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谈高校视觉传达基础课程教改思考范文

谈高校视觉传达基础课程教改思考范文

时间:2022-12-13 08:21:26

谈高校视觉传达基础课程教改思考

[摘要]文章根据学生对图形创意课程的问题反馈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反思,通过对图形创意课程安排、创意激发、创意表现三个环节教学问题的深度分析,发现图形创意课程教学存在三大盲点:一是忽略教材式授课的局限性;二是忽略了联想的重要性;三是忽视了表现需要创造力。文章通过对图形创意课程教学盲点产生原因的分析,提出了突破教学盲点的改进方法。如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改进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关键词]图形创意课程;教学盲点;改进方法;教学实践

引言

图形创意课程是视觉传达本科二年级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安排在大二年级第一学期,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图形语言的表达及建立视觉思维。图形是视觉传达最重要的元素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种空间和领域。近年来,设计表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观念、新技术加速了视觉设计的变革,跨界成为时代主题,各学科的概念被不断地扩展,学科边界变得模糊,包容性变强,图形语言越来越丰富,更多的设计师投入到图形的创新探索中。由于图形创意课程是上世纪90年代初从西方引进中国的一门设计基础课,因而我们需要从时代的意义讲授图形设计,知识点的选择要有的放矢。近年来图形创意课程教学探讨的热点仍是图形创意思维与创意表达,学生在具体的创作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实践发现,本科毕业设计创作中图形问题最大,这应引起任课教师对大学二年级图形创意课程的教学反思。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剖析了图形创意课程中的教学盲点,并深入探讨了其产生的原因与突破方法。

忽略教材式授课的局限性

1.产生原因

教材式授课大而全,易固化,重理论,重说教,没有考虑到每个作业之间的关联性;以教师为主导,学生按部就班;结论越多,限定就会越多,这会使学生养成以结果推过程,以形式推内容的习惯,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探索。学生反馈最多的就是老师说的自己都知道,但图形设计还是既没有创意又缺乏表现力。

2.课程安排问题

一是短短四周64节课设置的知识点过多,既要让学生了解图形的各类概念、历史发展,又要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并要求学生图形表达准确有新意,这导致教学难度大,教师虽认真讲述,但效果不佳,同时还存在知识点和对应的练习比较独立,衔接度不高(表2)。二是创意导向多由教师完成,造成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意动力不足。三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师虽重复数遍,但学生依然不是很理解。

2.改进方式

(1)优化课题设置,让学生多发声

如将图形历史概念部分作为课前预习的重要内容,教师利用少量上课时间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以往上课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现在则是学生提问,教师引导,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即相互启发模式。笔者以学生参与的设计训练营“设计之夏”为例,进一步探讨了相互启发模式的可行性。“孟菲斯与小昆虫”课题组,课题时间5天,课题内容2天,学生实践3天。笔者先向学生介绍孟菲斯,并和学生分享索特萨斯的书,同时还和学生分享了童年抓虫子的事情。然后笔者带领学生探讨功能性与非功能性的关系,主要是由学生讨论得出结论,学生认为二者没有确切的区分,非功能性也可以成为功能性。笔者采用相互启发模式,以聊天的形式促使学生相互启发。针对课题要求学生以孟菲斯和小昆虫作为元素,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一套作品,方式不限。课题引入式教学与教材式教学相比,不会使学生变成孟菲斯,这从学生作品里可以充分反映出来。笔者组织学生聊聊他们与小虫子之间的故事,在聊天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参与课题的积极性、主动性与想象力,如部分学生想到了虫符解药、乐观的虫子、虫子是否有语言文字,等等。“虫符解药组”是学生由虫子想到虫蛊,再到化解之法、中国符咒,并结合符咒造型创造图形(图1);“乐观的虫子组”分解提取孟菲斯颜色,并采用几何化的图形语言表达快乐。课后学生反映他们课堂收获很大,在创作中对图形的理解更准确、清晰。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探寻的热情,然后安排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在实践和讨论中提升学生的理解力,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得出结果,这个时候再让学生看课本,学生的认知就会更加深刻,记忆更牢固。

(2)从结论性到实验性

从重讲授转向重实践、重提问,强化学生的过程性、实验性思考,弱化学生的结论性认知。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会忽略对学生发现能力与实验能力的培养,他们在授课前准备了很多优秀案例供学生参考之用,但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创作时新鲜感的激发。笔者以自己参加的卓思乐工作坊为例说明实验的重要性。本次课程为期10天,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基础练习,无主题,第二阶段是主题创作。笔者完整地参与了第一阶段的学习。课程开始后教师用很短的时间介绍了自己在不同时期的作品及创作故事,之后告诉大家需要准备的各色电工胶带、纸、裁纸刀、垫板等。第1天,教师要求大家用胶带自由创作,在这一过程中仔细观察学生表现而不进行相应指导,重点是让大家熟悉材料和发现材料的特性,激发大家的好奇心与兴趣。第2天,图形创造,内容不限,鼓励大家多尝试,多创作,同时教师示范自己使用电工胶带的一些方法。笔者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很多想法,如结合电工胶带特点,带领学生进一步探索抽象图形的色彩及其与空间的关系。第3天,继续图形实验,由于笔者创作时将图形处理得太平,指导教师针对笔者存在的问题示范了转角处理方法及如何保证空间感与其合理性。最后两天是字体创作,指导教师会针对问题单独示范给我们看,但较少讲述其中的原因,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和思考,在这一过程中指导教师鼓励学生多尝试,不要怕失败。笔者最大的感受是不确定与可能性的尝试,这很能激发大家的创作力。笔者在学习中发现,空间一开始是最大的难题,但在指导教师启发下,笔者通过改变电工胶带宽窄、长短、角度、颜色等产生不同的空间表现,而这些收获远比理论来得更实在和更可靠。尽管这次工作坊只用了一种材料进行创作,但给笔者带来的启发却是无限的,这比教师在教学中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等更有说服力(图2)。

忽略了联想的重要性

1.产生的原因

创意激发问题。当下的教学对创意思维的理解还停留在理论和公式层面,教师的讲述太多,但是与讲述相关的练习却没有及时跟上,导致结果不够客观化。如在基础练习阶段,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创意思维的步骤及联想与想象,其中联想是第一步,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完成联想,第二步是进入想象。这样看似清晰的创意步骤,似乎完全可以促使学生产生更多的创意,但结果让人十分失望,如出现了很多相通或相似的想法。在创意思维训练中,笔者通常以正负形、共生、置换、拼置、异影等各类同构、打散重构、材质异化、分割裂变、尺度夸张等想象的方法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但前提是学生应具备一定的事物观察力和认知力,其中联想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这种能力,而且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笔者让学生以圆形、方形、三角形、条码、手等具体元素进行联想,指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完成联想,但这一做法对学生联想的质量而言作用不是很大。比如学生都会由圆想到太阳、地球、苹果等,这太普遍了,缺少对事物的更多认知和观察。如果仅告诉学生一些表面的方法,比如发散联想、线性联想、形与形近似联想、形与意虚实联想等,取得的教学效果会不理想,这是因为忽略联想目的,即察觉与认知环节的引导。

2.改进方法

加强对学生认知能力与察觉能力的引导。日本三木健先生的“苹果”展给笔者很大的启示。他让日常生活中众人皆知的苹果变得非日常,给原本的视觉符号赋予了新的语境,产生新的语意,这也是图形课中培养学生联想最重要的训练。如以水为主题的图形设计,多数人都会想到水、地球等,这是一种惯性思维,只是做到了感知,但在认知方面却相当贫乏。如在不断地认知中可以进一步了解水具有化学性、生物性等,继续分析水还有不同的状态和用途等,学生的思维由此可以被无限扩展和升级。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对创作物的观察和解读,加强对学生认知力和发现力的培养,这样做的目的是从多个视角发现被隐藏在表象背后的东西,使平常变得特别。笔者以自己指导的学生毕业设计作品《超维巢穴》的图形创作为例,学生的这一毕业设计作品正是因为在联想环节做了大量的工作,最后才取得了意想不到效果。作品从空巢青年话题开始,第一步,引导学生对话题进行全方位的详细调查分析与挖掘,从新闻报道及相关论文中整理空巢青年的一些权威信息,同时寻找到身边的60位空巢青年,然后以电话访谈或微信交流的方式进行调研,这就是联想中的认知环节。第二步,在学生对空巢青年认识有了很多突破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空巢青年话题的头脑风暴,学生联想到罐头、保质期、塑封袋、包装盒、小行星、太空移民、不一样的圆、快门、生态箱、虚拟空间、蜜蜂等元素,这一步不是简单以“独居青年”随意联想出来的,而是需要大量的调查与全面认知才有的。第三步,由保质期+巢穴+访谈语音+小行星+虚拟空间进入图形想象的创作。最终的作品以每一位采访者的声音可视化搭建每位空巢青年的独立空间(图3)。

忽视了表现需要创造力

1.产生的原因

在以往图形表现环节教学中,因为时间有限,教师对图形表现环节的教学主要以图片欣赏为主,同时讲析图形常用的一些表现技法及以形式审美处理问题,然而笔者更关注的是学生能否将创意画出来。如在关于“未来+”的图形创意(图4),有些学生针对AI进行想象绘制,选择的表现形式是手绘插画,绘画感强,绘制材料是针管笔和马克笔,尽管选取的元素有对人工智能的想象与表达,但从视觉表现角度来看,缺乏主题未来感,而且手绘弱化了图形表现力,缺少视觉感染力,这是因为不同工具、材料、工艺等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有些学生在关于海洋污染的图形创意中(图5),他们结合排污管道与鱼的拆解重组表达污染,图形语言较前面的AI更大胆,但在表现中同样存在创意方面的问题,其中排污元素在画面中的表达容易使人产生歧义,如究竟是水污染还是石油污染,如果是石油污染,是否可以采用模仿石油特征的颜料肌理,因为肌理会有自带的厚重感与体积感,而这是手绘很难达到的效果,或者采用摄影手法拍出污染的感觉,这样一来不仅能准确传达主题,同时还可以带来视觉的新鲜感。因为学生创作前教师展示了以往学生的作业供参考,由于这些作业多为手绘,导致学生创作时拼的不是创意,而是手绘能力。

2.改进方法

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材料、工具进行图形表现,尽可能多地挖掘视觉表达方式。图形表现作为创意的一部分,是完成视觉传达的重要环节,需要不断尝试和修改,因为不同的材料、工具会使我们产生不同的构思,在创意思维与创新表现相互促进、相互启发之下完成自己的创意。

(1)材料实验

学生在设计实验中采用摄影+材料实验的手法呈现回忆与梦境的感受(图6),学生没有用绘画的方式,只是单纯地表达想法,并在表达的过程中打破绘画的局限性,尝试采用水、辣椒油、塑料袋、鸡蛋、锡纸等,以摄影的手法记录实验过程中偶发的视觉表达主题,创作方式非常新颖。

(2)工具之间的转换与叠加

设计师托马斯•波绍科、马丁•波少科在图形创意实验中,元素不变,然后在此基础上运用不同手段进行创作,最大亮点在于丝网印、拼贴、电脑等的叠加、转换与尝试等,以创作不断启发产生新的创意。如把油画作品放进电脑去色,通过矢量软件进行转换,增加线条节点,将矢量点、线作为绘画元素上色截图,尝试三层错位叠色,这种处理相比直接用矢量节点画图更有层次感和更生动。

结语

优秀的设计教育不是教师大量讲解,面面俱到,而是以学生为主导,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减少结论性概念的灌输,在实验中加深学生对图形的理解,同时做好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并将其合理地引进课题设计,重视创造性思维的联想环节,使学生从察觉、认知等中体会创意的本质是什么,进而引导学生重视图形表现中的创造力养成。

作者:高平平 单位:西安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谈高校视觉传达基础课程教改思考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txcb/sjcdlw/75235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