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茶与皎然的人生情怀分析范文

茶与皎然的人生情怀分析范文

时间:2022-06-19 11:24:32

茶与皎然的人生情怀分析

一.引言

(一)人生情怀

每个活着的人都会有他的思想情感、人生追求、审美情趣等,这正是人不同于一般动物的特征所在,也正是人类文明不断走向发展的动因所在。人生情怀,就是人的一种心理趋向,包括对人生目标、审美情趣、处世方式、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人生态度等的一种混合趋向。人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会有不同的人生情怀。人生情怀又反过来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态度、生存方式和人生追求等。不同的学养、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经济状况和政治地位等,都会影响人的人生情怀。

(二)禅

禅是佛教中国化的结果,是佛教的老庄化,也可以说是老庄思想的佛教化。关于惮,已有很多的研究和很多深入的认识。(1)众所共识的是:禅本为瑜伽修习的高级阶段,后为佛教吸收,成为佛教禅宗的一种修持方法。禅宗是大乘佛教在中国衍生出的一个宗派,以静虑和高度冥想作为超度救世的法门。禅是一种生命体验。“由‘禅’这种生命体验所达到的禅境,则是一种心灵境界、生命境界与审美境界。禅宗美学是生命美学,它始终关注活生生的人的生命活动,探索活生生的人的生命存在方式及其价值。它认为审美体验活动乃是一种任运自适、去妄存真、圆悟圆觉、圆满具足的生命活动,一种活生生的人的最高生存方式。”(2)禅宗的特点是:①直指人心,不立文字,见性成佛。②禅宗肯定现实生活的合理性,认为人们的日常活动是人的自然本性的表露,洋溢着禅意,人们要在平平常常的感性生活中去发现清净本性,体验禅境,实现精神超越。③禅宗是继承道家,又超越道家。(3)禅宗的出现,“使中国佛教摆脱了印度佛教的束缚,建立起符合中国文化的特色,吸引并接纳中国文人、劳动大众参与的新型佛教思想体系,使之成为具有中国人文情怀的新兴宗教。禅宗的出现与理论上的突破,标志着中国佛教终于完成了由出世到入世、由宗教到现实、由佛国到人间的重大改革,彻底改变了佛教的禅学观念和理论导向,……对于推进我国佛教的现代转型,以适应现代社会的科学发展,现代人的生活实际和心理状态,有着积极的意义。”(4)

(三)皎然其人皎然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僧,他的著名并不是因为他留下了什么高深的佛学理论、佛学著作,而是因为他的佛学修为、他的诗、他的诗歌理论、他与“茶圣”陆羽的友谊等。关于皎然的记载,所留下的资料不多,除了他自述生平性质的诗《妙喜寺达公禅斋寄李司直公孙房都曹德裕裴从事方舟颜武康士骋四十二韵》之外,还有北宋欧阳修的《新唐书•艺文志》、宋晁公武撰《郡斋读书志》等的简单记载:一是他的姓氏、家世:皎然,字清昼,姓谢,湖州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居杼山;二是他与颜真卿的友谊:颜真卿在苏州为刺史时,曾招集一些文士编撰《韵海境源》,皎然参与其中;三是唐贞元年间集贤院收藏他的文集,曾为湖州刺史的于纃为其文集作序。四是其著作有《诗集》十卷。宋释赞宁《宋高僧传•唐湖州杼山皎然传》对皎然(特别是其入佛门后)有较多一些的事迹记载。元代辛元房的《唐才子传》、明代董斯张《吴兴备志》等对皎然的记载也都不多。所能了解的是:他在年青时曾致力于科举功名,但科举落弟,云游四方,博访名山,曾入道家,中年(35岁左右)时在杭州灵隐寺出家,安史之乱后正式剃度出家,与当时湖州、苏州一带的名僧齐己、灵澈来往较多,并与当时苏州、湖州等地的官员和文人如颜真卿、袁高、韦应物、李冶、陆羽等有很好的交往。从宋代至今,学者们给予了皎然在诗歌创作、诗歌理论方面较高的评价。当代的学者们对于皎然在中国茶文化方面的贡献也给予了很高评价,对于皎然最早提出“茶道”一词,对于皎然对陆羽在茶学方面贡献的扶持,都有很高评价。(5)重复已有的研究没有多少意义。本文旨在解读茶在作为诗人与僧人的皎然心中,是怎样的一种情怀。

二.在茶中求禅、悟禅、享受禅

(一)禅的情怀

天资聪颖、秉性与气质自幼就与众有所不同的皎然,自幼就有“道”的秉赋,宋代僧人赞宁在《宋高憎传》中所说:“幼负异才,性与道合,初脱羁绊,渐加削染。”(6)即皎然自幼就有着避离现实世界的情怀。但作为一个受过中国传统教育塑造的读书人,并且有着较深厚传统家学传承的读书人,总是脱离不了追求科举功名的情怀,“所谓长裾曳地干王侯”,他到京师以诗歌交接公卿大夫们,他的文才得到公卿大夫们的称赞,《宋高憎传》中说:“其兼攻并进子史经书,各臻其所极,凡所游历京师则公相敦重。”虽文才超群,但还是科举落第,他秉性中的“道”性便成了他主要的情怀,他浪迹江湖,求仙问道,战争的狼烟使他感悟到佛的世界里将会是一个更好的寄托,于是“安史之乱”后他在杭州灵隐寺正式剃度出家了,从此,他在禅的世界里了度过了他的一生。皎然出家后“禅”的情怀,反映在他所留下的诗与诗歌理论中。从皎然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幽壑中孤寂的禅意,山野中极简单的“野饭”胜过人世间美味的“膏梁”:“却寻幽壑趣,始与缨级别;野饭敌膏梁,山楹代藻棁。”(7)用禅的情怀去感受的现实世界与凡人感受的现实世界是多么不同!湖州的苕溪草堂所处的环境,在常人的眼中无非是山青水秀,但在皎然的眼中却是处处充满禅意,无论是洁净的天空,还是平野中的花,还是天空中的白云、山中的石头、野外的竹子、幽幽月光映照下的石壁、乃至东风吹拂下的梧桐与杉树等:“境净万象真,寄目皆有益。原上无情花,山中听径石。竹生自萧散,云性常洁白。……外事非吾道,忘缘倦所历。中宵费耳目,形静神不役。色天夜清迥,花漏时滴沥。东风吹杉梧,幽月到石壁。此中一悟心,可与千载敌。”(8)不是心中有禅就不可能有笔下的禅境!即使在回答朋友们的书信中,皎然所展示、所告知的还是那禅境的美妙。在他那著名的《答俞校书冬夜》中他以禅境引相约:“月彩散瑶池,示君禅中境。真思在杳冥,浮念寄形影。遥得四明心,何须蹈岑岭。诗情聊作用,空性惟寂静。若许林下期,看君辞簿领。”在《答郑方回》诗中,同样告知朋友的是那空明、闲淡的禅境是多么美妙:“是时寒光澈,万境澄以净。高秋日月清,中气天地正。”至于在寺院环境内,那更是洋溢着禅的情怀。在《宿法华寺》中写道:“心与空林共杳冥,孤灯寒竹自荧荧。不知何处小乘禅,一夜风来闻诵经。”空寂、悠远、孤寒的禅境中诵经的声音随夜风飘来!皎然享受着这种禅境!在《送清凉上人》中写道:“何意欲归山,道高由境胜。花空觉性了,月尽知心证。永夜出禅吟,清猿自相应。”花空了、月也尽了、杳渺的夜里,清猿的啼叫伴随禅吟,对于常人而言那将难于久耐,对于皎然却是享受!这便是心中有禅,心与境共合于禅!在《陪庐中丞闲游山寺》中同样描写了这样一种孤寂、清幽、远离现实世界的禅境:“野寺出人境,舍舟登远峰。林间明见月,万壑静闻钟,拥烛明山翠,交麾云水容。如何股肱守,尘外得相逢。”没有禅的情怀哪来这充满禅意的诗句!皎然的诗充满禅意,表现在他的大多数诗中,即使是与友人的酬唱之作,也仍然如此。他的诗之所以总是表达禅的意境,正因为他心中有着禅的情怀,他总是在现实世界中去体悟出禅、享受禅!这正是一个禅学修为高深的的僧人与常人的不同!不仅如此,他还在他的诗歌理论中贯注了禅的情怀。皎然曾著有《诗式》五卷、《诗评》三卷、《诗议》一卷,是中国诗歌理论史上的重要著作,他首次提出了“诗境说”,实际上就是主张诗中要有禅境、要表达与营造禅的意境:秋天里、远离人迹的竹寺中,“夜静赏莲宫,古磬清霜下,寒山晓月中”,从而“诗情缘境发”,即诗情的产生正是这种禅境!皎然描述了诗境应有的状态:“静,非如松风不动,林纅未鸣,乃谓意中静。远,非谓淼淼望水,杳杳看山,乃谓意中之远。”即要使诗中之境能使人的心达到宁静、渺远,这就是诗境!皎然的诗歌理论是以仍然禅的情怀为立论!

(二)茶禅一味

皎然留下了470多首诗,其中有近25首与茶有关,是唐代诗人中写有较多茶诗的诗人。皎然的茶诗充溢着他禅的情怀,“茶禅一味”反映在他的茶诗中。①茶诗中体悟禅、享受禅。《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是皎然著名的茶诗,表现了皎然与常人不同的情怀和独特的审美情趣:常人爱喝酒,不知茶是那么香!实际上,皎然远不止是表达一种对茶香的享受,而是感受到这种远离世俗的环境中品茶的禅意,才觉得茶特别香,他要赞美的不仅是茶香,而是这种环境中禅的韵味,让他感到无比的放松与舒坦:“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没有禅的情怀,哪有这样充满禅意的茶诗?《饮茶歌送郑容》一诗,学者们都认为反映了皎然深受道家思想影响,诗中所说的“丹丘羽人”、“名藏仙府”、“骨化云宫”、“云山童子”、“金铛”“香炉”都是道家术语,不可否认,道家思想对皎然的深刻影响,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禅的情怀深藏于皎然心中,在这样一首表达道家生活情怀的茶诗中,仍然深藏着禅的情怀:“霜天半月芳草折,烂漫缃花啜又生。”禅的韵味交织在道家境界的追求中!《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一诗,皎然直白地谈到饮天目山与享受禅有异曲同工之妙:“喜见幽人会,初开野客茶。日成东井叶,露采北山芽。文火香偏胜,寒泉味转嘉。投铛涌作沫,著碗聚生花。稍与禅经近,聊将睡网赊。”煮茶、饮茶便想到了采茶的那种清新之境。《白云上人精舍寻杼山禅师示崔子尚何山道人》一诗,本来是写听泉、品茗,但通篇描述的却是禅境:“望远涉寒水,怀人在幽境。为高皎皎姿,及爱苍苍岭。果见栖禅子,潺潺灌真顶。积疑一念破,澄息万缘静。世事花上尘,慧心空中影。清闲诱我性,遂使烦虑屏。许共林客游,欲从山主请。木栖无名树,水汲忘机井。持此一日高,未肯谢箕颍。夕霁山态好,空月生俄顷。识妙聆细泉,悟深涤清茗。此心谁复得,笑向西林永。”远离了现实世俗世界,禅的境界、禅的享受是多么隽永!《往丹阳寻陆处士不遇》并不是一首谈品茶感受的诗,却是反映两茶人间真诚友谊的诗,往往学者们也归之为茶诗。这首诗表达的是皎然寻访好友陆羽未遇的惆怅,但皎然却是用禅的情怀在描述周围的环境,以至于通篇充满萧瑟而悠远的禅意:“叩关一日不见人,绕屋寒花笑相向。寒花寂寂偏荒阡,柳色萧萧愁暮蝉。行人无数不相识,独立云阳古驿边。风翅山中思本寺,鱼竿村口望归船。归船不见见寒烟,离心远水共悠然。”尽管有着浓浓的惆怅,但意境多么深远、明净!没有禅的情怀,那来这种禅境的描述!茶禅一味在皎然茶诗中。②“茶道”一词的意蕴。中国的“茶道”一词,最先由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诗中提出,这是学术界的共识。“茶道”一词的意蕴倒底为何?皎然没有阐述,本来皎然也写有一本诗著作,但已失传。我们只能从皎然现存的诗文中去领悟。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皎然描述饮茶所得到的既是道的境界也是禅的境界:“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通过饮茶,他进入到了很愉悦的禅的境界。因而,皎然所说“茶道”便是体悟禅、享受禅之道。这和皎然在他的其他大多数诗文中所表达的禅的情怀是一致的。茶禅一味,表现在皎然对“茶道”一词的提出。

三.人间友情纯粹如茶

皎然中年出家,成了一名僧人,作为出家之人本该游离于现实俗世之外,但他却是一个爱交游、酬唱之人,在他的《杼山集》十卷中,皎然所提到的人物大约有300多人,有官员、僧人、处士、道士、文人等,似乎各色人颇多。但其中一大特点是这些人都是有学养的文化人,所以唐代福琳和尚在《唐湖州杼山皎然传》中说:“昼生常与韦应物、卢幼平、吴季德、李萼、皇甫曾、梁肃、崔子向、薛逢、吕渭、杨逵,或簪组,或布衣,与之交结必高吟乐道,道其同者则然,始定交哉!”

皎然虽然是佛门中人,但他接受的是禅、是禅宗,禅宗与禅都不否认现实世界,而是肯定现实世界,只是寻求精神上超脱现实世界,所以有些学者认为禅宗是老庄佛教化或佛教老庄化。皎然正是一个禅学修为很高的僧人,他始终以禅的情怀、禅的心态与现实中人交游、酬唱、文会等,尽管与现实中人有很多交往,但始终保持精神上的超脱,这就形成了他与现实世界友人间纯粹如茶的友情。许多实例可说明这一点。

颜真卿是唐代名臣、一代大儒、著名书法家,他在湖州任上5年(大历八年至十二年即773年至777年),他在湖州举行了一些重要的文化活动,如集合湖州的文士们编订了《韵海境源》,召集文士们宴集游赏等。皎然与颜真卿有着很密切的交往,留下来的酬唱之诗达22多首之多,这20多首诗反映了他们之间纯粹如茶的友情。如《五言奉酬颜使君真卿王员外圆宿寺兼送员外使回》中所写无非是早晨行走在干净的石路上,夜晚听细细泉声,禅境般无世俗干扰的环境里,遥望长路,怅望空林。诗中的意境无世俗气习,显现了他们干净、纯粹如茶般的友谊,以及高雅的情趣趋向与超脱的生活情怀。《五言春日陪颜使君真卿皇甫曾西亭重会韵海诸生》中所写还是禅意的境界:风吹着树木,洁净的天空没有云片,青翠的山峰下溪水潺潺流淌。皎然根本没有描述他们是如何相会,只是宣染一种禅境,没有任何的世俗气,从中可知,他们的情怀与友谊是多么纯粹!

韦应物是中国唐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唐德宗贞元四年即788年七月受命至唐德宗贞元六年即788年底)是在苏州刺史任上度过,最后卒于苏州。韦应物在苏州期间,皎然与之有过很好的交往,宋代朱长文撰《吴郡图经续记》卷上的《牧守》记载:“若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亦可谓循吏,而世独知其能诗耳。韦公以清为唐人所重,天下号曰‘韦苏州’。当贞元时为郡于此,人赖以安,又能宾儒士,招隐独,顾况、刘长卿、丘丹、秦系、皎然之俦类见旌引,与之酬唱。”另据宋范成大撰《吴郡志》卷四十二《浮屠》记载韦应物与皎然交往的故事:“僧昼,字皎然,吴僧也。工律诗尝谒韦苏州,恐文体不合,乃苦思作古体十篇为贽,韦殊不称赏,昼失望明日写其旧制以献,韦吟讽叹味不释手,因语昼云:‘师几失声名,不以所工见投,而猥希老夫之意,人各有所得,非卒能致。’昼大服其精鉴。”韦应物撰《韦苏州集》十卷中有一首评皎然的诗即《寄皎然上人》:“吴兴老释子,野雪盖精庐;诗名徒自振,道心长晏如。”皎然也曾写《答苏州韦应物郎中》评价韦应物。他们之间的故事表明他们之间的友谊是很纯粹的,他们以共同对诗歌的爱好,以互相对个人品格的仰慕而结下友谊,如茶水般高雅、纯洁,超脱了世俗习气。

再看皎然与一个志趣高但身份普通的人交往,如皎然在诗中常提及的山人秦系(皎然有8首诗与秦系有关),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隐士而已,但他志趣高、品味高,皎然与之志趣相投,结下了很深的友谊。从皎然的诗中可以看到他们之间的志趣。在《五言酬秦山人系题赠》中,皎然描述的是一幅禅境,即他题赠秦系的是禅的境界:走出斋舍,步入杉树影子中,打开禅院门,看到满地开着花,云气飘浮,山石清新洁净。在《五言酬秦山人赠别二首》中,禅是主题,“相伴住禅台”,“卧病不妨禅”,“来观新月依,清室欲漱香”。《七言酬秦系山人题赠》一诗中仍然描述的是空灵的禅境:“云林出空鸟未归,松吹时飘雨浴衣;石语花愁徒自苦,吾心见境尽为非。”他们之间就是以禅境为共同的兴趣、共同的精神寄托,形成了纯粹如茶的友谊。

皎然与陆羽的友谊,是中国历史上的佳话,那可更是纯粹如茶,他们以茶禅为共同爱好,陆羽在皎然的支持帮助下才成为一代茶圣,皎然对陆羽寻访、想念宛如在寻访禅,如皎然在《寻陆鸿渐不遇》写道:“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来,归来每日斜”。诗中充满禅意。禅的人生情怀造就了皎然,在唐代,还不仅仅皎然,还有许多文人,如王维等,从而造就了唐诗,禅的境界成为唐诗的一大特色,许多了唐诗中都有禅境,但都没有皎然深入与广泛,皎然大多酬唱诗都在叙述他禅的情怀。

当代社会使许多的人都感到压力大、浮躁,茶与禅对人们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可以使紧张生活的人们放松心情,我们也不妨在茶中体禅、悟禅和享受禅,当代社会肯定会更和谐。

被举报文档标题:茶与皎然的人生情怀分析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wxlw/cwhlw/60361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