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范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范文

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

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业工程;建设标准;标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11.023

进入21世纪,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都对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提出了迫切需求。随着国家对农业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强,日益增多的农业建设项目迫切需要标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业发展也逐步进入了市场化和全球轨道,我国农业发展走出去急需标准来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多年来,编制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主要是服务于中央投资的农业建设项目。而从整个农业行业出发来制定的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几乎没有。可以说,一直以来,农业领域就缺少农业工程建设、工程设施以及装备的标准和定额,更是缺乏系统性、配套性等方面的标准化管理。2013年,在农业部和建设部的努力下,建设部启动了《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编制工作,预计2014年左右完成,这项农业工程国家标准体系的颁布将直接指导我国农业工程领域建设标准的编制工作。因此,加快构建标准化管理体系,切实保证标准体系的有效实施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弄清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极为必要。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研究,首先理清了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发展历程,同时,在大量标准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的现状;其次,在文献研究及专家访谈的基础上,从管理机构、管理职能与流程等方面评估了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山东寿光温室建设标准化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考察了地方层面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及其管理的现状及问题;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完善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议。

1 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发展历程

回顾建国60多年以来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5个阶段。

1.1 起步阶段(1949―1965年)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非常重视农业的技术改造,以空前的规模和力度,开展了农田水利和农业机械化的建设。因此,这段时期编制了农田水利和农机方面的一些标准。

1.2 停滞阶段(1966―1993年)

1966―1977年,“”期间,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受到巨大挫折,几乎处于停顿状态。改革开放之后,国家高度重视农业工程研究。1978年3月,全国第一次科学大会提出“要加强农业工程学的研究和应用后”,农业工程这个学科正式确立,中国农业工程研究院成立。除了农田水利和农业机械化之外的土地利用工程、农业生物环境及建筑工程、农村能源工程、农产品加工工程等其他农业工程门类受到重视和加强。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在这些农业工程领域取得了可观的成就,有些甚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1]。

然而,一直以来,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却远远落后于农业工程技术的发展。这一时期,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由于农业工程的含义和地位不明确,农业工程没有被纳入到工程建设的领域中来。农业工程的专业门类分属于不同的行业与部门,各部门各自为政,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长期被忽视。

1.3 恢复发展阶段(1994―2002年)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逐渐重视,政府对农业的投入不断进行调整,国家财政支出中弱化农业的现象有所改观。1994―2002年,中央进入农业投入政策的强化阶段,用于农业的投入大幅度增加[2]。在这一时期,为了满足中央投资的农业建设项目的需要,农业部开始组织制定了一些建设标准。到20世纪90年代末,形成了一些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如《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建设,GBT 17824.1-1999》《中小型集约化养猪场商品肉猪生产技术规程,GBT17824.5-1999》等工程建设标准。

1.4 快速发展阶段(2003―2012年)

这一时期,农业投入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铺开。与此同时,标准的数量也迅速增加。根据课题组的最新统计,截至2013年8月,农业工程建设涉及的标准有766条。其中,国家标准173项,行业标准593项。强制性标准373项,推荐性标准393项[3]。

从标准部门来看,具有如下特点:(1)农业工程建设方标准涉及农业部、水利部、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国土部、环保部以及机械行业、城镇建设行业、电力行业、建筑行业、交通行业工程建设、建筑工业工程建设、水利电力行业、土地管理行业等众多部门与行业;(2)水利部和建设部编制的标准最多,分别占到20%和23%,农业部编制的标准仅占8%;(3)其他指有色金属等一些行业标准。

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尚处于起步状态。已有的标准只是根据农业部项目需要而制定相应的,标准体系尚未建立,标准化难以以系统的形式发挥作用。

1.5 迈入系统化发展的新阶段(2013年起始)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建设进入了关键期,农业工程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提升我国的农产品竞争力,这些都要求农业工程发挥更大的作用,标准化成为题中应用之义。与此同时,随着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国内农业工程专家提出以系统的观点和思路来看待“农业工程”,农业工程的外延也不断地扩张,涉及农业机械化、农产品生产环境保护、农田基础设施、农产品产地加工与储藏、农产品流通、现代农业公共服务等六大领域[4]。2013年,“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体系”终于启动,这表明未来标准体系将系统地指导标准化的发展。

2 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

2.1 管理机构与分工

目前,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机构包括政府管理机构和非政府管理机构两类[5]。政府管理机构统领标准化工作以及标准的审批等。非政府标准化管理机构受政府委托完成相应的标准编制工作,其工作经费由政府部门划拨。

2.1.1 政府管理机构设置 政府管理机构可划分为国家、行业和地方等三个层级。一是国家层面,主要指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其统领全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并负责国家标准的编制及管理。二是行业层面,由农业部发展计划司负责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综合协调和归口管理,具体是由项目监督管理处负责,而农业部农业工程中心和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标准定额研究所为监管处的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总而言之,行政管理由计划司,整个日常运行由农业工程服务中心,标准化的研究、制定、培训和升级由农工院标准所、两会来负责,由此构建了农业工程标准化完整的管理体系。三是地方层面。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建设厅或建委)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管理。这些省份的建设主管部门一般设有专门的机构负责,比如标准定额处或建筑工程处等。省辖的市(区)、县范围内的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均由当地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目前,国家没有对市(区)、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职责给予清晰的界定,其管理职责将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实际情况作出规定[6]。

2.1.2 非政府管理机构设置 非政府管理机构主要指的是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委托的负责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机构以及专门的社会团体机构。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非政府管理机构具体是指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农业工程分会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

(1)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农业工程分会,受住建部委托完成国家标准的编制及相关工作。

(2)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受住建部或农业部的委托完成标准编制等相关工作。

通过分析可发现,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机构设置不完备,还存在如下问题:地方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机构设置不明确,省级及其以下的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机构尚不明确,由于地方方面没有人管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标准的采用及备案情况,很多企业无标生产,地方层面管理机构设置的空白,是已有标准执行不力的关键原因。

2.2 管理职能与流程

整体而言,标准化包括4个方面:一是标准的制修订管理;二是标准的宣贯、培训及考核;三是标准实施及其监督;四是标准实施的后评价[7]。具体到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的管理职能,包括9个步骤:第一步,探明标准需求;第二步,进行标准立项的评估;第三步,完成征求意见稿;第四步,完成送审稿;第五步,完成报批稿;第六步,标准;第七步,推进标准应用;第八步,标准实施的监督;第九步,标准的修订。

2.2.1 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职能的具体内容 目前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刚刚起步。管理职能也较为侧重于前端的标准制修订管理,而标准的宣贯、实施及监督方面几乎处于空白。

(1)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制修订管理的现状。我国标准体制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等四级。其中,国家标准由住建部组织审核并。农业部发展计划司作为标准主管部门,负责农业工程建设行业标准的制修订管理工作。管理工作包括两方面:一是提出农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规划和年度计划草案,经部批准下达后实施,检查计划的落实;二是负责落实标准的制、修订,落实编制经费,审定标准的参编单位和编制组成员,审定编制方案,将报批稿送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审核。农业部农业工程建设标准主管部门协助其完成标准审查工作。

标准的复审。国家标准的复审(标准复审是指对使用一定时期后的标准,由其制定部门根据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对标准的技术内容和指标水平进行重新审核,以确认标准有效性的活动)。工作由住建部标准定额司负责组织;行业标准的复审工作由农业部或农业工程协会和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业标准化专业委员会等行业协会负责组织;地方标准的复审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企业标准需要在地方备案。

(2)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编制管理流程。管理流程包括4个步骤,具体见图5。(1)每年3―4月份项目监管处向农业部各个业务司局征集标准项目需求,汇总。(2)标准立项的评估,其中,国家标准提交给住建部审批,行业标准由农业部计划司监管处评审和立项。(3)标准编制:批准的行业标准项目由申请的业务司局推荐或组建标准编制组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求专家意见;标准编制组根据专家意见对标准草稿进行修改,形成送审稿后提交给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组织技术委员会对送审稿进行技术审查。标准编制组根据技术委员会意见,再次进行修改后形成报批稿,完善后提交给主管部门。(4)由农业部质量监督管理局组织标委会评审后,标准。

2.2.2 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职能存在的问题 下面结合标准化的内在要求及管理职能的具体内容,对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体制的现状进行对比分析(表1),得出如下4条结论。

(1)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的职能划分不明确。全国从上到下标准管理机构职能、定位存在重复或相互交叉的现象,无法对各级标准实施有效管理。

(2)标准的宣贯,监督等职能尚未建立。管理的部门及机制也未建立。

(3)从分析中发现,管理职能残缺,使得管理流程不连贯,没有形成闭环三角形;管理职能在实施中缺乏法律保障。

(4)标准实施缺乏制度保障。我国农业工程中有69项强制性的标准。强制性的标准就是技术法规,这成为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农业工程很多行业的发展尚处于不规范的阶段,配套的管理办法及法律法规还没有建立,强制性标准的执行还没有保障。

3 对完善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建议

通过上述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已经迈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可以预计未来标准编制需求和数量将大幅度增加;标准化管理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具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体系框架还需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在管理机构设置及管理职能方面还存在缺失和空白。尤其是地方层面的农业工程建设标准管理机构设置处于空白是导致标准化管理职能难以履行的最根本原因。鉴于当前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工程建设标准的迫切需求,建议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完善工作要尽快全面启动,对此,主要提出以下三方面的建议。

3.1 编制农业工程温室建设标准体系并尽快

建立以国家、行业标准、协会标准为骨干,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为补充,从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运行管理及维护等全过程的全面配套的温室建设标准体系。同时,要加强标准制修订的管理,使得标准能够紧跟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3.2 健全标准化管理机构,明确政府与协会的职能分工

完善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机构的设置。逐步形成国家、省、市(县)三级政府机构为主导,社会中介和企业自检为补充的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的监管管理体系。积极筹建各农业工程专业门类的行业协会或在现有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农业工程分会下增设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等专业性机构或社会团体,起到对接政府与企业、生产与市场的作用。健全标准编制审批机制,成立农业工程建设标准技术委员会和标准化委员会。

3.3 健全标准实施及监督职能,切实推动标准应用

3.3.1 探索出多种途径大力提高标准应用水平 一是宣贯。加强标准培训宣传力度。调动各方积极性,对温室工程建设标准进行大力宣传和培训。遵循“谁制标、谁宣传、谁培训”的原则,每年定期组织编制人员到各地各单位进行标准应用的宣讲。例如,借鉴设施农机补贴、阳光工程的模式,由农业部、行业协会定期组织“农业工程建设标准的宣贯活动”。要充分发挥协会在标准编制和宣贯中的作用。二是监督抽查。三是建立温室建设申报、审批及备案制度,企业标准要在地方标准化管理部门进行备案。从而实现对温室经营者的市场准入和后续管理。与土地管理部门结合,开展不定期抽查,保证建设项目的有效运行,减少闲置、撂荒现象的发生。可先从由政府投资或政府补贴温室建设项目入手。

3.3.2 政府管理机构与行业协会的职能分工需进一步明确 在标准化工作中,行政审批与技术审查相分离;执法监督与宣贯培训相分离;引导行业协会及社会团体等非政府机构协助政府主管部门推动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宣贯培训、监督管理工作。例如,推荐性标准可以由行业协会来组织编制[7]。其中,“两会”成为农业工程建设标准发展趋势的平台,标准研究与制定的组织平台以及标准应用的宣贯平台。

3.3.3 健全政府投资温室项目建设标准实施制度 健全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标准实施法律法规体系;实施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标准实施后评价机制;实行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标准实施主体各方责任追究制度;建立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标准实施验收制度;建立政府投资工程建设标准实施信息公示制度;建立政府投资工程全过程跟踪审计制度[8]。

3.4 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确实保障标准有效实施

进一步完善农业工程建设标准法律法规,这是推动工程建设标准实施与监管工作开展的有力支撑。在整个建设市场中,各方主体之间所掌握的信息量、信息内容不完全相同,且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将进行一场多方博弈。在这些博弈过程中,单纯地依靠市场自身调节,很难会形成集体理性的结果,其结果更倾向于各单位选择有利于个体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陶鼎来.中国农业工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 詹慧龙.中国政府农业投入政策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朱明,郭红宇,周新群.现代农业产业工程体系建设方案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1-5.

[4] 杨瑾峰.工程建设标准化实用知识问答[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5] 张君.我国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0.

[6] 李春田.标准化概论[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泉州东海滨城;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要点

标准化管理模式是基于各种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基准前提下所展开的管理工作。标准化管理可以在各行业推行实施,可以达到各生产运行过程更为科学合理的目的。

1泉州东海滨城A12地块建设工程项目简介

1.1工程介绍泉州东海滨城

A12地块(东海湾十二宴)项目位于泉州东海滨城开发区内,开发区南侧为晋江下游出海口。本建设地块地处经十五路东侧、纬五路南侧、东海综合大道西侧、东滨大道北侧,附近有泉州东海滨城A-11、调整-B两小区地块、城市公园、教育用地以及东海高端楼盘核心区等,与大海相距1.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此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58991.4㎡,总建筑面积26万㎡,计容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建设有两层地下室以及部分夹层,建筑面积约10万㎡。地上建筑主要由22~37层高层住宅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组成,项目总体建筑风格与泉州整个城市融为统一整体,在建筑空间造型、功能设置上与周边建筑物、商业、周边环境有机结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自本项目施工项目组成立以来,始终遵循“质量第一、科学管理”原则,把项目的质量控制做为重点,不敢有丝毫怠慢,运用标准化管理方法从可行性研究、规章制度、承包商、施工现场等方面进行了标准化作业,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高效的实施。

1.2工程各个阶段的施工控制情况

在施工的准备阶段,需对施工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项目创优计划书等指导性的文件进行详细的编制;在地下室施工阶段先要了解地下室土层的情况,对地下室的施工进行专项部署,对桩基施工过程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预测和采取必要措施;主体施工阶段需要对模板、混凝土、钢筋三个分项施工的设计方案、技术要求、通病治理、质量控制、新技术的应用等进行严格把控,且做好水电安装预埋的配合工作;装饰施工阶段最好使用国产当地的装饰材料,对施工方案进行对比优化,专人负责样板作业施工;电气安装阶段主要是将各个配电楼的主干进线引进每个楼梯单元处,且设立总的电表箱,再从电表箱出线引到每个用户的配电箱;暖卫安装阶段施工时要采用钢塑管建立给水系统立管,且给水支管要采用PPR管暗设置且接入各个户的安装分水器,然后引到各用水点。

2工程建设标准化主要特征

2.1工程建设标准系统化特征

在工程建设当中,企业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高效、科学运行的管理系统,在遇到一些困难时,利用管理系统的资源调配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一次性有效解决企业所出现的相关问题。此次建筑工程项目系统复杂、工期长、标准高,所采用的标准化管理系统就具备完善的系统化特征,也是工程量大和复杂性的必然发展趋势,例如工程安全问题是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在管理过程中只需要采取单方面的针对措施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要具有一个完善的标准化运行系统,全方位、全过程运用这个系统来有效解决问题。

2.2工程建设标准专业化特征

在建筑工程当中涉及工种较多,分工也越来越详细,且存在吊装、高空作业、挖掘等高危作业,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正所谓“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专业化可以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实现资人力源的最优配置,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建筑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的专业性,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另外不断提高管理专业化水平,应以打造建筑工程品牌工作为中心,可以赢得更多顾客的青睐,持续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2.3工程建设标准数据化特征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工程建设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复杂程度逐渐提高,所需要采集、管理的数据系统也十分庞大,数据化管理特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影响因素很多,主次矛盾如何来去区分就给决策者提出了严峻考验。在现今大数据的时代,基于数据化的科学管理系统就可以给决策者提供重要依据。数据化是建筑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生产标准,工艺流程、作业时间、验收合格率等重要数据都为标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依据和判断标准。

3泉州东海滨城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要点分析

3.1可行性研究的标准化管理

泉州东海滨城建设工程在建筑前期需要对所在地段的地质环境、周边自然环境进行勘测调查,也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基础质量以及整体工程的安全性。因此在建筑工程之初就运用标准化管理,确保工程建设在合法与合理基础上来运行,在东海滨城建筑工程启动前,各级管理部门对建筑工程所涉及的技术、社会、环境等进行数据采集调研,并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研究探讨,确定东海滨城建筑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对项目投运后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社会影响等进行科学论证,在取得主管单位审批方可进行施工。近些年来我国对城市建设规划提出新的具体要求,已从单一的工程建设领域拓展至环境保护领域,对建筑物的居住舒适度、绿色施工、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更加重视。这就要求在前期调研论证过程中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对工程建设所具有的风险、所产生的影响、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标准化管理,将标准化管理充实到节能降耗、绿色建设中去,符合泉州城市总体规划并与周边建筑设施统一风格,使公众利益得到进一步保护。

3.2规章制度的标准化管理

随话说:“无规矩无以至方圆”,规章制度是施工质量衡量的尺子,是规范施工者行为的框架,更是建筑工程标准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在标准化管理实施过程当中,规章制度是建筑施工执行的标准依据,东海滨城建设项目组根据相关建筑规范和相关条文制定各项制度,并随着施工的实际情况与实践经验加以完善,确保规章制度的正确性和实施过程的合理性。东海滨城工程建设过程始终坚持以质量控制为主的标准化要点,管理部门根据建筑工程类型制定了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强、控制要点明确、责任落实到岗的特点,使每一个岗位都能够科学规划,人员分工明确,使每个施工人员都能够熟知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岗位相关规章制度。同时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也是工程标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了岗位标准化流程提升了现场秩序标准化,使各个施工环节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减少了传统管理方式出现的重复管理、缺失管理等问题。此外标准化质量管理中还建设了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建筑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标准化管理不到位问题等进行追责,使整个工程始终在标准化制度框架之内高效运行。

3.3承包商行为进行标准化管理

建筑工程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是由相应承包商来完成,承包商队伍的水平直接影响了工程整体质量和文明施工。因此在实行标准化管理时,不但要对投资方、监理方人员进行标准化要求,更要对承包商队伍展开行为标准化管理,承包商队伍庞大,人数众多,标准化管理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流程标准化、个人文明标准化、房间施工内容标准化等,并加强对施工人员标准化操作的严格考核,以规范承包商队伍的执行力.

3.4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

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是确保施工有序,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首先在施工前要做好场地规划,包括材料存放位置、办公地点、宿舍、食堂等;其次应对属地区域进行划分,并指定相应负责人做为属地主管,负责对本属地内的人员、设备、规章制度等进行管理;另外还需建立关键作业点的标准化管理,按照施工顺序对各关键点进行检查验收,以达到工程中每一个区域都有责任人,杜绝盲区现象。

4总结

总的来说,通过对泉州东海滨城A12地块建设项目的标准化管理,各项施工程序更加有序合理,质量把控更加严格,整个施工过程始终在标准化管理的模式下运行,确保了此地块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石民祥.建筑幕墙工程建设标准化的新进展———人造板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要点解析[J].工程建设标准化,2014(4).

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范文第3篇

本文结合泉州东海滨城A12地块建设工程为例,论述标准化管理在此建设工程中的实施过程,着重对工程建设标准以及可行性研究标准化、规章制度标准化、承包商行为标准化、施工现场标准化等方面深入探讨,通过此建设工程的标准化管理达到提升工程质量、打造品牌工程的目的。

关键词:

泉州东海滨城;建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要点

标准化管理模式是基于各种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基准前提下所展开的管理工作。标准化管理可以在各行业推行实施,可以达到各生产运行过程更为科学合理的目的。

1泉州东海滨城A12地块建设工程项目简介

1.1工程介绍

泉州东海滨城A12地块(东海湾十二宴)项目位于泉州东海滨城开发区内,开发区南侧为晋江下游出海口。本建设地块地处经十五路东侧、纬五路南侧、东海综合大道西侧、东滨大道北侧,附近有泉州东海滨城A-11、调整-B两小区地块、城市公园、教育用地以及东海高端楼盘核心区等,与大海相距1.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此建设项目总占地面积58991.4㎡,总建筑面积26万㎡,计容总建筑面积约16.5万㎡,建设有两层地下室以及部分夹层,建筑面积约10万㎡。地上建筑主要由22~37层高层住宅以及其他配套设施组成,项目总体建筑风格与泉州整个城市融为统一整体,在建筑空间造型、功能设置上与周边建筑物、商业、周边环境有机结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生态建筑工程。自本项目施工项目组成立以来,始终遵循“质量第一、科学管理”原则,把项目的质量控制做为重点,不敢有丝毫怠慢,运用标准化管理方法从可行性研究、规章制度、承包商、施工现场等方面进行了标准化作业,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高效的实施。

1.2工程各个阶段的施工控制情况

在施工的准备阶段,需对施工设计方案、施工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项目创优计划书等指导性的文件进行详细的编制;在地下室施工阶段先要了解地下室土层的情况,对地下室的施工进行专项部署,对桩基施工过程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预测和采取必要措施;主体施工阶段需要对模板、混凝土、钢筋三个分项施工的设计方案、技术要求、通病治理、质量控制、新技术的应用等进行严格把控,且做好水电安装预埋的配合工作;装饰施工阶段最好使用国产当地的装饰材料,对施工方案进行对比优化,专人负责样板作业施工;电气安装阶段主要是将各个配电楼的主干进线引进每个楼梯单元处,且设立总的电表箱,再从电表箱出线引到每个用户的配电箱;暖卫安装阶段施工时要采用钢塑管建立给水系统立管,且给水支管要采用PPR管暗设置且接入各个户的安装分水器,然后引到各用水点。

2工程建设标准化主要特征

2.1工程建设标准系统化特征

在工程建设当中,企业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个高效、科学运行的管理系统,在遇到一些困难时,利用管理系统的资源调配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一次性有效解决企业所出现的相关问题。此次建筑工程项目系统复杂、工期长、标准高,所采用的标准化管理系统就具备完善的系统化特征,也是工程量大和复杂性的必然发展趋势,例如工程安全问题是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在管理过程中只需要采取单方面的针对措施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要具有一个完善的标准化运行系统,全方位、全过程运用这个系统来有效解决问题。

2.2工程建设标准专业化特征

在建筑工程当中涉及工种较多,分工也越来越详细,且存在吊装、高空作业、挖掘等高危作业,专业化水平越来越高,正所谓“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专业化可以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最大化利用,实现资人力源的最优配置,提高了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建筑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的专业性,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降低了企业运行成本。另外不断提高管理专业化水平,应以打造建筑工程品牌工作为中心,可以赢得更多顾客的青睐,持续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

2.3工程建设标准数据化特征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工程建设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复杂程度逐渐提高,所需要采集、管理的数据系统也十分庞大,数据化管理特征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影响因素很多,主次矛盾如何来去区分就给决策者提出了严峻考验。在现今大数据的时代,基于数据化的科学管理系统就可以给决策者提供重要依据。数据化是建筑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生产标准,工艺流程、作业时间、验收合格率等重要数据都为标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依据和判断标准。

3泉州东海滨城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要点分析

3.1可行性研究的标准化管理

泉州东海滨城建设工程在建筑前期需要对所在地段的地质环境、周边自然环境进行勘测调查,也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基础质量以及整体工程的安全性。因此在建筑工程之初就运用标准化管理,确保工程建设在合法与合理基础上来运行,在东海滨城建筑工程启动前,各级管理部门对建筑工程所涉及的技术、社会、环境等进行数据采集调研,并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研究探讨,确定东海滨城建筑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对项目投运后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社会影响等进行科学论证,在取得主管单位审批方可进行施工。近些年来我国对城市建设规划提出新的具体要求,已从单一的工程建设领域拓展至环境保护领域,对建筑物的居住舒适度、绿色施工、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更加重视。这就要求在前期调研论证过程中以客观、科学的态度对工程建设所具有的风险、所产生的影响、所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标准化管理,将标准化管理充实到节能降耗、绿色建设中去,符合泉州城市总体规划并与周边建筑设施统一风格,使公众利益得到进一步保护。

3.2规章制度的标准化管理

随话说:“无规矩无以至方圆”,规章制度是施工质量衡量的尺子,是规范施工者行为的框架,更是建筑工程标准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在标准化管理实施过程当中,规章制度是建筑施工执行的标准依据,东海滨城建设项目组根据相关建筑规范和相关条文制定各项制度,并随着施工的实际情况与实践经验加以完善,确保规章制度的正确性和实施过程的合理性。东海滨城工程建设过程始终坚持以质量控制为主的标准化要点,管理部门根据建筑工程类型制定了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该体系具有可操作性强、控制要点明确、责任落实到岗的特点,使每一个岗位都能够科学规划,人员分工明确,使每个施工人员都能够熟知自己的岗位职责和岗位相关规章制度。同时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也是工程标准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了岗位标准化流程提升了现场秩序标准化,使各个施工环节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来执行,减少了传统管理方式出现的重复管理、缺失管理等问题。此外标准化质量管理中还建设了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建筑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标准化管理不到位问题等进行追责,使整个工程始终在标准化制度框架之内高效运行。

3.3承包商行为进行标准化管理

建筑工程各项工作的开展都是由相应承包商来完成,承包商队伍的水平直接影响了工程整体质量和文明施工。因此在实行标准化管理时,不但要对投资方、监理方人员进行标准化要求,更要对承包商队伍展开行为标准化管理,承包商队伍庞大,人数众多,标准化管理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流程标准化、个人文明标准化、房间施工内容标准化等,并加强对施工人员标准化操作的严格考核,以规范承包商队伍的执行力。

3.4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

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是确保施工有序,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首先在施工前要做好场地规划,包括材料存放位置、办公地点、宿舍、食堂等;其次应对属地区域进行划分,并指定相应负责人做为属地主管,负责对本属地内的人员、设备、规章制度等进行管理;另外还需建立关键作业点的标准化管理,按照施工顺序对各关键点进行检查验收,以达到工程中每一个区域都有责任人,杜绝盲区现象。

4总结

总的来说,通过对泉州东海滨城A12地块建设项目的标准化管理,各项施工程序更加有序合理,质量把控更加严格,整个施工过程始终在标准化管理的模式下运行,确保了此地块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

作者:郑东炎 单位:泉州东海开发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范文第4篇

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省、市领导机关及行业管理部门已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定,集团公司结合实际也相继提出了执行标准和规定的要求。严格执行这些标准和规定,认真做好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积极创建文明工地,不断提高创建工作的力度和水平,努力建立企业的识别系统,有效的包装企业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衡量企业管理水平的窗口,也是体现企业文化的重要内涵。鉴于此目的,再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现状及行业新的发展要求,特制订《南京鸿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条例》。

一、施工现场涵盖范围及执行标准

1、施工现场所指包括施工区、办公区和生活区。

2、标准化系建设部颁布的jgj59-99标准;jgj146-20__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江苏省省级建筑施工现场文明工地标准;南京市市级建筑施工现场文明工地标准。

3、标准图表、标牌专指南京市建工部门认定的标准(安全标识、强制性标准等);集团公司统一设定的临时设施、围栏、施工通道、大门等规格,统一的标牌尺寸、色别等标准。

二、考核级准及考核责任

1、考核划分等级。省级文明工地;市级文明工地;达标工地。

2、实行考核评分制(按公司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检查考核评分表)。省级文明工地:≥90分以上者;市级文明工地:≥85分以上者;达标工地:≥70分以上者。

3、实行考核责任制。集团公司分管条线、部门负责验收、批准;分公司经理负责督办、落实;项目经理是第一责任人;分管人员分管责任;分承包商或劳务负责人是直接责任。

4、实行考核挂钩制。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级准目标必须写进项目责任合同、劳务分包合同。同时与管理费用、承包收入分配挂钩实施奖罚(具体奖罚规定参照公司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及奖惩条例)。

三、自本条例颁布之日起,凡新开工程中,除农民复建房外,其它合同工程都要创建市级文明工地。工程开工后,收取工程安全保证金。完成创建目标的,此保证金在获得文明工地证书后,如数返还。不能按目标任务完成的,此保证金予以没收,转入安全基金账户。

四、新开工程均需将调整后的现场平面布置图、现场标化等工作逐级审核,考核组根据申报等级目标,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工。开工前验收与施工过程中的考核原则上与安全检查同步进行。施工过程中要抓好长效管理,各相关职能部门、各有关分公司、项目部及责任人要坚持按照标准进行管理并及时检查、整改、落实。

五、配套文件:jgj59-99标准;jgj146-20__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江苏省省级建筑施工现场文明工地标准;南京市市级建筑施工现场文明工地标准;行业、企业的图表、标牌样表;____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考核表。

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程质量;标准化;监理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real estate and housing prices rising, people's cost consciousness, quality consciousness and legal consciousness are constantl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residential construction, become the focus of common concern. The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the parties to a construction quality awareness and management level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According to the practice of the engineering supervision, supervision of the quality standard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share your colleagues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Keywords: engineering quality; standardization; supervision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成本意识、质量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提高,针对住宅工程质量屡次有投诉、上访等事件见诸新闻报道,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为了有效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质量控制规范、标准等。本文根据青岛市2011年实行得“建设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并结合笔者所在工程实践所取得的经验,论述建设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过程中的监理作用。

本工程为“欧美世纪花园三期工程”,共有1栋11层、2栋18层、5栋30层住宅楼,建筑面积约11.6万平方米,结构类型为框架-抗震墙结构。为确保工程质量并落实青岛市实行建设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的要求,监理部采取以下措施:

工程前期准备阶段,做好质量标准化预控管理

在监理规划中体现并编制质量标准化管理的专项实施细则,同时要求施工单位编报质量标准化管理的专项施工方案。在此期间,就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发生的费用提前与建设单位做好沟通,取得建设单位的认可、支持;

做好图纸会审,并进行二次深化设计。要求土建与安装专业共同审图,绘制各专业预留、预埋管线、箱、盒等综合布置图及管线交叉布置节点详图,统筹考虑各管线标高、走向、交叉、支吊架的做法,避免在今后的施工中返工,造成损失。我个人认为图纸的二次深化设计相当关键,如在本工程中提前发现并解决以下问题:(1)部分门的开启方向与消防立管冲突,我们经过图纸会审采取的措施是:针对分户门,在不影响门的正常使用情况下,增加门垛,避开消防立管;针对楼梯间防火门,采取增加门吸的措施;(2)消防喷淋方向在车库内按原设计上喷施工,在网点内,考虑到住户装修需要,经过一定审批程序后,将喷淋方向该为下喷;(3)水、电管冲突是安装过程中常有的事情,我们坚持“排水、通风优先,有压让无压”的原则对各个有交叉冲突的节点逐个设计好解决方案,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返工;

要求施工单位对每一道工序的作业班组、工人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的内容要针对操作工人的特点,深入浅出,要说明操作的要领、应注意的问题和必须达到的标准,并对每个节点绘制简图,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进行交底,解决施工中的通病问题。为增强工人的质量意识,要求班组长及操作工人均应在技术交底上签字,并明确奖罚措施。

工程施工过程中,实行施工现场质量标准化管理

建立材料样品室,封样存放各种材料、设备样品。本工程在甲方办公室专门划出一间房间作为样品室,对现场用到的钢筋、保温板、SBS卷材、聚氨酯、分户门、防火门、铝合金门窗、阳台及楼梯护栏、电线电缆、配电箱、水暖管材管件、暖气片等材料及设备样品,进行封样存放,并在每件样品对应部位粘贴展板,说明材料名称、规格、产地、供货单位、使用部位、确认意见等,作为大批量材料、设备进场验收的依据;

设置工程样板。为确保工程质量、创建优质工程,通过样板引路重点解决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质量标准、资源调配等,为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做到统一操作程序、统一施工做法、统一质量验收标准。只有在样板工程验收合格后,才允许施工单位大面积铺开施工。具体要求有(1)对外墙保温、涂料工程,要求施工单位在外墙局部位置做实务样板墙;(2)对内墙抹灰、腻子、分户门、阳台及卫生间防水等,要求做样板户;(3)对铝合金门窗、窗台及阳台护栏等,由于本工程户型较多,特别是30层的高层住宅楼,同层上户型均不一样,飘窗较多,窗大小也不一致,要求做样板层;(4)水电分项工程选择一个系统做样板;

统一各专业平面与高程基准,解决施工尺寸冲突问题。为有效解决施工现场各专业工序因交叉施工产生的诸多质量问题,要求施工单位在每层墙上弹出建筑1000mm标高控制线,作为高程控制点;

标识水电设备位置、功能、走向,确保使用功能。在主体施工结束后,要求施工单位根据每层墙上控制线,找准水、电、暖设备位置,喷涂颜色标识位置,贴字标识功能,弹墨线标识管线走向等;

标识检查验收记录,及时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在本工程主体阶段,混凝土拆模后,及时测量墙、柱垂直度、平整度、轴线位移、截面尺寸等;在装修阶段抹灰完成后,重点测量房间净高、开间、进深、墙面垂直度及平整度。房间净高测量每个房间在距墙角(纵横墙交界处)500mm处及房间几何中心处共设5个测量点,并用油漆标明测量点,便于今后复查。测量人员、施工单位质检员、专业监理工程师在测量记录上签字确认,并将测试结果张贴在相应部位。监理部专业监理工程师相互检查、总监理工程师不定时抽查测量记录,杜绝弄虚作假。强化过程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消除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对误差超过允许范围的及时进行处理,处理后重新测量;

从源头重点控制,消除外墙渗漏。(1)地下室外墙模板拆除后,将外墙止水螺杆两端挡模片剔出,用气焊将外漏螺杆割除,然后用防水砂浆抹平,待砂浆干燥后,用聚氨酯涂膜防水刷在对拉螺栓孔处;(2)地上楼层外墙对拉螺栓孔,先用电锤将塑料套管钻出,清理干净孔后采用无机发泡灌实,外侧用防水砂浆抹平,待砂浆干燥后,用聚氨酯涂膜防水刷在对拉螺栓孔处;(3)针对空调孔,要求根据墙厚、抹灰厚度及保温板厚度,综合考虑预留套管长度并考虑排水坡度,做完外墙保温后,套管与保温板周边发泡密封,防止雨水倒灌;(4)针对外窗渗漏,把好材料关与制作关,严格控制组角胶质量及预留窗洞口尺寸,做到窗框内外发泡、打胶到位、密实;

控制填充墙的砌筑质量和抹灰质量,预防墙体开裂。本工程中在砌筑填充墙前,要求施工单位对每道墙体绘制排砖图,并将排砖图张贴在相应部位(排砖图包括:底部下垫高度、构造柱和圈梁位置、顶端斜砌或塞缝高度、植筋位置、木砖位置、灰缝宽度等)。根据砌块高度算好模数画出拉结筋位置进行植筋,植筋长度为不小于700mm且不小于1/5墙长,拉结筋拉拔试验合格后才允许砌筑墙体。填充墙砌筑至梁底30-50mm时,用干硬性细石混凝土填塞,先钉入防腐木楔子(间距600mm),顶紧砌块和梁底,再采用干硬性C25膨胀细石混凝土填塞、捣实。填充墙与砼构件接缝处、墙面剔槽部位、临时施工洞口两侧等易开裂部位,加设钢丝网片抵抗墙体裂缝。钢丝网片与基体搭接宽度≥100mm。热镀锌钢丝网片的网孔尺寸20mmх20mm,钢丝直径为1.2mm。钢丝网采用钢钉或射钉每200mm-300mm加铁片固定,挂网做到平整、牢固。

加强成品保护。结构施工混凝土墙角、柱角全部采用50mm宽1.8m高的板条包裹防护;楼梯踏步采用护棱角铁上下联通固定;门口推车易碰部位,在小车车轴的高度钉防护条;管道采用缠绕塑料布保护;地漏采用塑料布缠绕保护。

三、在工程验收阶段,严格按照质量验收规范进行验收,着重控制使用功能验收和外窗、外墙淋水试验。

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F253.3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电力建设项目参与者众多,有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投资主体也日益复杂化,施工队伍质量良莠不齐,施工工艺和标准也不相同。加上电力建设项目往往投资巨大,需要管理的事物纷繁复杂,这就使得电力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上缺少标准和规范,尤其在当前电力工程建设人员水平不均衡、监督不得力的情形下,工程项目建设大多依赖施工人员的过往经验,每个参与建设的施工单位都有一套自己习惯的管理体系,都按照内部的质量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人为因素在项目管理中占得比重过大,导致各自为政、与整个项目管理互相矛盾,影响到电力工程建设项目的质量水平,带来巨大的财产和安全隐患。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经验管理方法,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从强化过程入手,最终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

二、电力建设项目进行标准化质量管理的作用

电力建设项目其实就是一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是电力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按照一定的程度、方法完成的,符合电力建设质量要求的一次任务,电力建设项目是一个整体,是由多个互相联系紧密的单项工程所组成的。近年来,我国标准化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在提高企业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推动企业创新方面作用显著。因此,将标准化管理引入到电力工程项目建设中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可以降低工程建设风险。电力工程项目投资巨大,工程流程复杂,将标准化管理引入后可以理顺施工流程、明确责任分工。标准化还可以有效的缩短电力工程建设周期,降低材料库存成本,降低设备的运行风险。二是采用标准化管理可以明显提高电力工程建设领域的新技术和新材料的运用,促使相关企业在工艺和设备上进行创新。三是通过标准化建设,有利于我国电力建设单位与国际接轨,更加广阔和深入的参与到国际竞争中去,通过高标准、高水平的建设标准来实现我国资源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的目标。

三、电力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标准化具体实施

1、施工准备阶段标准化质量管理

在电力工程施工准备阶段,要按照项目承包合同以及国家、行业标准,建立业主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设计、施工、监理等各参建单位的质量责任,建立完善的评价考核标准,对工程项目经理、施工人员、设计人员、监理人员等进行考核。了解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针对工程实际情况编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执行计划,到责任落实到人,避免职责不清, 管理职能重复,对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和完善;为保证电力工程项目建设质量,还要建立施工质量审查制度,这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施工质量审查制度对施工人员、质检员、测量员等的上岗资格进行审查,对施工项目部的质量标准进行审查,检查是否满足工程建设需要;设计阶段是电力工程建设的初始阶段,也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开工前要组织施工单位、业主方以及监理方对图纸进行会审,让工程参与各方对工程设计原则以及建设要求有个清楚的认识,没有经过会审的图纸不允许直接用于施工建设。设计图纸进过会审通过后分发各方具体执行,图纸交付后各方要进行现场核对,发现图纸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后,及时与设计方取得联系,在征得设计单位和建设方书面认可后,方可进行具体施工;工程施工测量放线是图纸进入实物的第一步,施工测量对项目综合质量有着重要影响,监理方应该对工程测量结果进行核对,保证与图纸的一致。

2、施工阶段标准化质量管理

第一,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交底是施工环节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施工技术交底的目的是让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对整个电力工程概况、施工工艺、施工计划和安排等情况比较熟悉,做到心中有数。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不是走形式、走过场,要注重实效,不仅内容要充实详尽,而且要具有动态性。施工环节不同、施工环境不同以及季节的变化都会对施工技术产生影响,每一分项工程开工前都要进行技术交底。第二,材料合格是工程质量合格的基础,也是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重点。电力工程施工阶段所需材料在入场前要进行检验,监理部门做好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见证取样工作,只有合格的材料才能用于工程建设。质量监督部门还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对建设材料进行质量巡检,尤其是导线、铁塔、光缆、主变压器、电流互感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继电保护等主要设备材料要注意质量检查。第三,要加强工程重点环节、工序的质量控制。发生质量事故后,按照现场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事故情况的进一步扩大,同时保护好事故现场,按照质量事故调查处理流程及时上报网省公司基建部,配合做好质量事故调查工作。按照工程建设施工质量验评工作的要求和验评标准,监督、检查单位工程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情况和施工单位三级自检验收、监理单位初验收,组织工程质量中问验收。第四,做好设计变更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工程变更是在所难免的,小的工程变更对整个电力工程进度、成本以及质量没有太大影响,比较大的变更则会延误施工工期,增加施工成本,甚至会带来施工索赔。因此必须加强工程变更的管理,施工方提出工程变更后,在建设方和监理方同意后才可进行变更,同时要做好变更记录,为竣工结算做好准备,也防止出现施工索赔问题。最后,加强隐蔽工程管理。隐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被后续的工程进行隐蔽,如果没有进行有效验收,会给后续的工程质量管理带来难题,也会导致安全隐患的出现。施工项目部要将隐蔽工作验收检查作为一项专门工作,建立隐蔽工程检查验收签证制,施工方在隐蔽工程完工后先进行自行检查,然后上报监理部门,监理部门要联合相关质量管理人员一起对隐蔽工程进行复查,检查结果符合要求在检查记录上签字确认,没有经过检查确认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

3、竣工阶段标准化质量管理

督促施工单位完成竣工阶段验收工作,工程质量验收应按照分项、分布单位工程的顺序进行逐级检查验收。工程资料是工程施工或安装期间实施质量管理活动的记录,是工程实体质量的真实反映。工程档案资料应随工程进展同步形成,内容应真实、齐全、完整,相关各方签字齐备、字迹清楚、结论明确,各参建单位应制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工作。按照竣工资料的要求,编制工程竣工文件,进行工程移交。单位工程竣工后,必须进行最终检验和试验,以确定工程项目达到的质量标准和质量目标"应规定竣工验收的程序,包括施工单位的质量三级检验、监理单位的竣工初验制度、启动验收的组织方式及验收程序,缺陷按不合格程序处理。

总之,随着国家对电力事业投入的加大,电力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也不断提高,电力行业面临大踏步发展的黄金时期。正因为如此,我国在电力建设领域要大力推行项目管理,提高电力建设工程项目质量标准化管理的水平,从而促进电力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土慧,罗福周.国内外常用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概述.建筑经济,2007,12

2、王玮望.工程项目的集成管理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70,12

3、唐浩.现场实践中工程质量管理的方法运用.法制与经济,2007,9

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内蒙古 石油化学 管理规范 解读

Abstract: For the petrochemical industr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technical data management practices "I conducted the analysis of interpretation.

Keywords: Inner Mongolia, petroleum chemistry, management practices, interpretation of中图分类号:C93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起草过程

2005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先后印发《关于加快化学工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建设大型重化工基地的指导意见》。在自治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内蒙古的天然气化工、煤化工、盐化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随着内蒙古石油和化工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工程项目的不多断增加,加之新技术、新设备的出现和应用,对石油和化工交工技术资料的归档过程中,不适应新要求的诸多问题不断出现。由于没有一套完善的、适用的交工资料整理规范,使得在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对交工资料归档的规范和明确,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但最终的结果还是往往不如人意。为解决这一问题,内蒙古石油化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组织各专业的专家组成编写组,通过总结大唐多伦煤基烯烃项目、鄂尔多斯联合化工项目、亿利化学PVC项目等工程交工技术资料整理的经验,参照HG20237-94《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和SH/T3503-2007《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进行了大量的编写修改完善和补充编写,考虑到目前石油和化工工程特点以及智能化技术和设备的普遍采用,在保留原设备、管道、电气、自动化仪表资料归档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智能化的归档要求。于2010年12月完成征求意见稿,并广泛征求了石油化工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等相关单位以及其他有些省市化工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和化学工业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的意见。按照反馈的意见,经过认真讨论和详细修改,2011年4月底完成了送审稿。2011年6月18日,由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召开了审定会,审定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标准科学、规范、操作性强,填补了自治区石油化工建设工程交工资料管理的空白,统一了内蒙古自治区石油化工工程交工资料的管理。”该标准经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为自治区地方标准,并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标准号DB15/T489-2011在全区执行。

二、编制的意义

1、适应内蒙古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需要

自《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工程施工、验收、管理都比过去有较大的改变,GB/T50328―200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的实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方法和档案文件的整理归档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石油和化工建设项目的特殊性,以市政民用土建项目为主的交工资料整理规范,不能满足其安装工程较多、施工验收规范各异的要求;以传统技术和设备为编制对象的原有化工项目交工资料整理规范也不适应目前石油化工工程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智能化技术和设备的普遍采用的现实。为了适应内蒙古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需要,加强对石油和化工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需要总结内蒙古多年来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经验,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编写标准以规范内蒙古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的行为。

2、促进工程资料管理标准化、信息化的需要

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是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记录,内蒙古在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上一直没有全区统一的管理规程,过去各参建单位都是按照有关规范、规程和有关规定制定不同深度和内容的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定。但由于内蒙古地域辽阔,工程技术资料管理差异比较大,在以往全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工作中这个问题比较突出。随着网络和电子技术在建设工程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信息化也势在必行,因此,必须规范和统一全区的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管理,以适应信息化发展和要求。

3、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和保证工程质量的需要

本标准主要内容是按照建设工程项目前期安装开工阶段开始到工程竣工验收终止的顺序进行编排,规范和完善全区工程技术档案的编制方法和管理要求,规定了工程资料的分类、编号原则,完善了资料的整理顺序,统一了安装工程技术资料施工用表,明确了工程建设各责任主体的责任和工程报验的原则。对于提高施工企业的档案编制与管理水平,落实工程参建各方的质量责任,确保工程质量,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三、编制的依据

标准主要依据是《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工业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等现行国家规范标准,参考了《化学工业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交工技术文件规定》、《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过程技术文件规定》等行业标准。同时也充分考虑了过去内蒙古各大石油和化工企业施工技术资料管理方面的一些习惯性做法和现行施工规范的要求。

四、编制的原则

标准的编制原则是落实责任、规范行为、过程控制、简便易行、适应信息化管理。

落实责任:参建各方应将各自的质量责任落实在各种工程资料的填写、收集、整理和审核中。

规范行为:工程参建各方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国家、自治区基本建设程序和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

过程控制:资料的收集、整理、检查、验收,融入工程各个环节,贯穿于整个建设过程。

简便易行:资料的管理应直观、便于操作。

适应信息化管理:资料的管理应适应信息化发展要求,实现工程档案电子化。

五、标准简介

本标准是关于内蒙古石油化学工业安装工程技术资料管理的地方标准,标准要素设置及构成主要是按照规范要达到的目的进行设立。标准由十一个一级要素组成,主要内容包括:

要素一:范围

本要素意在阐明标准总的规定内容和适用范围,是使用本标准的前提条件。

要素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要素给出了本标准应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等文件,这些文件对于本标准是必不可少。

要素三:术语和定义

本要素根据国家《标准化工作导则》对术语的要求,给出了20个术语,术语和定义是为了满足标准在表达上的需要,帮助使用者准确地理解规程。这些术语均在有关章节中被引用,因此其主要作用是供标准使用。

要素四: 总则;

本要素由三个二级要素组成,反映的三方面的内容,是标准原则性的规定,反映了本规程制定的目标、统一性、规范性等要求。

要素五: 一般规定

本要素由二个二级要素组成,反映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对交工技术文件的填写和整理作出了规定,提出了交工技术文件的整理应具有真实性、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溯性的具体要求。第二方面是对安装工程的划分进行规定,包括单位工程的划分依据和构成、分部工程的划分依据以及分项工程的划分依据等。

要素六:管理与职责

本要素共设置了六个二级要素,明确了工程技术资料收集、整理的有关各个环节及有关人员的职责范围,对工程技术资料形成应遵循的原则,建设、监理、施工单位、施工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职责给出了明确的要求,也是本规程的纲领。同时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实际和工程技术资料的重要性,对施工现场资料员和工程监理人员提出持证上岗的要求。

要素七:安装工程技术资料

本要素共设置了四个二级要素为石油化学工业建设工程技术资料的基本内容及整理要求。

“工程质量管理资料”明确了工程质量管理资料包括的内容。

“施工质量控制资料”一方面对工序质量控制表格进行了说明,并阐明了其使用要求,另一方面是对交工技术文件进行了分类,为了方便组卷,按照设备、管道、电气、自动化仪表、智能化等分为六类并给出了整理要求。

“施工材料设备质量证明资料”阐明了施工材料设备质量证明资料包括的内容,即包括:进场验收记录、设备开箱检验记录、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厂家提供的性能检验报告、安装使用说明书、进口设备、材料的商检报告、材料复检报告等。本要素还对质量证明文件原件提出了要求。

“工序质量控制表实施规定”,此部分内容主要是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为了满足施工项目管理的需要而设置。本要素阐明了工序质量控制表分等级的规定,即分为A(或AR)、B(或BR)、C(或CR)三个等级,并提出相关要求。同时对工序质量控制表在填写和使用、实施过程中作出了规定。

要素八:安装工程交工验收资料

本要素共设置了十三个二级要素,分为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阐述。

规定工程交接时工程承包单位向建设单位交付的施工技术文件的内容,即包括施工技术资料、竣工图及所附设计变更以及质量验收等技术文件。

规定施工技术资料应包括的内容,即包括各种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管道(件)及各种电仪器件等的质量合格证及相关复验报告等。

规定了安装工程质量验收文件包括的内容及使用的表格。

规定了建设单位和各参建单位的相关报告及其内容要求,包括“勘察单位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报告”、“设计单位工程质量检查评定报告”、“建设工程竣工报告”、“监理单位工程质量评估报告”、“竣工验收通知书及附件(验收组成员名单)”、“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规定了工程交接时向建设单位交付的其它技术文件,包括各职能部门的批复文件要求、工程质量保修书、其他工程竣工验收所需文件、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时的“重大事故报告”等。

要素九: 竣工图

本要素共设置了六个二级要素,给出了竣工图的概念、内容、整理、保管、绘制和图章以及等要求。本要素还对一般设计变更和重大设计变更进行了规定。

要素十:安装工程资料的立卷

本要素共设置了三个二级要素,为工程资料的立卷,给出了立卷的原则和方法、案卷编目、立卷要求等。

要素十一:安装工程资料的归档

本要素共设置了三个二级要素,为安装工程资料的归档,给出了归档的原则和方法,规定了归档的程序,给出了归档的范围等。

另外,标准还列出了规范性附录,对工程中使用的记录表格进行了规定,包括:

附录A:共用类交工技术格式文件目录,从A.01至A.50共50个表格供安装工程共用项目使用;

附录B:设备交工技术文件格式目录,从B.01至B.67共67个表格供设备安装工程使用;

附录C:管道类交工技术文件格式目录,从C.01至C.19共19个表格供管道类安装工程使用;

附录D:电气类交工技术文件格式目录,从D.01至D.58共58个表格供电气类安装工程使用;

附录E:自动化仪表类交工技术文件格式目录,从E.01至E.33共33个表格供自动化仪表类安装工程使用;

附录F:智能化交工技术文件格式目录,从F.01至F.12共12个表格供智能化类安装工程使用;

附录G:工业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表格目录,从G.01至G.05共5个表格供工业安装工程验收使用。

六.标准应用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规范明确了二点:其一,就工程项目而言,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等石油化工项目安装工程;其二,从工程项目的专业角度就交工技术文件范围而言,规定了设备、管道、电气、自动化仪表、智能化等安装工程交工技术文件的管理、格式和内容。

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绿色施工;装修工程;施工管理

在装修施工过程中堆场飞灰飘尘、粉尘的排放、运输的遗撒、建筑垃圾残土到处堆弃,油漆和涂料以及化学品的处理不当导致泄漏装修过程中甲醛苯超标排放等都将对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开展绿色施工技术的基础性研究,探索实现绿色施工的方法和途径,为在建筑装修施工中推广绿色施工技术、推行绿色施工评价奠定基础,实施推广绿色施工标准化管理有着极为鲜明的现实意义。如何确保施工企业从领导层到基层管理人员及工人能够牢记绿色施工,强化具体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进行环境保护,提高施工企业投标竞争力,成为我们管理人员要探讨分析的地方。

1 绿色施工理念

2 工程概况

某高端小区1幢1、3单元室内精装修工程,装饰面积为13000平方米,工程合同造价为3947.9978万元,工程于2011年10月31日开工施工,2012年9月30日竣工,实际工期335日历天。工程质量等级为合格级,安全无事故工地。本工程属高级民用建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完备,同时也是市节能办重点示范工程,根据建设单位及节能办的具体要求,我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对如何做好装修绿色施工提出如下几个方面的施工技术要点(关键点)并将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技术措施和控制方法,确保本工程绿色施工优质按期地完成。

3 具体措施

3.1 网络与机算机应用与技术管理

我司在项目管理中,利用机算机软件对设计图纸电子文件,进行施工图纸二次深化设计、加工安装详图设计、工程量的计算、施工资料的制作、竣工图绘制或修改。图纸二次深化设计:现场墙、地面实际尺寸进行(规范与实际结合)编排具体分格线,高效、快速、准确有效结果,减少了劳动力和缩短工期,提高生产成效。建立数学计算模型,精确计算各种造型,利用立体三维坐标定位和预留变形量以及饰面板的尺寸、对曲率和角度,提供正确下料数据(供生产厂商定模、加工、计算提供方便)成型尺寸和曲率进行精确算据。

3.2 新型设备应用及技术创新

3.2.1 装备新型测量仪器设备

LTA200L激光标线仪在工程测量放线中使用非常便捷。它可以由生产工人直接操作和使用,标线仪广泛应用在冶金钢板切割、石材切割、木材切割、机器视觉等领域,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投射出激光线宽度控制在6mm以内,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剪切精度。在切割大理石过程中指示线不明确会切割不齐,且刀具冷却液会覆盖人工标示线,采用激光标示线有效避免了这个缺点。

红外测距仪是一种测量仪器,不用尺子就可以测量建筑物室内外的高度、长度和宽度以及自动计算面积、体积。工程测量放线中使用非常便捷。生产工人直接操作和使用,一则减少劳动力的强度。二则提高准确效,三则节省时间。更为钢重要的是可以在顶部、墙面、地面和空间部位标出垂直线条;改变了以前用线垂、卷尺的低效率、低精度。

3.2.2 新型气泵、喷枪和皮刮腻子工具

喷笔是使用压缩空气将模型漆喷布在所需装饰面的上色效果;涂料能均匀的涂在装饰表面上,能喷出漂亮的迷彩及效果,利用喷笔上色可节省大量的时间。产品可广泛适用于:各种建筑艺术美术绘图、美术工艺品的制作、模型制作的喷涂、室内墙绘装潢等能喷出五颜六色的迷彩及效果,喷涂可节省大量的时间。

3.3 材料回收重复使用

制定材料进场、保管、出库计划和管理制度。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废料率,建立可再生废料的回收管理办法。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各种包装材料和其他废弃物等。我单位将施工、拆除和场地清理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将其中可直接再利用或可再生的材料进行分类回收、再利用。减少运输过程中材料的损耗率,加强施工过程材料的利用率。注意维护周转材料,延长自有周转材料使用寿命。对租赁的周转材料精确计算使用天数,不需用时及时退回。回收利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可再利用材料。

3.4 节约水资源

3.4.1 施工中节水

做好宣传教育,在工人进场教育,生产例会上强调节水的重要性,加强节水宣传,在各用水点设节水标志,提高大家节水意识。制定节水指标,并按期考核。

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节水方案和措施,加强施工用水管理,尽量回收利用水资源;制订计划,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水量,比较实际施工用水量与定额计算用水量,按预算下调10%用水量为施工阶段总用水量;水消耗量较大的施工工艺需制定专项节水措施,指派专人负责监督节水措施的实施,提高节水率。

3.4.2 选择节水型卫生器具及新型节水龙头

本项目采用的是ECOMAX系列 4.2升节水型分体座便器,三位一体的超强功能,令最少的用水也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ECOMAX卓越的节水性能。TORNADO FLUSHING超漩技术的强劲冲洗力、CEFIONTECT智洁技术的持久防污性,三位一体的超强表现,实现了TOTO坐便器超强的节水性能。

3.5 节约能源

本项目采用三雄极光T8led节能灯管,采用国际一线品牌的芯片和封装,光效高达90lm/W。三雄极光T8led整灯效率高。LED直管发光角度为 120-140°,100%光输出得到有效利用。功率因数高达0.9,功耗仅为电源功率的3-5%。光源主体结构采用高纯铝并采用独特轮廓的齿槽型设计,散热面积、散热空间更大,寿命达3万小时,是传统荧光灯寿命的4倍以上。

3.6 新型材料推广

3.6.1 纳米技术

本项目采用纳米高新科技的环绿色环保标识的涂料,涂刷墙纸底漆作为隔离体,涂刷效果为漆膜好,色泽柔润,装饰效果好;产品不含苯、甲醛、铝、汞等;具有附着力强、粘结牢固、杀菌、抗霉、自结、净化空气的功能等。涂料中的有害物质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减少了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危害。

3.6.2 环保人造板

采用具有十环绿色环保标识人造板,是国家绿色环保生产厂家,严格按国家绿色环保要求的规定制造。细木工板基面板采用纳米高新科技的环绿色环保标识的涂料,产品的苯、甲醛放射性有害物质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同时具有附着力强、粘结牢固、杀菌、抗霉、自结、净化空气的功能等。使整个装饰过程和装饰效果的提高,均没有过去甲醛等有害气体的刺鼻和辣眼的感觉,确实体会到绿色环保人造板的好处。

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范文第9篇

 一、电网输变电工程项目标准化管理   

进入21世纪,建设坚强智能同步电网,实现智能电网技术在我国电网供电的广泛开发应用,是我国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必选手段,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也对智能变电站向电网高级功能应用提供数据的支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发达国家把项目管理作为电网建设和电网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有效手段,现代项目管理包含的内容极其广泛,一是管理思想的的现代化,二是现代项目管理组织的现代化。 

  随养当今经济社会与智能化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管理水平不断加强提高,国家电网的大建设体系,带来了电网建设项目及智能电网项目管理的现代新型模式,具有专业分工与职业化等特点,其表现为:(1)国际许多国家己建立起木国的各不同行业项目管理标准体系,且逐步向全球先进项目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发展。(2)在国际建设专业领域己开设了“现代工程项目管理”执业教育培训,项目管理人员有了专业资质认证,如我国的建造师注册认证管理机构。国际项目管理发展方向:①项目管理的全球化发展;②项目的多元化,多层次,多行业发展;③项目管理的专业化学科发展;④电网输变电项目向养智能项目管理标准化发展。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理论,进行现代项目管理的具体应用,对于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高自身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变经验型的传统管理为科学型的现代管理,提高管理组织的工作效率,提高运用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和信息技术的成果运用,将产生出积极的影响,并为工程项目管理下的企业生产、建设与运行提供现代化管理手段,21世纪必将是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的新时代。

国家电网SG-ERP是由一体化信息平台,包括t信息网路、数据(荣灾)中心、集成服务、信息展现、业务应用,包括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物资管理、规划计划、项目管理、运行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协同办公、综合管理,保障体系,包括信息管控、运行维护、安全防护、标准规范、技术研究、人才队伍等大范围的基木构成,并随其发展继续扩大完善。国家电网公司于2008年以来开展了电网建设管理“三横五纵”模式,己建立了工程管理体制,建成了基建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统,并对业主,施工,监理三个项目部,开展了以项目部管理为依托的项目,安全,质量,技术,造价等项标准化管理进程。

具体如下:(1)基建标准化管理:基建管理信息系统现场部分依据业主、监理和施工项目部标准化建设管理,充分贯彻现场项目部标准化管理思想,并保证施工、监理、业主项目部业务数据报审的及时性、准确性,实现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管控。(2)同业对标活动的开展:根据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2011年同业对标工作意见》的要求,为加强过程管控,提升对标管理水平,各部门、各单位依据201版指标体系,确立标杆,即时报送同业对标指标完成情  (3)各项目部的招投标:对各项目工程进行招标、投标、开标、评标与定标程序。(们项目管理:以业主项目部为主是,联合监理与施工项目部,通过计划、组织、协调、监督、评价等管理手段,推动工程建设按计划实施,实现工程各项建设目标。(5)基建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业主项目部安全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包括安全策划管理、安全风险管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安全评价管理分包安全管理、安全应急管理、安全检查管理等。(6)造价管理:造价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初步设计概算配合管理、工程招标造价配合管理、工程量管理、进度款管理、结算管理、竣工决算配合管理。(7)建设技术管理:技术管理主要内容包括项目技术管理、设计管理、基建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等。(8)项目评价机制国网基建部不定期对各单位业主项目部标准化建设工作开展情'进行监督抽查,并定期开展评价和相关竞赛评比活。(9)基建信息管理:2009年国家电网ERP项目的实施,以及国家电网《ERP辅助模块一基建管控》的试运行及止式上线,实现了国家电网公司“三横五纵”基建业务管理标准化管理模式,达到国家电网公司总部、网省公司、业主项目部以及相关协作单位业务流程纵向贯通和横向集成,满足t电网基木建设业务项目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造价管理和技术管理五大业务需求,发展引用了成熟套装软件与基建管控模块的紧密集成,建立了以基建管理的标准规范和工作流程为基础的,并满足精益化管理需求的基建业务管理平台,完成了基建管理运行标准化、规范化,实用化,高效化管理目标。 

  二、未来智能电网发展前景  

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管理;定义;意义;推行标准化;问题

近些年来,我国的铁路建设工作飞跃发展,修建了许多的新铁路,其中包括很多的高速铁路项目。纵观这几年的铁路建设,我们成功与失败并存,在建设规模、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取得了成功,但一些管理、技术上的不成熟,使我们铁路建设工作在安全、质量上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加以改正。

09年,铁道部为了提升整个铁路建设系统的管理水平,推进铁路标准化管理,出台了铁建设〔2009〕154号《关于推进铁路标准化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在此,笔者结合该文件,浅析下铁路项目标准化管理。

1 标准化管理的意义

1.铁路标准化管理是铁路建设发展的趋势

铁路建设属于建筑业,建筑业的发展趋势是工业化,而工业化的核心就是标准化生产。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通过设计标准化、体系化,构配件和部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机械化,组织管理标准化等手段,采取类似现代工业大生产的方式来修建铁路,并使整个行业成为一个完整配套的工业生产体系。

2.推进标准化管理是提高铁路建设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当前铁路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质量和安全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质量通病仍然存在,安全管理薄弱环节较多,集中反映出管理基础工作薄弱,必须按照科学管理的理论和工业化的要求,推进标准化管理,提高建设水平。

3.标准化管理可显著提升项目工作效率

标准化建设对人的责任能力和责任意识进行了强化,增强了参建人员的压力感和复命意识。标准化管理可以使得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多样性降低,使得工作变得简单化,使组织内的工作更加有序,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4.标准化管理可以确保项目持续成功

标准化管理的施行,规范了项目部的各项管理工作,使项目部不因临时性组织造成管理松散,使各人的职责及工作流程更加明晰,从而可使新来的人员也能较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同时管理标准化可以将团队成员的努力统一起来,保证项目成功。

2 如何推进铁路标准化管理工作

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四个标准化”: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实施标准化管理途径是,通过构建结构清晰、职责分明、内容稳定的管理体系,形成实施有标准、操作有程序、过程有控制、结果有考核的管理制度;形成工作内容具体化、定量化,有明确检查内容和检查方法的工作标准;建立岗位设置满足管理要求,人员素质满足岗位要求的工作团队。

1.管理制度标准化

管理制度标准化是标准化管理的前提,管理必须先从建章立制入手。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中,做好制度建设工作,并切实抓好落实,在使用中不断改进。项目管理制度要具体、量化、细化,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人员配备标准化

项目管理要“以人为本”,人员素质决定了施工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人员配备标准化就是根据工作岗位要求配备具有相应技能、能力、知识以及协调能力的人员,实现岗位设置满足管理要求,人员素质满足岗位要求,使项目管理机构满足施工需要,实现“有事必有岗,有岗必有人,有人必有责,有责必有果”的管理要求。

根据铁路要求,配置“九大员”,并有计划的做好人员培训工作,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3.现场管理标准化

建设项目现场管理是各种管理要素的集合,是实现建设目标的载体。现场标准化管理主要目的是总结建设项目现场管理的经验和教训,组织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现场管理模式,提高现场管理效率,减少临时工程的投资。

从施工现场布置、现场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环境保护、机械设备管理、材料管理、技术管理、实验室管理、文明施工等方面实现现场管理标准化。其主要实施内容:

现场管理标准化,是标准化管理最直观的体现。做好现场管理标准化工作,不仅可以提升企业信用评价等级,同时可以提升企业形象,有益于企业市场开发。

4.过程控制标准化

过程控制标准化是将现场标准化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通过标准化对施工实施全过程管理。过程管理标准化就是按照“六位一体”管理要求,将过程控制工作具体化、定量化,形成过程管理工作标准,按照工作标准实施过程管理,具体体现在各种制度办法的过程实施执行。

主要内容包括:质量管理体系及质量控制标准(各项检查制度)、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管理标准、工期控制标准(计划管理)、成本管理标准(动态成本管理)、环保管理标准、技术创新标准,各项过程控制记录:检验批,分部、分项验收记录,隐蔽工程检查证,试验资料如钢筋、混凝土试件合格报告,各种记录如混凝土灌注记录、预应力张拉记录、测量记录等,会议既要,往来文件、联系单、通知、函,工程日志等。

3 推进铁路项目标准化管理,应注意哪些问题

1.思想观念上重视不足,使标准化管理流于形式;

标准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其推进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应重视其巨大意义,对其认识不能流于表面,不能认为它只是一个应付检查的形式,使标准化建设流于形式,而不把它作为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的方法。

2.标准化管理与工程进度的冲突;

过程标准化管理,要求我们施工过程中,各工序要几近工业化标准,对质量要求很严格。如果我们的施工水平达不到标准化要求,势必限制到我们的工程进度。因此,我们必须要提高我们施工水平,而且必须从项目开始时,开始抓起,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现场督促,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在项目开始、工程进展不快时打好基础,避免其施工水平达不到标准化要求,限制工程进度。

4 结语

推行标准化管理工作,应将其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全面、全力推广,不单单局限于铁路项目,应将其优点推广到其他类型建设项目。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项目规模越来越大,我们更应采取科学的管理方式,推行标准化管理,使标准成为习惯、习惯符合标准、结果达到标准,全面提升企业项目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探索;实践应用

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

建设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是工业革命以后,在工业生产标准化理念下延伸出来的,且在国外的先进生产理论的带动下产生的一种管理理念。其要求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诸多要素进行管理分析,以整合生产资源,建立标准化的生产体系和预防改进机制,以提升现场管理的水平和施工举措,提升施工的有效性。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就是特定于施工现场的标准化管理机制,其具备施工标准化的特征,并且根据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特定情况,针对性地提出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措施。同时,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是施工标准化的突破口,其内涵包括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生产队伍管理、生产合同履行、生产质量管理等诸多方面。

2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必要性

在建设施工过程中,进行施工现场的安全标准化管理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其因为多方参与、责任重大等问题,也必须要实现建设施工的现代化管理。

2.1规范建筑施工现场主体的行为

建筑施工工程与其他工作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其耗时长、责任主体多、事故责任大且性质特殊,而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一个环节做得不到位,都可能导致建筑施工安全问题的出现。此外,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责任事故,就会导致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要进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并且对各方的责任加以明确,以实现规范各方主体行为的目的。

2.2明确建筑施工各方义务和责任要求

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有建筑设计单位、建筑施工单位、建筑承包商、建材提供商等诸多生产组织的参与,也意味着管理的过程更加复杂难以控制。正因为管理过程的责任众多,也有了明确各方权力和义务的必要,对责任多方进行明确和认定,并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各种推诿责任的问题,一般是以合同履行的形式加以规范,合同正是联系责任双方的纽带。

2.3提升建筑施工的生产建设水平

一个标准化的管理方案和管理流程,能体现出一个建筑施工单位的建设水平,是体现一个建筑施工单位专业性的良好途径。再者,因为建筑施工中,很多建设施工工作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此进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更是尽量规避这些风险、保障生产人员安全的必要措施。

3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推行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是大势所趋,针对目前部分施工单位对该工作仍不加以重视,并认为其是“面子工程”的现状,也有理由进行整改探索,实现中国建筑工程与世界建筑工程接轨。

3.1生产管理标准化,制定严格的岗位划分和工作流程

目前地方政府和中央相关部门均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制度,以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在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标准化管理中,比较常用的是《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地方政府出台的《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标准》等文件。针对部分高危且复杂的施工项目,也有专门的政策指导文件,例如,针对施工现场的用电问题,有《施工现场零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技术指导。而生产建设单位在进行生产建设之前,也应当依照政府出台的相关文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管理办法,制定严格的岗位划分和工作流程。确保建筑单位在后续的施工开展过程中,能有标准化的生产管理制度作为保障。

3.2人员的标准化管理,定位合理岗位分明

人员的标准化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人员管理的标准化,第二层是施工人员工作的标准化。首先,人员管理的标准化定位,根据生产建设管理制度,对建筑施工人员、监督人员等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标准化的管理。建筑施工人员在进入现场之前,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特殊作业需要有相应的劳保用品,并且需要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其次,施工人员工作的标准化,工作人员需要根据设备设施使用流程、工具操作流程正确使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加强安全意识,注意保护人身安全,小型电用工具需要在使用完后及时拔下电源,重视用电安全。

3.3设备的标准化管理,出入有序标示清晰

建设单位应当不断改进工作环境,并且根据作业区域不同设置不同的安全标示,在施工现场搭设施工安全通道,并且给工作人员提供安全防护器具,以保证自身的安全性。安全标示应当做到标注醒目、划分清晰,重点区域和高危作业区域设置防护网,并且仅允许专业人员持证进入。以楼梯口的防护栏设置为例,楼梯口防护一般分为工具化防护和临时防护,工具化防护即为建筑施工单位定制金属防护栏,并且涂刷黄色油漆,标志注意安全字样,而临时防护是在楼梯口牵绳警示,针对标志设施的可循环利用原则,也有越来越多的单位选择工具化防护设备,以实现高效高质量安全管理。

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范文第12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大力推进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法规、标准的贯彻实施。以对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的综合评价为基本手段,规范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行为,全面实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在建筑施工企业及其施工现场实行标准化管理,实现企业市场行为的规范化、安全管理流程的程序化、场容场貌的秩序化和施工现场防护的标准化,促进企业建立运转有效的自我保护体系。2008年底,在哈施工企业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率:特级施工企业达90%;一级施工企业达70%;二级施工企业达50%;三级施工企业达30%。

三、实施范围

在我市行政区域内领取施工许可证或者开工报告的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工程都应创建标准化施工现场。其中:在市区内10000平方米(含10000平方米)及以上或者县(市)5000平方米(含5000平方米)及以上的房屋建筑工程、工程造价在1000万元(含1000万元)及以上的市政工程,在依法办理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开工报告)时,施工企业应递交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创建标准化工地方案。

四、工作措施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在开展标准化工作时,应认真贯彻执行《*省建设厅关于开展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同时,采取以下工作措施推进我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

(一)严格贯彻工作标准。认真执行《*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图册)中所规定的临时设施、场容场貌、安全防护、消防设施、基坑支护、临时用电、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等8项标准,并按照《*市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规定,建立本项目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二)施工现场全面实施“差异管理”。将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划分为A、B、C3个等级进行差异化管理,达到标准化优良要求的A级工程列入信誉施工现场,进行常规性检查、抽查;达到标准化合格要求的B级工程列入平时监管对象,加强巡回检查、抽查频次;达不到标准化管理要求的C级工程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加大检查、抽查频次。

(三)实行部门联动管理机制。在建管信息网上公布C级施工现场名单,时间不少于1个月,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并按照市场主体考核办法对企业扣分;对于年度内有2个及以上工程被列入C级施工现场的施工企业,取消年度内评先评优资格。

(四)施工现场临建设施逐步采用定型彩钢板房。年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标准化达到A级优良标准的,必须全面采用装配式钢结构临建房屋,实现美化施工环境、改善农民工的食宿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目标。

(五)加大科技兴安力度。分阶段在全市范围内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逐步推广使用施工现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六)全面提高农民工素质。规范全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职工夜校培训工作,将培训教材录制成光盘,统一组织农民工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在施工现场醒目处张贴温馨的警示标语、宣传图画,实施安全教育、警示人性化管理。

五、组织领导

为加强*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成立*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曲维嵩

副组长:张晓光、吴向阳、华文润

成员:张文库、张壮、方登林、陈铁男、车延杰、王树波、李忠祥、尹联友、姚鹏、闫宗华、柏音及各区、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

全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建设安全监察站,办公室主任由张壮同志担任。

六、几点要求

(一)为了顺利开展全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各区、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指定主管领导负责此项工作,强化组织、协调,认真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范文第13篇

关键词:配电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

1概述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电量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企业为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开始建立生产、技术和管理准则,对工程组织、协调、控制、人员、经费以及设施等进行标准化管理。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是提高工程质量,强化电力企业工程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建立科学、合理的配电网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体系,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2 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问题分析

2.1 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管理是工业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不同部门工业之间和企业之间技术交流与合作的标准通道,能有效减少不同技术标准之间互相适应的时间。标准化管理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以及监督五项功能,各项功能相互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

2.2 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问题 我国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有了明显提高,标注化管理、质量管理、经济责任制之间已经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有利于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提升,但是,在大力发展电力企业标准化管理过程中,仍发现了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在:

2.2.1 电力企业管理制度落后。电力企业标准化竞争意识不强,影响了企业标准化科研成果的研发和实践,多数企业直接实施“拿来主义”,套用其他企业的标准体系,没有对管理模式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导致实施的标注化体系与企业自身发展状况严重不符,影响了管理效率。

2.2.2 标准体系不健全。电力企业对管理标准的重视力度较大,在制定和贯彻管理标准工作方面较为出色,但与管理标准配套的技术标准以及工作标准没有得到同步发展,导致标准内容不健全,影响标准之间的协调性,降低管理效率。

2.2.3 设备和技术落后。我国电力企业加快了电力系统的改造和升级进度,但部分落后的电气设备和技术在一定时期内还需继续运行,这不利于国家标准制度的实施。多数电力企业缺乏安全生产标准,没有对人身安全、健康、环保等要素进行综合考虑;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不对应,也影响了我国电力标准化管理的实施。

2.2.4 标准化管理应用性不强。我国电力企业制定了很多标准,但各项标准制度缺乏应用性,没有对企业生产运行起到实质性的指导作用。企业标准的制定是基础,实施才是整个企业标注化管理的关键环节,只有将各项标准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当中,才能发现标准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改进和完善,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

综上所述,我国电力企业的标准化管理已经取得一定的效益,但在实际运行中仍有一些问题急需解决。配电网工程是电力系统基础性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将以配电网工程为例,对标准化管理的实施进行分析。

3 配电网工程标准化管理的实施

3.1 施工准备阶段的标准化要求 配电网工程施工前,需要对工程项目策划、招标管理、建设协调、原材料进场检测以及设计交底等内容进行安排和规定,根据各工程特点、地理位置、投资额度制定工程管理体系,合理分配各项资源。①项目策划时,要按照基建部的要求,制定项目管理策划范本,结合工程情况,变质项目管理策划;②招标阶段,根据施工、监理招标管理规定,参与招标工作;③建设协调方面,建立定期协调机制,主动提出有实际意义的建议,解决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征地拆迁、通道手续办理等问题;④施工组织设计包括编制依据、项目概况、质量目标、组织机构、管理组织协调的描述、质量控制中的检验、试验程序等。⑤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是工程质量的关键,设计质量决定工程的使用质量及其寿命,图纸是施工和验收的依据,未经会审的图纸不得用于施工。设计交底时应包括设计意图、设计特点及注意事项;设计变更情况;新技术、新标准、新方法的应用情况;施工条件及可能面临的问题;施工应注意的事项。图纸会审工作则由参见单位各级技术人员组织实施,成果要形成会审纪要,分发各部门执行。⑥原材料进场检验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入施工场地。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均需要进行检验和复检。

3.2 施工过程的标准化管理 首先,施工流程要标准化,制定工程进度、合同管理、现场管理、巡视制度,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其次,施工进度方面,要按照合同编制工期组织工程施工、控制工程进度。当施工期间受到外界不可控因素影响时,应对生产日期进行调整;若需要进行技术变更,则应通过审批手续后方可执行。《设计变更管理制度》、《旁站、巡视监理制度》、《工序质量交接验收管理制度》、《见证取样送检管理制度》以及《原材料跟踪管理办法》等制度均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并实施。再次,施工安全方面,应建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工程质量问题处理制度以及质量问题闭环管理制度。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事故后,应根据事故性质,分级上报,调查事故原因,追究相关部门及人员的责任;性质特别严重的,应在24h内报告主管部门、监理部、建设单位、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于5日内书写质量事故报告。最后,工程质量责任及考核管理制度。完善工程建设参与单位的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定期资信评价结果,将结果作为合同管理和招评标的重要依据。明确建设单位及人员岗位的质量责任和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避免职能重复或职责不清带来的质量隐患。建立科学的考评标准,对工作质量进行考核,并将其纳入到业绩考核范畴,通过适当的激励措施,调动参与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3.3 工程竣工阶段的标注化管理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管理制度,按照检验项目、检验批次,分项、分步的完成工程的质量验收。建立工程档案资料管理制度,统一和规范配电网工程档案管理,确保档案资料的原始性、规范性、完整性,为后期工程管理提供参考。

4 结语

标准化管理是企业提高管理效率,提高人力、资源利用率的有效途径,电力企业管理实施标准化管理后,能显著提高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极具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兴华.完善机制 提升配电网工程标准化管理水平[J].农村电工,2015,01:1.

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范文第14篇

【关键词】烟草商业企业;标准化建设;全员标准化;六大步骤

一、概述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企业标准化就是企业制定的各种规矩,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让企业的一切行为都有章可循、有标准参照。企业标准化是一切标准化的支柱和基础,搞好企业标准化对于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013年11月,国家烟草专卖局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烟草行业商业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要求全面推进烟草商业企业标准化工作,更加有效地发挥企业标准化建设在商业企业市场营销、专卖管理、物流管理、基础管理等工作中的支撑作用。

如何在以服务为主要宗旨的烟草商业企业推广实施标准化工作,推动商业企业服务和管理水平整体提升,是行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课题之一。

遵照《国家烟草专卖局办公室关于开展企业管理创一流活动的指导意见》要求以及自身管理提升的需要,以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基础管理平台,围绕着“全员标准化”的主题,以“六大步骤”为导向实施标准化建设。通过大力推进标准化的建设,提质增效、挖潜降耗,力争到2020年依靠管理产生的效益占新增效益比重达到20%,建成“行业商业标准化示范企业”和“国家AAA级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二、标准化的建设目的

1.找准方向,探求企业一体化

在标准化建设之初,先后完成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标准化、机关效能建设、成本费用定额标准体系、内部专卖管理监督工作体系、稽查中队标准化建设体系等企业管理体系的建设,6S现场管理体系也在建设之中。

但在已有管理体系平稳运行的同时,时常暴露出管理体系各自为政、缺乏系统性、难以产生管理合力等问题,在企业层面,管理显得有“点”无“面”,有“系统”少“细节”。细节离开系统,便毫无价值;而系统离开细节,便不能有效运行。这为企业未来健康发展留下了隐患。

一套完整的、相互配合的、自我完善的管理体系、运行机制、标准体系亟待建立。在企业内开展标准化建设,力求以创新驱动发展,让标准成就未来。

2.全员参与,推进企业标准化建设

企业标准化建设的内容不只是标准体系文本的编撰,它要求在建立一套由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所构成的标准体系文件的同时,通过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群众实践活动,实现企业管理的标准化和员工行为的规范化。

着力企业标准化顶层设计,研究策划“全员标准化”为总思路的管理提升活动,围绕“全员参与”这一主题,不断在标准化建设中植入标准化理念、培养标准化队伍、建立标准体系、应用系列的标准化工具、展开丰富多彩的标准化活动、落实标准化建设目的。

3.巩固成果,建立标准化长效机制

通过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在企业标准化建设中做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标准化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任重而道远。

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持续的宣贯培训加速标准化与日常工作的融合;结合管理体系内审、专业管理系统检查和季度督察考核开展标准化自评,将标准化建设落实到岗,努力打造“一岗位一标准”的管理模式,努力培育“知标准、懂标准、用标准、守标准”的职业化员工。“让习惯符合标准,让标准成为习惯”。此外,还将探索搭建信息化平台,为标准的制订、修订、收集、汇总、及使用提供信息化保障,提高企业标准化运行质量和效率。

三、标准化建设

在企业标准化建设过程中,以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基础管理平台,围绕“全员标准化”这一主题,构建以技术标准为核心,管理标准为支持,工作标准为保障的标准体系,促进了企业管理各系统、各模块的全面融合,初步实现了企业管理的一体化、系统化、标准化、精细化、精益化、效能化、常态化,努力探索出一条“岗位职责明确、业务流程顺畅、过程痕迹可溯、改进持续不断”的企业标准化管理之路。

1.标准化建设全员参与

通过持续的理念宣贯、知识培训和效果评价,努力使每一个机关科室、每一个基层单位、每一名企业员工都参与到标准化建设之中,在实现全员参与的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懂标准、建标准、用标准的干部职工。

2.标准化文件全面落地

为落实“全员标准化”的目标,将公司各岗位所涉及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流程编入其工作标准中,在每一个岗位工作标准中对其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和关键绩效指标都予以明确,让全体员工都能通过一个手册式文件便捷地开展工作,实现了标准的全面落地,也达到了 “一岗位一标准”的员工管理状态。

在标准化的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坚持夯实基础、示范带动、持续提高的原则。根据国家局提出的做精做强主业,保持平稳发展的方针,全面紧抓标准化的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在专卖管理、物流配送、仓储分拣、营销中心、安全生产、人事劳资、监察审计、烟叶管理等各方面建立、健全标准,实现标准化的管理,整合管理模式和管理体系。

(2) 协调性原则

标准化建设的推进是一个不断整合的过程,在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的过程中,本着协调性的原则,从科学管理的角度,建立标准化的管理模式,使组织结构得到优化,理顺各种关系,做到职能清楚、数据齐全、步调一致,业务管理标准规范与思想管理规范协调发展,共同推进。

(3) 超前性原则

为了能持续进步,制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方向且具有引领作用的标准,不断学习国际管理上的先进技术,以超前的眼光和姿态,大力推进标准化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全员标准化”的总思路确定之后,实现的路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呢?运用PDCA的方法,将标准化建设活动划分为“提炼标准、制定标准、演练标准、完善标准、执行标准、更新标准”等六大步骤。探索出一条独具烟草商业企业特色的标准化建设之路。

①提炼标准

标准,是人类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它蕴藏在每项业务、每个岗位、每天工作之中。不通过精确的扫描、精到的分析、精细的提取、精湛的概括,就不可能产生科学、实用、有生命力的标准。在提炼标准过程中,通过现场观察、深度访谈、标准借鉴,逐步完成各业务模块的细化、实战化,经过沉淀、比较和优化三个层次的提炼、总结完成了标准的提炼。

a.清理文件,对企业现行管理制度、体系文件进行全面清理,修订、完善有效性不足的文件。

b.优化流程,梳理现有流程,明确流程节点,提取流程中涉及的关键绩效指标(KPI);按照流程最短、最快、最好的原则,应用人机法、模特法、双手法、联合法等流程优化工具进行流程优化。

――根据流程和制度要求提炼管理标准。

c.识别管理活动和业务活动,运用专业工具对各项管理活动和业务活动进行识别;

――根据管理或操作的技术要求提炼技术标准。

d.界定职能职责,对部门和岗位职能职责进行全面梳理和确认,确定部门和岗位的关键绩效指标(KPI);

――根据部门和岗位职能职责提炼工作标准中的岗位说明部分。

②制定标准

标准的实质,是“让员工正确地做事”,在制定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时,明确了前提。

a.对提炼后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进行评审,确定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和是否最优;同时比对《烟草商业企业标准体系 构成与要求》补充完善前期未提炼的标准,形成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

b.将其他管理体系的程序文件、管理手册按照标准的格式要求进行编辑和编号,将其转化为企业标准并纳入对应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中。

c.将本岗位对应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流程与前期提炼的岗位说明结合,评审、完善后形成岗位工作标准。

③演练标准

标准制定后,并不能自动成为员工的自觉行为。运用了“学习曲线”理论,设计了多项标准的演练科目。学中练、练中学,让员工从知标准、懂标准、演标准,到用标准、守标准,进而成为“在岗一分钟,标准六十秒”的具有职业精神和职业能力的优秀员工。

各单位、各部门结合自身工作,展开了标准大比武、岗位练兵等活动,通过表彰先进、鞭策后进,达到全员熟悉本岗位标准的目的。

④完善标准

通过标准演练,结合实际工作寻找标准未覆盖点,按照提炼、制定标准的方法,对标准进行再补充再完善。建立了标准资料库,为今后的某项标准的制定,提供数据模版。

⑤执行标准

各部门、各单位在标准正式后,组织标准培训及标准实施,重点对员工岗位工作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并将检查结果运用于岗位考评。标准体系的建成和岗位责任系统的建成,为绩效考核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⑥更新标准

在执行标准的过程中,按照 PDCA管理模式,对标准进行适时评审,对不适用的标准进行更新,实现标准的持续改进。企业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存在内部和外部的很多变化因素,所以,标准的适时更新,是标准化的长期任务之一。因此,设计了标准更新的流程。

四、结语

标准化,助推了人类社会的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走进现代文明。企业标准化的建设是针对以往经验管理的一次质的飞跃,是企业挣脱粗放式模糊管理模式的利器。世界五百强企业,无一不是标准的制定者;无一不是标准化的践行者。中国烟草在迈向世界一流的征途中,标准化的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里程。企业标准体系“从无到有、从有到全、从全到简、从简到精”,现已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系统性与专业性相融合的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实施“六大步骤”,望为烟草商业企业标准化的发展进程作出一定的贡献,为中国烟草在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的过程中提供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凌成兴.贯彻发展新理念 再上卷烟新水平 努力实现烟草行业“十三五”良好开局-在2016年全国烟草工作会上的报告(摘登)[N].东方烟草报,2016-1-15 .

工程建设标准化管理范文第15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 建设管理体系 ;技术标准

中图分类号: 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伴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近年来兴建了一大批河道堤防、水库、水闸、大坝等水利工程。我国的水利行业不断发展,尤其是我国成为WTO的一员,新的发展形势要求建设更加符合这些标准的技术标准体系来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我国现行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的标准进行分析,揭示现行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建设适应新时期发展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新标准,以便更好地完善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配套相关水利工程管理项目标准。逐步改变现行体系缺项多、起点较低、技术工艺不配套等现状,使新时期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1、我国现行标准体系的简介

我国现行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主要由《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水利技术标准汇编》、《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负责的标准项目现状表》中的相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标准及工程建设所采用的国家标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及机电设备的安装等方面的施工标准。水利工程管理标准根据工程类别进行分类,包括了对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的综合技术、河道堤防工程项目管理、水库大坝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闸工程项目管理等。

2、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现状

我国国家水利管理体制是以国务院授权水利部统一管理,国务院其他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协同管理。流域机构在流域内按照水利部的授权行使水资源管理职责。各省市下设水利厅局履行各自区域内水资源管理职责。由于水利工程的多样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管理内容也存在差异。但是其管理模式大同小异,机构设置繁杂全面,分工太细,职责交叉。另外,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影响,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长期存在着体制不顺、机构臃肿、经费短缺、管理粗放等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由于行政主体和业务主体的分离,经常出现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权、防洪安全的执法权和管理权、水政渔政的执法权和管理权等工作的错位或缺位,以及在水利工程管理机构、水费计收体制、水利工程管理或养护、收益分配等方面的诸多矛盾。在运行机制方面,习惯于商品生产和工程建设严重依赖上级的行政命令,单位职工吃“大锅饭”, 职工收入差、内部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水土资源的综合收益率低,忽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内部机构设置不科学,机构臃肿,因人设事,因人设岗,造成了人员臃肿且人才比例失衡的问题。由于没有经费,长期以来,没有加入社会保障体系,单位和个人的后顾之忧非常严重。另外,大部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内部规章制度不健全,资产、财务管理薄弱,难以做到规范化管理。大多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创新能力差,没能依托行业和自身优势,大力开展多种经营。而水价、电价偏低,水费收取困难,未能实现良性循环。并且我国大多数的大中型水利工程修建的年代时间都已经过长,受当时技术、资金条件的限制,设计要求低、建设标准低、施工质量不高。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跨塌水毁严重、水资源损失浪费惊人、存在重大的水利工程安全隐患。鉴于以上的这些问题,我国水利工程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必须要适应时代的需求,进行改革和创新设计。

3、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系统建设的基本解决方案

工程建设管理虽具有相应的国家管理规定和基本建设程序,但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却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具体标准,也缺少现成的经验借鉴。如何根据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业务特点,制定临时(建设期)与永久(运行期)相结合的现代化管理系统的解决方案,是水利工程建设管理部门十分关注和急需的课题,也是涉及水利信息化建设战略实施的关键。根据长期的工程实践,我们认识到工程建设管理应以传统的管理模式为基础,结合工程建设管理工作中所积累的经验,并应用现代的先进科学技术,择优配置相应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系统,构成一个技术先进、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系统开放、扩展灵便和实用的综合业务现代化管理操作控制平台,提供信息交互、资源共享的网络服务环境,将是水利工程建设现代化管理的基本发展方向。鉴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业务特点,系统中通信传输链路的建设拟采用有线、无线兼容,多链路迂回的基本原则,其骨干性传输链路拟选择技术先进成熟、性能稳定可靠的光纤、卫星或数字微波等通信方式,以确保通信畅通、传输可靠和安全运行。计算机网络的建设拟根据工程建设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配置相应的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客户终端和网络管理等硬件和应用软件,并研制开发相关的工程建设管理专用软件,完成工程建设管理局域网络的建设,在此基础上,做好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计算机网络的汇联,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工程建设管理广域网络。

4、现行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

现行标准体制的不适应,我国加入WTO后现行的“以强制性标准为主体,推荐性标准为补充体制”不符合WTO/TBT的协定的要求,也不符合我国《标准化修订草案(送审稿)》精神。

(1)现行体系中的强制性标准

现行体系中强制性标准的占该体系标准的82%,实践证明,这些标准不可能都强制执行,2004年的《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原本是为了贯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主要内容是由老标准个别条文汇编而成,虽然涉及安全、卫生、环保等相关条文,但不能充分体现《水法》 《安全法》 《环境保护法》 《建筑法》以及《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国家现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工程监督的依据。需尽快按《标准化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的要求(即TBT技术法规的要求)重新组编有限数量的强制性的标准。

(2)现行技术标准系中的推荐性标准就水利行业的推荐性标准而言,其立项、编制、审查批准与实施等,与强制性标准基本相同,其标准内容也并非全部纯属技术要求,同样也包含部分管理性条文。

5、建议

5.1重新编制强韧性标准

重新整合并编制相关强制性的工程建设标准。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之后,为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与管理,工程建设与管理部门应该对我国现行的工程建设标准中的强制类标准加以认真审核并从“安全、环保、质量”等方面考虑,全面贯彻实施相关标准。并对零散不完整等条文进行填充,完善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的汇编。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新体系的建设一定要符合国家现行法规的要求,并且新体系的核心内容要以我国法律、法规、WTO/TBT协定为基础依据。

5.1加快对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的修订

水利工程建设作为一项特殊的工程建设项目,加强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提高对水利工程管理的标准制订,不断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同时,由于水利工程建设是利国利民的必然举措。因此,通过新体系的建设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及技术标准,是我国建设的水利工程有标准可依,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同时,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能够有效的保障我国江、河、湖、库等安全;保护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建设适应新时期发展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新标准体系能够更好的完善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配套相关水利工程管理项目标准。改变现行体系缺项多、起点较低、技术工艺不配套等现状,使新时期的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

6、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技术标准新体系的建立一定要严格遵守相关的WTO协议,深化建设标准以适应我国加入WTO后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同时,新的体系建设还能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及管理技术标准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并且,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对于河道堤防、水库、水闸、大坝等水利工程建设的标准也在不断提高,需要新的标准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同时,我国的建设水利工程中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的经验也应加入到新的标准体系中以更好的适应行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尤其是在我国成为WTO一员之后,新的发展形势要求建设更加符合这些标准的技术标准体系来促进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