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一数学教案范文

初一数学教案范文

初一数学教案

初一数学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学教合一”;初中数学;案例教学;应用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结合,相互融合、互相渗透的发展过程. “学教合一”教学理念,紧紧抓住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特性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将教师的“导”与学生“学”进行有机融合,通过以教导学,以教促学,以学助教的形式,实现教学相长目标. 案例教学,是初中数学学科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培养学习对象良好数学学习技能和素养的进程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功效. 实践证明,初中数学案例教学中“学教合一”理念的运用,为师生之间的特性展示提供了时机,同时也为教学效能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撑. 鉴于此,本人现对初中数学学科案例教学活动中如何科学运用“学教合一”理念,进行简要论述.

一、以教导学,在互动交流中探析数学案例

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需要教师循序渐进的引导和有的放矢的指导. 教师在引导学生探析实践进程中,不能采用“全盘告知”、强制“灌输”数学案例内容的方式,而需要通过双边互动的交流、沟通活动形式,在逐步引导和共同互动中,实现学生对数学案例内容的深刻认识和条件关系的有效掌握. 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案例条件感知环节中,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功效,善用引导方式,吸引初中生参与到案例探知活动进程之中,与教师进行双边互动的探知案例条件活动,使初中生在教师有序引导和学生的亲身实践活动中,探析案例效能得到有效提升. 如在“如图所示,已知AB是O的直径,O过BC的中点D,DEAC. 求证:DE是O的切线”案例条件探析活动中,教师利用初中生所具有的能动探究特性,采用师生互动交流的形式,开展案例条件探知活动. 组织初中生开展小组合作探析数学案例条件活动,要求学生个体在自主探知基础上,将自己的认知体会在学习小组内进行呈现,与其他学生个体之间进行合作讨论、归纳、纠正活动,学生指出:“解析该问题时,可以利用中线的性质或者利用中位线的定理进行证明”,教师针对学生探知所得,与学生进行解决问题思路的双边讨论活动,向学生指出:“在解答此类问题,应抓住圆与切线之间的性质内容,根据问题条件,科学判断所运用的数学知识点内容”.

二、以导促探,在教师指点中解析数学案例

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更加深入的探究、分析问题. 同时,初中生所呈现的数学学习技能素养,更加需要教师进行科学、有序的指导和点拨. “学教合一”理念认为,“教”不能单纯以教师单纯“讲解”的单一形式呈现,而应与“学”融合、交融,“教”中有“导”,“探”中有“导”. 教师案例讲解时,应该在引导中融入学生的探究、分析,在指导中渗透学生的实践、思维,从而实现初中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指导下,探究活动深入推进,探究效能有效提升.

如在“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BC = 45°,F是高AD和BE的交点,CD = 4,则线段DF的长度为多少?”在案例思路的引导过程中,教者没有直接“告知”其解题的“路数”,而是通过“引”和“导”的方式,促进和推动学生的探究分析进程. 引导初中生结合该案例解题要求,深入分析问题条件内容,找寻案例条件存在的数量关系,学生探析问题条件内容,认识到:“该问题条件中告知了ADBC,∠ABC = 45°、BEAC”. 此时,教师向学生提出:“找出的问题条件与解题要求之间存在什么关系?需要运用哪些数学知识点内容?”初中生结合提问内容,进行进一步研析活动,发现:“该问题解析时需要正确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并展示其探究分析的过程. 教师进行指导分析,强调指出:“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找出能使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初中生此时得到该案例的解题思路为:“先证明AD = BD,再证明∠FBD = ∠DAC,从而利用ASA证明BDF≌CDA,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就可得到答案”.

三、师生辨析,在合作评析中裁判解析效果

解析活动效果好坏,需要通过评析活动来进行. 但笔者发现,部分初中数学教师案例评析活动中,经常将评析活动看作是教师应尽的“义务”,将学生“推出”评析活动范围,使学生成为“局外人”,“接受者”. 教育实践学认为,案例评析,应是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的过程,已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进步提升的“载体”. 因此,在案例评析活动中,教师应把学生引入评析案例活动之中,引导初中生结合所学数学知识及解析经验,深入思考、仔细辨析他人案例解答思路、方法以及解题过程存在的优缺点,并能够用数学语言进行阐述. 同时,主动反思自身存在缺点,深刻剖析,有效改正,在自主深刻研析、相互之间深刻辨析等实践活动中,实现教师与学生在合作评析中前进和提升.

总之,教学活动是教与学之间互溶并进、相互统一的发展活动. 初中数学教师在案例讲解中,要准确把握教学活动中教与学二者之间的科学关系,深刻联系,树立“学教合一”教学理念,以教导学,以学促教,导学合一,科学施教,有序教学,切实提升案例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叶联文.浅谈数学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0年32期.

初一数学教案范文第2篇

同底数幂的乘法(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1.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性质,掌握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

2.能够熟练运用性质进行计算.

3.通过推导运算性质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4.通过用文字概括运算性质,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5.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探究法.

2.学生学法:运用归纳法由特殊性推导出公式所具有的一般性,在探究规律过程中增进时知识的理解.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幂的运算性质.

(二)难点

有关字母的广泛含义及“性质”的正确使用.

(三)解决办法

注意对前提条件的判别,合理应用性质解题.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复习幂的意义,并由此引入同底数幂的乘法.

2.通过一组同底数幂的乘法的练习,努力探究其规律,在探究过程中理解公式的意义.

3.教师示范板书,学生进行巩固性练习,以强化学生对公式的掌握.

七、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本节课主要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性质.

(二)整体感知

让学生在复习幂的意义的基础之上探究同底数幂的乘法的意义,只有在同底数幂相乘的前提条件之下,才能进行这样的运算方式即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其中、、分别叫做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叫底数,叫指数,叫做幂),同时,教师板书.

提问:表示什么?可以写成什么形式?______________

答案:;

【教法说明】此问题的提出,目的是通过回忆旧知识,为完成下面的尝试题和学习本节知识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

2.尝试解题,探索规律

(1)式子的意义是什么?(2)这个积中的两个因式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1)与的积(2)底数相同

引出本课内容:这节课我们就在复习“乘方的意义”的基础上,学习像这样的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

请同学们先根据自己的理解,解答下面3个小题.

;.

学生活动:学生自己思考完成,然后一个(或几个)学生回答结果.

【教法说明】

(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感知规律的存在性、一般性,从而建立对同底数幂乘法法则的感性认识.

(2)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探索新知识的热情.

(3)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导向深入,揭示规律

计算的过程就是

也就是

那么,当都是正整数时,如何计算呢?

(都是正整数)

(板书)

学生活动:同桌研究讨论,并试着推导得出结论.

师生共同总结:(都是正整数)

教师把结论写在黑板上.

请同学们试着用文字概括这个性质: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运算形式运算方法

提出问题:当三个或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是否也具有这一性质呢?

学生活动:观察(都是正整数)

【教法说明】注意对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方法的培养,揭示新规律时,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

4.尝试反馈,理解新知

例1计算:

(1)(2)

例2计算:

(1)(2)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例1、例2,由2个学生板演完成之生,由学生判断板演是否正确.

教师活动:统计做题正确的人数,同时给予肯定或鼓励.

注意问题:例2(2)中第一个的指数是1,这是学生做题时易出问题之处.

【教法说明】学生在认识的基础上,尝试运用性质,加深对性质的理解.学生做题正确与否,教师均应以鼓励为主,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5.反馈练习,巩固知识

练习一

(1)计算:(口答)

①②③

④⑤⑥

(2)计算:

①②③

④⑤⑥

学生活动:第(1)题由学生口答;第(2)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同桌互阅,教师抽查.

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1)(2)(3)

(4)(5)(6)

学生活动:此练习以学生抢答方式完成.注意训练学生的表述能力,以提高兴趣.

【教法说明】练习一主要是对性质运用的强化,形成定势.练中主要是通过学生对题目的观察、比较、判断,提高学生的是非辨别力.(1)(2)小题强调同底数幂乘法与整式加减的区别.(3)(4)小题强调性质中的“不变”、“相加”.(5)小题强调“”表示“”的一次幂.

6.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练习三

填空:

(1)(2)

(3)(4)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后回答.

【教法说明】这组题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练习四

填空:

(1),则.

(2),则.

(3),则.

学生活动:学生同桌或前后左右结组研究、讨论,然后在练习本上完成.

【教法说明】此组题旨在增强学生应变能力和解题灵活性.

(四)总结、扩展

学生活动:1.同底数幂相乘,底数_____________,指数____________.

2.由学生说出本节体会最深的是哪些?

【教学说明】在1中强调“不变”、“相加”.学生谈体会,不仅是对本节知识的再现,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

八、布置作业

P941,2.

初一数学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 学习兴趣 案例分析 教学方法

七年级学生大多数是13岁左右的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起始阶段,他们好奇、热情、活泼、各方面都生气勃勃,但是他们的自制力却很差,注意力也不集中。下面是这一学期来我教七年级数学的几个案例分析:

一、精心设疑,激发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对数学“爱”的火花。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有了“兴趣”这位良师,在学习上会变被动为主动。在教学中,特别注意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巧妙引入,精心设疑,造成学生渴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课本每一章开始的插图,提炼出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比如 ,思考题:小梅去文具店买铅笔和橡皮,铅笔每支0.5元,橡皮每块0.4元,小梅拿了2元钱, 问能买几支铅笔几块橡皮?

对于初一学生,这个问题是常识,但这个问题是开放性的,这是一个求不等式正整数解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帮助小梅选择合理的购买方案。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改变课堂教学方法。

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让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如在教学“等腰三角形性质”时,出了下面一道题: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厘米,另一边长为6厘米,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多少?许多学生考虑不全面,只得出周长是16厘米。于是,老师试着反问:“难道6厘米不能作为腰吗?”学生立刻说出第二种情况周长是17厘米。

老师并没有到此结束,又接着问:“5厘米的那条边改成2厘米呢?”很多学生异口同声地说:“10厘米和14厘米”。然后要求学生在纸上画出草图,并标上长度。

很快,有学生回答:“10厘米不对!只能是14厘米”。

老师抓住时机追问原因,学生齐声回答:“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寓数学思想、数学方法于课堂教学之中。

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是数学教育的灵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讲解,把常用的推理论证及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适时适度的教给学生,这有益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有理数这一章特别突出了数型结合的思想,紧扣数轴逐步介绍数的对应关系,启发学生从数与形两方面去发现问题,去类比,去归纳,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我曾向学生提出一个生活问题:“你能说出为什么下水道的盖子是圆形的,而不是方形的?”有的学生很快说出:因为圆形的盖子美观。我适时引导他们:“能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去解释这个问题呢?”学生及时地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去思考、交流。最后得出:因为圆的直径相等,圆形的盖子翻起时,不怕盖子掉进井里去这一结论。

四、把学生看成是教学的真正主体。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个别辅导、同桌交流、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多种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形式就为学生提供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同时教师还必须给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让他们有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主动由“站在讲台上”变为“走到学生中去”,使自己成为学生中的一员,与学生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以沟通、商讨的口气与学生交流心得体会,为学生解疑释惑。这样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遇到什么问题都愿意与老师互相交谈。

五、教学中要“活用”教材。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通过选择和深加工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讲活讲透,形成具有鲜明个性和风格的教学方法。

在上周星期五,我上了一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出示例题: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个人在广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72千克,坐在跷跷板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块坐在爸爸的对面,这时,爸爸压的一端仍然挨着地面。小宝眼睛一眨,借来了一副重量为6千克的哑铃,加在了他和妈妈坐的这一端,结果爸爸被高高翘起。猜猜看,小宝的体重约多少千克?

所有的学生不知所措,课堂上窃窃私语,但就是没有人举手发言,我紧接着写出了下面两个不等式:

爸爸体重>小宝体重+妈妈体重

爸爸体重

学生恍然大悟,很快列出了不等式组算出了答案。

六、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问题。

生活是数学的宝库,生活中随处可以找到数学的原型。数学教学要尽可能贴近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让学生体验数学,用好数学,学会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观察研究解决实际问题。

如,学了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之后,让学生回家测量烟筒的长度及半径,第二天问部分学生,一截烟筒用了多少平米的铁皮。

学习了利息计算后,让学生计算:把500元钱存入银行,怎样存款更合算?学生先要到银行调查利率,再选择存款时间,存款方法,计算利息,找到最合算的存款方法。

【参考文献】

[1]王坦;论合作学习的教育论贡献[J];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08期

初一数学教案范文第4篇

(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会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应用题,并能检查结果是否正确、合理.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

2.向学生进一步渗透把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思想.

3.向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学习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时,若能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抓住问题的关键,就能迅速通过相等求解,从而渗透解题的简捷性的数学美,以及解题的奇异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观察法、讲练结合法.

2.学生学法:本节主要学习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三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方法,尤其重点要掌握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其分析方法和解题步骤都与前面学过的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类似,可在学习中进行类比从而加强理解.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与难点

根据简单应用题的题意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疑点

正确找出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两个相等关系,并把它们表示成两个方程.

(三)解决办法

通过反复读题、审题,分析出题目中存在的两个相等关系是列方程组的关键.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学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过提问,复习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尤其相等关系的寻找问题.

2.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3.通过反馈练习,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差漏补缺.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本节课主要学习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

(二)整体感知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关键在于通过准确的审题迅速寻找出两个正确的相等关系来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根据下列条件设适当的未知数,列出二元一次方程.

①甲、乙两数的和是10.

②甲地的人数比乙地的人数的2倍还多70.

③买4支铅笔、3支圆珠笔共花了1.6元.

(2)甲、乙两工人师傅制作某种工件,每天共制作12件.已知甲每天比乙多制作2件,求甲、乙每人每天可制作几件?

①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

②比较一下,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是否相同?是列一元一次方程容易,还是列二元一次方程组容易?

学生活动:第(1)题口答,第(2)题在练习本上完成.

【教法说明】第(1)题为根据相等关系列二元一次方程打下了基础;第(2)题通过两种解法的比较,让学生体会列方程组的优越性,这样引入课题,可以引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例1小华买了80分与2元的邮票共16枚,共花了18元8角,80分与2元的邮票各买了多少枚?

分析:(1)题中有几个未知数?分别是什么?

(2)题中有几个相等关系?分别是什么?

学生活动:观察、分析后回答.

未知数:80分邮票枚数与2元的邮票枚数.

相等关系(1)80分邮票枚数+2元邮票枚数=总枚数.

(2)80分邮票总价+2元邮票总价=全部邮票总价.

学生活动:设未知数、根据相等关系列方程.

解:设共买枚80分邮票,枚2元邮票,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80分邮票买了11枚,2元邮票买了5枚.

强调:(1)选定几个未知数,根据问题中的条件找几个相等关系,这几个相等关系正好表示了应用题的全部含义.

(2)列方程组解应用题时,解方程组过程在练习本上完成.

(3)得到结果后,要检验是不是原方程组的解,是不是符合应用题的实际意义,然后再写答句.

反馈练习:P351,2.(只列不解)

例2小兰在玩具工厂劳动,做4个小狗、7个小汽车用去3小时42分;做5个小狗、6个小汽车用去3小时37分.平均每1个小狗与1个汽车各用多少时间?

仿照刚才分析例1的方法,分析问题.

学生活动:拟题、自由提问,其他学生抢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拟题板书.

两个未知数:平均做1个小狗的时间与1个小汽车的时间

(1)做4个小狗的时间+做7个小汽车的时间=3时42分

(2)做5个小狗的时间+做6个小汽车的时间=3时37分

解题过程由学生完成,一个学生板演.

解:设平均做1个小狗用分,做1个小汽车有分,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平均做一个小狗用17分,做1个小汽车用22分.

【教法说明】例2用拟题训练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分析问题,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馈练习:P353,4.

学生活动:口答、设未知数、列方程组.

3.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用白铁皮做罐头盒,每张铁皮可制盒身16个或制盒底43个,一个盒身与两个盒底配成一套罐头盒,现有150张白铁皮,用多少张制盒身、多少张制盒底,可以正好制成整套罐头盒?

分析:此题的相等关系不明显,应启发学生认真思考,找到第二个相等关系.

相等关系:(1)制盒身铁皮张数+制盒底铁皮张数=150张.

(2)盒底总数=2×盒身总数.

解:设用张铁皮制盒身,张铁皮制盒底,可以制成整套缺头盒.根据题意,得

(四)总结、扩展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你能简单归纳出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吗?

学生发言后,老师适当补充、纠正.

八、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P391,2,3.

(二)选做题:P41B组2.

(三)补充题:给定两数5和3,编一道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的应用题,使得这个方程组的解就是给定的两数.

参考答案

(一)1.到甲地130人,到乙地70人.

2.有28个队参加篮球赛,20个队参加排球赛.

3.长38㎝,宽16㎝.

(二)解:设一辆大车、一辆小车一次分别可运货吨、吨,根据题意,得

解得

4×3+2.5×5=24.5(吨)

九、板书设计

投影幕

例1例2练习

初一数学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数学;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7-008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7.054

一、 “四步”导学案教学模式

“四步”导学案设计是有两个模块组成:学习目标、重难点和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分为课前预习、探究学习、达标检测以及拓展延伸这四个方面。完成教学活动包含这四个模块,因此把这一模式称之为“四步”导学案教学模式。其中的探究环节当中,分为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师生互相合作交流这两个部分。

二、 “四步”导学备课模式

“四步”教学法这一模式的引导下,教师精心研究教材内容,紧跟教材内容和课后习题编排教案,寻找学生易于接受的习题,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勤于思考,进行合作讨论及其探究,积极主动的完成课堂教学内容。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充分利用“四步”教学方式能够引导教师进行教学步骤的合理安排,同时当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当中去,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兴趣,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加深对于问题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尝试新的“四步”备课模式,融入个人的看法和集体的经验总结,围绕“导学案”采用提前备课,将个人和集体的备课模式进行紧密结合,能够吸收大家的经验,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四步”导学案教学模式

“四步”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设计包含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和学习过程,其中学习过程属于重要的环节,学习过程的设计可以分为“课前预习、探究活动、目标检测和拓展延伸”这四个板块,将探究活动分为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师生合作交流这两部分。教师通过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将教材内容编写为学生易于探究的问题。并且,教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积极主动的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总结归纳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学习更加有效。这种设计使教师更能驾驭课堂,实现课堂教学的收放自如,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 教学目标及其重难点

学习目标的设计需要简洁明了,突出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能够明确学习内容,在课前预习的时候抓住重难点,课后进行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 课前预习

在此环节,教师应当在课前准备和本节课程内容相关的习题进行训练,进而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将学习内容进一步巩固,让学生在提前预习的时候能够将知识点迅速提炼,同时迅速地融入到学习过程当中。

(二) 探究活动

首先是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环节。在此环节教学内容设计较为简单,不是完全照搬书本上的例题,而是对例题进行适当改编,进行教学内容的引入,避免学生只学习书本知识,不动脑思考,不会举一反三,力求培养学生提前预习的习惯。此环节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教材例题和定义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

学生通过自学将所学知识内容适当延伸,进而解决实际当中遇到的问题。问题设置需要有一定的梯度,便于学生学习能力的逐渐提升。问题简单将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关注度,问题复杂将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因此选题尽可能一题多变,一题多解。通过习题的变式,将知识点系统总结,使解题思路明晰,遗留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得到突破,同时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巩固和掌握。

(三) 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设计和本节课程知识相关的题目,进而巩固课程学习的内容。达标检测的试题来源于课后习题,目的在于巩固学生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能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题型灵活多变,总体题型是基础题型,目的是为了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环节难度稍微增强,题型设计具有延伸性,拓展学生的解题思维和能力,检测学生的学习和运用能力。此类的题型抽象难懂,学生需要加以引导才能够解决,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提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学生面对困难要敢于拓展思路,寻找适合的解决方案。

五、 解决“导学案”教学模式实施的对策

(一) 加强学科教研专题研究

在际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模式是在一般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活动框架及程序内容,学科内容是以课堂教学活动为核心。把“导学案”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才能够形成合格的课堂教学,学科教学问题不应当一味重视表面,而应当根据媒介课程的“导学案”要求来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任务,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以及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备课认真落实到实处。

首先,备课人员在新学期初期应当制定好学习计划以及每周的学习任务,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准备每周“导学案”。准备人员需要提前完成教学教案的编写任务,然后交给备课组长进行审核。其次,备课组长审核以后由教学组成员共同探讨和分析教案的编排是否符合规范,问题设置是否合理有效,选择的习题是否具有针对性,教师的补充意见等,要求将这些内容全都记录在导学案的计划中,上交予以审核。最后经由大会研究共同讨论,达成共识,定稿开始使用。

通过这一系列流程“导学案”编排,能够实现集体智慧体系,内容相对来说健全合理,符合学生的学习状况,能够给“导学案”提供良好的保障。

(二) 通过课题带动“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研究

通过建立科研项目,带动“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研究,从理论和时间上推动教师学习新思想和新的教育理念,了解掌握新的学情,研究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设计,将“导学案”真正做到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案。教师在编写和制定、实施教学方案的过程当中,应当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整体素质。因此,“导学案”教学方法也能够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初一数学教案范文第6篇

所谓“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听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认真阅读教材,了解教材内容,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师生共同研究学习。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满足了中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能满足中学生自我意识发展需要,对学生的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体现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而教师则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习惯,教会他们怎样学习、怎样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案的特点

问题探究是学案的关键,它能起到“以问拓思,因问造势”的功效,并能帮助学生如何从理论阐述中掌握问题的关键。

知识整理是学案的重点,学案的初步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整理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阅读思考是学案的特色,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新闻记者思考,也可为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兴趣,设计一系列可读性强、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包括与所教内容密切相关的发展史、著名专家的科研业绩、现代科学的热门话题等。

巩固练习是学案的着力点,在探索整理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针对性强的巩固练习,对探索性的题目进行分析解剖、讨论探索,不仅能通过解题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和培养技能,而且能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新能力。

三、学案的编写原则

(1)主体性原则。对学案设计者言,必须要尊重学生,注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以激发其主体精神;必须依靠学生,注重引导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一系列学习活动,以发挥其主体作用;必须信任学生,注重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发展,以确立其主体地位,做学习的主人。

(2)探索性原则。编写学案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因此,学案的编写要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学习,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问题的显现和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启发性原则。学案中设置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领悟知识的奥妙,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顿悟性。

(4)灵活性原则。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在编写时,形式上应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内容上也应尽量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5)梯度化原则。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6)创新性原则,编写学案时,要强调内容创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四、实行学案教学的意义

(1)实行学案教学,能够提高学生上课的效率,提高课堂利用率,减少学生分神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要时而听,时而读,时而写,时而记,时而思,时而答,可谓多种感官齐参与。学案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

(2)实行学案教学,便于学生记笔记,便于学生查阅和复习,这等于给学生了一份学习活动提纲。学生通过学案,就可以清晰地回忆上课时的情景。

初一数学教案范文第7篇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认识形如x2=a(a≥0)或(ax+b)2=c(a≠0,c≥0,a,b,c为常数)类型的方程,并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准确而简洁的计算能力及抽象概括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两边同时开平方,将2次方程转化为一次方程,向学生渗透数学新知识的学习往往由未知(新知识)向已知(旧知识)转化,这是研究数学问题常用的方法,化未知为已知.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教学难点:(1)认清具有(ax+b)2=c(a≠0,c≥0,a,b,c为常数)这样结构特点的一元二次方程适用于直接开平方法.(2)一元二次方程可能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解,也可能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也可能无实数解.如:(ax+b)2=c(a≠0,a,b,c常数),当c>0时,有两个不等的实数解,c=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解,c<0时无实数解.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在初二代数“数的开方”这一章中,学习了平方根和开平方运算.“如果x2=a(a≠0),那么x就叫做a的平方根.”“求一个数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运算”.正确理解这个概念,在本节课我们就可得到最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x2=a的解法,在此基础上,就可以解符合形如(ax+b)2=c(a,b,c常数,a≠0,c≥0)结构特点的一元二次方程,从而达到本节课的目的.

(二)整体感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的新知识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化未知为已知是研究数学问题的一种方法,本节课引进的直接开平方法是建立在初二代数中平方根及开平方运算的基础上,可以说平方根的概念对初二代数和初三代数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直接开平方法又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其他解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法可以说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应深刻领会数学以旧引新的思维方法,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什么叫整式方程?举两例,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异同?

(2)平方根的概念及开平方运算?

2.引例:解方程x2-4=0.

解:移项,得x2=4.

两边开平方,得x=±2.

x1=2,x2=-2.

分析x2=4,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4,这个数x叫做4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据平方根的性质,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所以这个数x为±2.求一个数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由此引出上例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直接开平方法.使学生体会到直接开平方法的实质是求一个数平方根的运算.

练习:教材P.8中1(1)(2)(3)(6).学生在练习、板演过程中充分体会直接开平方法的步骤以及蕴含着关于平方根的一些概念.

3.例1解方程9x2-16=0.

解:移项,得:9x2=16,

此例题是在引例的基础上将二次项系数由1变为9,由此增加将二次项系数变为1的步骤.此题解法教师板书,学生回答,再次强化解题

负根.

练习:教材P.8中1(4)(5)(7)(8).

例2解方程(x+3)2=2.

分析:把x+3看成一个整体y.

例2把引例中的x变为x+3,反之就应把例2中的x+3看成一个整体,

两边同时开平方,将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次方程,便求得方程的两个解.可以说:利用平方根的概念,通过两边开平方,达到降次的目的,化未知为已知,体现一种转化的思想.

练习:教材P.8中2,此组练习更重要的是体会方程的左边不是未知数的平方,而是含有未知数的代数式的平方,而右边是个非负实数,采用直接开平方法便可以求解.

例3解方程(2-x)2-81=0.

解法(一)

移项,得:(2-x)2=81.

两边开平方,得:2-x=±9

2-x=9或2-x=-9.

x1=-7,x2=11.

解法(二)

(2-x)2=(x-2)2,

原方程可变形,得(x-2)2=81.

两边开平方,得x-2=±9.

x-2=9或x-2=-9.

x1=11,x2=-7.

比较两种方法,方法(二)较简单,不易出错.在解方程的过程中,要注意方程的结构特点,进行灵活适当的变换,择其简捷的方法,达到又快又准地求出方程解的目的.

练习:解下列方程:

(1)(1-x)2-18=0;(2)(2-x)2=4;

在实数范围内解一元二次方程,要求出满足这个方程的所有实数根,提醒学生注意不要丢掉负根,例x2+36=0,由于适合这个方程的实数x不存在,因为负数没有平方根,所以原方程无实数根.-x2=0,适合这个方程的根有两个,都是零.由此渗透方程根的存在情况.以上在教师恰当语言的引导下,由学生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精神.

那么具有怎样结构特点的一元二次方程用直接开平方法来解比较简单呢?启发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方程的结构:(ax+b)2=c(a,b,c为常数,a≠0,c≥0),即方程的一边是含有未知数的一次式的平方,另一边是非负实数.

(四)总结、扩展

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小节.

1.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含有未知数的一次式的平方,另一边是一个非负常数,便可用直接开平方法来解.如(ax+b)2=c(a,b,c为常数,a≠0,c≥0).

2.平方根的概念为直接开平方法的引入奠定了基础,同时直接开平方法也为其它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起了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两边开平方实际上是实现方程由2次转化为一次,实现了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由高次向低次的转化,是高次方程解法的一种根本途径.

3.一元二次方程可能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也可能有两个相同的实数解,也可能无实数解.

四、布置作业

1.教材P.15中A1、2、

2、P10练习1、2;

P.16中B1、(学有余力的学生做).

五、板书设计

12.1用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二)

引例:解方程x2-4=0例1解方程9x2-16=0

解:…………

……例2解方程(x+3)2=2

此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直接开平方法

形如(ax+b)2=c(a,b,

c为常数,a≠0,c≥0)可用直接开平方法

六、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教材P.15A1

以上(5)改为(3)(6)改为(4),去掉(7)(8)

初一数学教案范文第8篇

一、学案问题设计应有明确的目标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都是围绕着某一特定教学目的展开的,教学的中心是“传授知识,解决问题”,这就意味着学案教学的过程是激疑、集疑、释疑的过程,因此必须精心设计学案问题。

首先,应对明确本节课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勾勒出知识链及网络,从而抓住本节中心问题并围绕该中心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个数学问题序列,做到心中有数。切勿脱离了学生实际的过高或过低于学生的认识水平的提问,或给学生造成重负担,挫伤其积极性,或使学生觉得乏味而厌学。

其次,同时提问次数不是越多越好,过多过频的课堂提问,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实际上常会导致学生随大流,不去深入思考,增大回答问题的盲目性,提问设计中把握适时适度尤为重要。

再次,学案提问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因此在设计一堂课的提问时,应抓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弄清针对哪些问题展开提问,这些提问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有了明确的目的,在提问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脱离这一点,往往会导致“问无实质,问多无趣”,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的发展。

二、例题选择应关注数学能力的培养

知识是前人在生活中积累的经验或是揭示出的规律,而教学目标是为了掌握规律及学习发现规律的方法。初中数学教学内容是精选那些在现代社会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有着广泛应用的,为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在理论上、方法上、思想上是最基本的,同时又是学生所能接受的知识,因此学案要挖掘教材中生活资源,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学生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经验,让学生去思考数学问题,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意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苏州火车货运站现有甲种货物1530吨,乙种货物1150吨,安排用一列货车将这批货物运往某市。这列货车可挂A、B两种不同规格的货厢共50节。已知用一节A型货厢的运费是0.5万元,用一节B型资厢的运费是0.8万元。

(1)运输这批货物的总运费为y(万元),用A型货厢的节数为x(节),试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如果甲种货物35吨和乙种货物15吨可装满一节A型货厢,甲种货物25吨和乙种货物35吨可装满一节B型货厢。按此要求安排A、B两种货厢的节数,有哪几种运输方案?请你设计出来。

(3)利用函数的性质说明,在这些方案中,哪种方案总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多少万元?

学生通过建模求解,体会到了科学、正确决策的意义和作用,也体会到了正确的决策离不开数学。以创新性、现实性、真实性、合理性、有效性等几个方面作为标准,千万不要搞一些脱离中学生实际的建模教学,题目难度以“跳一跳可以把果子摘下来”为度。让学生体会“学有所用,学有所为”的乐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助于内化数学思想为个人素质的养成

三、学案设计要有渐进性与趣味性

在导学案设计中体现和保障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动力。学案的设计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等一系列规律,让学生能够拾级而上,循序渐进.

如:学习动点变化时,可设计一下环节。

在直径为AB的半圆内,画出一块三角形区域,使三角形的一边为AB,顶点C在半圆周上,其他两边分别为6和8.现要建造一个内接于ABC的矩形水池 DEFN,其中,DE在 AB上,如图3-3-13所示的设计方案是使AC=8,BC=6.

⑴ 求ABC中AB边上的高h;

⑵ 设DN=x,当x取何值时,水池DEFN的面积最大?

⑶ 实际施工时,发现在AB上距B点l.85处有一棵大树.问:这棵大树是否位于最大矩形水池的边上?如果在,为保护大树,请设计出另外的方案,使内接于满足条件的三角形中欲建的最大矩形水池能避开大树.

这样设问,由易到难,体现教学的思路顺序,学生的认知顺序,诱导学生循序渐进。教师要想方设法来使课堂提问提法新颖,让学生坐不住,欲解决而后快。

四、学案教学应重在合作释疑、展示提升

小组交流、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教师深入学生中去巡视调查,注意收集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关注每个小组,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边巡视调查边进行“第二次”备课。把学生自主学习中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自主学习中的困惑、教师预设的问题等形成合作探究的议题,教师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课堂中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组组之间多维互动式的学习,力争利用学生的观察、分析、讨论交流解决当堂课的重难点。“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教学中老师在创设情景,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里能大胆陈述自己的观点与见解,甚至于能与同学进行辩论。这一过程中,教师注意不要轻易地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应引导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免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教师的主要角色是指导合作探究、点拨方法规律、点评学生及小组表现。教师结合学生释疑情况和本节课的重难点,在学案上设置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问题,让每个小组独立完成后,将学习成果在班上进行展示,教师引导学生点评、质疑、补充,教师适时激励表扬,当好组织者、合作者、服务者,努力做到学生能讲的教师不讲,经过讨论能解决的教师也不讲,尽量放手让学生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流、动手操作。努力使课堂达到“学生动起来,效果看到来”。同时在本环节中,引导学生归纳反思本堂内容所获、所惑,及时总结提高。

五、导学案检测应在“导”上推敲

初一数学教案范文第9篇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1.正确理解因式分解法的实质.2.熟练掌握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新方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探索精神.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因式分解法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转化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式)

3.教学疑点:理解“充要条件”、“或”、“且”的含义.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学习了公式法,便可以解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有些一元二次方程,例如(x-2)(x+3)=0,如果转化为一般形式,利用公式法就比较麻烦,如果转化为x-2=0或x+3=0,解起来就变得简单多了.即可得x1=2,x2=-3.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因式分解法.

(二)整体感知

所谓因式分解,是将一个多项式分解成几个一次因式积的形式.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左边是一个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积的二次三项式,而右边为零.用因式分解法更为简单.例如:x2+5x+6=0,因式分解后(x+2)(x+3)=0,得x+2=0或x+3=0,这样就将原来的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方程便易于求解.可以说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是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那么两个因式至少有一个等于零”是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的理论依据.方程的左边易于分解,而方程的右边等于零是因式分解法解方程的条件.满足这样条件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因式分解法最简单.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零,那么这两个因式至少有一个等于零.反之,如果两个因式有一个等于零,它们的积也就等于零.

“或”有下列三层含义

①A=0且B≠0②A≠0且B=0③A=0且B=0

2.例1解方程x2+2x=0.

解:原方程可变形x(x+2)=0……第一步

x=0或x+2=0……第二步

x1=0,x2=-2.

教师提问、板书,学生回答.

分析步骤(一)第一步变形的方法是“因式分解”,第二步变形的理论根据是“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那么至少有一个因式等于零”.分析步骤(二)对于一元二次方程,一边是零,而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式时,可以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这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原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用此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叫做因式分解法.由第一步到第二步实现了由二次向一次的“转化”,达到了“降次”的目的,解高次方程常用转化的思想方法.

例2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x2+2x-15=0.

解:原方程可变形为(x+5)(x-3)=0.

得,x+5=0或x-3=0.

x1=-5,x2=3.

教师板演,学生回答,总结因式分解的步骤:(一)方程化为一般形式;(二)方程左边因式分解;(三)至少一个一次因式等于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四)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练习:P.22中1、2.

第一题学生口答,第二题学生笔答,板演.

体会步骤及每一步的依据.

例3解方程3(x-2)-x(x-2)=0.

解:原方程可变形为(x-2)(3-x)=0.

x-2=0或3-x=0.

x1=2,x2=3.

教师板演,学生回答.

此方程不需去括号将方程变成一般形式.对于总结的步骤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练习P.22中3.

(2)(3x+2)2=4(x-3)2.

解:原式可变形为(3x+2)2-4(x-3)2=0.

[(3x+2)+2(x-3)][(3x+2)-2(x-3)]=0

即:(5x-4)(x+8)=0.

5x-4=0或x+8=0.

学生练习、板演、评价.教师引导,强化.

练习:解下列关于x的方程

6.(4x+2)2=x(2x+1).

学生练习、板演.教师强化,引导,训练其运算的速度.

练习P.22中4.

(四)总结、扩展

1.因式分解法的条件是方程左边易于分解,而右边等于零,关键是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知识,理论依旧是“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那么至少有一个因式等于零.”

四、布置作业

教材P.21中A1、2.

教材P.23中B1、2(学有余力的学生做).

2.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是:

(1)化方程为一般形式;

(2)将方程左边因式分解;

(3)至少有一个因式为零,得到两个一元二次方程;

(4)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就是原方程的解.

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因式分解的方法,突出了转化的思想方法,鲜明地显示了“二次”转化为“一次”的过程.

五、板书设计

12.2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一)

例1.……例2……

二、因式分解法的步骤

(1)……练习:……

(2)…………

(3)……

(4)……

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六、作业参考答案

教材P.21中A1

(1)x1=-6,x2=-1

(2)x1=6,x2=-1

(3)y1=15,y2=2

(4)y1=12,y2=-5

(5)x1=1,x2=-11,

(6)x1=-2,x2=14

教材P.21中A2略

(1)解:原式可变为:(5mx-7)(mx-2)=0

5mx-7=0或mx-b=0

又m≠0

(2)解:原式可变形为

(2ax+3b)(5ax-b)=0

2ax+3b=0

或5ax-b=0

a≠0

教材P.23中B

1.解:(1)由y的值等于0

得x2-2x-3=0

变形为(x-3)(x+1)=0

x-3=0或x+1=0

x1=3,x2=-1

(2)由y的值等于-4

得x2-2x-3=-4

方程变形为x2-2x+1=0

(x-1)2=0

解得x1=x2=1

当x=3或x=-1时,y的值为0

当x=1时,y的值等于-4

教材P.23中B2

证明:x2-7xy+12y2=0

(x-3y)(x-4y)=0

初一数学教案范文第10篇

负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8

一、单选题(总分:2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如果小明家的位置为0,向东看作正,那么(

)表示向西行走.

A.60

B.120

C.-5

2.(本题5分)下面数轴画正确的是(

A.

B.

C.

3.(本题5分)如果规定向西为正,那么小丽走了-25米表示(

A.向东走25米

B.向西走25米

C.向南走25米

4.(本题5分)河水的水位高于警戒水位1.5米记为+1.5米,那么低于警戒水位3m应记作(

)米.

A.+3

B.-3

C.4.5

D.-4.5

5.(本题5分)如果2(x+3)与3(1-x)互为相反数,那么x的值是(

A.-8

B.8

C.-9

D.9

二、填空题(总分:40分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6.(本题5分)-2.5读作____,+3.2读作____.

7.(本题5分)小洪家2月份节约10度电记作+10度,那么他家3月份浪费17度电,记作____.

8.(本题5分)小华从O处向东走5米,表示+5米,那么他向西走3米,表示____米.

9.(本题5分)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如果甲向南走48m,记为+48m,则乙向北走32m记为____,这时甲、乙两人相距____m.

10.(本题5分)在“爱心小银行”存入200元,记作+200元,取出23.5元记作____元;小明向东走50米记作+50米,那么-50米表示____.

11.(本题5分)零上10℃和零下10℃相差____℃.

12.(本题5分)飞机下降500米记作-500米,飞机____2000米记作+2000米.

13.(本题5分)小华从0点向东行5m,记作+5m,那么从0点向西行3m,应该记作____m.

三、解答题(总分:3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14.(本题7分)在下面的方框单埴上正确的数.

15.(本题7分)如果把+1000元表示存入银行的钱,那么-600元表示____.一个奶粉袋上标有净重600±5克这袋奶粉最重不超过____克.

16.(本题7分)在-8、10、0、+100、-88这五个数中,正数的有____,负数的有____,____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7.(本题7分)如果a-3的相反数是-2,求a的相反数.

18.(本题7分)小华向东走200米记作+200米,那么他向____走____米记作-250米.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一

负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8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如果小明家的位置为0,向东看作正,那么-5表示向西行走;

故选:C.

2.【答案】:B;

【解析】:解:A、-2<-1,-2应在-1的左边,所以错误;

B、正确;

C、2>1,2应在1的右边,所以错误;

故选:B.

3.【答案】:A;

【解析】:解:如果规定向西为正,那么小丽走了-25米表示向东走25米;

故选:A.

4.【答案】:B;

【解析】:解:河水的水位高于警戒水位1.5米记为+1.5米,那么低于警戒水位3m应记作-3米.

故选:B.

5.【答案】:D;

【解析】:解:根据题意,

2(x+3)+3(1-x)=0

2x+6+3-3x=0

-x=-9

x=9;

故选:D

6.【答案】:负二点五;正三点二;

【解析】:解:-2.5读作:负二点五,+3.2读作:正三点二;

故答案为:负二点五,正三点二.

7.【答案】:-17度电;

【解析】:解:小洪家2月份节约10度电记作+10度,那么他家3月份浪费17度电,记作-17度电;

故答案为:-17度电.

8.【答案】:-3;

【解析】:解:小华从O处向东走5米,表示+5米,那么他向西走3米,表示-3米;

故答案为:-3.

9.【答案】:-32m;80;

【解析】:解:48-(-32)=48+32=80(m),

答: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如果甲向南走48m,记为+48m,则乙向北走32m记为-32m,这时甲、乙两人相距

80m;

故答案为:-32m,80.

10.【答案】:-23.5;向西走50米;

【解析】:解:在“爱心小银行”存入200元,记作+200元,取出23.5元记作-23.5元;小明向东走50米记作+50米,那么-50米表示

向西走50米;

故答案为:-23.5,向西走50米.

11.【答案】:20;

【解析】:解:10-(-10)=10+10=20(℃)

故答案为:20.

12.【答案】:上升;

【解析】:解:飞机下降500米记作-500米,飞机

上升2000米记作+2000米.

故答案为:上升.

13.【答案】:-3;

【解析】:解:小华从0点向东行5m,记作+5m,那么从0点向西行3m,应该记作-3m.

故答案为:-3.

14.【答案】:解:填图如下:

;

【解析】:由图可知,数轴上的每一大格表示的数为1个单位,并且在数轴上0的右边为正数,0的左边为负数,由此根据图中箭头所指位置即能求出方框中的数是多少,据此解答.

15.【答案】:支出600元605;

【解析】:解:由题意得:-600元表示支出600元;

600+5=605(克),

600-5=595(克),

所以这种奶粉最重不超过605克,最轻不低于595克;

故答案为:支出600元;605

16.【答案】:10,+100-8,-88;0;

【解析】:解:在-8、10、0、+100、-88这五个数中,正数的有10,+100,负数的有-8,-88,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故答案为:10,+100;-8,-88;0.

17.【答案】:解:根据题意,可得

a-3=2,

所以a=5,

因此a的相反数是-5.

答:a的相反数是-5.;

【解析】:首先根据a-3的相反数是-2,可得a-3=2,求出a的值是多少,再求出a的相反数是多少即可.

18.【答案】:西250;

【解析】:解:小华向东走200米记作+200米,那么他向

西走

初一数学教案范文第11篇

负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8

一、单选题(总分:2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25分)

1.(本题5分)如果小明家的位置为0,向东看作正,那么(

)表示向西行走.

A.60

B.120

C.-5

2.(本题5分)下面数轴画正确的是(

A.

B.

C.

3.(本题5分)如果规定向西为正,那么小丽走了-25米表示(

A.向东走25米

B.向西走25米

C.向南走25米

4.(本题5分)河水的水位高于警戒水位1.5米记为+1.5米,那么低于警戒水位3m应记作(

)米.

A.+3

B.-3

C.4.5

D.-4.5

5.(本题5分)如果2(x+3)与3(1-x)互为相反数,那么x的值是(

A.-8

B.8

C.-9

D.9

二、填空题(总分:40分本大题共8小题,共40分)

6.(本题5分)-2.5读作____,+3.2读作____.

7.(本题5分)小洪家2月份节约10度电记作+10度,那么他家3月份浪费17度电,记作____.

8.(本题5分)小华从O处向东走5米,表示+5米,那么他向西走3米,表示____米.

9.(本题5分)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如果甲向南走48m,记为+48m,则乙向北走32m记为____,这时甲、乙两人相距____m.

10.(本题5分)在“爱心小银行”存入200元,记作+200元,取出23.5元记作____元;小明向东走50米记作+50米,那么-50米表示____.

11.(本题5分)零上10℃和零下10℃相差____℃.

12.(本题5分)飞机下降500米记作-500米,飞机____2000米记作+2000米.

13.(本题5分)小华从0点向东行5m,记作+5m,那么从0点向西行3m,应该记作____m.

三、解答题(总分:35分本大题共5小题,共35分)

14.(本题7分)在下面的方框单埴上正确的数.

15.(本题7分)如果把+1000元表示存入银行的钱,那么-600元表示____.一个奶粉袋上标有净重600±5克这袋奶粉最重不超过____克.

16.(本题7分)在-8、10、0、+100、-88这五个数中,正数的有____,负数的有____,____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17.(本题7分)如果a-3的相反数是-2,求a的相反数.

18.(本题7分)小华向东走200米记作+200米,那么他向____走____米记作-250米.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一

负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8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如果小明家的位置为0,向东看作正,那么-5表示向西行走;

故选:C.

2.【答案】:B;

【解析】:解:A、-2<-1,-2应在-1的左边,所以错误;

B、正确;

C、2>1,2应在1的右边,所以错误;

故选:B.

3.【答案】:A;

【解析】:解:如果规定向西为正,那么小丽走了-25米表示向东走25米;

故选:A.

4.【答案】:B;

【解析】:解:河水的水位高于警戒水位1.5米记为+1.5米,那么低于警戒水位3m应记作-3米.

故选:B.

5.【答案】:D;

【解析】:解:根据题意,

2(x+3)+3(1-x)=0

2x+6+3-3x=0

-x=-9

x=9;

故选:D

6.【答案】:负二点五;正三点二;

【解析】:解:-2.5读作:负二点五,+3.2读作:正三点二;

故答案为:负二点五,正三点二.

7.【答案】:-17度电;

【解析】:解:小洪家2月份节约10度电记作+10度,那么他家3月份浪费17度电,记作-17度电;

故答案为:-17度电.

8.【答案】:-3;

【解析】:解:小华从O处向东走5米,表示+5米,那么他向西走3米,表示-3米;

故答案为:-3.

9.【答案】:-32m;80;

【解析】:解:48-(-32)=48+32=80(m),

答: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出发,如果甲向南走48m,记为+48m,则乙向北走32m记为-32m,这时甲、乙两人相距

80m;

故答案为:-32m,80.

10.【答案】:-23.5;向西走50米;

【解析】:解:在“爱心小银行”存入200元,记作+200元,取出23.5元记作-23.5元;小明向东走50米记作+50米,那么-50米表示

向西走50米;

故答案为:-23.5,向西走50米.

11.【答案】:20;

【解析】:解:10-(-10)=10+10=20(℃)

故答案为:20.

12.【答案】:上升;

【解析】:解:飞机下降500米记作-500米,飞机

上升2000米记作+2000米.

故答案为:上升.

13.【答案】:-3;

【解析】:解:小华从0点向东行5m,记作+5m,那么从0点向西行3m,应该记作-3m.

故答案为:-3.

14.【答案】:解:填图如下:

;

【解析】:由图可知,数轴上的每一大格表示的数为1个单位,并且在数轴上0的右边为正数,0的左边为负数,由此根据图中箭头所指位置即能求出方框中的数是多少,据此解答.

15.【答案】:支出600元605;

【解析】:解:由题意得:-600元表示支出600元;

600+5=605(克),

600-5=595(克),

所以这种奶粉最重不超过605克,最轻不低于595克;

故答案为:支出600元;605

16.【答案】:10,+100-8,-88;0;

【解析】:解:在-8、10、0、+100、-88这五个数中,正数的有10,+100,负数的有-8,-88,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故答案为:10,+100;-8,-88;0.

17.【答案】:解:根据题意,可得

a-3=2,

所以a=5,

因此a的相反数是-5.

答:a的相反数是-5.;

【解析】:首先根据a-3的相反数是-2,可得a-3=2,求出a的值是多少,再求出a的相反数是多少即可.

18.【答案】:西250;

【解析】:解:小华向东走200米记作+200米,那么他向

西走

初一数学教案范文第12篇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会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及严谨性.2.培养学生快速而准确的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1.通过公式的引入,培养学生寻求简便方法的探索精神及创新意识.2.通过求根公式的推导,渗透分类的思想.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求根公式的推导及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教学难点:对求根公式推导过程中依据的理论的深刻理解.

3.关键:1.推导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与用配方法解方程ax2+bx+c=0(a≠0)的异同.2.在求根

的简单延续.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通过作业及练习深刻地体会到由配方法求方程的解有时计算起来很麻烦,每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都要实施配方的步骤,进行较复杂的计算,这必然给方程的解的正确求出带来困难.能不能寻求一个简单的公式,快速而准确地求出方程的解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公式法的产生极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二)整体感知

由配方法推导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即公式法,大大简化了书写步骤和减小了计算量,使学生能快速、准确求出方程的解.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通法,尽管配方法和公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截然不同的方法,但是这两种方法有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没有配方法,就不可能有求根公式,因此就不可能有公式法的产生,配方法是公式法的基础,而公式法又是配方法的简化.

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蕴含着基本理论的应用,例如:等式的基本性质,配方的含义.完全平方公式,平方根的概念及二次根式的性质,同时也蕴含着一种分类的思想.

通过公式的推导,深刻理解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进行数学推理的严密性和严谨性.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x2-7x+11=0,(2)9x2=12x+14.

通过两题练习,使学生复习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思路和步骤,为本节课求根公式的推导做第一次铺垫.

2.用配方法解关于x的方程,x2+2px+q=0.

解:移项,得x2+2px=-q

配方,得x2+2px+p2=-q+p2

即(x+p)2=p2-q.

教师板书,学生回答,此题为求根公式的推导做第二次铺垫.

3.用配方法推导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

解:因为a≠0,所以方程的两边同除以a,

a≠0,4a2>0当b2-4ac≥0时.

①②两步是学生易忽略的步骤,这两步实质上是为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和开方运算准备前提条件.①②步可培养学生有理有据的严谨的数学推理习惯,使学生逐步养成有条件,有根据才能有结论的推理习惯.

从上面的结论可以发现:

(1)一元二次方程a2+bx+c=0(a≠0)的根是由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a、b、c确定的.

(2)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然后在b2-4ac≥0的前提下,把a、b、c的值代入x=(b2-4ac≥0)中,可求得方程的两个根.

的求根公式,用此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4.例1解方程x2-3x+2=0

解:a=1,b=-3,c=2.

又b2-4ac=(-3)2-4×1×2=1>0,

x1=2,x2=1.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提醒学生一定要先“代”后“算”.不要边代边算,易出错.并引导学生总结步骤1.确定a、b、c的值.2.算出b2-4ac的值.3.代入求根公式求出方程的根.

练习:P.16中2(1)—(7),通过练习,熟悉公式法的步骤,训练快速准确的计算能力.

例2不是一般形式,所以在利用公式法之前应先化成一般形式,另外注意例2中的b2-4ac=0,方程有两个相同的实数根,应写成x1=

由此例可以总结出一般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利用公式法的步骤:1.化方程为一般形式.2.确定a、b、c的值.3.算出b2-4ac的值.4.代入求根公式求解.

练习:P.16中2(8).

(四)总结、扩展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

≥0).

(2)利用公式法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步骤:①化方程为一般式.②确定a、b、c的值.③算出b2-4ac的值.④代入求根公式求根.公式法与配方法都是通法,前者较之后者简单.

2.(1)在推导求根公式时,注意推导过程的严密性.诸如

a≠0,4a2>0.当b2-4ac≥0时,……

(2)在推导求根公式时,注意弄清楚推导过程所运用的基本理论,如:等式的基本性质,配方的意义,完全平方公式,平方根的概念及二次根式的性质.

(3)求根公式是指在b2-4ac≥0对方程的解,如果b2-4ac<0时,则在实数范围内无实数解.渗透一种分类的思想.

(4)推导ax2+bx+c=0(a≠0)的求根公式与解ax2+bx+c=0(a≠0)(用配方法)的异同.前者只求在b2-4ac≠0的情况下的解即可.后者还要研究在b2-4ac<0的情况.

四、布置作业

教材P.14练习1

教材P.15习题12、1:4.

参考题: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学有余力的学生做).

五、板书设计

12.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四)

1.求根公式:例:用配方法推导出一元例1……

二次方程ax2+bx+c=0……

(a≠0)的根.练习……

2.公式法及其步骤解:解:…………

(1)……

(2)……

(3)

(4)

六、作业参考答案

初一数学教案范文第13篇

第一步:

希望工作坊的成员们以年级为单位,完成以下几个问卷调查和访谈。

1、使用《关于初中几何问题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关于初中生对几何学习兴趣的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几何概念课的感受。

2、通过访谈了解教师对“问题链”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使用现状的认识。

第二步:

从几何概念课的教学实际出发,本研究将“问题链”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概念引入“问题链”,是教师为引入课题所创设的情境,是为了使知识间平滑转接,为后续教学埋下伏笔,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等目的而精心设置的一系列问题。

2、概念形成“问题链”,是教师为帮助学生体验发现新知识的本质属性或规律的过程,基于已有经验得到新经验等目的而精心设置的一系列问题。

3、概念巩固“问题链”,是教师为帮助学生巩固新学的概念,避免与其他概念发生混淆,开扩学生思维的广度,加深理解概念等目的而精心设置的一系列问题。

本研究将“问题链”的设计方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阶梯递进式“问题链”,要求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不同梯度、不同层次的问题组,让学生通过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将难题迎刃而解。所提问题难度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点到面,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有明确的目的,是后一个问题的铺垫,是学生解决下一个问题的阶梯。

2、类比迁移式“问题链”,是根据两个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从而推出它们在其它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

3、变式探究式“问题链”,注重以知识变式为抓手,让学生在转化中进入“最近发展区”,提高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层次。

4、总结归纳式“问题链”,总结链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单元小结或复习时,为唤起学生的知识回忆,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知识结构网络而设计的“问题链”。

希望工作坊的成员们以年级为单位,按照下表梳理出的概念课的范围,从概念引入、形成、巩固三种类型问题链中选择一到两种,完成相应的教学案例写作。

年级

内容

人员安排

六年级上

圆周、圆弧、扇形等概念

李亚琼

六年级下

线段相等、角相等、线段的中点、角的平分线、余角、补角的概念

七年级上

图形平移、旋转、翻折的有关概念

轴对称、中心对称的有关概念

周晓旭、金少珍

七年级下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

相交直线的有关概念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八年级上

命题、定理、证明、逆命题、逆定理的有关概念

沈安晴、程小婷

八年级下

多边形及其有关概念

平行四边形(包括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

梯形的有关概念

向量的有关概念

九年级上

相似形的概念

比例线段相关概念、黄金分割、三角形的重心

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锐角三角比(锐角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概念

金伟杰、于晓玲

九年级下

圆有关的概念

圆心角、弦、弦心距的有关概念

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中的相关概念

正多边形的有关概念

注:上表是通过阅读上海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课本数学》六—九年级课本,根据《2020年上海市初中数学课程终结性评价指南》里规定的图形与几何部分,梳理出初中阶段几何概念课的教学内容。

第三步:

从完成的教学案例中选一到两个比较优秀的案例,开展实验研究。

前测:在授课前,学生在自行预习的基础上完成一份有关本节课概念的试题,记录其中概念题目的成绩。在授课后,学生再次完成上一张试题,记录其中概念题目的成绩。将两次成绩的差值作为本实验的前测。

后测:在授课前,学生在自行预习的基础上完成前测使用的试题,记录其中概念题目的成绩。第一次授课后,将问题链进行改进,进行再一次授课。在授课后,学生再次完成上一张试题,记录其中概念题目的成绩。将两次成绩的差值作为本实验的后测。

将前测和后测的试卷结果进行对照。

初一数学教案范文第14篇

课题:1.1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1,整理前两个学段学过的整数、分数(包括小数)的知识,掌握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2,能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会用符号表示正数和负数;

3,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正确区分两种不同意义的量。

知识重点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上课开始时,教师应通过具体的例子,简要说明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过的数,并由此请学生思考:生

活中仅有这些“以前学过的数”够用了吗?下面的例子

仅供参考.

师:今天我们已经是七年级的学生了,我是你们的数学老师.下面我先向你们做一下自我介绍,我的名字是XX,身高1.73米,体重58.5千克,今年40岁.我们的班级是七(13)班,有60个同学,其中男同学有22个,占全班总人数的37%…

问题1:老师刚才的介绍中出现了几个数?分别是什么?你能将这些数按以前学过的数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吗?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师:以前学过的数,实际上主要有两大类,分别是整数和分数(包括小数).

问题2:在生活中,仅有整数和分数够用了吗?

请同学们看书(观察本节前面的几幅图中用到了什么数,让学生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思考讨论,然后进行交流。

(也可以出示气象预报中的气温图,地图中表示地形高低地形图,工资卡中存取钱的记录页面等)

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以前学过的数已经不够用了,有时候需要一种前面带有“-”的新数。先回顾小学里学过的数的类型,归纳出我们已经学了整数和分数,然后,举一些实际生活中共有相反意义的量,说明为了表示相反意义的量,我们需要引入负数,这样做强调了数学的严

密性,但对于学生来说,更多

地感到了数学的枯燥乏味为了既复习小学里学过的数,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所以创设如下的问题情境,以尽量贴近学生的实际.

这个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自己看书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途径,都应予以重视。

以上的情境和实例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通过实例,使学生获取大量的感性材料,为正确建立相反意义的量奠定基础。

分析问题

探究新知问题3:前面带有“一”号的新数我们应怎样命名它呢?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呢?通常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用正数和负数分别表示怎样的量呢?

这些问题都必须要求学生理解.

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出示这些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看书自学,然后师生交流.

这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正数和负数的表示.

强调: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包含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如向东与向西,收人与支出;二是它们都是数量,而且是同类的量.这些问题是这节课的主要知识,教师要清楚地向学生说明,并且要注意语言的准确与规范,要舍得花时间让学充分发表想法。

举一反三思维拓展经过上面的讨论交流,学生对为什么要引人负数,对怎样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有了初步的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举出实际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以加深对正数和负数概念的理解,并开拓思维.

问题4:请同学们举出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的例子.

问题5:你是怎样理解“正整数”“负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的呢?请举例说明.

能否举出例子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体现,也能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引负数的必要性

课题:1.2.1有理数

教学目标1,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

3,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知识重点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探索新知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3个数(同时请3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

问题1:观察黑板上的9个数,并给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

学生可能只给出很粗略的分类,如只分为“正数”和“负数”或“零”三类,此时,教师应给予引导和鼓励.

例如,

对于数5,可这样问:5和5.1有相同的类型吗?5可以表示5个人,而5.1可以表示人数吗?(不可以)所以它们是不同类型的数,数5是正数中整个的数,我们就称它为“正整数”,而5.1不是整个的数,称为“正分数,,.••…(由于小数可化为分数,以后把小数和分数都称为分数)

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和不断完善,以及学生自己的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经学过的5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按照书本的说法,得出“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看书了解有理数名称的由来.

“统称”是指“合起来总的名称”的意思.

试一试:按照以上的分类,你能作出一张有理数的分类表吗?你能说出以上有理数的分类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吗?(是按照整数和分数来划分的)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这个引入具有开放的特点,学生乐于参与

学生自己尝试分类时,可能会很粗略,教师给予引导和鼓励,划分数的类型要从文字所表示的意义上去引导,这样学生易于理解。

有理数的分类表要在黑板或媒体上展示,分类的标准要引导学生去体会

练一练1,任意写出三个有理数,并说出是什么类型的数,与同伴进行交流.

2,教科书第10页练习.

此练习中出现了集合的概念,可向学生作如下的说明.

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地,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所有负数组成的数集叫做负数集……;

数集一般用圆圈或大括号表示,因为集合中的数是无限的,而本题中只填了所给的几个数,所以应该加上省略号.

思考:上面练习中的四个集合合并在一起就是全体有理数的集合吗?

也可以教师说出一些数,让学生进行判断。

集合的概念不必深入展开。

创新探究问题2:有理数可分为正数和负数两大类,对吗?为什么?

教学时,要让学生总结已经学过的数,鼓励学生概括,通过交流和讨论,教师作适当的指导,逐步得到如下的分类表。

有理数这个分类可视学生的程度确定是否有必要教学。

应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标准不一样时,分类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所以分类的标准要明确,使分类后每一个参加分类的象属于其中的某一类而只能属于这一类,教学中教师可举出通俗易懂的例子作些说明,可以按年龄,也可以按性别、地域来分等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都是有理数(圆周率除外),有理数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本课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1题

2,教师自行准备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本课在引人了负数后对所学过的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提出了有理数的概

念.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思想并进

行简单的分类是数学能力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分类标准与分

类结果的关系,分类标准的确定可向学生作适当的渗透,集合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接受需要很长的过程,本课不要过多展开。

2,本课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可避免直接进行分类所带来的枯燥性;同时还体现合作学习、交流、探究提高的特点,对学生分类能力的养成有很好的作用。

3,两种分类方法,应以第一种方法为主,第二种方法可视学生的情况进行。

课题:1.2.2数轴

教学目标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

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

3,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难点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知识重点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教师通过实例、课件演示得到温度计读数.

问题1: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温度的重要工具,你会读温度计吗?请你尝试读出图中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

(多媒体出示3幅图,三个温度分别为零上、零度和零下)

问题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点表示数的感性认识。

点表示数的理性认识。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教师:由上述两问题我们得到什么启发?你能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

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归纳出:可以表示有理数的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

从而得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只描述数轴特征即可,不用特别强调数轴三要求。

从游戏中学数学做游戏:教师准备一根绳子,请8个同学走上来,把位置调整为等距离,规定第4个同学为原点,由西向东为正方向,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整数编号,请大家记住,现在请第一排的同学依次发出口令,口令为数字时,该数对应的同学要回答“到”;口令为该同学的名字时,该同学要报出他对应的“数字”,如果规定第3个同学为原点,游戏还能进行吗?学生游戏体验,对数轴概念的理解

寻找规律

归纳结论问题3:

1,你能举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用直线表示数的实际例子吗?

2,如果给你一些数,你能相应地在数轴上找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吗?如果给你数轴上的点,你能读出它所表示的数吗?

3,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会发现什么规律?

4,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由此你会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组讨论,交流归纳)

归纳出一般结论,教科书第12的归纳。这些问题是本节课要求学会的技能,教学中要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来完成,教师可结合教科书给学生适当指导。

巩固练习

教科书第12页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请学生总结:

1,数轴的三个要素;

2,数轴的作以及数与点的转化方法。

本课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2题

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数轴是数形转化、结合的重要媒介,情境设计的原型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生易于体验和接受,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数轴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抽象和概括能力,也体出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到抽象概括的认识规律。

2,教学过程突出了情竟到抽象到概括的主线,教学方法体了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3,注意从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并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方法。

课题:1.2.3相反数

教学目标1,掌握相反数的概念,进一步理解数轴上的点与数的对应关系;

2,通过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的特征,培养归纳能力;

3,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难点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

知识重点相反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问题1:请将下列4个数分成两类,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类

4,-2,-5,+2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分法,只要能说出道理,都要难予鼓励,但教师要做适当的引导,逐渐得出5和-5,+2和-2分别归类是具有较特征的分法。

(引导学生观察与原点的距离)

思考结论:教科书第13页的思考

再换2个类似的数试一试。

归纳结论:教科书第13页的归纳。以开放的形式创设情境,以学生进行讨论,并培养分类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归纳能力,渗透数形思想

深化主题提炼定义给出相反数的定义

问题2:你怎样理解相反数定义中的“只有符号不同”和“互为”一词的含义?零的相反数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规律: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可以表示为-a

思考: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有什么关系?

练一练:教科书第14页第一个练习体验对称的图形的特点,为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特征做准备。

深化相反数的概念;“零的相反数是零”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

强化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几何意义

给出规律

解决问题问题3:-(+5)和-(-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化简它们吗?

学生交流。

分别表示+5和-5的相反数是-5和+5

练一练:教科书第14页第二个练习利用相反数的概念得出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1,相反数的定义

2,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

3,怎样求一个数的相反数?怎样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

本课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3题

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相反数的概念使有理数的各个运算法则容易表述,也揭示了两个特殊数的特征.这两个特殊数在数量上具有相同的绝对值,它们的和为零,在数轴上表示时,离开原点的距离相等等性质均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本教学设计围绕数量和几何意义展开,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2,教学引人以开放式的问题人手,培养学生的分类和发散思维的能力;把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观察它们的特征,在复习数轴知识的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数与形的相互转化也能加深对相反数概念的理解;问题2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相反数的概念;问题3实际上给出了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

3,本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观察归纳,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并给学生留有发挥的余地.

课题:1.2.4绝对值

教学目标1,掌握绝对值的概念,有理数大小比较法则.

2,学会绝对值的计算,会比较两个或多个有理数的大小.

3.体验数学的概念、法则来自于实际生活,渗透数形结合和分类思想.

教学难点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

知识重点绝对值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

设置情境

引入课题星期天黄老师从学校出发,开车去游玩,她先向东行20千米,到朱家尖,下午她又向西行30千米,回到家中(学校、朱家尖、家在同一直线上),如果规定向东为正,①用有理数表示黄老师两次所行的路程;②如果汽车每公里耗油0.15升,计算这天汽车共耗油多少升?

学生思考后,教师作如下说明:

实际生活中有些问题只关注量的具体值,而与相反

意义无关,即正负性无关,如汽车的耗油量我们只关心汽车行驶的距离和汽油的价格,而与行驶的方向无关;

观察并思考:画一条数轴,原点表示学校,在数轴上画出表示朱家尖和黄老师家的点,观察图形,说出朱家尖黄老师家与学校的距离.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如下:

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只与这个点离开原点的长度有关,而与它所表示的数的正负性无关;

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做|a|

例如,上面的问题中|20|=20,|-10|=10显然,|0|=0这个例子中,第一问是相反意义的量,用正负

初一数学教案范文第15篇

1.使学生会解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分析

重点: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难点:含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什么叫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2.试述一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3.什么叫分式?分式有意义的条件是什么?

二、新授

1.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引例:一数的a倍(a≠0)等于b,求这个数。

用x表示这个数,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ax=b(a≠0)

在这个方程中,x是未知数,a和b是用字母表示的已知数。对x来说,字母a是x的系数,b是常数项。这个方程就是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的解法与以前学过的只含有数字系数的方程的解法相同,但必须特别注意:用含有字母的式子去乘或除方程的两边,这个式子的值不能等于零。

例如:解方程5x+6=3x+10与解方程ax+b=cx+d。

解:移项,5x-3x=10-6,ax-cx=d-b,

合并同类项,2x=4,(a-c)x=d-b,

x=2。当a-c≠0时,

x=.

可以看出,上述两个方程的解法及其步骤基本相同。只是最后一步,从2x=4与(a-c)x=d-b中求出x不同,其中2≠0是很明显的,所以得x=2。而a-c必须指明a-c≠0时x=.

例1解方程ax+b2=bx+a2(a≠0).

解:移项,得ax-bx=a2-b2,

合并同类项,得(a-b)x=a2-b2。

因为a≠b,所以a-b≠0,方程两边同除以a-b,得

x=,x=a+b.

注意:方程的解是分式时,一般要化成最简分式或整式。

例2解方程。

解:去分母,得b(x-b)=2ab-a(x-a),

去括号,得bx-b2=2ab-ax+a2,

移项,得ax+bx=a2+2ab+b2,

分解因式,得(a+b)x=(a+b)2。

a+b≠0,x=a+b。

三、练习

练习:P90中练习1,2,3,4。

四、小结

本课内容:含有字母系数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五、作业

作业:P93中习题9.5A组7,8,9。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