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工程造价学习计划范文

工程造价学习计划范文

工程造价学习计划

工程造价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成本计划与控制;工程造价管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

2019年9月1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会,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表示,中国基础设施发展还有很大潜力。从数据来看,目前我国人均基础设施存量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的20%~30%,在民生领域、区域发展方面,还有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1]。国家发改委及中泰证券有关数据显示,2019年国家发改委批复的基建项目投资规模较2018年同期大幅增长,前三季度投资规模分别是2017年同期的5.6倍、2.0倍和2.4倍[2]。基础设施发展的较大潜力和其对投资需求的增加,会导致相关专业就业岗位的增加。这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这个专业的学生就业基本集中在这个领域。“成本计划与控制”课程作为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和培养计划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与“建筑工程估价”和“安装工程估价”这两门课程共同构成了工程管理专业的造价规划体系和造价控制体系,是“建筑工程估价”和“安装工程估价”学习的基础。但是在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成本计划与控制”课程也面临着诸多变化,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认清形势,对本课程的教学做出进一步的调整优化。

一、新形势下“成本计划与控制”教学所面对的变化

(一)课程名称从课程名称从“工程造价管理”变为“成本计划与控制控制”。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领域大多数集中在与工程建设相关的领域和单位,例如工程设计单位、工程施工单位和建筑材料的生产单位等。在指导学生就业时,教师发现用人单位和学生对“成本计划与控制”课程的理解存在一些偏差。用人单位负责人非常重视“工程造价管理”课程的成绩,他们在看学生的成绩单时发现缺少了这门课程而多了“成本计划与控制”课程。只根据课程名称,用人单位负责人经常误认为“成本计划与控制”课程的研究对象不是工程,而是运营企业,是属于工商管理范畴而不是工程管理范畴,这不是工程单位所需要的课程,进而认为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少学习了必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不能胜任工程造价管理的工作。殊不知,现在的“成本计划与控制”课程其实质就是“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成本计划与控制”课程的研究对象是工程建设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规划与控制,这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在我国经常被称为工程估价或造价管理,也被直接称为工程造价管理。造价管理的英文是Costmanagement,翻译过来就是成本管理或者费用管理。Costmanagement由两项相互交叉的工作组成,这两项工作是Costplanning和Costcontrol,翻译过来就是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由此,也可以看出“成本计划与控制”就是“工程造价管理”。(二)工程成本数额大幅度提高。工程建设的参与方有投资者、业主、各类承包商、材料供应商、监理企业等。对于不同的参与方,工程成本或者说工程造价由各自不同的费用组成,工程成本控制的方法和目标也各自不同,但总体来说与工程的投资总额直接相关,工程的投资总额大,工程成本计划与控制的总额也大。目前工程项目的成本数额也越来越大。项目往往跨市跨省,对区域经济乃至国民经济有很大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10月15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已公布21个基础建设工程项目的获批信息,项目投资总额超7520亿元,涉及内蒙古、江苏、陕西和湖北等18个省份[2]。投资额方面,重庆至昆明高铁、成都市第四期轨道交通及郑州市第三期轨道交通排名前3位,3个项目的投资总额均超1000亿元[2]。另外,不仅仅是工程成本数额巨大,它们对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随着工程项目重要性的不断增加,有学者使用了巨项目的概念。巨项目是指对区域经济、国民经济、全球经济产生重大深远影响,对国防建设、重大科技探索、社会稳定、生态环境保护有决定性意义的特大型工程项目[3]。这些工程项目的工程造价非常巨大,对社会经济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三)计量计价规范的持续更新。工程计价模式有传统的定额计价模式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两种,而且这两种计价模式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存。与这两种计价模式直接相关的计价规范是各类工程建设定额、《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2003年全国标准定额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成果是“工程量清单”计价形式的提出。此次会议后,建设部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推出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此后该规范每5年修订一次。目前已经颁布的版本有《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为了适应工程计价改革工作的需要,与定额计价模式相配套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也几经修订。自2000年以来,分别由建设部联合财政部印发《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03〕206号),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财政部印发《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项目组成》(建标〔2013〕44号)。两个规范的颁布具有时间差,再加上规范的推广学习时间和“成本计划与控制”教材编制出版的时间不一致,导致有时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与实际工作时所用的规范不一致。另外,由于计价规范变更快,教材编写时间有限,有些教材的作者对规范的理解、消化出现了偏差,致使有些教材的部分术语不规范、不严谨。同时,新旧规范中一些费用的名称非常相似,容易导致有些教材对这部分术语出现混淆,使学生学习起来难度更大。(四)学生抵抗外部诱惑能力较差。现代社会高速发展,5D、VR、微信、抖音、微商层出不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使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巨大的转变。现在的大学生是90后,他们儿童时期就面对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所以其获取信息的渠道比较广泛,接受新事物快,思想比较活跃,思路比较敏捷,但是对外在诱惑的抵抗力也弱。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课下练的教学方法很难将学生牢牢吸引住。外界的巨大诱惑有时候会使一些学生难以安坐于传统的课堂,经常在课堂上处于“两耳不闻窗外事,只想低头看手机”的状态,他们的听课效果可想而知。

二、“成本计划与控制”教学的改进措施

(一)选择计量计价标准统一选择计量计价标准统一、实践性强的最新教材。本门课程选择教材时一定要注意计价规范和计价标准的时效性、不同建设阶段采用计量计价标准的统一性和具有一定的实践性三方面。其中计价规范和计价标准的时效性是首要选择。一定要选择采用现行最新计价规范和计价标准的教材,这样学生在就业后的工作中才容易上手,不容易出现新旧规范的混淆。如果处于新旧规范更迭时期,没有最新规范的教材可用,教师可在不同的建设阶段采用统一的计量计价标准,并查找最新的计价规范、标准作为教材的补充资料讲授给学生。在满足时效性和统一性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案例、课程习题较多的教材,如若不能满足此项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收集相关的工程造价实例、工程计量计价工具等资料作为课程的辅助部分,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在满足前三条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工程造价管理”或“工程计量与计价”这类名称的教材,以强化“成本计划与控制”课程就是“工程造价管理”课程的印象。(二)采用形象生动采用形象生动、对学生吸引力大的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改进的主要目的是增加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应在原有板书教学的基础上加强现代教学方法的引入,根据专业性质、学生层次(本科、高职高专等)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分组讨论式教学等。1.采用多媒体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幻灯片、工程视频、CAI、工程记录),与传统板书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形象生动性。在多媒体硬件方面,首先应当加大投入和维护力度,及时更新计算机的运行内存,提高运行速度,改善服务器的配置,以保证工程造价实验室实现联网,保证工程造价软件的运行速度;其次应保证多媒体设备的清晰度和稳定性,以保证教学质量。在教学软件方面,应及时更新相应定额库和计量计价软件,以广联达计价软件为主,附带简单介绍鲁班、斯维尔算量等软件的使用方法,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课下找出不同软件的使用差异,最终理解这些软件的设计规律、操作流程,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面对不同的计量计价软件也能很快上手适应。同时,还要积极利用线上、线下各种优秀的教学资源,例如可以选择国家精品课程中的部分内容。也可以采用线上教学、线下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混合教学模式,发掘先进、易懂的辅助教学工具,例如在讲解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的成本计划与控制时,可以借助模拟招投标系统,使学生对招投标的理解更加直观生动。2.采用分组式教学。为了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进而增强他们的参与度和融入感,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将他们分成几个学习组,每组4~5人,分工协作完成一个大的案例作业。分工协作使得学生不得不完成自己分担的任务,否则会影响全组的进度。例如,可以将案例分解成工程项目的划分、各个分项工程量的计算、综合单价的分析与计算、各项工程费用的计算等小任务,经常更换图纸,实行任务轮换,使每位学生都能承担每种任务。3.采用实践性教学法。在“成本计划与控制”课程的基本计价原理讲授完毕后,教师可以选取一个完整的已建工程项目作为案例,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将其融合入工程决策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工程招投标阶段、工程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计划和成本控制的讲授中。教师首先围绕工程中的各个建设阶段展开教学,进行成本的影响因素、成本的估算方法、成本的控制方法等理论知识的讲解,然后依托选取的已建实际工程项目进行具体的工程实际演示,对学生的估算方法和控制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亲自去完成实际工作任务,能够使他们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真实地融入各个建设阶段具体的实际工作任务中,并努力尝试以所学专业的学科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这能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责任感和自豪感,进而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主动发现并积极探究解决工程实际的方法。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大大地提高了课程教育与实际工程的关联性,也符合当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实现教学一体化,不但能让学生理论知识够用,而且可以让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大大增强。(三)采取专题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课程实践方式。1.课程设计环节的改进。在课程讲解结束,可以设置2~3周的课程设计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学生运用所学的课本知识,对某一具体工程的某一专题进行设计。课程设计环节可分为理论学习部分和实践部分。完整的课程设计环节的理论学习,可以使学生综合掌握成本计划与控制的基本原理,掌握成本计划与控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掌握建设工程造价编制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环节的实践,可以使学生具有熟练使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和定额计价模式确定建设工程造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使用技术资料编写报价文件的技能,从而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巩固,应用技能得到提高,专业特色得到体现。团队合作则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2.社会实践环节的改进。鼓励学生在寒暑假和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和工程成本计划与控制相关的社会实践,努力拓宽实践渠道,例如可以发动往届毕业生和学生家长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利用网络资源主动寻找实践机会。学生可以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咨询单位和招标等单位进行实践。

三、总结

“成本计划与控制”课程属于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与后继学习的“建筑工程估价”和“安装工程估价”两门课程共同构成工程管理专业的成本管理课程体系,也是各种职业资格考试中的重点内容,在将来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对这方面的人才需求较大,而且他们非常重视学生本课程的学习成绩。课程名称的变化、计量计价规范的持续更新和新生事物对学生的不断诱惑,都对“成本计划与控制”课程的教学产生了较大的冲击。为了更好地培养出工程管理专业本科人才,满足工程类用人单位需求,“成本计划与控制”课程体系应从教材的选择、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手段的更新、教学内容和课程实践的合理设置等方面联合入手,努力顺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紧紧跟随国家、行业的各种工程计价规范、费用构成等政策的变化,深刻理解各省计量计价规范的调整,不断更新教材内容,选择计量计价标准前后统一、实践性强的最新教材,同时积极利用线上、线下各种优秀的教学资源,发掘先进、易懂的辅助教学工具,持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采用各种形象生动、对学生吸引力大的现代教学方法,还要努力丰富实践教学方式,引领学生进行专题性和综合性相结合的课程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专业知识扎实、操作技能良好、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能够从事全过程工程成本管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还有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基础设施发展还有很大潜力[Z].(2019-9-17)[2020-03-05].

[2]孙煜,何苗.今年交通基建项目密集批复,项目总投资额超7520亿元[Z].(2019-10-15)[2020-03-05].

工程造价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程造价;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6-0046-03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广州大学工程管理专业造价方向在人才培养上“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目标保持一致。广州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相关的经济、管理与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一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作为其中一个专业方向――工程造价,以培养造价工程师为目标,需要在人才培养中开创新的教育模式以培养“卓越造价工程师”。国际上工程造价专业人士有造价工程师(Cost Engineer)和工料测量师(Quantity Surveyor)两大类,已有200多年历史,且形成了与执业制度一体化的相当成熟的高等教育体系。而在我国,造价相关专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造价师执业制度开始于1996年。作为本科专业,2003年设为教育部目录外专业,2012年专业目录调整后成为基本目录专业。因此,培养与国际工程造价体系接轨,适应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特别是如何打造“卓越造价工程师”是相关高校的迫切任务和历史使命。目前,全国开设工程造价的本科院校已达170所,高职高专院校数量更榕哟蟆R怨愣省为例,三所本科院校和29所专科院校每年招生人数3000余人。高职院校学生毕业时要取得毕业证和原造价员证双证。他们定位是培养造价员,造价行业的一线技术人员。而本科院校的造价专业定位是造价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的基本业务能力包括工程估、概、预、结算、竣工结算和决算的编制与审核,工程量清单、标底价、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的编制与审核,工程合同价款的签订及变更、调整、工程款支付与工程索赔费用的计算等。这些业务知识的学习分别在相关专业课程中进行讲授,而这些专业课程的学时非常有限,以广州大学2013级工程管理造价方向人才培养计划为例(见表1),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合计为57.5学分,占总学分数的35.1%。尽管授课教师努力地在有限的学时中加大信息量,学校也提倡加大实践环节,但就整个教学计划看,依然存在着实操训练不足的问题,与实际工作脱节。

二、关于“卓越造价工程师”的讨论

国家建设部令第150号《注册造价工程师管理办法》非常明确地指出了注册造价工程师执业范围,为工程造价专业毕业生就业指明了方向,也明确了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学习和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领域。然而,造价专业卓越人才的卓越之处体现在什么地方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我们不妨根据造价工程师的工作业务范围分析一下造价工程师的执业能力,进而分析这些执业能力是通过哪些工作体现出来的,相应的各项工作能够出色的完成,与普通专业人员相比应更胜一筹,具备这样工作能力的造价人才应属于卓越人才之列。工程造价专业人员可分为三类,一是有上岗资质的造价人员(造价员已取消),是具备工程技术和工程经济基本知识的基础人才,主要从事计量计价工作,要能熟练编审工程概、预、结算。二是造价工程师,是行业的技术骨干,除基本业务外,能进行造价分析,可采取一些办法有效地控制造价,能胜任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可行性研究等工作,部分参与国际工程管理。三是为数不多的深资造价工程师(目前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认定了两批共500余人资深会员当属此类),是具有丰富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型人才,主要从事大、中型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对规范行业行为、完善行业制度、促进行业发展发挥作用。从工作岗位上看,“卓越造价工程师”就是能够胜任中、高级专业人才岗位的专业技术骨干。

《中国工程造价咨询行业发展报告(2015版)》经过调研后总结出:三本院校的技术类课程比重大于一本和二本院校;一本院校管理类课程和经济类课程多于二本和三本院校。这说明三本院校更加注重对学生造价技术能力的培养;等级越高的院校越注重培养学生管理能力和经济能力。然而,工程造价专业人员所从事各项工作都需要从基础工作做起,逐渐朝着各自的定位发展。做进一步分析,我们需要确定造价工程师岗位所从事工作的知识背景是通过哪些知识点来学习,通过哪些课程来讲授,通过哪些训练得以巩固和提高,最后具体落实到哪些实践类课程,通过哪些实践环节去付诸实施。从事计量与计价基础性工作,离不开工程技术知识的学习和工程计量与计价实操技能的训练,相关内容的开设课程主要包括工程识图、工程测量、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工程项目管理、施工技术与组织、定额原理、计量与计价等。从事中、高级专业人才岗位的工作,能胜任项目管理与合同管理、可行性研究等工作,参与国际工程管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为政府决策服务等,在大学阶段,需要夯实理论基础,包括管理学、经济学、法律知识体系等。对于工作业务部分,要学习造价管理、合同管理、国际工程管理、项目投融资、可行性研究、风险管理、FIDIC合同等课程并进行适当的课程设计训练。

三、基于校企合作框架下开展工程造价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

从以上分析看,这些课程知识的学习需要可行的途径。经过对多所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培养计划课程设置状况的调研,本科院校为使毕业生尽快适应工作岗位越来越注重实操技能的培训。但在四年制大学本科学习期间学分和学时有限的状态下,再通过增加实操技能训练的实践课程的科目和学时就受到制约。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不少院校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将学生的假期利用起来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到企业实习;在实验室学习造价软件强化电算化训练;以赛促学地举办竞赛或参加相关竞赛等。这些活动部分促进了学生提高实操技能,强化了“工程师”的训练,但如何造就“卓越”工程师还不够系统,需要做进一步探讨。

首先,“卓越造价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行业标准是什么?按照林健教授(2010)设置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标准体系看,“卓越造价工程师”是工程造价行业这个专业领域卓越工程师培养需要达到的中观要求。开办工程造价专业的各所高校有着不同的学科背景,但在培养“卓越造价工程师”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最基本的通用的合格标准,这个基本的通用的合格标准需要在专业规范的基础上加以“卓越化”。《高等学校工程造价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5年版)致力于规范内容最小化,满足基本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要求。它作为工程造价本科专业教育和人才质量国家标准化的一种形式,提出了对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工程造价专业本科学生应学习的基本理论及应掌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规定了开办工程造价本科专业的高校应达到的基本标准和要求。“卓越造价工程师”人才培养规格就需要在专业规范培养规格的基础上进行提升,特别是培养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综合素质三大方面的全面提升。对应专业规范用语,应增加“较好地”了解或熟悉,“熟练地”掌握等词语以示区别,但更多地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手段上将“卓越”的理念加以贯彻,通过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的知识融合与能力提升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其次,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内容分为知识体系、实践体系和创新训练三部分,专业规范中的教学安排有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活动等形式。除课堂教学外,实践教学和课外活动等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而基于校企合作框架下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方式,恰恰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既能够促进执业能力与工程造价卓越人才的有机结合,在实践中还可以注重各项业务能力、沟通技能、职业操守的培养,最终落脚于“卓越”人才。第三,基于校企合作框架下工程造r人才的培养方式需要对原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在造价工程师执业能力标准基础上,进行执业能力标准和课程体系的对比,分析原培养方案的优势与不足,按照“卓越造价工程师”培养的行业标准完善原有的人才培养计划,调整课程安排。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探索校企合作的新形式,通过建立工作室、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课堂、学生到企业实习等多种形式,搭建课堂与就业岗位的便捷通道,在校期间就设法为学生创造与企业无差别的学习工作环境,使学生带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专业知识和进行实操训练,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校企合作框架下工程造价人才的培养模式需要对大学四年进行整体考虑,合理部署和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与合作培养。其中重要的一项是要让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来。企业相比高校更加了解社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能力的需求,能够找出学校培养人才的短板。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加以弥补和改善,提高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此外,具体采用的合作形式,一是建立工程造价工作室,由教师、企业工程师、学生共同组成工作室团队,在按人才培养方案和学校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进入工作室开启新的学习模式,在工作室中采用研讨、完成实际项目、或采取师傅带徒弟式的学习方式,快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融入企业环境进程。二是可以利用假期时间,让学生以实习生的身份到合作企业参观、见习,增加感性认识;在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环节,直接进入合作企业实习。几个阶段、多种方法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有一片理论联系实际的土壤、施展所学知识的天空,尽快成长为合格的专业人才,进而朝着“卓越”人才迈进。

四、结语

工程项目价值形成过程与一般商品的先生产后定价进而交易相比,是先有交易和价格,后生产实物。因而,工程价格的合理确定成为工程建设中的关键,造价工程师的职责和地位在建筑市场中凸显出来。对于工程造价专业(方向),多数学校的教学计划从满足培养最基础工作的需要出发,过于偏重近期技能培训,缺乏对远期能力的培养,缺少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知识积累,发展后劲不足,缺乏成为“卓越造价工程师”的动力。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培养的是潜在的“卓越”人才,而非一出校门就直接胜任前文所讨论的“卓越造价工程师”的岗位。在校期间更多的是培养具备“卓越”能力的素质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再基于企业环境的实践,更快地成长为“卓越”人才。

基于校企合作框架下工程造价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创新教育,需要人才培养规格的准确定位,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人才特色,这样工程造价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模式才有生命力。工程造价专业应用性强,培养的专业人才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在校企合作框架下,一是能够把企业实际需求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满足市场需要;二是为在校生提供一种新的学习模式。通过校企合作框架下工程造价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旨在多年工程造价专业(方向)建设的基础上,结合“卓越工程师”计划,探索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条件下对造价人才需求的,与执业制度一体化的工程造价专业的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1]编委会.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M].中国计划出版社,2016.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研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3]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

工程造价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 发动机构造与拆装 应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7C-0153-02

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生为中心、行动导向的教学和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行动导向教学有三个层次,一是实验导向性学习,目的是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如传统的实验教学和技能训练;二是问题导向性学习,目的是培养技术思维能力,如谈话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三是项目导向性学习,如项目计划教学法和引导课文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行动导向教学法主要包括头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引导课文法、项目教学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等。

一、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教材分析

教材选用由付金文主编的《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工作页》,该教材较好地按照人的职业成长规律编写,设计理论实践一体化的学习情境,通过引领学生完成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工作页》的10个学习任务如图1所示。

这10个学习任务既是相对独立的,相互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从学习任务的难度来看,它们体现出从概括性知识(如学习任务1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过渡到细节系统化任务(学习任务2至学习任务9,越到后面学习任务的系统化程度越高),最后的学习任务(任务10发动机总装调试)是一个综合的学习任务。工作任务的整个过程分解为让学生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较完整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需按实际教学情况来设计。实施中,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并发挥学生的作用,师生一起进行教学活动过程的质量监控。学习目标反映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预期达到的能力水平,包括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每一个学习目标要落实到具体的学习中,学习过程要体现学生评价。如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工作页的填写情况和过程的质量控制等。

二、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

在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精选任务是整个教学过程成败的关键,好的教学任务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课程的学习任务体现了三个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其工作要素包含工作任务、对象和劳动组织方式等;二是完整性原则,从工作过程的任务描述、学习准备、计划实施到评价反馈;三是系统化原则,在教学中,按照完整的工作过程来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任务和目标要明确,获取与任务有直接联系的信息;师生共同设想工作行动的内容、程序、工作阶段划分和所需条件;师生共同从计划中确定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学生以小组合作或个体学习形式,在教师指导下或参考相关资料,按照确定的计划开展工作;采用合理方式对工作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全面评价工作过程和成果,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案。

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以工作页为载体,从汽车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出发,明白教学内容的“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面对真实工作任务,学生能主动想问题并能解决问题,学习过程也不再是单纯技能的培养,而是培养综合的职业能力。

(一)教学准备

在教学资源准备方面,首先,需要建设一体化的教学场所,包括集小学习区、分组学习区以及模拟企业工作环境设置的资料查询区、工具存放区。其次,要提供大量相关的参考书、维修手册等资料。这种开发式的学习媒体让学生有了充足的学习空间。在设备方面,配备了相应的丰田5A-FE发动机台架、示教版、发动机的零件总成、通用和专用工具等。一般配备8~10套,确保每组一台发动机,5~8人一组,配备有两位教师,其中一位教师必须具有企业生产实践经验。两位老师在同一个教学场所组织教学,并根据各自的特长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担当不同的角色。

(二)明确学习任务

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了解任务的内容结构,然后接受任务,针对需要完成的任务,学习一些概括性、的知识技能,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然后根据工作页提供的计划以及工作流程图实施,最后对学习效果实践评价反馈。教师创设情境并和学生回顾活塞和连杆在发动机中的结构和功用,教师引出工作任务:如何去拆装活塞和连杆。引导学生讨论活塞和连杆的装配关系、在发动机中的作用、拆装时所需工具及要注意的问题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讲解任务结构,让学生对本学习任务有一个完整的初步认识。如“在任务1中,打开发动机舱盖,让学生观察发动机主要零件的外形结构,了解发动机的主要类型和区别,注意拆装过程中的工作安全和现场管理等”。在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后,师生共同划分学习小组,不同的学习阶段,可采用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的不同分组方式进行。

(三)计划与实施

在计划与实施阶段,学生在工作页的引导下,有序、可控地自主学习。引导就是提出学习问题,让学生有目标地在学习资源中查找到所需的专业知识,思考并解决专业问题。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知识的学习结合在一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习任务的策划者、学习行动的组织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制定计划与实施计划的咨询者、学习过程的监督者。计划与实施阶段的教学并不等同于传统的实验课。其一,它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而不是零散的技能点的训练或是对已有理论、经验的实验论证。其二,它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比如在学习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时,学生在学习准备阶段学习了曲柄连杆机构的结构、安装位置等,在计划实施阶段将进一步学习工作原理、拆装活塞和连杆时所需的工具、活塞位置和拆装步骤、清洁整理工具和复位、协作工作等。让学生在工作页的引导下,根据自己讨论拟定的工作方案和工作步骤,在组内进行合理分工,然后实施方案。由于工作方案是学生自己讨论而形成,有效激发了学生对发动机构造与工作原理和拆装实践技能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在工作过程中加以适当引导和帮助,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装配过程的严谨性和安全性。在计划与实施阶段,除了继续强化学习准备阶段所培养的关键能力外,还注重学生在学习工作中的组织与完成任务的能力,自信心和责任心的培养。最后是评价反馈阶段,师生根据不同阶段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进度。新课程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而要让学生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价,一方面要让学生建立起高度的责任心,学会正确自我评价的方法,另一方面还要制定积极的约束机制。

(四)教学评价

在行动导向教学中,效果反馈与评价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本阶段主要是对工作任务活动的回顾、评价、分享工作成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工作过程和成果,找出自身的不足。通过回顾和总结,对学生作出客观的评价。通过分析评价,让学生在分析过程中思考,巩固已学习过的构造理论知识,熟悉工作过程和步骤,增强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可运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两种方法进行。以过程评价为主,关注学生工作过程的质量和完成任务的能力,先由学生对自己的工作过程与结果进行自我评价。结果性评价主要用于评价学生是否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过程性评价主要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工作态度等。评定可从教师、工作组间、组内等多方面进行评定,各有所则重,引导学生学会多方面去评价。学生学业评价方面,老师要找到合理的评价机制。设计的评价内容力求体现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采用多种考核方法。

三、行动导向法的教学效果

学习任务实施后,大多数学生能达到学习任务目标,能提高相应的职业能力。如:能掌握发动机各系统的基本组成、作用及工作原理;识别汽车发动机各系统外部的主要零件;能正确使用通用工具及相关专用工具;能识别发动机内部各机件装配关系并总装发动机;学会总装竣工后的质量初步检验。学生提升了综合职业能力,为学习下一阶段的专业知识及相关作业奠定了知识和技能基础,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基本能具有完成工作的方法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相互合作、运用维修资料等方法,能制定和实施计划;能增强学生的工作质量意识;通过多种评价形式与教学反馈,找到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查找学习原因,找到改进学习的方法,明确以后学习要努力的方向;能达到完成任务的相关工作要求;能自我评价与反馈,遵守“5S”企业现场管理,具有环保、安全生产意识等。

总之,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将学生作为教学中的主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武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拆装工作页[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工程造价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首先,《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改革对于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已是一个制造大国,而且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过渡阶段。企业对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生产管理技能的要求大大提高。而当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生产计划与组织》等生产管理类课程在人才培养上过多地参照本科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本科教学的思路授课,教材、课件甚至都没有变化。这样的行为无视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的差异,往往导致培养出的学生难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其次,《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在整个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该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生产计划制定、生产作业控制和生产过程组织的能力,是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物流管理专业所开设的采购管理、库存控制、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调度、供应商管理等方面的核心课程都必须以企业的生产计划为基础进行,同时,生产组织也与物流管理各项工作密切相关。该课程学习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物流管理系统知识的掌握。再次,《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减少高职学生学习的枯燥感。一些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教学的理论与中国企业生产管理工作严重脱节,过多地注重理论知识,课程实践太少。高职学生具有基础薄弱、自学能力差等特点,他们一旦对一门课程缺乏兴趣或者感到吃力,往往就会失去信心,产生厌学心理。另外,《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改革有利于拓宽高职教师进行高职课程改革的思路和视野,提高其教学理论水平;该课程改革的实践还可以帮助高职教师有效掌握课程改革的理论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也有利于高职教师将课程改革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其他高职课程的改革,从而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

二、《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开设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课程在内容设置上缺乏针对性。该门课程在传统的教授过程中还存在过于侧重生产理论知识、缺乏足够的实践内容、许多内容还停留在概念层次上等问题,忽视了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比如生产计划的制订,内容中着重讲的是生产计划制订的方法,而没有考虑到该方法是否就是企业制订生产计划时所使用的,更没考虑到学生毕业时能否靠这些技能打动企业。还有一些教师在授课中不按照教学目标授课,课程内容杂乱无序,对学生需要掌握什么技能以及将来从事物流工作岗位需要何种生产管理知识缺乏认真调研、分析及论证。

第二,课程实训场地建设所需的教学资金紧张。《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的很多实践内容都是离不开车间、生产线和工作地的,但高职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场地的投入集中在仓储、配送等方面,往往缺乏足够资金来建设《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实践所需的校外实训基地和校内模拟实训室,因而教师们在讲授课程时更多地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进行授课。

第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过于单一,教学模式缺乏创新。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该门课程的教学仍然遵循传统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缺乏创新,将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当做生产管理专业的学生来培养,没有充分考虑到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针对物流管理专业教学目标的要求,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案例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和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如ERP、企业沙盘模拟等软件工具)。

第四,教学效果评价手段过于陈旧,评价面过窄。一些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所开设的生产管理类课程教学效果评价大多集中于最终的结果评价,缺乏对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态度及行为的评价。教学考核的手段基本以试卷考核为主,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手段。这直接影响到课程改革效果的提高。

第五,教师缺乏生产管理实践经验。很多担任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的教师根本无任何企业工作经验,在课堂上通常是传授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强调书本知识的灌输和纯理论的探讨,忽视了对学生分析和处理实际能力的培养。由于老师对企业缺乏感性认识,在案例分析中也做不到深入浅出,使知识变得生硬而抽象。这种状况往往会使学生对课程感到索然无味,产生厌学心理。

第六,教材建设滞后,不能满足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目前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所使用的生产管理类教材种类繁多,但大多都是纯理论性教材,并且知识过于陈旧。有一些高职课改教材往往是在教材内容中插入案例或习题等内容来凸显教材的实践性,没有考虑到该教材是否真正适用于企业,也没有考虑生产管理知识各个部分内容间的关联性,如编制主生产计划这一部分内容,仅仅谈编制主生产计划的方法,而没有谈综合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计划的编制如何结合起来,这样就会使学生学习课程时缺乏系统性。

三、《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改革对策

1.课程改革基本思路

《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改革可以借鉴“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思路,依托行业、企业进行行业调研和行业实践专家访谈,在确定工作岗位群的基础上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并归纳制造企业中物流管理工作岗位实际工作任务中所需要的生产计划与组织方面的知识、能力、素质,然后由行业和学校组成的教学团队共同开发课程,面向生产物流、生产管理职业岗位设置课程结构与内容,以物流管理工作所需的知识来精心选取教学内容。按照“认识生产及生产过程———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计划编制———生产作业控制———生产计划软件训练”的顺序组织教学,着重培养生产计划制订、生产作业控制、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计划软件的运用四个方面的关键能力。

2.教学内容的组织安排

将整个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企业生产计划与组织职业情境体验实训》(校内实训)、《生产计划与组织》(理论课程)、《企业生产计划与组织综合实训》(校外实训)三个教学单元。《企业生产计划与组织职业情境体验实训》共40学时,此实习一般宜安排在《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教学前期。通过组织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到企业现场参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企业生产的工艺流程、生产物流及相应的工作岗位和现场管理的情况。通过体验实训,可以使学生对企业物流管理中所涉及到的生产管理知识有初步感性认识,了解企业组织架构、岗位职责、业务流程;使学生对职业有一定的认识,具备职业的心态和素质,为该课程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生产计划与组织》共64学时,教学内容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组织,并按项目教学法将课程内容分为八个项目,每个项目下分为一些具体的任务,见附表。按照附表的知识技能要求,学生通过完成学习型工作任务来学习生产计划、生产组织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并进行相应的课内技能训练。课程主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企业兼职教师为辅进行教学,有效培养企业物流管理人员所需具备的生产管理知识、技能。《企业生产计划与组织综合实训》共40学时,在《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教学结束后进行,包括课程设计实习和企业生产实践两个部分。课程设计实习,由教师组织学生到企业进一步熟悉企业的生产计划制订和生产过程组织控制的方法,调查企业的实际情况,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手段,理论联系实际,找出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和方法,完成课程设计。企业生产实践是指通过让学生参与学校内外部的实习实训基地的工作,使他们对实习企业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现场管理、生产计划的编制、生产作业控制、生产方式等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与学习,并形成书面的实结报告。

3.教学方法与手段

首先,课程的教学应主要通过建立适应教学改革需要的教材及电子课件、实训指导书、案例库、习题库等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来表现,有效满足学生学习和教学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贯彻任务驱动法,按照课程的八个项目中的各个任务展开教学,使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也能达到学习的目标,这有利于学生建立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为以后从事生产计划、生产现场管理和生产控制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课程实行应遵循“工学交替”的思想,采用将任务驱动与项目导向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校内设立真实仿真的职业情境,以企业真实工作任务为内容,将学习内容整合到真实工作环境中,以项目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也通过参加校内外的实训、生产管理知识相关的技能大赛、顶岗实习等,提升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另外,课程应采用行动导向法实施教学,针对课程的不同内容,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模拟教学、情境模拟、工作体验等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在真实或模拟的生产工作情境中的演练,掌握企业在生产管理中的计划、组织、控制等方面的实践知识和操作方法,提高学生生产管理岗位上的职业能力。最后,课程中应注意综合使用多样化的教学工具,如企业经营沙盘模拟教具及软件、ERP模拟软件以及企业生产实训模拟室,结合模拟教学手段以有效的课程教学资源网来进行教学。教学资源网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案、多媒体课件、案例库、习题库、拓展训练资源库等在内的课程教学资源。

4.教学效果评价

根据《生产计划与组织》课程的知识结构和人才培养的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改变以往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方式。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理论知识评价与岗位技能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甚至可以引入与生产管理相关的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进行课程评价。这种评价体系能体现出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和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教学评价准确度和教学改革的效果。

5.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有计划地选派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到学校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践,让教师参与企业生产管理工作,有效提高教师的生产实践经验;还可以直接从企业引进高级专业人才充实到教师队伍中;或者邀请一些实习企业专业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通过这些高级专业人才发挥传、帮、带的作用,帮助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工程造价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论基础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的“在学中做,在做中学”的教育理论。它是一种以“项目导入、任务驱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方法。工程造价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工程造价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初步具有工程造价专业实际工作能力,具有工程建设项目土建、安装和装饰等专业的估价能力、工程招标标底和投标报价的编制及审核能力的高等应用型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这些技能中很大一部分都要与实践相结合,所以在工程造价的教学过程中,以实际的项目作为载体,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提高学生积极性。

1.项目与任务的教学设计

工程造价专业设计的项目,其出发点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其中要涵盖某一阶段教学目标完成涉及的知识,可以是一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可以是以某一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将几门课程整合成一门项目课程。考虑大多数学生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完成任务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将项目分解成一个个子项目,然后将一个个子项目划分成一个个较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任务实现总的教学目标。因此,项目与任务的设计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1项目设计时要结合实际,以应用为着眼点,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选取实际工程中的案例,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实际工程的运作,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巩固相关基础理论。

1.2项目和任务的设计要有目的性和可行性。

项目的设计应考虑到不同学生的特点、接受能力的个体差异和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掌握程度。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任务,实际应考虑从简单到复杂,以学生能独立完成为目的。

1.3任务的设计时分解重点和难点。

任务的大小、知识点、重点和难点都应该考虑进去,不宜在一个任务中出现过多知识点,同时任务量不应太大。任务的实际以学生掌握和使用知识、思想和方法为目的,同时能够对知识点的认识理解有个升华过程。

综上所述,进行项目与任务设计时,要以学生为中心、兴趣为主线,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并学以致用,触类旁通。

2.项目与任务的教学实施

2.1项目导入。

项目教学开始时,选取实际工程中的造价事务和一套施工图纸,根据规范将项目合理地分成若干教学模块(子项目)。比如钢筋工程、基础工程、砌筑工程,同时介绍整个工程、模块及任务之间的内在关系,使学生能够对实际的工程项目有整体了解,同时认识和把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工程造价的职业能力。

2.2任务驱动。

基于任务驱动的学习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2.2.1学生分组。

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小组成员的合作技能及学习任务的难度,进行合理分组。把不同学习能力、学业水平及具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分到一个组,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优势互补。

2.2.2设计情景,提出任务。

根据实际的工程项目,进行不同的项目划分。例如模拟招标过程、投标过程、算量、计价等实际工程中的各个环节。

2.2.3学生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除了学习知识以外,每个组员还要与其他组员相互协助合作,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承担工作任务。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应该让每一个组员都能体验不同的分工,在小组学习中,除了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不同的模块要求。

2.3分析任务,制订计划。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教师精心设计的任务进行分析,对任务进行分解,通过小组成员的讨论,制订任务完成的详尽计划。此计划作为学生学习情况评价的因素之一。

2.4小组协作,完成任务。

小组成员根据制订的计划和分工情况,开展学习,学习过程要有阶段性成果。阶段性成果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进行组间的经验交流,通过组内交流不断完善阶段性学习成果,从而促进任务的圆满完成。

2.5上交成果,考核评价。

项目任务成果上交之后,让学生先自评、互评,再由教师对学生算量的完整性、准确性进行全面评价,对学生完成的优秀成果给予表扬肯定,对成果中普遍存在的不足总结原因。最后实施考核,成绩登记在册。

3.项目与任务的教学考核

在学习过程开始前,教师要根据工程造价专业的特点,分析学习内容、学习目的、学生的特征等。根据项目要求精心设计学习任务,制定评价标准,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能够进行适时的自我评价,使形成性评价贯穿学习过程始终。

评价既要注意对技能和成果进行评价,又要对学生的态度和方法进行评价。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角色,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

评价既要有形式性评价,即任务阶段性评价;又要有结论性评价,即整体项目设计与制作的结果。

评价的形式多种多样,应尽量突出能力为本的考核方式方法。

同时,为确保“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工程造价课程和课程体系建设中得到有效体现,必须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

工程造价学习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课堂教学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170

1 引言

课堂教学是传播知识的主渠道,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方法的重要途径。而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在以课堂学习为主的大前提下,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直接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效果的提高,学生能力的培养[1]。尤其是高职教育,教学过程必须以为社会输送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此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与应用尤为重要[2]。

2 《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课程性质与地位

《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是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研究建筑产品的实物形态在其建造过程中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研究建筑产品造价的构成因素。这门课程的学习须有其他多门专业课程做支撑,比如《建筑工程构造与结构施工图识读》,如果没有良好的识图基础,以设计图纸为重要计算依据的工程计量就无法进行;再如《建筑施工技术》,不懂相关的施工特点,工程计量的学习就非常抽象,工程计价就会出现漏算、少算等问题。总之,《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课程涉及经济理论、经济政策、施工技术与管理知识,是一门系统性、政策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

3 《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课程教学方法的探索

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完全是灌输式的,它对教学对象的要求比较高,即被传授对象当时当地的心理状态要比较放松,注意力要相当集中等等。而高职院校的学生的特点就是自制力相对较差,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擅长学习,如果完全沿用这种教学方式只会出现上课分神、睡觉或者看小说,甚至出现厌学情绪,学习效率低下等情况。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以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促进个人发展为目标,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探讨。

第一,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教学内容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信息量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工程造价基本理论、计量和计价三大块内容。工程造价基本理论的内容比较多,主要包括工程项目费用的构成、计价规范介绍、消耗量定额以及费用定额应用介绍等基础知识,还包括建设各阶段工程造价内容及确定方法;而计量与计价是根据建筑工程的不同部位按照规范和定额规定进行工程量的计算,最后根据各个单位的实际能力,参考定额和市场价格进行组价,内容也很多。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根据学生的就业岗位进行合理选择,由于工程造价主要面向的职业群体为建筑安装工程的造价编审人员,所以把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工作作为第一目标,重点抓住计量和计价的学习,其余作为学生课下的自学内容。这样就会使学生目标明确,不会出现泛泛而学、没有重点的现象。

第二,紧紧围绕教学大纲,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采用案例教学法组织课堂。《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属于计算类课程,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记忆大量的计算规则和套价规则,如果单纯讲解这些,理论性太强,而且枯燥无味,这种教课方法不适合我们高职学生。学习的最佳效果应该是学习知识的一方能够愉快主动地获取知识。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相对较弱、积极性不高的特点,如何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通过这门课的实际讲授,我们发现案例教学方法收效显著。

案例教学就是每堂课上课前都设定一个大家可以完成的简单案例,在上课前明确这个案例的某一部分是这次课堂需要计算完成的目标,然后根据班级情况,分成3~4人一组,首先需要每个小组制定各自的工作计划,然后小组内部分配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从旁辅助,根据每组同学的表现教师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制定计划的过程同时也是分析问题的过程,可以让每位同学真正行动起来,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学生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制订工作计划的能力。第二步,计划做好以后,会面临一系列专业问题,比如案例中的某个工程量的计算规则是什么,套用定额时单价的筛选等等,通过摆在面前的真实困难引出新的知识点,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最后一步,每位小组成员根据新知识完成最初制定的计划,教师给予评比。每次课结束之后的教师评比既是对新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强调,也是对理解上有偏差的同学的一个纠正,同时对做得好的同学及时给予肯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第三,增加课下学习环节。根据《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这门课程的特点,仅仅依靠有限的课上时间是无法完成的,如何有效利用课余时间也是提高这门课程学习效果的一个关键。丰富的网络资源能够帮助学生将课堂知识在课外得到有效延伸,而且简单的任务以及网络的魅力可以吸引学生,激发兴趣。所以,根据每堂课不同的知识点,可以给每一组布置不同的课下任务,通过不同的造价网站查阅资料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大量资料的阅读、筛选无形中就为他们补充了很多内容。完成了知识巩固记忆的目的。同时,通过这种潜移默化式的引导,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这也是每个学生实现个人持续发展,以及每一种职业要求所必备的基本能力。

4 结论

通过《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课程教学,在简化知识,抓住重点之后,以案例教学为主,穿插小组讨论、教师总结、适当奖励等,调动了每位同学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变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也锻炼了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在团队中的沟通协调性,为学生提供课下学习专业知识的网络资源,通过不同的问题熟悉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这都为同学将来从事工程造价相关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瑞枝,蔡婷.浅谈高职高专高等数学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J].魅力中国,2010,(12):238-240.

工程造价学习计划范文第7篇

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课程中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模式;熟悉建设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掌握建设工程项目环境评价、建设工程项目综合评价、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建设工程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程序和方法;使学生具备进行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和造价咨询的基本能力。工程估价,顾名思义即为根据工程专案之实际条件、主观需求及客观限制估算出符合工程专案之合理成本。但随着角色之转换、工程进度之推进,估价之类型亦随之变化。基于估价之目标在于提供可行度高之估算成本的原则下作业,因此对于估价类型需作清楚之定义,以设定合理之假设与研究范围。工程估价作业为专案生命周期中相当基本且重要的一环,然而随着电脑技术的逐步成熟与不同理论方法之引进,如:统计理论、多元线性回归、案例式推理、蒙地卡罗模拟与人工智慧领域,工程估价的相关研究,已由传统详细估价阶段之成本分析及电脑技术发展,而回溯至构想规划及初步设计阶段的粗略、概略估价之成本估算准确性研究。一般而言,在相关理论之导入下,新建立之估算方法确实能够达到精确度提高的估价成果。Karshenas则提出以总楼层数与平均楼层面积的相乘模式为基础的造价推估模式。在AkintolaandAk-intoye对于影响工程成本概算因素的归纳,可将影响因素区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现地环境因素,第二类为主观需求因素。现地环境因素指的是经实际调查后,可能对于工程专案产生影响的现地条件、外在经济状况及周边环境影响等。而主观需求因素为业主对于专案建立之内容需求及规划设计单位之初步设计内容。可见建立关系模式系建立良好推估方法的主要研究取向。而推测变数的显着性与建立符合实质关系的推估模型则是推估成功的关键。

2任务驱动法下工程造价课程教学改革设计

任务是学生学习的直接要素,是问题提出的外在表现。根据学生的水平、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将课程知识面分为多个任务,机智巧妙地包含各个任务之中,用于激发和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不断深入探究的精神,使学生通过对个各任务的探究和完成养成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方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通过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学习水平以及学习兴趣,从现实出发针对某一问题或现象提出学习思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就是学生按照教师、教材提出的某些问题或自己的某些需要而去完成某项学习任务或工作。学生的学习动力来自于满足某种需求。学习目标要明确确立,学习活动有顺序、有步骤,有计划化的完成,学生全程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是对任务的设计。必须深入了解学习,领悟学科特点和大纲精神,并以教材为依据,认真规划每一项“任务”,先将这个大的课题分解成许多小的模块。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工程造价专业人员的素质和工作水平,因此,工程造价管理专业资格管理和专业队伍建设一直是电力行业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努力,电力行业已经构建了层次清晰、专业划分明确的电力工程造价专业资格管理体系。

1)设计(Enginee)r。除包括设计计算书和图纸外,还根据“业主的要求”中列明的设计工作,即项目可行性研究。

2)采购(Pro-cure)。可能包括获得项目或施工期的融资,购买土地,购买包括在工艺设计中的各类工艺、专利产品以及设备和材料等。

3)施工(Con-struc)t。一般包括全面的项目施工管理,如施工方法、设备安装调试及工作协调等。这种模式与前面所述的设计建造模式类似,但承包商往往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和风险,整个工程一般不再设置工程师,只由业主代表对项目进行直接的较宏观的管理。EPC主要应用于以大型装置或工艺过程为主要核心技术的工业建设领域,如通常包括大量非标准设备的大型石化、制药、能源等项目,这些项目共同的特点是工艺设备的采购与安装成为投资建设的最重要、最关键的过程,而工艺设备的采购与安装又与工艺的设计紧密相关。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或工作,将任务进行进一步的确立和更加具体化。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知识的获得是在一定的条件和情况下借助其他方面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当学生接受任务后,借助一定的方法和条件,产生了一种积极完成任务的动机和需求,将任务进行细致的分析,发现问题。由于任务是复杂的,凭借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难以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选择适当的有用信息。这时,教师应创设任务情境,提供与任务相关的学习资料和网上相关资料的位置等为学生完成任务指点迷津,积极培养学生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论

工程造价学习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运筹学;教学模式;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7)12-0114-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7.12.050[本刊网址]http:∥hbxb.net

一、引言

运筹学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解决工程问题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它运用已有的数学方法和科学技术知识,解决现实工程里所遇到的各种专门问题,为工程技术人员选择最好的工程方案提供定量的依据。运筹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如综合运用数学、心理學、经济学、管理学、物理学等方法。对于以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专业型”人才为办学目标的高校来说,在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中开设运筹学,目的就是通过运筹学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能够熟练运用运筹学相关方法来解决工程中的有关优化决策问题,如工期优化、费用优化、资源优化等,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方式和创新思维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运筹学的内容一般包括规划论(包括线性、非线性、目标、整数、动态规划)、图和网络分析、排队论、存储论、对策论和决策论等。

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数学专业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的内容相同,教学方法单一

我校有两个学院开设“运筹学”课程,信息工程学院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的工程造价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所学到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比较多,而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只学习了工科数学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这三门课程的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因此,两个专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能一概而论。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要注重运筹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讲解、定理的理论推导与实际应用并重,而工程造价专业的运筹学教学则应该重点介绍运筹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以及运筹学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而对于定理理论推导可以简要说明。

(二)不同专业的教学大纲、授课学时不同,教学的侧重点相同

我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运筹学的授课学时是72学时,而工程造价专业运筹学的授课学时只有48学时,要想讲授全部的内容是不可能的,因此,要结合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特点及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教学侧重点进行适当的删减,应尽量选择与工程实际联系比较紧密的相关内容进行教学,并结合工程中的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而对于一些定理的推导过程可以略讲,只需讲清定理的证明思路即可。

因此,针对以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中,要着重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两个方面进行改革。

三、讲授内容及教学方式改革的措施

(一)以工程实际问题为背景,恰当、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案例

考虑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结合工程造价专业的特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例如线性规划理论中,可以主要介绍线性规划模型及单纯形方法、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及灵敏度分析、线性规划的软件求解及应用举例;运输问题中,主要讲解运输问题数学模型及表上作业法、产销不平衡的问题及其求解方法、产销不平衡的问题应用举例;目标规划中,重点介绍目标规划的数学模型及图解分析法、解目标规划的单纯形法、目标规划的灵敏度分析及应用举例;整数规划与分配问题中,主要介绍整数规划问题特点及求解方法、分配问题及匈牙利法、整数规划问题应用举例;动态规划理论中,重点讲解多阶段决策问题、动态规划基本概念和基本方程、资源分配问题和排序问题;图与网络分析理论中,主要介绍图的基本概念、树和最小支撑树、最短路、网络最大流和最小费用最大流问题;网络计划理论中,主要介绍PERT网络图的绘制、PERT网络图的计算、关键路线和网络计划的优化和有关软件。

运筹学中涉及到的相关软件,如LINDO、MATLAB、LINGO和EXCEL等的相关介绍应结合工程中的实际案例进行讲解,要注重教学内容与工程造价专业之间的联系性、交叉性以及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对运筹学的相关分支的教学内容精细挑选,以工程为背景,选择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作为教学案例。

(二)TBL+PBL+“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TBL(TaskBasedLearning)是以课前布置学习任务为主要线索,将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与方法隐含在具体任务中,学生首先要分析任务,指出有疑问的地方、明确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体系,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进而,使学生在完成所给任务的过程中理解相应知识,并获取相关技能的一种方法。任务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基础水平差异由浅入深,还要有综合性、趣味性、真实性和可操作性,以便让学生参照所给出的步骤进行相应的操作,从而达到掌握与巩固所学习的知识点和操作技能的目的。

“翻转课堂”的产生源于美国的科罗拉多州的一所高中,因学校建在山区,气候非常恶劣,学生经常不能来校学习,为了让没来的学生能够学习讲过的知识,该校老师采用录屏的软件来录制课堂中的演示文稿及讲解视频,并传给缺席在家的学生自学。渐渐地,这种学生在课外或在家观看教学视频自学,教师在课堂与学生进行讨论、答疑辅导、指导学生完成作业的教学模式,就是“翻转课堂”的由来。针对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目标,设计出适合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学习资源和符合学生能力与知识水平的任务,明确学生应该获取的理论知识的视频。视频要具有资源容量较少、讲授的时间较短,且能满足学生对运筹学相关知识点的学习、按照需要选择要学习的视频,这样,既能查缺补漏,又能巩固强化知识的特点。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对教师的能力和学生的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学生学完每个章节后,教师需要以实际问题为基础,设计一些综合多个知识点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问题进行探究,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提出解决方案,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分析工程问题和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

以“单纯形法”的课堂教学为例。课前教师将单纯形法的教学视频和单纯形法课堂教学的PPT传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课外结合PPT自学视频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设计:

1.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1)单纯形方法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思路。(2)单纯形方法的表格形式。(3)求目标函数取最大值的线性规划的单纯形方法。(4)线性规划问题最优解的判定。

教学要求:(1)了解单纯形方法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思想。(2)熟练掌握单纯形法表格的基本形式。(3)掌握判定线性规划问题最优解的方法。(4)会用单纯形表格形式求解线性规划。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单纯形方法表格形式。(2)线性规划问题最优解的判定。

教学难点:(1)单纯形方法解线性规划的基本原理。(2)单纯形方法表格形式。

3.教学过程

课上重点解决教学视频中所提出的相关问题,布置综合性练习,辅导答疑,讲评练习。

(1)单纯形方法解线性规划问题与线性代数的哪些知识相关?(2)單纯形表格中初始基变量怎样确定?(3)在换基迭代过程中人基变量和出基变量如何确定?(4)最优解怎样判定?

四、结语

翻转课堂改变了教学结构顺序,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后时间,学生可以反复看视频,减少了课堂上讲授的时间,增多了辅导答疑的时间,实现了“个性化”教学,做到了因材施教,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任务的驱动下,实现了老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教学并重的教学理念,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PBL教学法注重学生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在课上交流讨论后,确定解题思路,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工程造价学习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 专业细分;教学模式;中等职业学校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1-0100-03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高素质的有一技之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这个培养目标突出了对人才培养的三点要求:一是高素质,二是相应专业一技之长,三是高技能,即“综合素质+专业特长+高技能”的专业培养模式。在中等职业学校实施“专业细分”教学模式,目的在于根据学生的兴趣及个体素质差异,分别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集中开设专业课、实训课,强化训练某个岗位群必需的各种技能。专业细分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拥有“谋生”的技能,具体来说就是要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有从事行业中某一方面职业的实际工作能力。

1 实施专业细分的必要性

1.1 学生综合素质相对较低

由于中职学校扩大招生规模,许多学校实行注册招生,普遍存在入学门槛低、学生基础知识差的现象。而工程造价涉及大量的计算工作,给许多学生学习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通过对工程造价专业中职毕业生的调查发现,中职学生毕业后真正从事本专业工作的不足半数,这部分学生通常是专业学得比较好的学生,但他们的工作状况也不容乐观,多数是辅助工作,以从事相对机械又繁重的工程量计算、钢筋的抽料计算工作为主,独立、准确的报价能力较差,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从事的是与建筑相关的工作,如施工员、资料员、质检员等。这些学生有的在学校学习较好但没有机会或者没有信心从事预算员工作,有的专业学习一般但有兴趣从事建筑这一行业。还有一部分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所学专业完全无关,这些学生大多数对本专业没兴趣或不想做相对较辛苦的工作[1]。

1.2 中职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大而全

我国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的劳动者,这个方向性的论断对大多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都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如河北城乡建设学校的工民建专业,其目标定位是培养施工员、材料员、测量员、资料员、质检员,而不是结构设计人员。毕业生最后一学期实行方向性教学,学生从五大员课程中选择其一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个目标定位非常贴切,符合中专层次学生的实际水平,也符合社会的需要。

目前,中职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为建筑、装饰、安装工程预算员。这个培养目标定位看似合理,然而经过分析就会发现问题:中职预算员与高职甚至本科之间的培养目标混淆不清,要求中职毕业生掌握某项专业的预算,如土建预算,已经是非常高的要求了,而现行中职教育的课程设置既包括建筑预算,还包括安装、装饰预算等,是沿袭以前对中专生的定位,片面追求专业设置的大而全,结果是学生样样都学,样样学不好、学不会。

2 专业细分教学模式的主要任务

根据我国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有一技之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可以这样解读:(1)职业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专门人才,而不是理论性人才,更不是通才;(2)所谓高技能人才,是相对于某个目标职业、某个具体岗位有较高的技能水平。这样就确定了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定位,然后根据培养目标考虑专业划分及课程设置。

专业划分是否恰当,是影响培养目标的重要因素。如何进行专业划分呢?国家建设对专门人才的要求,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以及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是决定专业划分的重要依据和决定因素。具体来说,就是要与产业对接,让工作岗位决定专业划分。在此,以工程造价专业为例,来进行专业细分与岗位对接的思考。

2.1 确定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

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应是具备工程知识、经济和管理知识与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复合型的专业人才。目前在实际工作中需要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基层人才层次,为基层工程造价管理专业人员,所从事的主要职业岗位为工程造价员;中层人才层次,其身份最低应为注册造价工程师,为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主要技术骨干;高层人才,为高级专业管理人员,这个层次的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应为资深注册造价工程师,主要从事一些大、中型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职工程造价人才培养规格应按第一个人才层次定位,把工程造价员岗位层次作为中职工程造价专业的基本培养目标,即毕业生定向为工程造价职业岗位(即造价员),要求毕业生能胜任造价员岗位,实现教学与职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2.2 细化工程造价专业培养方向

现行中职学校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方向是想给学生一个较宽的就业渠道,但是却忽略了一个事实:每个专业职位都要求学生在掌握该岗位任务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之上,再掌握其专业的预算方法技能。尽管预算方法是相通的,但这些专业的基础知识却不是交叉或重叠的,什么都要学,但结果却是什么都学不会。因此,应将中职工程造价专业进行细化,分为土建预算、安装预算、装饰预算等不同的专业方向[2]。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就业意愿,自主选择学习的专业方向,学校再根据学生所选方向,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方向性教学,为实现教学与就业零距离对接打下坚实的基础。

依据对接产业,根据职业岗位划分专业方向,灵活设置,有什么样的职业岗位就有什么样的专业细分方向。具体专业方向与职业岗位的对应关系如表1[3]。

另外,中职造价专业甚至还可以采取分层次教学模式,专业培养目标更加细化、具体。例如,土建预算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定位在钢筋抽料计算员上,因为本科生和大专生不愿意去做这种繁重而机械的工作,而一项工程中钢筋的价值比例非常重,必须准确地将它的量计算出来,而这样的技能是切合中职生实际能力和行业需要的。因此,能够准确计算钢筋的用量就成为中职毕业生在该行业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能。

3 专业细分教学模式的实施

3.1 确立培养方向

职业教育面向行业、面向社会办学,因此,在制定专业培养目标时要重点锁定某些岗位群,选择适合自己开设的方向,逐步打造自己的品牌专业和优势课程。根据工程造价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可以把工程造价专业细分为土建预算、安装预算、装饰预算等几个方向进行教学。

3.2 课程体系建设

明确了培养目标及专业方向后,下一步就应该围绕该职业岗位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来设计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建设不仅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同时还关系着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能实现。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依据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来设置课程,将培养职业技术、技能的专业课程作为核心技能课,为提高学生素质的文化素质课和学好核心技能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课,应服务于核心技能课,要切实加大这部分核心技能课程的比重。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程序大致如图1所示。

以上课程体系中各课程间相互关联,根据目的和功能不同,可划分为核心技能课、基本技能课、文化素质课几大课程模块[4]。

3.3 调整教学安排

分方向教学应以培养实践型、技术应用型、岗位操作型人才为目标,以技能教学为主,以培养“一技之长”为主导思想,求“专”而不求“广”。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应该抓住核心技能,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去学习与职业岗位直接关联的核心技能课程。根据表1所示的各细分方向所应具备的职业知识,可以看到这几个专业方向有一些基本职业知识是相同的,因此在进行教学安排时,可以将这些与基本知识相关的基本技能课程,在分方向教学之间作为工程造价专业的必修课程提前学习。以3年制为例来说明具体安排。

1)第一年:新生在入学第一年一起学习必修的文化素质课以及工程造价专业必修的基本技能课程,为专业核心技能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第二年:入学一年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专业学习方向,有针对性地学习学校开设的相关方向的专业核心技能课,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学期的学习,是在某方向上的进一步扩展,所开课程要反映本方向的系统内容,突出本方向的性质特征;

3) 第三年:学生离校进行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毕业时能顺利实现零距离就业。以“做”中学,学中“做”的方式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企业上岗培训的统一,实现“毕业即就业、上岗即能做”的教学目的。

3.4 专业细分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1)分班方式。实施分方向教学,必然要按学生所选专业方向分班实施教学。课上,教务部门可根据学生自愿报名选择的专业方向,建立不同方向建制的教学班实施教学。课下,为方便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保持原班级建制不变,学生仍在原班教室上自习,在原班宿舍休息,方便班主任或辅导员与学生沟通。当然,也可以在新生入学时就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细分专业,学校再据此进行分班。

2)积极的分方向就业引导。在第三年的时候,学生即将顶岗实习,步入职场。因此,在分方向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就业,除了开设《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这样的课程外,还需要针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开展与本专业相关的岗位介绍,指导学生制作简历,对学生面试技巧进行指导,以确保各专业方向的学生能够找到理想的工作,保证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总之,这种专业细分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专业针对性,有什么样的工作岗位就有什么样的细分专业,体现了职业性;工作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专业技能,就开设什么样的专业课程,体现专业性,对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起到了促进作用。另外,实施专业细分在提高学生就业率、实现毕业生零距离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蔡胜红.中职工程造价专业培养目标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9):40-41.

[2]徐秀华.谈“大专业、小方向”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J].辽宁高职学报,2010,(2):16-17.

工程造价学习计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造价综合能力实践教学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base construc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al estate industry, the project cost professional personnel is demanded in an urgent increase. But the ability of graduates of Relevant professional is still weak, with the reason of weak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inferior practical ability. The paper analysis the problem of cost management to explore the way to enhance the practical abilities of student through teaching reform, in order to provide appropriate recommendations for university-related professional teaching.

Keywords: Cost; comprehensive ability; practic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前言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随着国家对基础建设投资规划的增加和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工程造价人员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专业造价人员却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企业迫切希望高校能够培养出各种专业型的人才,来解决可行性研究、设计、招投标、施工中遇到的造价问题。但据调查,目前造价方向的毕业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不扎实、实际动手能力低等诸多问题,针对此种现状,本文通过对某校工程造价相关专业进行分析,探索有利于培养实践型造价人才的教学模式。

1.工程造价概述

1.1 工程造价内涵

工程造价是指进行某项工程建设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工程造价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工程造价是指投资者为了获得项目的预期收益,从建设项目最初的策划阶段、经过分析决策、设计、施工、竣工直至交付使用等各个阶段所花费的全部费用。而狭义的工程造价,是指为了完成一项工程项目,预计或实际在劳务、技术、工程承发包市场上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即通常的工程承发包价格。

1.2 某校工程造价相关专业教学现状

从工程造价的内涵可知,工程造价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工程造价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应该贯穿于全过程工程造价,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招投标、施工、竣工阶段提供概算、估算、预算和审计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但从目前的我校的培养目标现状来看,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涉及的是招投标和施工阶段所涉及的能力,即算量和计价能力,不能或很少能为全过程造价管理提供相应人才。

2.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人才培养匮乏的原因

从目前本校的工程造价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涵盖全过程管理,课程设置均有相应规划,但根据毕业生从业方向情况调查,普遍从事的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出现该种状况的原因如下:

2.1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差异大

从我校的专业设置来看,与工程造价有关的专业本科主要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科主要涉及建筑经济管理、建筑工程管理,但是由于学校工程造价相关专业开设时间不长,专科学生文理兼收,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教学难度相对较大,有的学生甚至到大三都不知所学专业以后从事的方向,特别是专科学生,本身对理论内容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差,无法达到培养全过程造价管理人才的目的。

2.2 前置课程基础薄弱

对于三本和专科的学生,学习能力相对较弱,理论教学过多,无法让学生深入体会,造价的编制需要建立在对CAD,构造识图,房屋建筑学,施工课程的学习,由于前置课程基础不扎实,通常会出现在造价课程中反复给学生复习相关内容,课程进度相对较慢。

2.3 相关实践了解过少

工程造价课程在理论课程讲解后虽辅有课程设计,但由于课程时间相对较短,学生在学习专业课时缺乏相应的观感认识,以致空间想象能力薄弱,在课程设计中表现的尤为明显,通常出现图纸看不懂,造价更无法进行。此外,对于策划、设计阶段所涉及的实施过程学生均无概念,在对该阶段的造价管理进行介绍时,学生理解能力更弱。

2.4 软件操作能力有待加强

由于工程造价管理相关专业人数众多,因此,在对学生的软件操作的课程安排上相对较少,如此将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差,毕业后缺乏实际动手能力。

除此以外,相关课程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以致学生知识体系的衔接困难,缺乏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总体”认识,从而导致学生综合能力较差,缺乏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的探讨

为了提高我校工程造价相关专业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满足企业对工程造价专业人才的需求,本文针对我院工程造价管理专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教改措施以加强本校工程造价相关专业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满足学生自身的培养与锻炼,满足社会企业对专业型造价人才的需求。

3.1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高校毕业生也愈来愈多,很多学生成为工程造价相关专业的一员很多时候是由于家长对建筑业发展和工程管理相关专业的憧憬,学生本身对专业的兴趣不大。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就成为制约学生学习的关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须从进入高校开始,在专业概论的第一节课开始,引入建筑工程相关案例,向学生生动介绍该专业的未来前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3.2 增加基础课的实践认识

学生的基础课程薄弱,原因主要在于观感认识相对较少,空间想象能力薄弱,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加学生认识工程的机会,在学习工程造价前置课程的时候,应更加注重学生对工程实体的认识,借助模拟工地和预算软件来加强对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的建筑、施工图的图纸的认识,为工程造价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3.3 借助项目管理软件增强全过程管理的操作

对于策划、招投标知识了解的匮乏主要在于实践较少,为了增加该方面实践,可以引入项目管理相关模拟软件,如广联达沙盘来增强学生对建筑工程各个阶段工作内容的深入了解,为后续造价管理的学习铺垫。

3.4 增加计量和计价软件的操作

在工程造价信息化发展的今天,造价软件的熟练掌握是工程造价毕业生的必备能力,为了增加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可以引入多套工程计量和计价软件,将工程图纸分发给每位学生,给学生安排更多的课时去操作,完成一整套工程的预算的操作,通过实训解决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3.5 增强师资水平

教师的教学水平在整个教改中也处于重要的环节,在各方面硬件都配备的情况下,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教学水平是能否培养工程造价专业型人才的关键。教师水平的提高通过培训和加强高校之间、校企之间的合作学习来提升,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以实现教师与人才培养的接轨。

结束语

总之,工程造价人才的教学改革能够增加我校工程造价相关专业学生的专业型水平,能更好地提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校工程造价相关专业的建设,使学生在学习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好的为就业服务,从而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积累与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马旭,璐. 关于高职工程造价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01.

[2] 郭志涛,师旭超,李进涛.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生教学计划优化[J]. 高等建筑教育. 2005(03)

[3] 张洪青,杨洋.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 中国电力教育. 2010(S1)

[4] 张炯,张敏莉,姚胜,戴勇.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特色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05(04)

作者简介:

工程造价学习计划范文第11篇

关键字:电大 工程造价 实训 运用能力

前言

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工程造价行业人才的市场需求。电大以符合国家建设需要的应用型工程造价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培养从事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的技术性人才。学生不但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较强的实际运用与动手能力。本文结合电大教育的实践与学生身上的问题出发,对如何提高电大工程造价类专业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进了阐述。

一、课程设置环节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学生所学课程的设置非常重要,课程设置应以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市场需求为导向,按照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专业设置和调整,深化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改革,加强管理,形成特色,从而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

(一)专业应用性要强

对于电大的学生,由于在工作中原所学知识不能很好的满足自己的需求,必须要提升自己的学历以及工作能力,在事业上上一个台阶,而且电大学生的素质层次不齐,因此,对电大的课程设置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要求更为严格。建立完善的造价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确定教学计划课程时,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突破:一是教学计划应进行相应的改革、调整、及时更新,做到与时俱进[1],特别是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之后。二是注重学生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结构的优化,同时考虑造价员、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试的需要,以学生从事的工程造价岗位所需的知识、职业能力、技能来组织课程与教学。因此,工程造价专业核心课程的可设置为:《工程识图》、《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预算》、《安装工程预算》、《装饰工程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合同管理》、《工程招投标》以及工程造价专业软件实训。当然,其他的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建设法规》、《建筑CAD》、《建筑构造》、《建筑材料》等也不容轻视,可以作为次核心课程来对待。

(二)实践教学课程

实践教学包括两个方面:实训与毕业设计。

(1)实训

课程实训是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它不仅是对学生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一次全面检验,也为学生提供了实际工作过程的演练机会。在教学中发现,电大很多学生对具体的工程任务,不能熟练地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都较差。因此,要将工程实际问题与工程模拟相结合,为学生创建一个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建立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内工程造价综合实训。在设置课程实训时,本着训练学生“几大预算”(如土建预算、安装预算、装饰预算)编制能力为基本方针,按照“分项目、全过程连续进行”的方针进行课程实训设计[3]。

首先,选择一些不太简单,也不太复杂繁琐典型的工程项目,作为课程实训的载体,按照由简单到复杂进行了排序,比如按照:“砖混结构工程项目”、“框剪结构工程项目”、“精装修工程项目”、“工业厂房项目”[3]。然后,对典型工程进行设计,将建筑工程与设备识图、工程预算、工程量清单计价、结算、造价系列软件操作等知识分别整合到上面的具体项目中,转变成适合工程造价专业的实训项目。要求学生对每个工程项目都要做出①在定额计价方式下土建预算造价编制;②水、暖、电安装工程定额预算造价编制;③清单工程量表编制;④清单组价(工程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工作;⑤工程中间结算和竣工决算文件的编制[3]。

(2)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迅速提升工程实践能力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既体现了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又体现了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的特点。

通过毕业设计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将工程造价专业知识(建筑、安装、装饰工程概预算,结算,决算等知识与工程实际结合)。毕业设计选题紧密结合工程实际,老师可预先设计一些规模较小的各类工程,编制规范的任务书、指导书、实践进程安排计划及学生成绩评定标准。毕业设计任务书要求清楚、难度适当;毕业指导书内容完整、对学生工作阶段划分合理、编制步骤与实际吻合;所提供的资料难度不能太大,要求来源于实际工程。然后,将学生分成3-5人一个小组,采用两种方式相结合:①采用让学生对实际的工程图纸编制预算并与专业人士所编制的预算造价对比;②不同小组对实际工程的图纸分别编制投标书,模拟真实的招投标环境,教师组成评标小组对其进行评标。让学生在工程的不同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招标、投标。由于采用了真实的施工图纸,学生能接触到实际工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动手、动脑能较为顺利地完成设计任务。这种毕业设计形式,既能锻炼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以能让我们发现在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以便在以后的教学及设计中加以改进[4]。

二、课程教学环节

要提高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课程教学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保证学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与扎实地理论知识有很大的关系。

(一)教材的选择

在教材的选择上,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选择最新出版的教材,我国的造价行业在不断的发生变革,最好选用2008年《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以后出版的引入新的规范且经过修订了的教材。保证学生能获得最新的信息。第二,要选择适合学生的教材[5]。工程造价专业的一些工具书,比如,定额具有一定的区域性,而有些教材的内容又经常滞后于工程实际,因此,选择合适的教材是该工程造价专业建设的关键。电大属全国性院校,而在各地方有分校,因此各分校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课程教学,必须结合本地的实际,有些课程可采用地方教材。第三,注意教材的质量。我国还没有权威的、系统的工程造价专业教材,而且很多教材在内容上有很多重复,甚至出现相悖的情况,在选择教材的时候一定要把好质量关。

(二)课程的教学

教学,在传授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将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边讲边演练,同时以实际工程案例贯穿教学始终[5],推行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工程造价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学生应该掌握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财务等方面的知识[1]。但目前,我国还没有权威的、完整的、系统的工程造价专业教材,而且很多教材在内容上很多重复与相悖的情况,所以,我们在授课是要整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整合主要体现在:合并、添加、更新和转移[1]。比如合并:有些课程中均包含的网络图、方案优选、资金的时间价值、财务报表的编制等内容,可以固定在某一门课程中去讲授,其余课程不再重复讲授;又比如添加: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工程造价各门课程中均不涉及,但它又是钢筋预算的基础。应该以此为重要内容之一,再综合预算软件的套价、图形算量等内容,设置在《工程预算软件及实训》课程中[1]。更新:不断地在《建筑施工技术》、《建筑材料》等课程内容更新实际应用中出现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转移:工程识图与CAD图纸的读识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比如将基础图、建筑工程图纸、电气图、给排水等图纸转移到《建筑工程预算》、《安装工程预算》、《装饰工程预算》中去读懂。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将现场摄制成数码照片或数码像带,学生就可以借助计算机来反复观看,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看到较多较全面的内容,例如一座建筑物的建设,即使多次到现场也是无法看到全过程的。教师还可以用计算机将一件或一组数字化教学材料进行模拟,模拟出整个施工过程,这样既可以节约经费、节约时间,反复进行,还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为生动、形象、具体、直观的内容,使学生容易掌握。例如工程造价的计量与计价软件,学生如果没有时间或者没有入门,动手去操作的话,就无从下手,即使老师给学生演示一遍,学生不一定能够全部记住,这样,老师就可以利用计算机模拟演示,配备专业的模拟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供学生在计算机上反复学习。

(三)教师环节

在师资培养上应下足功夫,努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尽最大可能让相关教师多与社会接触,与外界专业界联系,参加每一次专业知识讲座和新信息的汇报,以拓宽知识面,保证专业建设能积极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重,努力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四)推行“双证书”教育

在人才的培养上,面向人才市场,并与“职业资格制度”相接轨,实施“双证书”教育,在构建课程体系和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时,以该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为依据,把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体系与学历教育衔接起来,把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分解到具体的课程教学、课程实训、毕业设计上,使学校教学内容能直接、准确地反映实际工作的职业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培养出既有学历证书,又有职业资格证书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三、应用实习环节

通过应用实习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强化所学理论知识,增加感性认识和实际经验。了解社会对工程造价的新要求,以便更好地适应将来行业发展的需要。为了能较好地识读建筑图纸,学生应多去施工现场,看施工人员是如何完成各项工作的,以及工地上的钢筋、模板、水泥、砂、石等材料及各种施工机械等,门、窗、墙、楼梯、台阶、柱、梁、板等其构造特点,这些都是通过实习才能加强认识。通过现场施工人员的讲解,使学生更具体地认识结构构造要求和建筑施工技术,更能准确地计量与计价。学校应积极与施工企业合作,建立专业稳固的实习基地。在实习前责任教师应制定详尽的实习指导计划书,明确实习时间的安排、实习的目的、实习内容和实习环节、实习报告如何编写及实习成绩的评定方法。

四、结语

要提高工程造价类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需要围绕学生职业技能来调整教学,不仅仅是实践性教学的改革,还是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它需要社会各界来共同关注,使人才培养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参考文献:

[1]张英,咏梅.谈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7(5)

[2]梅耀辉,张圣霞.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EB/OL].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

[3]王丽,王争.关于高职建筑工程造价专业课程实训设置的研究[J].科技信息-职教与成教

工程造价学习计划范文第12篇

1.1因材施教。大纲是指导教学的重要标准,在教学中要针对建筑学专业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让他们掌握相应的内容。按照大纲的要求,工程经济课程中强调前期阶段包括设计阶段所涵盖的工程经济方面的知识,加强工程经济知识对建筑设计的优化内容。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增加了注册建筑师、注册造价师考试的一些实际案例,使学生不仅要学经济知识,更需要动手动脑,使经济和方案决策、设计、注册考试相结合。

1.2工程经济课程教学目标。了解工程建设的程序,以及各个程序中需要解决的经济问题;能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建设项目的预测与决策;熟悉建筑物的平面形状、层高、建筑结构、材料等各因素对造价的影响,能够熟练运用价值工程、寿命周期等理论进行设计方案经济评价。另外,需要了解一些项目实施阶段的经济评价、建设项目融资、设备选择与更新经济评价等内容。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本科院校里,建筑学学生普遍非常重视设计专业课,不重视经济等基础课程。首次接触工程经济课程,学生对经济专业术语、概念尚无具体的认识,认为该课程和设计关系不大,经济底子较薄,对课程也有畏难情绪,到课率不高,作业抄袭现象普遍存在,而教师上课时对设计和经济也不进行有效的衔接,令学生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效果甚微。课程内容太散,缺乏针对性。无论是标题为土木工程经济的课本还是建筑经济的课本,一般内容都比较多,也比较散,缺乏对本专业的针对性,令学生无所适从,感觉知识跨度太大,不了解哪些是要掌握的,哪些是要了解的,无所适从。教师偏重理论教学,缺乏相应的案例分析和调研。经济理论教学是必须的,但理论必须联系实际,对实际的案例进行分析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实际案例进行经济效益的评价,能让学生发现所做设计的不足,从而会考虑经济又实用的方案。

3.教学方式的改革

鉴于工程经济课程的现状,教学方式改革如下,一要扭转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工程经济的兴趣;二要针对建筑学专业的特点,侧重于设计阶段等前期过程经济知识的讲授,和设计专业课相衔接;三是多和学生互动,加强实践教学,改革考核方法,让学生灵活运用工程经济方面的知识。

3.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较为直观、感性的认识人手,如房屋贷款、汽车贷款等,引进时间价值的概念,利用各种方法优选方案,进行相应的风险分析等,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并用能提高教学效果。除了多媒体教学外,可充分利用学校、社会的教学资源,将实际工程案例带到课堂,引导学生评价和探讨。针对教学内容从不同方向搜集相关信息,反面的如一些投资高的恶俗的公建工程,正面的如一些性价比高的精品楼盘,在课堂上集体交流、讨论,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行经济核算与评价,培养学生自觉应用经济知识,逐渐拓宽学生的视野。

3.2授课内容侧重于设计阶段等前期过程经济知识的讲授。在项目投资决策完成后,控制工程投资的关键就在于设计。根据经验数据显示,设计费一般只占到建设工程全寿命期费用的1%,但正是这少于1%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占到75%以上。由此可见,设计质量对整个工程建设的效益是至关重要的。设计图纸的矛盾会导致工程洽商变更大量增加;设计图纸中有些工程作法不明确,造成工程结算时扯皮不止和增加费用;有些设计和施工脱节,造成施工难度加大,费用增加。作为设计人员,必须要掌握设计方案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掌握综合评价法、价值工程、寿命周期费用理论在方案评价中的应用等内容,优选设计方案。

综合评分法的应用。民用建筑设计,坚持“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如民用住宅建筑设计评价,其经济性主要集中在五个指标上,基本要求是平面布置合理,长度和宽度比例适当;合理确定户型和住户面积;合理确定层数与层高;合理选择建筑结构。根据工程具体要求,针对各评价指标打分,通过综合评分,得分最高的方案即为经济适用的最佳方案。价值工程在设计方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工程的公式V=F/C,V为建筑产品的价值,F为建筑产品的功能,C为建筑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设计阶段是应用价值工程的重要阶段,一旦设计完成,建筑的价值就已基本确定,在设计阶段进行价值分析,加强经济论证,才能选择出最有价值的方案。寿命周期费用理论在方案评价中的应用。工程寿命周期费用指工程项目从构思到项目建成投入使用直至工程寿命终结全过程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方法中,费用效率法是较为常用的一种。费用效率=系统效率/寿命周期成本,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将系统效率定量化,再除以方案的年度寿命周期成本,即能选出费用效率最高的设计方案。

3.3加强实践教学、改变考核方式。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房产公司等单位,在设计管理部门任职,除了相应的设计工作,也参与项目的策划等管理工作,这些工作从项目的背景梳理开始,对地块的优劣势了解,考虑项目的各项经济指标,对周边的楼盘进行分析,对拟建项目定位,形成项目的概念。对产品概念策划内涵分析即区域概念、主题概念、环境概念分析。最后是概念策划的整合及衍生。包括规划设计理念,建筑的风格,建筑的平面和户型,创新,景观与室内。随着项目开发进程的发展推进,逐步对产品概念策划进行修正、扩充、改进和发展,使之贯穿项目发展的全过程,成为项目发展的指导原则和评价标准。以上的策划管理工作,很多都和工程经济各项评价指标相关,整个建筑产品的定位和发展,都离不开经济分析,在学习过程中,可针对地块分析、房产策划等出题,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

执业资格考试题的采用。学生毕业后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谋求更高的职位,就需不断学习,获取社会上的一些资格认证。对于建筑学学生,本科五年后一般要参加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考试的科目就有建筑材料与构造、建筑经济、施工及设计业务管理等,学生一般都对实用的内容颇感兴趣,可以把执业资格考试中的一些综合考题拿出来与同学共同探讨,都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4.结语

工程造价学习计划范文第13篇

1课程的解构与重构。首先按照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的解构与重构,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根据专业职业岗位,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其次,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教学项目。市场营销策划主管主要面向两大类岗位群:一是以新材料、化工、医药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中营销策划主管;二是现代服务业营销策划主管。因而对营销策划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确定营销策划教学项目内容;最后,借鉴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着重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素质要求突出以下五点:一是综合气质与形象良好;二是有良好沟通能力;三是有完成市场营销策划、产品推广能力;四是具有团队精神;五是具有良好文笔能力。结合以上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按需教学。教师在每个项目教学过程中,根据完成工作任务需要,结合学生基础与实际,选取相关必要的理论知识、方法、案例组织教学,在内容上做好取舍;第二,学习情境。可以安排学生对了解且熟悉的事件或产品进行模拟策划,如大学生化妆品营销策划、洋快餐与中式餐馆的定位策划等。要方便学生初次策划,引导他们由浅入深;第三,团队协作。全班分为四个学习小组,分别有组长和组员。要求大部分工作项目由各组共同完成;第四,提高学习兴趣。为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不断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老师不仅能熟悉市场营销策划内容,还要熟悉其他相关专业内容,做到全方位的引导。同时尽可能发挥教师本人人格魅力,更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第五,学以致用。坚持启发式教学,确立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最大程度发挥学生创造潜能,彰显个性,将快乐引入教学,营造一种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与人相处的氛围。2项目的选择与确定。作为项目不仅要包含课程的基本知识,还要包括基本技能,并且强调能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而且要使学生在项目情境下,得到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等方面的锻炼。所以,在项目化教学中,选取合适的项目非常重要。经过探讨,确定以成立校园某种产品专营店为工作背景,完成七个具体工作项目:策划准备工作、营销调研策划、创意策划、营销战略与定位策划、产品上市及品牌策划、促销策划、整体设计与策划。为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全班同学分配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委命一位组长负责,各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该营销策划。

二、项目设计的条件与教学步骤

1项目设计应满足的条件。在高等职业教育中,项目是指以生产工作为背景的,是完成一件具体的、有实际使用价值的产品任务,它应该满足下面的条件:第一,在工作过程中,应将书本理论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依据企业现有需要,安排体现与企业实际的生产过程、经营活动有直接关系的内容为工作任务,体现“工学结合”的目的。学生能自主独立完成工作计划,有效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并展示其学习成果;第二,学生应独立学习,克服在工作项目中出现的困难,并面对问题有信心和能力去解决;第三,要求学生运用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工作困难;第四,工作项目要求团队共同完成,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的精神;第五,完成学习时,要求企业与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过程,完成成果和工作学习方法。2项目教学的实施步骤。项目教学一般可按照下面几个教学阶段进行:一是设定工作项目。企业与教师共同来拟定一个或多个工作项目题目,然后让同学们参与共同探讨,最终来拟定工作项目目标与任务;二是编制工作项目计划。可以由学生起草计划并设置工作步骤和程序,最后由教师做相应指导;三是布置实施计划。在分配给学生各自相应工作任务,确定各自合作的形式后,按照之前拟定的工作步骤和程序来完成工作项目;四是审核评估。学生可以通过自我审核后,教师(或企业)对项目工作成绩再进行评估。通过共同讨论、分析在项目中出现的问题与情况,以及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和学习行为特征。通过对比评价结果,从中分析其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五是总结应用。通过师生评价结果,可以作为今后工作指导和借鉴的经验,从而帮助学生今后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到企业和学校的生产实践中去。

三、结束语

工程造价学习计划范文第14篇

关键词:CDIO模式;高职创新教育;工程造价专业

一、前言

在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过程当中,实践教学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中难度较大并且非常重要的过程。工程造价专业具有严格、规矩较多和工作量较大等特点,是一个比较缺乏趣味性的专业,并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学生都存在应付的情况,教学过程缺少能够吸引学生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不能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过程中。CDIO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工程理论、个人技术水平、团队协作能力以及系统整体操作能力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等,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水平。

二、CDIO教育模式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瑞典皇家工学院(KTH)以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InstituteofTech-nology,MIT)等四家学校,经过几年的努力研究得出的国际工程教育模式。CDIO由四个英文单词组成,C是指构思(Conceive),D是指设计(Design),I是指实施(Implement),O是指运作(Operate),简称CDIO。CDIO工程教育模式能够充分体现出欧美国家在工程教育方面的观点和思想,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还带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性,对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了充分的培养,能够重点体现出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等四个方面。2004年以来,CDIO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学校中进行使用,汕头大学作为使用CDIO教学模式的使用院校,在土木工程专业和机电专业进行了CDIO教学模式的使用,并且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对CDIO模式进行了创新,产生了EIP-CDIO教学模式,其中EIP是新加入的元素,E是指品德(Ethics),I是指诚信(Integrity),P是指职业性(Professionalism),将品德、诚信以及职业性与CDIO理念进行充分的融合,培养出优秀的专业性人才。2008年,我国40家高职学校进行了CDIO教学模式的使用,所涉及的专业包括机械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电气专业和化工专业等,在进行CDIO教学模式的使用过程中,还根据当前我国高职学校的实际教学状况进行了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并且有着不错的应用效果。在CDIO教学的过程中,重点是确保能够为社会提供优秀的工程师,并且能够充分地满足现代化工程工作的需要。CDIO培养出的工程师不仅具有良好的理论见解、人际交往能力和个人技术水平,还能够对物品或者某个系统展开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等,使产品或者系统进行有效的更新和完善。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教学大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个人综合能力、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和产品的构思、设计、实施和运作的能力。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对学生进行教学,是CDIO教育模式的优秀特征。

三、工程造价专业

工程造价就是对建筑项目中所需要消耗资金的预算,涉及许多个领域:经济领域、土木工程领域、管理领域和建筑工程法律法规领域等。目前,我国工程造价专业被划分在工程管理当中。工程造价人才的社会需求量较大,具有就业方向较多、薪资较高、自由度较高等特点。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包括科学教育和工程教育,让学生能够具有招标、投标、对工程进行估算、编写工程价格文件、对材料进行造价估算和工程投资情况分析等能力。

四、CDIO教学模式在高职工程造价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从CDIO被研发出之后,许多领域都陆续对CDIO进行了使用,其中包括汽车领域、机械工程领域、电力工程领域和航空领域等,并且随着CDIO的持续发展,已经被使用到了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当中,根据相关调查结果,CDIO模式应用到工程造价专业当中是可行的。1.人才培养的要求。按照CDIO教学大纲以及工程造价对人才的不同要求,对学生的教学过程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根据CDIO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对学生进行四方面的针对性教学,其中包括理论知识方面、学生个人能力方面、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方面以及学生的工程能力方面的教学,根据当前社会对于工程造价人才需求的情况调查和相关工程造价组织的研究,工程造价人才的具体工作包括建筑造价、房屋装饰品造价和设备安装造价等,在学生进行工程造价工作4—5年之后,可以逐渐发展成造价工程师。并且根据CDIO教学模式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对实际工作中需要进行的工作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工作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知识等方面,根据实际需要对教学方式做出改变,确保为社会源源不断地供应工程造价人才。2.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内容。在进行工程造价的教学过程中,按照CDIO教学大纲中对人才的能力培养的要求种类,对教学进行划分。在教学的过程中,由教师进行教学计划的制订,其中一级课程设计中包括对学生总体能力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工作进行教学成果的展示;二级课程设计中主要进行的是学生的工程体系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三级课程设计中主要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进行强化,要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操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一、二、三级的课程设计作为教学主线内容,严格按照CDIO教学大纲中对学生的要求来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3.教学方式的转变。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确保能够稳定地实现人才培养的要求和课程中的主体内容,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计划进行划分,按照CDIO教学大纲中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把三年的学习过程进行划分,分成八个阶段来进行学习:第1阶段让学生进行工程造价基础知识的学习;第2阶段让学生进行入门工程造价知识的学习;第3阶段让学生去合作企业进行相关的工程造价实习工作,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并且找出学习过程当中的弱项;第4阶段和第5阶段让学生进行工程造价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且让学生找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缺点,对自身进行完善;第6阶段让学生继续去合作企业进行工程造价工作的实习;第7阶段让学生学习在学习、工作中所涉及的知识,为学生进入工作单位打好基础;第8阶段让学生去合作企业工作,并且在工作的过程中完成毕业需要的各方面内容。

工程造价学习计划范文第15篇

【关键词】行动导向;构造与维修;六步法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这门课是中高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维修与检测等专业的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传统教学内容按照发动机基本知识、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等构造的顺序安排,并在每章节后加上维修的内容。内容编排死板。教学过程由教师讲解理论知识、教师演示实操、学生练习阶段组成。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与实际工作过程的联系,学生没有兴趣完成学习内容。教学过程中缺少指导性教学文件如学生学习手册或任务单等,学生基本没有自主学习。教学效果不理想。

1 设计理念

采用基于行动导向的理念进行教学设计。行动导向教学主要源自于德国[1]。是指由师生共同完成的过程,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此导向不强调知识的学科系统性,注重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以任务为导向开展的教学活动。实质上,行动导向教学主要就是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进而实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表现自我、肯定自我和发展自我[1]。同时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如交流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管理和计划能力、团队合作能力[2]。使职业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

2 学习任务的设计

以任务为基本单元,将教学内容重新编排。考虑“做中学,学中做”、发动机拆装和检修顺序以及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有机的结合,将教学内容设计成以下任务,见表1。

3 教学设计步骤

行动导向教学过程采用六步法,即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价。教学设计也依据这六个阶段进行[3]。以曲轴的结构与检测学习任务为例进行说明。

3.1 明确学习任务、课时、教学对象等内容

如本学习任务名称为“曲轴的结构与检测”、课程名称为“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对象为“一年级学生”及课时数为4等。

3.2 学习任务内容介绍

介绍本学习任务的地位,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对以上两方面的基本要求。如本学习任务是汽车发动机构造与检修课程的重点内容,是专业能力基础阶段的学习任务;知识性强、操作难度大。具体包括掌握曲轴的结构、功用的知识,拆卸工艺、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相关实操技能。理论知识在实践环节中要得到应用;技能训练熟练、规范、安全。

3.3 教学对象分析

即学情分析,包括已经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课堂纪律。比较欠缺的能力和知识。如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某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机械基础课程和本课程的发动机总体结构和工作过程等学习任务,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和简单操作能力。上课能够认真听讲,对理论知识理解能力、总结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协作能力有待加强。

3.4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方法目标

制定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即通过本学习任务的学习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能力目标即经过学习和训练应具备或提高的能力。方法目标即获得的学习的方法和处理问题的方法等。如知识目标:掌握发动机曲轴的结构、类型及功用。能力目标:与客户交流沟通能力、车辆信息获取能力。方法目标:知识获取的途径。

3.5 学习重点、难点及解决途径

分析给出本任务的重点。提供几种方法,使学生掌握重点、难点内容。如重点:发动机曲轴的结构、作用和拆卸工艺。途径:查询资料、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多媒体课件讲解;现场示范。难点:曲轴的检测。方法:现场讲解;查阅手册;教师总结归纳法等。

3.6 教学方法的运用

介绍行动导向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法。可以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灵活运用。如项目教学法、引导文教学法和角色扮演法等[4]。

3.7 教学现场及资源配备

教学现场即一体化教室的布置。包括集中讲授区兼讨论区、操作区、资料查阅区和工具存放区。集中讲授区分4个小组布置,资料查阅区配备纸质资料和联网的计算机。地面标示参考4S店。墙面布置有职业氛围。布置一些汽车企业标志和标语、制度、规程等。资源配备列出完成本学习任务所需的工具、设备、耗材及学习材料等。如带翻转架的电控发动机3台、组合工具、扭力扳手、机油、棉纱、工作页、评价表、维修手册、课件等。

3.8 教学流程图。用流程图表现教学过程。

3.9 教学过程

3.9.1 案例描述与任务分析(10分钟)

案例描述导入,明确任务。如一辆卡罗拉轿车行驶30万公里,急加速时发动机有异响。初步判断异响发生在发动机下部,与发动机的温度变化无关。由此案例导入,分析原因之一:曲轴弯曲或轴向间隙大。确定本任务,确定进行发动机曲轴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维修方案,并进行竣工检验。

3.9.2 资讯(40分钟)

列出资讯获取的途径和必需的信息。如曲轴的结构、失效形式及检测项目等。获得的途径:在资料查阅区进行查询、组长汇报、教师总结或教师直接讲解。

3.9.3 计划(10分钟)

在教师指导下,结合前期获取的信息,各组制定工作计划。步骤明确、清晰的任务,制定一个计划即可。多途径任务可以制定多个计划。计划应包括完成任务的方法、步骤和所需的工具材料。如制定一个包括:曲轴拆卸、清洁、分析发动机曲轴的结构、类型及特点、检测、维修方案及检查验收、清洁整理现场等步骤地计划。

3.9.4 决策(20分钟)

给出决策的过程和最后的实施计划。组内成员分工。如各小组派代表讲解本组计划;讨论、评价;修改。确定计划。

3.9.5 实施(60分钟)

明确实施中教师的指导方式、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列出实施步骤。图文并茂,包括曲轴的拆卸、结构分析、检测等。实施过程中教师必要时进行示范操作、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巩固理论知识。填写工作页。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各小组作为维修班组开始工作。

3.9.6 检查(10分钟)

是对实施过程的质量监控,保证达到维修标准。可以由制定的学生进行检查,教师进行指导。

3.9.7 评价(10分钟)

首先进行学生的自评和互评,教师总结、提升。总结重点、难点、规律性的知识。如拆装时记录主轴承盖的顺序和朝前标记。测量变形时要理解到基准误差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主轴承盖拧紧力矩的要求,塑性域螺栓:力矩+旋转角度。

4 课程考核

采用过程考核。成绩包括平时表现、工作页完成情况和阶段考核三部分。平时表现除出勤任务外,还包括安全环保意识,团队意识和创新意识等。阶段考核采用技能操作考核方式。

5 结论

针对部分任务进行教学实践,效果显著。学生积极性提高了。各方面能力均有所提高。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设计,需要教师课前作充分的教学准备,任务划分合理,教学组织有序。

【参考文献】

[1]赵丽华.行动导向教学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思考[J].价值工程,2013,12(35):285.

[2]王大新.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新教育,2013,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