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
主管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
《广西农业科学》是一本由广西农业科学院主管,广西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农业类期刊,该刊主要报道农业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该刊已入选北大期刊、CSCD期刊。 影响因子为1.434 《广西农业科学》主要内容栏目有作物遗传育种·种质资源·分子生物学、耕作栽培·生理生化、植物保护·农业气象、土壤肥料·节水灌溉·农业生态环境、园艺·园林·林业、加工·贮藏·农业工程。
《广西农业科学》主要发文机构有:广西农业科学院(发文量881篇),该机构主要研究主题为“水稻;栽培;杂交;选育;栽培技术”;广西大学(发文量521篇),该机构主要研究主题为“水稻;甘蔗;基因;土壤;性状”;广西兽医研究所(发文量67篇),该机构主要研究主题为“病毒;杆菌;诊治;症状;流行病”。
《广西农业科学》主要发文主题有栽培、水稻、栽培技术、高产、杂交、玉米、甘蔗、选育、土壤、高产栽培。其中又以”栽培(716篇)”居于榜首,发文量第二的是“水稻”(440篇),发文量第三的是“栽培技术”(307篇),发文主题最少的是“高产栽培”,仅发文130篇。
1、来稿要求:
本刊欢迎下列来稿:农业及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方面的论著,反映国内外农业学术动态的述评、论著、综述、讲座、学术争鸣的文稿,以及有指导意义的农业书刊评价等。文稿应具科学性、先进性、新颖性和实用性,内容翔实,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文字数据务求准确,层次清楚,标点符号准确,图表规范,书写规范。本刊不接受已公开发表的文章,严禁一稿两投。对于有涉嫌学术不端行为的稿件,编辑部将一律退稿,来稿确保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文责自负。
2、作者简介:
述评、专家论坛、指南解读栏目来稿请附第一作者及通信作者的个人简介及近照。个人简介内容包括职称、职务、学术兼职、主要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成果、所获重大荣誉奖项等,字数以 100~300 字为宜。近照以 2 寸免冠彩色证件照为宜,格式为“.jpg”,像素不得低于 300 dpi。
3、文题:
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文稿主题,中文文题控制在 20 个汉字以内。题名中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略语、字符、代号以及结构式和公式。有英文摘要者同时给出英文文题,中英文文题含义应一致。
4、图表:
文中所有图表均需为作者自行制作而非引用他人文献中的图表。图表力求简明,设计应科学,避免与正文重复。凡能用少量文字说明的数据资料尽量不用图表。正文与表中数据应认真核对,准确无误,表内数据同一指标的有效位数应一致。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主要研究主题 |
广西农业科学院 | 881 | 水稻;栽培;杂交;选育;栽培技术 |
广西大学 | 521 | 水稻;甘蔗;基因;土壤;性状 |
广西兽医研究所 | 67 | 病毒;杆菌;诊治;症状;流行病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 57 | 木薯;植物;基因;土壤;芒果 |
广西水产研究所 | 49 | 养殖;罗非鱼;对虾;水质;池塘 |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46 | 栽培;玉米;饲料;诱杀;水稻 |
广西药用植物园 | 44 | 栽培;生活习性;习性;病害;栽培技术 |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米研究所 | 40 | 玉米;栽培;育种;选育;杂交 |
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 40 | 甘蔗;基因;水稻;英文;稻褐飞虱 |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 30 | 栽培;植物;土壤;岩溶;猕猴桃 |
资助项目 | 涉及文献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 122 |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 | 118 |
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 90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80 |
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 | 78 |
广西农科院科技发展基金 | 65 |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 | 6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61 |
广西青年科学基金 | 37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 34 |
本站合法持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仅销售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的合法期刊,不是任何杂志官网,不涉及出版事务。本站仅提供有限咨询服务,需要用户自己向出版商投稿且没有绿色通道,是否录用一切以出版商通知为准。提及的第三方名称或商标,其知识产权均属于相应的出版商或期刊,本站与上述机构无从属关系,所有引用均出于解释服务内容的考量,符合商标法规范。本页信息均由法务团队进行把关,若期刊信息有任何问题,请联系在线客服,我们会认真核实处理。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 ,地址:南宁市西乡塘区大学东路174号,邮编:53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