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产品项目总结范文

产品项目总结范文

产品项目总结

产品项目总结范文第1篇

职业教育的定位是职业知识是基础,职业能力是关键。培养的是掌握技术的技能人才,这就决定了传统的学科体系不适应改革要求。本课程从教学内容的设计就紧紧围绕学生职业行动能力的培养。另外又结合了周边企业的调研,选取了不同类型有代表性的产品设计的检测项目,既考虑到不同类别的样品采集的方法差异又考虑到各样品的检测方法差异,同时又照顾到服务本地区的典型的产品作为检测对象来安排的的教学内容,以项目化教学组织教学活动,构建实训平台使教-学-做一体化,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力求做到各项目的选择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互补,在整个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项目的设计是以具体的产品为载体,模拟生产企业的实际情景从产品的取样、预处理、检测、实验记录及报告的完成作为完整的任务一气呵成。打破了以往教学中分步分阶段授课而学生不能前后有机连贯起来的弊端,实现知识体系的重构。课程设计时又顾及到了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有机的融合在4种产品构成的教学项目中,在每个项目的任务中,教师可在总结评价学生工作方案的时候讲解补充相关知识,并在任务实操结束后,结合实操结果和现象对这一理论知识再次进行总结,让学生在掌握实践操作技能的同时,也充分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教学项目安排:1)酿造酱油的分析与检验;2)果汁的分析与检验;3)水产品烤鱼片的分析与检验;4)肉制品火腿肠的分析与检验每种项目下设多项任务。每一任务都是独立的。例表1火腿肠的分析检验包含了淀粉含量测定、脂肪含量测定、蛋白质含量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抗生素的含量测定等检测任务。这四种产品的检测任务基本涵盖食品分析的大部分检测方法。

2教学组织与实施

教学的组织与实施采用的是六步教学法。我们在教学规模上采取分组进行教学。首先,将全班同学以6人成立6个工作小组,根据每个教学项目的具体内容,教师提前下达任务单,任务单包含了本次要学习的教学内容及要求。各小组成员根据任务单要求去图书馆或网上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后,集思广益共同制定工作方案,在理实一体化教室阐述工作方案的思路,由老师和其他组的同学对其工作方案进行点评和评价,确定合适方案,同时,老师可根据教学目标讲解相关理论知识。每个组根据老师和同学的评价意见对工作方案进行修改,然后根据工作方案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完成相应任务。老师在学生依据方案进行实操的时候进行巡回检查和指导,学生整理实验记录及报告,最后,由老师和学生共同对操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总结。整个过程正是六步教学法的体现。项目运行中结合使用了关键词法、小组讨论法、可视化法、模拟教学等各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了学生为主体的作用,让人人参与学习中。

3课程考核

为客观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本课程采取过程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强调过程考评的重要性,重点考核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中过程考评占50分,期末考评占50分。

4教学效果总结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理论后实践,学生在课堂上感觉枯燥无味,知识模糊,同时学到的知识不能及时应用及巩固,而等到实践课时学生的理论知识没有及时应用早已忘得一干二净。而如今的一体化教学使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内容与企业工作过程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相一致,能够让学生将来毕业后迅速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授课,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使同学们的学习主动性大大提高,实践操作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了较大进步。

在一体化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是以学生为主体,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自觉性,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发挥主导和引导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较好的完成本次教学任务。同时学生在积极参与过程中也锻炼了表达能力,有了团队合作意识。现场讨论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在利用网络资源视野开阔了视野。

产品项目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GJB5000A;过程域;军用软件开发;软件项目管理

0引言

随着国防现代化的发展,武器装备中的计算机应用越来越广泛而且深入,而软件系统正在成为提升武器装备战斗力的新的驱动力.当前,军用软件的质量同硬件以及装备质量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软件质量问题已成为制约武器装备质量发展的瓶颈.为规范军用软件开发过程,总装备部下发了«GJB5000A军用软件研制能力成熟度模型»,明确了软件研制和维护活动中的主要软件管理过程和工程过程的实践,不仅适用于对组织的软件研制能力进行评价,也适用于组织本身对软件过程进行评估和改进.

1GJB5000A三级简介

军用软件研制能力成熟度模型采用分级表示的方法,主要分为5个等级[2]:1级(或M1)为初始级,2级(或M2)为已管理级,3级(或ML3)为已定义级,4级(或ML4)为已定量管理级,5级(或ML5)为优化级.从软件开发过程看,成熟度1级的过程通常是随意、无序的;成熟度2级的项目已确保其过程按照方针进行策划并执行;在成熟度等级3,过程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定义和理解,并采用标准、规程、工具和方法进行了描述.标准包含22个过程域,按不同成熟度等级进行了分类,每个能力成熟度等级包含若干过程域.组织在提升成熟度等级的过程中,应使用相应成熟度等级中的过程域以及较低成熟度等级中的全部过程域,增量地实现几个过程域相关的专用目标和共用目标.其中成熟度等级2包括配置管理、测量与分析、项目监控、项目策划、过程和产品质量保证、需求管理、供方协议管理7个过程域,成熟度等级3则是在成熟度等级2的基础上增加了决策分析与决定、集成项目管理、组织过程定义、组织过程焦点、组织培训、产品集成、需求开发、风险管理、技术解决方案、确认、验证11个过程域.

2GJB5000A三级实施中的关键过程

2.1需求开发与管理

需求开发的目的是挖掘并分析顾客、产品和产品部件的需求.需求管理的目的是管理项目需求,并标识这些需求与项目的计划和工作产品之间的不一致性.具体实施步骤如下:①将用户需求转换为软件系统需求,制定软件系统规范,并通过仿真或编码实现的方式确定软件的关键技术;②将软件系统需求分解给各个配置项,开展软件需求分析工作,并确定最终解决方案;③对软件需求实现方案进行详细设计;④依据软件设计进行代码的编写;⑤每个开发阶段都形成相应的文档,文档之间采用正逆向追溯表进行需求之间的追溯.

2.2软件项目管理

软件项目管理的目的是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制定和维护项目活动计划并监控计划的执行,确保项目的有效运作.具体实施步骤如下:①建立项目已定义过程,完成项目的工作量和进度估计,完成软件项目计划,并保证各个计划之间的一致性;②依据阶段计划,在定期监控、月分析和里程碑阶段进行任务分配和监控,针对出现的问题和偏差采取纠正措施;③软件开发工作完成后,对软件开发的各项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并编写软件开发总结报告。

2.3软件分包管理

软件分包管理的目的是保证项目按计划让分包方提交满足要求的产品.具体实施步骤如下:①拟制软件技术协议并签订合同,并明确与分包软件研制工作有关的实施要求;②按照分包合同及技术协议、分包管理计划的要求参与并管控分包合同及技术协议,以及分包管理计划的执行;③对分包方提交的产品进行验收,证明该产品能够满足软件技术协议的要求.2.4软件质量保证软件质量保证的目的是使员工和管理者对过程和相关的工作产品能有客观深入的了解.具体步骤如下:①开展软件质量保证策划工作,如制定«软件质量保证计划»;②在规定的过程评价时间点到达时,或相关事件发生时对过程活动进行评价,记录与计划、标准、过程、规程不符合之处;③在规定的工作产品评价时间点到达时对软件工作产品进行评价;④记录过程评价和工作产品评价中发现的问题,跟踪不符合项的关闭;⑤在项目规定的报告期内总结软件质量保证工作的开展情况.

2.5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的目的是利用配置标识、配置控制、配置状态纪实和配置审核,建立和维护工作产品的完整性.具体实施步骤如下:①开展配置管理策划工作,如建立配置管理系统和制定«软件配置管理计划»;②控制工作产品的入库、出库和变更活动,变更应采取分级管理;③在各个阶段结束点开展基线审核,并建立基线;④在项目规定的报告期内总结软件配置管理工作的开展情况.

2.6软件过程改进

软件过程改进主要是站在组织层面,提高整个组织的软件过程改进能力.主要内容包括:①制定并维护年度软件过程改进工作计划;②制定并维护软件过程体系文件;③定期召开例会和按计划定期跟踪相关过程和产品,监督过程改进工作及项目组部署的过程资产的实施,并在出现偏差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④定期在组织内开展内部评估,为下一轮过程改进工作作准备;⑤更新组织级测量数据与软件工作环境标准,对软件过程资产进行系统维护,对全年的软件过程改进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⑥根据软件过程改进工作的活动、状态和结果组织管理评审,以便评价和掌握过程改进工作绩效,并形成相关决策事项,作为下轮过程改进工作的基础.

2.7重大决策过程

重大决策过程的目的是采用正式的评价过程分析重大问题或事项可能的决策,依据定义的评价准则和评价方法,选择一个尽可能满足多个利益相关方要求的解法,从而规避决策结果可能带来的重大风险.其中,主要要素包括评价准则、评价方法、参与评价人员和评价时间.组织人员确定重大决策问题的备选方案,或在需要时进一步明确重大决策事项;对评价结果做出决定,在必要时进行风险分析;对活动的结果作记录,记录形式可采用会议纪要、评审报告或独立的文档.

3GIB5000A三级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建议

(1)同行评审流于形式.同行评审被定义为“由软件工作产品生产者的同行遵循已定义的规程对产品进行的技术评审”,在目前的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重代码、轻文档”的现象,从而导致软件开发文档的质量普遍不高,因此需要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文档质量进行把关.然而,目前大多数评审只是流于形式,而未能发现实质性问题,评审有效性不足.建议文档评审之前先交由同行专家进行文档审查;管理层需要给予同行评审提供支持,如资源、时间、培训和激励等;评审结果生成评审缺陷分析表,用于检测评审的有效性.

(2)对软件测试过程不够重视.目前软件开发过程中由于时间紧、前期项目计划未得到有效策划和跟踪,导致后续测试时间严重不足.软件测试是为了尽快、尽早地不断发现各种软件缺陷而开展的对软件及过程产品的验证和确认活动.建议在项目初期安排好项目计划,项目除进行配置项测试和系统测试外,针对关键重要模块要开展单元和集成测试,测试文档要与开发文档形成追溯关系,保证功能与性能的一致性.

(3)变更控制不到位.与硬件相比,软件的变更更为频繁和难以控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变更主要来自计划和需求,分为文档变更和代码变更.在目前的项目运行过程中,变更影响域分析很薄弱,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是项目分派和计划、设计文档和代码之间对应不上.建议除了对变更进行分级控制外,应细化软件文档模板(增加正逆向追溯表),并加强对变更后文档的同行评审和联合评审.

4结语

GJB5000A作为软件开发的一个通用标准,其中的过程域既独立又相互融会贯通,而在推广实施过程中,要将标准中的要求转化成自身的体系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进行改进与提升,最后达到规范开发过程、提高软件开发能力和保证软件产品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GJB5000AG2008军用软件研制能力成熟度模型[S].2008.

[2]冯听雷.GJB5000A从二级到三级的升级策略[J].价值工程,2012(5):74G75.

[3]张万军,储善忠.基于CMMI的软件工程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倪亭.在软件研发与测试中推广GJB5000A[J].软件,2013(2):31G35.

[5]董越.未雨绸缪:理解软件配置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产品项目总结范文第3篇

(一)发展现状

通过量化分析,全面梳理总结评价发展的现状,特点,总结工作经验.总结评价要通过规范的表格对主要目标指标师实现情况,"十一五"重点项目(年加工能力10万吨及以上)建设,"十二五"建设需求等进行典型调查分析.总结的数据以年为起点,由于没到"十一五"末,所以采用年末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二)存在问题

在行业发展现状评价和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找准行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主要差距和问题,作为"十二五"行业发展的主攻方向.

(三)面临形势

1,市场竞争基本形势;

2,传统产业产品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

3,"十二五"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二,"十二五"规划大纲主要内容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解决"三农"问题,确保全省粮食安全出发,优化全省粮油加工业发展布局和构建区域化,专业化粮油加工体系,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大力扶持和培育粮油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名牌产品和产业集群,推进全省粮食加工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社会提供安全,优质,方便,卫生,营养的粮油加工产品;使粮油加工业的发展成为推进粮食产业化发展的中坚力量,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1,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的原则;2,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创新驱动,拉长产业链,绿化环保等);3,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4,体现地方特色和优先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原则.

(三)发展目标

1,优化产业结构;2,培育龙头企业和国家名牌粮油产品;3,大力推广粮食产业化经营;4,提高经济效益;5,提升我省粮油加工业在全国的位次.

(四)主要任务

1,完善工业布局.根据本地优势发展粮油加工产业,通过土地置换,兼并重组等方式,打造粮油加工产业园区.

2,引进,开发粮油深加工技术,延长产业链,增加粮油加工综合经济效益.

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

4,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5,加强资源综利用,发展低碳经济.

6,建立和完善粮油加工应急供应保障体系.

(五)重点项目

1,粮油加工产业园区(基地)项目(同一区域内以粮油加工业为主,粮油加工企业在3个以上的产业园区).如何规划,建设,采取什么措施,增加多少产能,市场分析与经济效益预测.

2,粮油深加工项目.引进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加强粮食资源综合利用,增加产品附加值.

3,规划发展具有相当规模和产业链较长的产业化龙头企业项目.增强企业竞争力,扩大订单农业,带动农户增收.

4,粮油加工企业节能减排与技术改造项目.

5,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发展项目.明确种类,品种,产量规划,提高其年产量占粮油加工总产量的比重.

(六)政策措施

1,产业指导政策

2,企业扶持政策

产品项目总结范文第4篇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及员工在生产经营和变革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共同思想、作风、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的总称,其核心是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我们以实践教学任务为载体,利用校内实训中心,实施生产型情境实践教学,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对实训基地进行设计。实训中心在岗位设置、生产方式、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等方面完全按照现代企业模式进行管理和运行,这样会增加企业生产一线的现场感,可以缩短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周期。2012年,实训中心引入了指纹考勤机来模拟企业对员工出勤的基本要求。每周的工程实训前,由参训班级的班长前来实训中心领取指纹考勤机,集中采集指纹,采集后,将指纹库下载到U盘上,再经U盘上传至考勤使用的考勤机。这样,每位参训的同学都经历一次采集过程,这不仅是企业文化的教育,同时也增加了模拟的真实感。经过几年的实践表明,其职业素质提升效果非常明显。

2优化实训项目

每周的职业素质训练由哪些实训项目构成?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实训项目?什么样的实训项目既能实现工程实训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工程意识和创新精神又为参训学生喜闻乐见?在两次调研、学习淅江大学工程训练(金工)中心,同时借鉴其它高职实训中心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们从以“金工”为核心的实训项目设置上,逐步过渡到兼顾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提高的实训项目设置。“金工”为核心的实训项目,以机加工为核心,设置车工,钳工,刨工,铣工,焊工,铸造,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电脑组装与组网共8个实训项目,机加工单独或协同制作一件产品,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组装一台调频/调幅收音机,电脑组装与组网进行电脑常用故障排除、各类即插即用设备安装及网线制作。2012年,我们医学系护理专业为试点,尝试了兼顾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提高的实训项目:护理礼仪与形体训练。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必须具备与人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团队的协作意识;耐心、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等职业素质。为此,一周的职业素质训练由护理礼仪与形体训练,电子产品的组装与调试,电脑组装与组网三部分组成。其中,护理礼仪与形体训练实训项目重在培养提高参训学生与人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后两个实训项目培养耐心、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以电子产品的组装与调试为例,实训的内容是把调频/调幅收音机散件按图纸的要求组装成一个电子产品,并具有相应的功能。整个装配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需要安装的电子元件较多,不少同学缺乏耐心,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而这些职业素质是护理专业必须具备的。有的同学焊接出来的电路版非常美观漂亮,调试的过程也非常顺利。在后期调试的过程中,实训指导教师对比学生的产品,总结原因,一个电子元件的极性装反了都可能会影响最后的结果。训练总结中,不少同学都写到通过实训体会到了在将来的护理工作中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的重要性,职业素质得到了很好的培育。2014年,在总结医学系实训经验的基础上,我们针对建筑工程专业又开设了电渣压力焊及钢筋处理实项目,针对政文系,外语系非机电类学生又开设了速录实训。训后从参训学生及系部的反映来看,都较好地实现了职业素质的培育。

3充分利用实训前的动员教育

淮南联合大学实训中心自2007年就一直坚持在每周的职业素质训练开始前对参训学生进行动员教育。实训动员教育紧紧围绕着三个问题展开:为什么要开设职业素质训练?它主要由哪些实训项目组成?在实训过程中如何着力培育职业素质?我们首先强调,每位同学要完成在思想意识上的转变,即:从高职学生转变为现代企业的员工。每天“上、下”班应进行指纹考勤,应着工作服,女员工应扎头发戴帽子,注意每天“上、下”班的时间等等与职业相关的行为。参训学生进入现场后,要要有较强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各实训项目涉及的各项操作的安全操作规程等。

4结语

产品项目总结范文第5篇

一、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1、今年1-6月份我中心按照建立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要求,认真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的宣传工作,确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2、我中心积极争取部级项目以及省市级项目资金,今年年初市级财政拨入我中心125万元专项款已经到位,确保全部用于检验室改造工程和大型进口仪器设备的购置。

3、今年是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年,全国上下对此非常重视,我中心作为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机构担负着重要的职责,中心领导亲自抓,加强农产品市场的抽检力度,对抽检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并按月出简报,上报给相关单位和领导。

4、目前我中心正在抓紧实施仪器采购及检测检验室的改造工作,各项工作正在稳定而有序的开展。截至6月8日,我中心检验室主体改造工程及水电改造项目已经完工,设备到位可立即投入使用。

5、大型进口仪器设备(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招标采购工作已经完成,计划6月中旬仪器到位。常规仪器采购工作进入最后环节(预计6月20日到位),检验台及通风设备项目采购工作按原计划进行。

6、开展深入学习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提高我中心职工思想政治素质。

7、安排两名专业检测技术人员去外地学习培训:一名在江苏省农科院学习,另外一名在合肥国家农产品标准检测中心学习。

二、20**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1、计划组织中心部分人员外出学习考察,学习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方面做的比较好的省市的先进经验和方法。

2、继续对滁城各大农贸市场和蔬菜生产基地的蔬菜的农药残留例行监测(常规工作)。对抽检结果进行分析汇总并按月出简报,上报给相关单位和领导。

产品项目总结范文第6篇

(1)公司层面:公司的战略方针、长期发展方向、价值、创新的企业文化、竞争力、共同的愿景以及把握市场机遇和动态等。

(2)产品层面:好的创意、有特色卓越的产品、产品描述和论证、顾客参与与反应以及充分的市场调研等。

(3)项目资源层面:高层管理者的支持、优秀的项目团队、有经验的项目经理、财务和技术能力等。

(4)项目管理层面:清晰的目标和任务、结构化开发流程、详细的进度和计划、有效的沟通以及完善的监控和反馈等。

(5)风险层面:对风险的认同、对变化的适应性和快速反应机制、处理非预期问题的能力、从历史项目中吸取经验教训以及对外转移风险等。

Telematics新产品开发项目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其产品和项目特点,Telematics新产品开发项目具有与行业特点相关的关键影响因素。

1产品特性

Telematics是一个无形的体验式产品。Telematics产品是在车辆使用过程中,基于车辆设备、无线网络信号及后台的信息服务,获取一种体验,以满足用户的某种需求。因此Telematics新产品要面向客户需求而开发。

Telematics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多媒体化、定制化、多终端化、多业务融合,对兼容性、交互性等要求逐渐提高。企业需要考虑不同细分市场的客户对车内外的信息服务需求,以及服务的具体使用场景等,来设计产品。对于自驾游中使用导航类产品的用户,其需求除了查询目的地外,还包括查询餐饮、景点等信息以及更好的规划路线;而对于使用实时交通路况产品的日常上下班的用户,其需求则是辅助选择合理路线,缩短驾车时间。作为用户体验式产品,Telematics新产品开发需要满足以下方面:

(1)以人为中心:符合用户日常生活习惯,满足用户不同使用场景下的特殊需求,实现用户的心理预期。

(2)功能强大:好的用户体验,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内容丰富全面。

(3)操作友好:好的用户体验,容易学习,一致性高,最小化用户负担,减少用户工作量,能让用户无障碍、方便地进行操作,并具备视听上的美感和舒适感。

(4)品质稳定:好的用户体验,是在保证功能的基础上,减少错误和问题,提高正确率和效率,实时反馈,给人以安全、可靠的感觉,提高用户信任度。

(5)后续支持:好的用户体验,一定有好的客服和销售作为支撑,保证产品和体验易于获取,可根据客户需求服务的内容进行相应的改变、延展。

2技术开发

Telematics产品的成功有赖于多种技术的成熟运用。Telematics集成了汽车电子、信息和通信等先进科学技术,具备数据采集、信息处理和在数据通信网络支持下通过连接各种信息交换中心及互连网以获取和应用各种信息的多种功能,是一项高新技术产品。如果一个环节出现故障,如碰撞自动求助类产品,将影响到车辆的安全、驾驶员的人身安全以及救援服务的及时有效性等,造成不可预料的损害。作为高新技术产品,Telematics新产品开发在技术运用上,应当注意以下方面:

(1)技术先进性:运用先进技术成果,具有独创性,能够为企业和产品带来独特优势。

(2)技术可靠性:确定的技术来源,正确、完整、统一的技术资料,保障技术在实现产品过程中的稳定无故障。

(3)技术复杂性:研究与开发的难度,从技术过渡到产品并投向市场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的概率。

(4)技术可替代性:是否存在不同实现方法,并在先进性、可靠性和成本方面等更胜一筹。

3项目管理

Telematics新产品开发项目需要遵从IT项目的管理方式。Telematics是一套车内、车间、车与人、车与道路、车与外界之间的数据采集、处理和互换的信息系统,是汽车平台上的IT技术。

从互联网的角度,汽车与其他IT终端没有太大的区别,汽车只不过是承载IT终端的平台。例如车况诊断报告的流程为:后台获取车辆总线数据,经过解密分析,得出车辆各系统运行状况,再将此信息在车载屏幕上显示以告知客户。因此,Telematics新产品开发项目即是IT开发项目的一个类别。Robet•N•Charette在《实施风险管理最佳实践》一文中指出:几乎有30%的IT项目在未完成前就被取消,45%的IT项目超出了原始估算的175%或更多,仅仅只有25%的IT项目能在预算内按时完成。IT项目的特点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Telematics新产品开发项目需要根据IT项目的特点来进行管理。

(1)独特性:根据客户要求提供的解决方案。由于客户的不同,因此没有现成普适的解决方案。

(2)不可视性:以无形的智力产品为项目目标。

(3)项目目标与范围的不明确:因为IT项目的产品或服务事先不可见,在项目前期只能粗略进行项目定义,随着项目的进行才能逐渐完善和精确;即便是定义清楚了项目的目标,客户仍然会经常调整实现指标,因此IT项目的目标经常变更。

(4)人因工程:IT产品开发项目是一项集智力密集与劳动密集于一体的人类活动。因为人的因素,造成更多的不确定性。

(5)时间紧迫:IT项目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时间甚至成为项目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另外,不可忽视的是,中国的Telematics市场刚刚起步,尚处于培育期,但是各相关企业已经纷纷涌入,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格局。因此,Telematics新产品开发,应当充分考量市场环境和规模,评估市场发展趋势,抓住市场机遇。而且,Telematics新产品开发需要产业链上下游配合实施,协同共进。因而,产业配套设施的建设也对于新产品开发显得非常重要。

基于以上分析,Telematics新产品开发项目将面临难度大和不确定性高的特点,应当注重把握市场环境、理解客户需求、清晰界定产品特征、明确项目范围、制订适度的项目计划、严格控制时间进度、合理开发利用技术、选拔优秀项目团队、合理分配资金资源、界定和规避项目风险等关键影响因素,并且在产品推广上市后,持续跟进产品运营状况,总结和评估项目经验,以提高成功率。

Telematics新产品开发项目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在坚持全面性、科学性、通用性、可操作性通用的原则基础上,根据Telematics新产品开发项目的特点,本文提出以下原则:科学性与全面性、定性定量结合、市场需求、客观性、企业战略和竞争优势。综合新产品开发项目的关键影响因素和Telematics新产品开发项目的特点,运用Delphi法,由Telematics行业专家小组讨论研究,归纳为以下评价指标体系(表2)。

结语

产品项目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价值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

所谓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指的就是对工程的建设前期,施工期与试用期等环节实现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总造价的方法。总的来说它通过对在工程的使用成本与材料等建设成本等成本费用进行综合考虑,进而对建设的材料进行合理的选特,同时保证建设设计的科学性,以建设的总体质量为设计前提,达到将工程的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的工作任务。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在工程造价计算阶段与控制阶段都会使用到这项方法。

1价值工程

所谓价值工程施质通过集体思考与活动组织来系统的分析研究对象的相关功能,预期所耗费的相关费用,并对其进行创新改进以达到采用最少的费用实现这些不可或缺的功能,并将研究对象所使用的相关管理技术与思维方式水平进行提升。价值工程中的价值具体指的是某项功能以及要耗费多少费用的比值才能实现这个功能。如果我们将价值工程的表达公式中的价值系数以V来表示,以F来表示功能系数,以C来表示费用系数,那么这个表达式是:V=F/C。通过对这项表达式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提高产品价值的基本方式:①在降低产品的耗费成本的同时保证产品功能不发生变化;②坚持产品的生产成本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最大化的提高所生产的产品的功能;③如果产品的成本费用发生变化加大时保证其功能性也要大幅的上升;④对于小部分用户的特殊需求可以在保证产品的主要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对一些重要性不高的功能进行适当的降低,并大程度的减少成本消耗;⑤要能够熟练的运用各项新兴技术,坚持对产品的创新,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强产品的功能。

2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

说完了价值工程我们再来简述下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它值得时对工程项目所有阶段(从施工建设阶段到最后的翻新或拆除阶段)的工程造价进行管理,来实现全生命周期的造价最小化的目标。根据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时从建设的决策环节,设计、施工关节,收工验收环节与建成后的运行与维护这些建设物的全部阶段进行研究,而并非只是单单对建设的施工环节进行研究。所以我们可以得出建设的全生命周期承办里面包含着建设工程的总工程造价和建设投入使用后所产生的运营费用与维护费用。普通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并不考虑建设建成后的运营与维护费用,只研究计算建设工程在建设是所产生的种种成本,在建设的全生命周期中追求成本最优化的投资方案设计是并不合适的,所以我们就需要把工程建设成本与建设的运营维护费用在决策环节进行协调考虑,尽量保证一次性的建设成本与建设未来可能产生的运营与维护费用进行平衡,实现最优化的目标。

3价值工程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实施

3.1明确价值目标要想将价值工程融入进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当中去,我们有一点是需要作为前提条件的,那就是必须要明确相关建设项目的详细特点,并且以此为基础来确定工程项目全周期的价值目标。而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价值目标又包括生命周期的价值目标,项目运营目标以及建设价值目标。建设价值目标是指建设工程的投资目标,工程建设进度的目标以及工程质量的目标。项目的运营价值目标则是指项目所提供服务的质量,所需要投入的运营成本和项目能够获取的经济效益目标。

3.2选择价值工程对象我们在确定建设项目的价值工程对象是,要对建设项目的全部环节进行价值分析,通过对建设项目的策划阶段,建设项目的实际施工环节和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环节中的具体工作作为对象进行价值分析。在建设项目的策划阶段中,价值工程的主要工作方向就是通过对建设方案进行优化来达到降低项目方案设计成本费用的目的。在项目的实际施工环节,价值工程的主要工作目标就是要尽可能的降低全生命周期的总成本,并且还要能够保证项目的关键功能能够正常的进行工作。在项目建成吼的实际运用环节,价值工程则是要保证在降低全生命周期总成本的同时提高产品的价值。我们在对各阶段进行具体的价值对象分析时可以采用百分比分析法或者因素分析法,或者采用ABC分析法等对象分析法进行价值对象提取。我们在进行各个阶段的价值对象选择时要坚持如下几项原则:(1)首先要对产品的结构复杂程度,性能以及体积与重量等进行分析,如果项目的结构复杂程度较高,体积与重量过大,产品性能同标准差距过大时就要对项目的结构与性能等进行优化,提高技术水平。(2)在生产角度来看的化,对部分生产工艺相对复杂的关键部件,生产量多,或者产品的材料消耗过大、产品报废率较高的部件与产品,要保证只要降低成本就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3)选择对产品的维修能力较差的,或者竞争力相对较低的与产品利用程度不高的,同时生命周期场并且在市场上广受欢迎并且竞争非常激烈的;创新产品优先,新的生产工艺优先原则。(4)从成本角度,对各阶段的价值对象选择要选那些成本费用高于其他同类型的产品,成本中占比过大的,好比生产原材料成本、管理成本、人力成本等等。

3.3功能分析与评价价值工程的核心内容就是对产品的功能分析。价值工程通过对信息资料进行分析来找出一些明确的产品功能的特性要求,再通过将功能系统以图示方式绘制出来进而搞明白产品的所有功能间的相互关系,方便我们将其中相对不必要、不合理的部分功能去除,进而最大化的提高产品功能结构的合理性。因此我们就需要在掌握用户所需要的具体功能要求,通过定量评价产品功能来确认重点的提高价值的改进对象。对产品的功能分析主要施质对功能的详细定义进行分析,整理产品功能,对产品功能进行计量工作的主要环节。一般的我们主要在产品不同功能的不同特性基础上,在不同角度对这些功能进行详细的分析,例如如果以产品功能的重要性来分析,我们一般可将其分为基本功能与非基本功能(或者辅助功能)。如果按照产品功能的具体性质,我们可以将其划分成实用类功能与美学功能这两大类。如果利于用户角度,我们可以根据用户的具体要求将产品功能划分为必要功能或者不必要共能。如果以量化标准为功能的划分标准,主要分为过程功能,与不足功能。对产品的功能分析使价值工程分析产品的首要工作任务,通过对产品的功能进行详细的划分分析,从而熟练的掌握什么功能才是产品不能缺少的,有哪些时刻以去除的,并且在对产品的优化创新方案中将这些重要性不高多余功能进行去除,并将产品缺少的功能进行补充,来提高产品功能结构的合理性,从而保证使用者能够有效的使用这些他们需要的功能。

3.4方案创造与评析以提高价值工程对象的功能价值作为出发点来进行的方案创造,要求其必须以对功能的正确分析与评价作为工作基础,对于需要改进的价值工程目标,为了能够提出一些可以有效的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的相关方案,需要不断进行思维活动来提高创造性。而在产品的功能进行分析评价之后是否能够提出一些可行性较高的价值工程方案使价值工程是否可以成功的关键。在这个充满了丰富的创造性和突破性,并追求精益求精的方案制作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德尔菲法(也称专家意见法)或者哥顿法(模糊目标法)与头脑风暴法等工作方法。

3.5活动成果总结在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中容易价值工程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了提高产品的价值,进而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在价值工程的开展过程中,我们主要通过对产品的功能进行分析,创造与评析设计方案并辅助实施这些活动开展,并对价值工程的实际经济效果进行仔细的总结记录,并对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进行评价。

4价值工程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4.1优化设计方案在建设工程的方案设计环节融入价值工程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还是使投资方能够有效控制建设项目的一项途径。也许会有人认为可以在项目产品的其他环节也可以融入价值工作来提高产品价值,然而实际上,在其他环节开展价值工程所带来的企业经济效益并不相同。并且在确定了建设项目的方案设计之后,项目产品的价值基本就已经被确定无法发生大幅度的变化。所以在项目的方案设计环节进行价值工程的应用使非常关键的。同时,针对同一建设项目进行不同的方案设计所需要的投资是不同的。在这一环节应用价值工程的工作方法来选择项目的设计方案,主要是是为了模拟这些方案实际是时候其先进性是否满足要求,产品的功能能否符合用于需要,并且是否经济合理。

4.2节约采购成本将价值工程运用到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可以辅助方案设计人员能够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基础上,兼顾考虑建设费用与未来的运营维护费用,来进行设备与材料的选择,达到节约采购成本的目的。

5总结

价值工程作为一项新理念与工作方法,可以对建设项目的整体进行优化,提升项目产品的功能结构科学性与合理性,是一种控制建设项目总体成本的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夏靖怡.价值工程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6(4):56-58.

[2]王文静.价值工程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

产品项目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传媒教育;传媒创新创业;创客

近年来,关于新闻传播学的实践教学改革,成为了国内新闻传播学教育教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网络社会的发展改变了既有的传媒业态,新的传媒时代不断涌现出新的传媒实践活动。在新闻传播学的理论研究蓬勃发展的同时,新闻传播学院的实践教学活动也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同时,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大背景下,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教育一方面应注重学科的交叉,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技能的培养。而现实的困境在于,当前在国内新建的本科院校中普遍存在着“双能型”教师的数量与教学能力不足以支撑应用型大学这一办学定位的结构性矛盾[1]。本文详细论述了任务驱动式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传媒创新实践类课程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期更好地迎接新的网络环境和教育环境对新闻传播教育所提出的新要求。

一、新媒体时代对传媒教育的挑战

媒介的变革意味着传媒教育的变革,传媒教育不仅仅是理论教育,更是实践教育。在网络社会崛起的今天,新技术的蓬勃发展推动了传媒的变革,媒介融合是传媒发展的必然趋势。媒介融合的背后意味着传媒业所需的人才,应从技能单一的专门型人才,逐渐走向综合型人才。其中,综合型人才不仅意味着知识体系的综合,也意味着技能体系的综合。新媒体传播时代尤其要求从业者应该在新媒体技术上有一定的准备和积累。事实上,它不仅要求掌握摄影、摄像、图像处理和视频剪辑等传统传播的基本技能,还需对程序设计、数据分析等统计和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能从事基本的应用。近年来,传媒业界的创新倒逼着新闻院校的传媒教育不断引入相应的、能够适应传媒业态改变的新型培养模式。因此,传媒创新教育的创新改革不断被提上日程。事实上,传媒教育中的传媒创新教育,归根到底是传媒思维和传媒理念的创新教育。网络事业的蓬勃发展,催生出了一大批新的传媒理念、传媒现象、传媒产品,以及一大批全新的传媒行业岗位。然而,新的传媒岗位也在随着不断变动的网络环境而不断变动着。因此,高效的学习能力和敏捷的创造能力,是新型传媒岗位对传媒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创新思维的培养,本科生正处于性格养成时期,如果学生在本科阶段即能接受到创新思维的培养,对他们未来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启蒙作用和示范作用。因此,传媒教学改革必定要引入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指向的创新能力的教育,才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动的传媒行业新型岗位的要求,如新媒体产品经理、网络媒体整合营销与新媒体内容生产等全新的岗位。大学是培养网络时代传媒行业人才的主要摇篮,目前传媒领域的变革与发展对传媒教育提出的变革要求是迫切的。由此,调整既有的人才培养理念,重新审视传媒课程体系,架构新的传媒培养模式,才能够更好地应对变革的时代和变革的媒介业态对新闻传播教育提出的要求。

二、任务驱动式教育理念的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Task-basedTeaching)是一种以任务为基础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最早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应用于语言学习领域。应用于语言学习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pre-task)、任务循环阶段(task-cycle)和语言聚焦阶段(languagefocus)[2]50-69。首先,任务前阶段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由教师为学生布置具体的阅读任务。其次,在任务循环阶段中,各个学习小组围绕教师所提出的阅读任务,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在这一阶段中,任务驱动式教育认为学生主动进行资料搜集的过程,本身就是提高语言阅读能力的过程。任务循环阶段可以具体划分为任务阶段、计划阶段和汇报阶段三个子阶段。最后,语言聚焦阶段是任务驱动式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即总结阶段,教师在课堂中帮助学生解决其语言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具体的综合评价。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教学过程是一系列的连续步骤。学生从基本的教学内容出发,逐渐过渡到较为艰深的学习部分,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在严格的教学大纲指导下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如果学生在学习的某一阶段中学习效果欠佳,则需要重新进行类似的从基本到复杂内容的循环学习。与这样保守的程式化的教学理念相反,现代语言学习的观点认为,基于探索和发现的学习方式更有助于学习者的学习,这种探索式的视角随后发展出了多种多样的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尽管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之间联系并不紧密,但他们都有着共同的教学理念:为自然的学习过程提供合适的学习环境[3]。任务驱动式教学作为一种不太关注精确性和系统性,但强调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式,逐渐从语言学习教学领域走向其他众多教学领域。如今,任务驱动式学习在多个跨学科的课堂教学中被灵活运用,其运用方式也各不相同。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课堂知识传授为主,课堂提问为辅。这种教学模式多局限于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师生的互动交流,也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任务驱动式教学从类型上归属于自能学习,是一种有效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不足的学习方法。课堂以讨论为主,讲授和教师总结为辅。在课堂中师生平等地分享知识,教师和学生同时是知识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师生之间通过互动达到知识和能力上的共识。课堂是民主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和谐融洽的自然、自发学习的互动过程。教师的作用仅仅是引导学生思考、发言、创造和总结,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和根本。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非常适用于现阶段新闻传播学中传媒创新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设计。实践类课程有别于理论课,不是以精确的知识传授为主要诉求,而是以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养成为主要目的。由此,任务驱动式教学这种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性、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将知识的系统性和精确性放在次要位置的教学理念,恰好与传媒创新实践类课程的教学目标相吻合。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下,任务驱动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实践类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也成为传媒创新实践类课程突破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改革路径。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应用于传媒创新实践类课程的课堂设计

任务是媒体创新实践类课程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线索。传媒创新实践课堂中任务的设置是整个课程的首要内容和核心线索,教师应着重予以强调和阐述,并在课程设计中将任务这一核心因素贯穿于整个课程的始终,而作为教学驱动的任务不仅仅体现在课后的作业之中,同时也应贯穿于课堂教学的整个思路之中。任务驱动下的传媒实践类课程的教学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前后紧密衔接的教学板块:以案例总结为中心的教学板块,以任务设计为中心的任务答辩板块,以学生成果呈现为目标的传媒可视化板块。首先,在案例总结和分享的教学板块,应着重引导学生思考本组的任务或项目的选题。其次,在学生初步完成任务设计之后的项目答辩环节中,教师可同设计项目的同学以及其他参与课堂的同学共同讨论这一项目设计的创新性与可行性,促使项目在讨论中得以不断完善。最后,在项目的媒体交互设计实践教学板块中,教师应指导学生以本组的项目为核心,结合场景因素和用户特征进行具体的交互式媒体可视化呈现。这一教学设计的思路如图1所示。第一板块是以启发为主要诉求的传媒创新案例的分享和讨论板块。在传媒创新实践类课程中,传统的系统的知识传授型课堂会受到很大的阻碍。然而学生的创新又不可能是无源之水,完全没有相关知识作为储备也是无法满足创新实践教学的需要的,因此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前期积累也是必要的。除了引导学生回忆和总结诸如媒介经济学、媒介社会学、数字传播、网络传播学等相关课程所涉及的必要概念、理论和知识外,教师可以通过案例讨论的方式来激发学生思考,进而对案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性总结,并概括出具有一定规律性的项目设计原则。事实上,案例讨论教学的开展应该是手段多变、目的多重的。如可以通过提前提供,即将讨论的案例提前告诉学生,并向学生简略展示案例的要点,以及提供与案例有关的各种资料,引导学生在课堂讨论之前就开始自行搜集与课堂讨论的案例有关的材料,进而提前进行先置性的思考。

事实上,学生搜集材料、自由探索的过程即为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过程,学生对于传媒创新和创业实践的兴趣在这一过程中得以培养。此外,教师在提供案例材料的同时,还应该提前设置好问题,这不但能使学生在进行课前准备之时有一定的方向和重点,也能使课堂讨论更具有针对性,讨论内容更加详实。最后,在任务驱动式的案例讨论中,教师不仅仅是讨论任务的布置者、资料的提供者、讨论的组织者,更应该是讨论的总结者。教师在传媒创新创业案例讨论中应该进行足够的课堂讨论内容的总结,应该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指导和指正,并对讨论的案例进行概括和总结,从而提高学生认识的高度,以期使发散的讨论内容走向系统。通过个案研究、综合案例讨论,促使学生的学习由“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化,对知识在记忆、积累、理解的基础上实现应用、创新和迁移,而由师生共同回顾和总结知识的过程,有利于促使学生将碎片化的知识形成体系和结构,完成知识点之间逻辑关系的建构,便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与强化[4]。第二板块为针对学生的任务设计进行的学生项目设计讨论与答辩板块。课程中作为任务驱动的项目设计板块,不仅是学生课后完成的一项作业,更应是作为课堂教学设计的一部分被纳入到课堂教学讨论的板块中。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初步设计的项目通常会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可以通过项目答辩的方式促进学生针对任务进行相应的讨论与完善。通过针对具体项目进行个别讨论,从而对项目所呈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反馈是非常必要的。同时,针对具体项目的讨论与答辩过程可以敦促学生在获得反馈信息之后不断地修正任务。学生可以将具体项目的初步成果在课前在全班进行共享,通过充分的课前准备,学生之间更有可能提出更加深刻的高质量问题。教师亦需要对项目中呈现出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应答进行必要的提炼,以期对学生之间的辩论进行有效的调节,这一系列的循环过程会促进学生对其原有项目进行必要的反思和改进。

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一环节中更有可能跳出自我,发现自身的问题。由于学生之间相处的时间更长,同伴之间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力,来自学生之间的评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更正自我认知,从而促进他们的学习[5]。这一阶段强调的反思和批判过程,不但是模拟真实的传媒创新创业过程,更是促使学生提高批判思维的过程。同时在这一环节中,通过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面对质疑时的心理素质,促使学生在面对挑战时能够合理科学地调整自己的状态,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面对挫折和质疑时应有的健康的创业观。第三板块是以学生成果呈现为目标的传媒可视化板块。媒体交互设计实践是任务驱动教学的最终落实环节。传媒产品的创新是以理念为指导,以新媒体技术的实现为特征的产品创新。学生只有将创新创业的理念和想法落实到具体的传媒设计中去,产生出具体的媒体设计产品,才能最终完成新闻传播专业的实践教育目标。由此,在传媒创新实践类课程中开设具体的交互设计实训板块是必要的。媒体交互设计板块在硬件上以实体的媒体交互设计实验室为依托,在软件上以视频剪辑、影像编辑等技术为基础。教师综合利用软硬件条件讲授媒体产品相关的传媒可视化交互设计技术,督促学生将既有的项目设计理念落实成具有交互可视化特征的媒体创新产品。具体的传媒产品的设计工作可以使学生重新审视既有项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也可以使其更加深入地理解诸如使用场景、需求场景、用户需求、交互界面等概念。传媒产品的交互设计过程可以提高学生的个人审美品位,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脚踏实地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教师针对学生的传媒设计作品进行客观的点评,可以督促学生为设计场景和交互环境加入更多细节,从而更好地满82足具体应用场景,使得传媒产品从粗糙走向完善。任务驱动型新媒体创新创业教育课堂,由新媒体创新创业案例探讨、学生项目答辩和新媒体项目交互设计三个板块组成,这三个板块形成媒体产品设计创新实践的完整的流程。同时,这三个板块的顺利完成,能够为学生未来从事媒介产品设计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初步的实战训练,从而成为学生未来从事相关工作的起点。

四、任务驱动式传媒创新实践教育课堂教学效果

任务驱动式教学是一种需要调动学生好奇心和综合学习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中,教师设立一个综合性的任务,学生为完成这一任务需要调动多种知识储备和传媒技能。任务驱动型的教学任务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进一步提高个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完成任务又可以获得较高的成就感,进而反向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此外,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与多人协作进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够有效地提高个人与他人配合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的能力。媒体产品设计创新教育尤其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综合多门课程知识并进行灵活运用,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媒体产品设计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能力,从而使得他们对于创新理念和创业观念产生一定的认同。笔者在同一学期分别在大二和大三学生中开展过这一课程的课堂教学,结果发现面对几乎没有差别的课堂教学内容,大三学生的传媒产品设计成果的完善度更高。由此可见,传媒创新实践类课程不仅依赖于学生既有的创新能力,也依赖于传媒类其他课程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在创新创业教育课堂上,通过传授式的讲授相关知识来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是行不通的。然而在课堂中以任务为驱动和线索,通过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来互相激发和启迪,却能够很好地使学生对创新创业理念产生认同,继而转化为具体的创新创业实践。由此,这一建立在任务驱动式教学理念上的传媒创新创业类课程的教学模式,能够切中目前国内新闻传播学教学改革的题中之义。此外,这一教学模式也可以缓解目前传媒创新实践类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师资的专业性和教学要求的综合性之间的矛盾。

参考文献:

[1]王红.我国新建本科高校应用型发展问题与对策———基于“十二五”168所新建本科高校合格评估数据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76-81.

[4]陈绪敖,王宏琳.“任务驱动、以学定教、过程管理”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安康学院学报,2019(2):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