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工程管理论文范文

工程管理论文范文

工程管理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1)建筑工程管理法律制度不够完善。在二零一二年五月一号开始实施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的法规,这套法规还是比较完善的,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后来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受到地区区域建筑行业发展水平的影响,法律法规的实施不能对每一个地区的建筑企业在工程管理方面产生作用,有些建筑企业在进行工程管理中仍然无法实施规范化的管理模式,管理机构不明确,无法真正的发挥工程管理的作用,因此,问题依然存在。

(2)对于建筑工程管理认识不够深刻。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新时期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方面的问题显露出来,在建筑工程中,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很多建筑企业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认识不够深刻,对于管理工作普遍都是忽视,重点都放在施工技术方面,施工过程中的资源人才等优势尚未充分发挥,经常会出现工程质量问题。

(3)我国当前的建筑工程体制方面不够健全。建筑工程管理水平高低的影响因素之一就是因为建筑工程体制的不够健全。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于工程管理水平要求更加严格,但是由于我国工程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行业内没有形成专业的管理组织和机构,行业内工程管理方面的人才,尤其是复合型人才很是缺乏,对于工程管理人才的培训也是滞后,这些对于工程管理的水平和管理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行业的发展也受到制约。

2 如何提高建筑工程管理

(1)建立新型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建立新型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是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基本保障,新型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涉及到很多专业很强的问题,组织建立再到实施必须要由资深的建筑学科的专家以及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一同参与,同时,由于国外的建筑行业从技术到管理都较为先进,因此,在建立的过程中需要借鉴先进的理念,从理论到实践进行综合结合,只有将新型的建筑工程管理系统进行全面的规划设置,才能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

(2)提升施工质量管理水平。有了工程质量保障体系,要对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到位,作为施工单位来说,要按照工程管理体系,严格按照质量保障体系进行施工,确保施工体系更加的科学系统。

(3)加强建筑工程成本管理。第一,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制要建立。成本管理责任与项目管理责任是不同的,将施工工作的完成与施工成本责任的施工挂钩,确立施工成本管理责任制,不仅施工管理人员要有这样的意识,同时施工人员也要有相应的责任,只有做到项目成本的精打细算,才能控制好施工成本。第二,施工项目分包的成本管理,建立施工分包对于项目部之间的劳务合同关系,施工对的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现场实施的相关标准要受到项目部的监督管理。第三,施工队伍的成本控制要由施工队伍自己管理。

(4)提高管理部门的执行能力。在建筑工程中,经常会出现执法不严的现象,建筑市场的混乱很大程度上影响工程质量,为了避免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作为政府,必须要完善相关的运行规则,只有以法律法规作为依据,确保法律规范落实到位,建设单位的质量只有在法律法规为依据而强化执行能力,重点加强建设单位的工程建设程序,在对施工设计图纸、施工监督手续、竣工验收等方面继续严格的监督,才能提升管理部门的执行能力。

(5)创新工程管理理念。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不是以旧换新,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工程管理的理念进行完善,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工程管理工作要运用现代化的管理元素和思想对原有管理理念以及实施,实现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在进行工程管理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创新需要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作为依托,那么在创新过程中要避免刻意的追求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而是要找准发展方面,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建筑行业需要结合,创新发展的速度要掌握适中,不可太快也不可太慢,逐渐的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管理的创新理念。

(6)统一安全与质量管理体系。安全是建筑工程重点工作,没有安全就没有工程质量一说,为了确保工程安全,将工程质量与安全系统结合,无论是在查质量时还是在查安全时都要兼顾安全和质量,保正安全不达标的就不进行质量验收,质量不合格的就不进行安全达标评定,这样增强了工作力度和强度,并且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化,使得监管工作由被动局面转化为主动局面,大大提高了监管水平。

(7)加强工程信息化管理。当前是信息化的社会,信息化社会带来的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提升了工作效率,创造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作为工程管理工作来说,信息化的管理系统可以为企业以及管理人员提供更加及时的信息,并且提供参考意见,这是高效的辅助手段,也是信息化系统的优势,同时,信息化系统可以掌握工程全方位的情况,包括施工进展、成本控制,然后进行分析,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及时的决策。

3 结语

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1.项目的界定及特征、工程项目管理特点

1.1项目的界定“项目”的提法由来以早,建筑业及军事领域最早运用项目管理的工具和方法。项目的定义有多种,但都围绕着项目的基本概念而归纳的。ISO10006中规定项目为“具有独特的过程,有开始和结束时间,由一系列相互协调和受控的活动组成。过程的实施是为了达到规定的目标,包括满足时间、费用和资源的约束性条件。”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在MBOOK给出的定义为:“项目是为了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或服务而作的一次性努力。”德国国家标准DIN69901定义项目为“项目是指总体上符合下列条件的具有唯一性的任务。(具有预定目标,具体的时间、财务人力和其它限制条件,具有专门的组织)。”

1.2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特点建筑工程项目一般具有下列特点:(1)复杂性程度高,建筑工程造价高,参与人数多,利益相关者多,对环境的依赖和影响都比较大,时间长,所以相对于其它的项目而言,其复杂性程度高。(2)项目进行中不确定性程度大建筑工程项目复杂性高,受外部环境影响大,如天气、原材料价格、政府法规变化、周边社会关系等较容易影响项目进程;项目内部各利益相关者,如业主、监理、总包商、分包商、供应商、政府监管机构,变数较大;加之项目自身建设进度也在不断进行,其不确定性程度高,管理过程应牢牢把握渐进明细的特点。(3)建筑工程项目目标较易明确,多实行目标管理,目标相对稳定建筑工程项目较之其它技术开发项目,目标较稳定,建筑工程项目化管理已实行多年,积累了丰富的资料和经验,所以项目目标一般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也多数采用目标式的责任承包管理。(4)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方式正由粗放型向现代项目管理转变建筑工程项目实行项目管理多年,但与国外先进的管理尚有一定差距。

2.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理论

2.1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发展1988年我国开始学习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进行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体制改革应用试点。在建设工程施工中实施项目管理是指从事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企业(简称工程项目管理企业)按照业主的要求和委托没,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协议要求,代表业主行使对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组织实施建造过程进行全系统或若干阶段的管理控制和服务。工程项目的管理企业是不直接与工程项目的总承包企业或勘察、设计、供货、施工企业签订合同,但可以按合同协定,代表协助业主与工程项目的总承包企业或勘察、设计、供货、施工等企业签订合同。并受业主委托监督合同的履行和整个工程项目的实施。

2.2我国现阶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我国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工作的全新项目管理模式,以及逐渐过渡到项目管理规范化的出台到全新项目管理模式和管理人才执业资格的配套发展深化,使得项目管理工作在中国从单一到综合、从综合到系统,从系统到全过程,形成自成一体的管理科学体系。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探索、实践、提高和完善,发展到现在无论从理论体系的研究深度还是实践应用的广度看,都已形成固有的中国式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处于决定性地位,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国际惯例接轨在行业中的体现,是中国建筑业改革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浓缩和升华。(1)“代建制”管理模式代建制,即政府投资项目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专业化的项目管理公司,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组织实施工作,项目建成后交付各使用单位。它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在政府投资项目上的一种具体运用和管理制。代建期间,项目管理企业按照合同约定代行项目建设的投资实施主体职责。(2)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运作模式工程总承包实际上也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实施中的一种运作模式。建筑业当前推行工程总承包其目的主要是克服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相互制约和脱节的矛盾,实现从勘察设计到采购施工一体化工作的有机结合,并通过社会人才资源整合,进行整体统筹安排,优化设计方案、合理深度交叉,有效地对质量、成本、进度和安全进行综合控制,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缩短工期,降低投资,保证质量,确保项目投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达到投资者所期望的最佳目标。这也正是项目管理工作所要求的真实内涵。工程总承包的定义,从广义来说,就是下面设有分包的单位。具体讲就是总包企业接受业主或发包方的委托,按合同约定完成某一项工程,并对该项工程的成本、质量、进度、安全等要求和目标实现负全面责任。总包可以将合同中的部分工作分包给分包单位,但对分包所负责的工作承担连带责任。建设部《关于积极培育和发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对此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我们应当对其具体内容进行深化,站在行业规范化管理和前瞻性发展的高度加以认识理解并认真贯彻落实。(3)工程咨询企业从事建设项目管理服务的运作模式由于我国建设行业的工程咨询管理企业发展缓慢,为了缩短与跨国公司在项目管理上的差距,加快与国际接轨,建设部在2003,年出台《尽快培育和发展一批项目管理企业指导意见》后,又于2004年出台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试行办法》,进一步明确规定了项目管理企业的资质、业务范围以及具体要求。一方面从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服务与承包的角度规范了企业行为,提出了项目管理必须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

3.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上的现状

3.1工程项目管理程序中缺乏执行控制所谓在建设程序中的各阶段(包括建设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设计工作阶段、建设准备阶段、建筑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中,建筑管理执行者通常处于一种非主动性位置,没有体现出作为一个建设的核心部门核心建设执行者的组织性及主导力量。

3.2工程项目人力资源选择配置欠缺一般在施工阶段是整个项目的建造实施过程,项目管理队伍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是关键的建设要素,决定着整个建设项目的建造实施。并且在当今社会高速发展的平台上,建设项目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整体水平比较落后、劳动资源模式比较传统,流动性以及各种不定因素造成配置混和。缺乏项目部门的团体学习提升,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实施。

3.3工程项目经理的胜任力不足项目经理在建设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重要的管理人才,处于中坚地位。他主导整个项目的发展,是项目各种需求的集中交汇点和执行点。但在现阶段的项目经理大多数所执行的管理机制不顺畅,竞争意识淡薄;管理水平低下,模式落后;缺乏国际承包经验、高素质人才、特别是专业技术带头人,项目负责人以及有技术、懂法律、会经营、通外语的复合型管理人缺乏。

4.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创新管理体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体制转变的环境中,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与挑战,有了不同以往的各种发展趋势。同样建设施工项目管理也应该在管理体系上更加充分有效的发挥作用,更加能够面对新世纪工程建设新的高潮来临。必须持有科学严谨的态度总结项目施工管理取得的新进展、提出符合建设施工管理的创新体系。超级秘书网

4.1积极建立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管理法人责任制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也是可以从源头上有效地控制工程管理执行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是在宏观调控下,先有法人,后进行建设,法人对建设项目筹划、筹资、以及实施管理过程中建设直到生产经营管理、全过程、全方位的负责制,按国家规定法人享有充分的自,并对法人进行严格监督管理制度和奖惩的制度。

4.2严格控制项目施工阶段的工程投资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是按照设计思想具体组织施工建造的实施阶段,是要把设计付诸实现的执行过程。施工阶段工程投资控制是把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在承包合同价或投资估算内,并力求在规定的工期内生产出质量好、造价低的建筑产品。按照管理要求进行施工、选择承建分包商,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与使用建设资金,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处理好工程索赔。

5.结束语

工程项目管理在工程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甚至决定工程项目的成败。作为建设工程的有效管理资源,将成为建设项目的发展途径。通过完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对工程项目的工期、投资等进行有效控制,从而创造出较好的社会、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龚益鸣.质量写作论文管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1.1现场场容、场貌布置。

1.1.1现场布置图必须根据场地实际合理地进行布置,设施设备按现场布置图规定设置堆放,并随施工基础、结构、装饰等不同阶段进行场地布置和调整。

1.1.2道路与场地道路畅通、平坦、整洁,用混凝土浇捣,不乱堆乱放,无散落物;建筑物周围应浇捣散水坡,四周保持清洁;场地平整不积水,无散落的杂物及散物;场地排水成系统,并畅通不堵。建筑垃圾必须集中堆放,及时处理。凡市区沿道路的建筑工地周围,应设置不低于2.5m的围墙,围墙两面刷白。外面涂上建筑物名称、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内容。

1.1.3班组落手清班组必须做好操作落手清,随作随清,物尽其用。在施工作业时,应有防止尘土飞扬、泥浆洒漏、污水外流、车辆沾带泥土运行等措施。有考核制度,定期检查评分考核,成绩上牌公布。

1.1.4大堆材料砂石分类、集成堆放成方,底脚边用边清。砌体料归类成垛,堆放整齐,碎砖料随用随清,无底脚散料。灰池砌筑符合标准,布局合理、安全、整洁,灰不外溢,渣不乱倒。

1.1.5周转设备施工设施设备、大模、砖央等,集中堆放整齐。大模板成对放稳,角度正确。钢模板及零配件、脚手扣件分类分规格,集中存放。竹木杂料,分类堆放、规则成方,不散不乱,不作它用。

1.1.6水泥库袋装、散装不混放,分清标号,堆放整齐,目能成数。有制度,有规定,专人管理,限额发放,分类插标挂牌,记载齐全而正确,牌物账相符。库容整洁,无“上漏下渗”。

1.1.7构配件及特殊材料统一堆放混凝土构件分类、分型、分规格堆放整齐,楞木垫头上下对齐稳定,堆放不超高(多孔板不得超过12块)。钢材、成型钢筋,分类集中堆放,整齐成线。钢木门窗框扇、木制品分别按规格堆放整齐,木制品防雨、防潮、防火,埋件铁件分类集中,分格不乱,堆放整齐。特殊材料(包括安装、装演、装饰、保温及甲供、自购)均要按保管要求,加强管理,分门别类,堆放整齐。

1.2生活卫生:①生活卫生应纳人工地总体规划,落实卫生专(兼)职管理人员和保洁人员,落实责任制。②施工现场须设有茶水亭和茶水桶,做到有盖加配杯子,有消毒设备。②工地有男女厕所,有便溺设施,落实专人管理,保持清洁无害。④工地有男女更衣室,有防窃措施,保持室内清洁。⑤工地设简易浴室,保证供水,保持清洁。⑥现场落实消灭蚊蝇孪生承包措施,与承包单位签订检查监督约定,保证措施落实。⑦生活垃圾必须随时处理或集中加以遮挡,妥善处理,保持场容整洁。

2文明施工检查措施

2.1检查时间项目文明施工管理组每周对施工现场作一次全面的文明施工检查。公司生产技术部门牵头组织公司各职能部门(质安部门、劳资部门、材料部门、动力部门等)每月对项目进行一次大检查。

2.2检查内容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执行情况。

2.3检查依据前面所述“文明施工管理细则”。

2.4检查方法项目文明施工管理组及公司文明施工检查团应定期对项目进行检查。除此之外,还应不定期地进行抽查。每次抽查,应针对上一次检查出的不足之处作重点检查,检查是否认真地作了相应的整流改。对于屡次整改不合格的,应当进行相应的惩戒。检查采用评分的方法,实行百分制记分。每次检查应认真作好记录,指出其不足之处,并限其责任人整改合格,项目文明施工管理组及公司文明施工检查团应落实整改的情况。

2.5奖惩措施为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应当对每次检查中做得好的进行奖励,做得差的应当进行惩罚,并敦促其改进。由于项目文明施工管理采用的是分区、分段包干制度,应当将责任落实到每个责任人身上,明确其责、权、利,实行责、权、利三者挂钩。奖惩措施由项目根据前面所述自行制定。

3结束语

文明施工已经提到了企业是否能够生存的高度,我们所有的管理人员只有深刻的认识到文明施工的重要性,人人重视文明施工、人人关注文明施工、人人参与文明施工管理,让文明施工成为一种自觉行为,才能使我们的文明施工管理上一个新台阶,从而切实改善施工环境、施工秩序,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让企业可持续发展有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佩建.浅谈建筑施工企业的文明施工管理[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7.(02).

[2]黄勇.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J].四川建材.2009.(01):308-309.

[3]陈永良.试论如何加强建筑企业文明施工管理[J].大众科技.2007.(03).

[4]付先波.建筑企业文明施工管理探讨[J].中州煤炭.2007.(01).

[5]韩权友.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促进文明施工的思考[J].建筑管理现代化.2005.(02).

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现代项目进度规划是工程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项,通过该计划的制定,从而确定该现代项目管理理论在工程管理当中的应用韩建军东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57091项目的工期,并最终确定项目的日进度和进度的基准。在这其中采用WBS方法通常为网络规划进度的前提,通过对工程的划分后,对其中的活动进行定义,估算和排序,从而形成最后的网络图。该网络图则是以资源完全满足的情况下作为前提,从而计算工程完工的最短路径,并在这个基础上,实现对工程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确定工期,并制定项目进度计划。而在对项目进度的计划中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针对管理层,第二是针对工程项目本身。

(1)里程碑图(主要对高管层)

通过该方法主要从宏观的角度对项目建设中的重要事件的计划和完成的情况进行描述,从而为高层决策者提供参考。其具体的过程则,该计划可在项目进度完成前,或在确定后也可提报,成为管理层对下属企业建设的参考依据。

(2)横道图

横道图则是以横坐标作为项目完工的时间,以纵坐标作为任务轴,从而组成二维坐标图形,形象的将项目建设的任务表示出来。通过该图可得到工程任务的分布,同时其具体的完成时间,以此对工程进行动态的跟踪。

(3)进度优化

工程建设中其将面临各种不同的复杂环境,也涉及到不同的因素。因此,要综合各种不同的因素,使整体的资源配置达到最大化的程度是非常困难的。对此,在工程建设中通常采取以下三种不同的方法:第一,工期优化方式。所谓的工期优化就是将整个工程在关键路径上的关键的工序进行压缩。具体的方法则是计算出项目的关键路径后,对其中每个关键活动进行研究,从而调整该关键活动的持续时间,以此直到整个工期得到满足。在这个研究程序当中,要充分考虑成本和资源。第二,通过资源的优化。对资源的优化则包括在工程建设当中的资金、材料、人工、设备等方面的优化。通过将这些要素和成本、进度等结合起来,实现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成本最低。第三,成本方面的优化。对成本的优化则主要分类两种不同类型,第一,随着工期的变化所带来的直接成本方式的优化,如人工、设备、动力等;第二则是工期的延长所带来的间接费用的增加。如管理费,租赁费等,将两费用相加,得到最大的成。

2工程收尾阶段的应用

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加强燃气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是确保管网安全运行的基础。本文结合获得全国首家燃气工程行业ISO9002国际质量认证,并占深圳燃气工程市场主导地位的深圳市燃气工程有限公司的质量体系运行情况,总结了实施ISO9002质量标准对规范燃气工程施工的重要作用。

1燃气工程企业实施ISO9002质量标准的目的和意义

燃气工程普遍具有项目多、分布广的特点,实施ISO9002质量标准,无论在软件还是在硬件方面,都会遇到工业企业所不存在的困难和难以解决的问题。因而燃气工程企业推行实施ISO9002质量标准有一定的阻力和难度。但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必须居安思危,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求效益。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和工程质量,我们必须规范工程行为,严格推行实施ISO9002质量标准,这无疑是企业打开市场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2按照质量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体系文件

在ISO9000系列质量标准中,《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的模式》是与燃气工程密切相关的质量标准。质量体系是按照质量标准的要求建立起来的,由三个层次的文件构成,即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包括各种表格和质量记录)。一个企业的质量管理就是通过对企业内各种过程进行管理来实现的,因而就要明确对过程管理的要求、管理的人员、管理人员的职责、实施管理的方法以及实施管理所需要的资源,把这些用文件的形式表述出来,就形成了本企业的质量体系文件。

2.l质量手册是质量体系的纲领性文件

质量手册是阐明公司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概述质量体系的第一层次文件,是质量体系运行中须长期遵循的纲领性文件。主要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组织、质量职责和程序概要等内容,对ISO9002规定的19个质量要素的要求作了基本的描述。质量目标是可实现的、高水准的具体目标,质量方针是对质量的总的追求、对顾客的承诺。我们的质量目标是: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100%;质量方针是:每项工程,力求完美;每位客户,称心如意。

2.2建立系统有效的程序文件是质量体系正常运作的关键

程序文件是将与质量要素有关的一切活动和过程程序化并以文件的形式予以保存,它详细描述了为实施质量体系要求所涉及到的各职能部门的活动。我们在实施ISO9002质量标准并建立质量体系之前,已执行着一些管理制度,诸如档案台同、质量安全、材料设备、工程验收等管理规定。上述管理项目中,有几种管理的内容与ISO9002质量标准的某些质量要素要求相重叠。如何正确对待以往存在的管理规定,将ISO9002质量标准与这些管理规定之间不一致的地方协调好,是建立完善的、行之有效的程序文件的难点。根据ISO9002质量标准对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要求,19个要素都应有相应的程序文件,结合要素的要求及公司对应活动的复杂性,每一个要素可以由一个程序文件加以描述,也可以由几个程序文件加以描述。程序文件必须切合实际,有明显的针对性,切勿造成文件写得好、实际难做到的情况。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写所做的、做所写的。如在施工现场的工程材料管理不适用于材料仓库的管理;施工现场的不合格品的标识不适用于在厂内的不合格标识;需作业指导书规范的文件不要上升到程序文件这个层次中;必须在程序文件这个层次中描述的要点也不能列在作业指导书中。这里仅以其中一个要素过程控制为例说明程序文件的编制。为完整描述这一要素,先确定了生产过程中可能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七个控制要点,它们是深圳市燃气工程施工过程的关键。针对这七个要点,形成了描述这一要素的七个程序文件,见表1。

2.3作业指导书和表格规范了具体的质量活动

作业指导书和表格是质量体系的第三层次文件,是用以指导具体过程、事物形成的技术性细节描述的可操作性文件,是质量体系运行和产品质量形成中最详细的工作文件。作业指导书也是一种程序,只不过其针对的对象是具体的作业活动,而程序文件描述的对象是某项系统的质量活动。表格在使用之后连同报告,就形成了质量记录,作为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的证据。表2摘录了涉及到施工安全的部分作业指导书。

3实施ISO9002质量标准对规范施工的重要作用

我们建立的质量体系,给出了最好的、最实际的达到质量目标的方法,确立了职责和权限,处理好了接口,使质量体系成为职责分明、协调一致的有机整体。通过几年来的运作,我们总结出了它在规范工程施工、提高工程质量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3.1规范了施工行为

(1)表3中列出了我们推行质量标准前后深圳市燃气工程验收时,对管道进行压力试验的相关参数。以往地上管强度、水柱、气密试验压力参数和强度试验的保压时间以及埋地管气密试验压力参数,都存在与设计说明或施工规范要求不一致的地方。通过质量体系的实施才纠正了这项不规范的质量活动。

(2)质量体系如何规范施工行为,低压管道的验收情况也很有说服力。在对低压管道进行5KPa水柱试验时,国家规范和设计说明对抽查比例并未作出明确规定,多年来沿用抽查总户数10%的习惯做法缺乏理论依据。但总结我们的实际经验,证实这一习惯做法是可行的。因而,我们在质量体系文件中对这项质量活动进行了规范。在此,我们也希望设计单位能在设计文件中予以明确。

3.2保证了焊接质量的稳定提高

焊接是燃气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点之一。在实施质量体系之前,焊工在焊接过程中依靠个人的经验和技术水平,影响焊接质量的一些关键参数缺乏规范统一的指导书。实施质量体系后,我们制定了指导焊工和管工操作的焊接工艺卡(见表4),将不确定的参数明确下来,使以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操作程序化、规范化,并使焊接质量有了稳步地提高。图1显示了从1995年至2000年我们的焊缝经X射线无损探伤检查,所评定的焊缝质量等级的变化情况。

3.3埋地管道防腐绝缘质量显著提高

埋地管道防腐绝缘质量关系到管道的使用寿命,深圳地处沿海,管道的耐腐蚀性尤为重要。推行质量体系后,我们对管道沟槽、管道内外表面除锈、涂刷底漆、绝缘胶带缠绕直至安装、回填处理等作业均设计了作业指导书和有关的质量记录,同时对影响防腐绝缘质量的间接因素进行了规范,从余土清运、沟坑围栏等几个方面制定了标准。图2显示了我们在实施质量体系前后通过电火花检测管道绝缘防腐的破损点的情况。

3.4提高了对高难度项目的施工能力

推行质量体系,对一些高难度项目施工有了质量组织保证,有完善的质量保证运作程序。表5是我们近两年完成的超高层商业楼宇燃气管道工程的两个代表项目。通过对有关技术参数的分析,严谨科学的质量体系为这些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有效的组织保证。

3.5促进了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结合质量体系纠正预防措施报告和质量审核报告提出的容易产生不合格的质量难点,我们实施了整改措施,以满足质量体系要求。表6摘要了部分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情况。

3.6拓宽了质量活动的记录范围,完善了质量记录

质量记录具有可操作性、可检查性、可追溯性、可见证性和系统性。在没有建立实施质量体系之前,所有的质量记录都只限于深圳市档案馆所规定的燃气工程竣工资料。实施了质量体系以后,根据质量体系说到的就一定要做到,做了的就一定要有记录这一基本要求,对所有质量活动,即使该记录在竣工资料中不要求存档,也应有相应的质量记录。例如,对PE管焊接质量的检验目前在国内还缺乏有效的测试手段格钢管的焊接质量可以利用X射线无损探伤来检测X只有通过外观检查和试压来判定。因此,竣工资料对其质量记录未作存档要求。但按照质量体系要求,我们制定使用了江E管焊接记录入将相关的焊接参数(如时间、温度、电流)、焊接位置、操作人员等记录清楚,从而使我们的质量记录更加科学、真实、全面。表七摘录了实施质量体系后建立的部分质量记录。

3.7人员素质得到了稳步提高

质量体系19个要素中专门对培训作出要求,明确了培训需求及培训对象,在质量活动中我们作出了培训计划并保存培训记录,将培训教育、素质提高纳人到质量活动之中。表8说明了1996年和2000年施工人员持证的情况。其中,管道工全部由市劳动局行政主管部门考核获得职业资格技术证书,这在全国燃气施工行业还是首批。

4影响质量体系实施的一些重要因素

质量体系确保了施工工艺、工序的会理性、施工操作的规范性、工程设备材料的采购、保管以及检验和试验的合理性。我们认为保证所有质量活动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的几个因素是人、机、料、法。

4.1所有的质量活动关键在于人

质量体系明确了人员的岗位职责和权限,员工履行职责才能保证质量体系的推行。同时,凡是与质量活动有关的人员在上岗前必须培训取得相应资格,特殊工种(如电焊工、电工)必须持证上岗。

4.2施工机具设备管理是质量活动的必要条件

机具设备的购置、检验、使用、保养和维护贯穿质量活动的全过程,必须建立相应的、切实可行的质量记录。

4.3工程材料管理是质量活动的基础

工程材料按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工艺要求进行采购、验收、保管及领用、发放,以确保投入使用的材料符合规定要求。

4.4完善的质量体系文件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推行质量体系过程中,须根据实际需要对局部的程序文件按规定进行修订,保证质量体系的科学、规范。

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第6篇

由于监理单位中大多数监理人员都是刚从设计院或从事教学科研出来的,只有少部分为注册上岗的监理人员,大多数监理人员并并不具备监理执业资格,甚至有的监理人员未经过培训就直接上岗,导致在电力工程建设中监理人员不能按照监理执业制度管理,致使电力工程监理制度流于形式。除此之外,由于电力工程的监理人员流动性较多,大多数都是临时聘用的监理人员,监理人员责任心较差,给电力工程监理工作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二、加强电力工程监理管理的改进

(一)完善电力工程监理管理体制

完善的监理管理制度是落实电力工程监理管理的前提条件,根据电力工程的实际特点完善安全监理制度。由于电力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对相关法律法规认识不深,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监理制度的发展,工程监理也难以与国际接轨。因此,为了有效发挥监理单位的作用,通过完善工程监理法律法规体系来促进监理行业的发展,使监理单位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在工程监理法律法规体系中,应明确规定监理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包括:第一,监理单位需要对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成本、施工进度进行控制,进行工程建设信息和合同管理,积极协调相关单位间的工作关系;第二,明确电力工程监理的工作范围,包括设计方案讨论;检查施工图方案;参与对承包商的招标评标;参与施工图交底、组织图纸会审;检查施工现场原材料及构件数目及质量等;第三,监理单位必须与业主签订监理合同,合同内容应包括监理工作范围,双方权利、义务和责任,合同必须按照《火力发电、输变电工程监理招标程序及招标文件范本》的相关规定,双方必须严格执行合同内容;第四,实行总监理师负责制,设立由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及其他监理人员组成的监理机构,在施工现场设立监理项目部,并配备相应的监理人员,各自履行自己的监理职责。

(二)加强电力工程监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在电力工程建设监理管理中,监理人员的文化素质及道德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电力工程的建设质量,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既要加强安全知识技能的学习,也要加强安全管理和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通过制定绩效考核制度来充分调动监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提高了监理人员的文化素质,监理人员才能做好电力工程监理管理工作,监理工作才能落到实处。只有不断加强对监理人员的培训工作,给予业主和施工单位更多的专业指导,做到“三控、两管、一协调”的管理,提高电力工程质量。在电力工程建设中,只有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具备相应的法律道德观念,才能促进电力工程建设活动的顺利开展。通过对电力工程建设实行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充分发挥监理作用,以促进电力工程建设持续、稳定的发展。

(三)加强电力工程全过程的监理管理

针对电力工程全过程的监督管理,首先必须做好策划管理工作,包括监理规划、安全监理工作方案、专业监理实施细则、质量旁站方案、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以及审查施工项目策划文件。还应在初步设计阶段,监理人员通过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交流,对已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经济指标的合理性进行核查,理清业主的意愿和要求,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可以要求设计人员按照业主的意愿和要求进行设计。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审核,全面监督施工单位在施工前的安全防护设置及施工布置,从而为电力工程施工做好铺垫。其次,加强电力工程全过程的监理工作,做好项目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造价管理、技术管理等监理工作,对电力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动态的监督和管理,严格控制电力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施工进度,以保证电力工程的顺利竣工投产,从而促进电力工程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第7篇

1)加强物资计划管理过程控制,积极主动做好物资计划工作

(1)工程物资计划是以施工方案为依据的,工程施工方案对工程物资计划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同时物资计划是采购和供应的依据,因此物资计划编制应根据施工进度合理进行编制,预留采购周期。

(2)工程负责人要充分认识物资计划的重要性,对物资计划要提前统筹、提前安排,积极联系相关单位,尽快尽早落实工程所需物资。工程技术负责人积极与设计、甲方进行沟通,按图纸、甲方及施工的要求,完善所需物资的物料属性。现场材料员要积极主动,不等不靠,第一时间把握物资计划,做到心中有数,并积极与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甲方及时要求工程技术部门复核图纸,做好物资计划的编制工作。物资供应部门的计划人员要积极主动进行沟通,对物资计划中的物料编码和物料属性关键点提前介入,提早把关,帮助和指导施工作业单位尽早完成物资计划的编制工作;物资供应部门根据现有存货量,经平库后,正式提报物资计划。

(3)各部门相互配合、协调和指导,加强物资计划审核申报管理制度,实现工程物资总量控制,避免造成物资的积压。概预算部编制预算料表,制定和下达限额领料,并依此对工程所需物资进行审核;物资供应部门按下的限额领料进行总量控制,并完成物资计划的提报工作。

2)对物资供应和物资现场的全过程进行监管

(1)施工物资的价格掌握

施工企业的物资供应部门,根据编制的物资计划和掌握物资质量要求,经过多方面、多渠道的了解,摸清市场行情,及时掌握物资的价格,对采购资金进行估算,为后续的招标工作提供依据。(2)催办和催运管理物资供应部门对已上报的计划进行跟踪,落实物资的采购、合同签订、生产周期、到货周期等信息。并与油田公司物资主管部门加强联系,协助及早确定供应商,以确保物资尽快尽早招标。按已招标签订的合同进行催运,及时掌握物资的生产、发货、运输以及物资的具体进场等供应动态。并将信息及时反馈各部门,以保证工程进度及生产需要。

(3)现场验收管理

①验收是确保采购物资的施工需求的最后防线,为了加强对物资验收这一重要环节的监管,物资管理人员按签订的合同和技术文件,组织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仔细对物资的品种、品牌、规格、数量、外观质量、到货期、外包装完好程度,和有关的技术文件进行核对,数量少的逐一验收,数量较大的,随机抽取样品。对质量有问题的物资,物资管理人员及时将有关情况向施工企业职能部门反映,职能部门将问题提报油田公司物资供应部门进行协调解决。对到货的大宗物资,不便入库的,为避免二次搬运,降低运输成本,经施工作业单位负责人认可,可直接送达工地。

②物资经验收合格后,签署验收单交现场材料员入库,现场材料人员对入库物资分类摆放,并登记入帐,并将有关单据返回施工企业物资供应部门。

③工程所需物资经安装调试、验收合格后,现场材料员按照物资主管部门合同、到货通知单和实收的物资,核对规格、数量、质量,经确认后,通知供应货开具发票,同时项目部以书面的形式向本单位物资供应部门确认办理货款结算,并由物资供应部门向物资主管单位予以确认付款。

(4)施工物资内部领用控制

①施工作业单位对到场入库的物资实行内部领料制,建立收发料制度。按施工作业的内容,划分施工作业单元(机组、班组),施工作业单元凭据内部领单进行领料。由单元负责人指定材料领用人,由施工作业单位负责人在内部领料单签字,到现场库房领料。库房保管人员要审核内部领料单,双方检查型号、规格、数量和质量,并签字认可,库房保管人员对发出物资登记入帐;对物资的发放要实行两级台帐制。无论是大宗物资还是零星生产辅材都要做到领用合理,流向清楚,手续齐全。

②施工企业对生产辅材和零星材料制定消耗定额,施工作业单位根据消耗定额按工作量对施工作业单元实行定额发放制,便于有计划、有准备的供应施工生产用料,同时也有利于落实物资消耗定额和节约物资。发料的方式可根据不同条件和进度,按天发料或全月一次限额,分次发料。发料严格按施工作业单位制定的发料计划进行发放,没有计划的不发料,没有定额的不发料,更不能超额发料。因特殊情况而需补料时,必须说明原因,并经施工企业主管部门和领导批准后,才予以补料,实行补料审核制。因材料节约、计划变更,领用的材料有剩余时,将材料退还现场库房或在下次领中扣除,工程完工后,必须退库。

③施工企业主管部门会同施工作业单位按完成工程进度和消耗定额,加以核实,避免虚报、冒领和物资浪费的现象发生,同时要定期对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差异的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不断完善消耗定额。④物资发出后,现场库房保管人员要登记发出明细台帐。现场库房经常收、发料,数量变动频繁,为了及时准备掌握物资的存量,避免物资的短缺、丢失和超储积压,依据收料台帐和发料台帐进行仔细核对,做好清仓盘点工作,做到帐物相符,严防物资的流失和浪费。

3)提高专业物资管理人员的素质,不断提高物资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人才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在施工企业资源的配置中,人才的优化配置是重中之重。物资管理是一门科学,不是谁来才能干好。它需要优秀专业化的人员。按照目前施工企业用人机制,施工企业应以施工作业单位的人员为主,不断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有系统、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的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培养,提高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管理能力,尤其是要加强企业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爱岗敬业精神,使其形成一种制度,并逐步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同时,要充分发挥企业自身调配功能,使人员在企业范围内合理流动,实现配置的最优化。这样,既可解决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又能为提高企业物资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4)建立资源共享信息平台,为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依据工程因其功能化和个性化的要求,其所需物资涉及品种、规格较多,同时近年来新材料的不断涌现,材料的价格市场变动和差异较大,造成了施工企业在物资招标和概预算工作中的被动局面。因此,为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共享,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提高整体效益,施工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在企业内建立一个信息沟通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一是可以使闲置资源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二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保证工程项目急需;三是节约时间,可以使管理人员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程施工或现场物资管理工程中去;四是为物资招标和工程概预算提供依据,掌握工作的主动权,也为施工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2.结束语

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风险管理;监理项目;应用

【中图分类号】TUT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23(2005)07-0097-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风险管理这一新兴管理学科在建设项目中逐渐被认识和应用。监理单位作为工程参与的重要一方,在当前工程建设市场秩序还不规范这个大环境下,自身风险系数愈来愈高。如何直面风险,将先进的管理方法切实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作到“见之于未萌,防患于未然”,控制、回避和缓解风险,是当前监理单位应着手研究的重要课题。下面结合工程监理项目实例谈谈个人粗浅体会。

一、风险因素识别

风险因素识别是风险管理中的首要步骤。从监理单位角度看,虽然风险因素种类繁多,成因复杂,但较普遍风险因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来自业主的风险

1.不合理的工期。有的业主为追求竣工后较大的利润,制订的工期一般较短,经常出现边设计边施工边订货的现象,各专业各工种交叉作业,24小时突击会战,工期多则一个月,少则十几天;有的投资上亿的大型工程,不分昼夜会战,本来合理工期近2年,但为了要投产后的经济效益,将工期压至几个月;还有的项目为了迎接上级的检查,需要形象进度,有时违背施工规范,不遗余力安排突击会战。上述情况,造成工程管理极不规范,使监理工作很难按正常秩序开展,留下了诸多质量和安全隐患。

2.施工队伍的安排。建设工程是敏感行业,各式各样的承建单位更是差异较大,有时业主安排的施工单位很难或根本不胜任其所承揽的工程,客观上将问题和风险转嫁给监理单位。

3.大尾巴工程。有的项目缺乏严肃性,工程量不大,正常几个月的工期,但不是设计图纸不齐、设备不到货,就是投资超概,开开停停,一干就是3、4年。仅有的一点监理费弄的监理单位入不敷出。

4.盲目干预。设备、材料订货是建设工程项目最为敏感问题,由业主或施工单位采购,有时到货不合格,迫于工期或多方面原因,有时业主指令同意放行,为安全生产埋下了不安全隐患。

(二)来自施工单位的风险

1.挂靠施工企业鱼目混珠。纵观工程建设市场,这样的施工单位几乎覆盖了大部分土建工程;由于其利润不高,这些力量把目标瞄向利润高的安装行业,什么挣钱干什么,近两年起已介入到管线安装专业,甚至渗入到电气安装专业。他们打着大施工企业的招牌,根本不具备资质,要啥没啥,连起码的机具及技术人员都是临时拼凑的,是目前建设工程最大的风险因素来源。

2.大型国有施工企业整体实力滑坡。由于管理机制上的问题和受市场无序竞争的影响,使目前很多大型国有施工企业整体实力下滑,有经验的工程师、技师和工人退休后,青黄不接,后继无人,技术力量明显不足,管理跟不上。有时为突击任务,不得不从市场上临时雇工,很难达到施工标准和规范。

3.偷工减料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为追求利润,降低成本,部分施工单位在工程材料上存在以小代大、以薄充厚、以次充好、弄虚作假、蒙混过关的行为,如防腐保温材料市场复杂,水份很大,稍不注意,就被其钻空子;在工程内容上,不按规范要求的程序和步骤施工,能少干就少干,低标准、老毛病屡禁屡犯,存在侥幸心理。

(三)监理单位内部的风险

1.管理体制问题。目前一些大型行业监理单位绝大部分还在国企之中,基本还停留在国企内部工程管理模式上,任务都是上级分配下来的,缺乏市场竞争机制,风险意识不强。这样的监理单位大都缺乏独立管理能力和有效的控制手段。

2.监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目前监理人员组成个体差异较大,整体素质偏低,现阶段即懂专业、经济、法律、管理的综合素质人材极少,高学历、高学位人员也为数不多;监理公司只能适应常规监理业务,对于较大型、较重要的施工方法、方案、技术措施等缺乏主观见解,自己拿不出有独立见解的东西,工程前沿的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了解甚少,开展业务很被动。

3.虚假挂靠的监理单位鱼目混珠。受经济利益驱使,不正之风愈来愈严重侵蚀着专业监理队伍,一些个人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挂靠在某个大公司上,东挪西凑证件,临时雇人,根本不懂监理业务,也堂而皇之干起监理业务来。

4.不良环境影响增多。由于不正之风及业主干预过多,监理工程师工作很难按正常秩序开展,加上监理单位自身管理跟不上,弄得监理单位人心涣散,队伍不稳,相当一部分监理工程师身心疲惫,前途渺茫,无力负责任工作,结果是工作不到位甚至失职。

二、风险评估

“知其所以危,则安矣”。风险管理的第二步要对其风险因素作进一步分析,即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将风险损失程度和发生可能性量化的过程。下面以抚顺石油一厂20万吨/年石蜡高压加氢项目开展的风险管理为例,该项目投资2亿,原工期10个月。任务确定后,项目总监及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公司技术经营部门和本工程相关的专家或有经验人士,首先根据该工程特点列出30个风险因素,编写《风险因素清单》;然后用定性方法,按风险因素对项目影响程度,将其划分为灾难、严重、较大和一般风险,经过讨论和统一意见,做出风险程度评估:

1.灾难风险4个。业主方面:关键工程施工队伍的安排;施工方面:关键工程的综合管理及技术素质,关键工序、重点部位不按规范施工;监理方面:发现不了重大技术和质量问题。

2.严重风险8个。业主方面:合同不按规定计监理费,设备及主要材料不能及时到货,不尊重客观实际安排突击作业;施工方面:一般工程的综合管理及技术素质,现场缺少技术人员或不胜任工作,弄虚作假、偷工减料;监理方面:错误做出指令及批示,发现不了一般性问题导致质量失控,

3.较大风险9个。业主方面:合同工期定的太短,设计深度不够发生大量变更,超概算资金无来源;施工方面:分包队伍的选择,一般部位或工序不按规范施工;监理方面:总监,监理部整体素质,本工程相应标准规范熟悉程度,个别人员工作水平不高发现问题不能及时制止或听之任之。

4.一般风险9个。业主方面:日常事物干预较多,大尾巴工程,对甲方原因拖期经济没有约束;施工方面:低标准、老毛病、坏习惯,施工机具满足不了需要;监理方面:监理人员与分管业主关系,与项目所在地人际关系,主要专业监理工程师的业务水平,工作方法。

三、风险对策及实施

风险对策是整个项目风险管理最重要步骤,只有客观地面对风险,采取措施,才能降低、回避、分散或防范风险,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第9篇

1施工前的准备

对于该条道路的施工,需要保证以技术无障碍为基础,对道路施工所具有的技术协调功能进行充分的发挥。首先,需要施工人员能够对道路施工的设计图纸进行充分的熟悉,并做好设计的交底工作,提前做好施工准备。施工管理人员方面,也需要能够对自身协调功能进行良好的发挥,通过对设计人员的组织使其同道路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以此保证班组以及施工队能够对设计意图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避免问题的出现。尤其是道路中涉及到不同工种结合施工的部位,更是需要设计、施工以及建立几方能够做好相关的研究与讨论工作。此外,还需要针对该工程明确项目领导与责任人,根据实际需求做好监理方以及施工方的管理工作,对重要的岗位提前指派人员进行现场管理。

2施工进度管理

对于工程进度管理来说,也可以说是一个具有着长期特征的工作,需要施工方能够通过工程进度会议的开展对工程施工中对工程进展产生影响的问题进行良好协调与解决,并通过针对性方式的应用对本工程的施工提供一个更好的施工环境。同时,单位相关工作人员也应当能够通过对现场人员跟踪的方式对机械设备以及施工材料的进场情况、是否严格根据施工设计方案开展工作等情况进行监督与把握,如果发现问题存在,就应当及时的将该问题提交到监理方,并由各方共同商议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方案。

3施工合同管理

对于施工合同管理这项工作来说,主要由三方面所组成:业主方面,需要对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对于合同的执行情况做好检查工作,并对审查符合支付等报表工作进行审查,看对于合同的履行情况是否及时,保证合同执行情况的及时、正确。

4严格控制材料质量

对于施工材料来说,可以说是市政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砂石、水泥以及沥青等等,将直接对整个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对此,就需要在工程施工开始之前能够严格按照设计图纸需求对相关材料进行采购,保证所选择材料的规格、性能以及型号等等都能够满足施工需求。而在实际采购环节中,则应当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对其所具有的经济性做好控制,保证材料的各项质量证书的齐全性,在材料进场时,也需要做好材料质量的检查,如果经过检查不合格,则坚决不得进场。而在材料进场之后,则需要指派专人对其做好管理工作,通过对材料质量的控制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5提升机械化施工水平

本市政道路的施工中,也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压路机以及碾压设备等,以此在提升施工效率的同时最大化的提升工程质量。而在具体对设备进行选择时,也需要避免对设备进行盲目的选择,而是要通过对工程性质以及规模进行良好掌握的基础上以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对设备的种类以及型号进行选择。

6现场施工管理

6.1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整个市政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要求,尤其是对于在城市密集地区进行施工的道路工程来说,更是需要施工企业能够严格树立起安全施工的理念,对安全管理各类制度做好完善工作,进而在整个道路施工的过程中都能够对该安全管理理念进行贯彻执行。此外,市政宣传部门也应当能够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安全和施工的宣传工作进行加强,并通过强化施工人员操作技术、安全意识的方式和夜间施工作业注意事项保证该工程的安全、顺利施工。

6.2成本管理

对于成本管理来说,其则要求在市政道路施工的过程中能够树立起以成本为基础的观念,通过对自身成本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施工方案的优化来做好项目的成本控制工作。而在现场施工作业中,也需要能够将成本管理工作的理念深入到每一名工作人员心中,避免在施工环节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二结束语

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工业设计;管理;组织

1设计管理及其任务

设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业的发展其内涵日益扩大。

工业设计是以企业为媒体而成立的。工业设计在今天有着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内容和性质。设计管理的优劣对企业的经营及其成果有着直接的影响,设计管理成了实现企业目标管理的一个方面,它起到以设计行业为中心的各种要素的综合管理的作用。

设计管理的范围与企业决策有关,即通过设计表现企业的宗旨、文化、经营方针等。设计的实务管理则包括设计规划、日程规划、设计人员的人事管理、教育及与其它部门的协调等内容。

设计管理的根本任务是按照国家制定的科技、经济政策,企业的战略目标,把市场和人民需要作为发展新品种、新技术的依据,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出技术先进、使用方便、经济合理、美观适销的新产品。

2工业设计的组织

人们的周围有着各种各样的组织,每个人都与一定的组织发生关系,受到各种组织的影响,并在其中生活。工业设计师希望到企业的设计部门工作,并在企业中发挥自己的才能。每个设计人员为了达到个人的目标,一般是围绕着组织的目标而工作,随着整个组织目标的完成,实现个人目标。现代工业产品设计涉及领域宽,技术难度大,设计工作量重,因此要有专门设计组织从事设计研究开发工作。其理由是:①能扩大人的能力,几个人从不同的立场观点出发,就可以出现很多新的构思,大大提高人的创造性;②可以大大缩短达到目标所需的时间;③容易积累知识、经验并推广;④便于有效地管理。

从中国企业情况看,工业新产品设计研究开发,主要有部属设计院、研究所、或科学院所属研究所,或省市地方所属研究设计部门,或大专院校所属的设计研究机构进行。一些大企业或专业公司,也拥有自己的设计研究部门,少数中、小企业也有设计科或设计室,但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无设计人员,更无设计部门。因此造成互相抄袭,无力顾及科研,产品往往不适应现代生活所需。为了企业的生存发展,必须重视人才储备,建立和完善新产品开发设计组织。

3设计组织的类型

3-1国外企业设计组织的三大类型国外设计部门总体上分为三大类型。

3-1-1传统金字塔型组织特点是权限自上而下,无论是命令还是信息,都是从上向下传递。

3-1-2矩阵组织像设计中心、设计总部和事业部设计室这类系统。这种组织中除总经理不同机能的纵向的权限和责任的流程外,还有科研项目负责人项目开发的权限和责任的横向的流程,组织的成员要接受总经理和项目负责人的双重领导。

3-2几种典型的设计组织形式

3-2-1设计部门设在技术部如设计科、设计室的形式。这类企业重点放在技术部门,以利于设计、规划、生产各工序密切联系。

3-2-2汽车公司的设计组织汽车公司的设计组织按车种分工作室。各小组开发内容互不了解。

3-2-3家电行业的组织形式由于设计领域的拓宽,家电行业的企业内设置设计总部、设计中心,下设各事业部的设计室或设计小组。

3-2-4其它组织形式这是一种能够对应环境变化的未来指向型的体系。例如,英国的皇家艺术大学设计研究所。研究所分成设计教育、医院设备及福利机器开发、方法论和CAD4个部门,接受委托研究,接到委托项目即组成适合这一课题的设计研究小组。组织成员中包括从外国来的研究者和留学生。设计以主设计师为核心,由工业设计师、人类工程学家、系统工程师、机械工程师、护士等各方面专家构成项目小组。组织内部无上下、左右从属关系。项目结束,则人员解散。新的委托项目一来,又重新组织新的成员。设计研究成员的任用采取合同制,每两年更新合同。中国的设计人员较少,借鉴这种方式设计研究比较合适。

4设计部门的构成和业务内容

每个企业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设计部门,且不管采取何种组织形式,均由设计的实务部门、服务部门和管理部门组成。

4-1设计的实务部门实务部门包括根据制品计划开展业务的部门和产品提案部门。

4-1-1业务进行部门主要根据制品计划进行新制品的设计,现有产品的改良、新造型,以及部分改良后的改型等工作,大部分设计人员在这种机构工作。

4-1-2制品提案部门主要是提出新技术商品化的提案,为企业预测3~5年后(汽车为10年后)所需开发生产的商品。如运用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商品化等。该部门对企业发展十分重要,备受重视。

4-1-3模型制作部门设计人员在使产品形象具体化的过程中,必须用三度空间的主体来进行研究,且决定设计的最终模型必须是1/1与生产的产品相同。以往企业的新产品模型、样机委托外单位加工,现在大部分企业的产品,尤其像汽车设计,为了保密一般都在本企业内设置模型制作部门。

4-1-4CAD部门在企业的设计部门中为工业设计服务的CAID正逐步普及。

4-2设计的服务部门设计服务部门是为设计部门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为了使设计实务部门更有效工作的部门。主要工作内容有:提供本企业以往生产、销售的制品、产品照片或产品样本、图纸等;收集提供其它企业产品、照片或样本;收集和提供外国产品、照片或样本;提供本企业与其它企业的不同机种及价格的分类;新技术情报的收集和整理;新材料的信息收集和整理;色彩管理;设计文献的收集、整理;外国设计信息的翻译;设计记录的整理;专利、实用新案、注册登记、商标等公报的整理等。

4-3设计管理部门这是使设计业务顺利推进的部门,其工作内容为:造年度预算(如市场调研费,设备器材、资料图书购置费等),设计人员的人事管理,以及组织设计部门的会议和整理会议记录等业务。

5企业中的设计管理设计管理工作的内容各个国家、每个单位都有所不同,但主要方面大致相同。

5-1设计战略

所谓设计战略即为了达到企业的目标,在经营哲学和经营宗旨的基础上提出合适的方针,伴随企业经营的规划、设计、生产、销售、宣传等有关环节,将设计所特定的形象,以及企业统一形象等贯串起来的政策。

国外将经营哲学、经营宗旨和设计战略三位一体明确提出的企业还不多,在一体化的代表性企业中有著名的意大利的沃利贝梯公司、德国的布劳思公司和美国的GE公司。例如,布劳思公司的设计战略为:与使用者个人发生密切关系的日常生活器具;同时代性,世界性和作为人类尺度的匀称以及新的可能性;适于实用的使用性,富于创新和独立性;一个产品要在整个产品计划中具有关连性、实用性和美的调和的相互关联等。

设计战略必须贯彻到设计部门的所有人员及整个企业的各个部门,必须在产品上反映出来。

5-2设计计划

设计计划不是仅由设计部门决定,而要与技术部门、制造部门、经营部门等交换信息,在这些部门的信息、构思、企业战略、经营宗旨、经营方针的基础上,设定设计目标,制订设计方案,经过产品开发会议和规划会议等逐步明确。

设计计划的目的和作用是:为了提高商标形象的设计;基于社会动向、需求预测的设计;基于技术开发、技术预测的设计;基于产品生命周期预测的设计;为了适应市场竞争的设计;基于需求变化和价值观多样化的设计;为了降低成本的设计等。

由于设计计划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料不到的问题,因此,设计计划,尤其是日程计划必须随时修正。在如期达到目标的前提下调整。

5-3设计师的管理

要实现设计部门的目标,必须靠设计人员。而每个设计人员的思想方法、生活方式以及到设计部门的动机都不尽相同。设计管理中的管理人员要求具备能协调管理者和整个设计部门关系,以及为了实现目标有效地调动设计人员积极性的能力。

由于一切设计目标的具体实施都需通过设计人员进行,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设计人员的管理是设计管理中最重要的方面。

在国外,设计师已经从造型专家的概念转向与整个企业各部门有机联系的协调师,从专业人员向企业总管理者或具备两者素质的人才方向发展。为此,设计人员不仅需有造型的教育训练,而且要作为能洞察未来变化、具有适应能力的规划者以及具备“经营管理”、“财务”等知识的工业设计师来培养,进行“经营学”、“经济学”等方面的教育训练。

国外的企业对刚就职的设计人员均进行职业训练,如日立、松下等大企业,培训期为一年。内容包括表现技术、企业经营宗旨、管理、车间劳动、市场销售实习及设计实务(制图、拟草图效果图、制作模型等训练)。根据成绩安排不同岗位工作。一般企业要求设计人员毕业后工作3~5年才进行独立设计,汽车等的设计则要求设计人员有10~15年以上的长期训练。

为了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不少企业的设计部门还设专职教育人员,专门负责对在职人员定期进行再教育。如某大公司对设计师教育的实例:对新入公司的设计人员进行3周导入教育,主要了解企业的宗旨、方针、组织,及强化训练造型表现技法;对工作3年的设计人员进行约半年的创造力开发研修,通过构思展开、模型制作,强化造型设想、规划能力和创造能力;对工作7年的设计人员进行3个月的骨干人员高级研究会;为工作11年的主任设计人员举办3~6个月的主任设计师研究会,以确立专业特性,扩大视野,强化综合能力。

5-4与其它部门的协调

工业设计部门的活动已扩大至企业内各部门。工业产品不是只靠工业设计部门就能完成的,必须与其它部门协作才行。为此,设计管理工作除了设计部门的管理之外,为了能在其它部门也贯彻设计战略,达到企业的目标,与其它部门的协作、协调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具体地说,要注意搞好与人事部门、规划部门、技术部门、生产部门、经营部门、外协单位等的协调。除了设计管理部门的专职人员要有很强的协调能力,设计人员本身也需要有一定的协调能力。

6设计合同

一件工业产品从设计到投放市场,需多方合作才能完成,为此,设计合同也是设计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更显重要。

6-1设计合同的含义和形式

设计合同不只是个经济问题,在保护设计权利及创造行为的价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设计合同一般有下列形式:时间制的方式,即按设计研究实际工作时间计算报酬;长期合同方式,这是由于企业长期需要而长期委托自由职业设计师进行设计的方式,一般以一年为单位,双方同意可延长合同时间;意匠权使用费方式,这是设计被采用,在其生产期间以设计使用费来支付报酬的方式,一般在设计完成时支付实际设计时所支出的费用,以后每年根据采用情况分一两次支付,不采用时由设计人员保存;定费用方式,委托者与设计师之间先确定时间和费用,然后取得设计制作及其实施权。

6-2设计合同的内容

设计合同的内容应具体项目而异,而实际事务千变万化,难以统一标准。其基本内容列举如下:委托的设计项目名称;委托的内容和期限;合同费用(设计委托书、报酬);合同不包括的费用;支付的时间和方法;中止时的处理;决定设计的方法;有关保密规则;工业所有权的处理;关于比赛;发表的方法;合同时间及继续方法(长期合同必要项目);未尽事宜的处理。设计报酬及各种费用包括:咨询费、委托费、设计费、设计权使用费、委托研究费、保密费以及设计报酬之外的各种费用,如模型费、材料费等。合同具体内容可以根据项目有所增减。

6-3设计合同的特点

设计合同不同于一般的房地产买卖及商业合同,据日本工业设计家协会的调查,书面合同约为55%,剩下的为口头合同。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合同事后出现问题,矛盾主要在费用及支付方法方面,以及对设计的评价及工业所有权等问题。因为设计是一种创造,对这种行为要进行确切的价值评价是困难的,同一设计稿,有人评价高,有人评价低,显然价值观不同,设计报酬的支付也不同。因此要根据设计合同的特点,首先让委托者充分理解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以正确评价设计的价值。同时设计合同必须以相互信赖为出发点。

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第11篇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工程管理专业2004年设立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逐渐形成一支拥有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较合理的教师队伍。本专业要按照“引进+培养+共享”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建立学校、企业共享共同的专业教师使用机制,以优化结构为重点,突出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强化“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根据教师岗位要求及学科发展趋势,及时完善教师知识结构,补充知识的不足,在课程安排上充分考虑教师的自我提高问题,为教师在职学习和提高提供方便。对于新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要经过听课、助课等环节后才能担任讲课任务,第一次上讲台前必须进行试讲,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严格把关,并对教学重点、难点集体备课,以帮助青年教师顺利通过教学关,尽早担负起教学工作,搞好不同层次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和梯队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团队优势。

2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大教学管理工作改革

根据国家《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人才培养规格,针对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探索和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力求课程搭配合理、课时比例协调,突出主干课程,突出专业特色,保持管理知识结构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优势也是特色,是土木工程专业所没有的,特别是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和工程造价管理方向,更应该保持这个优势。这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提高,也有利于实现教育部新专业目录规定的培养目标。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力度,使本专业主干课程达合格以上标准,争取1-2门达优秀标准。健全和完善教学大纲、课程发展规划等教学基本文件,根据应用型人才主体培养要求,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控制,认真实行教学评估与检查,建立动态评估与过程考核机制,进行毕业学生质量跟踪调查、专业招生与学生就业调查等措施。在教学管理方面,做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能力的全过程监控,发挥教学质量管理手段对于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督导功能。

3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课程设计、顶岗(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几方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注重加强与企业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合作,提升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的紧密度和结合度,实施关键岗位核心能力培养模块化教学,依托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建筑工地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从低年级开始设置创新教育和培养,在高年级开设创业培训,使工程管理的学生在创新中不断成长,在创业中不断提高。

4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实施教育资源共享

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第12篇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工程管理专业2004年设立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逐渐形成一支拥有学历、职称和年龄结构较合理的教师队伍。本专业要按照“引进+培养+共享”的人才队伍建设思路,建立学校、企业共享共同的专业教师使用机制,以优化结构为重点,突出教师职业能力培养,强化“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根据教师岗位要求及学科发展趋势,及时完善教师知识结构,补充知识的不足,在课程安排上充分考虑教师的自我提高问题,为教师在职学习和提高提供方便。对于新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要经过听课、助课等环节后才能担任讲课任务,第一次上讲台前必须进行试讲,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严格把关,并对教学重点、难点集体备课,以帮助青年教师顺利通过教学关,尽早担负起教学工作,搞好不同层次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和梯队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团队优势。

2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加大教学管理工作改革

根据国家《高等学校工程管理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人才培养规格,针对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探索和完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力求课程搭配合理、课时比例协调,突出主干课程,突出专业特色,保持管理知识结构的优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优势也是特色,是土木工程专业所没有的,特别是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和工程造价管理方向,更应该保持这个优势。这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提高,也有利于实现教育部新专业目录规定的培养目标。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力度,使本专业主干课程达合格以上标准,争取1-2门达优秀标准。健全和完善教学大纲、课程发展规划等教学基本文件,根据应用型人才主体培养要求,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控制,认真实行教学评估与检查,建立动态评估与过程考核机制,进行毕业学生质量跟踪调查、专业招生与学生就业调查等措施。在教学管理方面,做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能力的全过程监控,发挥教学质量管理手段对于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的督导功能。

3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认识实习、课程设计、顶岗(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几方面。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注重加强与企业教学实践实习基地合作,提升校企合作,开展实践教学的紧密度和结合度,实施关键岗位核心能力培养模块化教学,依托建筑施工企业,实行建筑工地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突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从低年级开始设置创新教育和培养,在高年级开设创业培训,使工程管理的学生在创新中不断成长,在创业中不断提高。

4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实施教育资源共享

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第13篇

(1)持续时间长。水运工程建设合同无论是其形成还是履行都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连续、不间断的进行,往往需要至少二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还有一些时间较长的甚至会长达五年左右。(2)对工程经济效益影响很大。无论从客观方面还是主观方面水运工程建设合同都会对工程经济效益带来较大的影响。因为水运工程建设项目其规模都较大,合同涉及到的价款较高,这就必然导致合同管理会对经济效益产生较大的影响。当前水运工程建设的好坏直接与合同管理息息相关。施工单位通过加强合同管理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而发包方通过合同管理来协调项目各方的关系,确保项目顺利的实施。(3)实行动态管理。合同无论是在形成过程中还是履行过程中,都是一个相互协调和磨合的过程,而且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由于会涉及到较多的影响因素,而且还会存在着合同变更的情况,这就需要在合同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的情况进行不断调整,所以需要合同管理也要实行动态管理。(4)影响因素多,风险大。现代水运工程项目具有复杂性,这也导致合同关系也变得复杂,而且在合同管理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越来越大,如材料价格上涨、政策变化及现场施工环境变化等影响因素还无法提前预料到,极易给履行合同的双方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这就给合同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合同管理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二、加强水运工程建设中合同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建立合同实施的保证体系建立合同管理体系配备高素质的人才,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力度,培养全面合同管理理念。组织项目小组成员和各工程小组负责人学习合同文件和合同分析文件,对合同的主要内容做出解释和说明,避免施工中的违法行为。将合同事件责任分解落实到人。建立有效方便的文档系统,使合同的监督、跟踪和诊断工作正常进行,有利于及时正确地决策及作为有利的证据。建立报告和行文制度,工程中有关合同各方面的沟通应以书面形式作为最终的依据并形成制度。

(二)建立合同台帐管理对于水运工程发包方来说,应该建立健全承包方的合同台账、变更索赔台帐、计量支付台帐、材料扣款台帐、预付款台帐及各类保证扣款和返还的台帐等,及时更新和反馈。

(三)设计变更的签订设计变更的签订和索赔必须及时并且适时适当地按照程序进行。有些往往在现场发现图纸有问题或是实际情况有变化就要求施工单位变更或是会议上口头通知,要求项目部应现场做好施工记录及会议纪要,请发包方和监理签字认可,并及时发出变更核定单,适时的跟踪签字,并保存好签字手续;变更核定单一定要规范,变更内容要清楚适当,同时签字盖章要规范。变更单确认后要及时确认变更费用,费用的计算要有依据。一旦水运工程发生变更时,则需要监理工程师及时处理和变更合同,当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则会导致合同价款也随之发生变化,这就需要对变更价款进行确定,在这种情况下则需要对施工单位和施工工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进行有效把握,按合同价来对变更价款进行计算,对于无合同价时则可以按类似工程子目的合同价来进行计算,当既无合同价也无类似工程子目的合同价时,则可以由承包人提出后并由监理工程师确认后才能执行。在施工过程中,会发生承包人单方面进行变更的情况,这种变更即使与设计要求相符合,但如果没有得到监理方、发包方和设计方的同意,则也无法对合同价款进行追加。

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第14篇

一、高校学报名刊的基本特征及其构成要素

1.高校学报名刊应具备高校学报的一般性质

所谓名刊,顾名思义,就是著名的刊物。我国期刊业自19世纪产生至今,产生过许许多多著名的期刊。如1905年孙中山先生创办的《民报》,就以站在时代潮头,传播民主革命思想而闻名于世。又如1915年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就是“五四”时期最著名的期刊,它有力地促进了以反帝反封建为中心的民主思潮的兴起。还有创办的《湘江评论》,被称为“当时全国最有分量、见解最深的刊物。”[1]就学报名刊而言,世界著名的一流大学都创办了著名的一流期刊(学报),如哈佛大学的《经济学季刊》、剑桥大学的《经济学杂志》等。

这是因为一流的大学都把科学研究放在突出地位,强调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特别是鼓励学科的交叉和学术探索;而学报通过论文的发表和交流,通过活跃的学术活动来配合学校的教学及科研,提高了学校的师资水平,激活了学术氛围。因而,学报就是学校的一扇窗口、一面镜子;办学报就是办学校。中国教育部首批入选名刊工程的11家高校学报,可以说是名至实归。

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是高等学校主办的、刊登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的、高层次的学术理论刊物。它连续、集中、全面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展示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是发现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园地,是塑造学校形象、创造学校品牌的重要途径。据此,高校学报名刊首先应该具备高校学报的上述一般性质;同时,它又应该高于一般学报,是具有很高学术地位的、有引领时代学术前沿能力的、有培养名学者和名编辑机制的、有催化学术成果创新胆识的、被学术界公认的著名期刊。[2]

2.高校学报名刊的构成要素

高校学报中的名刊,除了具有学报的一般构成要素之外,还有其特殊的构成要素:

(1)高的学术地位和大的学术影响,是高校名刊的基础性构成要素。学术乃大学的生命力之所在,大学学报无疑是学术性期刊;追求高学术品位、高学术水平、高学术价值,理所当然是高校名刊的根本价值取向。[3]它的社会地位、社会贡献的主要衡量标准就是学术水平的高低、学术影响力的大小和被学术界所公认的程度。具体体现在刊发有重大影响的前沿性成果、原创性成果以及有影响力的学术争鸣等方面。这一方面不仅要求编辑慧眼识珠,而且要求编辑大器大量、思维敏锐、意识超前、有胆有识,敢于使高校学报成为倡导学术自由、展开学术争鸣的最佳论坛;另一方面还要从学术制度上建立起一套公认的学术规范和评价体系,制止抄袭等学术腐败和急功近利的浮躁学风,更多地从知识产权制度上鼓励和保护学术创新,纠偏学术期刊走向市场的认识误区。

(2)创新性、探索性、超前性和引领性,是高校名刊的功能性构成要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4]也是高校名刊的灵魂。创新,就是要站在学科前沿,抢先反映这一学科的全球最新理论、最新成就和最新学术动态。这就要在了解客观实际、遵循事物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冲破落后的传统观念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勇于研究新状况、探索新问题,敢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选择新的研究课题。所以,探索是创新前提;只有大胆探索未知领域,才能使学术研究具有创新性、超前性和引领性。它不仅指理论上的新突破或重大发现、发明,还包括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中的新视角、新方法、新材料以及提出和论证的问题有新意,而不是人云亦云的老生常谈;或是对前人的学术见解有所修正、扬弃和发展,或是对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和学科研究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材料比别人快一步的有所发现、有所突破,这也就是超前性。探索、创新、超前,加上方向和方法正确以及站在学科前沿或理论高峰,自然就能引领学术潮流,成为同类学术期刊的领头羊。在此,我们不妨看看《当代财经》的办刊实践。

由江西财经大学主办的《当代财经》,主要是通过“新、专、深”三个字来体现刊物的学术品位和个性特色。“新”即追求学术创新,有新意;“深”即追求理论深度,有独到的深刻见解;“专”即刊物的内容专业。要做到“新”,首先是选题紧跟时代步伐,追踪当代经济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些重大问题、焦点问题、难点问题,适时设置新栏目予以引导;其次在用稿标准上,要求观点新、材料新、论证方法新,鼓励向传统理论挑战、与典型观点争鸣,及时反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以及高校学科建设的新情况、新经验。要做到“深”,必须从“专”入手,突出财经学科的专业性,同时增加反映江西地方经济特色的专题内容。如在具体实践中,通过“征文大讨论”与政府或企业共同组织全国性或区域性的“专题学术研讨会”,提升期刊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影响,突出学术期刊的创新性、探索性、超前性和引领性。通过这些活动,吸引和结识了一批国内外著名经济学家、知名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作者,使符合发稿要求的较好文章稳定在总载文量的80%以上,且有一批确有真知灼见的高学术水平的好文章受到学术界、各数据库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社会影响日益提高。

(3)名作、名栏、名家(即名编辑),是高校名刊的支柱性构成要素。名刊必须有名作、名栏作支撑,而在名作、名栏的背后,忙忙碌碌的是编辑名家的身影。所以,名作、名栏、名家是名刊的支柱性构成要素。名作,应具备学术性、创新性、探索性、超前性和引领性等特征。著名学者的名作,能给学报增辉;青年才俊的名作,同样能给学报添彩。名栏,是集中彰显期刊个性和特色的栏目,当然是名刊的支柱。而名编辑则是名刊的栋梁,是创造名刊的主体,是发现、培育名作、名栏和名学者的主体。换个角度说,名刊应具有发现、培养名学者,造就名编辑的功能。一方面,任何名家、大家都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一定的平台、一定的机制去发掘。一本好的期刊,其直接意义是发表了好的作品,其更深远的意义就是发现了好的人才。当然,这其中也就造就和锻炼了好编辑。例如,钱玄同——时任《新青年》的轮值编辑,为《狂人日记》的催生者,从此鲁迅便一发不可收拾。再如,早期的《小说月报》就刊载过一大批文坛新人的处女作,像茅盾,丁玲,巴金等。这与当时任《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有很大的关系,以至于后来人们一提到《小说月报》就会想到大名鼎鼎的叶圣陶编辑。另一方面,大家会以在名编辑手上发表作品为荣耀,而名编辑也会以编辑大家的名作为荣幸。

(4)公认性,是高校名刊的外界评价性构成要素。公认性是指高校名刊被学术界认识、认可、认同的程度,或者说在特定人群的心目中,高校名刊是大作品、大学者、大编辑三位一体的综合体。我们之所以说在特定人群中,是一种现代市场细分的结果。因为学术研究属于理论思维活动,其研究成果通常也是由专业术语表达而成的。因此,学术研究的高文化素养要求和学术成果的高学理性特点,决定了学术期刊读者对象的特定范围性。学术期刊不可能,也不应该要求普通大众都能认知它、认可它、认同它,并成为其忠实的读者。如果一味地追求受众群体的最大化,那么只能成为科普读物、大众读物,而称不上学术期刊,更谈不上高校名刊了。[2]

上述分析表明,高校名刊既有一般学报这一学术期刊所具有的共性构成要素,又具有作为学术名刊所具有的特殊构成要素。为促进名刊要素的生成,进一步分析名刊工程建设的各项措施,对探索高校学报的发展战略,将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page_break]

二、高校名刊工程的内涵及其导向功能

国家教育部正式启动名刊工程,既有社会转型、适应新时代竞争的客观要求,也有近百年高校学报发展的历史沉淀与理论积累,更凝聚了当代高校社科学报人的办刊智慧与学科求索。

1.名刊工程的内涵

高校“名刊工程”与“社刊工程”、“百刊工程”和“署刊工程”仅一字之差,但内涵颇异。“署刊工程”、“百刊工程”、“社刊工程”都是统而笼之的集合概念,而非特定的期刊类群与类型;而“名刊工程”则以对期刊类群的理性认同为基础,其核心理念是:以高校学报的学术价值取向和定位为根本,以对高校学报的传播规律的深刻认识为基础,追求学报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影响。这将引领社科学报坚定地回归学术自身。名刊工程为一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可析出名栏、名作、名家(名编辑)作为子系统,从而使系统内涵极其丰富,使名刊建设的重点极其明确,即名刊工程的内在系统性设计集中指向期刊主体与客体的创造关系。而名刊创造的三个主要层次及其结构的关系,遵循了期刊出版的普遍规律。

名刊工程是目标和实现目标的路径与方法的统一。“名刊工程评审标准”形成了定性标准与定量标准相结合的指标体系,彰显了名刊生成规律;既直接服务于名刊遴选,又为全国社科学报发展予以规律性提示,间接指导名刊建设。

为此,对“名刊工程评审标准”作一简要分析,将有利于我们加深对高校学报名刊生成规律的认识,从中获得不可多得的启迪。

2.名刊工程的导向功能

目前已完成的名刊工程入选评审标准,兼具了社科期刊评选的创新意义与高校学报的引导功能:即针对同类评审对象导入了统一的量化指标,改经验型的模糊评估为学科性的数量分析,突出了评审的科学性;拟定评审标准的专家和评审专家分离是评选队伍优化的改进(前者主要为高校社科学报系统的专家,对评审标准体系的科学性负责;后者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央党校、中国期刊协会等单位的学者,对评审的执行过程负责),意在使评审的公正性进一步加强;纳入名刊工程建设环节是评审性质的重大改变,“名刊”评选固然是对过去业绩的评定,但更主要的是以科学的方法发现冲刺名刊的“选手”,着眼于当前潜力与将来的发展。

评审标准由主办单位对学报建设和管理工作、编辑部内部管理工作、学报质量3个一级指标,学校管理等10个二级指标,学校投入等支持名刊工程的规划与措施、工作流程管理、社会影响等28个三级指标共48个分值点组成。立体结构形态下闪耀着的是社科学报的成长规律,理性升华了近年来社科学报的实践创新,其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

(1)名校需要名刊支撑,名刊成长需要学校强有力的财力、物力和人力投入。名刊评审标准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以评促建,评选的观察点就是名刊工程建设的着力点。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其要义是适应教育创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创办世界级名校的客观需要。而名校需要名刊支撑,名学报是名大学的重要学术窗口和学术名片。学校作为学报的主办单位,理当把创办名学报纳入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充分保证名刊发展的经费和人才投入。国家教育部在名刊工程建设中,要求主管部门和主办单位对入选期刊分别给予25万元的经费资助和25万元的配套投入,其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为社科学报的发展方向正位,纠偏学术期刊走向市场的观念误区,引领社科学报回归学术自身。同时,将主办单位对学报的建设和管理工作纳入名刊工程评审,意在营造有利于名刊成长的良好生态环境,这就把期刊出版单位的运行质量与期刊主办单位环境营造责任的内在关系凸现出来了。

(2)名刊需要名编辑,需要一流的编辑团队,这是名刊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的核心竞争力因素。在名刊评审标准中,有2个一级指标、2个二级指标、5个三级指标都涉及于此。如在主办单位对学报建设与管理工作的一级指标中,设立了人员状况的二级指标,内含主编素质、职称结构、年龄结构3个三级指标;另在学报管理的二级指标中,有专职主编和副主编2个三级指标;在编辑部内部管理一级指标下的管理状况二级指标中,有编辑队伍建设三级指标,并有编辑参加学术会议、教学科研活动和业务培训的分项要求。此外,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工程申报表中,就编辑部人员状况还专列了学科分布与学历情况的统计项目。由此可见,名刊工程不只是一般意义上认同的名刊竞争,它首先是编辑人才的竞争,更深入到学报编辑队伍的学科布局与梯队结构当中。这就揭示了名刊的奥秘,在于有一支高素质的敬业的编辑队伍稳定而持续的创造性劳动。

(3)质量是学报的生命,定位准确、特色鲜明是学报旺盛生命力的表征。在名刊工程评审标准中,学报质量标准共含政治标准、学术标准、编辑标准、出版标准共4个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其学术标准中又有学术水平、社会影响、写作质量3个三级指标;其编辑标准中还设立了编辑主体思想、特色栏目设置2个三级指标,构成了体现学报突出专长和特色这一办刊思想的指标导向。可以说,明确定位、特色鲜明,是医治“全”而“散”、“全”而“平”、“全”而“弱”的有效药方,是构成学报质量生命的重要部分。

(4)名刊要有一流的管理。学报办成名刊,不是一天两天或一年两年所能奏效的,需要充分调动编辑团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长期坚持不懈地“咬住青山不放松”,长期坚持不懈地甘于淡泊、为人作嫁衣——这就需要一流的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既有良好激励又有严密约束的管理、能充分发挥每位编辑人员的责任心和创造性的管理、能创造良好学术生态的管理。这既包括主管部门、主办单位的开明、支持,也包括编辑部自身的全员全过程管理体系——以管理促名刊。

实际上,教育部名刊工程对于学报质量的提升,确实已经和正在起着有力的推动作用。我们以高校社科学报荣获国家期刊奖的变化来作一说明(见图表)。

国家期刊奖中高校社科学报获奖情况表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

社科期刊入围数(家)71166177

其中:社科学报入围数(家)2716

社科学报入围数占总入围数百分比(%)3%4.2%9%

其中:社科学术期刊入围数(家)134042

社科学报入围数(家)2716

社科学报入围数占学术期刊入围数百分比(%)15%18%36%

工程管理论文范文第15篇

111工程监理就是质量监理

监理企业的职责原本应当概括为“三控、二管、一协调”.但是在目前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体制原因、机制不配套原因,使原本监理单位的职责多被拆解,该做的没做够,该给的没给到,不该的却担着.监理的三控“即投资、进度、质量管理”职能多被大大弱化,绝大多数监理单位仅仅是以“质量监理为主”.工程建设中的监理工程师也就是质量检验员.面对于工程建设中的前期咨询、勘察设计、指标、设备采购与建造等内容服务却基本不涉及.正因为如此,工程监理变成了业主单位聘请的工程质量监督旁站人员,有些业主单位甚至认为聘请工程监理纯粹是为了满足国家法规的要求,是应付上级政策的对策.正是由于对前期阶段监理的缺失,使得前期阶段在功能策划、可行性研究、设计图纸的完善性等多方面不够完善和健全,直接导致施工阶段设计变更较多,工期失去控制,成本预算超出范围,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严重的时候大大影响了整个工程的建设.

112工程监理对业主行为无规范

业主行为规范与否,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建设目标能否如期完成.业主方往往是出资方,因而相当一部分业主对监理工作干预较多,有的不通过监理工程师直接给承包商下达指令,造成不必要的纠纷和误解.对于大型的项目,有时业主还要自行组织一套人马来控制工程进度和投资,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极为不良的后果.从理论上讲,监理工程师应该是工程建设项目现场的唯一管理人员,业主委托了监理,就应由工程师去实施对工程建设项目的监理与管理,业主的意见和一些决策也应通过监理工程师去实施,而业主真正要做的是如何做好对监理的管理,而非直接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管理.这似乎是一个很容易处理和解决的问题,但是在实际工程建设项目中,由于对业主缺少规范,往往由此出现了许多问题.

113工程监理缺少高智能人才

自从工程监理制度实施以来,对监理费的收取逐年呈下降趋势,低价竞标更加压低了工程监理费的收取,有的项目工程监理费还未达到标准取费的三分之一.过低的监理费对工程监理行业的发展和监理人员素质的提高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具有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和高管理能力的人才不愿意到监理行业来.有些高智能人才即使愿意从事这个行业,也由于监理企业无力常年聘用,他们多为临时工,有项目需要时被招聘过来,项目完成后即解除聘用.

由于工程监理基本上是属于施工队伍的“三控、二管、一协调”,与真正意义上的项目管理有很大差距,它们并未进入前期的科研和采购范围.因此它们也缺乏适合项目管理的人才,尤其是经济、管理、商务和法律等方面的人才,而目前工程监理企业所有的人才则对这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严重不足.基于以上原因,导致了专业监理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监理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由于工程建设任务的急剧增加,而合格的监理人员又严重不足,使各监理企业和单位只有大量聘用非工程专业人员来充当监理人员.因此使得监理人员的结构不合理,职责宽泛,素质不高,加之监理单位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培训费用少,人员调动困难等,使得整个监理行业很难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2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

工程项目管理是建筑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因为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建筑市场的规范也得到大大提升.目前从理论上讲,业主方可以自行完成项目管理中的部分任务,但是从技术管理,经济管理、合同管理、组织协调等多项业务职能上,业主的能力是与专业机构的能力无法对比的.对投资方的业主而言要配建各专业齐全的基建班子,是人力、物力所不允许的,而且是十分困难的事情.正因为这样,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则为投资方业主提供了可以解决这些困难的途径.这也是工程项目管理得以发展的基础.而一个以质量监督为主要职能的工程监理企业,就势必要向工程项目管理转型和发展.

211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项目管理从项目建议书阶段就开始了,历经可行性研究、设计、招标、施工招标、项目实施、竣工验收、试运行和项目后评估等一系列过程,因此对人才的要求,特别是高智能、高素质人才要求十分苛刻.监理企业要过渡和转型成为项目管理公司就要在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上下大功夫.要建立合理的人才结构,采取积极的措施,引进急需的人才去实现专业功能配套,功能补全.除此之外,还应采用不同类型的各种培训,如对员工的项目管理基本知识培训和着重实务实用的专题性培训以及实用外语能力培训等,提高员工的能力.通过以上这些手段,建立起一支具有复合型和开拓型能力的,懂设计和管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212建立标准和工作规范

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项目管理唯一标准和工作规范.项目管理不同于工程监理.它除了自身完成相应的专业服务外,还要担当起项目策划及在工程建设全过程中负起组织协调等主导作用.因此项目管理企业应建立具有自己特色并且更为严谨的业务标准和工作规范.这些标准和规范应该和企业自身的内部基本管理制度结合起来,体现自己企业的文化和精神设计,这些标准和工作规范应该成为企业员工的业务手册,成为保证企业正常运作的另一重要资源.

213努力开拓市场

目前在我国的建筑市场上不可能将项目管理企业所承担的工作全部交给监理公司来完成,即使已经从公司转型过来的项目管理公司也不可能全部接手工程项目的全部管理.但是作为有实力的建筑监理公司承担这些,则是今后的发展方向.除上述应该建设的好的内涵部分外,还应加大对业主的宣传力度,主动开拓市场,主动向业主方介绍项目管理的全过程、管理的内容、意义,以及委托项目管理公司进行专业化管理的必要性,这些宣传和市场开拓,对政府投资或者是私人投资的业主方均要实施.使它们逐渐明白项目管理对一个建筑项目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

3结论

虽然工程建设监理在目前还有一定的市场,但是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发展,建设监理势必要向项目管理企业转型.除此之外为了满足业主方获得最大效益,工程监理趋向项目管理也是必然趋势,只有这样才能使建设监理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谢坚勋.浅谈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接轨[J].建设监理,2004(2)

[2]胡列格,谭立兵.从监理与项目管理的关系探讨监理的定位和发展[J].工程建设,2006(12)

[3]何祥沅.浅析工程监理与工程项目管理在当前的问题[J].四川建材,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