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风景园林理论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运用范文

风景园林理论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运用范文

时间:2022-03-08 09:37:43

风景园林理论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运用

摘要:随着大学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校园的建设受到广泛关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直接反映了高校的办学理念与精神文化,是高校精神文明风貌的缩影,对于国家的高校建设甚至社会教育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从校园文化与园林匾额造景融合、校园生态与植物配置原理整合以及校园功能空间与造景尺度联系3方面,探讨西南林业大学景观建设与风景园林理论的融糅,并为今后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提出改进方向。

关键词:高校景观;景观设计;大学校园

引言

随着大学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校园的建设受到广泛关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直接反映了高校的办学理念与精神文化,是高校精神文明风貌的缩影。作为我国西南地区林业、风景园林学科办学历史久远、师资强大、培育众多学子的林业类高校,西南林业大学的校园景观设计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校园内的师生们。尤其是设计类的学生,其设计思维与审美思维更加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校园内的景观环境会大大影响其对风景园林的理解,以及今后在课程中、工作上的设计思维能力。因此,西南林业大学的校园景观值得研究与讨论

1西南林业大学景观建设与风景园林理论的融糅

1.1校园文化与园林匾额造景融合

匾额作为一种景观元素,在园林景观可以点出建筑主题,引起观赏者的审美注意,起到“点景”的作用。如,拙政园“荷风四面”简简单单4个字,将亭的由来说明清楚,言简意赅,发人深省的同时,渲染了意境,衬出整座园林的文化底蕴[2]。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今社会对于传统文化越来越重视,匾额在现代景观中仍应用广泛,当今校园景观中有建造如亭、廊等古典建筑的风潮。在校园景观中,多将匾额赋予校园文化内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校园历史。以西南林业大学的“双亭苑”为例。这是为纪念1978年北京林业大学南迁入滇,与西南林学院合并。北林回迁北京后,西南林业大学为铭记手足之情,便建“双亭苑”。“北亭”代表北林,“南亭”代表西林。匾额“南亭”、“北亭”起到了点景的作用,赋予了亭历史背景与文化意蕴,为整个校园营造了一种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并能引起游览者无限的遐想:两校的人才是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共同合作;也不不禁感慨其精神延续至今,激励着西林学子在园林事业上不断奋斗。由此可见,匾额在当今校园景观中的应用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校园文化与园林匾额造景的融合具有艺术烘托的意义。高等院校的校园环境不仅要有学术氛围,更要有艺术氛围。在景观设计时,要运用园林艺术美学创造景观,从艺术的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运用园林艺术处理手法,以艺术的标准去设计规划场地,创造能代表该校精神文明、历史传统、现代思想、特色专业的功能区域,使整个学校的的景观得到升华。

1.2校园生态与植物配景原理整合

高校景观中的植物配置要做到主次分明、四季有景[4],同时选用中国人自古以来爱用的、有深刻寓意的植物,如梅、兰、竹、菊。植物的配置要体现在行道树、垂直绿化、花坛上,充分运用对植、列植、林植等配置手法[3],注意规则式与自然式造景的结合。西南林业大学地处云南昆明,有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其中雪松、滇润楠、荷花玉兰、银杏、云南早樱、木芙蓉等乔木,鹤望兰、滇海水仙花、非洲菊等草本植物都在校园里大放异彩,彰显林业大学特色。一教前的大型模纹花坛是校园里最大的花坛,用低矮的灌木修剪成手托绿叶的样式,成为了校园的一张“名片”。“秋海”的建设大大提升了西南林业大学的生态效益,设计师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并融入校园景观建设中,“秋海”已经成为了校园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季相与植物配景原理整合有利于解决现有的生态问题,着眼于过去的问题以及将来可能会发生的问题,保持现存的良好生态系统,改善原有的不良生态环境,并将先进的生态技术运用到高校景观的塑造中,给师生创造一个可持续的学习与生态环境。

1.3校园功能空间与造景尺度联系

传统校园尺度亲切的外部空间最有利于学生交流活动[1]。本文以造景尺度的私密空间、半开放空间以及开放空间对西南林业大学的主出入口、教学楼、校园道路以及水景“秋海”加以探讨。

1.3.1校园出入口

作为校园与外界相连接的节点,校园出入口是展示校园风貌的“窗口”、“门面”,是整个学校精神风貌的缩影。建设要具有概括、整体性,又能体现该校的风格特色。作为校园的主出入口,要满足人车的交通功能。设计中可以采用特色小品、植物、灯具来丰富校园景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高校对新冠疫情的严格把控,对校门的设计也应该与时俱进。如,各个高校已经在传统大门的基础上设置了高科技人脸识别装置、体温检测仪器以及红外线棚等。此时,校门已经不单单是“在外是展示、在内是标志”,还有防疫、安全防控的功能。西南林业大学正门口经过前几年的改造变得更加庄重威严。校门在保留原有样式的情况下将尺度扩大,采用了人车分流的交通动线,加大了交通便利性与安全指数。在疫情情况下,也适当增设了人脸识别等高科技系统。

1.3.2校园建筑

在高校校园内,最重要的建筑莫属图书馆、教学楼、行政楼。这些建筑不仅要满足学生学习、教师办公、师生交流,还要发挥特殊功能。如,高校的图书馆地势高,可以彰显建筑物的雄伟,烘托学术氛围,让师生进入到图书馆就严肃起来,对学习充满严谨的态度。高校在学习的方法、课程的形式、师生的交流上都要不断跟进时代的步伐。校园是“传道授业解惑”之地[4],在这些外形宏伟、人流量密集的建筑周围可以设置完全开敞的空间,以更加凸显建筑的高大以及造型特点,使学生对教学楼充满感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研究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校园里廊桥、景墙、花架等景观也要营造出高校的独特意境[4],体现文化精神,在其周围可以设置半开敞空间,扩大视野的同时也要给予师生使用时的安全感。校园不仅是师生们研讨学术的神圣之地,也为师生提供了休憩之地,大学校园也是师生的家。如,宿舍楼、食堂以及超市等服务性建筑周围不乏赏心悦目的景观、舒服的休憩设施以及绿地、树荫等,让师生在完成了一天的课业任务后也能保持身心愉悦。西南林业大学的几栋主要教学楼以及2个图书馆外观风格一致,造型独特、高大雄伟,符合高校校园建筑的设计要求,有力地渲染了高校学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号教学楼与4号教学楼外观在轴线上相呼应,契合了校园的中轴线,保证了校园的风格整体性。并且1号与4号教学楼的周围都有宽阔的广场,即开敞空间。在去往教学楼时,不禁会感到严肃,对高大的教学楼顿时有了敬畏之情。

1.3.3校园道路

园路是一个场地的脉络,具有交通功能,能够分散人流、缓解交通压力。园路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了校园各个功能区的可达性。同时要注意,一、二、三级道路的划分以及消防道路的规划。在校园景观设计中,会把视觉重点放在建筑本身以及景观设计中,常常会忽略作为师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区域———地面。发挥使用功能的同时也要注意道路两旁的景观空间尺度,从而创造良好、优美,令人感到舒适的环境,从而达到“景观育人”的目的。西南林业大学的校园道路很好地把握了道路间的尺度关系,并且做到了一步一景,将景观与道路进行了完美结合,彰显人文关怀。园路优美的曲线与周围的建筑相得益彰,表现出层次感以及节奏感。园路分为3级道路:一、二级路车辆通行,三级路只可行人通行,这样的划分方法为校园创造了便利条件。道路构成了大学里最美丽的景色,因为景色设计路程,因为路程得到美景,构建各种形势的校园景色,纵横全校,达到了丰富校园整体景观的作用。校园铺装多样,通车的道路多采用柏油铺路,主要教学楼办公楼前则使用方格型、砖型、菱形等花岗岩铺地。

1.3.4特色水景

图4秋海校园水景要因地制宜,水域的大小、开合都可以反映整个水域的美观程度,水景与植物围合的空间尺度可以影响来往人群的视觉感受与心情。西南林业大学内的最大水体为“秋海”,是为纪念著名林学教育家张海秋而建。整个景观充分考虑到了校园内部的地理环境与生态条件,利用高差将水域沿岸做成缓坡,做自然式驳岸,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以及枫香等秋色叶树种,这种开敞空间与半开敞空间的结合,将“秋海”的景观尺度进一步划分,从而形成了一个可游可憩的园林景观。

2西南林业大学景观设计的创新改进建议

2.1将特殊性放大化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高等院校更是国家栋梁的摇篮。美好、优质的校园环境应该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应对于不同性别、不同民族、不同专业、不同地区的学生加以充分地关注与尊重,在设计中可以从校园景观节点中适当提炼出该校“差异性中的特殊性”。如,在女生数量远大于男生的专业教学楼附近设置“女性友好型”互动场地,可以充分考虑到女性对景观的特殊需求。所谓“女性友好型”互动场地就是以女性视角,建造校园景观。女性生来感官系统就比男性的发达,对色彩、气味甚至细部设计都比男性标准稍高一些。可以将冰凉的金属座椅换成木质座椅,避免因天气寒冷而让女性使用时会有不适的感觉。让女性群体可以更好地关注这种“差异”的过程,也是避免高校景观同化的一种方式。在少数民族占比较多的学院,学校要重点关注其民族的文化以及生活习惯。西南林业大学操场上经常有少数民族同学带上音响,围上圈圈,载歌载舞,好是快活,引得其他同学驻足观看,几欲参加。如果校园里能有一块类似于社区中“跳广场舞的广场”提供给这些同学,那么也会引得汉族同学或其他民族同学一起参加,使同学们锻炼了身体,交流了感情,也能进一步促进民族大团结。

2.2利用装置艺术的点缀效果

装置艺术是一种将场景、材料与情感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中国艺术过程中刚刚显露头角,在高校景观中的运用更是微乎其微,即使出现,也是在设计类学生的毕业展览中。但是其“辉煌”仅仅能持续1~2个月,不会长久地保留下来。除非是优秀作品,被展览的时间长一些,但最终不会成为校园景观的一部分。尤其在后疫情时代,师生更加追求物我多样化的需求。设计师要合理运用校园景观的调节作用,从学生作品中提取优秀的装置艺术设施,使其坐落在校园之中,架起学生与外界积极环境的“桥梁”,有利于改善校园环境。尤其是基于人群心理健康创新交互性装置艺术设施,能够破除师生困居于隔离校园的现状,缩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重新培养学生对于外界环境的感情,修复疫情所带来的心灵创伤。

2.3营建可以学习的公共景观

以北京林业大学的“薄房子”与“森林之心”为例。“薄房子”以前是校园水果店,后被改为了公共景观;整个建筑就是一个薄薄的锈钢板结构,学生可以在此休憩、学习;其中一片留白的墙面还充当了“表白墙”功能———在墙角永远会放着一捧新鲜的花束,渲染了一份浪漫的气氛。“森林之心”处于校园的中心地块,是校医院搬迁的旧址。根据地理位置,便在此处设置了一个宽阔的草坪和一个可供学生自习的长廊,有很多有趣的设施,其中标本墙的设计值得学习,整个墙面由一排排可前后翻动“格子”组成,“格子”一面是该校各种各样植物的标本,另一面是这个标本植物所有对应的名称、拉丁文、生长习性等知识;过往的人群可以在与这面墙互动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西南林业大学不乏植物资源,也不缺乏标本资源,可以利用这种景观设计让学生们身处“学习的海洋”。

2.4体现中国传统智慧

清华大学宋晔皓老师曾在北林营建了一个竹构作品,结构巧妙,造型新颖,与夜景灯光相结合,为校园景观增添了一幅能够启发园林学子设计的“效果图”。其设计体现着园林人的营建智慧以及中国人的美学思想。目前,高校景观多见从西方景观流传过来的人物雕塑,而少见以中国传统材料构建的艺术设计。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精华所在,以榫卯为原理或设计原理创建出一个小品或作品,与西南林业大学正门口广场上的日晷相呼应,能体现中国传统智慧,也能激发园林学习的求知欲,培养园林精神、园林情感。以景观为课堂,要带有“能发现美的眼睛”去设计景观,使校园景观充满美感、艺术感。培养学生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让学生在自己的校园里便能得到艺术熏陶,让校园的每一处景观都能成为每一位学生学习美学、艺术的课堂。

3总结

高等学府文化输出是整个社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其承载着整个国家的无数种可能性。当学校经济条件、文化条件以及其它外部因素都具备时,应该合理地改善校园景观,提高景观质量。适当地关注校园内环境的变化,一旦发现可修缮的区域,要及时给予能满足师生的设计愿景以及设计方案;设计时既要遵循园林设计的一般原则,也要传承历史与文化,起到熏陶学子的作用。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是一个既需要以鸟瞰视角也需要以平民视角去观察和考虑的系统化工程,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应该以全新的视角看到校园景观设计,利用创新思维解决人群在高校使用功能上的问题。风景园林师在对高校校园景观设计时应充分了解该校的历史文化背景,积极参与人居设计实践,博采众长。各个院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历史文化以及风格特色,设计师要将校园价值合理利用起来,再结合当今社会的艺术与审美方向,避免“高校景观同质化”,也避免“欧美化”,合理利用中国美学思想与建造原理,用中国智慧创造设计中国高校的景观。相信未来高校校园景观设计在给师生以及整个学校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一定能在设计领域中有所发展,且能自成一派,逐渐发展出独有的设计规划理论与体系。

作者:蔡瀛方 李煜 单位:西南林业大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风景园林理论在校园景观设计中运用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sjlw/jgsjlw/75365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