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欠发达地区流通产业宏观经济论文范文

欠发达地区流通产业宏观经济论文范文

时间:2022-10-31 03:17:52

欠发达地区流通产业宏观经济论文

一、投入产出模型及相关指标

1.(1)后向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是从投入角度考虑流通服务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的关联影响,指该产业(作为下游产业部门)对那些向其供应产品作为其中间消耗的产业或部门(作为上游产业部门)的影响。后向关联指标包括直接后向关联指标(用直接消耗系数表示)和完全后向关联指标(用间接消耗系数表示)。①直接消耗系数:又叫投入系数,记为aij,其经济含义为生产单位j产品所直接消耗的i产品的数量,它反映了该产业和其他产业之间存在的相互提供产品的技术依赖关系。其中,xij指第j产业对第i产业的消耗量;Xj指第j产业的总投入。全部直接消耗系数aij所组成的矩阵,称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记为A。直接消耗系数反映了某产业对其他产业产品的依赖程度。流通业对其他产业的直接消耗是指其他产业为流通业服务的生产所提供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各种服务等;其他产业对流通业的直接消耗是指流通业通过批发或零售服务活动,以支持这些产业的正常运行,这是专业化分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结果。②完全消耗系数: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除了直接消耗方面外,同时还存在着由于产业之间的关联导致的间接消耗方面的联系。第j产品部门每提供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第i产品部门货物或服务的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之和,称为完全消耗系数,记为bij。利用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计算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的公式为:其中,(I-A)-1称为里昂惕夫逆矩阵,它表示生产一个单位的最终产品,除了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各部门的产品外,还包括本部门的一个单位最终产品在内,反映了生产一个单位最终产品的完全需求。完全消耗系数能更全面地反映产业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2)前向关联效应前向关联是从产出角度来说明流通服务业与其他产业部门的关联影响,是某产业对那些将本产业的产品或服务作为中间投入的部门的影响。前向关联指标也包括直接前向关联指标(用直接分配系数表示)和完全前向关联指标(用完全分配系数表示)。①直接分配系数:直接分配系数是第i部门产品分配给j部门作为中间产品使用的数量占该产品总产出量的比,记为hij。用公示表示为。其中,xij指第j产业对第i产业的消耗量;Xi指第i产业的总产出。全部直接分配系数hij所组成的矩阵,称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记为H。直接分配系数反映了流通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撑程度,直接分配系数越大,说明其他产业对流通业的直接需求越大,流通业的支撑作用越明显。②完全分配系数:完全分配系数是i部门单位总产出直接分配和全部间接分配给j部门的数量,是i部门对j部门的直接分配系数和全部间接分配系数之和,它反应i部门对j部门直接和通过别的部门间接的全部贡献程度。(3)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Gi是指第i产业对某产业的中间需求量(中间产品或者中间使用)与该产品的总需求(中间需求量与最终需求量和)之比。中间投入率Fj是指第j产业的中间投入与总投入之比。中间需求率反映了各产业部门的产品有多少作为中间投入为其他产业所需求,由于任何产品不是作为中间产品(生产资料),就是作为最终产品(消费资料),故有中间需求率+最终需求率=1,一个产业的中间需求率越低,则最终需求率越高,从而这个产业就越具有提供最终产品的性质,反之,则该产业具有原料产业的性质。中间投入率反映该产业的总产值中外购的实物产品和服务产品(即中间产品之和)所占的比重,由于中间投入率+附加值率=1,因此,中间投入率越高,则该产业的附加值率就越低,反之则反是。根据钱纳里、渡边等经济学家的产业划分方法,按照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的差异,以高于或低于50%为标准,把产业部门划分为4个不同的产业类型,见表1。(4)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是指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某产业因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产业部门为其他部门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它量化地表示了某产业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间的后向关联。当感应度系数大于l时,我们认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程度,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提供作用就越大,后向关联就比较强。影响力系数是指当某产业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的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的波及程度,是衡量某产业与各后续生产部门的关联程度的指标,体现产业的前向关联。当影响力系数大于1时,表明该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与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的影响力水平,也就是说该部门对国民经济各部门产出的拉动作用很大,对社会生产的辐射能力也就越大。

2.宏观经济效应分析投入产出模型不仅深刻揭示了产业之间的技术关联关系,而且通过投入产出表,还可以反映各个产业对整个宏观经济的不同影响。文章在揭示甘肃商贸流通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甘肃商贸流通业的宏观经济效应。(1)就业效应就业效应衡量产业发展对就业的带动作用,也说明该产业的劳动密集型程度,以一个部门的总投入中劳动投入所占的比重来衡量,该比重越高说明该行业对于劳动力需求越大,就业效果也就越明显。测量就业效果具体指标包括直接劳动报酬系数和完全劳动报酬系数,直接劳动报酬系数的计算公式为.其中,avj为第j部门的直接劳动报酬系数,vj为第j部门的劳动者报酬,Xj为生产第j部门产品的各部门的总投入。完全劳动者报酬系数矩阵为:BV=AV(I-A)-1(10)其中AV为直接劳动报酬系数矩阵。(2)出口和消费效应消费和出口效应分别衡量产业对消费、出口的影响程度,用最终消费系数、出口系数来表示。最终消费系数的计算公式为:ei表示第i部门的出口系数,Ei表示第i部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为国外消费者所消费的部分,Yi表示第i部门的总产品。该系数越大,表明总产品用于出口的部分越多。

二、实证分析

1.数据预处理为了有利于揭示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借鉴前人研究方法[15],文章将商贸流通业从传统的第三产业中独立出来,将第一、二产业各细分产业进行归并,从而对原始的投入产出表进行了调整。调整遵循两个原则:重点突出原则和三次产业划分原则。根据流通经济学理论,判定一个行业(企业)是否属于流通产业,一是看其是否专门从事商品流通;二是看其是否专门为商品流通服务。根据这一划分,文章中计算的商贸流通业数据包括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第一产业为广义农业部门,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以及农林牧渔服务业5个部门;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各部门和建筑业;其他第三产业为除上述流通业所含部门以外的其余部门。基于上述划分,文章把2002年和2007年的甘肃省投入产出表分别归并为四部门投入产出表。调整后的投入产出表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商贸流通业、其他第三产业(简称其他三产),如表2、表3所示(数据均按当年价格计算)。

2.甘肃商贸流通业产业关联度测算及比较(1)后向关联效应表4为商贸流通业作为产出对其他各产业的直接和间接消耗情况。由表4可以看出,2002年甘肃省流通业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流通业本身和除流通业以外的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分别是0.04149、0.22453、0.13984、0.12809,表明流通业每产出1万元产品,需要直接消耗上述五大产业部门产品414.9元、2245.3元、1398.4元、1280.9元,流通业对第二产业的依赖程度最高,其次是流通业本身和其他第三产业,受农业的影响很小。2007年上述数据分别为457.2元、2150.3元、708.4元、904.9元,流通业对农业直接消耗有所上升,对第二产业、流通业本身和其他第三产业的直接消耗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尽管如此,制造业仍然是流通业的主要投入要素,其次是其他第三产业和流通业本身。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甘肃流通业发展主要依靠制造业的产品和原材料投入,以及仓储运输、餐饮住宿和其他服务业的消费需求,这反映出甘肃流通业正处于资本与技术大量“数量扩张”的发展阶段,同时也表明流通业发展与包括金融保险、社会公共服务等在内的其它服务业密不可分。当考虑不同产业间的间接消耗时,2002年流通业每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对第二产业带动作用最大,其次为流通业本身和其他第三产业,对农业的依赖最弱。2007年这一顺序依次为第二产业、其他第三产业、流通业、农业。流通业发展对第二产业的带动作用有上升趋势(2002年为0.77171,2007年增加到0.80392),而对流通业自身、其他第三产业和农业的带动作用有所下降,分别从2002年的0.26138、0.22532、0.69694,下降到2007年的0.10642、0.14514、0.07710。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流通业对上游产业,尤其是第二产业的拉动作用越明显。(2)前向关联效应表5为商贸流通业作为中间投入对其他产业部门的支撑情况。结果显示2002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流通业、其他第三产业每生产1万元产品需要直接消耗流通业产品(服务)375.5部门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2002年2007年2002年2007年第一产业0.636340.545550.86420.81906第二产业1.897962.286571.217521.34367商贸流通业0.767630.551250.984480.88637其他三产0.698070.616630.93380.8509表7各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部门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2002年2007年2002年2007年第一产业0.037550.005980.113770.03406第二产业0.068190.021120.219560.07760流通业0.139840.070840.261350.10642其他三产0.127380.073020.241820.10821表5甘肃各产业对商贸流通业的消耗系数元、681.9元、1398.4元、1273.8元,流通业作为中间投入,与流通业本身的关联最紧,其次是其他第三产业、第二产业、与农业的关联最弱。2007年这一数据分别为59.4元、211.2元、708.4元、730.2元,与2002年相比,各产业对流通业的直接消耗均有所减少。这一现象表明其他产业的发展并没有带来对流通业更多的消耗,其他三次产业对流通业的依赖程度有所下降,作为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媒介,流通服务投入量理应随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增加,当前出现的此种状况充分揭示出甘肃商贸流通业发展不足,流通力已日益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瓶颈,尤其是流通业对农业发展支持不足,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考虑产业之间的间接消耗,则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最终使用,2002年对流通业消耗最多的是流通业本身(0.26135),接下来依次是其他第三产业(0.24182)、第二产业(0.21956)、农业(0.11378);2007年这一排序分别为其他第三产业(0.10821)、流通业本身(0.10642)、第二产业(0.07760)和农业(0.03406),均体现为不同程度的下降。(3)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比较表6为甘肃商贸流通业和其他产业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基于此我们可以判定甘肃商贸流通业的产业属性。结果显示,甘肃流通业的中间需求率在2002年为57.50%,低于第二产业,高于农业和其他第三产业。2007年中间需求率下降为30.36%,仅次于第一产业,而高于第二产业和其他第三产业。这一变化表明甘肃商贸流通业从生产性服务业性质在逐渐向最终消费功能转变。从产业的中间投入率指标来看,2002年甘肃流通业中间投入率为53.40%,2007下降为42.21%,表明经过几年的发展,甘肃流通产业的增加值率有所提高,流通产业的宏观绩效有所改善,商贸流通业的基础性产业特性凸显。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甘肃流通产业由中间产品型产业正逐步转变为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其功能由主要服务于生产者向服务于最终消费需求转变,产业增加值率提高,产业绩效获得改善。(4)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比较表7显示了甘肃商贸流通业和其他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可以看出,第二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在两个时点上都较大,且高于社会平均水平(数值大于1),表明国民经济增长受到来自第二产业的制约最大,这一结论再次证明了工业化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商贸流通业的感应度系数在两个时点上均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分别为2002年的0.76763,2007年的0.55125。这一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业对甘肃经济发展很敏感,或者说在经济发展中,流通产业通过后向关联作用对经济的贡献较大,虽低于社会平均水平,但远高于农业和其他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但应该看到的是,这一影响水平在2007年有所降低,表明近几年甘肃商贸流通业发展不足,流通产业的战略性地位正受到挑战。影响力系数的分析可以得到类似的结论:第二产业仍然是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且主导地位有所增强,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波及影响程度弱于第二产业,但高于其他第三产业和农业。因此,可以看出甘肃省目前仍处于工业化的过程中,流通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尚不及工业那么明显,但从发展趋势和发展潜力来看,随着流通产业的快速发展,其影响力也必然增强。因此,可以考虑作为先导产业来大力推进。

3.甘肃商贸流通业的宏观效应分析(1)就业效应表8为甘肃商贸流通业及其他各产业的就业效应测算结果。直接劳动报酬系数指标显示:2002年商贸流通业的劳动投入占总投入中比例为28.03%,2007年这一比重为14.5%,分别位于其他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之后,高于第二产业,表明甘肃商贸流通业的劳动密集型程度比较高,对就业的带动作用相对较强,但是劳动投入的占比有下降趋势,这说明当前甘肃商贸流通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还有待增强。相比较而言,由于考虑到产业间的间接联系,完全劳动报酬系数比各产业相应年份的直接劳动报酬系数要高,但是仍然可以看出商贸流通业的就业带动作用下降很快,相对位次也从2002年的第三位下降到2007年的第四位(甚至低于第二产业)。(2)出口和消费效应由表9可以看出,同其他部门相比,2002年商贸流通业最终消费系数为0.2926,即每10000元总产品中有2926元用于消费,这一比例高于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接近,但是远低于其他第三产业;2007年商贸流通业的最终消费系数为0.179,比2002年有所下降,仅高于第二产业,远远低于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第三产业是拉动消费的最重要部门,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要以第三产业为着力点,表明甘肃商贸流通业在促进消费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2002年投入产出表没有单独列出出口一栏,因此出口系数指标缺失。2007年的出口系数显示甘肃商贸流通业的出口值为零,表明甘肃服务业发展仍以国内市场为主,服务贸易极度匮乏。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1.结论第一,产业关联分析结果表明:首先,甘肃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其他经济部门具有较强的联系,其中对第二产业的依赖度最高,对农业的依赖度最低。从商贸流通业的支持服务对象来看,流通业主要为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对农业的支持很弱。其次,甘肃商贸流通业服务于生产的中间需求功能有弱化趋势,正逐渐向消费者服务转化;流通产业的增加值率有所提高,流通产业的宏观绩效有所改善。最后,流通产业的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表明,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影响力系数)大于国民经济对流通业的推动作用(感应度系数),因此,应通过主动发展流通业来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并考虑在制定产业政策时把商业作为一个先导产业来发展。第二,产业的宏观经济效应表明:商贸流通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就业具有较强带动作用,但当前甘肃商贸流通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不足,有待增强。商贸流通业对消费的促进作用与其他第三产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有待进一步加强;其出口效应不明显,表明甘肃商贸流通业开放度比较低,仍以内向型发展为主。

2.政策启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密切相关,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通过流通业带来动其他产业,以实现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腾飞,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政府提供第一推动力,积极发挥政府部门的引导作用。一方面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投入和政策扶持,通过政策倾斜和财政专项支持有效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项目带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优化当地产业结构。二是加强西部欠发达地区商贸流通业对农业及农村市场的支持力度。农村商贸流通市场是城市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基础,是商贸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农村流通网络体系的重点是着力解决农民在销售产品和购买商品的困难,一要加快建设农产品重点产区产地批发市场,建设一批上规模的特色农产品专业市场,缓解和解决农民卖难问题;二要结合农产品不易保存的特点和属性,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配送系统,扩大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网络,提高农民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能力;三要进一步改造和升级传统集贸市场,拓宽农村消费渠道,改善农民购物环境。三是正确处理商贸流通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与消费性服务业的关系,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商贸流通由生产性服务向消费性服务转化。前文实证结果表明商贸流通业作为居民或消费者最终需求的规模远远不足,这可能是因为欠发达地区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低,从而对商业服务的要求比较低造成的。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商贸流通由生产性服务向消费性服务转化,大力提高西部欠发达地区商贸流通业服务规模和质量不但有利于促进消费、扩大内需,而且有利于提高商贸流通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实现充分就业。四是扩大对外招商引资规模,提升西部欠发达地区商贸流通业开放度。较低的开放程度使得西部欠发达地区商贸流通业只能局限于国内市场,且服务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为此,引入优质商贸流通外资企业资源,在“引进来”的同时“走出去”,可以有效促使本国商业企业经营效率的提升,并且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赵霞蔡文浩徐永锋单位:兰州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甘肃商务发展研究中心兰州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被举报文档标题:欠发达地区流通产业宏观经济论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jjlw/hgjjlw/657200.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