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31 17:25:56
手术室护士论文范文第1篇
1资料与方法
2007年8月对本院手术室37位护士采取抽血体检与问卷调查。
2结果
37位手术室护士均有不同程度生理心理损伤,见表1。表1手术室37位护士的生理心理损伤及影响因素损伤表现n百分比职业损伤因素慢性呼吸道损伤848.65%消毒液腰、背、肩疼痛1232.43%负重、抬搬病人刀、针刺伤616.22%机械性因素白细胞下降12.07%放射线及电离辐射3讨论
3.1职业损伤的危险因素
3.1.1生物因素由于手术室特殊的工作环境,工作人员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呕吐物、羊水等,受感染的机会很多,如一些可传播性疾病、甲、乙、丙肝病毒,尤其是目前尚无特效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TV)。据研究,含病毒浓度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血液、血液成分、伤口分泌物、、阴道分泌物、羊水等。含病毒浓度低的体液:尿、便、汗、泪、母乳、眼、鼻腔、口腔暴露于污染血液和体液而感染HIV的感染率为0.1%,皮肤暴露感染HIV的感染率为0.4%[1],暴露于含HBV血液、体液而感染HBV比率为6%~30%;若HbsAg(+)、HbeAg(+)则感染率更高。接种过乙肝疫苗可降低感染危险性。
3.1.2机械因素最常见的为针刺伤,其次为刀片、玻璃等锐器伤。本院针刺伤率高达16.22%,已经证实20种病原体可以经针刺传播。针刺伤时只需0.04mL带有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
3.1.3物理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术中摄片及电透直视下手术的不断开展,手术室工作人员接触射线的机会较多。无防护接触论文放射线及电离辐射给手术室护士造成严重的机体损伤。如白细胞减少、不良生育结构、放射病、致癌、致畸等[3]。微波、射频、激光等手术方法对皮肤、眼球有光化效应损害。在消毒工作中,紫外线使用不当可引起紫外线眼炎或皮炎。高浓度臭氧吸入可引起气急、胸闷、肺水肿等。负重、抬、搬病人等常规护理工作也是导致护士腰背痛的危险因素。此外机器声、工作人员的对话声、电话铃声、病人的声、物品及机器移动声所产生的噪音可引起头痛、头晕、耳鸣、失眠等。长时间暴露于9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可能引起如上不适[4]。
3.1.4化学因素包括化学消毒剂的挥发,高频电刀使用时散发出的气味及全身物在空气中的弥散。甲醛、煤酚皂、戊二醛、臭氧都是手术室常用的挥发性化学灭菌剂[2],它们用于手术室的消毒、浸泡标本、器械消毒,均为刺激性物质,对皮肤黏膜、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且甲醛还具有致敏、诱变及致癌作用,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甲醛溶液,可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及染色体异常。
3.1.5心理因素手术室工作的医护人员的心理危害主要是精神紧张,压力感所致。他们长期处于思想高度集中、精神过度紧张、休息不定时的环境中,工作性质是细致的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工作。工作人员易患溃疡病、心脏病、偏头痛病、下肢静脉曲张、胃下垂、慢性腰腿痛、慢性肝胆病等。同时也会产生不良的心理状态,如精神紧张、焦虑、烦燥等。
3.2职业伤害的防护措施
3.2.1锐利仪器使用的防护根据具体手术,总结手术中刀、剪、针摆放及传递的体会,在新护士上岗时严格带教,规范每名护士的基本操作。普及使用可自动回套的针头;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防漏、耐刺、密封的环保型锐器收集箱;医疗垃圾严格分类管理,减少流通污染环节,把护士的职业危害降到最低。
3.2.2加强室内流通定时开窗换气,添置空调设备,完善排污系统,并对工作人员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消毒剂浓度要配制准确,现配现用,改变用量越多消毒效果越好的错误概念,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对人体的危害,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操作前后正确洗手,严格无菌振作。手术后对器械、污水、房间处理,严格按规章制度执行,设专用浸泡污敷料水池等设施进行终末消毒处理,以免污染周围环境。
3.2.3避免生物感染术前必须了解病人的病史、肝功能、两对半、HIV、梅毒等检查结果,这是很重要的预防措施,对阳性患者要提前做好预防准备,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手套如有破损,立即重新更换消毒手套,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分泌物。皮肤如有损伤,立即用3%碘酒、75%酒精消毒、立即注射乙肝疫苗。术前巡回护士配制0.2%过氧乙酸1000mL盛于专用容器中,置于手术间,方便麻醉医生、巡回护士在给病人操作前后随时洗手,手术间门口铺一块用0.5%过氧乙酸浸透的台布,以减少因工作人员进出造成的交叉感染。
3.2.4辐射及电离危害的防护在无法躲避时尽量使身体不进入直射线中,妊娠期禁止与X线接触。主要依靠3项基本防护手段,即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消除手术间内有害物质,可采取以下措施:(1)通风换气,除安装迷宫式百叶窗保持良好通风外,最好设有机械通风,保持每天换气4~6次;(2)设置负离子发生器,调节正负离子平衡;(3)尽量少用或不用的铅制品,传统的铅衣应被塑封铅取代。
3.2.5防止身体疲劳工作人员除了有过硬的业务素质要求外,还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矫正一般职业性紧张,预防过久站立及走动产生的危害,设法改善站立和走动的强制,注意保持良好的操作姿势和习惯。
手术室护士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手术室职业危险因素防控措施
手术室护士必须接触各种手术患者,要清洗、整理患者手术后的各种器械、敷料、仪器等,若自我防护措施不规范,不仅自身可能感染病原体,甚至发生交叉感染。为保障手术室护士身心健康,有效控制手术室职业危险因素,防止医源叉感染,必须加强护士的教育培训,认真执行规范的防护措施,才能有效预防与减少手术室相关职业性感染。
一、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
1.1生物性危险因素生物性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结核等微生物感染。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都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而成为传染源。手术室护士每天都要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在手术配合过程中常使用锐利器械如刀、剪、针、骨钩、锯片等,因工作节奏快,传递器械频繁,极易损伤自己或误伤他人。污染的针或锐器刺伤是导致护理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疾病最主要的职业因素。研究表明,约有11.7%手术室人员存在意外的血液接触。
1.2化学性危险因素手术室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环氧乙烷、戊二醛、含氯消毒剂、甲醛等。这些常用的挥发性消毒剂对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胃肠道、神经系统均有一定不良影响,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医护人员在工作中接触以上消毒剂,轻者刺激皮肤引起接触性皮炎、过敏性鼻炎、哮喘,重者中毒或致癌。
1.3物理性危险因素
1.3.1电离辐射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中摄片及电透直视下手术不断开展,手术室人员接触放射线的机会不断增多。特别是骨科手术使用“C”型臂的频率很高,长期小剂量接触可导致局部皮肤变硬,乏力、头痛、记忆力减退,食欲不振等植物神经紊乱综合征;长期照射,可致白细胞减少,机体抵抗力下降,严重可引起免疫系统疾病如白血病等,女性有月经失调,在妊娠时会引起自然流产、死胎、先天性畸形和发育障碍等。
1.3.2电器及锐器伤手术室用电设施及锐利器械很多,如操作不规范可能损伤自己或他人。
1.4环境因素
1.4.1噪声污染安静手术室内背景噪音约13dB。术中连续噪音来自麻醉呼吸机、吸引器及麻醉排污系统;间断噪音来自多功能高频电刀、麻醉报警及运用手术器械、物品及仪器移动声等;室内人员的谈话声约为60dB。骨科手术还包括骨锤敲击声、电锯、电钻、磨钻发出的噪音,长期接触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人体判断力和持续记忆力减退,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1.4.2麻醉废气的污染主要是异氟醚、安氟醚,可从面罩活瓣、罗纹管等衔接处漏出污染手术室内空气。长期接触可导致麻醉废气在机体组织内逐渐蓄积而达到危害机体健康的浓度,并可产生慢性氟化物中毒和遗传影响及其他影响如白细胞减少等。
1.4.3烟雾的危害烟雾中的漂浮颗粒含有炭化了的组织、血液成分和各种化学物质及气体,可能含有一些可传播疾病的病原体,如细菌和病毒。暴露于烟雾环境中的工作人员常主诉恶心、头痛、眼睛和上呼吸道不适等。烟雾是否能直接导致人体发生肿瘤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1.4.4高浓度CO2据王娟报道,手术进行中手术室空气中CO2浓度可达0.11%。CO2主要来自人体的呼吸和电刀的烧灼,当浓度达到0.1%时,空气状况开始恶化,出现不良气味,人体会感觉不适。
1.5生理、心理危害
1.5.1生理危害由于手术室工作的特殊性,常处于被动,长时间站立,身体重力集中于下肢,久之容易导致下肢静脉曲张、水肿。器械护士配合手术时常保持颈椎前屈位15~20度,连续站立时间约5~7h或更长时间,这种姿势易导致颈椎病的发生。手术室工作近乎于一种静态作业,即依靠肌肉等长性收缩维持。这种作业极易疲劳,局部肌肉乳酸堆积,造成肩周炎及腰肌劳损。手术室是一个全封闭的空间,空气净化需要层流来洁净,长期空调制冷制热保持恒温可引起风湿、关节酸痛,封闭的手术间含氧量不足,造成缺氧,引起头痛、头晕、困乏等症状。
1.5.2社会心理危害手术室工作人员经常加班加点连续工作,长时间精神高度集中、紧张、超负荷工作以及长时间饮食不规律等,可造成身心疲惫,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躁、慢性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等。手术室工作要求精准度高,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需要配合不同性格的医生,丝毫不能出错,导致护士心理压力特别大,特别是新护士,可导致或诱发神经衰弱、慢性头痛等。
二、防护措施
2.1生物性危害的防范术前应完善手术患者生化检查,准确了解手术患者HBV及HIV等病毒携带情况,做好围手术期的安全防护。
2.2化学性危害的防护对于戊二醛、骨水泥、甲醛等有害物品,必须戴上防护手套、防护目镜等,操作完毕后应到空气流通处深呼吸,加快气体交换。
2.3物理性危害的防护骨科手术中要行X线透视的,上台前必须穿好铅衣,并在手术间安全的范围内设置铅屏风,妊娠期间避免接触。定期维修电器,遵守用电原则,熟悉仪器的操作步骤,避免发生电击或灼伤等。
2.4环境因素的防护手术室内应尽量减少躁音,保持手术室的安静。手术间安装空气净化装置,建立良好的排放系统,使用密闭性好的麻醉机,把泄漏量降致最低,术中使用负压吸引随时抽排废气。
2.5掌握正确的自我防护措施
2.5.1手卫生洗手是防止医院院内感染传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我科通过增强洗手意识,掌握“七步洗手法”,培养良好的洗手习惯,切断了通过手传播感染的途径。
2.5.2戴口罩为防止交叉感染,需要遵循以下规程:每一台手术更换新口罩;调整好口罩系带;压紧口罩上的密封条使口罩紧贴口鼻周围;术中口罩如被血液、体液溅射污染应及时更换;口罩使用完后马上按规范处理。从而降低由于口罩使用不当引起的交叉感染。
2.5.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手术室业务学习,手术中熟练配合,动作协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可使误伤和污染的机会明显减少,从而减少因技术生疏、动作不协调所致的损伤和感染。
2.6生理、心理健康的防护尽量减轻行为负荷,借助有效条件,节约体力和能量,改善工作条件,术中交替活动下肢,平时加强体育锻炼,穿弹力袜可有效预防下肢静脉曲张。护士长应合理安排和调整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的工作,避免长期做单一持续的工作。手术室工作者早餐应吃高热量、营养丰富的固体食物,延长胃排空时间,针对大手术,应人性化地安排人员替换吃饭,避免饥饿工作,不利身体健康。手术室护士工作时间长,强度大,有时难以顾全家人,家人应给予充分理解与支持,护士自身也应学会正确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总结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的医疗设备、医药用品的广泛应用,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也在产生新的变化,只有不断正确认识手术室工作环境中现存及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加强防护意识,采取规范的防护措施,才能既有效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又维护了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更有利于手术室护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手术室护士论文范文第3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4个专门科室抽取护理人员30名,4个科室分别为骨科,普外科,胸外科,皮肤外科。所有参与研究的护士均为女性,年龄为20~45岁,平均年龄(26±3.4)岁,学历方面专科20人,本科10人。主管护师5人,初级护师15人,初级护士10人。工龄为1~20年,平均为(7±1.4)年。参与调研的4组护理人员在生理及学历,经验等一般情况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1.2.1培训目标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加强专业理论知识及专业手术操作的熟练程度,是护理人员对操作更加规范,熟练及有良好的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增加护理人员互相配合度。
1.2.2培训方法
4组每组分配2至3个专科护士来进行指导教学,对每个护士进行详细了解,对其所负责位置及工作情况进行调查后进行专业辅导,强化每个护理人员的对设备对仪器对器械的认知,熟练其应用与保养,并加强互相之间手术的配合,手术时进行指导,并进行专业知识讲解,使护理人员对手术的辅助更加专科专业化。
1.2.3专业课的教学
①该专科的生理部位的解剖学的讲解,及病例状况下的改变。②专科的手术所需器械使用摆放及保养。③手术时护理人员之间的配合讲解。④对突发事件的急救与应对,常用急救药物的使用及不同程度下的用药说明以及无抢救药物时的代替手法说明。
1.2.4培训后考核
在一年的培训过程中由护士长与专科培训护士组长分多次对该阶段的培训进行测试,如器械维护使用,应对措施方法,操作规范熟练度。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录入并经审核后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代表。采用χ2检验比较计数资料,检验指标为0.05,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年资护理人员手术室操作考核
经过培训调研后3年以内,3~5年,超过5年的护理人员手术操作考核评分分别为(89.1±3.9)、(93.2±3.7)、(96.3±3.1),均好于培训前(82.4±4.2)、(87.9±3.2)、(91.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护理人员器械掌握程度、保养及应急能力考核
经过培训调研所有年龄段护理人员经过专科培训后其手术室器械掌握程度及保养知识(95.9±3.1)分,比培训前(87.1±4.3)均有较大进步,前后比较差异较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手术室护士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加压法; 手术室; 护士培养
Application of Stress Increment Method in Training Young Nurses of Operating Room/LI Ya-we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10):074-077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stress increment method in training young nurses in operating room.Method:The effect was evaluated after the young nurses in operating room were trained in theory,manipulation and examination with the stress increment method.Result:After training,the scores of technical operation,discovering problems,solve problems and coordinated ability were higher than before training,the grades of specialist skill,emergency skill and assessment of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were all higher than before training.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surgeons to the nursing work after training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raining,the differences above were all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Stress increment method; Operating room; Nurse training
First-author’s address:Maternal and Child Care Hospital of Baoji City,Baoji 721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0.022
当今社会,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专业知识扎实、临床操作能力强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已成为迫切需要,专科护士由此应运而生,她们在适应医学发展,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及提高专科护理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
如今现代化的医院手术室大都具有完善而先进的检测仪器和现代化的医疗设备,手术室不仅是医院外科治疗的核心场所和危重患者的救治中心,而且手术室工作还具有很大的风险性和特殊性。这就要求手术室必须具备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才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医院中的手术室为重要科室,此科室的工作任务很繁重,且要求人员的各项技术都很娴熟。现代化手术室护士不仅应掌握医学基础知识,熟悉有关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及内外科的基本理论,还应具有广博的边沿学科知识和高科技知识,需要不断进行知识的积累,才能保证工作中不出现差错。同时还要具备反应灵敏、动作快捷、工作高效等综合急救能力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为了使手术室年轻护理人员快速的成长,尽快的掌握各项操作技术,提高综合能力,特别是对危急患者的急救技术、应急能力及急救意识和预见能力,本科于2013年1月开始对年轻护理人员进行有意识的“加压法”培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工作3年以内的年轻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护士均为本科,年龄25岁以下。
1.2 方法 培训的方式:每月进行4次培训,对理论知识、操作培训(专科、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急救技术)、院感知识三方面进行培训和反复的练习,具体方法如下。
1.2.1 理论授课 年初由护士长或科室专门带教老师制定培训计划。要求理论授课时根据拟定的题目通过查阅相关书籍、网络下载等方法收集资料制作课件;收集相关危重病例进行整理、分析;结合自身的经历补充内容。每次讲课都由年轻护理人员自己备课,制作图文并茂的PPT,每月从理论知识(专科理论知识、基础理论知识、急救知识)、操作培训(专科、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急救技术)、院感知识3个方面各进行1次学习,每次1~2 h左右。要求认真细致全面的讲解理论知识,亲自示范操作。再由高年资和带教老师进行补充指导,最后由护士长将临时有针对性的病例,组织大家采取集中理论学习、病案讨论等方式交流。针对某方面知识将平时遇到的危重抢救病例的配合经验穿插其中,对工作中实际遇到的疑点大家共同讨论,一同分享工作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使印象更加深刻。
1.2.2 操作培训 选择经过手术室专科培训后经验丰富的高年资专科护士操作,示教手术的摆放、手术巾的铺置、消毒的范围、器械的传递、器械台的规范摆放、腔镜器械的拆卸与安装、无菌技术、无瘤技术、隔离技术、穿针引线等专科操作,同时培训成人心肺复苏、新生儿心肺复苏、颈静脉置管等急救技术,还有手术室的仪器设备如:腔镜系统、超声刀、高频电刀、除颤仪、呼吸机、消毒机等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均进行认真培训。带教老师示教后,培训护士逐一进行操作,老师对错误之处现场给予纠正和指导。每次培训后都进行考核,不合格者再次反复培训,直至考核合格为止。
1.2.3 院感培训 由控感科和科室专门的控感员进行院感知识培训,内容有各种消毒液的配置和使用,规范洗手、刷手、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手术后物品的处理、感染手术术前术后的处置、针刺伤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流程、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传染病的上报流程等常用知识。
1.2.4 急救演练 科室每季度组织一次急救演练。演练结束后专门针对年轻护士在演练中存在的问题,给予启发性指出和耐心指导,帮助其尽快掌握急救预案和提高急救快速反应能力。
1.2.5 培训内容 (1)手术室的各种规章制度、职责、流程、质量标准、配合规范、护理常规、应急预案等。(2)理论知识涉及到的一些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病理生理变化、疾病的诊断、术前准备、手术、麻醉方式、巡回及洗手护士的配合要点和手术室常用到的一些急救操作的流程、步骤、要点、方法和急救仪器的使用方法,手术患者术中的管理,护理文书的规范书写等。(3)操作培训包括基本的护理18项基础操作和手术室的专科操作:导尿、鼻饲、穿脱手术衣、戴无菌手套、各类无菌技术操作、各类手术器械的传递、手术器械台的铺置及管理、穿针、钳线的操作,腔镜器械的安装、拆卸和清洗消毒,仪器设备的正确使用和保养、麻醉的摆放、输液输血、常用的抢救药品的药理及用法、颈静脉置管、股动脉及股静脉采血、除颤仪使用方法、吸痰及插胃管等操作的操作方法。(4)急救培训则是根据本院手术特点,将平时病情危急、抢救率极高的产科和妇科危重病例及手术室常用的急救操作技能列为培训重点,如羊水栓塞、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妊高症、多胎妊娠、宫外孕休克、心衰等产妇的术中护理及配合要点,成人心肺复苏、新生儿心肺复苏术、新生儿急救用药的方法及配置、常用的抢救药品的药理及用法、颈静脉置管、股动脉及股静脉采血、除颤仪使用方法、吸痰及术中插胃管等的操作方法和涉及到的一些前沿知识及动态。
1.2.6 考核 所有培训结束后,再以全体闭卷理论知识笔答、抽考培训的操作及现场提问、假设场景等形式进行检查,考核掌握情况,要求每人必须达标,并与当月绩效挂钩。
1.3 效果评价 自制调查问卷对本科室16名年轻护士在实施培训前后进行问卷调查,匿名打分,内容包括:技术操作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配合协调能力,每项100分,满分400分,评价完当场收回。护士长在培训前后将手术室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专科技能、急救技能操作对护士进行考核;随机调查50名手术医生对培训前后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评定标准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率+一般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各项能力得分比较 问卷收回率100%。培训后手术室年轻护士在技术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配合协调能力方面得分均高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 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各项考核成绩比较 培训后,手术室年轻护士的专科技能、急救技能、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均高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培训前后手术室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比较 培训后手术室医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满意率高于培训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14.470,P
3 讨论
手术室护士专科配合能力和综合能力都是护士的“软技能”。护士的“软技能”作为反映个人能力特质的技能系统,是专科护士不可缺少的优秀特征,与护理质量有着直接关系。只有提高“软技能”的水平,才能提高护理质量[2]。通过系统化的专业理论和操作职业培训出来的专科护士,可以熟练的运用所学专科知识和丰富的专科经验,向患者提供专业的服务[3]。故全面提高科室人员的各项基本素质这种“软技能”非常重要,其也是提高手术室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而现在进入手术室的护士,大多是独生子女,相对来说,这批年轻人从小养尊处优,动手能力比较差[4]。但是他们的思维能力活跃,反应灵敏,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年轻护士是医院的希望,是医院的未来,只有认真培养好年轻护士,才能使手术室后继有人[5]。特别是低年资护士危急症护理能力的缺乏增加了围手术期护理风险,影响患者手术进程和质量,增加护士工作心理负担,影响手术护理管理的质量[6]。
医学的快速发展,要求护理人员要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才能适应新形势,而只有不断的加强培训才能巩固和熟练各项技术,所以护士的培训是一项长期工程。特别是当今众多的独生女,只有不断地“加压”才能推动他们学习的动力。以刘明研究的“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为框架,汇总不同层级护士的培训内容,形成护士分层培训核心课程框架(分为理论培训和操作培训),通过实践操作来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积极有效的巩固,从而对专科手术配合熟练掌握[7-10]。护理操作技能培训,是提高护士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训练与考核,护士对患者病情评估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均得到一定提高[11]。“加压法”培训正是通过理论培训和操作培训紧密结合,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的综合和应急能力。有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护士培训的参与度很高,但培训实效并不明显[12]。而本研究通过图文并茂、详尽的理论知识培训扩大了知识面,不仅知道应该怎么样做,而且懂得了为什么这样做,改变了手术室护士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通过培训可将护士在临床上所见到的诸多实际问题通过讲解、讨论分析和归纳整理等方法印证所学的书本知识,使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让护士能真正掌握所学的临床护理知识,同时培养和锻炼了护士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思维能力和临床实际工作能力,并将平时遇到的大抢救病例穿插其中共同讨论、整理、归纳,最终制定出一套可行的急救流程、全面的急救护理方案。利用病例教学,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疾病本质的认识[13]。危重病例讨论机制的建立可使护士掌握丰富的专科知识及抢救技能,从而提高护士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4]。同时对常用的急救技能操作进行正规、反复训练,使大家在遇到同一病案、相似情况下抢救时能够心里有底、沉着应对,极大的提高了手术室护士的应急技能,提升了整体的协调能力。
“加压法”培训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使护士全面掌握了大抢救手术中的配合方法,使术前准备更加完善充分,提高了护士的预见性,术中配合有条不紊、手术配合变被动为主动,增强了安全和服务意识,使医护配合更加默契,医生对手术室的服务质量满意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加压法”培训不仅提高了年轻护士的专业知识水平,而且极大的提高了她们的应急能力。同时增加了护士配合手术的自信,护士的价值得到了体现,更加激发了护理人员对本职工作的热爱,改变和升华了原有的价值观念。
“加压法”综合培训有利于增加团队的凝聚力。培训使护理人员之间配合的更加默契,大家相互配合、互助协作,体现了团队互助精神。科室内医护、护护之间相处更融洽,相互协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科室与科室之间的相互协调、默契配合,在成功抢救急症患者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15]。
“加压法”对年轻护士的培养和综合能力提升有很大的作用。经过培训后的年轻护士能尽快熟练专科手术配合技能;快速熟练操作本专科手术所需仪器设备,并熟悉仪器设备的性能和保养方法;能正确摆放手术,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加强了手术中无菌管理;提高了急救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了对院感的重视度,有效的减少了院感的发生。急救技术的培训,提升了年轻护士对高危孕产妇和新生儿窒息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抢救,提高了手术配合满意度,也在挽救患者生命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手术室专科领域推广。
由于手术室是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的工作具有变化快、要求高、流动性大、劳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等特点。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工作性质和临床环境决定了培训计划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需要合理的教学理念引导才能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16]。所以本研究在传统培训的基础上对年轻护士进行有意识的“加压法”培训,通过以上各方面培训,使其尽快的成长,尽快担负起手术室挽救生命的重任。此次培训的都是参加工作3年以内的护士,经过正确的引导,由于年轻,对给予的“加压”能够很快适应和接受,并能积极的投身其中,能够快速掌握所有培训的内容,并很快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同时也激发了年轻护理人员的潜能,提高了她们的职业素养。通过培训,年轻护理人员各方面均有极大的提升,所以“加压法”在临床中有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燕.邱文娟,张伟英.专科护士培训中理论教学方法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4):320-322.
[2]齐艳,孙丽娟.吉林省专科护士护理软技能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3):81-83.
[3]王晓杰,沈宁.我国专科护士的培养及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0,6(12):8-11.
[4]蒋国娥.注重手术室年轻护士细节培养的方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5):79-80.
[5]曹玉娟.注重手术室年轻护士的细节培养[J].健康必读杂志,2010,8(8):152.
[6]莫美珍,陈如虹,钟一岳,等.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危急症护理核心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J].护理学报,2014,21(14):8-9.
[7]刘明.中国注册护士能力架构的质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8):691-694.
[8]刘明,殷磊,马敏燕,等.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测评量表结构效度验证性因子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04-206.
[9]徐园,陈亚丹,曹晶,等.三级医院护士分层培训核心课程设置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8):969-972.
[10]周杰仪,王淑和,郑秋光,等.分析手术室护士层级培训的方法及效果[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89-90.
[11]寿智力,张玉兰.护士岗位技能培训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0):105-106.
[12] Edwards N,Hui Z D,xin S L.Continuing education for nurses in Tianjin Municipality,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J].J Contin Educ Nurs,2001,32(1):31-37.
[13]陈红,陈丽灵.浅谈模拟教学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2):146-147.
[14]徐月娥,钟伟娥,曹玉可,等.专业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在手术室新毕业护士培训中的运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6):69-71.
[15]章霞,金丽萍.模拟演练在提高急诊科医护团体应急能力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3):1178-1181.
手术室护士论文范文第5篇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人民医院手术室,内蒙古乌兰察布 011800
[摘要] 手术室具有工作节奏快、人员复杂、环境比较开放等一系列特点,手术室护士需要和医生一起完成一系列的操作,相对来说监管难度比较大。因此,如何使得手术室护士具有管理意识、全员参与管理的管理思想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该研究在此就手术室护士管理意识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
[
关键词 ] 手术室护士;管理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a)-0081-02
[作者简介] 敖登其木格(1972-),女,蒙古族,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人,专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手术室护理。
手术室需要负担着为患者治疗疾病的重要任务,因此,手术室护士有着节奏紧张、无规律的犯罪的工作,手术室里的医疗工作的质量好坏,其重要影响因素就是手术室护理工作,手术室具有独立性以及技术专业性等一系列的特点,手术室护士应该具有良好的素质,专业的知识,才能够很好的去完成各种手术[1]。因此,手术室护士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素养,只有具备了这些素养,才能够更好的完成任务。
1 强调管理意识
显示的生活管理者,手术室护士管理的 意识比较薄弱,这个时候需要护士长对护士进行思想教育的工作,使得其能够更好的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以便能够更好的激发护士的主动性,增加工作热情,使得全体成员都能够参与到管理工作中,从而使得每个人都具有主人翁的意识。
2 文化和道德素质的培养
牢靠的理论知识,是实际工作中的指导老师,只有在拥有最基本的理论知识,才能够更好的去工作,手术室护士需要能够线束的和手术医生进行配合,及时的准备手术中所需要的工具器材,在手术中遇到问题需要能够熟练而又娴熟的去处理。对于高难度的手术,护理人员必须要能够全面的掌握手术的每一个步骤,思想高度集中,才能够有效的进行手术配合,才能够使得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2],以确保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3 慎独精神的培养
手术室工作是一个繁琐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有一个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制度,手术室护士应该有着明锐的判断力和观察力,果断的能够进行决策。努力的培养独立的思维能力。手术室护士应该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的进行操作,无菌操作是手术室护士所需要做到的最基本的工作[3]。拥有高尚的道德和高度的责任心,才能够在工作中努力的做好每一项工作,才能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4 加强在职培训及继续教育
护士在学校期间,基本都没有接受和管理有关的培新,因此,进行手术室管理工作的理论知识培训是非常的重要,只有积极的鼓励每一个护士进行管理学习,才能够使得其能够在工作中更好的表现,使得护士能够更好的逐步的掌握好管理知识。
5 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
手术室工作是一项精神需要高度紧张,毫无规律的工作,这就使得护士容易身心疲惫,这就需要护士能够很好的能够调节自我情绪,使得自己能够保持冷静、沉稳、细心的工作状态。在工作中药能够理解患者,对患者要言语温和、举止大方。通过自己的行为工作,使得患者更好的理解工作[4],使得患者能够感觉到关爱,以便能够更好的配合手术工作。
6 责任心的培养
手术室护士在交接的时候,需要保证器材、材料、人员到位,这就使得手术室护士有一个很强大的责任心,还需要其有一定的预判性,以便能够更好的准备好手术用品和抢救措施,必须能够很好的掌握一系列的问题的解决办法。手术室护士应该全面的掌握手术的理论知识,以便能够灵敏的去配合好手术工作,从而使得手术能够更加顺利的完成。
7 协调能力的培养
护理人员需要有很好的人员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患者进入手术室的是都会出现紧张和不安的情况,这个时候,手术室护士需要耐心的去了解患者的情况和耐心的解决患者提出的各项问题,和患者沟通是一项艺术,要能够避免患者的误会,还能够使得患者心情放松,取得患者的信任,这样才能够为一个成功的手术打下坚实的基础[5]。
8人文关怀的培养
手术护理人员需要有一颗关怀的心,其需要能够站到患者的方位去思考,理解患者的心情。在手术中,通过和患者的交谈,分散患者的注意力,使得患者在手术的时候能够缓解压抑的情绪,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9分组管理
根据手术室工作的特点,需要对手术护理人员进行分科、分钟的管理,设立各科的组长以及二级管理模式,组长需要负责整个环节的坚实作用,对于本子人员要能够很好的进行监督和管理,二祖组长则需要把上面的工作思想很好的渗透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使得护士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中,都能够对管理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样才能够把手术室的管理工作更好的全面化[6],才能够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好的管理,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10 加强技术培训
首先,手术室护士要能够精通业务,才能进行工作管理。因此,在工作的时候,需要不断的加强手术室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得其的技术水平能够更好的提高,以便能够拓展心的业务,使用新的技术,使得其更好的适应手术发展的需要。手术室管理需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一些基本的技能,针对不同的手术,需要准备不同的机械器材和注意事项,这就使得手术室护士需要不断的去学习新的知识,不断的进行技术培训,才能够更好的去适应各种手续的需要,只有熟练的掌握好了各种操作技能,才能够更好的去完成手术。
11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科室人员需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要相互尊重,医护关系就是一个交流协作的关系,双方都需要能够默契的配合。护士长尊重每一个护士的工作,以便能够使得在手术的过程中人际关系能够更加和谐,护士长同样需要相信每一个下属能够更好的去完成工作。不能够在工作中搞个人主义,只有很好的团结协作,才能够使得工作能能够更好的进行。
12引用激励机制
对于在管理工作中有创新的、工作积极的人员,在工作中能够起到表率作用的护士人员,应该给与一定的奖励措施,在召开会议的时候,需要耐心的听取每个护士的意见和建议,表扬在工作中具有激情的护士管理者,以便能够使得手术室的管理工作全员化。
13结语
综上所述,手术室的管理工作需要手术室工作人员进行团结协作,相互支持,全员参与,才能够把手术室坚持一个办事效率高、护理优秀的一团队,才能够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够更好的为民众服务。
[
参考文献]
[1] 王娜.手术室护士素质提高的途径[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3,7(146).
[2] 刘玉娟.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的素质和修养[J].当代医学, 2013,11(231).
[3] 魏革,刘苏君. 手术室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364).
[4] 马常.手术室护士的管理模式[J].护士进修杂志.2013,6(226).
[5] 李凯.手术室护士的职业素质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 2013,5(158).
手术室护士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防范措施
手术室是医院内所有医疗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科室,是手术、抢救治疗计划实施的一个主要场所,其工作性质与环境都具有较强的特殊性[1]。资料显示[2],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因素为: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医院自身管理问题、环境问题等。本文对当今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做了调查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以此提高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减少手术室危险事件发生。
1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发生的原因
1.1手术室的人力资源不稳定 近年来,护士流动性大是目前全球面临的共同问讨论题之一,护士离职现象严重, 较高的离职率影响了护理工作的衔接[3]。我院手术室从2008年~2014年离职人员有5名,部分竞聘到上级医院,部分更换职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发展,增加了医院管理成本和人力成本。手术室作为外科手术和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场所, 护士工作繁忙,劳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工作速度快,经常遇到急重症及复杂手术、抢救等,常处于应激状态下,无论从责任压力还是精神压力都会造成一定的心理性伤害[4]。调查发现[5], 较低的收人、较大的工作压力、专业发展受限及工作环境差是手术室护士离职的主要原因。 因人力资源不稳定将直接导致手术室护理质量下降和风险性增加。
1.2护士工作满意度低 护士工作满意度与护理服务质量、护理队伍稳定及患者满意度有密切关系。不少研究者在该领域作了大量研究,李一明[6]等研究表明,护士满意度为一般水平,刘爱琴[7]等研究结果显示,护士满意度处于较低水平。当前基层医院随着发展手术量不断加大,一般手术室护士与手术床的比例应为3∶1,但目前多数医院达不到这个标准,繁忙的手术任务使护士超负荷的工作,护士工作满意度降低,直接、间接影响护士的工作倦怠感从而增加护理风险性的发生。
1.3绩效考核的运用 绩效考核作为一种现代管理理念,越来越引起医院经营管理层的重视。手术室常为外科系统工作的"瓶颈",其工作质量和效率直接影响到全院及相关科室的床位使用率、平均住院日和床位周转次数等重要工作任务指标的完成[8]。在基层医院中,绝大多数手术室没有进入单独的绩效考核管理模式,仍处于"大锅饭"的分配制度,例如我院手术室护士的绩效与外科护士相同。在医院中手术室护士与同等教育、技术水平的其他医务人员相比,收入处于较低水平,与"三甲"医院同专业护士相比收入也处于较低的水平。导致护士心理上的不平衡,没有充分的积极性和责任心投入工作中。
1.4专科护士的缺乏 随着医学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现代外科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专业化及微创技术在基层医院手术室的应用,对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和专科配合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医院管理者往往存在着着重医轻护思想,在基层医院常见的是送专科医生进行相关手术的进修学习,如关节置换以及腹腔、关节镜、鼻内镜、经皮肾镜等微创手术,而手术护士则因各种原因无法与医生一起系统学习相关手术配合,对台上、台下配合流程,患者术中护理,仪器使用操作、灭菌供应、保养的流程、规范、理念有很大的缺陷。
2 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防范措施
2.1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 工作压力源总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关系[9]。护理管理者应针对基层手术室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的人力配制,改善工作环境,减轻了工作压力和提高了工作满意度;另一方面人性化管理,加强人文关怀,增加护士心理正能量,帮助新护士确立职业核心价值观,提高职业认同感。
2.2实施绩效管理体系 建立富有实效、充分量化、便于操作的的手术室护理人员考核制度。不少研究者在该领域作了大量调查研究,如孙瑞敏[10]等,提高护士的自我约束力及竞争意识 ,使综合素质得以提升。促进护士长的管理工作 ,加强了护理质量控制 ,促进护理质量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2.3有计划的培养专科护士 手术室的专业特色决定了护理人才专业化培养的重要性[11]。有调查显示[12],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使得护士多方面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专科培训,护士在学、做、教的训练过程中,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记忆,提高了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使护理工作的多个环节得到加强。基层医院也要重视专科护士的培养,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专科、特色教学,加强护理专业化骨干的培养,有效提升护理水平和促进专科护理发展。
3 结果
通过实施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在手术室实施绩效管理,有效降低了护士的离职率,提高了护士工作满意度,有计划对手术室护士的专科培训,有效的控制、减少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
4 讨论
安全是护理质量管理的核心,手术室作为高风险的医疗场所之一,手术室的护理质量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还关系到医护人员的工作安全[13]。当今基层医院手术室除了常见的风险因素外,突出的还有人力资源不稳定、护士工作满意度、绩效考核的运用、专科护士的缺乏等,重视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做好防范措施,才能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真正减少手术室安全事件的发生,为手术患者提供安全放心的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郑灵.护理安全干预机制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8):66-67.
[2]田利平.手术室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现代养生,2015,08:286.
[3]陈梓姗汕头市护士离职原因调查[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1:107.
[4]林红玉,孙永红,崔莉清.肿瘤专科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现状讨论[J].新疆医学,2012,4:110.
[5]梁姣,王晓娟.手术室护士离职原因的探讨与分析[J].新疆医学,2013,43(02):129-130.
[6]李一明,余红梅,冯荣梅,等.中山大学大型综合医院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30(2):110-112.
[7]刘爱琴,骆惠玉,王丁兰.同工同酬对合同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5):761-762.
[8]闫艳丽,张敏.手术室量化管理考核体系的建立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5,20(12):55-56.
[9]张瑞雪,张利峰,陈梅仙,等.新入职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的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5,14(2):9-12.
[10]孙瑞敏,王建英.手术室护士绩效考核方案的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6):259-261.
[11]蓝飞虹.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现状[J].当代护士(中旬版),2015,02: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