在动力。所以,兴趣对于掌握某一学科的内容有关的持久式的学习来说,是绝对必要的。”为什么传统的历史课,就算老师再怎么绘声绘色,激情澎湃,学生就是不买账呢?并不是学生对历史知识不感兴趣,而是枯燥的教学模式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只是机械地抛出历史背景,讲述事件经过,总结历史意义;学生翻书划重点,记忆背诵。虽然知识传播的速度快,可以有效地应对各种考试,但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疲惫,厌倦,疲惫,厌倦,像两条纠缠的绳索,紧紧捆住学生的身心。”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当行为给学生带来真实感,激励着孩子在他的心灵留下愉快、振奋、精力充沛的情感时,知识才会转变为信念。”所以为什么不让学生们一起说起来、动起来呢!比如,在讲述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时,有一位学生问:“甲骨文是怎么被发现的呢?”于是,我在学生完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任意叫了三名学生走上讲台,第一位学生扮演农民,第二位学生扮演药铺老板,第三位学生扮演官员王懿荣。三位学生在老师的现场解说下迅速投入角色,讲台下的观众们更是聚精会神的等着看一场“好戏”。老师:清朝年间,有一位农民(第一位同学一边弯腰耕地一边擦汗)在田间工作,突然(故意说的很大声,引起注意),他发现了一个东西,(此时第一位同学正在无实物表演,引得全场大笑),这位农民以为所挖之物是“龙骨”,便卖给药铺老板。(此处,第二位同学给自己加了一出讨价还价的戏码,全场第二次大笑)。生病的王大人(第三位同学佯装病态上场)派人到药铺买“龙骨”,王大人拿着“龙骨”发现了什么?第三位同学:小广告(全场捧腹大笑)老师:王大人一定是病的老眼昏花了,王大人请你再仔细看看。第三位同学:应该是一种古老的文字。老师:经过王懿荣的精心研究,他初步断定,这些“龙骨”应该是商代占卜用的兽骨。于是商朝的文字就这样被发现啦!从质疑到解疑,只用了不到五分钟,可这不到五分钟的情境表演却让孩子们在欢乐的气氛下对这堂课的内容产生了极高的兴趣,并一直持续到下课仍感觉意犹未尽。再比如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九课《秦统一中国》,本课重点是秦始皇巩固统治的措施。也可以让学生们表演出来。学生:我是一名齐国商人,现在来到了魏国经商。到魏国后我才发现魏国的斤、尺都比齐国大得多,关键是魏国的布币在齐国根本不能用,这里套路太深,亏大了。老师:通过这位同学的表演,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秦统一之前,诸侯国使用的长度,容量和重量标准不统一。老师:那秦始皇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通过学生表演--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教师总结等流程,这样下来学生根本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去死记硬背。而且增强了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相比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完整节课,有趣的教学模式才能激发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兴趣,从而进行深入的思考,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2.情境表演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当学生们离开温室,没有了父母和老师的呵护,他们怎么才能独自立足于社会?学历固然重要,但想在工作中脱颖而出还需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实践意识、批判性思维、团队精神等基本素养。而历史课堂上的情境表演往往需要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各抒己见、然后决定出谁适合扮演哪个角色,怎样表演得更加生动。在历史课堂上,我发现了很多孩子极具表演天赋和创新意识。比如,学生们在表演时会融入百家讲坛、新闻联播等形式,贴近生活,又给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有领导者、有参与者、有执行者。我时常有种错觉,会情不自禁地想象他们长大以后的模样。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真正的教育,是十年后仍然在起作用的教育。”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十年以后仍然起作用的是在课堂上潜移默化养成的各种能力,而不是课本上划的重难点。

3.情境表演有利于学生以“他”的立场感同身受地去看待历史“没有感情上的变化就没有认识上的变化”。所以,每一节历史课,教师除了要传授知识外也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然而空洞的讲述很少能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但是,如果学生通过扮演一位历史人物,感受他的经历,揣摩他的心理,那效果就会不一样。比如在讲解“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导致的爆发”这段历史时,我让几位同学模拟联合国的情境,其中一位扮演著名外交家顾维钧。起初,这位同学并不知道顾维钧是谁,但是通过课前查阅书籍、观看影视资料,他渐渐对这位历史人物有了一点了解。他才能在课堂上慷慨激昂地讲出:“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我们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在他的感染下,其他同学的情绪也迅速调动起来。最后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拒绝签字,拂袖而去。他的无奈、他的愤恨,想必学生们已经可以感受七八分,这时学生才能真正感悟到“弱国无外交”。当然,学生不是演员,所以我们不去评价演技的好与坏。但重点是学生们在表演的同时能够对某一历史人物或是某一历史事件产生深切的情感共鸣。

继续阅读

初中历史课堂感恩教育论文

一、把历史和情境教育相结合

历史课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这是其他科目中不能比拟的,所以要想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要求教师有一定的教育方法,要懂得创新。最显著的方法就是让学生参与到历史事件中来,这就是所谓的情境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在记住知识的同时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老师讲完一堂课之后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谈一谈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想,哪些人或者哪些事对自己触动较大,如果你是这个事件的重要人物你会怎么做,可以让多个学生谈一谈,不但可以让学生学到前人的经验,精神,更能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感想,把自己的情感和历史相融合,让学生懂得爱憎分明,懂得什么是良好的价值观的体现。如果教师只是简单的教会历史课本上的知识,而不加入情感教育,就让历史失去了色彩。对于知识,教师可以传授,但是对于感情,却是学生自己慢慢培养起来的,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光靠学生的自身是不够的,教师要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就算把情景教育引用到历史课堂来也不是一定会起到效果的,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来活跃课堂气氛,能让人心有所触动的必定是情感,所以历史不应该只是知识教育,而更多的是精神教育。一个只有知识而没有精神的人是不健全的。应该让学生了解到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和意义,我们应该为以前的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树立爱国情感,把历史发扬光大。

二、通过历史确定我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师要从历史出发引导学生如何培养自己的人生观,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了解传递正能量的意义。通过学习历史了解我国的发展历程,如何传承一些优良传统,如何继承我国的文化传统,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因为历史都具备真实性,所以更具有教育意义。像有些惨痛的历史教训,例如日本侵华战争,对于这样的灾难我们很痛心,我们要正视历史,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为现在的和谐社会多做贡献,不让类似的惨痛教育再发生。通过历史课我们也可以结合当今现状让学生讨论一下,比如说钓鱼岛事件,学生可以结合教科书来分析一下我国与日本目前的现状,如何让祖国更加强大,树立学生的爱国热情。通过学习历史我们知道一个团结的民族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一些真实的实例教会我们要拥有正义的、顽强的精神,教师要把这些情感融入到历史教学中,更能触动学生的自豪感。也为学生树立自己的价值观做好了铺垫。

三、总结

教师应该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如何更好的把情感教育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去,让学生充分了解人性的意义。老师也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课本以外的历史书籍,让学生更多的了解一些历史知识,不要再把只是以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带入课堂,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不是为了考高分,更多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教育,把古人留下来的遗产发扬光大,同时为当今的和谐社会多做贡献。

作者:张芳梅王宏波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两水中学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深圳中学

继续阅读

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与对策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文明,对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与健全的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初中教师只注重历史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没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导致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不高。因此,初中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兴趣个性与历史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有效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本文旨在探究初中历史教学现状以及对策。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解决对策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载。让初中生学习历史主要是能够为初中生在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提供有效的借鉴,使其从历史事件中积极地吸取教训,了解过去的辉煌与耻辱,指导学生未来的生活与学习,然后继续前进。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了解历史事实,还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初中教师要积极地改进过去传统的历史教学方式,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地了解历史真相,并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不断进步。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分析

在当前的历史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历史教师对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认识不够。在历史课堂上,教师经常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权利,很难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也难以真正融入到历史学习的氛围中。二是历史课堂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因此,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很难集中注意力。三是历史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历史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生活也存在历史,没有有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教学。四是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进而导致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对教师形成了依赖性、单一性。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过于依赖教师的历史知识传授,没有一定的历史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学生在进行历史学习的时候不善于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学生的历史发散思维能力缺失。针对以上几点问题,本人提出了一些看法与解决对策。

二、初中历史教学的解决对策

(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曾经有心理学家说过,当学生只有对一件事情产生兴趣的时候,才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因此,历史教师要想真正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应当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历史课堂教学形式,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教师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相关的历史影视资料、历史文献、图片等展现在学生面前。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及对策梁红兵(安徽省淮南市第十五中学)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课的时候,可以将关于抗日战争的影视资料播放给学生,使学生在欣赏影视视频的过程中,培养其爱国精神与民族责任感。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程时间上进行合理的安排,先从生活中寻找历史常识,然后引入到历史课堂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演绎历史情景剧,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历史信息,如此还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营造和谐的历史教学氛围,注重学生历史思维的培养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要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历史课学习的乐趣。因此,历史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历史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轻松、愉快。教师不应只注重学生历史知识的传授,还应当注重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历史真相,进而有效地促进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讲人教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的时间、过程以及结果,然后让学生去探究原因和新民主义革命产生造成的影响,进而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历史知识经验,积极主动地进行思考,并对早期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原因、过程、发展路线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继续阅读

初中历史教学现状(3篇)

第一篇:初中历史教学问题与策略

摘要:历史课的学习对学生提升综合素养不可或缺,而且历史课在初中课程中分量也是比较重要的。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进深,初中的历史课程教学相比传统的历史授课有了明显的改观,可是实践中发现还是存在不少的问题需要进行改进,那么深入分析和解决这些历史课程的问题很有必要,借着深入的研究会探索更多的教学方案,促进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升和增进。

关键词:初中教学;历史课程;问题对策;浅谈

受升学的分数权重影响,人们往往会认为初中历史课就是一门不重要的,甚至说可学可不学的科目,因为对升学影响不像语文、数学、英语主科。很多老师和学生也是把初中历史课看成是副科而不是主科,种种认识法严重阻碍了初中历史课的发展。然而,初中历史可以让师生学到很多知识:自人类在地球上的出现到近现代世界的发展,各个历史时代中人类的发展都有很多故事和智慧,世界各地的民族发展衰亡、王朝的兴盛和覆灭、历史运动等无不是精彩的历史画卷。可见学习历史知识,能让学生从历史宏观角度认识人类的发展过程,更加爱客观的看待历史问题,有助于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对他们提升综合素养大有裨益。所以,剖析探究历史课中需要要改进的问题,找寻有效的解决办法,对初中历史教学意义非凡,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是很有积极促进作用的。

1简要列举初中历史教学需要改进的地方

1.1教学条件和教育方法落后,学生细化吸收少

初中历史课教学条件较差主要体现在初中历史课教学的硬件设备不足,过于落后没有引进现代化教学,甚至教授历史课的教师对新媒体教学不甚了解,无法开展。那么,历史知识的讲解还是运用的老套的方式,局限于历史课本,拘泥于历史课堂,与现实脱节,导致学生对历史课的理解不足。另外,历史老师的教学教案也是老套的,注重课本知识的灌输,缺乏时代感和细分化,学生感觉离历史的故事好遥远,对知识点的认知和吸收不好。

1.2以往老套的教学方式急需转换

继续阅读

信息技术下初中历史教学探讨

摘要:

现代信息技术和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整合势在必行。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要么照本宣科,要么用挂图、课本插图等材料作直观演示,但它缺乏动感,视觉听觉效果不佳,难以活跃课堂氛围。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优势很明显。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进行可视教学,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通过视频演示,营造历史情境,再现历史场面,变抽象为形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通过眼耳的感官刺激,使学生不由自主沉浸于历史场景中,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乐于去品味历史,把握历史。

关键词:

初中历史;信息技术;有效提高

1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果

1.1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不同,运用信息技术技术进行历史教学,学生的数量、教学内容、课时间都有一定的灵活性。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跳过程序的某些部分,从与其知识水平相适应的地方开始学习;天资较好的学生,可以只选程序巾与其学习任务相关的部分进行学习,而无须顾及其他。不同层次学生都能通过不同时间、不同内容的学习,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这只有应用多媒体技术才能办到。

1.2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通过教师和课件中的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诱导、启发.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也为他们创造性地充分发挥提供了空间,使教育效果达到了最优化。

1.3从表面看信息技术似乎剥夺了学生举手发问的权利,而实际上,媒体教学程序中的中断功能,有利于学生重复学习某一章节,或转入程序的另一部分,并且做到了应用自如。上课时间与内容的自选,随时中断或重复教学内容,学生自己管理着学习进程,这就是多媒体技术对学生独立性的培养,而其他教学方法无可比拟。学生独立学习。会使学生的创造性充分地显示出来。多媒体技术可构成一个由学生控制的学习工具,学生可以得到某些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全方位信息。再说,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想采取的模式,然后重建自己的学习序列。这些序列的建立,可以使学生学到比传统历史课堂教学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东西。信息量的扩大,以及对各种信息之间联系的了解与掌握,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与信息内容互相渗透,在此基础上便会产生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学习方法,这就是一种创造性。多媒体技术对学生独立性、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相比的。

继续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