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工程管理专业认识范文

工程管理专业认识范文

工程管理专业认识

工程管理专业认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石油工程 认识实习 考核方式 质量管理

实践教学是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加强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学习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为毕业后尽快适应现场打下一定的基础。本文结合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的实际,对认识实习模式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1.认识实习的意义及课程建设现状

1.1认识实习的意义

石油工程专业认识实习为期一周,是石油工程专业专业课学习前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参观油田施工现场以及邀请长期从事钻井、采油、开发方案编制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学生作相关的专题技术讲座,提高学生对石油工程专业课程的学习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油气开发、开采等工作性质的认识,从而带动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热情。

1.2课程建设现状

自我校石油工程专业招生以来,即开始开设该专业的认识实习课程,本专业有针对性较强的实纲、实习指导手册、实习考核细则。经过三次认识实习的经验总结,这些教学文件在教学过程中几经修改,更符合培养合格石油工程师的要求。

依托地域优势,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与长城钻探钻井一公司、辽河油田等相关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实习基地。为保证实习质量,现场讲解人员以及专题技术讲座人也相对固定,讲座内容上紧跟行业发展的需求,突出新理念、新技术,保证了现场参观实习和专题讲座的质量。

2.认识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联系实习企业困难

对于传统的石油高校,依托油田,一般具有专业的实习、实训基地,学生认识实习基地比较完备。而新建的工科类专业,实习基地的建设方式一般是由校方出面联系各企业,争取接纳学生,提供生产实习机会,然后校方才能安排和组织学生前往石油企业进行实习。但当前形势下石油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普遍存在着生产实习安排难、费用高、学生亲手操作机会少、油田企业安全压力大等问题。使得基地接纳学生人数有限,时间有限,影响了实习效果。

2.2实习经费不足

近年来,市场物价不断上涨,但学校下发的每个学生的实习经费却并未作较大的调整。实习经费也无法满足学生的指导费、入厂费、交通费等需要,影响了实习地点的选择和实习单位的选择与联系。学校实习经费严重不足,使为期一周的认识实习绝大部分活动都安排在校内进行。认识实习的教学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演变成另一种形式的实验。实习内容与生产实际偏差较大,学生得不到工程意识的锻炼。

2.3实习指导老师的现场经验有待提高

由于实习指导教师大多没有现场工作经验,对于学生在现场实习发现的一些技术问题有些不能做出满意的解答,而现场技术人员通常只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熟悉,缺乏系统的讲解和理论的深度,导致学生难将实践与理论知识紧密结合。

3.提高认识实习质量管理探讨

3.1优化实习内容,体现行业特色

认识实习是培养学生了解石油行业忘我精神的机会,在实习过程中,通过现场技术人员的讲解和对工作现场的亲身体会,使学生能够意识到什么是铁人精神、什么是大庆精神,什么是奉献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积极推进“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工程”,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创新人才培养的氛围。大学校园文化的存在及其功能的凸显,对在校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健康人格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石油高校而言,促进铁人精神与大学校园文化的融合,以铁人精神为旗帜来完善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及完美人格教育无疑是一条很好的路径。石油工程专业认识实习中,通过为学生播放铁人王进喜纪录片、组织主题演讲等活动达到行业精神的培养目的。

3.2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

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建设高水平的、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提高生产基地的质量,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基础建设,应循序渐进、力求完善。近几年来,石油工程专业依托地域优势,已建成了多个实践教学基地,并与多家实习单位签订协议。实习点涵盖了石油工程专业所涉及的大部分工艺设备流程,基本上满足本科教学计划中的实习要求。

3.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保质保量的完成生产实习的教学,优秀的指导教师队伍非常重要,实习指导教师不仅仅要熟悉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熟悉现场情况,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提前到实习基地进行考察,充分了解实习中的相关问题。目前,石油工程专业教师年龄结构比较年轻,缺少实践经验,工程实践能力薄弱。学院采用“重点培养,专人专项”的培养方案,即组织具有一定现场经验的教师去现场学习,重点培养。同时考虑到技术、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分配由专人负责单项的课程计划,将钻井认识实习和采油工艺认识实习分开,由专人负责。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检查,根据学生记录的实习日志,总结可能出现的问题,定期整理,以提高指导水平。

3.4完善考核体制

由于实习学生多,实习内容多样,不同的学生对于实习取得的认识不同,实习结束成绩考核时,需要建立完善、灵活的考核方法。为更好地促进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实习成绩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现场实习成绩,这部分成绩由现场导师按照学生平时的表现给出;第二部分成绩是依据实习报告及平时的出勤情况;第三部分成绩是在实习结束后汇报实习成果的考核方式。尽量制定细致的成绩划分标准,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学生进行考核。这种方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实习效果。完善的考核体制将为生产实习的高效进行增加动力,随着实习基地的进一步增加,根据实习内容的不同将制定出更具有针对性的考核方式。

4.结束语

通过对认识实习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等内容的调整,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常规的钻采工艺原理,了解石油工程新技术,更能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热情,为将来的毕业实习,甚至是工作及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工程管理专业认识范文第2篇

工程管理专业在我国前高校拥有的数量很少,十年期间该专业停办从恢复工程管理专业(1980年代初)到现在也就是二十多年时间,相对于土木工程等专业,其存在及发展时间很短。在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师资队伍的建设、课程与教材的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工程技术类课程的问题一直相当突出一程技术类课程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学生往往因其工程技术知识太弱而导致毕业后工作适应差,进人角色和上手慢,基本动手能力差,工作能力难以充分发挥.专业竞争力受到严重削弱,无法体现出工程管理专业的应有作用和基本优势。比如学生看图困难很大,看不懂施工图纸;编制工程估价时不会计算工程量;施一〔组织设计不会做,甚至在学校时就没有做过;基本建筑构造不清楚等等。这样的问题不仅在专业恢复时存在,而且在现在也仍然存在,且相当突出,需要得到及时、合理的解决。 一、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1.全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培养目标 应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 我国学者吴永祥,对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修改建议,主要体现在: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建设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接受过工程管理领域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管理人才。吴永祥教授把学生的知识体系进一步拓宽.不仅局限于工程管理,而是拓展为工程建设管理和工程管理领域。这是基于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将来工作和就业面宽的考虑,避免人为地局限了专业适应性,是很重要的。 2.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对技术类课程的要求分析 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基本知识要求里面,排在第一项的就是“具备土木工程技术知识”。把学生应具有的知识体系划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即“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基本知识”;第二大部分即“具备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应注意这里的“具备”应理解为“掌握”,而不是泛泛的学习、了解,也不是一般性的“掌握”,而是要求比较扎实、系统地掌握土木工程技术知识。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基本知识也是工程管理专业与工商管理专业的根本差别所在。具体来讲就是,工程管理专业必须依托于土木工程技术基础而存在,而工商管理专业不必依托于某一专门的技术而存在。 3.技术平台课程的内容技术平台课程的内容包括: 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力学(应包含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结构、房屋建筑学、城市规划、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和施工技术等。这些课程涉及到土木工程技术知识的基础内容,比如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力学、房屋建筑学、城市规划、建筑材料、建筑设备等,还有助于形成学生工程管理实践能力的课程,比如工程结构、施工技术等。 二、技术类课程存在的突出问题 1.培养目标及方案不成熟,专业定位不明确 由于市场需求的驱动导致其发展速度过快,现在全国有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已经超过三百家,且其中相当一部分学校是原本没有土木类工程专业的,因此无法借助于原有的土木类专业的力量来支持土木工程技术类课程的教学。 其突出问题有:培养方案不成熟,专业定位不明确,培养目标不清晰。对学生的合理知识结构构建的基础工作不够。如教材问题,当前不少是搬来、拿来的,而不是应工程管理专业的特定需要而“量身定做”的。还有直接将建筑学类专业使用的技术类专业课程的教材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技术类专业课程使用。 2.教学方面的问题 工程管理专业技术类课程涉及到力学、建筑学、测量学、土力学地基与基础、城市规划、建筑力学、施工技术等等。客观上需要各校不同的系或者学院的老师教授这些课程。问题在于他们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应该重点学习、掌握的这些技术类课程的目的、要求、深度、广度等均不一定清楚,甚至是比较不清楚。造成在实际操作中,或者是简单地对学生放宽、降低要求;或者删减部分内容,导致内容不完整,破坏了其系统性。甚至出现了敷衍塞责的现象,学生们有很大意见。 3.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学习上遇到的特殊困难 学生对“工程管理”专业缺乏必要的理解和认识。而学校、老师缺乏对他们的指导,甚至一些老师在认识上也不尽全面和准确。 工程管理专业要求的知识结构基本上可概括为四个支柱,即技术、经济、管理、法律,技术是排在头一位。技术类课程与经济、管理、法律类课程的内容性质、知识特征、学习方法等均截然不同,技术类课程学习难度较大,对学生的总体学习也造成了一定困难。 4.学生对技术类课程认识比较混乱 由于针对学生的专业教育不够,对学生的专业生涯设计引导不足,导致学生对工程管理专业所要求的基本知识结构体系不了解,特别是对于技术类课程在工程管理专业竞争中的重要意义认识严重不足,在学习中迷失了方向,缺乏基本的动力。或者陷人实用性,即比较认真地学习自认为对将来有用的东西,而对于自认为将来用处不大甚至无用的东西则不肯下功夫学习。学生们往往简单地认为,工程管理专业是学习管理的,而不是学习技术的,以致认为管理课程有用,而技术类课程无用。也有个别学生怕下苦功,觉得管理类课程似乎好学,没有烦琐的计算、抽象的推导,考试也容易通过。对于培养方案有着不正确的态度。 #p#分页标题#e# 5.教师认识的不一致甚至模糊不清 不容忽视的是,一些讲授技术类课程的教师以及一些讲授管理类课程的教师对于技术类课程对本专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学生强调不足、引导不够。这种错误的认识在教师的教学工作过程中会无意识地传递出错误的信号,可能潜移默化地给学生造成消极的影响。 三、问题的解决 1.改进和完善培养方案,明确专业定位 从培养方案的改进入手,满足体现工程管理专业的最本质的、通识性的要求,以此区别于其他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改进与完善,必须认真遵循和充分体现我国高等教育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对于技术类课程知识的具体要求,必要时可以对高指委的要求,结合特定市场需求,进行细化和完善。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找准自己的专业生存空间和发展方向。在此大框架的约束下,结合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并不断完善培养方案,保证技术类课程的重要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2.进一步明确技术类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由于技术类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不够明确和清晰,直接影响了在教学过程中技术类课程的教学目的的落实。为达到教学目的,要具体落实以下几个环节:课程门数、课程课时数、符合要求且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相应的习题集、实践环节,对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掌握情况的检查和考核、教学情况的反馈。 3.提高教师的认识 教师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直接、具体的教学、授课任务。教师的言谈举止、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教师首先要对技术类课程的重要意义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因此要求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将技术类课程对本专业的重要性要认识透彻、深人。 4.培养学生对工程管理专业的感情 鉴于学生缺乏对工程管理专业的感情,对工程管理专业认识不足、不全面,要加强正面引导学生,利用一切机会,包括带领学生走出课堂,深人建筑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通过接触大量生动的施工现场的实际,由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以加强学生对技尤类知识内容的掌握和对各类施工问题的处理能力。另外请一现场一线优秀的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人员、杰出的校友、企业公司领导等专家学者为学生做讲座,以其亲身经历、经验总结和心得体公,对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技术类课程掌握的重要意义进行详细介绍,以不断加深学生对二程管理专业的认识。 5.改进教材建设、教学方案、方法 要不断加强教材建设,要编出为工程管理专业学生量身定做的工程管理专业技术类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准确把握工程管理专业对技术类课程的实际要求。 不断改进教学方案,加强教学过程的监控,及时反馈学生和教师对教材、教学方案、教学内容的体会、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不断完善。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比如适当摒弃烦琐的公式、复杂的推导、纷繁的计算;比如采用层层深人、步步递进的“剥笋式”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够由浅人深地、逐步较扎实地掌握技术类课程的各项内容,从而引导他们走上学业的成功之路。

工程管理专业认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工商企业管理专业;专业认识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自我院2005年设立以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受到学生的持续欢迎,越来越多的学生(见表1)选择这个专业学习。大学生对专业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以后的工作方向,而大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程度则影响了其在大学期间学习成果在社会上的价值。学生的学习成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身学习内容的喜爱和兴趣以及对学习内容的认识。

表1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历年报到人数

2012年开学之际,工商企业管理教研室以2012级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新生为对象展开调查。通过调查掌握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程度。具体调查目的有:(1)掌握新生基本情况;(2)新生对专业的认识程度及选择专业的原因;(3)找出影响专业认识程度存在差异的因素;(4)根据调查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二、研究方法

在新生入学接受专业教育时,采用普查方式,对2012级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所有学生发放问卷,说明填写要求,在老师的监督下,人手一份,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填写问卷。采用不记名的方式,减少了学生对问题的顾虑,保证了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误差。研究数据利用Excel和SPSS19.0进行分析。

三、新生的基本情况分析

1.性别分析

男生占34%,女生占66%,女生人数约是男生的2倍(见表2)。这可能是因为很多学生、家长认为该专业偏重文科,比较适合女生的性格和爱好,而不适合男生。其次,女生感觉学完这个专业以后找工作一定也是管理方面的,可以坐办公室做白领。而大多数男生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觉得学习一个技术性专业,毕业后好找工作,做个蓝领更稳妥。由此看来,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还没有真正被理解。

表2 新生基本情况汇总表

2.居住地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学生108人,占75%,城镇学生36人,占25%,四分之三的学生来自农村。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因为我国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可能是因为农村的父母学历低或没学历,不能很好地辅导孩子,从而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成绩。

3.学生职务分析

近四分之三的学生曾担任过学生职务。担任职务能够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宣传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等。说明2012级75%的学生具有班级管理经验,具备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力。单从“管理”这一点上讲,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有一定程度的吻合。

4.了解专业的途径分析

排在第一位的是网络查询,占70%。这与当今社会网络无处不在相吻合,各个学校的状况、专业分布、社会评论等内容足不出户便能了解一切。他人推荐占第二位26.39%,这说明学生对他人亲身经历及实践比较信任。学校宣传比例最低,144人中只有3人是通过学校宣传了解专业的。

5.是否有明确的人生发展目标分析

对于自己的未来人生发展目标非常明确和比较明确的占到总数的85%,他们对于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规划,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学习专业是干什么的,以后又能干些什么。此外有15%的学生对于人生发展目标不明确,家长和老师应该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对未来没有目标的盲区。

6.对专业工作的认识分析

表2数据显示,对专业工作认识比较明确的占总人数的63%,非常明确的占11%。可以看出74%的学生对专业工作都有较清楚的认识。不明确、没有考虑过的人数超过25%,对专业工作的认识还有待提高。总体来说2012级新生对专业工作有较清晰的认识,可以看出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不再是一只‘木偶’,而是根据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出发的。

7.外出打工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选择打工或实践的学生几乎达到了80%,这是一个好现象。参加打工或实践的学生能理解生存的辛苦,就能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出门打工,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培养自身社交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学到书本中学不到的经验。

8.选择专业原因分析

在选择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原因中,约76%的学生是根据个人兴趣,自己想学。这说明当代大学生有自己的主见,比较独立。约14%的学生是因为该专业就业前景比较广阔而选择这个专业的。排在第三位的是他人推荐(包括同学、朋友、父母等),约占12%。很多学生对好朋友、同学、父母的推荐是特别重视的,他们认为能够推荐的都是对这个专业非常了解的人,或者是看到了从事本专业的人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可以看出,现在学生选择专业具有针对性,很现实。

表3 选择专业主要原因

四、新生对专业工作认识的差异分析

1.性别差异分析

表4 性别对专业工作认识程度的影响

由表4得出不同性别对专业工作的认识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均值为1.94(均值越小越好,下同),对该工作认识非常明确的占29%,比较明确的占大多数,比例为55%,两项合计84%,没考虑过和不明确的共占总认识程度的16%;而女生的均值为2.49,对该工作认识非常明确的为2%,比较明确占66%,两项合计68%,没考虑过和不明确的为32%。总体来说,男生对专业工作的认识显著高于女生。

2.居住地差异分析

由表5可以看出,农村生源的平均值是2.33,城镇生源的平均值是2.22,城镇比农村的稍好一些,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

表5 居住地对专业工作认识程度的影响

3.是否担任过学生职务差异分析

从表6中可以看出,担任过学生职务的学生中对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要明显高于没担任过学生职务的。在调查中担任过学生会工作的学生有107人,其中对管理认识比较清楚程度以上的有84人,占总人数的78.5%,而没参加学生会工作的学生对管理的认识程度比较低。

表6 是否担任职务对专业工作认识程度的影响

4.人生发展目标差异分析

由表7可得,人生发展目标是否明确对企业管理工作的认识有显著影响。人生发展目标明确的学生100%的对企业管理工作都比较清楚,而在对人生目标比较清楚的122人中,有75.5%的学生对管理的认识都比较明确;相反,在人生目标不明确的学生里,对管理认识比较明确的仅有33.33%,非常明确的一人没有。所以,明确的个人发展目标更有利于学生对专业工作的认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长远的人生目标是成功基石。

表7 发展目标对专业工作认识程度的影响

5.专业选择原因对专业工作认识程度的影响

表8 专业选择原因与专业工作认识程度的影响

根据表8数据显示,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的工商企业管理专业,这些学生中对管理工作的认识非常明确的占12.7%,比较明确高达65.3%;而由于其他原因选择该专业的对管理工作的认识都不是很好。相对来说,对专业是否有兴趣对管理工作认识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专业选择遵循自身兴趣更有利于对专业工作的认识。

6.是否外出打工对专业工作认识的影响

表9显示,外出打工的学生对专业工作的认识显著高于未打工的,是否外出打工对专业工作的认识有显著影响。

表9 是否外出打工对专业工作认识的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70%的学生通过网络途径来了解专业,约76%的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专业,73%的学生对专业工作有较明确的认识。进一步研究发现,男生对专业工作的认识显著高于女生;担任过学生职务的学生中对专业工作的认识程度要明显高于没担任学生职务的;人生发展目标是否明确对专业工作的认识有显著影响,有明确发展目标的人对专业工作认识更明确;是否外出打工对专业工作的认识有显著影响;遵循自身兴趣选择专业的学生对专业工作有更清晰的认识;居住地对专业工作的认识不存在显著影响。

(二)建议

1.对学生和家长的建议

(1)自主填报志愿,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作为大学生,专业选择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选择专业前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各个专业的情况。首先要让学生认清自我,结合自身特点选择专业,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方向及前景有所了解。第二,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选择,了解孩子的爱好兴趣。

(2)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假期或业余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或外出打工,增强环境适应能力和为人处事能力,为专业学习和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3)确立明确的人生发展目标。家长应根据孩子的爱好、兴趣引导或帮助孩子尽早明确人生发展目标,以便孩子能早日知道自己的奋斗方向,通过各种途径及早涉猎与目标有关的各种知识和资料充实自己。

(4)积极担任学生职务。学生和家长都要有“担任学生职务是一种综合锻炼”这个意识,家长要从小鼓励孩子担任学生职务,锻炼孩子,培养孩子管理理念。

2.对学校和专业的建议

(1)加强专业网站建设。学校和各专业要大力加强专业网站建设,及时更新网站内容,在网站上学校和专业的最新动态。

(2)夯实专业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专业口碑。

(3)加大学校宣传力度。一方面依靠专门的部门机构加大对学校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借助校友和往届毕业生的宣传,提高学校知名度。毕竟有的人认为网络上的东西很多是“虚”的,不真实。

(4)建立学生电子档案。对学生实行电子管理,实时地对有显著差异的群体实行分层管理。如对那些人生发展目标不明确的学生,要及时帮助学生明确发展目标。

Higher Vocational Freshmen to Professional Understanding of the Differences Analysis

——in Busines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as an Example

SHI Pei-fen

工程管理专业认识范文第4篇

关于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有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从市场需求角度进行论述,如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认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取决于人才市场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第二种观点从就业领域和工作类别的角度进行阐述,如崔莉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投资、评估、企业理财、金融投资、财产保险、建筑工程造价、财务分析方面、财务会计等方面的工作;吕立伟、张周等认为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人才是能在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管理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国际化”的专门人才。第三种观点则从能力角度进行阐述,如朱开悉认为财务管理专业建设目标是具备“宽、厚、强、高、熟”,专业能力素质要求高的财务管理专业的执业人才。第四种观点从工作性质等角度进行论述,2012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提出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济、管理、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培养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我国学者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认识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存在各自的不足。如第一种观点提出了符合市场需求的本质要求,但缺乏市场具体形态的描述,不便操作;第二种观点提出了具体工作类别,但提出的国际化等要求过高,难以实现;第三种观点抓住了能力这一要点,但“宽、厚、强、高”很难做到;第四种观点综合了市场要求,素质、知识和能力及工作性质等,较为全面,但提出的能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目标超越了应用型本科学生的能力,不切实际。我们认为,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其实质就是来源于财务管理相关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这些可能的就业及发展岗位有出纳、核算会计、总账会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部经理、投资部助理、理财部经理、理财部助理、融资部经理、融资助理等工作岗位。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满足这些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

2根据工作岗位要求确定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

2.1能力结构

关于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所需要具备的工作能力有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杨克泉认为财务管理人才应具有娴熟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业务操作技能,并且精通企业理财之道,具有全面的谋划运筹能力[7]。葛文雷,吴丽贤,常珊珊认为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有掌握语言表达能力、财经写作能力、经济分析能力、会计核算能力、纳税筹划能力、财务分析能力、资本运作能力等专业技能。朱传华认为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应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分析能力、谋划能力、业务能力、决策能力等[8]。李文静则认为财务管理岗位应该具备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计算机操作、信息获取及分析、财务处理、金融管理等能力。刘其冰认为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会计核算、税务筹划以及实践应用等业务技能。以上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财务管理工作岗位应该具备的工作能力要求。但是都是比较宽泛、抽象的概述,没有进行概括和总结,缺乏层次感,不便指导课程体系的设置。综合以上各个学者的观点以及结合具体的工作岗位要求。可以将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划分为三种能力: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技术技能是指使用信息化等技术按照企业财务各个工作岗位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工作标准等完成财务工作的能力。人际技能是指与财务工作相关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与上下级及税务部门、银行、客户、证券等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概念技能是指能洞察企业内外环境及经营状况,从而合理调整财务资源、制订财务管理制度,并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或作出决策的能力。不同的工作岗位要求具备不同的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除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部经理、理财部经理、融资部经理等领导岗位外,其他工作岗位都是毕业生可能的选择,而从事领导工作也必须掌握其他岗位的技术技能。因此技术技能是所有工作岗位都必须具备的能力,也就成为应用型本科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人际技能对于所有的工作岗位都非常需要,也是做好每一个岗位具体工作的技能之一。概念技能是财务工作领导岗位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学生毕业后持续发展必须具备的能力。因此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也成为本专业所需要掌握的能力。对于大学生而言,这三种能力都需要培养,但重点应注重技能的培养。

2.2知识结构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所要求的技术技能、概念技能和人际技能,决定了学生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结构。技术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技术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具备的知识机构包括账务处理方面的知识、财务分析方面的知识、融资方面的知识、投资方面的知识、全面预算等管理会计方面的知识、成本计算等成本会计方面的知识、公司战略与风险方面的知识、税收筹划等税务方面的知识、财务软件等方面的知识等。概念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概念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是在掌握技术技能所需要的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熟悉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经济分析、企业管理理论、经济法、财经写作知识、风险管理等知识及其收集与分析方法。人际技能所应具备的知识。人际技能要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所需要具备的知识至少包括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行为科学、激励等方面的知识。

3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3.1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很多院校财务管理专业是会计专业的简单复制。许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目的只是为了招生人数,其开设的课程基本是会计专业的课程,再增加几门会计专业没有的课程。比如是针对财务管理课程用双语教学等等。有学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大多数珠三角地区独立院校的实践课程设置始终在会计学专业框架下;大多数财务管理专业只有一些会计专业的实验室,如专业会计综合实训室,会计信息化实务实验室等,并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专业的投资、融资等建设实验室及实训课程。课程设置针对性不强,理论色彩太浓。现有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高校虽然定位于应用型本科,但是开设的课程体系中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如融资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就业岗位之一,但是经过网上对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150多所高校进行调研,发现还没有一所高校开设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课程;又如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的思想、理论和方法,不需要掌握每一个理论的推导过程,而几乎所有开设财务管理本科专业的大学都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理论性色彩太浓;再如,很多高校在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开设管理学课程,传授管理历史、理论和规律,而对财务管理工作直接相关的企业管理内容很少涉猎。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现有课程体系系统性、科学性、合理性不够,课程之间存在交叉重复。如《财务管理》课程中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投资的基本理论、项目投资、证券投资、现金管理、存货管理、利润分配、财务分析、财务预算、杠杆原理、资金需要量的预测等内容与《管理会计》《、证券投资学》、《财务会计》《、财务分析学》等课程重复。课程设置操作性不强。首先没有针对“应用型”设置专门的实训课程,如没有针对基础会计学开设基础会计实训。其次每一门课程内容的设置主要侧重于对概念、作用、原理以及决策工具和分析工具等知识的介绍,对于实际工作的流程、方式方法则一笔带过,没有对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重点、要点、难点及注意事项等知识进行介绍,更没有完整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的流程,也不能帮助学生掌握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要领,学生学完一门课程以后也就很难动手操作。区域性、行业性没有妥善解决。现有的应用型本科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没有体现行业性和区域性特征,没有针对该高校所在地区的经济特色设置有特色的课程。

3.2课程体系设置原则

满足工作岗位需要。满足工作需要即将满足财务管理工作岗位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根据工作岗位需要确定学生的能力结构和知识,并据以确定课程体系。融资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的重要岗位之一,要求学生掌握融资的基本理论、方法、程序等,相应地需要开设企业融资理论与实务、投资学等课程。课程内容有效衔接,避免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如开设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之前,首先要开设基础会计学,让学生掌握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程序后,然后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学习如何运用这些理论与方法解决企业日常的财务问题,从而使课程之间有效的衔接。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必须避免课程之间不必要的交叉重复。如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放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所得税会计可以放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课程设置要具有可操作性。可操作性原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开设操作性的课程。对于一些课程而言,在课堂上无法有效的实现实践内容,就可以在该课程结束后,设置实践周,由实训指导老师提供真实的财务等资料按企业实际运行要求进行演练,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在基础会计学课程的结束后开设基础会计实训实践周,让学生模拟企业做一套简单的账。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专业课程内容要兼具理论性和操作性,在课程内容、结构安排上可以理论作为先导,将实际操作流程为主线,并以实际案例及评析为支撑,以能力拓展训练作为巩固与扩展。兼顾地区特点和行业特点。由于应用型本科一般是为地区或行业经济服务,所以在开设课程的时候可以结合高校所在地区或行业经济的特点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比如在以服务业和旅游业为主的城市,开设一些旅游会计和酒店会计之类的选修课以及所在地区的经济历史、人文等课程,供学生根据可能的就业岗位进行选修。

3.3课程体系具体内容

工程管理专业认识范文第5篇

作者简介:韩英爱(1969-),女,长春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工程管理研究,(E-mail)。

摘要:文章分析了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特色进行了探讨,并从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校企深层合作及订单式人才培养、多渠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与专业协会认可制度等的结合、与EMCI的标准要求相结合等方面,提出工程管理专业特色化建设的途径,指出不同高校应形成自己特色鲜明的办学风格,走个性鲜明的办学之路。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特色化;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2909(2013)05002605一、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工程管理专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目前中国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达 320多所,其中90%的高校都是在1999 年后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由于新开设该专业的很多高校不能立足于工程管理专业的长远发展,在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培养模式等方面存在盲目跟风现象,导致培养的学生缺乏核心竞争力,专业知识杂而不精,人才特色不鲜明,这一现象已严重制约了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因此,培养素质高、能力强、有特色的应用型工程管理人才,已成为工程管理学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1]。

目前,中国工程管理专业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宽口径与市场对人才需求的专业化之间存在矛盾,导致就业指向不明确,易被相近专业所替代。在当前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用人单位迫切希望高校能够培养专业化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以解决企业在实践中遇到的专业问题。但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由于贯彻“宽口径、厚基础”的基本教育思路,又忽视基本技能的培养,因此培养的人才“宽而不专”,往往缺少特色,也缺乏市场竞争力[2]。

(二) 工程管理专业师资力量总体薄弱,新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师资队伍尤其如此。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学术水平,而且要具备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专业知识。如建筑工程计价课的教师要掌握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房屋构造等知识,才能够真正讲透建筑工程计价知识。另外,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还必须具备工程实践能力,尤其是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教师来说,需要传授给学生的不仅包括专业知识,也包括工程实践经验。如果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有限,将直接影响实践环节的指导质量。(三)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专业前景认知模糊,缺乏对专业的信心。通过调查发现,有较多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尤其是刚跨进大学校门的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不清楚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觉得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性不强。如工程管理专业项目管理方向的学生总觉得搞技术不如学土木专业,搞造价不如学造价专业,大学毕业也很难直接进入管理层。由于对专业前景的认知模糊,导致学生对专业的信心不足。

(四)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普遍缺乏国际工程管理的能力和知识储备。中国加入WTO后,建筑业市场面临国外同行的竞争。要在国际市场求生存、求发展,需要一大批懂国际惯例,外语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有创新精神的国际化经营、技术管理人才。

高等建筑教育2013年第22卷第5期

韩英爱工程管理专业特色化建设探讨

(五)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注重知识的传播,而忽略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忽视实践教学的现象。有的实践环节设置得也不够合理,以致学生进入社会后不能尽快地适应工作。

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特色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最初的强调“专”和“精”,到后来提倡“通”和“广”,提倡“宽口径、厚基础”,而目前工程管理人才到底应具备什么特色,如何打造其核心竞争力,这是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一直在认真思考和梳理的问题。尤其是对应用型大学本科生来说,在激烈的人才市场中要找准定位,要以特色和质量取胜。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特色,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在特定岗位上“上手快”,并具备工程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岗位技能

由于工作节奏的加快及市场竞争的加剧,用人单位希望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在工作上能“上手快”,在招聘时大多要求毕业生具有专业实践经验。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和结构的合理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满足市场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关键。工程管理专业尤其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应是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即培养具有创新潜质和实践能力的应用性工程技术人才,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知识型高技能人才。所以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瞄准行业内对接的工作岗位,有针对性地设置课程群和实践环节,在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工程专业知识基础上重点学习岗位技能。如果没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在就业时就处于竞争劣势,很难找到合适的岗位。

以笔者所在的长春工程学院为例,与工程管理专业形成就业竞争的专业主要有土木工程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其中工程造价专业是在2006年从工程管理专业分出来后设置的独立专业。2010年在修订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把培养目标定位为具有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素质,并掌握过硬专业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通过对用人单位的广泛调研,并结合学校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明确了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学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和技能,如工程识图能力(包括土建、水暖、电气专业)、计价能力(包括土建、水暖、电气专业)、施工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能力、工程测量与放线能力、国际工程口语与交际能力、国际工程招投标与项目管理能力等。

(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具备管理者的必要素质和能力

工程管理领域迫切需要大量既精通工程技术,又通晓管理业务,并具有战略眼光的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而言就是需要具有工程背景的管理人才,这也是该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相比最主要的专业特色。对项目经理尤其是对工程总承包的项目经理来说,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和沟通能力以及领导决策能力。

(三)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应具有外向型、开放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知识和能力

目前,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不断扩大,中国国际工程承包量不断增长,迫切需要既懂国际惯例又具备国际工程公关能力的外向型人才。外向型、开放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的培养,应加强跨文化语言及国际工程管理惯例操作实务相关能力的训练,要具有参与国际工程招投标,并直接与国外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和对话的能力。

各学校的办学背景、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等都有所不同,因此,在确定培养人才的岗位能力和技能方面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组合,自成一派,形成各自独有的特色。

三、工程管理专业特色化建设途径

打造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的特色,提升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增强其不可替代性,是深化工程管理专业改革,保持和提升本科工程管理专业生命力的关键。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的主要途径有以下几方面。

(一)专业培养目标特色鲜明,专业人才竞争优势明显

工程管理专业不应是纯粹的软学科,应强化专业的可塑性,专业人才在核心技能上一定要过硬。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深厚工程背景的复合型技术管理人才,学生要有突出的专业技能,否则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将失去立足点。长春工程学院在土木工程、工程造价、工程测量等方面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办学条件,因此在专业化技能方面主要强化土建、水暖电工程的识图和计价能力、工程测量与放线能力、施工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能力。此外,鉴于现代社会对国际工程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对学生增加了国际工程管理能力的培养。聘请有国外生活和工作经历的教师讲授国际工程口语与交际课程,并外聘具有丰富国际工程管理经验的外籍教师讲授国际工程与项目管理课程,并增加国际工程合同分析课程设计等,以强化学生国际工程管理方面的意识和能力。除过硬的专业技能外,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还要具备必要的经济、管理和法律知识,以及一定的人文修养和管理素质,要成为既能和“物”打交道的“专才”,又能和“人”打交道的“通才”,这是中国新时期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3],这样的人才也才是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人才。近年来学校工程管理专业项目管理方向毕业生的就业率均达到96%以上,2010年达到100%,这充分说明用人单位对专业特色人才的认可。

(二)设置以关键技能和能力为导向的课程群,凝练特色,提高效率

在美国,工程管理专业主要设置在土木、建筑设计学院以及工程技术学院。课程设置中建筑技术类课程比较全面,开设的科目广泛而详细,内容涉及建筑技术以及施工的各个方面,可见技术类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根基。

工程管理专业既有技术类的课程,又有管理类的课程,所以该专业开设的课程要比其他专业的多。有专家曾提出可考虑主辅修制、双学位制,或延长学制,由四年制变为五年制。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重点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最好采用针对就业岗位,以关键技能和能力为导向的课程群设置模式,做到思路清晰、主次分明、有的放矢,保证课程设置的高效率,也便于根据市场需求有目的地进行动态调整。如计价能力的学习和培养主要通过建筑工程计价、建筑设备计价、建筑装饰工程与计价、工程计价软件应用、工程管理综合课程设计、工程计价软件应用课程设计等理论课和实践课来支撑;施工现场与质量管理能力的学习和培养主要通过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施工组织、工程项目管理、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建筑施工技术课程设计、工程管理综合课程设计、施工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课程设计等理论课和实践课来支撑;国际工程管理能力的学习和培养主要通过工程管理专业英语、国际工程合同管理、国际工程英语口语交际、国际工程承包、国际工程合同分析课程设计等理论课和实践课来支撑。

针对不同岗位进行课程群设置时,要特别注意对不同岗位技能之间交叉重叠部分的专业知识的讲授和能力的训练,要给予充分保证。比如工程识图能力及技术规范、标准图集的应用能力,既是工程计价能力的基础,也是施工现场工程技术管理能力的基础,因此此部分内容要保证足够的学时和必要的训练,以提高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率。

工程管理应是基于技术之上的管理,尤其是对于应用型本科的工程管理专业来说,技术课程应贯穿在工程管理专业教育的各个方面,并尽量以必修课和考试课的形式设置。人文和管理类必修课程尽量浓缩,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并通过其他教学环节的渗透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断强化学生的人文意识和管理素质。

(三)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环节是美国大学本科教学培养方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提出了“从做中学”、“劳教结合”的合作教育实践观点,解决了教育与社会、理论与实践脱离的问题,并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外,作为美国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实践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国性以及区域性工程管理专业学科竞赛活动,对于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意识、合作精神,提高其创新设计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4]。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专业综合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应由感性认识到单项技能的学习,再到结合工程实践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通过分层次的训练,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效果。长春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项目管理方向的实践教学总周数为79周,占教学活动总周数的48.8%,实践教学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将毕业设计设置不同的方向,供学生选择,并以实际工程为背景,进行“真题真做”或“真题模拟”的专业综合能力和技能的训练。毕业设计的不同方向主要有施工项目管理方向、造价方向和国际工程管理方向等,学生可以根据已签约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和自身发展取向自主选择毕业设计的方向。每个方向一般分阶段由不同的专业教师负责,这样可以发挥各专业教师的强项。有的方向也聘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师作为指导教师,以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

图1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与企业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以及制定政策,鼓励和引导教师参加工程实践,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等等,需要学校与专业教师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四)校企深层合作,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办学特色

与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与互动,对于应用型本科工程管理专业教育来说无疑具有强大的推动力,这一做法既保障了学生实习实践的质量,也强化了办学特色。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与高校合作办学,提高高校办学效益的一种良好模式。在与企业深层次的良性互动中,学校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帮助并引导学生就业。同时,也有利于培养既懂理论又懂实践的双师型教师,学校在此过程中也能够逐渐形成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如长春工程学院与中交二航局合作,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国际工程技术管理人才,满足日益增多的对海外工程技术管理人才的需求。在合作过程中根据中交二航局提出的具体培训目标和要求,双方协商确定培训班应开设的理论课程和实践内容。对已经和中交二航局签定就业协议的学生在毕业前进行分阶段强化培训。学校2010年修订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还把国际工程管理培训班开设的一些核心课程纳入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多渠道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和管理能力

英国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兼顾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将优秀管理者不可或缺的沟通、协调和管理能力的培养与专业教育并重。

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可以从以下环节入手:一是重视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入学时的专业教育,提前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方向,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做好准备。入学专业介绍应由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的老教师来讲解,通过与相关专业的比较,说明该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强调人文素养和管理素质对专业人才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促使学生在重视技能学习和训练的同时,有意识地通过积极参与各种活动来增强人文素养和管理素质[5];二是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实践和锻炼的平台。比如专业实习前为学生布置实习内容并做好动员,强调实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实习结束时举行实习经验交流会,为学生提供总结提高、相互借鉴学习的机会;三是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良好的人格。可以通过专题讲座、英语口语竞赛、辩论大赛、文艺汇演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弥补“第一课堂”教学的不足,使学生开阔眼界,展现自我,充满活力。良好校园文化的熏陶具有无形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培养工程管理专业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六)将工程管理专业教育与专业协会认可制度相结合,提高专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英国高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接受教育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的双重评估。教育部门主要就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师资力量、学校软硬件条件进行评估,而行业协会则主要对学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人才培养目标是否适应社会需求等进行评价。英国开设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学校必须通过行业协会,如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 RICS)和 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 (CIOB) 等的评估,否则学校毕业生将无法得到社会的承认,难以进入专业所对应的行业工作。高等学校和专业协会共同完成建筑管理人员从初级人才到业内高级人才的培养,真正贯彻终身教育的理念。

中国在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中可以借鉴英国的做法,把专业协会认可制度与高校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使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另外,在课程内容上尽量和国家一级建造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结合,提高教学内容的应用性和针对性。

(七)国际工程管理教育与国际工程管理认证(EMCI)标准要求相结合

中国的工程管理教育要和国际接轨,就必须按国际规范操作。国际工程管理认证是验证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专业工程管理资质和能力的国际认证,是衡量和评价工程师管理人员的标准。EMCI 所基于的工程管理认证知识体系(EMC-BOK),代表了优秀工程经理所需要的关键知识与技能。在中国推行 EMCI,是中国工程管理教育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有效措施,能够促进工程管理人才知识能力的国际化,增强中国工程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2005年,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协会和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联合引入了“国际工程管理认证”。因此,有条件的高校在工程管理专业建设中应放远眼光,在人才教育中尽量与EMCI的标准要求相结合,培养国际认同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

四、结语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特色研究是一个复杂的多层结构体系,需要考虑学校的发展方向、资源优势、专业定位、市场需求、生源质量等因素。 不同学校应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学科优势、师资条件、科研实力等情况,凝练特色,形成自身鲜明的办学风格,开创自身独特的办学之路。

参考文献:

[1] 杜艳华.工程管理专业特色化建设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1(4):44-48.

[2] 张海燕.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核心竞争力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9(2):39-41.

[3] 王进,王冬梅.工程管理专业教育范式的转型策略[J].高等建筑教育,2008(3):11-15.

[4] 李兴苏.对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培养方案设置的思考.项目管理技术[J].2008(10):11-16.

[5] 戴兆华,杨平.对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J].高等建筑教育,2006(3):38-42.

Characteristic construction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specialty

HAN Yingai

(College of Management, Changchun Engineering School, Changchun 130021, P. R. China)

工程管理专业认识范文第6篇

1.1心理定位及职业规划影响因素

工管专业学生的职业心理定位对其找工作以及适应工作影响有较大影响。调查中发现,有21%的毕业生并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定位,而这部分学生对职业的适应性也显得较差,二者具有较大的关联性。工管专业的就业选择是比较广的,不少该专业的学生恰恰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有的只是想找单纯的管理类工作,但没有具体的定位。对所谓管理类工作是什么也只是停留在自己粗浅的认识上。缺乏有效合理的职业规划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职业规划是个人将自身职业愿景与外在环境相结合,对自己的事业发展甚至一生的职业成长制订的计划。通过调查显示,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如果制订了职业规划,不但会有比较明确的事业发展目标,而且可以从职业价值的发展角度来看待自己当前所从事的工作,产生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积极性以及克服困难的勇气[2]。有合理职业规划的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会相对较高,可以以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度过初入职时的低薪、低职期。没有制订职业规划或是没有合理的实事求是,与个人和环境相对应的规划,对职业的选择就没有完全的认识到位,对职业的发展盲目性较强,没有做好工作不顺心、工作任务难以完成时的心理准备,就会对工作的满意度低、对薪资不满、对职位不满、盲目跳槽,甚至产生厌烦心理,最终影响了其职业的适应性,影响个人事业发展。

1.2专业知识的运用程度

工商管理专业主要开设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统计学、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工商企业管理、战略管理、创业管理、市场营销、商务管理、客户管理等课程,这些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从事工作的理论基础。工商管理专业对理论与实践的能力要求较高,学术性与技能性都较强。通过调查显示,毕业生如果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就能够迅速地适应工作岗位,对于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会借鉴专业知识内容结合工作实际寻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学习相关专业的语境。在实习工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照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对专业名词、专业术语以及专业概念的理解,对照在实践中的应用,对相关知识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消化。同时在实践实习中,不断更新已经学过的知识。如果在学习中没有很好掌握相关专业的知识,那么在实习工作中也会体现出对专业的理解性不够,适应性方面会受到影响。

1.3对就业竞争环境的研判

在调查中,工管专业学生大多认识到就业环境不容乐观,也意识到工管专业所面临的挑战。在选择求职时自己会首要考虑的因素时,作为首选投票人数最多的三个因素分别是:接近16%的人选择了“地域”;26%左右的人选择“薪酬、户籍等福利”;接近41%的人选择“个人发展空间”。但是对于薪酬问题,以及个人发展空间问题,大多停留在概念和愿望的角度,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于薪酬问题的竞争环境,以及个人发展空间的研判并没有清晰的认识。这也是造成职业适应性较低的主要原因这一。自2001年以来,全国高校毕业人数不断增长(如图1)。教育部近日《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出,2015年宏观就业形势面临多重压力,高校毕业生规模进一步加大,就业创业工作任务十分艰巨。2015年毕业生总数将超过2014年。国家和地方经济增速进入新常态,宏观就业压力不减,在毕业人数增加前提下,2015年就业需求与2014年相比没有明显的起伏。在这样的就业竞争环境下,工管专业学生欠缺社会经验,所学的管理理论,需要通过实践与练习,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在没有工作经验的情况下,想直接进入各级单位的管理部门是比较困难的。认识自己求职时的“短板”,认清自己历练的需要和成长的过程性,也是对就业环境进行判断的重要方面。

1.4人技技能与工作能力的不足

从访问调查中显示,企业对大学毕业生带到公司里的技能满意度不高。大多数接受调查的企业管理人员说,大学毕业生缺少比单纯的技术知识更重要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些受访者普遍认为,刚从大学毕业的人具有一定知识,在工作中会主动思考,也乐于学习工作技能,但解决问题和与人交流等方面的能力偏低。在访谈中,一些受访的企业管理人员列出了一些技能,排在最前面的依次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众演讲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理性思维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不少人认为,大学生们的上述能力并不符合期望。刚毕业的大学生,是否适应其工作,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一个总体概念,但却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能力是多方面的,这与人的成长环境相关,也与我们的教育和对学生的引导相关。实践证明,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就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提高职业适应性。

2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应届毕业生职业适应性的建议

2.1加强就业指导,增强心理适应

针对工管专业学生的职业定位问题,应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和学科建设,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新业态和新常态,及时将学科专业动态和行业发展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深入开展个性化辅导与咨询,帮助毕业生合理确立职业目标,及时疏导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焦虑、依赖等心理问题,增强其应对竞争及挫折的抗压能力[3]。可以通过组织职业规划大赛、职业体验项目等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就业实践活动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开设职业规划课程是现在很多学校正在使用的方式,实践证明到了很好的作用。尽早进行职业规划,能引起学生对职业规划的重视,教会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方法。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懂得职业规划的重要性,不少学生认为这只是一门课,走走形式,没有真正把自己的未来规划考虑进去。要改变学生的这种观念,就要开设这门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讲授,让学生重视职业规划对自己职业生涯的作用[4]。从就业定位的角度来看,不少工管的学生之所以不能适应职业要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尽早进行职业规划,没有思考自己的就职方向和发展路径。职业规划要以对自己正确的、综合的认知为基础,兼顾外部环境的影响因素,结合社会发展现状,制订出具有可行性的规划方案。应提高工管专业学生职业规划课程认识的重要性,通过开设这门课程,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找到自己的定位。提高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职业适应性[5]。

2.2提高工管专业毕业生学以致用的问题

有的工管毕业生在实习和工作中认为所学习的课程有用不上的问题,这极大影响了他们在就职中的适应性。分析工管专业学生专业知识运用能力的问题,我们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1)工商管理专业知识的一些特点,构成了看似运用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如许多学科知识相互交织,知识体系庞杂,跨幅宽,复合性强,信息容量巨大。工商管理专业知识指向不明显,行业特点不集中。一些管理方面专业的知识对学生来说,没有多少生活经验的支撑,也造成应用困难。同时,工商管理专业知识“见效慢”,学习的效果难以马上体现,往往要在较长的工作中逐渐尝试和摸索才能体会到专业知识的用处。(2)学生的学习效果问题。要做到学以致用,还有一个关键就是看有没有学好。有的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正确的学习观,学习态度不端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急功近利等,对知识并没有好好学习。既然没有“学”,那自然就谈不上用了。针对以上方面,学校在抓学习效果的同时,在教学和考核方式上,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试题以主观分析题为主,模拟工作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模拟场景、面对面进行考核等。教师也要与就业企业及社会加强联系,探知当前环境下,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专业的哪些理论知识如何运用,加强实践中的知识感知度,以此来指导教学[6]。

2.3正确认识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和就业形势

工商管理专业可以面对的工作领域是很多的。毕业生可根据个人爱好选择,如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企业投资等方向。在校期间,学校可以为工管专业的学生设计和提供更多的选修课程。如学习计算机、法学、外贸、旅游管理、物流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或有选择性地向某一专业领域倾斜,形成学生“工商管理+××专业”的复合型知识结构。成为既懂管理又懂行业技术的毕业生,可以极大提高对就业的适应性。另外,很多人抱着一毕业就能进企业当管理人员的想法也是很不现实的。卓越的管理能力是要有科学的理念和来自一线实践的支撑,实践能力是从具体工作和实际操作中积累的。因此,学生在校期间要有意识的多接触社会和企业,利用实习期,到企业进行锻炼,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积累从业经验,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这样在求职时才会具有竞争力,也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或走上管理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4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及社会实践中培养人技技能

工程管理专业认识范文第7篇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中国旅游业起步,中国旅游教育开始发展,并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大量院校开始兴办旅游专业。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截至2014年年底,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共计2055所,在校学生为75.33万人,其中高等旅游院校及开设旅游系(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1122所,在校生43.52万人;中等职业学校933所,在校学生31.81万人。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各地政府将旅游业提升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大力支持旅游业发展,各地对旅游从业人员的需求呈增长趋势,旅游直接就业2779.4万人,旅游直接和间接就业7873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口的10.19%。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直接从事旅游行业,为旅游行业发展服务是高校培养旅游管理专业论文学生的直接目标,但目前旅游企业人才流失现象十分严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存在“有业不就”现象。为深入分析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认知的因素,本文以伊犁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探讨其深层原因。 

二、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认知调查 

伊犁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时间为2012年,目前,已毕业一届专科学生,本科生尚未毕业,在校本科生共四届:2012级、2013级、2014级、2015级,共调查四届学生140人,以其为例,从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认知、课程设置、就业前景及就业意向方面说明。 

(一)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基本信息 

本次调查中,大四21人,占15%,大三28人,占20%,大二34人,占24.3%,大一57人,占40.7%,男生24人占17.1%,女生116人,占82.9%,民族组成中,汉族74人,占52.9%,维吾尔族38人,占27.1%,哈萨克族22人,占15.7%,其余为回族、蒙古族6人,占4%。在新疆14地州中均有生源,其中南疆42人,占30.1%,北疆(天山以北)98人,占69.9%。被调查学生中,有74人家长为农民,占52.9%,工人14人,占10%,其余有教师、干部等。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意向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较倾向于从事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其次为非旅游行业的工作,再次为自主创业,仅仅66%的学生愿意从事旅游相关行业工作,汉族学生较少数民族学生倾向于从事旅游企业相关工作,民族学生较倾向于从事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等事业单位相关工作。 

(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未来就业态度分析 

总体看,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未来就业的态度比较乐观占半数以上,1/3表示一般;不同年级、不同民族学生所持态度不同,大四学生持不乐观、一般态度的占2/3,大一学生4/5学生持乐观或一般态度。不同民族学生对未来就业的态度差异不大,持比较乐观态度者居多。 

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认知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借助spss19.0分析影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认知的因素,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就业前景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其就业意向,通过相关性分析,得知与学生对就业前景的认知显著相关的因素主要有年级、家庭经济、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兴趣、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等因素。 

(一)不同年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就业的选择倾向不同 

调查显示,高年级学生较倾向于旅游企业相关工作,说明随着学生对本专业认知的增加,其对旅游行业的认识更为全面、深刻,就业选择时也较多地考虑旅游相关行业。2015级学生较倾向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非旅游行业相关工作,这与新生对旅游管理专业认知不够、存在故有的偏见有关。2013级学生较倾向于自主创业,这与目前国家的高校自主创业政策及学校相关政策有关,学生独立意识、创业意识增强,大三学生有一定的实习经验,人际网络较密,使其产生独立自主创业的想法。2014级学生倾向于旅行社工作,这与大二学生刚刚结束的旅行社、景区实习有关,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使学生对旅游行业有了较深的认识,通过亲自旅行社、景区实践,对其工作流程较为熟悉,在现有的选择中,无疑是最能掌握的一个,这也表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对其就业选择具有影响。 

(二)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感兴趣程度影响其就业认知 

对旅游管理专业感兴趣的直接体现为选择旅游管理专业的原因,若学生主动选择该专业则其对旅游管理专业较为感兴趣,也倾向于从事旅游相关工作。不同年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选择旅游管理专业的原因呈现一定差异,2012级学生有多于1/2是因为热爱旅游、喜欢旅游职业,1/3是因为被调剂;2015级多于1/2是因为被调剂,1/3是因为热爱旅游、喜欢旅游职业;2013级、2014级热爱旅游、喜欢旅游职业的稍多于被调剂的,各年级学生在选择旅游管理专业时较少受家人、老师、朋友影响,出于自愿或被迫的情况较多。汉族和少数民族因热爱旅游、喜欢旅游职业或被调剂而选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相当。不同年级均有一半以上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比较感兴趣,很不感兴趣共2位学生,一位为汉族学生、一位为维吾尔族学生,分析原因两位都是被调剂的学生。 

(三)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影响学生就业认知 

从不同年级学生对本专业课程设置的满意度看,感觉课程设置一般的学生57人,大四学生对课程设置持不太满意态度的接近半数,大一至大三学生由于没有完全接触课程,大部分学生感觉满意。从不同民族学生看,汉族学生对课程设置持一般态度的接近半数,有23人持不满意态度,少数民族学生对课程设置大部分感觉比较满意,维吾尔族学生持满意态度的人数最多,可见,在民汉合堂教学中平衡不同民族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程度是一个重要课题。专业课程是学生了解本学科、本行业的重要窗口,由于高年级学生对本专业了解较为全面,学校学习的知识与行业需要的知识之间有一定认识,若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与行业需要知识之间难以对接时,学生对未来的就业意向将会重新考虑。民族学生对专业课程设置较为满意,其对未来就业较倾向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可见目前学校所设专业课程较符合民族学生需要,也与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相关知识需要对接。

(四)家庭状况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认知 

调查分析显示,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较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感兴趣程度大,对就业前景较为乐观也较倾向于选择旅游相关行业就业。被调查对象中,半数以上学生父母职业为农民,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及较差,可见,大部分被调查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旅游的安全性体验较差,对旅游相关行业的信赖度较低,不能完全接受旅游这一新兴产业。分析家庭经济较好、父母职业为教师、干部、工人等的学生,其对旅游管理专业感兴趣程度明显较高,对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前景明显看好,倾向于选择旅游企业等相关旅游职业。 

四、做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认知引导 

(一)开展年级间学生交流,强化专业认知 

高年级学生在经过课堂学习、社会实践等一系列课程之后,具有较深刻的专业认知,其对就业前景及就业方向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开展年级间学生交流,有利于低年级学生快速认识本专业及未来的可能方向,并结合自身条件作出适当调整,从而探索较适合自我发展的学习与实习之路。同时,在交流过程中,也可以使高年级学生提出自身面对的困惑,与教师一起探讨,使教师对学生的困惑有全面掌握,并积极向学校反映,需要学校层面出面解决的,由学校层面解决,需要学生自身克服的,由学生自身克服,需要家长配合的,积极获得家长的支持与合作,需要社会给予共同的关注的由社会共同面对。 

(二)树立旅游管理专业在高中生中的良好形象 

目前,高中生在备战高考中面临较大压力,没有时间思考走进大学的专业选择,高中教师也多为数理化政史语文英语等专业的师范生,鲜有旅游管理毕业生,因此,高中生对旅游的认知为零,又由于旅游中一些不好事件的影响,使得高中生对旅游管理专业持有偏见。绝大部分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均不会选择旅游管理专业,或者迫于高考分数,即使高考志愿是主动选择旅游管理专业,也多是因为自己的高考分数在同类高校中选择旅游管理专业较合理;或者是被调剂。在高中生对旅游管理专业一无所知情况下,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必然困难,学生对旅游管理就业前景的认知较少故而不乐观。高校可以定期到高中开展宣讲,或者与高中教师交流,通过高中教师增加高中生对旅游管理的认识,使高中生正确认识旅游管理专业,从而增加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兴趣,进而倾向于选择旅游相关行业的工作。 

(三)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专业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起点,专业课程的设置依据为专业培养方案,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依据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便是行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因此,要调整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首先要对旅游行业有一清晰认识,对国家、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对旅游企业发展状况及对居民对旅游的需求等方面有全面的认识。这就要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师不仅要把注意力放在学科教学上,更要放在科学研究上,研究旅游业发展演变历程,研究居民生活水平及需求,把握宏观环境,研究学科发展历程等。只有在全面、深刻、准确的研究基础上针对当代大学生特点,设置出符合当代教育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兴趣,使学生对本行业有清晰明确的认识,进而引导学生积极从事旅游相关行业并做长期规划。 

工程管理专业认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类专业 实践教学 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斯庆(1978- ),女,内蒙古巴盟人,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工程项目计量与计价。(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161-02

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是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感性认识、巩固和验证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一、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存在的问题

工程管理类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很强的“工程+管理”复合特点的、理论扎实和综合实践能力强的人才,该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工程经济和建筑工程相关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从全国各职业院校工程管理类专业建设及教学质量来看,目前均达不到社会和企业的需求。仅从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而言,学生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具备的工程施工能力、项目管理和工程承包管理能力达不到企业的需求;学生的岗位知识、专业化与职业化要求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一)校企深度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以“校企合作、双向互补、合作共赢、共同促进”为宗旨,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让企业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专业实训的实践平台、保证学习和工作的可持续性,学生在企业导师和专任教师的指导下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真正做到校企双方的“双赢”。

(二)创建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师资队伍建设及提高教师团队实践教学能力是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点。为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适应社会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专业教学改革目标,以“高标准选拔、多渠道培养”为原则,培养素质优良、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和专业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第二,编制可行的课程实训教学大纲和实习实训指导书。在指导书中详细列出实训要求、实训内容、专业基础工作、工作深度、考核标准,将实训的各项内容尽量量化,以便考核。第三,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实施校内外“双导师”共管制,即采用校内“导师”在课堂教学和网上跟进指导、企业“导师”对学生岗上指导;学生向校内和企业“导师”汇报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等实训成果,并提交实训报告;专业及课程实训结束时召开总结评价会,最后结合学生自己的评价、专任教师和企业专家的评价,共同评定实践成果,完成职业能力素质考核和实践考核。第四,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制度:建立实训考勤、答辩、评价和汇报制度,通过实训成果、实习日记、实训总结、考勤情况、实习单位鉴定、答辩、上交收集的实训现场资料和自评、互评结果综合评定实训成绩。

(三)加大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研究力度,注重培养专业实践能力

一方面,选取实践教学内容应考虑培养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首先,精选实践教学内容,使其与工程实践内容相衔接;其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系统性,保证实训内容相互之间的承前启后、由简入繁、循序渐进;最后,要求企业和学校的“双导师”带领学生真题真做,实现专业理论和实践的紧密对接。

另一方面,为了使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今后的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工学交替、项目导向、任务驱动、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加大校内工程管理信息化实训室建设力度,让学生体验全方位、实战式、全过程、参与式的实践教学方法,在学习中积累工程管理经验。

三、创建“四层深、五种类、三步曲”实践教学方案

(一)“四层深”综合实践能力训练及实施

“四层深”是指:(1)专业基本素质和技能培养,如公共基础素质课程、社团活动、专业讲座等;(2)专业基础技能培养,如课内实训和课程设计等;(3)单项能力培养,如认识实训、生产实训等;(4)专题设计能力培养,如综合训练和顶岗实训等。工程管理类学生应在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注重实践。要提高实践能力首先要梯度地安排课内实训、课程设计、认识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训、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各实践环节;其次,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教授作专题讲座、综合案例讲座;最后,大力提倡大学生课外社团等活动。

(二)“五种类、三步曲”实践教学方案

“五种类”是指工程管理类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设置考虑工程、管理、经济、法律、计算机和软件应用等五类知识的综合。实践中注重优化课程内容和实施时间的先后顺序,搭接各课程、融汇单个课程内容、贯通系列课程、融合不同体系课程知识(见图1)。通过设计单项能力训练、能力合成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等三个模块的设计将以上五类知识融入实践教学活动中。

“三步曲”是通过制定详细的实训教学大纲,完成从“理论知识―实践应用―提高综合技能”的任务,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的(见图2)。第一步,综合课程内容。通过课内实训、课程设计和实验实训教学实现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达到专业基础技能的培养。第二步,融合不同课程内容。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完成认识实训、生产实训、综合性课程设计(如工程管理软件、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等课程)环节的实践教学来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使不同课程内容得到融合和运用,达到综合能力层次训练。第三步,融合专业知识。在顶岗实训、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中,通过由教师提供的实际工程项目作为设计和实训题目,达到融合专业知识的目的。

四、“四层深、五种类、三步曲”实践教学方案实施

“四层深、五种类、三步曲”实践教学方案主要通过课内实训、课程设计、认识实训、实验实训、生产实训、顶岗实训及课外实践教学环节,由简入繁、逐步深入地实施。

(一)实训教学的层次与内容

1.认识实训。这是专业入门的引导,是学生首次亲临施工现场了解和感知工程的活动。认识实训环节能够增强学生对工程实践的直观认识和感性了解、为后继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生产实训。这是在学习若干土木工程技术类和工程管理类等专业基础和专业理论课程基础上的实训活动,一般安排于第二学年。学生通过生产实训教学过程,能够参与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造价管理过程和质量管理过程等工程实践,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工程实践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

3.顶岗实训。这是在专兼教师指导下,通过校企合作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进行的。该实训可利用企业人力资源、工程技术力量、机械设备及工作环境来完成专业实践教学任务和工程实践项目,通过此实训也能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二)实验教学内容

1.技术类实验实训。它涵盖建筑工程材料、工程力学、工程结构、房屋构造基础理论和施工技术等课程对应的实验、实训、课程设计等。技术类实验实训环节是根据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教学要求,依托校内外实验、实训室实操完成。学生通过该项实训能够直接得到实验数据,与所学课程知识接轨,为后续课程和参与施工管理实践奠定基础。

2.管理类实验实训。它含编制工程进度计划及进度控制、计算工程量、确定工程造价、编制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方案、编制项目采购方案、进行项目评价、绘制工程CAD图、编制招投标文件、评定项目标书等实训内容。

3.综合类实验实训。它含有工程项目管理模拟、沙盘实训等,如工程项目组织、成本、质量、进度控制及招投标、合同管理等综合训练;在管理类实验实训教学的基础上,整合单项能力训练模块,结合工程管理基础理论、方法和手段实现合成训练,提高学生对各课程知识的综合认识。

(三)课外实践内容

课外实践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结合社会需求、学生兴趣和专业规划理论,在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各个学期中安排的,主要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可以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参与工程实践、完成专题调研(毕业生跟踪调研、教学质量调研等)、参与技能竞赛、在企业兼职等方式,从而培养学生职业道德、领导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该实践活动通过撰写专业论文、完成专题研究、编写调查报告、创新工作计划和完成总结报告等形式来完成。

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专业合格人才的重要环节。工程管理类专业“四层深、五种类、三步曲”实践教学方案是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表现。该方案能够实现学生在知识理论体系上从点到面的突破、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升,也是培养单项能力到合成能力再到综合能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任宏.建设工程管理概论[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工程管理专业认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业认证体系;实质等效;过程方法;持续改进

文章编号:1672-5913(2017)07-0126-05

中图分类号:G642

0 背 景

经过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大学教育已基本完成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大学外延式扩张过程已经完成,高校的格局业已形成[1]。高校传统的教学理念、方法却没有跟上时展的步伐,造成的后果是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不满意,对大学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国际上对中国工科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也不高,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的调查报告指出,按照“人才市场上是否有足够多的合格工程师”这一指标,中国的世界排名徘徊在20~40位之间[2];据麦肯锡咨询公司(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 的研究报告统计,我国的工科毕业生只有不到 10 %适合在跨国公司工作[3]。尽管这2份报告的评价标准并不一定全面适用于中国的具体情况,但从侧面反映中国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的确不尽如人意。面对这一窘境和国际上良好的工程教育质量管理理念和方法,2006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成立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的通知》,标志着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正式启动[2]。2013年6月经《华盛顿协议》全体成员一致通过,认为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与《华盛顿f议》各成员的认证体系实质等效,同意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的预备成员[4]。2016年6月经过《华盛顿协议》全体成员一致通过,同意我国成为《华盛顿协议》第18个正式成员[5]。根据对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网站结论公布的统计,到2016年,已有404个专业点通过认证评估,并有397个专业点保持认证状态。由此可见,中国的工程教育正与国际接轨,发展势头迅猛。为了有效提升教学质量,许多高校也在积极开展这一工作。

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与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类似,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目标是向社会公示工程教育的理念和标准在本专业的教学过程中被采纳,并且达到标准的要求。因此,专业认证的根本目标是在专业建设时遵循标准,建立符合专业特色和定位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与质量监控体系,并付诸实施。

1.1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包括三个方面:以学生为中心、基于产出的教育导向和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由此形成的标准条款的内部逻辑如图1所示。简而言之,工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是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校定位和社会需求以产出导向方式确定培养目标,进一步倒推毕业要求(即预期的学习效果),再构建与毕业要求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学校建设的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能够支撑课程体系规定的任务,并通过持续改进,达到培养体系的完善和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1.2 可操作、观察和测量的专业认证体系

构建符合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专业认证体系并付诸实施是开展工程教育认证的前提条件。按照标准的理念和条款,借鉴同行的经验和模板,确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体系,并利用现有的、不断强化的支持条件和师资队伍就可以开展工程教育。但是,要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主要在于培养过程的实施,符合标准的要求必须通过对培养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实现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达成度监视、测量和反馈改进,这就要求建立的体系是可操作、可观察和可测量的。

专业认证的难点也在评价预期学习效果的实现过程及实现程度[6]。由于教育产品是学生获得的知识、素质、能力,相较工业和农副产品,更加模糊和抽象,制定一个既符合标准,又可操作、可观察和可测量的专业认证体系也不是一挥而就的。在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难以直接和精确测量的评估项目,只能获得间接的、非量化的资料和数据。事实上,这些间接、非量化的资料和数据也是佐证预期学习效果达成度的有效证据。无论直接或间接还是量化与非量化的证据,问题在于什么时机采用什么方法,依据什么标准来获取,凭空杜撰的证据显然不能予以采纳。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采用过程方法[7-8]实现质量监控,使得采用这一标准的全面质量管理具有可操作、可观察和可测量的特点。高等教育是对学生提供服务,符合ISO9001标准质量管理的条件。对于强调“证据文化”的专业认证[6],过程方法也是适用的。采用过程方法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规范,在过程中规定相关形成证据的时机、流程和手段,这些证据便是质量记录,是举证标准得到真正贯彻和实施的依据。

2 过程方法在工程教育体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是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之一[8]。通过使用资源和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可视为过程,过程的结构为 “输入活动输出”。多个相关联的过程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过程系统即体系。过程方法就是对体系中的过程进行识别、明确过程中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并对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使体系运行达到最佳的效果[7]。

2.1 过程识别

为使用过程方法建立符合专业认证标准的体系,首先必须对体系中的过程进行识别和界定。识别和界定的原则有两个:(1)过程要覆盖标准的全部条款;(2)过程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符。根据文献[7]和文献[8]的方法,体系中的过程分成顾客导向过程、管理过程和支持过程3大类来识别。为与专业认证标准相符,这里将顾客导向过程(customer oriented process, COP)对应到产出导向过程(outcome based process, OBP)。ISO9001标准以顾客为中心,专业认证标准以学生为中心,顾客得到的是产品和服务,学生得到的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增长,专业认证标准称之为“产出”。从实质意义上讲,COP和OBP的内涵一致,这里使用OBP替代COP更符合本文的主题。

根据ISO9001标准过程识别的经验,首先,过程必须完整,能覆盖所有标准条款,防止体系不完整,标准中的一些条款没有执行。其次,过程不能太繁琐,繁琐的过程体系可操作性差,既不方便执行,还容易导致实施者的抵触情绪,造成体系运行失败。因此,在保证标准完整覆盖的前提下,过程尽可能简单,便于操作。专业认证的标准范围相对较小,内部逻辑很清晰,便于过程的识别。

1)产出导向过程(OBP过程)。

工程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OBP过程自然是关键过程也是核心过程。按人才培养顺序建立的OBP过程如图2所示。

其中OBP1是根据学校的专业特色与定位以及社会对这一层次人才的需求来确定培养目标的过程,需要专业教师、用人单位代表、业界专家和政府管理者来联合确定。一旦确定好培养目标,即作为OBP2的输入,是确定毕业要求的依据。在确定毕业要求时容易出现这样的误区:“既然执行的标准一样,应用型大学和研究型大学的毕业要求都一样”。事实上,专业认证标准规定的是工程人才培养的方式、全面性和底线[4],并没有限定学习效果的程度。确定毕业要求时必须覆盖标准的12项毕业要求,并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确定毕业要求的程度,避免出现程度过高,根本做不到的情况。OBP3是制定课程体系的过程,也是制定培养方案的过程,将毕业要求进行分解,以便与所要开设的课程体系对应,从而达成毕业要求。根据工程教育认证评估推荐的模板,使用其中“专业主干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图”来匹配确定所开设的课程是否覆盖所有的毕业要求。为了更好地指导课程大纲的制定,“支撑矩阵图”要做进一步细化,规定好课程的“目标行为[6-9]”,避免制定的课程大纲没有达到课程体系的要求。OBP4是编制教学大纲的过程,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都要实现“支撑矩阵图”中规定的任务,教学大纲包括讲授的知识、学习的方法、实验大纲、达到的目的、考核的方式等内容,并说明所开展的考核是如何达到课程大纲规定的目的。如果大纲不能满足OBP3输出“支撑矩阵图”规定的任务,则必须反馈回去,修改OBP3,由其它课程来完成这项任务,OBP3的修改不能影响OBP2的输出,哪怕是开设新的课程,不能出现预期的学习效果在后续过程中无法实现的现象。OBP5是教学实施的过程,包括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两部分,教学实施要按大纲要求编写教案、讲稿、教学日历和实验大纲,并按计划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实现。当然,需要鼓励使用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来提高效率,更好地达到预期学习效果。

根据标准的要求,学校还要“具有吸引优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和“有明确的规定和相应认定过程,认可转专业、转学学生的原有学分”,为此设计OBP6招生协助和OBP7转学和转专业过程。这两个过程也是面向产出的过程,但不是关键过程,所以图2中并未显示。OBP6吸引优秀生源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达成培养目标。OBP7是教学实施过程中允许学生个性化发展,不过学生转学和转专业必须符合教育部门和学校规定的相关条件。

2)管理过程(management process, MP^程)。

就专业认证而言,学校层面主要由教务处负责管理,学院层面则由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系管理。此外校、院都有教学督导组负责教学过程和质量整改监视,院、系负责测量、证据收集和证据分析任务。尽管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都有对应部门管理,考虑到责任分工,相关过程都划归到支持过程的范畴。所以,这里将专业认证策划(MP1)和监视、测量和改进(MP2)两个过程列入管理过程。专业认证是一项体系化的工作,建不建设、建设怎样的专业认证体系是校、院层面策划的,因此MP1是一个指导性的管理过程。由于学校没有专门的质量文件和质量记录的管理规定,在MP1中补充制定这一规定。持续改进是工程专业认证的三大重要理念之一,这里设计MP2完成这项任务。持续改进由两个环来实现,其一为校内环,其二为校外环:校内环主要是对体系执行教学督导、学生评教、内部审核和整改,确保体系规范化运行;校外环是以就业统计和就业后5年内毕业生取得成绩的调查统计作为依据,对体系执行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估,并加以改进。

3)支持过程(support process, SP过程)。

借鉴ISO9001标准构建所采用的过程识别方法,在确保标准条款完全覆盖的基础上,OBP和MP过程没有覆盖的条款都列入SP过程。以此为依据,SP过程包括师资队伍建设(SP1)和支持条件提供(SP2)。SP1和SP2是OBP和MP实现的基础。在大学,SP1主要由人事处实施,但是与专业认证有关的培训活动则在院、系开展比较合适。为方便过程的实施,院、系服从和认同学校的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满足认证标准的其他师资队伍建设活动;SP2归口国有资产管理处、实验室管理处、教务处、网络与信息化处和工程中心,同样,院、系服从和认同学校的管理,但是院、系要评估支持条件的满足度,并提出建设方案,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除此之外,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和培训师资联系、评估由院、系实施。鉴于部门分工和大学刚性化管理,这两个过程的程序文件按照“接受和评估管理部门的结果,规定专业系的工作”的原则制定。

综上所述,专业认证的过程识别结果见表1。

2.2 过程分析

在完成过程识别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每个过程进行具体分析,确定过程的活动、接口、输入、输出、控制方法、使用的资源以及如何进行监视、测量和改进,以确保过程的完整性以及与标准的符合性。“乌龟图过程分析法[10] ”是过程分析的一个有效方法,是ISO/TS 16949推荐的一个工具。为了完整了解专业认证的概貌,对表1中的11个过程都绘制了乌龟图,为编写程序文件做好了准备。这里以OBP2确定毕业要求为例,介绍分析的结果,如图3所示。

2.3 过程体系

基于以上分析,在完成专业认证体系的过程识别和过程分析后,明确了每个过程的活动流程及过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制约关系,以及关键过程和顺序。以此为基础,所绘制专业认证体系的过程图如图4所示。图4表达各类过程之间的关系和关键过程及顺序,整个体系也表达“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持续改进的理念及其双环流程。由图4也可以看出,所构建的专业认证体系是一个很小的系统,简单可操作。

3 结 语

中国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与《华盛顿协议》签约国的认证体系实质等效,采用该体系标准实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并寻求通过专业认证评估,可以实现专业教学管理的国际化,提升教学质量。基于工程教育的理念,其旨在通过建立与标准的要求相符的且可操作、可观察和可测量的专业认证体系并有效运作达成预期的学习效果。过程方法具有可操作、可观察和可测量的特点,通过过程识别、过程分析,完成了专业认证标系的构建。在构建这一体系时,既要借助高校现有的管理机制,又保证专业认证实施的独立性,以达到简化过程的目的,使其具有更好的可操作性。下一阶段,所构建的体系将在本专业的教学管理中运作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完善,达到专业认证的目的,同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黄百炼.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几点思考--兼议高校领导干部的责任和担当[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4(5): 3-9.

[2] 顾佩华, 沈民奋, 李升平,等. 从CDIO到EIP-CDIO: 汕头大学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8(1): 12-20.

[3] 曹伟, 李峰, 周书仁, 等. 基于专业认证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持续改进研究[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 2016, 39(2): 114-120.

[4] 孙涵, 陈兵, 陈松灿, 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探究: 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J].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16(4): 50-54.

[5]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中国全票获《华盛顿协议》正式成员资格: 我国工程教育实现国际多边互认[EB/OL]. [2016-06-04]. http://.cn/.

[6] 胡文龙. 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5(1): 73-78.

[7] 刘妍, 李耘涛. 过程与过程方法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J]. 科技管理研究, 2007(7): 86-87.

[8] 刘杰. 过程方法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J]. 质量与认证. 2014(7): 60-61.

工程管理专业认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档案管理

一、针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认清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档案管理意识淡薄。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是高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而高校领导和管理人员都忙于教学管理等工作,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资金投入力度不足,没有体会到档案管理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不清楚档案管理工作对学生未来的影响,因此,出现了一些档案设备不齐全、档案资料不完整、重要材料归档不及时等现象,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审核材料的提供极易产生不良影响。2.档案管理机制混乱。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由于专业人员较少,且分工不是十分明确,责任落实不能完全到位,考核机制不完善,特别是在高校二级学院办公室的工作分配中没有专职档案员,没有受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和能力的培训,没有深入理解和实践档案管理工作的机会,档案专业知识比较匮乏,档案专业水平有限,档案业务能力较弱。所以,对二级学院的档案材料收集主次不明确,整理过程重点不突出,向高校档案管理部门移交就会有所遗漏。参与重大专业教学活动时,对活动记录和活动产生的重要材料整理不清晰,影响认证材料归档的质量。3.档案管理模式落后。高校档案管理各项工作标准不够完善,高校的档案信息资源庞大繁杂,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没有科学的管理手段、没有先进的管理模式,对高校档案的开发、服务、利用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大大降低档案所应发挥的作用和体现的价值,影响认证的进程,阻碍高校档案事业的发展,对高校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也会有一定的影响。

工程管理专业认识范文第11篇

1高职物流管理类专业认知课程开发的必要性

1.1国内相关研究不足

在近年的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的教学研究与实践中,对各种专业课程投入的关注度极高,按检索的情况看,2013-2016年以来,论文题目中有“物流”和“课程”两个关键词的收录文章每年在200篇以上;同时各省、市、区、各行指委及各院校等也组织开发了大量的专业课程建设项目,如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络开放课程等,对专业技能、技能实训的研究也已得到广泛实践。但是,对认知性课程的研究目前依然较少,论文题目中有“认知”和“物流”两个关键词的收录文章从2005-2016年以来,仅2014年有7篇,其他各年仅1-4篇。

1.2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目前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非常多,按全国物流职业教育学指导委员会的数据,截止2014年,全国开办物流专业的高职院校达954所,有在校生24万。据湖北省的统计数据,截止2015年1月,湖北省开办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近30余所。虽然各学校开办的专业名称一致,但是从职业院校因地制宜,服务地方,突出特色的高职办学理念,开办物流管理专业的各所院校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定位上存在着千差万别。主因在于各所院校物流人才培养区域性特征的差异、主要针对岗位的差异、聚焦细分领域的差异等,造成所建课程体系难以统一,例如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国家示范院建设中,其课程体系中设置的《青岛物流服务外包需求(或供给趋势调查)》项目课程就属于带有鲜明地域性特征的课程;再且不同院校设置的大部分课程虽名称相同,但课程的内容因前述的这些差异导致也存在相当大的不同,再加上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各种难以避免的主客观差异,则实际教学结果必然带有自己院校的独特特点。因这种培养过程中对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教学上的偏重或节略,再加上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高职教育为快速转变过去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的情况,在教学实践中广泛推行了“理论够用”的学生基础理论培养的指导思想,弱化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甚至在专业课中也对理论部分进行了压缩和精简,保证培养出来的学生能以最贴近企业生产实践的状态快速融入企业岗位。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对整体物流管理专业领域掌握不全面,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偏向于某一细分领域,对整个物流产业和各类物流岗位缺乏全面的认识。这种过于强调专业技能,弱化理论培养及通识教育的现象在客观上形成了不良后果。在对各高职院校的调研中发现,有学生在学完专业课程,甚至在毕业时,存在认为物流管理就是“管仓库的”、“送快递的”等不正确的物流专业认知,对物流产业、物流企业和物流岗位缺乏全局性的认识。

1.3学生职业发展的需要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技术与技能的培养固然重要,但职业本身包含的“众多的智能”,“多元智力”的培养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群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走向社会后主要从事某一专门领域的基层岗位工作,在前期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成效下,学生的技能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毕业生入职后因所学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符,经过短暂适应期后,其工作业绩可以快速突显,再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和综合锻炼,一般在3年左右有较大的机率上升到中层管理岗位。但在走上中层管理岗位后,更需要的是综合素质能力,如压力承受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计划组织能力、适应和应变能力等,侧重于专业技能的高职毕业生普遍表现出职业生涯发展后劲不足,难以向更高层次岗位晋升的现象。

2高职物流管理类专业认知课程设计的思路

2.1明确课程认知性质的定位

高职物流认知课程是从学生的专业特点和实践能力整体培养出发,引入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尽快从过去的中学或中职阶段的学习惯性中摆脱出来,转换到高职阶段必须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既掌握现代物流的理论基础,对物流产业、企业、业务、岗位有全面了解,又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综合应用的能力,特别是明晰今后该如何去学习自己的专业,以形成全面的专业素养,特别是形成学生未来对专业的学习动力,为其职业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2.2明确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高职物流认知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从各高职院校公开的资料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包括铁路物流管理、港口物流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物流金融管理、工程物流管理、冷链物流技术与管理、采购与供应管理、集装箱运输管理、航空物流、快递运营管理、物流工程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等,一般均开设有专业概论性的课程。以湖北省的情况为例,这类课程所采用的具体课程名称不尽相同,常见的包括:物流基础、物流管理基础、物流管理、现代物流管理、物流概论、现代物流概论、物流管理概论、物流职业规划、物流认知、物流学基础、物流管理实务等。尽管课程名称不同,但开设的课程定位、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类似,实质起到专业认知的作用,是学生对物流管理专业、物流产业和物流岗位的形成初步认识和职业综合素养培育的启蒙课程。在进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物流认知课程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物流认知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可以明确的是,物流认知课程是各门物流专业课程的先序课程,但是该课程中涉及物流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后续的各项专业课程在内容上存在领域上的重叠。例如物流认知课程中必讲的运输内容,就与物流管理专业一般必开的专业核心课程物流运输课程的领域重叠。一旦在教学内容组织上处理不当,极易造成两门课程内容重复,再加上物流认知课程由于具有内容的全面性、广泛性,具体到某一方面时,不可能有充足的时间讲授细节,导致甚至有的学校在课程开发与课程体系建设中提出删减物流认知课程,将该课程内容直接放到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一定要明确物流认知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物流认知课程与后续的专业课程在内容上是即有衔接又有不同的,在开发物流认知课程时必须与课程体系内的其他专业协调,不能孤立的进行开发和研究。物流认知课程在运输领域的教学就应着重于运输的概况和全貌,体现出运输与采购、运输、储存、流通加工、装卸、搬运等其他物流环节之间的衔接关系,特别应让学生明确在未来学习物流运输专业课程时应如何去学,学的重点是什么,例如运单就只需要介绍什么是运单,起的作用是什么,让学生形成概念性的认识,而运单的填写,应用流程等细节则是专业课程所需解决的问题。物流认知课程需要在提供学生对物流的整体概况的同时,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相协调,服务于专业课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特别是要对因专业培养定位导致的部分有关物流产业、企业、业务、岗位等方面没有在其他专业课程中包含的内容给学生了解的机会,确保学生形成整体物流专业认识。

2.3课程设计开发的流程

物流认知课程设计开发包括课程标准的开发、教材的开发、相关教学资源的开发,也包括了该课程教法的研究,其中首要的是课程标准的开发。物流认知课程标准的开发,需要在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物流企业等方面的调研基础上,结合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和目标,综合物流岗位所必需的现代物流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依据物流管理专业标准,将学习领域进一步重构,以学生应该掌握的物流常识和技能为载体进行课程学习任务的设计。在课程标准成形的基础上再进行教材的开发及相关教学资源的开发。

3高职物流管理类专业认知课程设计的构想

课程设计开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研发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课程教学的基本教学依据和指南,包括但不限于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指导思想、课程目标、建议课时、课程内容结构、推荐的教学实施方法、课程教学所需的硬件条件、课程考核方案等方面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在课程标准做为一个标准,要有普适性,能广泛的适应不同的需求,为此应考虑具备柔性化,保证在实施中便于执行。经过研究,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物流教育专业委员会将高职物流管理类专业认知课程的课程名称确定为《物流基础》。该课程要解决物流理念导入、学习兴趣和习惯养成、专业认知,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具体学习任务的设计构想如下。(1)认识物流。主要体现现代物流如何实现并促使价值的增值及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介绍现代物流的形成与发展趋势,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信心和职业观念。(2)物流产业环境。主要认知物流产业政策环境,管理体制、产业规划、物流标准及政策趋势;物流的国内外宏观环境、产业技术状态、物流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以及国际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经验和趋势,培养学生对我国物流产业形成全面清楚的认识,把握个人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3)物流企业环境。主要认知运输、仓储、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等业务知识和业务流程;供应、生产、销售、逆向(回收与废弃物物流)物流管理的内容;采用全方位视角寻找解决流通企业、生产制造业、建筑业物流实际问题的思路。(4)物流岗位环境。主要认知物流职业岗位层次,不同层次各岗位的职业素质要求,明确职业规划发展方向。(5)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原理。主要认知物流成本、质量、服务、标准化、效益、供应链等物流管理基本原理及在现实中的应用,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提供理论支撑。(6)物流业态。主要认知当前的各种新型业态,如快递、电商、冷链、物流金融等业态的基础常识和特点;培养学生对不同物流业态的兴趣,明确不同业态从业人员的资质要求。(7)物流职业规划。主要帮助学生做好个人的物流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明确未来的努力方向。通过这7个学习任务,让学生为今后的专业学习、职业规划做好准备。

4结语

高职物流管理类专业认知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接触到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了解自己专业情况的起点,是培养物流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开端。设计合理的高职物流管理类专业认知课程将有助于后续专业教学的组织与开展,构筑学生个人的职业发展蓝图。

作者:许迅安 单位: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冲锦.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规划[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3)

2魏杰羽.高职物流专业人才通识素养与教育现状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8)

3许丰恺.重塑高职物流概论类课程的开设与课程标准[J].教育现代化,2015(12)

4李虹.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标准的建设与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11)

工程管理专业认识范文第12篇

教学管理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于高等工科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介绍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分析了目前高等工科院校教学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了教学管理工作的几点改进措施。

[关键词]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华盛顿协议;教学管理;以人为本

0引言

高等工程教育是以技术科学为主要学科基础,以培养能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工程师为目标的专门教育,它是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根本保证[1]。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规模已达世界第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不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强国,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改革工程教育培养模式,推进高等工程教育国际化对于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2013年6月我国成功申请成为《华盛顿协议》临时签约组织,标志着具有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我国拉开帷幕,截至2014年底,我国共计认证了机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8个专业443个工程教育专业点,覆盖全国105所高校。在这一背景下,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也遇到了挑战。因此学习理解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按照认证的标准及要求深刻思考并改革现有的教学管理模式,对于促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着重要意义。

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基本理念

我国现行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始于2006年,它是由专业性认证机构(协会)组织工程技术专业领域的教育界学术专家和相关行业的技术专家,以该行业工程技术从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资格为要求,对工程技术领域相关专业的工程教育质量进行评价、认可并提出改进意见的过程[2]。认证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工程教育的质量,认证对象是认证专业授予的工程学士学位的国际实质等效性,认证结论是通过与不通过,是一种合格性评价。认证的核心是认证的标准,而标准制定的核心理念则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现行的认证标准由通用标准和专业补充标准两部分构成。通用标准规定了专业在学生、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7个方面的要求;专业补充标准规定相应专业领域在上述一个或多个方面的特殊要求和补充[3]。认证标准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为导向,专业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都围绕学生毕业能力达成这一核心任务展开,并强调建立专业持续改进机制以保证专业教育质量。

2现有教学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尚未完全做到“以学生为中心”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学设计要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达到既定标准而设计;师资、课程等教学资源配置要以保证学生学习目标达成为导向;质量保障与评价要以学生学习效果为唯一标准。但目前就国内绝大部分高校而言,对工程教育理念和要求的认识上还有差距,尚未完全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传统的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尽管专业在进行教学的顶层设计之前会进行调研,但往往是高校之间进行调研,并未将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考虑在内,难免有纸上谈兵之嫌。在走访或者邮件调研企业专家时,由于政策、自身水平等种种原因,企业专家不愿意配合参与高校的调研或者应付了事。学生依然处于被动地接受课程体系的地位,主体参与性不强,一些制度和措施流于形式。专业教师对于学生的职业生涯和学业指导不够充分,导致学生对专业认识不够清晰、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形成良好的专业意识和兴趣,在选择专业方向和就业单位时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甚至导致部分学生渐渐偏离了正确的学习轨道。

2.2教学管理制度有待完善,未能形成有效的监控机制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重要一点就是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以保证专业的教学质量。要求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教学环节均要进行评价;每一个教学参与者均要进行评价;建立评价的机制与周期;评价结果必须用于改进。现在大部分高校普遍在这方面存在薄弱环节,大部分参与工程教育认证的高校目前已经明确了毕业要求并能完整覆盖工程教育认证的标准。但是在教学支撑和落实环节高校普遍做的不好,以学生为中心、基于成果产出的工程教育模式并没有在广大一线教师中得到普遍认同和贯彻实施,广大教师对于自己在毕业要求和持续改进中需要承担的责任并不明确,投入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对于考核评价制度和反馈改进方面,高校则刚刚起步,越来越多的专业开始着手建立校内外考评机制,但评价方式和层面相对单一,效果也有待商榷,而且尚未制度化,尤其反馈改进环节相对薄弱。

2.3各部门之间欠缺沟通,认证所需要的证据积累不够

学生学习阶段涉及学生、教务、就业等各个部门,目前各个部门缺乏全局观念,部门之间欠缺沟通。各司其职、分工明确的结果往往是存在空白区域,比如对于学生的学业指导问题,学生工作系统认为是专业教师的事情,专业教师认为是学生工作系统的事情,结果就成了三不管的空白区域。专业认证需要大量的支撑材料,这是对各部门日常工作的一次大检查。资料积累,重在平时。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人员对工程教育认证的理念和要求理解上还存在差距,在日常工作中并未按照认证的有关要求进行数据的整理和积累。并且不同部门系统的数据格式千差万别,数据相互分散独立,缺乏一个整体的统一规划。数据的采集往往依赖于基层管理人员,采用word或者excel半手工方式,难免存在错报、漏报、重复上报和虚报现象,工作效率不高。对数据的发掘不够充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4教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缺乏长远规划

目前高校大多数教学管理人员还未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没有把学生和教师的需求作为自己的工作重心。很多高校对于教学管理的职能和作用认识不足,对教学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缺乏长远规划,欠缺对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和激励机制,从而导致教学管理人员疲于应付日常工作,工作积极性不高,缺乏综合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影响了教学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难以适应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需要。

3改进措施

3.1转变教学管理观念,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

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确立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新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了解师生需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树立工程教育理念,加强与企业界的合作,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培养目标的修订、课程体系的设计、作为兼职教师进行授课等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与企业共建实习和实训基地等,做到学校与工业企业界协同育人。同时,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树立全局观念,统一规划,加强学校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合作,真正实现课程与各培养环节的教师、学生工作系统与教学管理人员等在几十个培养环节协同育人[4]。

3.2完善制度建设,建立持续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能够有力地保障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工程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落实要靠广大一线教师,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教师管理制度,通过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成果奖励、职称评定政策等来引导,建立教师教学能力和工程能力培训机制,在政策和资金上予以保障与支持,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与工程实践。学生是工程教育改革的主体,学校还应制定良好的学生管理制度,包括弹性学分制度、学分互认制度和创新学分奖励制度等,为学生提供自由学习、个性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校还要建立校企合作相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如: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和管理办法、学生企业学习阶段的管理和成绩评定办法、专兼职教师的工作分工和责任要求等。同时学校还应建立与工程教育认证相配套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以保证相关教学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所在的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于2012年和2015年两次参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已建立了内部反馈与外部反馈有机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其中内部反馈包括常态化的网上评价反馈机制、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教学意见信箱、短信平台、广泛座谈和交流反馈、领导干部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听课制度等;外部反馈包括建立往届毕业生质量跟踪反馈体系、建立用人单位信息反馈渠道等,涵盖了学生、学校领导、教务处、院系、教师、用人单位等影响教学质量的所有静态、动态要素。多年来实践表明,效果良好。

3.3完善数据管理,提倡痕迹工程

专业认证需要大量的支撑材料,这些数据分散在教务管理部门、学生工作系统、图书馆等与学生培养相关的多个部门。各个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注重材料的汇集和整理,特别是要提倡痕迹工程,每位领导、教师和管理人员应尽可能让自己做的每一项工作留下痕迹,如果过程做足了,佐证材料便很容易收集整理。同时对于材料的整理,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还要对得到的数据进行深层次的发掘和运用。加强信息化建设,不再是各自为政,而是全校一盘棋,规范数据格式,逐步实现数据的有效管理,实现管理的数字化。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以学生培养”为主的数据平台,综合教务数据库与学生就业、毕业生调查、用人单位反馈等方面的信息,以学生的学习结果为汇聚点,提供教学基本状态与学生发展的数据[4],发现学生的学习规律,为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打下良好基础。

3.4加强教学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教学管理人员要真正做好各项教学管理工作就必须深入了解并充分理解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理念与标准,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了解师生需求,强化服务意识。高校要建立相应的培训机制以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有计划地组织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如参加教学管理讲座、参加其他院校的教学管理经验交流会、组织到企业调研学习等。建立教学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和岗位竞争机制、有效的评估考核机制和完善的激励机制等,以此来激发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4结束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旨在提高我国的工程教育质量,它重在改进,贵在持续,在今后的教学管理工作中,教学管理人员应不断学习,深刻理解工程教育理念,转变教学管理观念,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积极改进教学管理模式,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确保工程教育的质量。

作者:李颖 单位: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姜元章.提高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问题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49498.

2林建.工程教育认证与工程教育改革和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21019.

工程管理专业认识范文第13篇

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公务员的专业化水平是决定政府工作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曾经指出,“现代劳动生产力之所以得到提高的关键,也就是人的技能、灵巧性和判断力提高的关键,来源于劳动分工”。现代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分工,使人们能够集中精力,高度专业化,用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灵巧性和判断力从事生产和社会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运行的效率。

一位早期系统研究“专业职业化”的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认为:“所谓专业是指一群人在从事一种需要专门技术的职业。专业是一种需要特殊智力来培养和完成的职业,其目的在于提供专门性的服务”。1933年,布兰德斯(brandeis)提出:“专业是一个正式的职业;为了从事这一职业,必要的上岗前的训练以智能为特质,包括知识和某些扩充的学问……”。

1948年,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公布了关于“专业”的八条评判标准:(1)专业实践属于高度的心智活动;(2)具有特殊的知识领域;(3)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4)经常不断地在职进修;(5)视工作为终身从事的事业;(6)行业内部自主制定规范标准;(7)以服务社会为最高目的;(8)设有健全的专业组织。此后,利伯曼在1956年、曾荣光在1984年也分别提出了有关专业的特征、核心及衍生特质。

由此,专业的主要特征包括:工作实践以专门知识和专门技术为基础;工作过程需要心智和判断力;工作需要自。其它特征还包括:工作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掌握工具方法;从业资格不易获得;强调服务社会。所以,与一般工作者相比,专业工作者更需要接受高等教育,学习高深学问和专门知识。

应该指出,专业化在英文里的对应词是specialization;而中文里常说的职业,在英文里的对应词是occupation,指从事一定的工作职业的人,可以包括专业人员、也可以不包括专业人员。professionalization则指的是专业技术职业化的一种现象,与职业有区别。中文里的职业化,实际应该是这个的意思——将专业的工作能力变成一种职业,或是一种职业必须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要是咬文嚼字,职业化的过程可以翻译为professionalizationofanoccupation或makinganoccupationmorespecialized(将一个职业专业化);或相反,occupationalizationofaprofession(或将一个专业职业化)。为了避免概念的混淆,本文暂不用职业化,而是用专业化这个词。

专业化指的是一种需要长时间训练和学习做基础、可以终身从事的职业,或工作领域。它需要从业者对这个领域有系统的知识和精熟的技能。[7]这种知识可以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在具体工作事务方面的技能和判断力,一个是对整个行业的认识和是非辨别力。当然,这种能力包括在原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和改进的能力。

现代文献中对专业化的定义还包括由专业化协会提供考试和职业资格认证的标准,公认的行业道德准则(比如说,救死扶伤是从医者的最高行为准则,保护顾客隐私是律师职业和银行业的重要工作原则等等)。传统上,医生、律师、法官、工程师、教师、牧师等都是终身从事的职业。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20世纪以来,公司经理、市政经理、大学校长、银行家、设计师、药剂师、护士、会计、图书馆员、社会工作者、电脑软件师,包括职业政治家等等,也开始成为引人注目的职业范畴。

一般来说,专业化的标识包括:专业规范(职业组织本身的一些对自我进行约束的规范条例),工作范畴的相对自主性(职业标准由职业化协会制定),有相当的社会地位,有对职业发展和行为的影响,有行业发展史(包括专业化人员的教育和工作经历),有行业本身的礼仪程序等等。他们在社会上有得到承认的合法性。从业人员不以工作单位而以行业为工作范畴,专业化程度高,在行业内流动性强。

专业化(或专业工作职业化)是一种高度的社会分工的结果,有利于社会专业人才的成长、发展、流动和发挥才能,也减少了他们在工作更换过程中时间、技能、工作业绩方面的交易损失。同时,还减少了社会对高度专业化的人才的认证成本。

二、公务员的专业化

中国在近年来的改革过程中,对专业人才依靠行政性评估,如由部委行政机构评估不同专业的专家,或用并非一个专业但级别较高的人员评估另一个专业的人员。比较典型的是用图书管理人员为检索方便发明的科学索引指数(sci)或社会科学索引指数(ssci)作为权威指标,而不是参考指标,评估不同专业的学者的科研能力,专业人才上岗后需要很长的熟悉工作业务的时间等等,都是社会专业化水平不高的表现。这个过程在美国公共管理的发展中,也曾经出现。

一个常常引起混淆的问题是:公务员能否算是专业人员呢?回答是,他们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公务员是政府工作人员的总称,是一种职业的总称。在这个职业里,有的专业化要求高,有的不高;有的是辅助工作人员,有的是决策者。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政府工作包罗万象,需要许许多多的专业来支撑。比如说,它要求的专业人员包括建筑师、律师、会计师、药剂师、化学检验师、电脑工程师(软件、硬件、专门的应用软件包等)……这些专业人员的专业能力需要他们的专业组织和同行来认证。随着职务的升迁,有一部分人成为本专业的业务骨干和领军人物,界定专业领域、领导发展、进行业务把关;有一部分人会进入组织的管理层,需要学习管理知识,成为职业管理人员;有一部分人会纵向发展,获取另外的专业知识(比如说,建筑师学习会计,成为会计师)。

一、专业与专业化

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公务员的专业化水平是决定政府工作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曾经指出,“现代劳动生产力之所以得到提高的关键,也就是人的技能、灵巧性和判断力提高的关键,来源于劳动分工”。现代市场和社会组织的分工,使人们能够集中精力,高度专业化,用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灵巧性和判断力从事生产和社会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运行的效率。

一位早期系统研究“专业职业化”的社会学家卡尔—桑德斯认为:“所谓专业是指一群人在从事一种需要专门技术的职业。专业是一种需要特殊智力来培养和完成的职业,其目的在于提供专门性的服务”。1933年,布兰德斯(brandeis)提出:“专业是一个正式的职业;为了从事这一职业,必要的上岗前的训练以智能为特质,包括知识和某些扩充的学问……”。

1948年,美国全国教育协会公布了关于“专业”的八条评判标准:(1)专业实践属于高度的心智活动;(2)具有特殊的知识领域;(3)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4)经常不断地在职进修;(5)视工作为终身从事的事业;(6)行业内部自主制定规范标准;(7)以服务社会为最高目的;(8)设有健全的专业组织。此后,利伯曼在1956年、曾荣光在1984年也分别提出了有关专业的特征、核心及衍生特质。

由此,专业的主要特征包括:工作实践以专门知识和专门技术为基础;工作过程需要心智和判断力;工作需要自。其它特征还包括:工作需要不断更新知识、掌握工具方法;从业资格不易获得;强调服务社会。所以,与一般工作者相比,专业工作者更需要接受高等教育,学习高深学问和专门知识。

应该指出,专业化在英文里的对应词是specialization;而中文里常说的职业,在英文里的对应词是occupation,指从事一定的工作职业的人,可以包括专业人员、也可以不包括专业人员。professionalization则指的是专业技术职业化的一种现象,与职业有区别。中文里的职业化,实际应该是这个的意思——将专业的工作能力变成一种职业,或是一种职业必须以专业知识为基础。要是咬文嚼字,职业化的过程可以翻译为professionalizationofanoccupation或makinganoccupationmorespecialized(将一个职业专业化);或相反,occupationalizationofaprofession(或将一个专业职业化)。为了避免概念的混淆,本文暂不用职业化,而是用专业化这个词。

专业化指的是一种需要长时间训练和学习做基础、可以终身从事的职业,或工作领域。它需要从业者对这个领域有系统的知识和精熟的技能。[7]这种知识可以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在具体工作事务方面的技能和判断力,一个是对整个行业的认识和是非辨别力。当然,这种能力包括在原有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学习和改进的能力。

现代文献中对专业化的定义还包括由专业化协会提供考试和职业资格认证的标准,公认的行业道德准则(比如说,救死扶伤是从医者的最高行为准则,保护顾客隐私是律师职业和银行业的重要工作原则等等)。传统上,医生、律师、法官、工程师、教师、牧师等都是终身从事的职业。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20世纪以来,公司经理、市政经理、大学校长、银行家、设计师、药剂师、护士、会计、图书馆员、社会工作者、电脑软件师,包括职业政治家等等,也开始成为引人注目的职业范畴。

一般来说,专业化的标识包括:专业规范(职业组织本身的一些对自我进行约束的规范条例),工作范畴的相对自主性(职业标准由职业化协会制定),有相当的社会地位,有对职业发展和行为的影响,有行业发展史(包括专业化人员的教育和工作经历),有行业本身的礼仪程序等等。他们在社会上有得到承认的合法性。从业人员不以工作单位而以行业为工作范畴,专业化程度高,在行业内流动性强。

专业化(或专业工作职业化)是一种高度的社会分工的结果,有利于社会专业人才的成长、发展、流动和发挥才能,也减少了他们在工作更换过程中时间、技能、工作业绩方面的交易损失。同时,还减少了社会对高度专业化的人才的认证成本。

二、公务员的专业化

中国在近年来的改革过程中,对专业人才依靠行政性评估,如由部委行政机构评估不同专业的专家,或用并非一个专业但级别较高的人员评估另一个专业的人员。比较典型的是用图书管理人员为检索方便发明的科学索引指数(sci)或社会科学索引指数(ssci)作为权威指标,而不是参考指标,评估不同专业的学者的科研能力,专业人才上岗后需要很长的熟悉工作业务的时间等等,都是社会专业化水平不高的表现。这个过程在美国公共管理的发展中,也曾经出现。

一个常常引起混淆的问题是:公务员能否算是专业人员呢?回答是,他们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公务员是政府工作人员的总称,是一种职业的总称。在这个职业里,有的专业化要求高,有的不高;有的是辅助工作人员,有的是决策者。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政府工作包罗万象,需要许许多多的专业来支撑。比如说,它要求的专业人员包括建筑师、律师、会计师、药剂师、化学检验师、电脑工程师(软件、硬件、专门的应用软件包等)……这些专业人员的专业能力需要他们的专业组织和同行来认证。随着职务的升迁,有一部分人成为本专业的业务骨干和领军人物,界定专业领域、领导发展、进行业务把关;有一部分人会进入组织的管理层,需要学习管理知识,成为职业管理人员;有一部分人会纵向发展,获取另外的专业知识(比如说,建筑师学习会计,成为会计师)。

社会管理的专业化也会使公务员问责方式复杂化,需要明确是对行政组织问责还是对专业行会的道德要求问责。但这一复杂性正好提高了社会制衡,是约束官僚组织行为的一个有效措施。另外,专业化一方面提高了专业人员流动的能力,一方面也限制了他们换专业和行业的流动性。但从总体上来说,社会得到的是更高程度的分工。有毅力和决心的专业人士,还是可以通过自身学习努力,获得跨行业认证。否则,他们就不应该进入他们想进但没有能力进入的行业。

专业精英对行业的垄断影响力是否会对民主政治构成威胁是社会专业化过程中最有分量的一个考虑。但是,它并不比过去更差。过去进入社会精英层的必要条件是阶级、财富和聪明才智,而专业化的社会里成为社会精英的条件是教育成就、专业化水平。关键之处是如何进行不同行业专家之间的协调。这就是专业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诞生的条件。专业管理通常也称为职业管理,职业管理的诞生,又进而形成专门家和职业管理人员之间的紧张形势。对于这个问题,莫石曾提出在工作设计上,让职业管理人员有很多自己的事情要做,工作忙碌(比如说,管政治工作的有自己的工作范畴,不清闲,也不与市场的专业市政管理工作或建筑总工程师的日常专业工作相交叉),同时设定职业管理人员与专门家两种不同的职业发展道路和成功的标准,在组织里鼓励团队合作和协调精神等等方法来解决。

进行职业和岗位设计,定义不同的成功标识,有效管理专业协会及其专业功能,有利于提高社会专业化水平和社会发展效率,也可以帮助克服官本位现象,鼓励人才各尽所能,加快中国的管理和社会现代化进程,提高国家竞争力和现代文明水平。同时,这也符合现代社会的人人平等、各尽所能、高效发展、共同富足的人文精神。因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要用合理的制度和人才升迁机制,鼓励最好的专业人员在自己的专业上发展,以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工程管理专业认识范文第14篇

(一)培养目标存在差异

目前,国内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主要依托土木工程背景院校,在工程技术基础上,培养是具有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决策能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导致不同院校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缺乏知识结构缺乏统一性,一些土木类背景的院校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专业技能课,而忽视了人文社科类和哲学类课程的设置,导致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不够突出;在专业技能方面,重教学轻实践,从而导致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缺乏实践经验。

(二)缺乏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经验

我国的工程管理专业是1992年基于“工业工程”的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97年,“工程管理”专业学科才得到我国学委员会的确定,并正式增加进入《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宄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当中。在2010年以前,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生源仅限于在职人员进行在职学习培养。2011年起,全日制工程管理硕士开始招收应届毕业生,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大部分院校缺乏对全日制工程管理硕士的培养经验,参照工学类硕士,管理类硕士和国外高校的培养模式进行调整,缺乏培养经验。

(三)培养体制尚未理顺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制主要以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应得到均衡发展。目前,我国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体制比较混乱,大部分学生对工程管理硕士培养目的的了解不足、对培养目标的认识不够充分、导致对学校教育教学方式满意度不高。一些培养院校出于利益考虑,在未达标准时盲目增设工程管理专业进行招生,导致工程管理硕士就业难和社会认同度底等问题。

(四)培养模式未突出工程管理专业性特点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能够使用工程相关的技术手段和途径去解决管理相关问题的工程师,要求学生应具备实践操作技能,对企业、市场和社会的需求有充足的认识,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在培养过程中,应加强工程相关的实践经验方面的内容。

二、提升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对策研究

(一)提升对工程管理专业的认识

工程管理作为一门跨管理科学和技术技能的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是工程管理学科最显著的特点。财经类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应在工程技术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的学科特点和专业优势,进行专业性教育和培养,以培养高层次管理型人才为目标。但是,在具体细化的培养目标方案中有一定的差异。

(二)构建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标准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是基于工程技术基础上,培养具有现代化管理能力和工程法律为基础,并且能够推动工程领域的发展、技术创新,正确进行工程决策,有效地完成组织、管理、实施等工程项目活动的复合型高层次管理人才。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需掌握牢固的技术知识,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技能、并且能够推动工程领域的发展、技术创新,并能进行有效地完成组织、管理、实施等工程项目活动,并培养遵纪守法、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三)加强硕士研究生导师监管机制

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导师对学生的综合指导对培养学员的质量的影响具有直接性。因此,工程管理硕士导师的整体品质在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上至关重要。因此,根据导师的职务、指导能力、科研方向以及对工程管理硕士培养方案对导师进行考核。实施“双导师”制对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重视工程管理硕士与企业的合作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专业的知识,还能提高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专业实践技能及整体的综合技能。在“双导师”制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加强导师对学生具体的实践工作管理、工程项目的探索研究及论文选题等方面的指导和管理。

(四)宽口径培养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与普通的技术、管理人员有所不同,结合财经类高校专业优势和特点,体现出财经类工程管理硕士培养的特色,以宽口径的方式进行课程和培养方案设置,掌握建筑领域相关知识同时,还需掌握广范围的理论基础知识、学科专业知识以及管理类和社科人文类的相关知识,促进工程管理硕士培养模式的实践性。

三、结束语

工程管理专业认识范文第15篇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graduates can not meet the actual production requirements of the enterprises in a short time, which shows that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and the enterprise requirements.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inconsistency of the enterprise requirement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pecial disciplines teaching in engineering colleges according to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of graduates feedbacking from the enterprises, and put forward the key issues about textbook frame of knowledge, teaching methods that need to be improved.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the key issues is done to solve the critical problem of teaching reform ,which will promote the teaching quality improvement of engineering course.

关键词: 教材知识结构体系;教学方法;技术知识表达能力;技术管理程序

Key words: textbook frame of knowledge;teaching methods;expression ability of technical knowledge;technical management program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5-0260-02

0引言

工科院校专业课程教学与实际生产结合的程度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根据企业对应届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的评价信息,反映出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培养出来的工科毕业生普遍存在以下二个突出问题:①工科应届毕业生对生产过程整体的技术管理程序了解很少,导致在学校所掌握的专业知识难以主动、灵活地应用到生产实际当中。②工科应届毕业生面对企业的生产流程,即使在局部的环节,难以把所学到的技术知识表述出来,表述能力严重欠缺,因此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起来一项技术工作。

企业通常认为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远远不够用,甚至认为学习成绩优秀的毕业生也不优秀。这说明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没有达到企业用人单位的认可。虽然许多工科高等院校都在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比如:增加了实践教学的课程量;在实验课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专题讲座提高创新意识等等,但是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初期仍然达不到用人单位的工作要求,反映出上述两个突出的欠缺问题,这说明工科高等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急需进一步的改进,尽快解决上述问题,培养出符合企业用人单位需求的技术人才。能否解决上述两大欠缺问题,也是专业课教学能否达到“学与用”紧密结合这一效果的标志,也将成为工科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进行这项教学改革,需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显然是重中之重的问题,需要讨论。

1工科专业课教学现状分析

企业对应届毕业生反映出的两个欠缺问题,是从组织实际生产的角度提出来的。由于实际生产是依托生产技术和技术管理进行的,所以专业课教学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都应该符合生产技术和技术管理这两个方面的要求,才能适应实际生产需求。下面重点对目前专业课教材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是否符合企业用人单位对招聘应届毕业生技术人才的需求。

1.1 工科专业课理论教学教材知识结构工科专业课理论教学教材知识结构主要由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分析方法、实验方法、设计方法这五大知识体系构成。这五大知识体系的理论教学内容,为学生今后长期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非常重要。生产技术和技术管理是企业实际生产的两大支撑体系,只有技术不能有效地组织起实际生产,技术只有依托技术管理才能在实际生产发挥作用。但是过去的工科专业课教学大纲中没有这项教学任务,认为这是到企业以后先实习一年逐渐了解就行了。但是目前多数企业已经没有一年法定的实习期,需要招聘来的技术人员尽快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程序,能够组织起一项技术工作。为了适应企业实际生产的需求,工科专业课的教学知识结构应从技术型扩展到技术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这是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基本要求。虽然工科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复合型技术人才,但是教学知识体系是纯粹的技术型的,这本身就是欠缺。特别是在人才市场自由化的时代,企业用人单位招聘应届毕业生要求尽快在实际生产中发挥作用,这就要求应届毕业生在就业前不仅具有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还应该对企业的实际生产技术管理程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懂得如何执行技术管理程序去组织完成某项技术工作。结合企业的技术管理程序这个应用基本面,才能实现的将在学校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去,这是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具体要求。因此,需要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材的知识结构。

1.2 专业课实践教学指导书的知识结构目前工科专业课实践教学由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三部分组成。现阶段认识实习多以参观为主,达到感性认识的目的;生产实习是参与实际生产设备的运行,达到初步了解实际生产流程的目的;毕业实习多以调研产品设计知识为主,达到指导毕业设计方法的目的。许多学校以增加实践教学课程量来反映理论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紧密程度,但是导致上述两个欠缺问题并不能简单地解释为实践教学课程量不够这个课程量结构问题。特别是在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的教学环节上,在目前相同的实践教学课程量的条件下,如何加强对企业技术管理程序的实习指导应该成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践教学的指导教材中也应该增加这部分内容。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目前工科专业课教材的知识结构是纯粹技术型的,但是纯粹的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应用必须紧密结合组织生产的技术管理程序才能进行下去,所以应届毕业生必须了解技术管理程序才能在工作岗位应用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在学校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往往被企业认为不优秀,也正是欠缺这部分知识而被误解,因此说掌握组织生产的“技术管理程序”知识是“学与用”能否结合的关键结合点,应该成为专业课知识的组成部分。

1.3 目前专业课的教学方法如何结合实际生产的技术管理程序要求,改进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知识结构,训练学生对技术知识的应用表达能力将促进解决学和用紧密结合的问题,成为改进工科专业课教学方法的核心问题。针对企业对应届毕业生反映出的两个欠缺问题,前面已经分析了教材知识结构存在的关键问题,同时教学方法也是导致上述两个欠缺问题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技术知识的表达能力已经成为组织企业实际生产的迫切需求。工科专业课教师应深入分析目前的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虽然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提倡启发式、讨论式及互动式等等的教学方式的改进,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肯定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是并没有解决企业对应届毕业生反映出的两个欠缺问题。教学方式并不是某种固定模式能适应所有的教学内容的,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培养目的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

1.3.1 如何提高学生的技术表达能力这是工科专业课教学方法遇到的新问题。工科院校专业课的教学大纲培养目标中没有这项培养内容,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也没有针对这项培养目的,应该改进,以适应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使用要求。具体采用哪种教学方式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技术知识的表达能力,需要系统性的进行教学研究。在本学校连续三年在一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了尝试:给出专业问题,以每周讨论式30分钟表述、提问式30分钟表述和学生备课后讲课30分钟这三种教学方式对学生的技术知识表述能力进行了比较,经过3名教师和5名学生打分,结果显示学生先备课后亲自讲课的这种练习方式效果最好,得分远远高于其他两种方式,供教师参考。经过训练的班级学生在近三年毕业就业率大幅度提高,在2008-2009年金融危机影响的就业环境中,一次性就业率猛增了20%,达到100%,这足以说明企业十分愿意招聘来技术表达能力强的应届毕业生。因此,提高学生的技术知识表达能力应成为工科专业课教学培养目标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1.3.2 专业课教学过程增加技术管理知识生产技术和技术管理是企业实际生产的两大支撑体系,只有技术不能有效地组织起实际生产,技术只有依托技术管理才能在实际生产发挥作用。但是过去的工科专业课教学大纲中没有这项教学任务,认为这是到企业以后先实习一年逐渐了解就行了。但是目前多数企业已经没有一年法定的实习期,需要招聘来的技术人员尽快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程序,能够组织起一项技术工作。为了适应企业实际生产的需求,工科专业课的教学知识结构应从技术型扩展到技术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这是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基本要求。虽然工科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复合型技术人才,但是教学知识体系是纯粹的技术型的,而缺少技术管理知识反映出教学知识体系的欠缺。

如何结合实际生产的技术管理程序要求,改进传统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知识结构,训练学生对技术知识的应用表达能力将促进解决学和用紧密结合的问题,成为改进工科专业课教学方法的核心问题。如何在讲授专业课的过程中祢补上述二个缺陷问题,是对传统的工科专业课教学方法的挑战,也是对专业课教师的挑战。如果能够解决上述二个缺陷问题,将标志着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上了更高的台阶,能够实现培养企业需要的复合型技术人才的教学培养目标。这会直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比率,提高工科高等院校专业课教学的性价比。

2工科专业课教学改革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的可行性分析

2.1 教学改革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以适应实际生产要求为目的的工科专业课教学,要求从生产技术和技术管理两个方面构建教学知识体系,而且要求培养学生具备专业知识应用的表达能力。因此,改进教材知识结构体系和教学方法,将成为工科专业课教学改革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2 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