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工程技术与发展范文

工程技术与发展范文

工程技术与发展

工程技术与发展范文第1篇

一、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弊端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虽然高科技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等,但仍然会存在相应的弊端,如:计算机工在实际应用中的缺点需要工程师进行合理化的调整,我们认为,计算机工程技术想要得到合理、深刻的运用必须要将其弊端充分地展示出来,让所有使用者对其有更加清楚的了解,进行针对性的合理应用。与不少工程师交谈过程中发现,他们对于工程的设计还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意识和责任感,但总的来说,他们还是比较热衷于使用计算机工程技术。我们必须要将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弊端展示出来,让工程师了解实际工程设计中不能完全依赖于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要将计算机工程技术与实践经验和知识结合起来应用。例如:专业的工程师在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上会了解该工程的每一项细节,如设计模型、设计原则及原理等,再者,利用计算机工程技术来进行准确性计算和设计,最后再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出最有效的问题解决途径,判断计算结果的真实有效性。以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让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弊端展示出来,还能够让使用者了解到它的真实性能。 

二、计算机工程技术和传统工程技术的融合应用 

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出现无疑是帮助工程师解决各种设计及计算问题,使得工程师和相关工程审核人员的观念及思维都处在了一个高科技水平的阶段之中,有的人会认为,不使用计算机工程技术是与现今时代脱离的现象。正是由于这样的想法,致使部分工程师自身对于计算机工程技术的应用缺乏了应有的创新能力。首先,我们以建筑工程为例子,大部分的工程师都会借助计算机工程技术来对建筑面积范围进行计算,然后再对建筑工程进行规划,其中就包括了所需要使用的原材料等等,整个建筑工程的设计都依赖于计算机工程技术来实行,手工的操作逐渐减少,这样的发展趋势使得建筑工程的安全得到保障。完全地依赖于计算机工程技术而不参与手工预算,对于建筑的安全会形成一定的威胁性。因此,我们认为,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操作过程中,建筑工程师应该将计算机工程技术和传统技术相结合在一起应用,在实践中找出差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深入整合和修改,最大程度保障建筑的安全性。如:站在计算机工程技术的角度上来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根据设计出建筑工程的相关内容,然后进行传统的手工分析,提出多样化工程设计方案,最后,将计算机工程技术和传统工程技术相结合在一起,再将设计好的思路整合,运用计算机工程技术来设计出最终的程序。 

三、合理使用计算机工程技术 

计算机工程技术虽然存在弊端,但其实用性极强,所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工程师在使用计算机工程技术时也应该扬长避短,合理地运用它来开展工作。计算机工程技术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以一些适合的自动化工作内容经过高科技转化来进行,对于工程安全性及威胁性问题则要求工程师手工进行预算,控制工程整体设计方案中的偏差,确保工程具备足够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如:在实际的计算机工程技术使用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规范、数学的原理等知识,假设工程师因为缺乏这类知识将使得其难以判断工程技术是否适用于工程,为此,工程师在使用计算机工程技术时要有选择性,才能够将计算机工程技术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 

四、计算机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合理运用和发展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其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相应的各类项目管理软件也相继而生。各类项目管理软件的出现,最大的特征就是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特点及功能。上述基本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工程进度,其次是工程质量,再次是工程投资控制,财务,资源采购以及合同管理等。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曾经出现了一大批大型的综合性项目管理软件,综合性强的项目管理软件的实践,目前已经达到最大完善,并且在项目管理实践过程中发挥了自己该有的作用。上述项目管理软件的使用,促使项目管理计划以及控制进一步简便,不仅如此措施,加工项目管理中大量信息的保存以及处理更加方便,从根本上实现了信息数据资源的共享。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进一步完善,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一步使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信息资源的传递及共享进一步完善。在传统形式下,使用的信息传递方法会导致信息资源滞后,使用不正确的信息资源,会导致项目管理人员难以对工程进度以及工程质量难以正确的控制把握。如果使用现代化信息量高的计算机信息技术,那么就可以从事工程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了解实际情况,做好防御措施。例如:局域网、电子信息通信系统、广域网、企业数据库系统以及项目管理系统等。如果是选择局域网,最重要的基础就是多用户操作技术。在项目管理工作过程中,如果选择使用先进的电子通讯工具,那么就可以促使项目管理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地域限制问题进一步减少。例如,E-MAIL的高速快捷促使信息的传递以及交流进一步完善。总的来说,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技术日后将逐渐为我国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的开发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很重要的帮助。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也实现了进一步完善,在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使用范围更加的广泛,并且已经发展成为日后的必要趋势,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对于传统模式下的建筑行业改造以及建筑行业能力提升等工作方面存在一定的冲击性,但是却是解开枷锁最好的方法,实质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有少使用是工程项目管理及其作业方式等方面的重大突破。工程施工企业可以在使用计算机信息化技术的基础上,促使自身水平逐渐提高,实现跟国际水平接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需要针对该实际情况,对更多的更专业的技术人员行培养,促使他们在该个领域发挥自己的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工程技术与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问题;发展;展望

Abstract: although our country in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research is still in its initial stage, along with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ceasing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part of the field has been very significant breakthrough. Especially,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ntrol and construction mechanics gradually becomes perfect and mature. Even so, some ways should also continue to move forward, to be rapid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is paper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s the goal, preliminary analysis and discusses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Keywords: civi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Problem; Development; looking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土木工程领域内的相关施工技术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虽然如此,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尚未得到充分发展的地方。严格意义上讲,土木工程就是与土、水相关的一切建筑规划、施工的基础建设,是建造各种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可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程。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的土木工程要想继续取得重大突破,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明确自身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有效地解决和改善,施工技术才能够得打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一、土木工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关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应用

土木工程的施工控制涉及诸多领域和内容,比如非线性控制、系统识别、反馈分析等。就目前情况来看,尽管土木工程在一般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系统集成和应用方面仍然缺乏系统的、有价值的研究与开发。导致理论研究满足了不了工程施工的实际需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也使得某些施工技术较为困难的工程项目难以建成。

(二)施工管理体制方面存在一定问题

由于土木工程工程量大、工期长、劳动力资源丰富,往往需要投入比较多的施工成本,管理内容也相当繁重和复杂。导致一直没有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施工管理机制,不能综合考虑到各种特殊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问题解决与防治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我国建筑领域实行的是一种工程承包制的施工形式。通俗地说就是土木工程的投资商并不一定是施工单位,施工单位并不一定是工程项目的投资开发商,这样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工程设计单位要听从多方领导与指挥,且工程管理和安全生产责任不易贯彻与落实,以致于缺少高度的施工控制与管理,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三)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工程施工技术检测标准

土木工程的部分施工技术只有一般性的验收标准,缺乏更加深入和细致的科学研究与成果,容易造成施工控制缺少深度的理论指导,不利于是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运行。另一方面,施工技术检测标准不仅涉及理论研究与开发的问题,还存在实施和应用的问题。即使工程施工技术检测标准制定的天衣无缝,脱离了实际施工情况而忽视了可行性,这份标准也不会发挥出该有的作用。因此,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缺少一套切实可行的检测标准也是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

二、土木工程中主要施工技术的发展状况

土木工程中存在多种施工技术,而本文将主要分析深基坑支护及钻孔灌注桩基础等方面的施工设计与技术的发展情况。因为,这两个方面的施工设计与施工技术都是建筑工程基础设施中的主要内容。

(一)深基坑支护施工设计与施工

深基坑工程支护是指为保证地下结构施工即基坑周边环境的安全,对深基坑侧壁及周边环境采用的支档、加固与保护的措施。据相关调查发现深基坑工程施工事故频繁发生,极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而带来相当严重的损失。究其原因,主要是施工方案和施工过程中各种安全预控措施不到位。由此可见,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对于保证安全施工、减低损失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据了解,目前在深基坑支护领域已研发出一种设计软件,只是相当一部分设计院没有足够经济能力进行购买。大多情况下,建筑施工设计图纸中并不含有深基坑支护设计内容,施工单位只能执行解决与深基坑施工相关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施工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靠性根本得不到有效保证。这是与城市建筑工程“安全、经济、高效、优质”设计原则相背离的,更不能满足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需求。因此,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内容应当纳入工程设计图纸,并做出严格的施工质量规范和要求。与此同时,国家应当在财政方面给予有关设计院一定的优惠政策和支持。当然,并不能完全依靠国家的扶持,设计院还要不断进行自我创新,寻求多种途径来增加经济收入。只有这样,与土木工程施工相关的设计院才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购买现代化的设计软件。

(二)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设计与施工

钻孔灌注桩是高层建筑普遍采用基础施工技术,尽管这部分内容在设计图纸被体现出来,但设计单位不会规定应当采用何种型号的机械设备,更多情况下需要施工单位自行决定。而施工单位为了节省工程成本投入,拓展经济利益空间,往往会偷工减料而采用不符合标准或不具备高质量的施工设备和原材料,极容易导致设计图中标明的施工技术和工艺难于实现。这样一来,问题桩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而严重影响工程基础的施工质量。桩基础作为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着工程质量是否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因此,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设备的问题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并得到有效解决。

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展望

以上内容中已经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土木工程施工控制及主要施工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对于土木工程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应当先解决以上问题,不能盲目地追求经济发展而不注重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与安全,然后再寻求其他方面的突破性发展。

施工控制就是通过计算机系统模拟施工过程,求解其内力和位移,比较分析预测值与实测值。倘若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误差较大,说明需要重现调整施工设计,直至误差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因此如何能够提高土木工程施工控制的有效性,保证施工质量与安全是其研究与探讨的主要问题。通过了解施工控制的含义和内容可知,计算机技术是实现施工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要想提高施工控制的有效性和精确性,就必须将信息技术纳入施工控制系统之中,全面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当然,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还要依靠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程度。倘若计算机技术水平的发展程度不高,也很难保证数值计算与预测的精确性,也可能导致预测值与实测值误差结果不正确。因此,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就是加快信息化建设、注重计算机技术发展,全面提升施工控制的有效性。另一方面,理论成果是应用的基础。因此,还应当不断深化土木工程理论研究,尤其在集成应用理论研究领域,保证理论更好地指导具体施工。

四、结束语

对于土木工程来讲,施工技术及施工控制是其保证质量与安全的根本途径之一。面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及施工控制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必须不断深化信息化建设,提高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有效性。从而提升对土木工程的综合管理与控制水平,为工程质量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 刘冬,张晶鑫. 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与展望[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19) .

[2] 谭宇胜,刘岩. 谈大科学观与土木工程的发展[J]. 中国建设教育, 2009,(Z1) .

[3] 王艳菲,唐军军. 浅谈土木工程的发展趋势[J]. 经营管理者, 2010,(07) .

[4] 候德义.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发展和展望[J]. 科技风, 2010,(18)

工程技术与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正处于黄金阶段,虽然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已得到很好的发展,特别在近几年来,某些项目的施工技术甚至超过国外的先进水平、但我们依然需要不断总结以往的工程经验和吸取教训,努力地吸取国外的优秀建筑施工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在实际工程当中不断地应用、不断地完善和不断地进步。创造出更多优质工程,让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蒸蒸日上。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发展创新的必要性

1.1、技术发展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时代趋势

自从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建筑物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建筑行业也获得很大发展。虽然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比较迅速,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创新水平比较低,特别是在建筑施工实践中的应用比较落后。

生产力水平能够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社会进步程度,同时也作为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不仅为施工技术的创新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同时还能够反映出当前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

1.2、技术发展创新是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日渐加深,科学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同时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得到了普遍应用这此都为建筑工程技术的创新提供了基础条件,同时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建筑技术创新的成本。在当前的经济时代,施工企业要想在建筑市场中发展壮大就必须全面发展,施工技术的创新也是当前经济发展所提出的要求。

1.3、技术发展创新是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激烈的竞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必然出现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强者才能够生存下去,一旦成为弱者,就会被社会所淘汰。有些施工单位已经认识提高自身竞争实力的重要性,但是在资金投人方面出现了盲目性,导致资金投人量很大但是没有得到相应的经济效益,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可能就会被淘汰。

2、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现状

2.1、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

建筑的基础工程主要包括两部分:桩基础和深基坑。下面对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探讨。

(1)桩基础的施工技术

目前,我国建筑地基的形式已经基本形成了多桩型系列,成桩技术与以往相比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越来越接近国际水平。混凝土预制桩由于其成桩过程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对土体扰动严重,因此目前已经很少使用混凝土预制桩。而混凝土灌注桩的使用范围却越来越广泛,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灌注桩存在着以下几方面优点:①混凝土灌注桩,在任何土体和岩层都可以使用;②桩径和桩长可以随意控制;③可以满足不同承载力的要求。在灌注桩的施工过程当中,颈缩和桩头虚土等现象可能会影响到灌注桩的施工质量,为此,在实际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以保证灌注桩的整体质量。

(2)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

基坑支护是整个建筑基础工程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国在基坑支护方面的技术研究较外国起步得要晚一些,日前,施工中的各个重要环节都处于发展阶段,如:设计和计算以及监测等。而深基坑支护属于信息化施工、土方挖掘、监测、支护以及防水等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施工过程比较系统而且复杂,因此对支护方案的要求较高。目前,我国的基坑支护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一些原本只有在发达国家才使用支护形式,当前在我国也已经得到应用,如:钢排桩和地下连续墙等支护形式。而我国自主开发的基坑支护体系有两种:逆做拱墙和土钉墙这两种体系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两种支护体系的应用,既解决了深基坑的支护,保证了施工安全,又解决了钢排桩和地下连续墙施工成本高的推广普及障碍。

2.2、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混凝土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大,其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目前,我国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现状如下:①以往的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主要以强度为中心,而目前的混凝土工程技术的目标逐步由强度过渡为耐久性,具体的体现在于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和预拌混凝土的发展等,混凝土的外加剂由原本单一的减水剂逐步发展为防冻、缓凝、微膨胀、抗渗等,混凝土性能改善卓有成效。预拌混凝土的应用对混凝土的性能和整体强度的提高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②混凝土模板,对混凝土新工艺的开发关键是要改变支模方法,通过对我国多年的建筑工程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我国开发发出一系列比较先进的支模技术,如:水平及竖向模板和全钢模板等,其中每一种模板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全钢模板的优点就是成型质量好、刚度高、承载力强等。

2.3、钢筋和钢结构的施工技术

日前,随着我国建筑钢筋应用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建筑施工中开始越来越多高强度和低松弛的钢绞线钢筋连接技术的发展速度也在逐步加快,如:电渣压力焊和气压焊等预应力钢筋技术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建筑主体结构的整体性能;钢筋机械连接技术的成熟应用和推广,使得建筑工程钢筋施工变得方便、快捷、高效。近几年,钢结构的施工技术水平的发展脚步不断加快,被广泛地应用于跨度较大的空间结构以及高层建筑,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最为广泛的钢结构形式有:球节点平板网架和多层变截面网壳及网架等,这此形式的钢结构的施工技术都已发展至国际先进水平。

3、未来施工技术发展创新的基本出发点

从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存在以下几个鲜明特征:

3.1、建筑物的节能环保将成为未来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

建筑业一向被视为传统行业,高耗能、高污染。在建设生态国家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也需要实现向节能环保的转变,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社会效益。所以,施工技术必须要在节能环保上引起足够的重视,促进节能环保技术的大规模创新应用。

3.2、实现建筑物的低碳排放是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

通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零碳能源和新能源,开发低碳的建筑电力结构,积极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有效降低建筑施工设备、建筑物设备的耗能,建设智能环保型小区。

3.3、积极引入新材料技术,完善施工技术的创新手段

随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薄膜、扭曲面、网壳等新结构不断应用到建筑施工中,不但美化了建筑物的外形,也严格保障了建筑物的施工质量。

3.4、其它行业的新技术将更加广泛的应用到建筑施工中来

例如,最先应用于农业的动态喷雾技术、交通行业的热变色涂料、节能彩光系统的智能窗户等等,都已经广泛应用到建筑物的施工中,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非建筑行业技术创新应用到建筑施工中来。这些非建筑施工技术从声、热、光等环境因素出发,强化建筑与人的互动,是未来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

结束语

当前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创新水平还比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建筑施工企业对技术创新并不是很重视,在这方面的资金投人也比较少,不能根据需要引进专业型人才,不重视人才培训工作等等。所以建筑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就必须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创新方法,同时学习国内和国外相关的先进技术和理论知识,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从根本上提高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建民,李培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及优化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14,01:188-189.

[2]赵敏.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措施[J].门窗,2014,01:84.

工程技术与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测量技术;发张状况;展望

中图分类号:K826文献标识码: A

1前言

工程测量通常是指在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中运用了各种测量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总称。传统工程测量技术的服务领域包括建筑、水利、交通、矿山等部门,其基本内容有测图和放样两部分。现代工程测量已经远远突破了仅仅为工程建设服务的概念,它不仅涉及工程的静态、动态几何与物理量测定,而且包括对测量结果分析甚至对物体发展变化的趋势预报。苏黎世高等工业大学马希斯教授指出:“一切不属于地球测量,不属于国家地图集的陆地测量,和不属于法定测量的应用测量都属于工程测量”。随着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测绘技术转化,我国工程测量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四化”和“十六字”,所谓“四化”是:工程测量内外业作业的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其处理的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的智能化,测量成果和产品的数字化。“十六字”是:联系、动态、遥测、实时,精确、可靠、快速、简便。

2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现状

2.1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许多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为工程测量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工具和手段,如:光电测距仪、精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电子水准仪、数字水准仪、激光准直仪、激光扫平仪等,为工程测量想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改变了传统的工程控制网布网、地形测量、道路测量和施工测量等的作业方法。三角网已被三边网、边角网、测距导线网所代替;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具有自动跟踪和连续显示功能的测距仪用于施工放样测量;无需棱镜的测距仪解决了难以攀登和无法到达的测量点的测距工作;电子速测仪为细部测量提供了理想的仪器;精密测距仪的应用代替了传统的基线丈量。

2.2 GPS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GPS是没过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施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随着GPS定位技术的不断改进,软、硬件的不断完善,长期使用的测角、测距、侧水准为主题的常规地面定位技术,正在逐步被以一次性确定三维坐标的高速度、高精度、费用省、操作简单的GPS技术代替。

在我国GS定位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各个领域,国家大地网、城市控制网。工程控制网的建立与改造已普遍地应用GPS技术,在石油勘探、高速公路、通信线路、地下铁路、隧道贯通、建筑变形、大坝监测、山体滑坡、地震的形变监测、海岛或海域测量等也已广泛的使用GPS技术。随着DGPS差分定位技术和RTK实时差分定位系统的发展和没过AS技术的解除,单点定位精度不断提高,GPS技术在导航。运载工具实时监控、石油物资探点定位、地质勘查剖面测量、碎部点的测绘与放样等领域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3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在测绘工程领域得以广泛应用,使大比例尺测图技术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历来就是城市与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和任务。

常规的成图方法是一项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结合的艰苦的野外工作,同时还有大量的室内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成图周期长,产品单一,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和现代化工程建设的需要。随着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的应用和GEOMAP系统的出现,把野外数据采集的先进设备与微机及数控绘图仪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从野外或室内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编辑和绘图的自动测图系统。系统的开发研究主要是面向城市大比例尺基本图、工程地形图、带状地形图、纵横断面图、地籍图、地下管线图等各类图件的自动绘制。系统可直接提供纸图,也可提供软盘,为专业设计自动化,建立专业数据库和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打下基础。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来,我国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发展很快,成效显著。由于技术标准和规范不同,国外研究成功的数字化测绘系统不合适国情,难以推广应用,只有依靠自己研究开发。1987年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在国内首先完成了“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土系统”(即DGJ)的软件开发,并通过技术鉴定,1990年被建设部列为第一批技术推广应用项目之一,在80多个城市及工程测量单位推广应用,同时又有几十个大专院校、仪器公司和工程测量单位,先后开发和研制出多个类似的数字测图系统软件。

2.4摄影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摄影测量技术已越来越广泛的在城市和工程测绘领域中得以应用,由于高质量、高精度的摄影测量仪器的研制生产,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摄影测量能够提供完全的、实时的三维空间信息。不仅不需要接触物体,而且减少了外业工作量,具有测量高效、高精度,成果品种繁多等特点。在城市和工程大比例尺地形测绘、地籍测绘、公路、铁路以及长距离通讯和电力选线。描述被测物体态度、建筑物变形监测。文物保护和医学上异物定位中都起到了一般测量难以起到的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的出现,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该技术已在一些大中城市和大型工程勘察单位得以引进和应用。

3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展望

在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和大型工程建设中,将发展基于知识的信息系统,并进一步与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工程与水文地质以及土木建筑等学科相结合,解决工程建设中以及运行期间的安全监测、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的各种问题。

大型复杂结构建筑、设备的三维测量,几何重构及质量控制,以及由于现代工业生产对自动化流程,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验与监控的数据与定位要求越来越高,将促使三维业测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工程测量将从土木工程测量、三维工业测量扩展到人体科学测量。多传感器的混合测量系统将得到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如GPS接收机与电子全站仪或测量机器人集成,可在大区域乃至国家范围内进行无控制网的各种测量工作。

GPS、GIS技术将紧密结合工程项目,在勘测、设计、施工管理一体化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在人类活动中,工程测量是无处不在、无时不用,只要有建设就必然存在工程测量,因而其发展和应用的前景是广阔的。

参考文献:

工程技术与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程测量;发展现状;展望

1 引言

工程测量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应用科学和技术,它的研究和服务范围贯穿在现代工程建设和国防建设的规划和运营的整个过程中。

近20年来,随着测绘科技的飞速发展,工程测量的技术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取得很大的成就。主要原因有:一是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尤其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和通信技术等的发展与应用,以及测绘科技本身的进步,为工程测量技术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不断扩大,各种大型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建设工程、特种精密建设工程等的不断增多,对工程测量不断提出更新更艰巨的要求,有力的推动和促进了工程测量事业的进步和发展。[1][2][9]

随着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转化,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是:测量数据采集和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数字化[3],测量数据管理的科学化、标准化、规格化,测量数据传播与应用的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

2 定义

工程测量通常是指在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管理阶段中运用的各种测量理论、方法和技术总称。工程测量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直接应用,是综合性的应用测绘科学与技术。[4]

传统工程测量技术的服务领域包括建筑、水利、交通、矿山等部门,其基本内容有测图和放样两部分。现代工程测量不仅涉及工程的静态、动态几何与物理量测定,而且包括对测量结果的分析,甚至对物体发展变化的趋势预报。

随着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测绘技术的转化,我国工程测量的发展可以概括为“四化”和“十六字”,所谓“四化”是:工程测量内外业作业的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其处理的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的智能化,测量成果和产品的数字化。“十六字”是:连续、动态、遥测、实时、精确、可靠、快速、简便。[2][5][6]

3 我国工程测量技术的现状

3.1 先进的测量仪器在工程测量中的广泛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许多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为工程测量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工具和手段,如:光电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等,为工程测量向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一体化方向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改变了传统的工程控制网布网、地形测量、道路测量和施工测量等的作业方法。

三边网、边角网、测距导线网代替了三角网;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了三、四等水准测量;精密测距仪的应用代替了传统的基线丈量;具有自动跟踪和连续显示功能的测距仪用于施工放样测量;无需棱镜的测距仪解决了难以攀登和无法到达的测量点的测距工作。[2][4]

3.2 GPS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是美国海陆空三军联合研制的全球性、全天候和实时性导航、定位和定时系统。该系统从1973年12月开始研制,20世纪80年代试运行,90年代成熟。GPS由空间部分(GPS卫星)、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接收机三个部分组成。[1][10]

GPS具有全天候全球性覆盖、高精度、多用途、定位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抗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强和经济效益高等特点。它可以解决传统方法定位精度低、复位难、工作量大的问题。长期使用的测角、测距、测水准为主体的常规地面定位技术,正在逐步被一次性确定三维坐标的高速度、高精度、费用省、操作简单的GPS技术代替。

3.3 数字化测图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是城市与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和内容。常规的成图方法是一项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艰苦的野外工作,同时大量的室内数据处理和绘图工作,成图周期长,产品单一,质量控制难,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和现代化工程建设的需要。

随着电子经纬仪和全站仪的应用,把野外数据采集的先进设备与计算机、数控绘图仪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从野外或室内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编辑和绘图的自动测图系统。[3][7]

3.4 摄影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摄影测量技术已越来越广泛的在城市和工程测绘领域中得以应用,由于高质量、高精度的摄影测量仪器的研制生产,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摄影测量能够提供完全的、实时的三维空间信息。不仅不需要接触物体,而且减少了外业工作量,具有速度快、精度高、成果品种多等优点。

摄影测量产品将从线划图、影像图向数字化系列的4D(DEM—数字高程模型,DLG—数字线划图,DOM—数字正射影像图,DRG—数字栅格图)产品转化,为建立各类专业信息和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可靠的数据保障。[8]

4 工程测量的发展展望

在人类活动中,工程测量是无处不在、无时不用的,只要有建设就必然存在工程测量,因而其发展和应用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展望未来,中国的工程测量技术发展趋势,将呈现出高(高水平)、大(规模大)、新(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精(高精度、达纳米级)、微(显微计算机和图像处理)的发展趋势,其特点是:测量方案追求科学化、合理化;数据传输与应用呈现网络化、多样化、社会化。其具体体现有:

(1)地面测量的仪器和方法向自动化、数字化方向不断发展和完善,测量机器人将作为传感集成系统,在人工智能方面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2)大型复杂结构建筑、设备的三维测量,几何重构及质量控制,以及由于现代工业生产对自动化流程,生产过程控制,产品质量检验和监控的数据与定位要求越来越高,将促进三维工业测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并将成为工程测量发展的一大特点,并得以广泛应用,前景广阔。[7][10]

(3)在变形观测数据处理和大型工程建设中,将发展基于知识的信息系统,并进一步与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工程与水文地质以及土木建筑等学科相结合,解决工程建筑中以及运行期间的安全监测、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的各种问题。[9]

5 总结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空间(地面、地下、水下、空中)中具体几何实体的测量描绘和抽象几何实体的测设实现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它始终与同时代测绘科学技术和工程建设的发展相同步。随着军事斗争形势的日益严峻以及在载人航天工程、绕月探测工程等重大科学工程的促动下,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快,对新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多,对工程测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大力促进工程测量的技术方法与手段的更新换代,积极推动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把传统的手工测量向电子化、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同时加强相关学科的研究,不断拓宽工程测量服务新领域,开创工程测量发展新局面,为推动我国工程测量科技进步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梅安新,彭望琭,秦其明,刘慧平.遥感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9.

[2].工程测量的发展与需求[J].测绘通报.2003,4.

[3]马琛.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展望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9,8.

[4]张旭东.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科技经济市场.2008,8.

[5]朱智峋.关于工程测量的发展分析[J].广东科技建设行业技术专版.2001,5.

[6]蒋瑞波.工程测量技术现状与发展[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18).

[7]林小芳.浅谈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中国城市经济.2010,8.

工程技术与发展范文第6篇

关键词:采油工程技术;发展;展望

我国经济建设在改革开放实行后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发展。在我国汽车的主要燃料是石油,汽车工业的发展带动了石油需求量的增加,促进了我国石油行业的发展,采油工程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发展。采油工程技术关系着石油的开采量、开采效率和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采油工程技术受到石油企业的高度重视[1]。

一、我国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一,分层采油技术的发展。该采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存在于我国上世纪50-70年代。这一时期,我国对采油工程技术中的防砂和油田堵水等完成了实践和探索,并在其它四个方面(分层采油、分层测试、分层管理和分层研究)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第二,采油工程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上世纪70-90年代,我国的采油工程技术有了飞跃性的发展,适应不同石油贮藏地质的采油工程技术被创造出来,例如断块采油技术、稠油热力开采技术等,每种技术都针对不同藏有类型。

第三,采油工程体制的形成和完善。采油工程体制随着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逐渐形成,并不断的完善。采油工程体制的形成和完善有利于改进采油工程技术,有利于单井石油开采量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并解决了在采油过程中稠油不好开采的瓶颈。

二、现有采油工程技术现状和问题概述

第一,石油开采成本增加。作为不可再生的资源,石油的储存量随着开采的进程会越来越少,原来满足产能的采油工程技术逐渐显得落后,为了保证产能,尤其是当油田进入多次开采时期时,就需要新的采油工程技术的引进和投入,无形中增加了石油开采的成本。

第二,采油设备需要更新。我国油田基础设备的使用尽力了几代采用工程技术的发展。很多设备的功能已经受到严重的影响不能正常的发挥,成为石油生产中的不利因素,阻碍着产能的提升。对于这些基础设备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维修和淘汰,引进与现有生产技术更加匹配的设备。

第三,石油开采中的堵水效果降低。在我国现有石油开采模式中,随着油田的开采和地层中堵水剂量的增加,加上堵水剂本身的质量不过硬,导致堵水效果不断的降低[2]。

三、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S多新的技术开始被推广使用。目前被人们看好的新技术主要包括热处理采油技术、纳米采油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和热超导采油技术。热处理采油技术的原理是对油藏内的石油进行加热升温,从而降低石油的粘度和膨胀石油的体积,以增加石油的开采速度,然后将开采出来的石油在进行冷却和输送,该技术的缺点是风险性太大。纳米采油技术是通过MD膜改变油藏内石油的运动性从而实现采油率的增加,该技术的优点是操作便捷,缺点是成本太高。微生物采油技术主要是利用驱油微生物把开采剩下的残油汇集起来,在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开采,目前该技术应用主要体现在油田的重复开采中。热超导采油技术主要是利用热超导材料对石油构成分子的运动能力进行提升,以便石油开采更加容易,该技术由于超导材料的自身特性而成为新采油工程技术的代表,并且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得到石油企业采油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视[3]。

四、采油技术工程技术的展望

第一,全面了解采油工程。采油工程有其自身的规律,掌握这个规律对采油工程技术的选取有很好的帮助,掌握这个规律有助于采取合理的措施延长石油的稳产期;针对采油工程加强国际交流,引进和借鉴先进技术促进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

第二,重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人才是采油工程技术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实现采油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基础。因此,采油企业要注重对员工进行关于采油工程技术专业化的培养,力争组建一支高素质的采油队伍。

第三,重视先进技术的引进和使用。采油工程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创新,采油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引进和使用新的采油技术,以实现采油产能和经济效益的提升,且新技术的使用可以避免石油资源的浪费。

石油的储存地质条件不一样,所使用的的采油工程技术的也不一样。本文分析了我国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历程、现有采油工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对采油工程技术进行了展望。综上所述,采油工程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解决石油开采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使石油的开采变得更加容易。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大型油田的建立(大庆油田、胜利油田),我国在采油工程技术上经过不断的探索也取的了可喜的成绩。我国有资源较为丰富,石油分布区域较为广泛,为了满足不同油藏地质条件的采油工作,我国在采油工程技术上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众所周知,采油工程技术是开发油田的重要手段,在石油开采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石油的开采速度、开采产能和采油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不断的对采油工程技术进行研究和创新。另外,石油资源非常的宝贵,并且不可再生,在我国属于珍贵的能源之一。现在我国提倡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能源的节约。因此在石油开采工程中,要利用新的采油工程技术来提升石油的开采率,例如微生物采油技术等,尤其是对油田的重复开采,通过新技术降低油藏中残油量。总之,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创新有助于采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有助于石油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助于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卢志明.论采油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展望[J].经济管理:全文版,2016,2(9):131-133.

工程技术与发展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土木工程 施工新技术 研究 应用

1、引言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建筑行业在整体工艺和技术水平上有了稳步的提升,特别是某些工程的单项施工技术已经位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与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从我国建筑行业宏观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对于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仍然有待进一步提高,而且要逐步转变技术管理模式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化管理的转变。在我国建筑行业的今后发展中,只有在对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技术管理经验的总结和积累,才能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体系,并且提高其实际应用效率和质量。

2、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2.1 软土地基施工与石方爆破施工

软土地基施工特点:往往不能满足承载力和变形能力的要求,施工时如果采取措施不当,往往会发生路基或建筑物地基失稳或严重下沉,造成建筑物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需要进行加固,加固方法:换土垫层法、强夯法、振冲法、砂桩挤密法、深层搅拌法、堆载预压法、化学法等;土石方爆破施工:适用环境:开挖时遇到岩石,施工现场地下障碍物的清除、旧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拆除,施工的工序:打孔放药、引爆、排渣;特点:施工费用低、效率高、有震动和粉尘危害,对旧建筑物、构筑物的拆除,还可以采用静力破碎等配合施工工艺,是拆除在低震动、低粉尘、无公害的情况下进行。

2.2 灌注桩施工与墩式基础施工

(1)灌注桩施工是在施工现场的桩位处用机械或人工成孔,然后在孔内放入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或者直接浇筑混凝土)而成的一种施工方法,主要工艺过程成孔―放入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成孔工艺:干作业成孔、泥浆护壁成孔、套管成孔、人工成孔、爆扩成孔等。其特点是能适应地层的变化、施工时振动小、噪声低、工艺要求较高、施工后混凝土需要养护且不能立即承受荷载。

(2)墩式基础是在人工或机械成孔的大直径孔中浇筑混凝土(或者放钢筋笼、浇筑混凝土)而成的大直径基础。目前,我国多用人工挖孔,故又称为大直径人工挖孔桩。墩式基础特点:端部直接支撑在岩石或坚硬土层上,桩的强度和刚度都很大,有较大的承载能力。

2.3 沉井基础施工

沉井是由刃脚、井筒、内隔墙等组成的呈圆形或矩形的筒状钢筋混凝土结构,多用于重型设备基础、桥墩、水泵站、取水结构、超高层建筑物的基础等,施工过程:施工时首先制作井筒,然后在井筒内挖土,使井筒靠其自重沉入土中。井筒的最下端为刃脚,形状如刀刃,在沉井下沉过程中使沉井切入土中。沉井的外壁为井筒,在下沉过程中起挡土作用,同时靠其自重可以克服筒壁与土之间的摩阻力和刃脚底部的土阻力,使沉井能在自重作用下逐步下沉。

3、我国土木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发展状况

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整体提高的环境下,国内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呈现出了集约化、智能化、科学化的发展趋势。进入21世纪以后,国内建筑行业的发展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部分国际知名建筑施工企业相继入驻中国建筑市场,明显增加了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压力,因此,在国内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中,加强对于施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并且直接关系到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今后命运。

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在有效解决传统施工技术瓶颈问题的基础上,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建筑工程施工中各种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有利于建筑施工企业加强施工成本控制,并且全面提升施工的进度和安全,为国内建筑行业的科学发展和创新进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4、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实质

与世界建筑行业先进国家相比,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具有显著的特点,其实质主要表现在:符合经济时代、社会竞争机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这要是进一步促进其创新和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必须加强对于实质问题的深入研究,否则将难以实现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体系的科学构建。

4.1 符合经济时代的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必须符合经济时代的要求,现代建筑行业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其在今后发展中将面临更多具有经济时代特的新问题、新矛盾,所以只有实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模式的不断创新,才能有效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和谐发展。

4.2 符合社会竞争机制的要求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建筑工程市场中,建筑施工企业若想长期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对现行的施工技术体系进行必要的革新与完善,否则必将会因与社会竞争机制的要求不符,而逐渐被时代所淘汰。从建筑行业整体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对于行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行业内部的人才引进、激励竞争、信息收集、开发手段等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4.3 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研究、应用与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个问题是急需得到解决的。在今后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中,必须坚持以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并且在就爱强自主技术创新和改造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可以代表国内最高生产力的最优化施工新技术模式。

4.3 现代信息管理技术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现代电子信息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应用,其客观影响了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发展,以及管理效率的提升。信息网络时代的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必然会导致其技术观念的转变,而且在施工技术管理中应对传统的管理模式、理论、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否则将出现施工新技术难以完全取代传统技术的弊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技术管理人员应对新技术的研究对象、目的与结果等进行重新的分析与思考,进而才能全面展现施工新技术的现代信息管理特征。

4.4 环保与节能技术

在我国现代建筑行业中,环保与节能问题已经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是解决其高污染、高能耗问题的主要措施。在以往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与应用中,通常是将经济收益放在首要位置,而忽略了行业所应重视的社会效益问题,这是导致我国工程施工技术体系始终难以完善的主要矛盾,因此,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应用中,一定要注重对于相关环保与节能技术的研究,而且在保证施工进度、质量与安全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施工中的环境污染与能源消耗,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绿色”发展。

5、结束语

在我国现代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中,仍然存在较多的实际问题和矛盾,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和解决,必然会影响具有中国特色建筑工程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在我国建筑行业的长期发展中,工程建设企业、技术研究单位和相关部门必须坚持先进的技术观念与指导思想,并且在符合经济时代、社会竞争机制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升为行业内部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工程技术与发展范文第8篇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一.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重要性

土木工程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提供的基本的保障与生产需要。一般来说,土木工程施工具有固定性、流动性和多样性三个特点,具有几下重要性:

(一)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能推动工程的生产效率 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在自动化、机械化和智能化的辅助作用下,能够降低不必要的人工费用管理成本,以及机械费用,使工程施工技术在科技发展的推动下,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渗入到各个施工环节中去,提高土木工程的生产效率。

(二)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能够推动我国建筑施工的自动化进程 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是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关键环节,施工技术的创新,促进了土木工程的飞跃,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传统的建筑施工并不能满足当前建设工程的发展需要,因此,自动化便成了建筑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比如互换性和流水线的活动,工厂化和标准化的成套技术等,都为我国的建筑自动化提供了必要可行的途径。

(三)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是促进生态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 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是人类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随着人类对生存环境的关注度加强,社会生态化的需要日益重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生态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施工技术的发展创新和改进应时顺势,在土木工程的过程中,施工技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得用节能环保材料,运用自动化技术,防止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利因素的发生,力求做到节能减排,促进生态平衡。

二、传统土木工程施工技术

(一)地基基础方面的施工技术

我国土木工程地基基础主要采用传统的施工方法,即桩基基础施工。采用桩基基础施工时,要严格遵循相应的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规范。一般情况下,桩基主要被划分为端承型以及摩擦型。端承型的桩基中,源自于桩顶竖向的荷载主要由桩端的阻力来承受。在进行桩基施工时,施工人员以当地的施工条件为基础综合考虑可能存在的多方面影响因素,最大程度上避免桩基出现不均匀沉降;摩擦型的桩基其承载能力若处于极限状态情况时,源自于桩顶竖向的荷载则主要由桩侧的摩阻来承受,此时的端阻力不再着重考虑。现代建筑的发展趋势是越来越高、越来越大,因此桩基础的应用也日剧增多,而其中钻孔灌注桩的应用最为普遍。

(二)混凝土主要施工技术 一般对于施工项目来说,混凝土主要采取两种浇筑方法,即预制法及现浇法。预制法侧重“预”,根据工程需求提前准备所需的混凝土,可省去现场浇筑环节。预制法所获得的混凝土性价比较高,应用也较广泛;现浇法则主要在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浇筑,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实时性高,可以及时提供所需的混凝土类型,也是我国当前应用最广的混凝土浇筑方式。

(三)钢结构方面的施工技术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钢结构施工环节主要侧重有关构件的吊装。因此,往往需要在施工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及时清理场地,修筑所需的道路,并做好构件运输以及相关设备的检查等工作。钢构件在运输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先后顺序,运输到施工现场钢构件尽量放置在对应的起吊位置,同时需要采用足够力度的支承面做垫底。另外,钢构件在吊装前要核准不同构件标号的相应位置,及时清除构件表面脏物,若施工过程中需使用易发生火灾的焊接工具,需要同时准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及防护人员。

三.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

(一)新型预应力技术

体外预应力是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的一大体现,以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接受,特别是在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和大跨度土木工程结构的工程建设当中。该技术的具体施工工艺,在对钢筋进行应力张拉之时,先将预应力筋布置在混凝土截面外,与传统的预应力筋刚好相反,使之形成粘结和无粘结两种体系。前者使得预应力摩擦损失减小,避免了预应力损失;后者不仅可以采用单根张拉施工,而且无粘结、操作相对容易。总的来说,我个人认为,体外预应力相对于传统预应力体系的优点还有很多很多,对工程经济效益的提高起着很大的作用。

(二)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中的深基坑支挡技术创新

1.排水技术。地下水水位对于周围的环境影响是非常的巨大的。我经常会听到这样的信息地下水渗区域发生大规模的下城的现象,这类现象一旦发生了就会直接的影响到我们进行施工的相关的项目。对于我们工程的质量直接的产生了影响,在项目的基坑坑下部很容易出现流沙管涌等现象,对于工程根基是很大的冲击。当周围环境许可时,宜采取降水方案。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更好的减轻支护方面带来的压力,施工变得简单易行,对于施工的过程中的安全系数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样的工程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对于今后的保养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深基坑不宜有大量的积水时,我们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处理,避免水对于整体工程质量的影响,一般的情况下采用止水帷幕,这样能够很好的起到当谁的效果,对于我们工程的品质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2.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我国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是随着高层土木工程数量增多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目前较为成熟的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钻孔技术已经能够在完善的图纸中显示标注,而各单位也会通过自我需求运用现代化的技术和手段对施工设备、材料、工艺进行选择和应用,因此,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在这样的需求下更显得明确和规范,并且正趋于更完善与成熟。另外,旋挖作为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运用更加先进的施工工艺已经投入使用,使成孔质量得到保证,并且能够减少不确定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

3.深基坑的开挖及其支撑与保护技术。在实践中,我们通常会采用临时支档技术来保障深基坑土地的稳定,而预制桩、双排灌注桩和工字钢桩加横挡板则是用来透水挡土支护这种结构;地下连续墙、钢板桩、化学注浆机和深层搅拌水泥土墙则应用于止水挡土结构;悬臂、锚拉式支护等结构适用于支撑部分的结构。型钢水平支撑、土层锚杆也是可以的。

四.土木工程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理论知识的缺乏以及科技投入的欠缺

严格意义上讲:土木工程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需要对其投入很大的精力进行研究。但目前我国对土木工程的研究还停留在个别的基础理论以及应用技术上,对关于土木工程的系统性科学理论与集成管理理论的研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这就使我国的土木工程技术水平相对于世界水平来说依然有所欠缺。系统性、科学性的理论指导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十分重要,这也恰恰是我国在土木工程领域最缺乏的部分,因此理论知识的缺乏以及科技投入的欠缺成为了我国土木工程发展的一大限制性因素。

(二)土木工程验收标准与规范不完善 目前我国土木工程的验收标准以及施工规范还不是很完善,旧有的一般性的验收标准以及施工规范,由于其指导理论的不完善,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时,深入的科学研究在土木工程领域里开始变得重要起来。由于我国土木工程的验收标准以及施工规范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其中一些甚至已经脱离了实际,这就使得这些标准无法继续满足社会的需要,因而无法促进土木工程的发展。

(三)土木工程管理体制不完善

土木工程由于其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所需的劳动力多、投资量大、材料设备耗用量大等特点,使得我国对其实行的管理工作变得十分复杂,同时有由于我国对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的欠缺,导致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并不是十分的迅速,并且一直无法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土木工程中出现的问题逐渐增多,尤其是由于目前实行的承包制工程施工形式所导致的多头的管理问题显得尤为严重。

五.施工技术创新

施工技术的先进与否往往决定着工程的建设质量是否可靠,成本是否合理,无论是在设计之初还是在施工过程,都同样如此。所以说,要想使土木工程建设大力发展,就必须突破传统理念,大力改革创新,努力促进施工技术的创新与突破。鉴于此,笔者就当前正在日益发展的深基坑支挡技术新发展和新型预应力技术两方面进行简要地分析。

(一)深基坑支护技术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我们的建筑行业也不例外,一幢幢高层建筑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然而,如何保证这些土木建筑工程的地基安全就显得越发重要了。为了满足这类工程的建设需要,我们开始对深基坑支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近年来深基坑支护技术己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具体如下: 1.桩锚支护体系。在土木工程的地基工程施工过程中,每当我们遇到土质情况差、开挖深度大、坑壁岩石渗透性大时,常常采用灌注桩加预应力锚杆体系,采用套管水冲法成锚工艺。其使用范围非常广泛,但也有着其自身的缺陷,即效果不是很好,施工效率也比较低。 2.支挡与承重结构的一体化。为了加快施工的进度,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将临时支挡的桩或者是地下连续墙和永久性的柱、地下室墙一体化,从而实现支挡与承重结构的一体化,这不仅对施工的质量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还加快了施工速度、节约了资源,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3.在钻孔灌注桩施工阶段,为了控制钻孔的质量,越来越多地采用旋挖这一先进的施工工艺。这项技术的运用,不但提高了成孔的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钻孔而引起的人为事故的发生,所以被人们越来越多应用到实际的工程建设当中来。

(二)新型预应力技术的创新

在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中,还有一项新的创新技术,即体外预应力的创新与发展。体外预应力技术是指将经过防护处理的预应力钢束根据结构需要布置在混泥土构件外部,并通过专用的锚具和张拉设备施加预应力的技术。体外预应力作为后张预应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已成为预应力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主要应用于预应力混凝土节段拼装桥梁、特种结构和大跨度建筑工程结构。并且体外预应力有简化预应力筋曲线,减小摩阻损失,减小混凝土构件截面尺寸,减轻结构自重,更换预应力筋,操作与追加新束方便,便于检测和维护,施工工艺简便,不影响结构的使用空间,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等优点,定能得到极大的应用与发展。

(三)钻孔灌注桩技术

近年来,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钻孔灌注桩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逐渐成为高层建筑的主要基础形式。但是在应用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由于钻孔灌注桩的泥皮及沉渣问题,普通灌注桩的承载力较低;二是由于钻孔灌注桩水下灌注混凝土容易造成桩身质量问题,使得单桩承载力的离散性很大。以上两个问题的存在使得目前钻孔灌注桩主要用于桩筏基础,筏板很厚、桩数很多,基础工程造价相对较高。为了提高桩的承载力 ,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两种方案 ,一种是挤扩多支盘桩,另一种是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实践证明,以上两种技术都能大幅度提高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一般可提高到1.5~3倍。另外钻孔灌注桩技术涉及到的各种设备、所需的施工材料、工艺等需要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如此一来,会给施工所用材料的质量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施工过程中的操作的规范性也难以得到保障,甚至还会给桩基础施工带来不少的质量问题。面对这种情况,施工技术人员要高度重视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对其可能带来的多种问题逐步加以解决,让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应用,更好地为土木工程服务。

(四)土木工程自动化方面的发展

除了科技,土木工程在自动化方面也有很大的发展,现如今,自动化已经成为现代建筑业的发展方向。要想实现工程技术的改革,就要改造其传统的生产方式。自动化就是利用其工业化及标准化的技术来进行这一改造的,它将流水线和互换性通过一定的方式引入到所进行的建筑活动中,从而实现了高效率的建筑。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造之后,使得工业生产可以完成其自动化的发展,为以后实现建筑施工技术的统一带来了新的契机。

总结: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呈现出自动化、高科技化以及生态化。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展望还应当对建造材料进一步的研究和创新。化学建造材料的提高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广泛,高性能的混凝土等基础建材的研究,通过升级材料来提高土木工程的寿命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翁钊.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及发展探讨[J].门窗,2013,04:109.

[2]张雷.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创新探究[J].商品混凝土,2013,03:137+131.

工程技术与发展范文第9篇

关键词:岩土工程;施工技术;方法问题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h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n our country present situation; Th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he selection and development aspects of th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前言对岩土工程施工方法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和总结,深刻认识岩土工程施工的规律性特点,准确把握各类施工技术的真正内涵,使施工技术的选择和实施与所需解决岩土工程问题的设计方案圆满地结合起来,对岩土工程学科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大意义。

2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特点2.1 不确定性首先,由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的很少的场地数据很难对场地岩土的全部性能都了解清楚其次,某些岩土的结构及性能参数又容易随环境条件而改变,而施工时又常改变了岩土的环境条件第三,改变了的岩土结构及性能反过来对施工过程又施加一定的影响,不可能在事先把这一切了解得非常清楚,所以施工是在对岩土性质及其变化不是全部了解清楚的清况下进行的。这种不确定性的影响,轻则需调整施工工艺参数,重则甚至改变工法,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根据原位测试和现场监测得到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反分析,根据反分析结果修改设计、指导施工,这种信息化施工方法将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手段。2.2 区域性各地区的自然条件不同,岩土性质存在很大差异。不同土的应力应变关系不一样,压缩性指标和抗剪强度指标、工程处理目的、设计参数,施工的方法都不相同。例如,在施工技术的选用上,上海注重软土的重庆注重山区岩石的太原则注重能够解决湿陷性黄土问题的。2.3 隐蔽性地基处理、桩基、地下连续墙、锚杆等都是在岩土中隐蔽施工,工程完成后的运行也是在隐蔽条件下进行的,不易发现问题,出现问题后的判断和处理难度也较大,而且是否解决了问题须有一定的时间来验证。在岩土工程施工中、工后采用了各种有针对性的检测、监测方法,检测、监测成为解决这类隐蔽性工程可能出现问题的重要技术手段。

2.4依赖性众多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不但取决于所需解决的岩土工程问题,更依赖于相关学科的发展。20 世纪60 年代末,随着高压射流切割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高压喷射注浆法射流泵及真空泵技术孕育出来真空预压法液压技术的发展,使大吨位的静压桩变为现实超声波技术的发展,使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质量检验上了一个新台阶,其与相关的岩土工程施工技术配套,使信息化施工成为可能。2.5 前导性

各种施工技术都是先研究施工效果,后研究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如复合地基、扩底桩、夯扩桩、夯实水泥土桩等迅速发展完善及大范围的应用,但其相应的设计计算理论还在“蹒跚而行”。

3 我国岩土工程施工技术应用现状

3.1 地基处理技术(1)世界上各种成熟的地基处理方法在我国都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有些工法,如真空预压法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2 ) 自主开发了一系列有本国特色的地基处理技术,如二灰桩复合地基钢渣桩复合地基渣土桩复合地基等。这些成果的开发应用,不仅节约大量资源,降低工程费用,改善环境、减少城市污染,而且使形成的复合地基桩土应力比更趋合理;(3)研究开发了介于桩基与复合地基之间的新型地基基础形式――钢筋混凝土疏桩复合地基,使桩间土的承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桩、同承受上部结构荷载,从而有效控制建筑物沉降。3.2 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1)各种先进的、落后的,技术含量高的、技术含量低的大直径钻、冲、挖孔桩技术在全国各地得到广泛的使用;(2)研究开发了后压浆桩技术。在灌注桩成桩后对桩底和桩身表面实施压力灌浆,改善桩端和桩周土性,提高桩基承载力,减少桩基沉降量,效果显著;(3)注重施工中的环境效应,采用预钻孔、静压等措施,扩大了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应用范围,而且由于其质量相对稳定可靠,故在城市郊区或场地宽阔的工程以及不宜用其他桩型的场合仍采用;(4)沉管灌注桩己在数亿平方米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应用,在中小城市,因其低廉的造价,使用极其广泛。3.3 边坡加固工程施工技术

(1)我国岩土锚固的应用在20纪80年代后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在边坡稳定、深基坑支护等许多水利、电力和城市建设重大工程中得到应用。施工设备、机具、材料完全自力更生;(2)采用二次灌浆技术,大幅度提高了软土中锚杆的承载力基本上掌握了软土中锚杆蠕变变形和预应力值变化的规律在实践中,找到了控制软土基坑周边位移的若干有效方法,我国的软土锚固技术接近世界先进水平;(3)对基坑开挖过程重新审视,按时空效应原理开挖基坑,是基坑工程中的重大技术创新和变革,其原理为解决其他岩土工程问题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3.4 非开挖技术非开挖技术是指在不开挖地表的条件下探测、检查、修复、更换和铺设各种地下管线的技术,是近30 年来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一项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极为良好的高新技术。我国引进这类技术不到 10年,尚处于消化、吸收阶段。

4岩土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

(1)我国现代土木工程建设发展趋势是人们将不断拓展新的生存空间,开发地下空间向海洋进军,修建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和人工岛改造沙漠修建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等。与之相应的技术方法也将不断的出现、完善、更新。

(2)对己有的技术方法进行“反思不断拓宽其适用的条件。随着相关学科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可能规范公布之日,就是其中的某些技术原则、参数“落伍之时”。通过“反思”,振冲法应用地层由砂性土拓宽到茹性土,深层搅拌法由软土拓宽到湿陷性黄土,所以“反思”是十分必要的。

(3)对众多的施工方法进行“梳理”,大力发展和推广绿色施工方法。引进开发了发达国家的技术、设备,应该尽快地本土化。

5 结语:

通过分析、研究,揭示了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中的规律性特点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的在岩土工程施工中不一定使用最好的,但一定使用最合适的”原则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首选,在国际竞争中引进技术的国产化是立足之本追踪相关学科理论、技术的发展是创新之源。

作者简介:

工程技术与发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桥梁工程;技术;发展

一、绪论

如何提高桥梁工程的技术水平,提供快速、稳定、安全、舒适的交通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利用各种先进施工技术,在保证工程经济效益的需求同时缩短工程周期、降低工程成本、确保工程质量。桥梁工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建设,施工质量成为了整个工程的核心,而施工技术是决定工程质量好坏的重要原因。所以研究工程施工的技术、工艺流程和工艺选择,满足工程建设的需求是保证桥梁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运输行业的兴起,给桥梁工程来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不管从桥梁建设技术、桥型、跨越能力还是施工管理水平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也建造了许多世界瞩目的大工程:青岛海湾大桥、武汉长江大桥、重庆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等。这些工程无一不说明我国的桥梁设计和施工技术到达世界先进水平。

二、桥梁施工的不足

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不断促进桥梁工程技术的发展,但是因为一些自然原因和物理化学因素以及人工活动的参与致使桥梁的质量不可能保持一成不变的高标准,我国在桥梁工程技术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 施工材料耐用性差

建设桥梁的主要材料为钢筋混凝土,但是钢筋混凝土有明显的缺点,它的抗卡能力差,容易产生裂纹,留下隐患,这一直是让施工方头疼的问题。常见的裂纹主要是因为生锈腐蚀、载荷过大、温度影响和施工质量差造成的。产生裂纹会降低钢筋混凝土的强度和刚度,减少承受的负载能力,影响施工结构的正常使用,严重时会因为承载能力不够导致桥梁坍塌,严重威胁通过桥梁人的生命安全。

2. 施工队伍素质低

我国桥梁工程建设起步较晚,发展速度过快,导致桥梁施工人才培养跟不上发展的脚步,桥梁专业施工高技术人才缺失。当今的许多桥梁技术人员是凭借多年实践经验锻炼出来的,并没有受到过系统的、专业的培训,无法及时掌握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国外的桥梁技术人员差距很大。国内许多桥梁施工技术人员素质太低,业务水平不够,无法适应现在桥梁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严重影响国内桥梁施工技术的提高与创新。

3. 施工结构耐久性能差

桥梁施工技术的一大难点是如何保持桥梁结构“经久不衰”。桥梁为了可以承受足够的载荷和附加力的作用,桥梁结构的强度与刚度必须得以保证。但是在桥梁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化学物质腐蚀、自然环境的影响加上某些车辆的超载等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再加上建筑材料自身性能的不断退化,桥梁结构各个部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致使桥梁结构耐用性能变差,使用寿命大打折扣,影响了桥梁的正常使用,威胁通过者的生命安全。

三、桥梁施工管理措施

1. 加强材料质量控制

材料控制是保证桥梁道路交通安全、提高施工水平的关键。加强桥梁材料质量控制主要是针对建设桥梁材料的水泥、混凝土的采购配置和保护来说的。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建筑标准和施工方采购标准来进行材料的采购,以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在桥梁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按照国家要求配比混凝土的比例,确保混凝土符合一定的强度等级,同时控制混凝土加工温度,分层浇筑和防护措施,在降低温度应力方面要对混凝土表面覆盖草席,避免出现温度裂缝。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一定要搅拌充分,在应力集中的区域做到不欠振、不漏振,确保混凝土浇筑均匀。

2. 注重人才培养

增强对道路桥梁施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道路桥梁施工人员的职业素质是保证桥梁道路交通安全、提高施工水平的根本。为了提高我国桥梁建设人员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也要加强对于道路桥梁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的培训,只有负责人的员工才能为企业创造收益。一系列的奖惩制度是对员工管理的有效措施,施工管理人员,要学会调动道路桥梁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让员工把施工的城市道路当成自己的家一样爱护,做到尽职尽责,保障安全。

3. 提升结构质量

桥梁施工的结构质量是保证桥梁道路交通安全、提高施工水平的可靠保障。桥梁施工技术不仅要注重桥梁外边的美观,也要对内部结构质量负责,为了解决桥梁结构耐久性差的问题,施工单位就在建设过程必须事无巨细,大到地形勘探,小到放线定位,都必须足够的精确,不能有丝毫的偏差。施工过程必须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确保工艺的精准和桥梁的承受能力符合理论值。

四、桥梁施工技术

1.体外索加固法

体外索加固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桥梁加固方法,简单方便,不影响桥梁使用,显著提高桥梁结构承载能力和抗裂能力,有效的改善桥梁的受力状态。体外索一般采用折现形状来满足加固后桥梁的承载能力,同时可以满足桥梁正截面的抗弯抗剪要求。体外索材料一般由粗钢筋、槽钢和无粘结钢绞线混合构成。加固桥梁受弯部件时按照偏心结构计算梁的承载能力,桥梁横截面因为压力过大导致弯曲破坏时梁内的非预应力钢筋达到屈服极限,可以计算出桥梁使用阶段的应力变化和结构变形量。在计算极限状态的各项指标时,按照整体变形条件推导出预应力钢筋的应力增量。使用体外预应力加固法,加固效果明显,加固后桥梁达到国家要求荷载标准。体外索加固法在使用时有加固、卸载及降低结构内力的作用,改善了主梁在正常使用期间的工作性能,抑制裂纹的产生,增强了桥梁结构的耐用性,在国内外桥梁建设时广泛应用。

2.真空压浆法

传统的压浆法容易使水泥浆离析、干硬后收缩,会 产生空隙留下重大隐患。为了消除隐患,改善压浆工艺,桥梁技术人员把真空压浆技术应用到预应力施工当中,使压浆工艺得到完善,选用专用的添加剂,提高水泥浆的流动性,减少水泥浆的收缩量,保证了浆体的可施工性、密实性,从而提高了浆体的强度。

真空压浆技术具有很多优点:真空压浆增大了管道内的压力,使浆液能够顺利的通过管道,解决了常规方法因压力不足注浆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优化了注浆工艺,保证管道内水泥浆的密实度,降低了产生裂纹的概率,保证了灌浆的饱满型和强度;真空灌浆连续性强,灌浆迅速,节约压浆时间,从而缩短了施工周期。

五、结束语:

工程技术与发展范文第11篇

【关键词】桩基础;工程测量;混凝土构件;新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59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119-01

一、概述

桩基础是应用非常广泛的基础型式,应用新的桩基技术,使散装水泥应用、高强混凝土技术等得到相应的发展;进一步推广GPS、全站仪等先进测绘仪器和测量技术,提高施工测量的技术水平,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可靠,从而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对于新的预制构件技术的采用,在多层民用建筑中逐步提高新型装配式楼盖结构和叠合楼盖结构的比重,加快多层建筑的工业化进程。在建筑工程领域如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全面推进施工企业技术进步,促进建筑技术整体水平提高的唯一的途径就是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将科学的管理和大量技术上先进、质量可靠的科技成果广泛地应用到工程中去,应用到建筑业的各个领域。

二、施工新技术的发展状况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也相应得到了相当成熟的提高,特别是近年来,施工工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工艺给传统的施工技术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这一系列新技术的出现,不但解决了过去传统施工技术无法实现的技术瓶颈,推广和引导了新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的出现,而且新的施工技术使得施工效率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一方面它降低了工程的成本、减少了工程的作业时间,另一方面更是增强了工程施工的安全可靠度,为整个施工项目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

三、新技术在具体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桩基础技术

(1)刚性桩柔性桩复合桩基技术

这是一种用刚性桩(如素砼桩)、柔性桩(如搅拌桩)与桩间同承担基础荷载的复合桩基技术。利用刚性桩本身强度较高,桩长较长,把上部结构荷载向深层传递,调动较深范围内土层的承载力。而利用柔性桩提高较浅层土的承载力,柔性桩的桩长较短。这样就把深层和浅层土的承载能力都发挥出来。从而形成刚性桩柔性桩与同作用的复合桩基。由于桩材料经济性好,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有很好的经济效果。适用于浅层土层较软弱,而深层有较好土层的地区。

(2)钻孔压浆桩技术

钻孔压浆桩是用长臂螺旋钻机钻孔,待到达预定的深度后,通过设在钻头的喷咀向孔内高压喷注水泥浆,同时向上提钻,至浆液达到没有塌孔危险时停止,起钻后在孔内放置钢筋笼,投放粒料至孔口,然后利用补浆管(桩长超过13m时放一长一短二根补浆管),再向孔内二次补浆,直至浆液达到孔口为止。其特点是无噪音、无震动、无泥浆护壁排污。由于是高压注浆,其桩体很密实,与周围土体有明显的渗透加固作用,其承载力比普通灌注桩大幅提高,有很好的经济性。

(3)预制小方桩复合桩基技术

小方桩复合桩基技术是由小方桩与承台下的地基同承担外荷载的桩基技术。一般小方桩桩身截面边长小于或等于250mm,长细比可到80左右。桩间距一般不小于5~6倍桩截面边长,以充分发挥桩侧面的摩擦阻力。用于穿越较弱的土层,进入压缩性相对较低,但尚不十分坚硬的持力层,适用于多层和小高层建筑。其沉桩方法可用静压法也可用锤击法,施工设备灵活、因地制宜,但用锤击法时不能用重锤。这种桩尤其适宜在中小城市中应用。

(4)多节挤扩灌注桩技术

多节挤扩灌注桩是在灌注桩成孔的基础上,利用挤扩设备,在成孔的多个部位自下而上逐个挤扩成盘、岔(肢),在按设计要求完成多次挤扩后,取出挤扩设备,立即进行灌注桩的各项工艺成桩。由于桩体上增加了多个盘或肢,其承载能力得到提高。

2、建筑工程测量新技术

(1)GPS施工测控技术。

施工控制网是施工放样的依据,其精度要求高,测设困难,GPS精密定位技术能较好地解决该问题,且省时、省力,工作效率高,成果的可靠性有保障。随着超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物的不断出现,高层建筑施工常规测控方法已经很难满足规范的要求,如何在温差、日照、风载等外界环境因素影响下迅速、准确地完成平面轴线控制、高程传递、建筑构件的安装定位,已成为影响超高层建筑施工的首要因素。利用GPS测控技术具有方便、快捷、可靠等优点,可动态测定建筑物的摆动周期和摆动规律,测定建筑物(或构件)的垂直度,保证施工测量的质量。

(2)全站仪坐标法放样技术

全站仪具有测量精度高,仪器的集成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等优点,已大量应用于各类工程的施工测量中。坐标法放样是充分利用全站仪的这些优点,直接利用施工控制点和放样点的坐标进行放样工作,避免了大量的放样数据的准备工作,提高了施工测量的工效,同时也减少了施工放样中可能出现的差错。该技术对一些形体复杂的建筑物放样工作有明显的优势。

(3)测距仪高程传递技术

高程传递一般采用水准测量和悬挂钢尺的方法解决,这些方法劳动强度大,所需时间长,且测量成果的精度和可靠性有时得不到保证。现代测距仪具有测量精度高,观测快捷、方便等优点,只需将目前常用的测距仪或全站仪稍作改进,就可完成高程传递的测量工作。该技术对超高层建筑物的高程传递特别有效。

(4)高层建筑垂直度控制技术

高层建筑的垂直度是衡量建筑物施工质量的一项重要控制指标,通常采用经纬仪交会或悬挂锤球的方法解决,这些方法不但测量精度低,而且受外界条件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利用激光准直技术可较好地解决该问题。该技术受外界条件的影响小,测量作业快速方便,测量成果的精度高,且可进行检核,提高了成果的可靠性。另外,该技术采用多次定位方法,可有效地防止误差的累积,保证最终成果达到规范要求。

3、新预制混凝土构件应用技术

(1)发展新型装配式楼盖结构

采用革新的预应力空心板,按预制装配式楼盖设计,以保持施工安装快速的优点,同时在楼板找平层中加配钢筋网片,使之具有相当于叠合楼板的整体性,捉高结构的抗震性能;用高强预应力钢丝作预应力主筋,提高构件的延性;提高构件的质量标准(高于现行的国标),以促使构件生产工艺和模具水平的提高,使构件生产集中于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预制构件厂,以保证构件的高质量;通过改进后的板侧面设计与灌缝材料,增强板缝间的抗剪能力;通过上述几项措施并可解决当前困扰民用建筑开发商的频频引发争议的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

2、发展预制轻混凝土内、外墙板和复合外墙板

与框架结构的结合,可逐步取代现有的砖混结构,从而实现民用建筑基本不用粘土砖的节地要求。预制外墙板、新型装配式楼盖与框架结构及已有的各种轻质内墙相结合,可形成框架现浇或预制梁、柱装配整体,其余均为预制装配的新型建筑体系。

3、发展叠合楼盖结构

以中、高强预应力钢丝作预应力主筋的预应力平板、带肋平板、空心板作预制板,与现浇混凝土叠合层组成叠合楼盖。减少了现场的支模施工工序和钢筋工程的工作量,具有很好的整体性,尤其适用于大开间民用建筑。

工程技术与发展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

一、创新施工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现状

创新研究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大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应用到建筑施工的实践活动中,具体表现在:

1.桩基施工技术中的 CFG 桩复合地基

这种新型复合地基形式通过采用高效率的长螺旋挖孔桩技术,将管内泵压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桩间土以及褥垫层组合成。CFG 桩复合地基可以适用于粉土、粘性土以及淤泥质土等地质环境,大大扩充了钻孔桩基技术的应用范围,同时还具有施工方法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优点。

2.预拌混凝土以及混凝土输送、使用技术的创新

混凝土是现代建筑施工的主要原料,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施工的质量。预拌混凝土技术采用先进技术,将混凝土在施工前搅拌好,一是减少了施工工序,极大减少了人、物资源的浪费,并在客观上缩短了施工工期;二是标准化的混凝土能避免人工配比、拌料时的误差,保证了混凝土的质量。另外,通过创新技术,采用泵送混凝土输送技术,保证了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的质量稳定。在混凝土的现场施工方面,通过采用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措施来进一步的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例如,尽量使用低碱水泥、砂石料、低碱活性料等。同时,通过预应力混凝土技术,采用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以及新型预应力锚夹具结合起来,有效减少混凝土板厚、高度,从而达到减轻建筑物自重、提升建筑物性能的效果。

3.钢筋加工技术的创新应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大多数建筑物的首选,钢筋加工质量对建筑施工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在钢筋的焊接方面,电渣压力焊由于不受钢筋化学成分、可焊性以及天气的影响,并且操作过程中没有明火、安全又简单,在钢筋加工中越来越普及,特别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竖向或斜向(倾斜度在 4:1 范围内)钢筋的连接,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的柱、墙钢筋,应用尤为广泛。在钢筋连接技术方面,钢筋剥肋滚压直螺纹技术通过滚丝机将待连接钢筋端部的纵肋和横肋直接滚压成普通螺纹,并用特制的直螺纹套筒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技术可以大大加强钢筋接头强度,100%发挥钢筋抗拉,并且操作简单高效,施工现场就可以快速进行加工。

4.全钢模板以及模板脚手架技术的应用

模板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现在已经发展到全钢模板阶段。全钢模板具有拼接少、承受侧压大等优点,采用全钢模板预制构件时,混凝土不易泄露、构件不易变形和鼓肚,成型质量非常好。模板脚手架发展也非常迅速,例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门式钢

管脚手、吊脚手架、塔式脚手架等等不但满足了建筑施工的需要,而且全面提升了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在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5.建筑防水新技术的应用

建筑物的防水一直是建筑物保养的关键,对于建筑物的寿命、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新材料的不断研制,新型防水材料也开始规模应用到建筑施工上。例如,高分子防水卷材以合成橡胶、合成树脂或是共混体为基料,添加适量的化学助剂和填充剂,通过密炼、挤出或延压等加工工艺制成高性能、高等级的防水材料已经开始应用在建筑物的防水施工上。

二、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大量的创新技术被应用在建筑施工上,但由于存在的一些问题,阻碍了创新技术进一步的发展空间。我国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部分施工企业领导认识不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技术人员的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由于建筑施工企业日常事物管理较多,管理层在技术创新上的时间、精力往往有限,而企业技术人员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指导现场施工,特别是基层技术人员,由于待遇低、工作条

件差,而且缺乏必要的技术基础,技术创新无从谈起。

(2)国家、企业缺乏对技术创新的鼓励制度,创新管理方式还有待完善,以激励机制、人才培训机制为核心的创新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虽然国家鼓励大型建筑企业建立技术中心,但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绝大部分的建筑中小型企业都没有建立起专门技术创新部门,这一方面反映了建筑施工市场竞争的激烈,另一方面也说明国家对中小型建筑企业的技术创新鼓励政策是不到位、缺失的。

(3)技术创新与市场存在脱节。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往往是市场竞争的结果,具有先进技术的施工企业中标率要明显高于一些纯粹的土木施工企业,所以,技术创新能给施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施工技术存在滞后性,往往是业主(建设方)对某项技术提出要求,而企业刚好具备这项技术,导致了中标,并不是企业凭借自己的创新技术争取到的市场份额。同时,许多技术创新由于市场的不成熟和政策方面的原因,无法实际投入生产,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无形中打击了企业创新的积极性。

(4)建筑施工和设计的分离制约了施工技术的创新。设计企业对建筑新技术、新材料以及新方法了解不如施工企业,但施工企业施工只能按照设计图纸进行,这就使得施工创新技术难以及时得到推广和应用。

三、未来施工技术创新的基本出发点

从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存在以下几个鲜明特征:

(1)建筑物的节能环保将成为未来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建筑业一向被视为传统行业,高耗能、高污染。在建设生态国家的大背景下,建筑行业也需要实现向节能环保的转变,在重视经济效益的同时重视社会效益。所以,施工技术必须要在节能环保上引起足够的重视,促进节能环保技术的大规模创新应用。

(2)实现建筑物的低碳排放是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内容。通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零碳能源和新能源,开发低碳的建筑电力结构,积极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有效降低建筑施工设备、建筑物设备的耗能,建设智能环保型小区。

(3)积极引入新材料技术,完善施工技术的创新手段。随着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薄膜、扭曲面、网壳等新结构不断应用到建筑施工中,不但美化了建筑物的外形,也严格保障了建筑物的施工质量。

(4)其它行业的新技术将更加广泛的应用到建筑施工中来。例如,最先应用于农业的动态喷雾技术、交通行业的热变色涂料、节能彩光系统的智能窗户等等,都已经广泛应用到建筑物的施工中,未来将会有更多的非建筑行业技术创新应用到建筑施工中来。这些非建筑施工技术从声、热、光等环境因素出发,强化建筑与人的互动,是未来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的重要来源。

四、结束语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最重要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基本条件。在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苦练内功,牢牢把握创新精神,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工程技术与发展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工程测量; 现状;特点;发展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TB2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工程测量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能够直接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建设,和生产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而随着科技革命时代的到来,许多高新技术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一些传统行业也在不断地与信息科技相互结合,从而达到一个更理想的状态。近年来随着测绘科技的发展,工程测量技术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着很大的成就。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施工工程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多,所以要想提高工程工作的效率,并且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那么新的技术水平的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工程测量技术就是比较重要的 一类。

一、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

如今全世界都进入了一个信息科技的时代,这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而随着科技革命时代的到来,许多高新技术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一些传统行业也在不断地与信息科技相互结合,从而达到一个更理想的状态。尤其是各项工程的测量方面的设备和技术都已经有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光学测量仪器已经不再被大家广泛使用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让工程测量技术的研发人员有了新的方向,人们发现将计算机技术与工程测量技术相结合运用,使工程测量技术无论是在准确度上还是在精确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不仅如此,现代的工程测量技术让现如今复杂的城市建筑环境或者是地理环境的测量,从不可能变为了可能,原始的测量技术之所以被淘汰也是因为它已经不能满足现如今的社会发展的环境,而现代的工程测量技术就可以进行复杂的环境测量,而且准确度和精度都更高,大大地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效率也更高了。现代化的工程测量技术为测量领域指出了正确的方向,也为我国的建筑行业提供了更多便捷,更是为我国的社会化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 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特点与意义

若想深刻全面地了解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在国民生活各个方面的应用,对其特点进行归纳是很有必要的一个前提,本文主要将其特点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随着测量手段及技术的不断丰富与完善,现代工程中使用的测量方式显示出作业自动化、方式多样化的特点; 二是在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与革新过程中,具有创新性的测量方式及设备大量涌现; 三是在传统工程测量的应用领域,如土建、道桥等基础建设方面的根基之上,现代工程测量基础涵盖的范围更广,其影响也涉及到国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四是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在进行测量测绘的过程中,从传统的平面式作业转化为可视的、易于处理的三维测绘结果。

研究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应用的意义

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交通、水电、气象等造福民众的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都必须要依靠精确有效的工程测量才能进行,科学合理地进行工程测量是进行所有基础建设与规划的基本环节。从工程的选定与规划初期,就要依靠测取的数据与当地的相关实际情况来进行确定与磨合,以便及时发现并纠正情况; 在工程进行的过程中,要对已进行的工程进行预测与维护检查,以确保工程的质量达标,防止各种可能的危险情况发生。这只是工程测量应用的最基本方面,然而由此就能够看出工程测量技术在作业及生活中的关键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任何一种技术都需要不断地创新,对于工程测量技术的创新与维护尤其重要,不仅是提高测量准确程度,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更能够减少资金及人力成本,进而创造更多的利润。

三、现代工程测量技术的种类和应用

1、 测量卫星定位技术及其应用

在工程勘察中,工程使用的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GLONASS)测量,进行地形测绘、建筑布局,完成其他项目的高精度测量和动态测量,与测绘这种测量技术相结合的卫星定位技术、测量技术,为中国的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在所有类型的工程控制网络的卫星定位系统的测量技术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一些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利用卫星定位系统测量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测量人员的伤亡率。而且,现代化的工程测量技术为我国一些大型的工程建设都提供了巨大的作用。用实时动态差分法(RTK)测量的方法来实现厘米级精度的实时动态分析,大大提高了业内外的工程勘察工作效率。

2、 三维工业测量技术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工业生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许多新的工业生产要求对生产的监测、产品质量检验、生产过程控制与自动化流程等工作进行快速、高精度的测点定位,但是,传统的测量技术根本达不到现有的工业生产要求。于是三维工业测量技术由此兴起,并迅速的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三维工业测量系统是以电子经纬仪或近景摄影仪为传感器,在计算机的支持下形成三维测量系统,对于汽车、飞机、卫星、生产自动化方面等现代化的发展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3、变形监测技术与应用

以变形监测技术为基础的测量全站仪技术,通过自动全站仪,能够进行可控测量,而且精度高,可以进行立体监测。现代化的全自动测量技术已经完全打破了传统的工程测量技术和方法,让不可能成为可能,为我国的工程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技术已经被誉为测量机器人。测量机器人的应用,使那些高不可攀的测量部位和测量环境,可以自动进行搜索,能够将测量目标重复测量,使工作效率提高。通过测量数据自动化处理和分析信息处理中心,大大降低计算测量的工作量。由于目前的多传感器测量机器人的集成系统,可以在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应用程序中,用于建筑物的重建,以提供精确的测量数据并提供建筑物变形参数。 4、数字化测量技术及应用

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工程图的测绘,历来就是城市与工程测量的重要内容和任务。由于传统的测量技术难以适应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工程的需要,为了提高工程测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将现代化的数字化信息处理技术、数字化图形技术等数字化技术与测量技术相统一,逐渐出现了电子经纬仪、全站仪及EOMAP系统,把野外数据采集的先进设备与微机及数控绘图仪三者结合起来,形成一个从野外或室内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编辑和绘图的自动测图系统。数字化测量技术并不是独立的测量技术,它与其它现代化测量技术如GPS、摄影测量技术、RS测量技术等都可以进行整合,形成适应工程测量领域和测量情况的自动化系统,系统的开发研究主要是面向城市大比例尺基本图、工程地形图、带状地形图、纵横断面图、地籍图、地下管线图等各类图件的自动绘制。系统可直接提供纸图,也可提供软盘,为专业设计自动化,建立专业数据库和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打下基础。

5、数字成像测量技术在工程测量的应用

数字成像测量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系统从被测二维影像中提取三维信息,通过对被测区域进行多点影像拍摄,提取分析所需信息的一种测量技术。针对地形复杂、测量工作困难的测量环境,该项技术具有独到的优势。另外,可以对工程建筑的沉降现象、水平位移、倾斜角度等方面进行观测拍摄,运用计算机技术分析各项参数,可以得到更加客观的测算结果。

四、 对未来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应用的展望

我国的测绘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中,信息化测绘技术是在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最新的测绘发展技术。目前我国已全面进入数字化测绘技术发展阶段,但距离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发展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在此后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信息化测绘技术的研究,以促进信息化测绘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我国尽快进入信息化测绘技术发展阶段,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新测绘技术体现着我国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先进性,只有将这些技术充分地应用到工程的测量中才能真正实现其自身的内在价值,为我国的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工程建设质量的提高提供良好的科学指导,测绘技术代表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仅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方向和科学依据,也为工程测量提供了准确及时的勘测信息,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化市场中,世界各国都在高度重视地理信息的测绘技术,我们所实践和应用的测绘技术,必须是以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为目标的,为不断创新和超越原来的技术,提供更为精确科学的信息探测数据为目标,让科技成果普及到我国的每一项工程建设当中,逐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创造出新的奇迹。

工程技术与发展范文第14篇

【关键词】工程测量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先进的测量仪器;相应对策

伴随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类工程建设项目愈来愈多,出现了很多较为复杂和精密的建设工程,这些工程的出现就对传统的工程测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工程测量技术的服务领域包括建筑、水利、交通、矿山等部门,其基本内容有测图和放样两部分。现代工程测量已远不仅为工程建设服务,它还涉及工程的静态、动态几何和物理的测定,且包含测量结果的分析,甚至对物体发展变化的趋势预报。

一、工程测量技术发展所具有的特点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传统工程测量技术向现代化工程测量技术的迈进更加猛烈,同时也迅速向数字化测绘技术转化。我国工程测量的发展基本可以概括为“四化”和“八词”,“四化”指:工程测量内外作业一体化,数据获取及处理自动化,测量工程控制和系统行为智能化,测量成果和产品数字化。“八词”指:连续、遥测、动态、实时、精确、可靠、快速、简便。下面就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对策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二、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现状

(一)工程测量技术从光学和机械一体化的常规测量仪器,向光学、机械、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一体化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测量系统方向发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种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开始相继出现,促进了工程测量技术的不断发展,同时也为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先进的手段以及技术,比如光电测距仪、精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全站仪、激光准直仪、激光扫平仪等,改变了传统的工程控制网布网、地形测量、道路测量和施工测量等的作业方法。三角网已被三边网、边角网、测距导线网所替代;精密测距仪的应用代替了传统的基线丈量;无需棱镜的测距仪解决了困难攀登和难以到达的测点测距工作;电子测速仪为细部测量提供理想的仪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三、四等水准测量。

(二)卫星测定GPS定位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GPS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施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随着GPS定位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工程测量中应用的测绘定位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使得工程测量技术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在我国GPS定位技术的应用已深入各个领域,国家大地网、城市控制网、工程控制网的建立与改造已普遍应用GPS技术,在石油勘探、通信、高速公路、地铁、建筑变形、隧道贯通、山体滑坡、大坝监测、地震的形变监测等已广泛应用[1]。

(三)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发展应用。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的广泛应用,使大比例尺测图技术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21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化成图技术得到迅速的发展。具有精度高、劳动强度小、更新方便、便于保存管理及易于等特点。随着电子经纬仪、全站仪的应用和GEOMAP系统的出现,把野外数据采集的先进设备与微机及数控绘图仪三者结合,形成一个从野外到室内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图形编辑和绘图的自动测图系统。系统可直接提供纸图,也可提供软盘,为专业设计建立数据库和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打下基础。

(四)实时三维工业测量系统的应用。电子经纬仪(全站仪或高精度经纬仪)是由计算机软件支持的三维工业测量系统,在20m内可提供0.1mm的三维定位精度。测绘学院等单位研制与应用该系统以优于1mm精度用于大型天线定位,安钢热轧飞剪平铁块定位安装测量达到±0.2~±0.4mm精度。显示这类系统在高精度工业设备安装、定位等方面的特殊作用。飞机、轮船、告诉车辆等外型检测,以及大型精密设备安装,将广泛采用三维工业测量系统。

(五)摄影测量技术。摄影测量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城市与工程测绘领域中,伴随对高精度、高质量摄影测量仪的生产和研究,现有摄影测量技术能够提供实时、完全的三维空间信息,并且不需要接触被测的物体,使野外工作量得到了减少,工作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同时取得了很多的应用成果,拥有非常广泛的发展前景[2]。

(六) RS技术。由于RS 技术能够进行大面积同步观测,并且具有经济性、可比性、数据综合性、时效性等优势,所以得到了普遍的应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和多光谱的航空摄影将成为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三、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的展望与对策

21世纪,人类将进入信息社会,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工程测量工作者必须以现代测绘科技理论与方法武装自己,改善测绘设备条件,有效地成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测绘生产力。

(一)充分的利用我国的人才优势,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各行各业都有着自己的领军人物。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力,集中工程测量技术方面的科技人才,重点突破我国工程测量中遇到的课题难关[3]。

(二)引入国外先进测绘技术和设备,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加强测绘高新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和应用开发性研究,努力研发和制造中国自己的工程测量技术和设备。重点从测量人工智能方面、变形观测数据处理的知识信息系统、三维业测量技术、多传感器混合测量技术以及GPS、GIS技术结合等方面入手研究。同时更新好上述技术所用到的设备与仪器。

(三)工程测量的发展关键在人才。面向21世纪的工程测量人才应掌握3S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化测绘技术。各专业院校科研机构应及时调整知识,技能结构,以更好地适应现代工程测量的需求[4]。

四、结语

在人类活动中,工程测量是无处不在、无时不用,工程测量技术的使用,不仅是工程质量得到提升,促进各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高新技术的应用。随着GPS 技术、RS 技术、以及数字化测绘技术等高新科技的发展,工程测量技术将向着更加科学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极大地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手段。

参考文献

[1]王晏民,洪立波,过静B等.现代工程测量技术发展与应用[A].2007 年现代空间定位技术应用研讨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

[2]宁津生,李德仁,等中国测绘学科进展综述 [A ].中国测绘学会.中国测绘学科蓝皮书 [ C ].北京:测绘出版社, 2001(1).

工程技术与发展范文第15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科学技术;应用

1什么是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信息工程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信息进行控制或处理,主要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的开发和应用还有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和应用;电子信息工程在社会生产生活中涉及多方面的学科技术,如电话是怎样通过信号进行传输信息或语音说话?我们在电脑计算机上学习时的网络及页面是怎么生成的?我们在学习中慢慢了解并总结经验,不断的对电子信息进行更新与设计、发展研究,让我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形成成熟的产业链,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稳步发展,并同世界接轨。

2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

现在进入21世纪长河,科学技术在突飞猛进的增长,技术的创新与改革成为当今时展的主要活动之一,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可以带动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但目前我国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存在着很多不足,如技术开发人员资源不够,创新平台不足,是典型的人才市场缺失,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开发和设计及市场销售没有有效的融合到一起,不能发展信息工程技术的优势,无法满足现代的生产生活发展飞快的步伐,所以要在技术开发设计方面不断的创新,结合现代科技技术提升电子信息工程的整体实力。

3当前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3.1在航天航海领域中的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我国国防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国防领域及空间发展的重点学科,国家在航空航海及电子信息领域方面着重培养技术人员,强化培训微波遥感技术、软件设计及信息处理等方面,促进技术人员的专业化技能知识;在我国航空卫星设计及发射过程中,都应用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运行服务覆盖了整个亚太地区,航海及潜水艇探测方面也应用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对微波遥感技术的发展及创新有着很大的提升,应不断的加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航空及航海领域上更广泛的使用为提升我国综合实力而努力。

3.2现代企业发展中的应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得到迅速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更为激烈,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系统的升级、企业内部的优化管理、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等方面,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企业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也越来越重视,在技术开发投入大量的人力与财力,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现阶段企业间要实现合作技术共享,更好的为技术开发提供良性的发展平台,虽然竞争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是实现资源共享才会更好的开拓产品市场,增强信息平台的推广,可以通过信息交流软件平台进行企业文化宣传,提升企业的经济发展效益,促进社会经济稳步发展。

3.3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在现代的生产生活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如互联网视频、互联网电视购物、语音聊天工具等,它们在逐渐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沟通方式,提升了生活的节奏,让人们的生活时尚化、科学化,不断的在提高社会生产力。随着技术的普遍应用,我国应拓宽开发领域,投入人力及财力,使技术得到深入的发展及创新。

4如何提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

4.1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培养环境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与创新主要由技术人员来进行开发设计,在这个人才重要的社会中,国家应采取有效的培养措施,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培养,加强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开发与设计,企业间应提供公平的技术展示平台,促进研发技术人员的积极性,与国外进行技术上的经验交流,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竞争力,对技术人员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推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促进我国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发展。

4.2加强技术领域的应用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我国已深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不仅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还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在技术领域做到多方面的普及,在环境环保监测技术、医疗临床科学、生物科学等多学科领域得到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创新与发展,让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更好的服务于社会。

4.3争取国家最大化支持

在人们的生活中,电子信息技术不断的渗入,而且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的活动,所以政府相关部门应提高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支持,首先,对工程技术的资金投入,有了充分的资金注入,研究器材及开发材料就得到了保障,技术科研人员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开发设计工作中;其次,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开发过程中,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体制,加强技术创新管理,确保技术专利的专属性及准确性,对市场经济体系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让市场经济稳步、健康发展;再次,政府通过相应的政策措施正确的引导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对创新的技术专利产品授予相应奖励和荣誉,让科研技术人员知道国家对技术的重视,随科研人员的重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及荣辱观;第四,在企业生产发展过程中,加强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国家为其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组织企业之间的经验交流座谈会等,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5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大力加强对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开发与利用,可以有效的方便我们的生活,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提高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稳步健康的发展。

作者:刘儒函 单位:聊城大学物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