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本科课程论文范文

本科课程论文范文

本科课程论文

本科课程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类招生;通识教育;实践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什么是创新,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学科背景,均有各自不同的看法。比如,在经济学领域,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就认为:作为生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是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有机结合的“粘合剂”。当然,在实际过程中,开发新的产品、引入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的销售市场、获得新的原材料供给以及采取全新的组织方式均属于创新。进一步地讲,创新可以是逐步的、缓慢的,也就是快速的、暴风骤雨式的,创新包括的范围极为广泛[1]。尽管如此,没有那个学科领域的学者否认创新的重要性。

一、学科大类培养模式下金融学本科专业创新实践课程体系中的问题

第一,教育主管部门重视宏观规划而对中观和微观的课程体系建设关注不够。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教育主管部门作为宏观管理机构,只对负责管辖的高校进行宏观管理,而对于高校内部的具体业务并不负责管理。对高校而言,创新实践课程体系属于具体的业务范畴,并不在教育主管部门的直接管理范围之内,或者说,教育主管部门只是引导高校构建创新实践课程体系,但在如何操作方面并不直接进行管理。以金融学本科专业创新实践课程体系为例,这既涉及到课堂内的实践课程,也涉及到课堂外的实践课程;既涉及到校内一线教师的授课,也涉及到校外实务导师的授课;既涉及到专业知识的直接讲解,也涉及到专业知识的直接运用。对于教育主管部门而言,受自身能力和精力的限制,他们往往无法对此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更多的是宏观层面的管理,缺乏必要的中观和微观管理必然会导致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的放任自流。对于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而言,短期的创新实践课程体系难以有效发挥作用,需要长期坚持并不断努力完善,在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成长中锤炼,最终将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的功能切实发挥出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课堂内的课程与课堂外的课程如何有机衔接、校内一线教师与校外实务导师如何有机衔接、专业知识的讲解与专业知识的直接运用如何有机衔接,对于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不断磨合的过程中实现,离不开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引导。第二,高校职能部门重视课堂教学而对具体层面的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不重视。从高校当前的运作模式来看,职能部门主要有人事处、财务处、科研处、后勤处、国资处以及教务处等;在这些职能部门中,教务处是直接与教学打交道,是与一线教师打交道,能够直接对创新实践课程体系进行监管;而其他的职能部门,虽然不直接与创新实践课程体系打交道,但却可以直接决定该体系实际功能的发挥。比如,人事处虽然不直接参与创新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但人事处能够在团队搭建方面起决定作用;没有人事处的批准,任何实务界的导师都将难以走上讲台授课。财务处虽然不直接参与创新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但财务处能够从经费投入的角度来决定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离开雄厚的财力支持,任何课程体系都将无法运转。构建金融学本科专业创新实践课程体系,不仅仅需要教务处的大力支持,更需要高校内部其他职能部门的密切配合;只有高校所有的职能部门都能够充分认识到实践教育的重要性,都投身到实践教育的过程中,高校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才有可能培育好。特别是对于像金融学这样的应用性学科来说,更是如此。与其他学科相比,金融学学科非常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两者缺一不可。第三,相关学院系所虽然重视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但在如何深入推进方面不足。绝大部分普通高校的二级管理并未落到实处,更多的是职能部门掌管一切,对二级学院而言,财权与事权严重不对等。在财权与事权不对等的前提下,二级学院无论是在教学方面,还是在科研方面,都会面临多方面的制衡,最终的结果是科研教学工作不能正常开展,或者是即便正常开展了教学科研工作,但在激励缺位的情况下,实际成效大打折扣,这表现在实践课程体系构建方面亦是如此。在国家高度重视本科教育的背景下,从上到下都开始高度重视本科教育,创新实践课程体系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重视并不等于成效显著。因为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不仅需要学院层面的强力支持,更需要学校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紧密切合;或者说,如果是让学院层面具体负责创新实践课程体系构建,那么就应该赋予学院相应的权限,确保财权和事权的对等;否则,即便学院再重视创新实践课程体系构建,在相应财权缺失的情况下,无法深入推动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的真正落实。第四,本科生自身并不能有机协调传统课堂学习与实践课程学习之间的关系。从本科生的发展轨迹来看,继续深造是相当部分学生的首要选择;即便是金融学专业的本科生,考研仍然是不少学生的首选。对金融学本科专业学生而言,要顺利考上本专业研究生,不仅需要高度重视对专业类课程的学习,还需要高度重视对数学类课程的学习;与其他的课程不同的是,短期内学好数学类课程并不现实,需要在平常的学习中付出努力。在现实中,金融学本科学生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对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创新实践课程学习;从理论上来说,两者是相互促进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动手能力的提升,实践课程的学习是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重要途径;但从现实来看,学生的学习时间有限,在某方面投入的时间过多,必然会影响对其他方面知识的学习。进一步地讲,金融学本科专业学生大多存在不能有机协调传统课堂学习与实践课程学习之间关系的问题。

二、学科大类培养模式下金融学本科专业创新实践课程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一,本科教育与实践教育的脱节导致不能正确看待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与本科教育不同的是,专科教育更为侧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更为侧重学生的动手能力;而研究生教育则相对更为侧重理论培训,注重学生在某些领域专业知识的掌握[2]。基于本科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独特地位,绝大多数国家都比较重视本科教育阶段对学生专业知识的教育;当然,在本科教育阶段,实践教育同样不可忽视,只不过与专业知识教育相比,实践教育相对比较弱化而已。以金融学本科专业为例,国内高校都普遍高度重视学生对专业基础类课程的教学,而对于专业拓展类课程则通过选修课的方式来进行要求;很显然,选修课的要求无法与专业基础课的要求一样,对前者的要求远远低于后者,如果学生自身学习比较积极,则可能达成应有的教学效果,反之,教学效果则会大打折扣。基于就业要求和国家对本科教育的考核,除上述课程教学外,国内高校还比较重视创新实践类课程教学。比如,学校会要求学生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并在毕业之前必须参加相应的专业实践,也支持、鼓励和引导学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开设专业实务类课程;但是,从总体上看,本科教育与实践教育两者并未有效衔接,实践教育被忽视的现象比较常见[3]。第二,大类招生与实践课程的不完善导致实践课程体系得不到高度重视。从目前的实际来看,大类招生主要有三种模式,分别是按学科招生、以“基地班”形式招生和以通识教育方式招生,每一种招生模式都有自身的特点。以按学科招生为例,国内高校主要是按照新闻传播学类、工商管理类、材料类、机械类、公共管理类等大类招生,由于每一专业大类下面又可以分为若干具体的专业,不同专业之间虽然大体相同,但专业之间的差别仍然比较突出,这就意味着不同的专业需要有与之相匹配创新实践课程体系,以专业大类的方式来构建创新实践课程体系无法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4]。以“基地班”形式招生的代表性高校主要有北京大学的“元培计划实验班”、清华大学的“人文科学实验班”和“社会科学试验班”等;在具体实验班的内部,第一年和第二年主要学习基础课,打好专业学习的基础,也接触专业相关的核心骨干课程,而到了第三年和第四年再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专业;即便是以实验班的方式来培养学生,专业的限制仍然是学生头上的“紧箍咒”,很少有学生可以跨越专业大类的限制去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当然,基于专业大类考虑,与基地班相匹配的仍然是比较宽泛的实践课程体系。通识教育的具体做法是学生首先进校学习基础课,待到大二的时候再进行专业细分;从表面上来看,这种做法是科学合理的,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学生都是理性的经济人,热门专业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过冷门专业,为确保不同专业都有学生修读,学校一般都会设置基本条件限制学生的专业选择。与前两者相同的是,通识教育下的学生仍然无法拥有满足自身实际需要的创新实践课程体系。具体到金融学本科专业自身,无论是哪种方式招收的学生,只要学校对专业选择人数的限制不取消,学生的专业选择权就无法得到保障;受专业指挥棒的引导,金融学本科专业创新实践课程体系就无法得到卓有成效的保障[5]。第三,家长与学生对实践教育的不正确认识导致实践课程体系难以健全。从现实来看,课程效果到底如何取决于三个方面,即一线教师、学生以及教学环节。对于学校而言,一线教师比较好考核,且对教学环节也比较容易监管,但对学生的引导则相对较难。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来看,虽然高中生进入大学时都已经成年,但在部分家长的溺爱下,即便是生理年龄达到成人标准,但在具体决策时,绝大部分大学生仍然要依赖家长。进一步地讲,目前高校创新实践课程能否得到学生的支持、配合,不仅仅与学生密切相关,还与学生家长的认识高度相关,学生家长的支持是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实践课程并取得实际成效的重要因素。对部分学生家长而言,更多的是觉得大学本科教育应该接受专业培训,而不是过多地参与创新实践课程,甚至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校外的实习活动中,这必然会影响学生本人对待创新实践课程的态度。实际上,部分学生家长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所在,即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得再好,无论是直接就业还是继续深造,最终还是要步入社会,要走到工作岗位中去锻炼,没有基本的素质,仅靠专业知识很难在工作取得成绩;从短期来看,参与创新实践课程,可能会浪费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是影响学生的正常专业课学习,但从长远来看,积极参与创新实践课程以便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对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好处。

三、学科大类培养模式下金融学本科专业创新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

第一,优化既有金融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整合既有金融课程内容。一是要开设专门的实践课程。考虑到金融专业的特殊性,需要开设针对金融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要将创新创业实践课程的开设与既有学生的就业机构相联系,更好地引导学生创新创业。要加大力度开设与学生就业密切联系的金融衍生品课程、金融营销课程以及演讲与口才类课程,前两者对于学生在未来的就业市场中赢得就业机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后者对于从事服务行业的金融专业本科毕业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帮助,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二是要注重对实践课程环节的考核。与理论课程考核不同的是,任何高校对实践课程的考核不可能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来进行,因为部分课程内容可能是在校外金融机构完成的,单纯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明显不科学;因此,对实践课程环节的考核,需要落实到平时的工作中,更多的是要采取措施确保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实践课程的每一个环节。三是要注重学生特殊素质的培养。与其他专业不同的是,金融学本科专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经济学、金融学基础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够在高压环境下与不同的客户群体进行有效沟通;为此,在创新实践体系构建方面,需要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第二,搭建“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拓展金融专业课外实践体系。一是要强化校企合作,搭建符合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的实践平台。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金融机构鱼龙混杂,并不是所有的金融机构都可以与高校合作,并签署相关合作协议,为金融学专业毕业生提供实践机会;高校应该按照自身的选择标准,选择正规的大型金融机构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并通过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实践创造条件[6]。二是要推动“平台+模块”融合,全面激发金融学专业本科生参与创新实践的激情。在校企关系不断稳固的前提条件下,学校需要对金融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研究,需要吸收和采纳校外金融机构的合理建议,不断调整培养方案,尽可能以市场导向为目标来培养金融学本科专业毕业生。要以校外金融机构为平台,对金融学本科专业课程进行剖析,以模块的方式优化本科课程知识体系,有机衔接校内理论课堂教育与校外实践课程学习。三是要出台配套的相关政策,拓展金融学本科专业课外实践体系。考虑到金融市场的快速变化,学校应该支持、鼓励和引导一线教师和金融学专业本科生自身根据金融市场需求,不断拓展既有的校企合作基地,引进最新的金融市场理论与实务,为金融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创造条件。第三,高度重视一线教师的培训体系,确保金融专业实践课程质量。一是要创造条件让符合要求的一线教师出国交流访问,全面与国际接轨。随着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内高校应该敞开大门,支持、鼓励和引导一线教师到国外交流访问。通过交流访问,不仅可以把国内金融领域的成功经验传到国外,还可以学习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为今后的课堂教学夯实基础。二是要创造条件让符合要求的一线教师到国内其他高校访学交流,竭力与国内前沿接轨。与一线教师到国外访问交流不同的是,国内的访学交流一样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比如,与中西部地区相比,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对金融市场反映更为灵敏,能够快速有效地传递最新的市场信息,对金融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倒逼机制更为显著,这对于中西部地区高校金融学专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三是要支持、鼓励和引导一线教师到金融机构挂职锻炼,拓展一线教师自身的专业视野。通过到实务部门挂职,可以让一线教师明白实务部门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第四,高度重视实务教师的引进体系,畅通实践课程师资流通机制。一是要建立实务教师的遴选机制。能够进入大学做实务导师的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丰富的业务经历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高校应该与金融机构共同遴选实务导师。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高校甚至可以直接委托专业人力资源机构招聘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到高校担任实务导师;当然,实务导师不是志愿者,需要高校支付相应的报酬。二是要建立实务教师的培训与考核机制。高校和企业两者存在显著差别,要让实务导师站好讲台,能够从容自如地把专业知识和业务经验传递给学生,高校需要按照授课的基本流程对实务导师进行相应的培训,告知实务导师高校课堂的基本要求、基本纪律;不仅如此,高校还需要与金融机构合作,对参与到高校教学中的实务导师进行考核,对优秀的实务导师进行相应的奖励。三是要建立实务教师的奖惩机制。高校课堂是严肃的,不允许授课教师有违背教师行为规范的地方出现,对遵守纪律、授课效果好的实务教师,可以由高校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而对于出现违法乱纪行为的实务教师,高校要加强监管,对不符合要求的实务教师及时清退。

参考文献:

[1]李政,杨思莹.《财政分权、政府创新偏好与区域创新效率》.《管理世界》,2018年第12期,第29页-第42页.

[2]郑庆华.《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一流本科人才培养路径探索》.《中国大学教学》,2018年第10期,第9页-第14页.

[3]成伟.《从背离到融合:大学生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关系的创新》.《教育发展研究》,2018年第11期,第80页-第84页.

[4]陈寿灿,严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大商科创业型人才培养》.《中国高教研究》,2017年第8期,第96页-第100页.

[5]李海萍,上官剑.《自由教育、职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西方高等教育思潮谱系溯源》.《教育研究》,2017年第9期,第132页-第139页.

本科课程论文范文第2篇

课程设计调查表由教学资料、选题、教师评阅和成效四个方面的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组成,每个二级指标有两项(符合、不符合)或3个选项(较好、一般、差),专家从中选一项打√。根据课程评估数据统计结果下表:具体指标分析如下:课程设计的题目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教学资料齐全齐全、题目应该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这三个指标“较好”选项的百分值在70%以上;课程设计的难易程度和工作量这个指标“较好”选项的百分值在66%,指导教师应向学生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这个指标符合率达60%。而课程设计成果规范、教师应认真评阅、课程设计成果的实用性和科学性方面不尽如人意,三个指标“较好”选项的百分值在30%以下。这三个方面是比较严重的不足,亟待改善课程设计指导书是课程设计纲领性的材料,很重要,但有合适的课程设计指导书这个指标的符合率只有53%,有47%不符合;课程设计的题目原则上应1组1题,每组学生数一般为5~6人”,但此指标的符合率只有60%,还有40%不符合。这几个方面还不尽如人意,引起重视。

二、具体地比较突出的问题

1.教学资料不全教学资料最主要的问题是课程设计资料不全,都有不同程度、不同内容的缺失,缺失最多的是教学任务书(教师小学生下达的)、教学指导书和课程设计成绩评定标准和方法;还有许多缺失教学任务书和教学指导书中某些或某个组成部分,如存在较多教学任务书中无相关资料目录和设计进展安排等内容的情况。有些资料虽然较齐全,但存在填写不规范、不细致、或不完整、前后不统一的现象。

2.教师评阅不认真许多课程设计材料无教师批改痕迹。学生材料中错误之处未指正或指正不多,教师不够认真;存在成绩评定依据不足,不够客观和准确的问题;有的班级学生成绩不成正态分布,平均分偏高或偏低。

3.学生设计质量不高较大的问题是学生课程设计成果不够规范,有的出现错误,有的不够完整;学生课程设计成果的实用性不够高,科学性有待提高。

三、改善课程教学现状的对策

1.提高师生对课程设计重要性的认识长期以来,许多高校始终没有把课程设计教学的管理纳入正轨。有关课程设计教学方面的规章制度也不健全,更谈不上配套有相应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未有成熟的课程设计教学的监控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领导和师生还应提升对课程设计的认识,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课程设计的教学,提高课程设计教学水平。

2.加强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的管理,完善课程教学的规章制度此次调查中发现不少问题,最严重的问题是规范性差,师生的做法五花八门,水平参差不齐,亟待加强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的前提完善课程设计教学的规章制度,现有的规定还不全面,不具体,还应细化和补充。应及时出台符合实际需求的课程设计制度,有了制度和规定,必严格依照,不能让制度和规定形同虚设,要有相应的检查和奖惩措施。

3.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设计中的作用要搞好课程设计,教师是关键。教师对本课程的重视程度决定了本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对于整个设计的全过程都必须予以指导。整个设计过程从现有材料(教案)看,有的教师较重视,设计中随时检查设计的进展情况,对学生设计中所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有的教师直到最后才进行检查。设计说明书如上所述问题较多,教师本应在设计的中间阶段就可以发现并予以纠正。如有的同学连本课程的名称都搞不清,课题的题目书写也不规范。但因教师重视不够,所出现情况未能及时纠正。对设计说明书的评阅应相似于教师对于作文的批改。有的教师在评阅中能对说明书中出现的问题给以指出,尽管内容不多已经不错了;但有不少人仅给出一分数,并没有详细批改。学生所得分数有很大随意性。教师对课程设计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把关不严。有的学生材料不全,有的材料本身规范性不够标准。还应加强对教师进行专门的课程设计教学的指导,课程设计教学有别于其他教学,有独特的教法,教师还应多学习和掌握。

本科课程论文范文第3篇

1.现有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没有与时俱进。

我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方式,大力扶持互联网行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和金融领域的改革。其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改变我国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引发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场革命。互联网技术与金融行业的结合出现了互联网金融,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存款模式和计息方式,引起会计利息的确认和计量方式的改变。互联网金融和制造业相结合,将改变我国传统产品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也将引起产品成本的确认和计量方式的改变。总而言之,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经济领域的应用不仅会影响经济增长方式改变,也会引起会计核算方式的改变。这将对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挑战,而现有的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几乎都忽略了通信技术课程的普及及其应用,互联了网联网技术对我国经济领域的冲击,没有与时俱进,没有适应新的经济形势,没有体现出互联网时代特色。

2.现有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全面。

10月15日,习在文艺座谈会上提出我国文艺作品应该兼顾市场效益和社会效益,不能让文艺成为市场的奴隶,标志着我党开始重视健康的文化对青少年的正面引导作用,抵制低俗文化对青少年的恶劣影响。习的讲话无疑给学校提出培养人才的新目标,那就是德才兼备,学校不仅要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更要重视学生品德和文化的培养。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高校会计专业课程多偏重于会计与商业经管类课程,基本忽略了人文学科、艺术学科等方面的课程。这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仅仅具备会计专业技能,却不了解中国的历史,不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步入社会后,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易被恶俗文化引诱、占领,最终走向犯罪道路。

3.现有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问题。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我国会计准则为了保持与国际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处于一个不断修订修订的过程。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颁布了新企业会计准则,这是对我国旧会计准则进行的一次全面修订。新企业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打破了过去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垄断地位。公允价值的应用要求会计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会计估计技术和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而不再局限于会计知识的机械化重复应用。2014年3月份,我国财政部再一次对2006会计准则进行重大修订,使我国会计准则进一步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修订后的会计准则更加抽象,其应用进一步要求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综上,我国会计准则的不断修订与国际趋同是大学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情况,要求高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上更加侧重于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提高,而不是会计知识的简单复制。但是,现有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还是侧重于会计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会计职业能力培养。

二、完善本科会计专业课程的建议

1.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应与时俱进。

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经济领域的应用,改变了我国传统的产品生产模式、销售模式和交易模式,促使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相关新兴事物的发展。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提高,企业的虚拟化程度会提高,企业的外延会逐渐增大,企业的生产、销售、交易和借贷模式等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这无疑将会引起产品成本核算、期间费用核算和借贷利息核算等发生变化,挑战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思考和判断能力。会计专业的毕业生作为未来生产和加工会计信息的主体,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经济活动,提供更为准备的会计信息,势必要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流程有一个足够的了解,这就要求本科教育课程设置包含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知识普及,以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为未来经济发展作贡献。

2.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应增加人文艺术学科。

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一文中曾写到,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表达了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本科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无疑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高校培养出来什么样的学生,也就预示着国家未来走什么样的道路,所以学生的教育至关重要。我国传统文化的很多作品都教育人们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教育人们“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因此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于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意义。现有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比较重视学生会计技能的培养,却忽略了学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忽略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知识普及,这容易导致一些学生有才无德的现象。因此高校应该在现有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增加我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讲授,普及学生人文艺术常识,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的历史和文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本科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应增加职业能力培养课程。

随着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不断修订,公允价值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要求学校在会计人才培养中更加注重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提高,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活动。因此,高校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不能仅仅关注会计理论、会计知识的普及,还要关注会计知识应用和会计技能提高,应该在现有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提高会计知识应用和会计技能的课程。

三、结论与启示

本科课程论文范文第4篇

为了提高毕业设计质量,考查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分析解决问题和应用开发能力,我们对网络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进行改革。首先将整个毕业设计成果分为设计成果和文档成果两类:设计成果用来考查学生实际分析解决问题和应用开发的能力,包括网络设计方案实现、网络程序实现等,主要以可操作的实体方式进行检查,如搭建的网络环境、开发的程序等;而文档成果对应传统的毕业设计成果,包括论文正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和开题报告4部分。同时规定,在开始设计成果以前需首先完成文档成果中的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初稿,经过检查后才能开始撰写毕业论文。

1.1调整毕业设计时间,规定各阶段主要工作内容为了方便管理、安心设计,避免毕业设计与就业造成冲突,我们一方面调整培养计划,将第7学期的授课学时降低到4学时并安排在半天时间内集中完成;另一方面,调整毕业设计的时间并规定各环节的任务,具体做法如下:①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从第7学期开始,持续到学院安排的答辩时间结束;②指导教师于第7学期第1周上交课题说明,教研室组织教师进行统一审题;③学生在开学2周内通过师生双向选择,完成选题工作;④在完成选题以后2周内完成开题工作,上交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初稿;⑤开题后,在实验室集中完成成果设计工作,提交设计成果;⑥只有当设计成果经过教研室组织的检验后,才能进入论文撰写阶段并允许学生出去应聘和寻找实习单位;⑦在规定毕业答辩期限(通常在第8学期14周前后),上交毕业论文终稿,进行答辩。

1.2认真做好审题和选题工作为了使学生能够及早落实课题和掌握不同类别课题组成及来源,避免课题在工作量和难度上差别过大,我们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课题的审题和选题工作。具体做法如下:①指导教师在第7学期开始前,按1:1.5比例准备课题和提交说明,内容包括工程背景、拟解决问题、课题难度、工作量、对学生的要求;②在教研室主持下,组织教师进行集中审题,根据课题领域、工程背景、难度和工作量,去掉部分明显不适合的课题并适当保持工程和开发类课题的比例;③召开毕业设计动员大会,实现师生双向课题选择;④选题结束以后,学生开始查询资料、熟悉课题,完成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初稿。学生自己提供课题的也要提交给相关指导教师。2014届毕业设计改革实施过程中共收集到指导教师递交的课题98个,题目涵盖企业网设计实施、网络协议应用开发、协议分析、物联网应用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等多方面;经审核,我们剔除部分没有工程背景、工作量过小、实验性和事务性的课题后,共有81个课题供师生双向选择,经过1周沟通和选择,69名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都选定了课题,进入到开题工作。

1.3开放实验室,集中进行成果设计并严格做好考勤工作为了创造良好的学习和设计环境,教研室专门安排了一个实训机房并将所有专业实验室在课余时间向毕业生开放,同时规定学生的毕业设计必须在上述场所内集中进行,要求每个学生按时到岗,并制定了严格的考勤措施。2014届毕业设计改革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除了上课以外,早上8:30—11:30和下午1:30—4:30在实验室集中设计,同时要求指导教师做好每个学生的签到和纪律管理工作并安排班干部每天对考勤情况进行监督。集中毕业设计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保证了毕业设计时间,还方便指导教师和学生间沟通,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对部分后进学生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一些专业基础较差的学生经过1~2个星期的适应期后,克服了对技术的恐惧,逐渐拿起书本、咨询同学、请教老师,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取得了长足进步。

1.4严格进行设计成果检查,鼓励提早完成成果设计为了提高学生在毕业设计中的工程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及早完成成果设计,教研室组织了多次成果检查。首先,教研室制定成果检查通过标准:有一定工程背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有自己分析和设计的成分;其次,组织包括指导教师在内的成果检查小组,对学生的成果及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最后,检查小组就工作量、工作难度、分析和设计的合理性、独立完成情况进行计分,作为成果设计的成绩,占最后毕业设计成绩的40%。只有设计成果检查在合格以上的学生才能进入到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写作阶段。在2014届毕业设计改革实施过程中,我们于第7学期的第14周和18周、第8学期第9周和12周组织了4次成果检查。在成果检查中,首先要求指导教师就课题背景、任务要求、工作量、工作难度、学生完成情况作简单说明;然后由学生演示和解释设计成果,评判小组进行检查、操作和提问;最后小组就课题完成情况给出得分并判定成果检查是否合格。

1.5根据设计成果完成论文正文设计成果检查合格以上的学生允许进入论文撰写阶段,由于有了以上实际工作基础,学生只需对成果设计中的分析、设计、实现工作进行描述,就能够得到一篇内容充实、质量较高的毕业设计论文。

1.6建立兼顾设计成果和文档成果的成绩评定标准根据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评价的层次性、多元性、综合性等特点,传统毕业设计评价内容包括成果质量评价和管理工作质量评价两方面。其中,成果由论文正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3部分组成,是衡量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核心[3]。这种方式有一套成熟且行之有效的做法,也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但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工科专业所需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没有具体的衡量指标。因此,我们在最后成绩评定中增加了设计成果部分,规定毕业设计成果由设计成果和文档成果组成并各占毕业设计总成绩的40%。其中,设计成果包括设计方案、搭建的网络环境和可运行程序,由设计成果评定小组检查答辩以后给分;文档成果包括论文正文、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开题报告,由指导教师、评阅教师和答辩小组共同给分;管理工作环节的评分由指导教师给出,占毕业设计最后总成绩的20%。这样的改变能切实兼顾并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应用开发能力和工程实际能力,使学生对完成毕业设计成果引起足够的重视。

2实施效果

(1)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提高,逐步形成良好的毕业设计氛围。学生对严格的纪律管理慢慢适应并发展到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到了中期以后,学生在周末和晚上自觉到实验室完成毕业设计工作。另外,部分专业不太好的学生慢慢消除对专业的恐惧,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并取得良好的成效。(2)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得到有效提高。通过毕业设计,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部分学生还体现出较强的应用开发能力和工程能力,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3)就业情况明显好转。由于在毕业设计期间受到良好训练,学生在就业时能较快地找到工作。另外,经不完全统计,专业对口率从上年的30%左右提高到63%以上,网络应用开发类岗位也明显增多。然而,毕业设计教改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教师对毕业设计投入的精力大幅度增加、学生毕业率有较大幅度下降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教学改革中进行调整。

3结语

本科课程论文范文第5篇

科研成果的全部成本应由科研专项经费、人员经费和其他经费构成,人员经费是指课题组编制内的科研人员和应分摊的管理人员的工资薪酬,其他经费是指课题组在项目研发周期中应分摊但超过间接费用额度的费用。纵向课题的专项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科技部和财政部共同的[2011]434号文《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将科研专项经费划分为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费用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与之直接相关的费用。主要包括设备费、材料费、测试化验加工及计算分析费、燃料动力费、差旅费、会议费、国际合作与交流费、出版/文献/信息传播/知识产权事务费、劳务费、专家咨询费等。间接费用是指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在组织实施课题过程中发生的无法在直接费用中列支的相关费用,主要包括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为课题研究提供的现有仪器设备及房屋,水、电、气、暖消耗,有关管理费用的补助支出,以及绩效支出等,其中绩效支出是指承担课题任务的单位为提高科研工作绩效安排的相关支出。间接费用使用分段超额累退比例法计算并实行总额控制,按照不超过课题经费中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一定比例核定,具体比例为:500万元及以下部分不超过20%;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不超过13%;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不超过10%。间接费用中绩效支出不超过直接费用扣除设备购置费后的5%。纵向课题的人员经费和其他经费来源于财政拨款的支持和事业收入的补充,超出专项经费间接费用预算指标的部分无法分摊计入独立核算的项目明细账中。横向课题的专项经费来源于社会层面和企业的研发委托合同,开支范围较为宽泛,支出限定较少,符合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即可。大多数横向课题允许支出部分人员经费,超出专项经费的支出由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补充。无论是纵向课题还是横向课题,超出专项经费的支出金额都无法记入项目辅助明细账中,但这些人员经费和其他经费却是构成科研成果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讨科研项目全成本核算的方法和路径成为当前实现科研经费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关键。

二、科研成果全成本核算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纵向课题的专项经费实行独立核算,项目结题时需要经过技术验收和财务验收。但由于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体系的限制,使超出专项经费的支出金额无法纳入结题项目的财务决算中,导致了科研成果价值构成的不完整,使科研成果转化时价值评估的依据不合理、不充分、不准确。科研成果转化的实现需要经过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中间试验的小批量生产、具备经济规模的扩大生产和市场营销等诸多环节。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和中间试验阶段基本上是由科研单位在实验室或实验车间完成的,科研任务期间大多为2~3年,有的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发期甚至会在5年以上,科研项目辅助台账的核算需要覆盖整个研发过程,任务期限越长,核算难度就越大。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发展,为科研成果的全成本核算提供了平台。

三、科研成果全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

(一)新会计制度中部分会计科目的使用说明财政部针对当前我国科学事业单位会计业务处理的实际需要,于2013年12月30日了新《科学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会计制度),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新会计制度在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等方面都做出了调整,变更了部分会计科目,规范了核算范围和使用要求。其中涉及科研专项经费收支核算的主要会计科目有:“科研收入”科目核算科学事业单位承担科研项目取得的收入,不包括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按项目任务的性质分为纵向课题经费和横向课题经费。“非科研收入”科目核算科学事业单位承担非科研项目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技术收入、学术活动收入、科普活动收入、试制产品收入、教学活动收入等。“科研支出”科目核算科学事业单位承担科学项目研究活动发生的各项科研支出。包括为开展科学项目研究活动而产生的科研人员经费和项目直接费用。“非科研支出”科目核算科学事业单位除科研支出以外的其他项目支出,包括技术支出、学术活动支出、科普活动支出、试制产品支出和教学活动支出等。“支撑业务支出”科目核算科学事业单位为支撑科研活动发生的各项不能直接计入科研支出和非科研支出的其他辅助科研业务支出,包括支撑业务人员薪酬、技术平台运行、公用仪器运行维护等综合支出。期末,将支出额分摊转入“科研支出”和“非科研支出”科目。“行政管理支出”科目核算科学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开展行政管理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以及科学事业单位统一负担的工会经费、诉讼费、中介费、印花税、房产税、车船税。“后勤保障支出”科目核算科学事业单位为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活动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包括科学事业单位为提供后勤保障发生的由单位统一承担的水、电、煤、取暖等各类公用事业费、物业管理费、绿化费、房屋及公用设施维修费等。“科研支出”、“非科研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科目分别按照“基本支出”、“项目支出”,“财政补助支出”、“非财政专项资金支出”、“其他资金支出”分级核算。

(二)新会计制度下科研项目全成本核算体系的设置只有严格地按照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依据收入支出相关性原则,科学地设置会计核算体系,合理地使用会计科目,才能准确有效地实现科研项目全成本的准确核算。科学事业单位课题经费收入的确认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跨年度纵向课题专项经费到账时记入“预收账款-纵向课题”科目,跨年度横向课题专项经费到账时记入“预收账款-横向课题”科目。年末,根据当年专项课题的支出金额确认当年的专项收入。专项支出的直接费用在总账体系中的“科研支出-项目支出”科目下设明细科目根据支出的性质和经费预算进行分类核算,专项支出的间接费用在总账体系中的“支撑业务支出”科目下归集后根据课题经费的预算额度进行分摊。同时,在辅助账核算体系中按照项目名称进行归集,实现科研项目的独立核算。科研人员经费的支出主要由基本薪酬、绩效工资和奖励绩效构成,编制内科研人员基本薪酬的经费来源于财政补助经费和事业收入,绩效工资的来源为间接费用中的绩效额度,奖励绩效来源于横向技术收入的结余。因此,从人员经费来看,只有间接费用绩效额度内的支出金额可纳入项目辅助账的核算体系中,而基本薪酬和奖励绩效都没能在科研项目的辅助账中得以体现。科研项目的研发离不开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的支持,因此从全成本理论的角度来看,科研单位的行政管理支出和后勤保障支出也应当根据费用产生的性质按照适当的系数匹配到本会计年度各项在研科研项目的成本中。

四、科研管理系统核心模块的搭建

实现科研成果的全成本核算有几个关键的环节,一是要对科研专项的直接经费进行正确的归集和核算,二是要对专项经费的间接费用进行合理的分摊,三是要对科研人员经费、行政管理支出、后勤保障支出和其他支出进行科学的配比,在每一个会计年度末,通过管理系统中的经费管理模块实现科研项目跨年度的成本核算。

(一)管理系统核心模块的构建科研管理系统的核心模块是项目管理模块、经费管理模块和成果管理模块。项目管理模块主要负责科研项目的申请、审核、立项、变更、报告和结题,实现对科研项目的过程管理;经费管理模块主要负责经费的预算、收入、支出和决算,实现对资金、合同、发票和资产的核算管理;成果管理模块主要负责科研成果的录入、检索、统计、转化和维护,实现对科研成果的价值管理。

(二)科研项目信息资料的共享科研项目的管理环节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科研、财务、采购、保管、统计、产业和审计等部门,每个环节对科研项目的信息存在不同的需求。只能通过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搭建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人员、设备、数据和成果的信息共享,才能快速满足各个管理环节对科研项目信息的需要,确保科研项目管理和核算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精确性。

本科课程论文范文第6篇

1.1实践环节过于死板,忽视了应用能力培养传统的实践环节教学是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学生只需要按照实验指导书步骤就能完成,这使得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变少,无法掌握单片机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一学期下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几乎为零。而且目前的单片机课程在实验教学时,往往是让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给出的简单连线操作(这个过程实际只需要接上电源、地和单片机仿真板上引出的相应引脚插针到实验箱上对应单元就可以了),然后烧录程序。因此学生在实践环节遇到的问题,全部变成了软件编程的问题,使做实验变成生搬硬套的完成任务。因此,导致学生学完这门课程后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任然很差、不能独立完成设计,更不能在竞赛中灵活应用。

1.2我校教学现状我校单片机教学并没按合理的课程设置,倚重C语言的单片机语言很早就开课,与单片机教学存在巨大的脱节。导致学生不能把二者更有效的结合起来;某些专业把单片机课程和数电、微机原理等基础课程一起教授,甚至提前,这会导致学生没有一个较好的理论基础,一下上升到一个高度,使学生学习非常吃力,十分空洞;同时实验课程过于死板,根据实验指导书依葫芦画瓢,收获甚微;课程设计过于模板话,缺少自我创新,学生马虎对待,导致结课后学生几乎一无所获。

2.课程改革

2.1教学内容的改革针对我校单片机教学存在的各种问题,首先进行了培养方案的调整。制定教学大纲时对教材进行相应删减,对于老化、无关和过于理论的内容进行删除,增加一些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实际案例和最新的单片机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加强C语言的学习,让学生既能看懂汇编语言,同时也能够运用C语言进行编程。在理论教学模式的改革中建立以具体任务为教学主线,通过有趣的实例引出问题,带着问题学习理论内容。出于学生对验证性实验的抵触心理考虑,我们把所有验证性实验全部改为设计性实验。在具体实施时,提前把下一次实验课所涉及的原理及相关内容告诉学生,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在实验课上,首先要求学生利用Proteus仿真软件进行硬件仿真,然后编写程序。考虑到时间问题,我们的实验课在进行排课时采用四节连排,并且实验和理论各占一半学时。为了更好的解决学生理论和在实践中反映的问题,使理论和实验联系起来,每个理论老师必须带所教授班级至少两个班的实验课。在实验过程中,实验老师随机提问,通过回答问题和操作情况给每个学生评分。统一制定教学计划,每堂课有必须完成的基本任务,基本任务完成后由实验老师针对所在班级情况布置扩展要求,并记录实际完成情况。实验教学虽然跟传统相比加强了设计环节,但是仿真软件跟实际设计还是有所区别。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在为期两周的单片机课程设计环节,首先由指导老师给出多个题目方向、基本要求和原则,学生根据兴趣选择相关题目进行仿真电路设计并列出元器件清单,然后根据老师发的元器件自己焊接。在这个环节里,学生不再能依赖实验指导书或者课本,而要独立思考,完成硬件设计和源程序的编写。在调试和焊接过程中,学生还必须自己动手分析解决出现的问题。通过课程设计这个实践环节,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单片机系统开发的整个过程,既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及创新精神,又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是非常有利的。

2.2教学方法的改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理论教学时老师可以先带学生们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仿真实验或则给学生演示生活中的实际的例子,带动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然后针对里面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实验时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形成团队和竞争对手的关系,给每一个小组安排较有新意或实用性的课题,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讨论形成各自设计思路,然后论证方案、编写程序、连接硬件,最后实现整个系统的功能。实现了学中做的目的。同时通过相互竞争与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团队协作能力。在教学中,要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了更好的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的,特别是在实践过程中老师应当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对待教学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并自己动手解决这类问题。老师只需给学生指明方向,避免多走弯路,并解答已经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使同学们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学到了实际知识,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了对教师的依赖心。

3.结束语

本科课程论文范文第7篇

(一)时间分析

2013年5月29日,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以“本科课程考试改革”为关键词,对2003~2012年10年间的本科课程考试改革研究文献进行逐年检索,获得了每年相关研究文献数量以及10年研究文献的总量,进而得到相关研究文献的发展趋势(见图1)。从总体上来讲,各年文献量呈上升趋势。2003年文献量是136篇,从2004年起每年总量按一定的比例增加,2008~2010年涨幅较小,2012年相关研究文献量达556篇,大约是2003年文献量的4倍。可见,本科课程考试改革已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

(二)核心期刊载文分析

通过进一步检索,发现近10年来的3482篇研究文献中有2653篇发表在期刊上,其中有777篇发表在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上,我们统计了刊登20篇及以上的期刊,具体分布见表1。其中,百分比是指该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献量占全部核心期刊发表文献量总和的比例。从表1不难看出,排名前15名的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文献总量占全部核心期刊载文量的62.03%,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些文献的专业水平。其中,刊载最多的是《中国电力教育》,共有56篇,占核心期刊发文总量的7.21%,其他核心期刊载文量占全部核心期刊文献总数的比例在2.70%~7.21%之间。由此可见,关于本科课程考试改革的研究成果刊发的期刊很多,反映了相关研究已经引起了高度的关注。

(三)论文作者统计分析

(1)论文合作情况分析。通过检索可知,2003~2012年相关文献总量达3482篇,本文通过分层抽样、系统抽样的方法对各年份的研究文献按5%的比例进行抽样,统计研究文献的合作情况。最后共得到174个样本,所抽取的每层研究文献数及合作情况如表2、图2所示。论文的合作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献研究的广度与深度。由图2可以看出,在所抽取的样本中,独著的文献总量为95篇,占抽样总数的55%;合著的文献总量为79篇,占抽样总数的45%。其中,2003年合著的文献量占抽样总数的42.86%,到2006年这一比例上升到53.33%,2012年合著的文献量占抽样总数的百分比为42.86%。从总体上看,合著的文献量与独著的文献量所占百分比相差不大。(2)发文量较多的作者分析。2003~2012年,有关本科课程考试改革发表文献量在4篇以上的作者仅仅有13位,详见表3。不难看出,在这一领域发文量较多的作者不是很多,这13位作者的发文量之和占发文总量的1.75%。该领域的研究文献总量巨大,说明对该领域关注的学者很多。

(四)高频被引论文分布

根据普莱斯计算公式确定高频被引论文次数,计算公式为:M=0.749Nmax姨,其中,M表示高频被引次数,Nmax表示区间学术论文被引频次最高值。根据普莱斯公式计算出本科课程考试改革相关研究文献的高频被引次数为6次。经过进一步检索,发现该领域被引用6次及以上的文献共有218篇。本文仅将被引用35次及以上的论文作为高频被引论文,见表4。论文被引用的次数越多,说明其价值越高。通过表4可知,该领域高频被引论文一共有13篇,其中有10篇发表在北大核心期刊上,说明核心期刊载文是研究者最常用的参考源。惠泱河发表在《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第4期上的《开展考试改革构建综合性全程考试模式》一文,被引82次,是被引频次最高的文章。通过对检索到的文献的研究机构分布进行统计,发现共有10家研究机构发表了20篇及以上的研究文献,具体情况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在2003~2012年间,发表文章最多的研究机构是厦门大学,发文量是51篇;其次是华东师范大学,发文量为49篇;第三是华中师范大学,发文量是38篇。11家研究机构全部是高等院校,说明本科课程考试改革的研究群体主要集中在高等院校。

二、国内研究文献内容综述

通过阅读大量文献,经过反复比较发现,在2003~2012的10年时间里,学者们关于本科课程考试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全过程考核、成绩评定、结果评价、教师积极性六个方面。以10年相关研究文献总量为前提,在结果中进行主要研究内容的检索,分别得到各主要研究内容这10年的文献总量,进而得到其分别占本科课程考试改革研究文献总量的百分比,见表5。不难看出,与考试内容改革相关的文献占总量的83.97%,与考试方式改革相关的文献占总量的67.66%。对全过程考核改革的研究也较多,相关文献占总量的比例为34.58%。对成绩评定、结果评价和教师积极性这三方面改革的研究比较均衡,相关研究文献分别占总量的30.50%、24.27%和23.38%。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文献会同时研究考试改革的几个方面。

(一)考试内容改革的研究分析

从现有文献量来看,关于考试内容改革的讨论最多。这方面研究成果取得的一致共识是,要把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考试内容应注重考核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张文静(2006)提出考试内容不应该局限于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还应该包括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在题型设计上建议减少客观性试题,增加主观性、综合性试题。雷文、于源等(2008)强调,可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将实践环节与考试课程相结合,加大实践环节的考核比重。叶喜葱、刘文俊等(2012)提出,在实验操作中尽量采用综合性设计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不仅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考试方式改革的研究分析

通过对考试方式改革研究文献的收集和整理,可以发现,学者们普遍强调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考试方式要向多样化发展。徐中英(2000)对发达国家大学课程的考试方式进行分析,指出发达国家大学的考试方式分为考试和考查两大类,主要包括平时各种形式的小测验、学期中和学期末的大考试、毕业论文和设计、口试等形式。关于国内高校课程考试方式的讨论也有创新之处。姜永峰、王瑾(2003)提出半开卷的考试方式,允许学生在复习课程时,将有关知识、公式等归纳整理在一张纸上,考试时可以看这张纸。清华大学的“一页开卷”考试方式与这种考试方式大体相似。张得心(2010)提出,通过组合考试方式达到多元化考核方式的目的,同时提出了操作性、实践性强的课程应采用项目验收、课程设计的考试方式。

(三)考核过程改革的研究分析

考试过程改革也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从相关研究文献来看,基本认为要加强对学生平时表现的考核,改变一次性考试的简单做法,进行全过程考核。张文静(2006)提出考核时间全程性的理念,即改变以往课程一次性考试的做法,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督促和考核。对学生进行平时考核,可以根据此次考核内容的特点,采用多元化、立体化的考核方式。翁淑珍(2012)强调考试不是代表一个学科学习的终结,更重要的是检测和引导学生的学习,要将考试融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中。

(四)考试结果评价改革的研究分析

研究认为,对考试结果进行评价,建立信息反馈机制是通过课程考试督查学习与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应加强对课程考试结果的多向反馈,以达到以考促学、以考验学的目的,而不是考试结束,课程学习就结束,学生根本不清楚自己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也不清楚自己的教学效果。但妮、凌云(2012)提出要建立有效的考试信息反馈机制。教师通过试卷分析获取课程考试的相关信息,总结教学经验;学生通过参照考试的正确答案或试卷讲评等方式获取相关的考试反馈信息,以便查漏补缺。陈楠(2012)提出要建立考试结果分析制度,包括对试题的覆盖面、难度系数、考察方向、考试成绩进行分析,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组织专业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考试的感受和效果,认真收集学生对课程考试的建议和意见,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五)成绩评定改革的研究分析

从关于成绩评定改革研究的相关文献来看,学者们基本赞同对课程成绩的评定要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比重,通过综合学生的各种表现评定最终成绩,评定方式要逐步实现多样化。张文静(2006)指出在澳大利亚的大学中,成绩构成具有多样性。一般的成绩构成是:案例分析占20%,期中考试占20%,课堂考勤占10%,期末考试占50%。刘燕(2006)提出更为合理的成绩评定应该改变以往教师独自进行评价的体系,考试评价体系要多元化。一方面,对于具备条件的课程要采用计算机评价;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国外考试经验,学生之间进行自评、互评。徐爱萍(2009)强调,要给出成绩评定依据,并由教研室主任进行抽查。

(六)提高教师积极性改革的研究分析

教师作为考试改革的主体,对考试改革能否取得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险波(2005)提出,随着考试改革的推进,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研究新的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手段,为此教师的付出会更多,所以要出台一系列的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参与到考试改革中来。陈莉欣、于淑萍(2007)提出探索新的考试模式,要承担可能带来的风险和压力,对以学术地位为追求的教师来说,这是一件付出大而收益小的事情。赖昭胜(2010)提出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考试改革措施的制定与推行离不开教师,要建立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考试改革的积极性。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将考试目的作为考试改革的指导思想,是考试改革取得成功的思想保证。谢淡云(2012)指出,学生、考试、管理者不能“唯分数论”,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同时兼顾学生心智的健康发展。建立健全合理的相关配套制度是考试改革取得成功的制度保证,冯兴伟、段德君(2005)提出要建立考试命题审批制度,由学科专家对试卷质量进行审核、把关,确保命题质量,建立考场管理工作规范以及巡视和评估制度,保证考试的公平性。张园园、唐晶(2012)提出对现有的教学管理细节进行调整,加强对考试改革实施过程的监督,通过听课、检查等多种手段加强监控,保证考试改革实施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本科课程论文范文第8篇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应用型人才。1997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颁布新的世界教育分类标准,增加了与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相对应的应用型人才。所谓应用型人才,是指“适应社会需求、动手能力强、基础宽的多面手”。它包括如下涵义:“(1)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以基础为主;(2)在知识结构上要求面比较宽;(3)在综合素质上要求实践能力强;(4)在培养方向上以社会适应性为主要特征”。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对应的,是应用型本科大学教育建设的推进。我国在1998年将高等教育大众化正式列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近期发展目标。此后教育部又在1998年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接近15%;随后,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作了更为明确的表述: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从现在的9%提高到15%。而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在长春召集了一批国内高等教育专家学者、大学校长专事研讨关于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问题。此外,在2013年11月21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东莞理工学院调研后,更是指出应当把“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理念转化为实践过程,办出自己的特色。以此观察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思路可以看出,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等院校科系设置中一个最普遍的基础性文科专业,但其应用性常受到质疑。事实上,在承载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发扬及夯实基本功的基础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要求与传统理论基础要求之间非但不矛盾,更是一种相通。从就业的角度出发,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经过了四年的专业训练,得到了理论性、基础性的综合培养。这种培养模式使得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同时也因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普遍具有较好的文学素养、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社会认可度较高,可担任新闻出版、广告文案策划和行政管理等各种类型的工作。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文学与传媒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三个方向共同具有的应用型特征,即同样需要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转型思考可以率先从这两点出发。

第三,正是基于社会需求与文学与传媒系自身的特点,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向应用型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强调以加强读写能力为基准,提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大一学年完成100篇内容、题材不限的作文;大二学年完成8篇读书报告并做汇报,大三学年考核学年论文,大四学年提交毕业论文,从而保证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锻炼与提升。

二、“阅读能力”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转型

从阅读能力这个角度出发,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大二学年完成8篇读书报告并做汇报,其主要目的是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就实际情况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普遍存在阅读量不够的情况。首先,从大环境来看,读书所需的“学须静也”、“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氛围被就业率和找工作的惶恐打破。其次,就学生个人情况来说,有部分是被调配至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即使第一志向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也因为应试教育的原因,自身的阅读量、文学感悟能力都需要补课。再次,就课余时间而言,学生的兴趣更多被新媒体、互联网所吸引,作为知识获取的阅读行为更少了。据相关调查,“因为学生缺乏像过去中文系那样系统地朗读、背诵、演讲的训练,学生们口头表达能力也受到影响,一些学生未曾说话先脸红、发音不准、吐字不清、重复啰嗦、语病较多。同时,因为阅读作品较少,在写作方面占有的材料有限,写文章文思枯竭,下笔离题,语句不通,套话、空话较多”。就应用型人才培养而言,大二学年完成8篇读书报告的阅读训练重在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形成高质量的读书报告,并在大二学年末举行读书报告会。这样规范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更多地注重对学生进行经典阅读、深度阅读、专业阅读的训练,而最后的读书报告会既保证了读书报告训练项目的完整性,也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所锻炼。这样的规定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8篇读书报告不仅仅是看了8本书就能够完成的。就一本书进行写作,必然会涉及其他相关书籍。这种延伸式阅读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习得获取相关知识的渠道。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角度出发,作为师范专业的汉语言文学,根据2002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02年修订版)》的要求,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要加强文学教育。而反馈到教师培养这个环节,相应的也需要培养教师的文学感觉。文学感觉的培养正是通过对原典、经典的阅读所获取的。以南京大学文学院本科课程设置为例,其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读大一下学期便安排专门的博导课程,目的是引导本科生认真阅读原典、经典,扩大阅读量。

根据南京大学本科课程设置,在大二时,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已接触核心专业课程的一半,在这个时候集中指导专业、深入阅读的方法,培养阅读习惯非常有效。此外,暑期班以提交论文这样的考核形式,有助于完成大三学年的学年论文,也为大四毕业论文提供演练和思考。我们则可以通过大二学年完成8篇读书报告的契机,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也为他们接下来的学年论文写作和毕业论文写作提供练笔机会。作为非师范的汉语言文学及文化传媒方向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加以应用型为培养目标。而无论是新闻写作能力、文秘能力还是广告文案创作能力,都需要较强的文学素养,需要中文系学生从所学的专业基础中提炼所需的文字功夫和文学素养,转化为自身认识世界、理解人性的观察能力,并最终形成较强的工作能力。事实上,运城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开展了本科生的“13511”工程,这项工程基于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说会写的基本要求,在严峻就业形势下提高学生专业素质,通过长期的摸索和学习,运城学院中文系于2009年推出了“13511工程”———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读100部书,背诵300篇诗歌散文,写50篇文章,练出一手好字,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此工程涵盖了汉语言和文学两大领域,选录了诸多名家名著,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人文素养,切实锻炼学生的嘴皮子和笔杆子,以更好地适应就业需求。

三、“写作能力”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型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培养采用大一写作100篇作文,大二写作8篇读书报告并做汇报,大三完成学年论文,大四提交毕业论文的形式,参考自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科生培养。除了硬性的写作考核外,中山大学对应用文、新闻写作的重视也与其他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有所区别。本科期间开设专业的写作课程,使中山大学毕业的学子在任职新闻、行政等岗位时具备较多优势。此外,由于广州的媒体业较发达,中大学子的特色恰好符合本地的就业趋势,故而他们的竞争力也比较强,甚至在工作后,本科的写作能力训练也成为他们在职场中的核心竞争力。而中山大学校内的广播站、电视站、《中大学子》,在同类学校中也是较出色的。《中大学子》每期从选题、采访到编写成稿都由学生一力打造。这其中作为主力的多是中文系学生。事实上,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正是通过大量的写作训练,通过“扯紧一根线、抓好两突出、加强三个头、密切四结合”的方针得到了保证。所谓“扯紧一根线”就是强化写作训练。写作训练包括写作文、读书报告、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寒暑假写调查报告。所谓“两突出”,就是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中,突出社会调查、突出地域文化。所谓三个“头”,是指笔头、口头、指头。笔头指写作、写字的训练,口头即是指口头能力的训练,而指头实际是指电脑技术的应用能力训练。而所说的四结合,则包括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写作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的结合,校内与校外的结合。再次以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为例,大一学年讲授古代文学的徐雁平教授要求文学院学生每周写一篇数百字的小论文,通过一个学期的小论文练习,培养学生的基本研究素养。而在大三学年,徐雁平教授根据学生能力的现状,将论文写作要求提高为写作较为完整的研究论文。除了每次的课堂点评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外,老师一对一的及时指导保证了学生习得知识的有效性。除此之外,学生的论文也会在大三学年末结集成册,装订成书,题名《学文》印刷出版,其中的校对、编辑和美编都由同学参与完成,极富实践性。从就业情况出发,用人单位在选择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时很重视其在校发表的作品。如果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发表作品多、成果丰硕,用人单位倾向于认为学生的能力强、水平高,乐于接受。所以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提高人才质量,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让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各句中站稳脚跟。对学生而言,加强写作训练是促进就业的一项保障。大一学年完成100篇文章的规定,不仅使学生锻炼了自己的写作能力,也为他们正式发表作品提供素材。此外,在应聘时,学生可将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装订成册,形成作品集,充分展现自己的中文功底。

四、小结

首先,因新媒体的普及和社会发展的变化,文学经典、文学原典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大减弱,所以引导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加强对文学经典的阅读,让他们理解文学经典、主流文学,是中文系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而通过要求学生深入阅读完成读书报告可以达到此目的。同时以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能动性。

其次,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才从高中繁忙紧张的生活中抽离,在大一阶段相对松散,课余时间没有很好的利用。那么通过在大一时期约束他们完成100篇作文,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同时也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事实上,学校的图书馆很不错,但入座率并不高,这也是显示了本校学生还没有习惯运用图书馆这样的公共资源,而采用相应的考核形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对公共资源的使用,有助于他们进入社会后保持学习的习惯,知道如何借助资源解决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