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布置原则论文范文

布置原则论文范文

布置原则论文

布置原则论文范文第1篇

高中物理学科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学科,研究性学习方法,是教师对物理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经常应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在本篇文章中,我主要论述的是研究性学习与科技创新发明在我们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中的应用问题。

关键词:

高中物理;研究性学习;科技创新;发明创造

前言

在进入高中阶段以后,基于研究性的学习方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向我们灌输的一种学习方法。在教师的课堂讲解中,我们可以明确的是,研究性学习在我们的高中课堂上的应用,可以让我们在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效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因此我对高中阶段遇到的研究性问题和科技创新发明问题进行了探究。

1高中物理课堂上的研究性学习措施

在学习高中物理知识的过程中,物理知识概念相对抽象、难以理解的问题,是我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首要问题。在物理知识测验中,教师布置的测试题目往往都是一些可以推导出多个答案的多项选择题。由于我对教材中的一些知识点缺乏深刻理解,就使得自己在物理测验中经常无法对测验中的题目进行准确的解答。在教师将研究性学习应用在物理课堂上以后,对物理课程学习兴趣的培养,成为了自己在物理课堂上所采用的主要措施。对在参与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在高中阶段,力学和电学是高中物理课程中的两个最为重要的知识点[1]。在研究型学习活动的进行过程中,这两大知识点也是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涉及到的知识点。在参与探究型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布置的研究任务,让我们感受到了物理知识的趣味性,对其他人的物理学习方法进行的总结,对自己物理成绩的提升也有了一定的帮助[2]。在我看来,物理课堂上的探究性学习,是帮助我们掌握教材知识点,帮助我们提升考试成绩的一种有效措施。在对高中教材中的电学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对教材中提到的发光二极管问题,让我们围绕这一内容展开了研究。在完成教师布置的探究任务的过程中,我们通过对互联网资源和图书资源进行应用的方式,对发光二极管的应用原理进行了探究。在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的同时,我们还对与之有关的光敏电阻元件问题进行了探究。针对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以后布置的LED二极管电流变化问题,我们之中的一些同学提出将滑动变阻器看作是调节电阻变化的重要工具。我提出了利用光敏电阻元件来对电阻进行调节,在经过一番讨论以后,我们采用了后者提出的电阻变换方法。在我们的研究计划得到教师的认同以后,我们通过对电流值在电阻变化时的变化情况进行探究的方式,对实验过程进行了认真的监测。在总结实验成果的环节,我们通过绘制表格等方式的应用,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总结。我又深入查阅了相关资料,将本次试验的研究情况与其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比对,创作出了一篇与LED发光二极管问题有关的小论文。在完成这篇论文的过程中,我们结合着课堂上的实验内容,对教材中的一些相关知识点进行了总结。这就帮助我们巩固了课堂上的所学知识。

2高中物理课堂上的创新发明

立足定义,是我们学习高中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种原则[3]。在参与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遵循这种学习方式。在学习了能量转化与守恒等方面的知识以后,教师将一节由他负责的自习课设置为了专题探究课,能量转换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这一趟探究课程中,我们主要探讨的主要问题。在进行课堂探讨的过程中,我和一些同学分别对太阳能发电和核能发电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对现实生活中的能量转换问题进行探究以后,教师提出了设计创新发明的任务。在对自己所收集到的能量转换知识进行了总结以后,我们提出了设计节水灌溉装置的想法。在设计创新作品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与物理教师之间进行的探究,对教材中提到的电流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创新作品的设计图和成本进行了制作。在成本的制作过程中,我们通过与教师进行不断交流的方式,对成本设计中的错误之处进行了认真的修正,在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模拟调试以后,节水装置终于发挥出了自身的作用。在对教材中的传感器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对光控传感路灯、烟雾报警器和声、触控电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讲解。由于我们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对与之有关的知识产生了浓厚的情趣,教师在对与之有关的知识进行讲解以后,同样提出了设计创新作品的要求。在完成教师布置的这一任务的过程中,我们对与之有关的传感器等知识进行了了解,在一个同学对光控与触控技术进行了解以后,我们提出了设计光控触控传感器LED灯的设计方案[4]。在我们的这一想法得到教师批准以后,我们在查找到与我们所要设计的作品有关的其他设备的电路以后,以该设备的电路为参考,对我们所要设计的作品的电路进行了确定,进而依照电路图购买一些所需的元件,并在完成电路连接以后,让教师在设备调试的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在教师的帮助下,经过多次调试,我们所设计的LED灯真正实现了我们的设计预期。

3结论

在我们参与研究性学习,设计创新作品的过程中,教材理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是我们在设计过程中遵循的一种原则。在创新作品的设计过程中,对物理定律的应用范围的正确运用,也是保证我们完成作品创作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对高中物理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对教材定律的深入理解,坚持理论联系生活的原则,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孙鸿飞.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科技创新小发明[J].新课程学习(中),2012,08:35-36.

[2]张佳琦.高中物理定律的学习探究与解题应用心得[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04:84.

[3]伏玺文.对高中物理加速度学习的几点体会[J].中华少年,2016,15:113-114.

布置原则论文范文第2篇

中文专业本科生学位论文的写作普遍存在质量低下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开设《学位论文写作》课程,给学生以相应的理论知识,但同时要把论文写作的知识和能力贯穿在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当中,《文学理论》教学更应当自觉地担负起这一任务。在文论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和写作技能,提高他们实际写作的能力。这要在本课程知识教学的同时,有针对性地从理念转变、理论储备、文学作品写作、短文评析、长文试写等方面作出教学设计。

关键词:

文学理论;教学;学位论文;写作实践

一、学位论文写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对于本科毕业生是否需要学位论文写作,一段时期以来一直是有争议的,这些争议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要求、学生能力、学生就业压力等方面。要求废止的意见认为,对学生的理论水平要求不应过高,只要学生把大学学习期间应修的课程学分修够,就应当允许其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相对于停废的呼吁,坚持继续保留的呼声更大,他们认为对本科生的教育是一种学历教育,根据国家1982年学位制度的有关规定,凡申请学位者都要提交学位论文,学生必须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申请的学位应在提交学位论文并经过答辩通过后方可取得。这一看法在国内很多高校中被认可,因此,就目前而言,绝大部分高校仍然都有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但毋庸讳言,本科生在学位论文写作上存在很多问题,这既表现在选题、论证以及结构等大的方面,也表现在题目名称、叙述方式、语言表达乃至标点符号等细微方面。原因当然也是多方面的,一般而论,主要是以下几点:一是对毕业论文写作(设计)的认识存在误区。学校和教师未能深刻认识到毕业论文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大部分学生和一些老师都认为毕业论文可有可无。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学生没有尽心尽力去写作,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也没有足够重视,有的教师只重视所带的硕士生,而忽视对本科生的指导,有些学校的某些专业存在一个老师指导十多个学生的现象,自然也拿不出应有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负责地指导。二是随着高校就业形势的严峻,毕业生忙于考研或找工作,用于写作毕业论文的时间和精力较少。三是写作课教学内容缺失。中文专业的写作课所讲内容多为应用文,而应用文中缺少学位论文写作这一内容,即使有这一内容,也是和其它公文写作一样仅仅是其中的一节,课堂上一笔带过,不可能展开来认真细致地讲解。更有甚者,一些学校在培养方案中没有写作课程,学生写作理论更是无处可得。另外,在大学学习期间,课程论文、学年论文等给学生布置得较少甚至没有,他们的社会实践报告和毕业实习报告等大多都是在网上粘贴拼凑的,写作训练几乎得不到实现。凡此种种导致了学生学位论文质量的低下。

二、《文学理论》教学与论文写作

受传统教学理念和既往教学模式的影响,毕业论文写作很少像专业基础课一样受到重视,教师也很少在基础课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写作知识,即使是写作课程亦如上文所述,也没有加重学位论文写作的教学内容。对于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学生只要了解作品,背背笔记,就基本可以保障考试及格,这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毕业论文写作和其它专业课程教学之间的内在衔接。我们认为,文科专业特别是中文专业,学位论文的写作与专业基础课之间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写作》课程自不待说,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等本身就是作家作品讲析,而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也是语言方面的理论探讨、语法讲解和语感训练,这些都完全可以与论文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把专业课知识的掌握与理论思维训练和写作实践有效地统一起来,这就看授课教师有没有这样的意识。而在所有专业基础课中,《文学理论》与学位论文写作的关系更为切近。就中文类毕业论文的主要方向类别而言,学生写作主要是文学类选题,如作家评介、作品评介、作家与作品、作品与社会、作品与读者、文体风格研究、人物命运研究、人物性格研究、语言风格研究、人物心理与作者心理、作品所反映出的人性问题、作品所反映的种族和宗教问题、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历史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文论所包含的内容,必须以文学理论的相关知识来构思写作的。因而依据文论课程所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地把写作教学同步起来,把相关知识渗透在全部学习过程当中,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样的教学设想呢?我们认为,应当采用如下基本方法。

(一)更新理念:

改变学生学习习惯在教授这一课程之初,要用至少两节课时的时间给学生灌输一种与高中时期不同的学习理念,要求学生尽可能地树立大学学习的新习惯———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做到三个转移:从教材转移到课外阅读,从应试转移到应用,从死记硬背转移到理解领悟。文论课程的开设一般是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或二年级,这期间,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没有从中学应试教育的轨道上走出来,而一些大学里的奖学金制度的设置也使得唯分是图的学习目标不能及时改变。因此,有必要对学生的学习理念进行一次变革,尽管这种变革是不可能彻底的,但却是必须的。中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应付各种各类的考试,尤其是应付升学考试,这就养成了一种应试学习习惯,只注意要考试的内容,在学习方法上多是死记硬背。对于这样的学生,革除应试教育的不假思索、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学习习惯,提倡自主研究性学习就是一项非常重要、非常及时的任务。我赞成我的老师张玉能先生的观点,他认为,如果大学教师不去改变初入大学的学生的学习习惯,那么中小学所养成的应试教育的学习习惯会以极大的惯性力量把这些中文系大学生保留在旧有的应试教育学习的轨道上,对学过的知识只是死记硬背,自己不思考、不质疑、不辨析,那么,研究型、创新型的人才是难以产生的。[1]同样,以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和评论写作能力为旨归的学习习惯也是培养不起来的。因此,必须通过教育教导,让学生从教材转移到课外阅读,从应试转移到应用,从死记硬背转移到理解领悟。

(二)同步教学:

实行的基本思路与步骤文学理论课程的基本内容是文学本质论、文学起源论、文学作品论、文学创作论、文学技巧论、文学接受论、文学批评论、文学风格与思潮等。[2]根据这些内容,在两个学期的时间内,在教授全部知识内容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渗透论文写作。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1.理论储备。

按照一学期十六周计算,拿出来九周时间教授文学本质论、文学起源论、文学作品论这三部分内容。这三部分的学习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有关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懂得文学基本规律,正确认识和把握古今中外的文学现象,树立科学的艺术观和审美观。在这些理论当中,有些是学生在中学时略知一二的,如文学形态体裁等;有些是学生所不知道的,像文学艺术的起源、文本的层次划分等。这些理论的储备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构建学生的文学理论系统,在理论自觉的层面上接受和解读具体作品。如文本层次理论,过去在中学时期,语文老师在讲解课文时也会从艺术特色、中心思想等方面来描述,但这是笼统而不明晰的,在文论课程中深入了解语言层、形象层和意蕴层之后,学生就有了剖析任何一种文本的理论指导,有了实际操作的可能性。但仅仅课本理论是不够的,理论储备还要在课外同时进行,主要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指定书目,阅读中西方文论原著,每周做出读书笔记。第二,课堂前讲述与课堂外讨论相结合。即前一节课下课时布置任务,指定学生在下一节课上课前讲述自己的见解。第三,组织课外学习小组、举办小型学术讲座等。学术讲座主要邀请院系其他文学理论教师和现当代文学老师,每周一次。

2.文学创作。

用至少四周时间来讲授“文学创作论”、“文学技巧论”这两个章节,该章节学习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深刻系统地了解作家的创作过程。在讲授课程中,要对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逐一细致讲解,对素材准备、艺术构思以及物化阶段都要讲述较多的作家案例,让学生在具体案例中去除对于创作的神秘感,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文学的创作者。在讲授完这些理论知识后,给学生布置作业,每人写一篇文学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均可,然后在下一节课堂上展示,好的作品给予表扬,并推荐到学校文学社团的杂志、校报的副刊或者其它高一级的刊物上,积极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并以此为契机在班级建立“文学创作者”小组,以他们为核心把活动持久地开展下去。这样做的目的不是培养未来的作家,而是让学生多练笔,熟悉写作的路数,从敢写到会写,再到想写、爱写,一步步建树他们写作的信心和兴趣。3.短文评析。这一步骤是在第二学期进行。与“文学接受论”教学内容同步,在经历了上一学期的学习和写作实践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论储备和文学作品的写作经验,在此前提下,讲授“文学作品的接受”,指导他们欣赏和品评文学作品,打好小论文写作的理论基础。小论文写作应当从诗歌、散文、短篇小说和热播电影等文学体裁开始,选取小的角度,从某一方面切入评析。如清人李调元《咏麻雀》诗歌的生命不平等意识、刘庆邦短篇小说《小小的船》的人性美、电影《高考1977》观后感等,要求在1000字左右。在写作之前,教师要首先选择一些好的赏析文章,复印后分发给学生,让他们认真阅读,结合所学理论,熟悉掌握写作格式,使用合适的文学理论术语,尽量学术化。这一阶段应在本学期第三周后进行,时间约为两周。

4.长文写作实践。

这一阶段一般放在第二学期的第六到十一周。首先详细讲授“文学批评论、文学风格与文学思潮论”这些章节的内容,把形式主义批评、道德批评、新历史批评、性别观批评、心理分析批评、社会学批评、神话批评、读者反应批评以及马克思主义批评、解释学、文化批评等具体内容讲解详细,着重教授批评的基本操作方式。如道德批评就是要阐释和评价文学文本的道德内容、考察作家与文本创作的道德关系、考察文本对读者的道德影响等。这些理论知识讲述完后,在第十二周让学生尝试写作长文。所谓长文,是与前期进行的短文评析相对而言的。这一阶段的写作要求学生在业已掌握短小评论文章写作的基础上,在观点提炼、题目审定、结构安排等方面作出突破,这也就要求文章字数要达到三到五千甚至更多。实际上就是学位论文写作的小型排练,写的好的话就是他们毕业论文的雏形。除了掌握以上的理论批评的基本原理外,每一种批评模式都要给出批评案例,让学生认真阅读体会,搞清楚其论证的内在逻辑思路,了解掌握基本架构,然后还要在写作上进行专门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写作的步骤:了解对象———选点切入———确定要旨———布局安排———力求创见等。刚开始可以用命题作文的形式来启发学生,如《论席慕蓉诗歌的陌生化表达》《刘庆邦小说的儿童视角》《论路遥小说的苦难意识》《儒家思想在周大新小说中的体现》《才子佳人小说的叙事模式》《论“本事”与“情节”的关系》《论昆德拉的小说理论》《论赫什的“意义”与“意味”》等等,但不强制要求一定是本题目,学生可以举一反三,自己命题,自由写作。这一时间约为三周,通过三周的练习,学生要写出一至两篇文章。

(三)必要的延伸措施:

及时反馈评论必须说明,无论在文学作品写作,还是短文评析、长文写作期间,反馈评价机制要一直跟上。在学生写作后,教师要及时批阅学生文章,开始之时,应全部阅读,逐一写出评语,并在课堂上讲评,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的方法。这当然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工作,但教师一定要认真对待,不可敷衍,否则会伤害学生的积极性,使课程改革试验起不到预设的效果。一段时间后,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而这里,学生互评的效果会更好。

三、不足之处与应对措施

毫无疑问,光靠专业课教学来完成学位论文的写作是不够的,这只是一种辅助方式,要真正解决好这个问题,还是要开设学位写作课程。这一课程可以在三年级第二学期进行,应由写作经验较为丰富的教师来授课。那么,包括中文专业在内的文科本科学生的学位论文写作指导应当教授什么内容、采取什么样的步骤呢?根据笔者的经验,课程内容应在查阅过去毕业学生的学位论文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向学生做出调查询问的基础上设置。一般来说,主要是:(一)理论知识的讲解。这包括1.对毕业论文的作用和意义的认识。2.了解论文类型和题目类别。3.选题的原则和方法。4.材料的搜集与整合。5.大纲与开题报告的写作。6.具体论文的写作与修改。7.格式规范。8.答辩准备等。(二)学位论文范文讲析。(三)实际练习。以训练学生列提纲为主要方法。

(四)讨论反馈等内容。

但也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有所删减,有所突出。总之,针对学生写作水平不高的现状,要把论文写作的知识和能力贯穿在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当中。《文学理论》教学更应当自觉地担负起这一任务,在文论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和写作技能,提高他们实际写作的能力,进而整体性地提高毕业生学位论文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玉能.中文系学生研究型课外学习指导[J].文学教育,2008(4):46-49.

布置原则论文范文第3篇

1明确目标,确立内容

教什么是《学术论文撰写》课程教学“翻转”设计要考虑的首要问题,确定合理的知识传授及能力培养目标,是确保学生“学”有所指、“学”有所得的前提。依据学情调研,针对学生对学术论文文体知识有所了解但掌握程度偏低的情况,学术论文的文体知识无疑是主体教学内容;针对学生专业理论基础比较薄弱、研究方法掌握不足的实际,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及其常规科研方法也应列入教学内容,共同构成课程教学的知识传授目标;针对学生问题研究意识不强、创新思维不够活跃的现实,配合课程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作业,以激发、强化学生的科研意识与实践能力,这构成了课程教学的能力训练目标。教研组具体设计如下。

1.1以学位论文写作指导为主轴,课程知识内容板块叠加《学术论文撰写》的课程内容以板块叠加的方式构成,包括文体知识概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位论文写作指导、学术道德与规范等4部分。板块一在明确学术论文文体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明晰学术论文写作的格式规范。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共同构成人类科学体系;板块二立足宏观层面两大科学部类的属性特征,引导学生了解具有人文主义倾向的“理解”与具有科学主义倾向的“实证”这两种一般科学研究方法,以此为前提,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深入体认调查法、实验法、实地研究、文献研究等文科研究的具体方法,把握相关使用原则;板块三针对学位论文写作做专题指导,分写作前的选题调研、写作中的正文各部分标准及写作后的答辩、投稿与发表三个环节讲授相关知识要点;板块四历数中国科协确定的抄袭剽窃等学术腐败七宗罪,旨在强化学生的学术道德规范意识,使其开展课题研究之初即形成严格的自我约束。课程教学中,为突出课程的实践功能性,以上4个板块内容并非简单拼合,而是以板块三学位论文“开题写作答辩投稿与发表”四阶段的写作指导为核心主轴,其余板块理论知识有序穿插契合,课时安排配比为2∶1∶4∶1,具体见表1。

1.2以微课题文献综述写作为最终成果,作业任务层级递进课堂讨论、课题作业是实现《学术论文撰写》课程教学能力目标的重要手段。文献综述既是学术研究中选题调研的必要手段、必经途径,本身也是一种典型的学术论文,其“研究之研究”的性质对写作者的学术素养、写作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将本门课程作业任务设计为撰写微课题文献综述,正是期望借助这种带有“研究之研究”性质的论文写作训练来带动课程内容的高效学习。考虑到不同基础学生的接受实际,课题组在课堂练习设计中采用了层级递进的策略:第一阶段,确定微课题,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完成核心概念的提炼与界定;第二阶段,围绕微课题阅读一定数量的相关论文,进行梳理评议,完成文献综述详细提纲;第三阶段,完成文献综述正文的撰写。三阶段作业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环环相扣,训练的内容要素由浅入深、由单一到复杂,逐级递进,力求有效促进学生对于学术论文文体知识及写作要求的深度体认,逐步把握相关技巧。

1.3增设外文文献检索及英语论文写作指导专题针对学生较少查阅外文文献资料的情况,课题组特地单独设置了3课时的英语论文写作指导教学专题,由有丰富英语论文写作经验的海归博士教师担纲讲授与辅导。专题教学内容包括英语论文的文献检索、写作策略、论文格式及评价体系,着重引导学生了解掌握SCI、SSCI、A&HCI等世界三大论文资料库及ICPSR、UNESCO等综合社科文献资源库,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英文文献检索方法,以便有效查找所学专业的英文文献数据库。以此为基础,授课教师详细介绍写作流程、CMS、MLA及APA三种论文格式,并以ScienceEducation、IntemationalJournalofScienceEducation两种期刊的审稿标准为例,说明英语论文的评价体系,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英文文献的认知,推动其专业学习的深广度。

2任务驱动,实施检验

怎么教是实施《学术论文撰写》课程教学“翻转”设计的关键。按照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教师是学习过程中的“示范者”、“促进者”,是“支架”提供者[4]。就《学术论文撰写》这门实践性突出的课程而言,流程“翻转”的教学设计,非但没有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与作用,而且对教师教学实施中搭设“支架”[5]、创设师生、生生合作探究的平台提出了更高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之后,教研组以能力训练为轴心,采用课外作业任务驱动、课内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板块教学环节相扣,既有分解又有整合,落实课程教学知识传授及能力训练目标。同时,为激励学生深度投入课程学习,教研组建立了兼顾个体与小组团队学习成效的过程测评考核机制,学生最终成绩为课堂讨论表现及三阶段作业成绩的总和。每轮首次授课,教师就课程教学目标、内容、方式及考核做详细导航,明确学习要求,并布置全程三阶段作业;此后每次课前,教师向课程平台上传PPT课件,单元知识点提要、练习题,供学生自学;课上,学生围绕单元知识点内容展开小组研讨,完成练习题,汇报作业任务的阶段进展,互评自测;课后,修改完善阶段作业任务,形成文献综述最终成果,上传至课程平台,接受教师综合评测。“翻转”教学设计实施的侧重点如下。

2.1强化逻辑思维训练,推动理论知识向实践技能的转化逻辑思维是指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方法用科学揭示事物的本质。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学术论文写作的关键,课程三阶段作业设计以此为切入口。作为课题研究的成果,一篇学术论文的写作通常以清晰界定论题核心概念术语为基石,这也是学术论文撰写选题立论的关键环节。第一阶段作业任务要求每位学生参与,规定时间内集中查阅相关资料,独立完成对所关注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初次提交的作业成果在讨论课上接受老师与同学的评议,并进行反复修改。第二、三阶段作业任务为微课题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学生在认真阅读、比较评析相关参考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提纲到成文循序渐进,完成文献综述的写作。该阶段作业成果汇报交流以批评性评议为主,在教师的示范引导下,同学间对照论文各部分写作要求互相挑毛病、找不足,从内容的逻辑严密到语言表达的精确,再到格式的规范,反复修改完善。从学生课后完成的调研反馈看,认真完成三阶段任务的学生均能深入体认学术论文的文体知识及其写作技巧,由学生对立论、摘要及论证分析几部分的格外重视,可以看出其问题意识和逻辑思维水准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梯级课程作业实施成效明显。

2.2搭建学科交叉平台,促进跨专业合作探究跨学科研究是学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术论文撰写》的授课对象来自不同文科院系,学生的学科专业背景涉及经济学、社会学、法学、教育学、文艺学、语言学、传播学、艺术学等多门学科。学科虽多,但都以人的社会存在为研究对象,其学科理论具有相互融通性,文科学术研究中各学科间观点、方法的相互借鉴应用乃是一种常态。于是,在课程教学设计的实施过程中,教研组着意搭建学科交叉的实践平台,努力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与作业实践中进行跨专业合作探究。讲授学术论文文体知识与研究方法知识时,教师十分注意配置不同学科的佐证案例,随堂讨论练习题也尽量兼顾不同专业的内容,以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任务实践环节,除第一阶段作业要求每位学生独立完成外,二、三阶段课程作业任务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课程初期布置作业任务时就要求学生组建4人课题研究小组。由于每轮授课同一专业的学生通常只有1~2名,小组成员需要跨专业组合、分工合作,在确保每位成员合理工作量的前提下,完成本组最终作业成果。不仅小组内部进行跨专业合作探究,各小组之间还需交叉搭配,互动点评另一小组的作业情况,以进一步拓宽专业视域。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在课堂讨论、练习及作业任务进程中相互切磋,交流各自所学的专业理论与方法,深切体会科研团队合作的优势。

布置原则论文范文第4篇

本人就任中学二级老师以来,一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路线和方针政策,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时事,热爱祖国,有很强的民族自尊心。忠诚于教育事业,对本职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高尚的师德。教育教学思想端正,方法恰当,安心教育,热爱学校,服从工作安排,遵纪守法,为人师表,乐于助人,师结协作,集体观念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勇于承担艰苦工作,作风正派,光明正大,识大体,顾大局,处事公正,关心同事,尊敬上级,爱护学生。同时不断学习,以加强自身修养。

二、精通业务,不断钻研

本人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学历达标,熟练掌握语文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同时,注意知识的更新和业务的进修,积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认真钻研素质教育理论和现代教学技术,同时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经过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本人现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能熟练地运用到教学中去,。教学能力强劲,胜任各年级教学工作,教研基本功扎实。教学常规工作过硬,能结合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状况制定教学计划,能按素质教育的要求精心备好每一堂课,上课时注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坚持启发式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注意课堂的艺术性和效率意识,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课外辅导学生耐心细致,面向全体,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也达到了较高的要求。

由本人承担的公开课分别由附近兄弟学校、中山市和三水市有关领导观摩并给予较高评价。教学效果显著,几年来,我所教的班级的语文成绩都居于同类班级的前列,得到了学生、校领导和同科级老师的充分肯定。学科竞赛也有多人分别获得市镇两级的多项奖励。

由于教学成绩出众,本人*学年被评为校“先进工作者”,*年校“十佳老师”,“梁毅松奖教奖学基金会三等奖”,该年度考核为“优秀”,98年校“先进工作者”。

三、教育科研,初出成果

要做好常规教学工作的同时,本人还积极从事教育科研活动,主动积极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实验与改革。本人首先参加了市立项课题《“双体互促”》的教育教学实验,成为骨干研究员,直接从事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双体互促”》*年参加中山市立项课题评比,荣获二等奖,后又被广东省立项课题《珠江三角洲教育现代化模式》收为子课题。本人相关的论文《“双体互促”在群体中培养学生个体的主体性素质》获全国第二届教学与管理优秀论文二等奖,论文《“双体互促”对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意义》在《广东教育学院学报》*年增刊上发表,相关课例获全校优质课评比二等奖,其他一批论文获学校的奖励。由本人主要参与的另一课题《加强作文序列化训练,提高写作素质》被三角镇立项为课题。相关论文《让作文教学早日走出困境》荣获中山市第十一届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论文交流会三等奖,论文《构建分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教学效益》获*年三角镇优秀论文评审第一名(一等奖)。本人负责完成了《专用作文纸》、《优秀论文集》、《优秀教案集》等研究成果。

此外,本人还积极从事现代教育教学技术的实践。通过自我钻研,本人已能自好地操纵以计算机为中心包括录音机、影碟机、电视机、投影机在内的多媒体教学系统,计算机使用技术达到高级水平。能用authorwaer,poverpoint独立制作教学课件,已经制做的10多件教学课件,用来辅助教学效果很好。积极探索网络教育的实施,在全市农村中学中第一个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三角中学语文教育网站,提供丰富的语文资料,实现网上同步教学。

四、德育工作,成绩优良

我在工作中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结合的原则,任期内全部担任班主任工作,成绩显著,德育工作能力出众。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同时注意培优辅差。做学生的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耐心细致。在处理学生事务中坚持做到了“公平、公正、无私”,受到了学生的好评,有个学生这样说:“以前班主任都看谁美丽(外表和内在)就对谁偏心,现在却大家都一样(*02班关焕英)。”坚持做每一个学生的思想工作,每个学期个别谈心不少于120人次。对优生,引导他们注意保持优势,树立远大的理想,及时调整不适应的学习方法,防止不良的意识的侵蚀,98学年我任教的班的优生升上高中的比例是同类班级4倍。胡言芬还成为我校普通班考上中山纪中的第一人。对差学习或思想上有困难的学习做到不歧视、不放弃,耐心教育,悉心指导,在学习和生活上给予关心和帮助。后进生转化率100%,98年孙伟强,小学时典型的“坏学生”,经过转变,思想进步,成绩提高,以高分考入中山中专;*年杜健标,曾经无心上学,旷课迟到严重,甚至纠集社会上的打架斗殴,经过转化教育,现已改邪归正,今天顺利毕业,成绩良好。

五年来,所任班级德育考核合格率全部100%,优秀率都在60%,学生德智体全面班风学风优良,都居同类班级之首或前列,每学期班主任工作质量评价效果效果都名名列前茅。

五、不骄不躁,不断进取

过去的几年,在学校领导和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下,在自己勤奋努力下,取得了一点成绩,业务也有了较大的进步。今后,本人将继续努力,力争使自己进步成长为一个各方面都更加优秀的人民教师。

布置原则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住宅小区环境规划设计

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在指导思想上,不能一切从畅销、从高利润出发,应该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以营造最佳居住环境、最好居住条件为中心,使小区规划达到企业目标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的要求,建造出最适合人居住的、优秀的、山水景观优美的、功能质量优良的、人居文化上乘的、物质、精神可持续发展的住区。

一、住区空间布局合理化、科学化

从“以人为本”出发,建筑与环境并重,现实与适当超前结合。一般应做到二三十年不落后,需要时可再改造、提高。

住区的功能区应布置得当,有丰富的层次,布局结构有特色。论文百事通住区以居住为主体,但在教育医疗、文化娱乐、体育锻炼、交通出行、园林绿化……等功能区也要环绕居住中心,根据人的需要,合理布置。

住宅群体的布置,应提高院落功能,增大交往空间。合理的组团围合式——院落、群落式可以丰富建筑空间环境,优化组团园林设计,方便居民交往和休憩、锻炼。

二、住区的建筑与环境的组合应凸显文化内涵,表现丰富的、有个性、有特色的主题

住区应根据其所在地段、城市大环境确定其主题定位,不宜千篇一律,更不宜大量照搬欧化、洋化风格。市中心区、郊区、山区、河畔、风景区……的住区规划应因地制宜、与大环境结合,善于发挥地段优势。能借景建住区则更为理想。

三、努力建设住区的生态环境系统

在住区规划中要防止盲目提高容积率、只重建房不重环境的倾向。对住区空间的布置,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环境,并按生态要求,本着“以人为本”原则,在住宅布置、环境布置、交通系统……等环节保证住区有充足的日照,清新的空气,良好的通风,洁净的水面,尽可能扩大绿化面积,提高植物的中面系数(多种树)和造氧功能。生态住区要提倡环保理念、节能理念,充分利用环保材料、节能材料,使用太阳能,节约用水,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美化住区景观系统,建设“山水住区”

“山水住区”不是简单的住宅群加山、加水。它的内涵主要是科学地利用原有山水,适当地创建人造山水,使住区园林化、生态化、美观化。同时使自然环境继承、发挥中国文化传统,做到传统与现代结合,洋为中用,设计出高品位、有艺术价值、观赏性强的山水园林景观和各类小区,表现高明的创造性,传统的文化性,高尚的观赏性,显现浓郁的诗情画意,满足人们的精神追求、文化需求。

五、交通道路应合理分流,减少对居住的影响

住区的交通道路要以方便居民出入、迁居,满足消防、救护需要,减少对住的干扰,保证住的安宁为原则进行布置,以达到通达性、安全性、方便性、一体性、多层次性的要求。

住区道路系统应分级明显、架构清楚,既要与城市公共系统衔接,又要避免城市公交道路穿住区而过。如果城市规划确定公交道路必须穿过住区时,在可能条件下可设计地下道路,以防止对住区的严重干扰。

小型住区应避免机动车道进入居住区域。有的住区建成“无车小区”,即把机动车道和停车场都设在地下,机动车从小区门口进入地下,居民在地下停车场可直接乘电梯到居室,车辆对住宅区域全无干扰,效果良好,居民满意。

住区的停车位要数量合适、设置合理,有利于优化环境、节约用地,减少对居民的干扰。论文百事通

六、住宅小区的环境设计

住宅是住区的主体,环境是住区的基础。高品位住宅小区必须是居住环境好、生态环境优、景观环境美的住宅,能够表现它的文化性、舒适性、陶冶性、祥和性,能够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安全要求、健康需求。

这里着重研究住区的绿化和景观环境的优化问题:

1.住区园林化应力求创新,各具特色

不少高品位小区都在山水园林景观上做文章,创出各具特色的景观环境。广州二沙岛以绿、静、美为主题,点、线、面相结合,突出江景,展现亚热带气候特点和地方风情。房前屋后布置园艺,多层次主体绿化,造成无处不绿的居住空间。建筑错位布置,前低后高,增加观赏江景户数。有创新、有特色才有生命力。

2.住区山水园林景观和植物花草应有层次,丰富多彩

一是空间层次:从小的楼顶、楼旁绿化,路边绿化,到组团绿化、小花园,到中心花园、各类主题花园都应做到层次分明,各有特色。

二是植物品种层次:草地、花卉、灌木、乔木,喜阳植物、喜阴植物,不同季季的植物,都应合理布局。

3.住区园林应与方便人际交往相结合

在住区环境建设中,应注重营造人际交往空间,除文化娱乐场所外,组团绿化空间是理想的方便的人际交往空间,应作为住区园林建设的重点,把它建成既有观赏景观又有交往设施(亭台、桌椅、器具等),又便于居民就近享用的绿化空间。

4.利用、改造自然景观与人造山水景观相结合

未经开发改造的山岭、荒林、湖水、山塘,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要求,合理的做法应是:有景用景,用景改景,无景造景,天然与人工结合。

5.发展立体绿化,营造空中景观

这是有效增大住区绿化面积,改善环境,美化住区的重要措施之一。立体绿化通常有阳台的花卉、盆景,墙面的攀悬植物,天台的花卉、藤类瓜果。还可以在高楼之间的连接桥和平台,以及高楼中间的架空层营造空中花园。在房屋的一切可以利用的地方都绿化起来,其绿色效果必然更为显著。

6.住区绿化与体育活动场地结合

根据住区居民对体育活动的需求,除建硬地运动场外,还可兴建一些草地运动场,如微型高尔夫球场、草地滚球场。这种既增大绿化面积,又增加居民体育活动场所的做法是一举两得的,值得积极提倡。

7.住区园林应力求美、静、净、洁

住区各类景观布置和小品、雕塑等,都应由专家设计,使之具有高品位构思和艺术水平。住区的景观要美,环境要静,噪音要小,水面要净,空气要洁。机动车辆的噪音、废气应减少到最低限度。新晨

8.住宅绿化应合理控制成本,减轻居民负担

住区应对过大规模的、过高档次的和过大成本的绿化项目,加以控制。要根据社会和居民的经济水平营造景观环境和服务环境。设计过宽的草坪,种植名贵的树种和百年老树,建造过大的会所及超豪华的装修,都会明显增加商品房成本和物业管理费开支,应从减轻居民经济负担出发,合理设计景观和设施。

9.居住环境的优化必须有丰富社区文化支撑

一是住区各种园林景观的设计,必须具有我国传统文化内涵,显现中国式的诗情画意。

布置原则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城市小区内的道路除了交通功能外,也是市政配套管线的主要通道。城市住宅小区的建设目标是功能齐全、环境幽雅、安全舒适,要求在合理布局和加强绿化的同时,做好管线综合规划设计。

1管线综合布置的一般原则及各类管道特性

(2)为了减少管线检修及施工时对交通的影响,管线应尽量布置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并平行于道路中心线布置;

(3)根据管线所输送的介质性质分类布置,以减少管线问的相互干扰,

(4)管线竖向布置时,其调整原则是:压力管让重力管,小管让大管,支管让干管,易弯管让难弯管;

(5)各种管线的危险性由大到小依次为:煤气管道、生活污水管道、雨水管道、电力电缆、给水管道、通信信号电缆;

(6)各种管道的可塑性由大到小依次为:通信信号电缆、电力电缆、给水管道、煤气管道、生活污水管道、雨水管道。

根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要求,工程管线布置在道路下,从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宜为:电力管、通信信号管、煤气管、给水管、雨水管、污水管;工程管线在庭院内,由建筑红线向外依次平行布置的次序为:电力管、通信信号管、污水管、煤气管、给水管。

2某住宅小区设计构思

在某住宅小区的5类地下管线中,对小区运行安全最为直接的是排水管;对小区运行安全潜在危险大的是煤气管;对小区今后发展影响最大的是通信信号管。因此,确定设计方案的重点是排水管、煤气管和通信信号管。

2.1体制排水管设计

首先是排水体制的选择,设计采用雨污分流制,为今后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提供条件;其次是小区竖向设计与排水出口方向的协调,如果小区的竖向分区与排水总出口不一致,客观上将造成小区不合理的逆向排水。

2.2煤气管的施工安全设计

由于煤气具有可爆炸性和剧毒性的特点,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确保煤气管的施工安全和运行安全。在布置时,煤气管不宜在污水管和电力电缆旁边,以免煤气泄漏后遇沼气或电火花而引起爆炸。

2.3通信信号管设计

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远程安全系统的完善和电脑网络进入家庭,均与通信信号管的建设密不可分,在设计时主要考虑远期的可发展性,适当预留发展空间。

2.4消防系统管线设计

因水消防系统一般是独立的消防给水系统,绝大部分时间管网内的水处于静止状态。我国目前消防管网大部分采用钢管,而不流动的水易孳生厌氧菌,其对钢管会产生生化腐蚀,这种腐蚀多为点蚀,对钢管的破坏性极大。因此把消防管网设计成流动状态是很有必要的,这一点很容易被设计人员所忽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把消防水设计成流动状态,当消防系统较小时不难做到,而对消防系统供水范围较大时就有一定的难度,但至少应将消防主管内的水设计咸流动状态。为保证消防管网内水量的相对稳定,要求系统内的回流水应进入消防水池,不应为减少回流管的设计而将该部分水作它用,更不能就近排放。回流水量尽可能少,能保证管网内的水处于流动状态即可,避免回流量过大而影响消防时的水量和增加平时稳压泵的运行功率。

3某住宅小区管线综合平面布置

在某住宅小区中,主干道宽为1Om,车道宽7m,人行道宽15m,宅问道路宽为2.5m,住宅房前屋后的绿化带宽为2.5~3.5m。以下以北梯户型为例,门栋入口方向朝北,卫生问和厨房布置在北面。

3.1庭院内管线综合平面布置

3.11污水管设计

根据住宅的平面布置以及GBJ15-88《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的要求,化粪池距建筑物的净距宜《5m,且化粪池及其污水管布置在宅间道路远离住宅的一侧为宜。若将化粪池和污水管布置在宅间道路下,需考虑化粪池承受通过汽车的荷载,每座造价将增加近2000元,与延长几米污水管的造价相比,显然前者在经济上不划算i若让给水管和煤气管穿越化粪池,也将增加施工难度和工程造价,故设计时考虑将污水管布置在宅问道路远离住宅的一侧。

3.1.2煤气管的安全设计

煤气管通常采用PE管,在附近管道施工开挖时,煤气管容易遭受意外损伤,危及煤气管的运行安全。设计时,将煤气管布置在屋后的绿化带中,既减少了外部荷载的影响,又避免了管道与房屋一侧的施工干扰,能较好地保证煤气管的安全。

3.1.3通信信号管设计

由于现代通讯技术发展迅速,今后必然会有扩容施工,为了减少施工对道路的破坏及对居民生活的影响,设计将通信信号管布置在宅问道路的绿化带中。

3.1.4给水管和电力电缆

给水管和电力电缆相对变化较小,可一次性施工到位。给水管布置在宅问道路下;考虑到电力电缆的可弯性较大,将其布置在远离住宅的另一侧绿化带中。

3.15消防管线设计

装置及罐区防火堤外四周消防管线应环形布置,如装置内有消防通道,则沿消防通道也应布置消防管线并与装置四周管线环形连接。当几个占地面积较少的装置在一起时,为减少管线敷设,可将这几个装置作为整体在其四周环状布置管线,必要时采用支管引入装置的形式补充设置消防设施。环状管网应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管段,每个管段上消防设施的布置不应超过5个。消防管网可与企业生产水管网设置连通管,连通管上设置止回阀,保证消防管内的水不流向生产水管网。综合上述情况,设计庭院内管线综合平面布置由住宅一侧依次向外调整为:煤气管、通信信号管、给水管、污水管、电力管。具体布置见图1。

3-2主干道下管线综合平面布置

在设计时,考虑将可燃易燃及损坏时对房屋基础有危害的管道尽量远离建筑布置:对埋设较深的管道也布置距建筑物远一些。为了减少外部荷载对煤气管的影响,设计将煤气管布置在-N人行道下;雨水管和污水管的管径较大且埋设较深,将其布置在道路中间,电力电缆布置在另一侧人行道下,通信信号管布置在靠近电力电缆一侧的车行道下。具体布置见图2。

4管线综合竖向设计

由于污水管和雨水管属于重力式排水,其调节余量小,且排水管管径较大,占用的空间也较多,因而竖向设计时应处理好排水管的高程。在排水条件许可的条件下,适当地降低雨水管的埋深,使其管顶覆土达到1~1.2m,有利于管线交叉时其他小管径的管道从雨水管的上方穿越,从而减少建设投资并为日后管线的维修提供方便。

当雨水管与污水管在高程上发生矛盾时,可在交叉处断开雨水管,两N)Jn设雨水检查井,雨水检查井之间的管道加大埋深,从污水管下方通过,类似于倒虹吸排水。为便于清淤,井底降低20~30cm,用作沉砂区。除排水管之外,其余管线均系非重力流,均有调整高程的自由空间。相比较而言,给水管和煤气管的管径较大,但由于煤气管所输送的介质对安全性要求较高,设计时煤气管应优先于给水管,当煤气管与其他管道交叉穿越时,以煤气管下穿为宜,同时应在煤气管的上部砂垫层上加铺一块钢筋混凝土板《板宽同管沟宽)。这样可避免附近管道施工开挖时对煤气管道造成损伤。新晨:

布置原则论文范文第7篇

作为一名教师,我能深入每个班级全面了解每一位弱智儿童的生理、心理及缺陷情况,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予关心和帮助。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平时能注重自己的师德言行,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要求师生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能按六认真要求认真作好教学工作。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教研活动,抓紧一切机会进行学习,虚心吸取各方面的养料,更新观念。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总结,论文“浅谈弱智儿童不良心理和行为的矫治”入选《全国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优秀教育论文选》;论文“浅谈弱智儿的劳技教育”刊登在省级刊物《现代特殊教育》年第11期上。我校的课题“弱智儿童不良心理和行为的矫治”被列入市十五重点课题,我有幸担任了本课题研究组组长.为了使自己的知识和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我还参加了专升本的学习。

作为一名校长,一年来,我能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学习江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讲话,认真学习江总书记在建党周年大会上的“七一”讲话,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指示,认真参加各级各类的政治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为了提高自己的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年度,我还参加了市教委组织的校长培训班的学习,得意匪浅。

同时,我能正确处理好与教职员工的关系,在生活上、工作上、思想上关心每一位教职员工,经常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虚心听取每一位教职员工的意见与建议,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努力营造一个融洽的人际关系;对学校教师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我也能直言不讳及时提出,并努力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使每一位教师都能保持良好的心境投入工作和生活。

年度,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下,在区教育文体局和辅导区支部的领导下,在兄弟学校的帮助下,我紧紧依靠群众,充分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拧成一股绳,带领全体教职员工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向各位代表、列席代表汇报。

一、完善各项制度,依法治校

l、我们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进一步明确了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培智学校同样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并以《决定》精神指导实际工作:严格按培智学校的课程计划开齐课程,上足课时;不乱订乱购教辅用书;无体罚和变相体罚;根据培智学校的特点,做好“减负”工作。人人敬业爱岗,个个乐意为残疾儿童托起一片爱的绿荫,使我区有学习能力的弱智儿童都能进学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2、严格按收费标准收费,不乱收费。每学期开学初,我们通过家访、走访街道社区、家长单位进行摸底,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学校在自身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还免去了部分贫困学生的学杂费用,使特困生不因交不起学杂费而辍学。并耐心、诚恳地做好家长工作,动员鼓励家长让孩子完成学业,保证了学生的巩固率。

3、建立并完善了《领导班子成员学习制度》和《教职工学习制度》,不提高了《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报》,《特殊教育》等各类报刊杂志的使用率,本年度教师在市区获奖或刊物上发表文章一共21篇。进一步完善了规章制度,召集教代会代表、校务会人员商议通过了对调休(病事假)的规定,然后在全体教师会议上通过,使教师的心里有了个尺度,行动有了同标;并按法规与每位教师签定了岗位合同;按规定组织教师参加继续学习,提高教师对教育新形势的认识。

二、各项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尽管本学期我校正在进行综合楼的施工,给卫生工作、安全工作、活动场地等都带来了不便,但我们还是克服困难,使教学秩序井然。

l、重视校园环境、校园文化的建设。

校容校貌、班容班貌做到了洁齐美。环境卫生做到天天一小扫,一周一大扫,一月彻底稿,使校园内始终窗明几净。本学期,原教学楼易受尘土、沙石的污染,我们就加大力度,中午擦一擦窗台、拖一拖地,经常性进行清扫,进行巩固,做好了打扫工作,使学校如往常一样。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教育教学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我们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本学期综合楼施工,宣传栏也被围在了施工场地内,但我们还是想方设法,辟出一块墙,继续出好健教专栏、家教园地及校务公开栏。各班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特点进行了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布置,起到了直接而有效的作用。班级环境布置,黑板报、学校各宣传橱窗每月更换一次,做到了常见常新。我们还对养护寄宿班的活动室进行了重新布置,添置了学生喜爱的玩具,地上铺设了七块安全小拼板,让学生安全、干净地玩耍;活动室的墙面也做了布置,在每个小朋友的床头贴上了美丽的小图案,富有童趣、色彩鲜艳,有较强的视觉效果和较好的教育作用,还使寄宿生感觉到了学校如家般温暖和祥和。

2、加强安全工作

由于本学期学校内在进行综合楼的施工,进出学校人员较杂,我们认真做好了门卫安全工作,要求门口24小时有人,不得有空缺时间,如门卫有事,须认真做好交替工作;门卫对进出人员进行把关,问清楚要找的人、有何事,方可进入,若无明确理由者一律不得进入学校。

由于学校本身空间不是很大,学校施工学生玩耍范围就更小了。课间我们注意不让学生随意出入工地,值班老师到位,并再三叮嘱学生不得进入施工场地,还在校园内树立了“注意安全”等牌子。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学生安全工作一直是学校管理的重中之重,本学期我校尤为注意。

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也不容忽视,我校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食堂的管理,把好进货关,并注意食品卫生和营养丰富.注意食用器具的卫生,学生与老师餐具每天进行消毒,洗刷食用器具的水池也进行了分类,严格注意饮食卫生。

加强学生饮用水的卫生管理,无偿为学生提供纯净水,保证学生随时能喝到冷热适宜的饮用水。

继续办好养护寄宿班,总结了上学期的经验教训,做好了住宿生的教育和保育工作,我们特别注重了住宿生一日三餐的营养,还配有新鲜的水果和可口的点心,做到了让学生吃饱吃好,周末学生回家,有延长班的教师负责做好家长与教师之间的交替工作。晚上派专人照顾,保证学生睡好、睡踏实。教师轮流值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带领学生开展丰富有益的活动。

3、正常开展体育活动

学校在施工,活动场地小,我们还照常每天进行早操、康复操,每月举行一次的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活动。本学期举行了四次小型体育竟赛,分别是拍球比赛、仰卧起坐比赛、立定跳远比赛、跳绳比赛;本学期元旦前还举行了一年一度的“小型体育运动会”,低年级和高年级均有6项个人比赛项日,高年组另附一项集体比赛项目,12月3日举行了各个项目的决赛,在比赛前几天,利用晨锻时间进行各个项目的预赛,效果较好,同学们表现出色。各班积极配合,运动会举行得非常成功。

三、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关健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当务之急首先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开学初,我们就组教师附=重温“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学习省教育厅对教师提出的八条基本要求,将《规范》《要求》印发到每位教师手上,并上墙,时时提醒教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使教师深刻领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道德水平对于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影响。10月份,督导室来校突击检查,在校的教师全部参加了检测,各个过关,受到了好评。

我们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善待学生的过失,以及某些家长的过激言行。以前我校有的老师遇到脾气暴躁的家长易冲动,有时会与家长发生些小矛盾,而现在再也看不到这种现象了,教师们耐心地引导学生家长、心平气和地分析问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我们要求教师以微笑温暖学生、家长的心,以真诚走进学生、家长的心,处处为学生家长着想,老师们的服务意识增强了,发扬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把学生放在最高的位置,用心哺育着这些可爱的智残儿童.用爱灌溉着这群弱苗。

四、青年教师培养,不容忽视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新生代,是学校教师队伍中主要的组成部分,他们有灵活的头脑、灵敏的触觉、鲜活的思想,能给学校灌注新的动力,对学校产生更新的影响。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在师德上、业务上对他们高标准严要求,使我校青年教师成长较快,在各项活动中表现较好。一位教师被授予“师德标兵”的光荣称号;二位青年教师被树为辅导区“学科带头人”;两位青年教师的论文《浅谈培智学校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弱智儿童分类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分获市教育学会特殊教育分会论文评选一、二等奖;论文《浅谈弱智儿童不良心理的矫治》、《浅谈培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几个问题》入选《全国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优秀教育论文选》;论文《浅谈弱智儿童劳动教育》刊登在省级刊物《现代特殊教育》年第11期上。

五、加强学校凝聚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我校的每位教师本着“爱每一个学生,为了学生的明天”信念兢兢业业地工作,把学校当成自己的家,时时为学校争荣誉。

我校全体教师为了搞好“全国第十个助残日”活动,全力以赴,一方面,部分教师不怕苦、不怕累,一个一个单位地跑,申请援助,教师们以真诚、爱心感染有识之士,西园寺、道教协会等主要单位负责人均参加了本次活动,并慷慨解囊,纷纷捐款;另一方面,一部分教师努力做好学校各项准备工作,把整个活动过程安排妥当、职责分工到人、展板别出心裁,体现了本校的特色,文艺节目多次进行了彩排。教师们加班加点,做好环境布置、会场布置工作,那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的教师。在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关爱呵护下,在兄弟学校的帮助下,于5月31日举行了“‘同在一片蓝天下’庆六一活动暨平江区培智学校综合楼奠基仪式”,苏州市政府副市长朱永新、市残联、市教委、平江区四套班子的领导、平江区各局的领导、十家私营企业的代表及全区各小学的教师代表表参加了本次活动。

我们学校招收的都是一些特殊群体,与正常儿童相比,无论在学习、生活上都相差较远,所以,有什么比赛我们无法与其他学校的同学一比高低,但我们本着参与精神,一有机会就让学生参加,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多与他人交流,让他们回归社会,让他们感觉到自己也是有用之才,也能为学校争光。年是“全国第十个助残日”,为了迎接自己的节日,让较多的人了解我们,我校老帅组织学生排练了舞蹈《娃哈哈》,音乐剧《自强不息我能行》,这两个节目于5月10日参加了“区残疾人文艺汇演”,在此次文艺汇演中,我们是唯一个由小朋友来表演节日的单位,我们排练的音乐剧《自强不息我能行》获二等奖、最佳创作奖,舞蹈《娃哈哈》获优秀奖,我校还荣获了优秀组织奖,受到了各位领导、各界人上的好评。舞蹈《娃哈哈》还参加了“市残疾人文艺汇演”、“市残疾儿童联谊活动”,在“六·一”节来临之际,还参加了少年宫组织的“庆六一”活动。

布置原则论文范文第8篇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理论力学”教学改革的内容,主要思路是强化基础知识、重点阐述基本概念与定理、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增加实践环节,大量增加有本专业工程背景的例子,所讲授的例题、习题尽量与本专业的工程实际相结合。同时要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培养要求,以及授课教师在以往教学中发现的问题,结合个人教学经验和他人的教学改革成果,对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理论力学教学改革提出如下几点内容与措施。

1.更新传统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是板书形式,内容过于单一,无法形象表示出“理论力学”研究对象的特点,这对于学生的理解是不利的。因此,在现代的教学活动中引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已是大势所趋,但如何充分发挥其合理作用仍然值得深思。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指把教学内容做成幻灯片,还应该包括运动机构的实例演示、动画演示,甚至于一些实验过程都可以在课堂上播放。这对于本专业的“理论力学”教学只有48学时的情况是非常有利的,可节省大量的在黑板上推导一些繁杂公式和求解过程的时间,可使整个课堂的教学重点内容突出,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演示例题、习题所涉及的机械运动,也可以播放一些工程实例,这些都有助于工程概念淡薄的学生理解课堂内容,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有利于教师的授课。但要注意,多媒体教学毕竟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要注意其使用的方式、程度,过量的教学信息、频繁的换屏、花哨的布局,反而会降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因此,利用传统的黑板推导一些重要公式和求解过程,仍然是现代教学中不可替代的教学方式,要充分结合板书与多媒体技术,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优化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都是以教为中心的,授课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为完成教学任务会不自觉地采取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尤其是目前多媒体技术普遍应用的情况下,授课教师在增加信息量的同时,也会不自觉地加快授课速度,这将使很多学生只是表面上对一些概念和定理听懂了、了解了,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吸收并为自己所用,因此做起习题来还是感觉无处下手、感觉很难、甚至一头雾水,这从测试中就能看出来。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调整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尊重教学特点,遵循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着重培养学生分析“理论力学”中所包含的科学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能力,从而不断激发出学生学习“理论力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1)启发式教学。现代教育要与现代大学生的特点相适应,改变以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事物内部的本质规律,反映在“理论力学”的教学中就是如何具体应用静力学、运动学与动力学的基本定律来解决构件或者机构的受力特点、运动形式及所受外力。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一步步引导学生,由简入繁、由表及里的考虑问题,使之掌握思考事物内部本质、探求自然规律并能合理利用的能力,就需要在授课过程中不断努力并实践。这样,逐步形成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说,要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主体”的原则。

(2)讨论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引入讨论式的教学形式也是一种尝试,这是学生合作学习和教师指导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主要过程是:教师提前给学生布置要讨论的授课内容,学生之间、学生和授课教师之间围绕与其相关的问题相互讨论及交流信息,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学生要表述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充当教师的角色来引导讨论的进行,这对学生也是极大的挑战,要求他们必须对授课内容有一定的理解。由于本专业上课的人数过多(每学期都在110~120人),往往很难集中在一起进行讨论。针对这种情况可采取不同时间段分成小班的形式进行讨论,每个小班的人数控制在20人左右,这样可使每个学生都有表述问题的机会,当然,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该种教学形式,可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在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更能培养其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及概括总结能力。

(3)布置小论文。“理论力学”有很多贯穿前后课程的知识点,对于这些知识点,可以提前布置给学生做小论文,题目应该有多个,使学生以团队的形式来进行,鼓励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小论文成绩可作为期末考试的一部分。对这些布置的内容,在检查的时候,应该以学生为主,让学生来讲解团队作小论文时的整体思路,求解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式,以及通过小论文学到的知识点。而教师的角色主要起到提示、引领及总结的作用,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发散思维方式、掌握知识的关键要点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当然,小论文的选则还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如:与当今重要工程问题相关的例题和习题,用运动合成与分解来分析火箭与卫星分离过程、机械手臂各关节间运动轨迹、运动速度等;增加应用专题内容,如简单刚体型机械手臂的动力学建模与运动方程的推导,简单太空机械手臂运动路径建模与动力学方程的推导。

(4)建立学习网站。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本专业的“理论力学”授课网站,通过该网络平台可实现师生间的资源共享。在课程网站上,具有课程介绍、授课内容、重点例题讲解、课件内容、典型习题分析、答疑解惑、心得与讨论及虚拟实验室等几项内容,对这些内容还要及时更新,并尽量做到在线解答问题,能对学生学习、作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解答。这对于在课堂上没有及时听讲,或者思路跟不上的学生,具有极大的意义,相当于开设了第二课堂。

3.构建合理的考核体系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理论力学”考试,改变了以往的单纯靠期末考试取得最终成绩的方式,采用新的多种考核形式,如最终成绩按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成绩之和,二者的权重分别占30%和70%。平时成绩可包括基本的三部分,如果有实验还需要加上实验的成绩:作业成绩,知识点很多,且每次课都布置相关作业,一学期的作业量非常大,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组织3~5次的测验,对静力学、运动学及动力学每部分都要有测验,可放在该部分内容结束的时候,考查学生掌握概念、定律的熟悉程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测验,极大督促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提前对学过的内容进行复习,不至于把问题都留在期末;课堂讨论表现,这与“讨论式教学”相关,根据学生的表现给出相应的成绩。上述这些考核方式,可有效督促学生平时就要认真对待理论力学课程,而不是把所有问题都推到期末来解决。

4.引入数学工程软件

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可适当引用Maple数学软件求解微分方程数值解,达到直观分析运动的目的。这种将抽象的微分方程转化为图像显示的授课内容,使学生有一种兴趣感、参与感,直接促进了学生对运动微分方程的理解。Maple软件在符号(解析)运算方面目前是最优秀的,计算过程中几乎不需要声明变量类型,解决一般的数学问题不需要复杂的编程,且具有自动绘图的功能,在“理论力学”的教学中使用Maple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何生动描述力学问题的物理图像,这也是进行教学改革应该思考的问题,比如,利用Maple软件可对傅科摆问题进行演示,在各种初始条件下对傅科摆的运动微分方程直接进行求数值解,同时直观地展示出傅科摆在水平面上的相对运动轨迹。在课堂的授课中初步表明,应用该方式对一些特殊问题进行求解,可引起学生学习的极大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时的多少,尽量安排一些利用Maple软件进行分析的题目,作为平时考核成绩的一部分,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适当增加难度,作为选学内容。

5.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

由于“理论力学”本身包含大量的概念、公理、定律以及相关的力学模型,理论性相比于其他课程来讲是比较强的。对于刚进入大二的学生,难以很好理解抽象的内容,仅仅依靠课堂讲授教学效果较差。因此,在“理论力学”教学中,各专业可根据总学时的安排,开设几个常规的“理论力学”实验,增加学生对运动机构的认识。在开设实验的过程中,可以考虑如下几种方式:由任课教师与实验工程师准备,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准备3~5个学生实验,可以是3大部分的单独实验,也可以是综合性的实验;学生动手设计实验,教师提供实验所需要的器材、场地,再由学生完成实验,可考虑开设1~2个这样的实验;现场教学的形式,利用2~4学时,带领学生参观校内工厂或者相关企业,使学生能观察到传动机构及相关的约束形式。也可以利用flash等软件,做一些动画,模拟实际机构的运动过程,在课堂授课过程中,有意安排播放。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已着手进行实验方面的教学研究,考虑通过网络开展一些虚拟实验,如虚拟摩擦系数测定、虚拟静力学分析、虚拟运动学和虚拟动力学实验。

二、结语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