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初一小学数学论文范文

初一小学数学论文范文

初一小学数学论文

初一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初等数论;有效教学法

高等师范学校小学教育专业的数学类课程设置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小学数学教师,而初等数论的最基本的内容一直是小学数学的基础内容之一.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站在教学要游刃有余的角度上是必须掌握基本的初等数论知识的.为了在初等数论的教学中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本文根据作者自身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探索了初等数论的有效教学法.

一、在初等数论教学中渗透小学数学教学法

高等师范学校的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将来要从事小学教育的数学教师.而初等数论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用途是十分广泛的,在初等数论的课堂教学中注重与小学数学教育结合起来,渗透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与小学数学联系紧密的内容要放慢节奏详细讲解.

整除的数字特征是与小学数学教学密切相关的内容,许多时候需要学生直接借助概念进行思维,而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这部分内容是难点.初等数论的教材中需要利用同余的知识来证明整除的数字特征,而这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显然是不适用的,小学生大多还没有接触过同余的知识,那在课堂上应该如何引导小学生来理解这些整除的数字特征呢?这需要教师对整除的性质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比较扎实地在较高层次上掌握小学数学的一些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教学能力.

二、在初等数论教学中补充小学数学竞赛题

初等数论教材中有许多古代数学名题,如“百鸡问题”“鸡兔同笼”等都是小学数学的趣味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等数论的相关章节中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小学数学竞赛试题.例如,介绍带余除法时可以举例:“某数除以3余2,除以4余1,该数除以12余几?”介绍奇偶分析时列举几个大家熟知的“翻茶杯”“放硬币”“报数游戏”等富有生活情趣的小学竞赛题.介绍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时可以补充如下例题:一块长方形地,长24871厘米,宽3468厘米,要截成若干个同样大小正方形的地块,不能有剩余且正方形的边长要尽可能的大.问:这样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厘米?

在讲授求解不定方程的内容时,给出如下充满生活气息的应用题:(1)150个乒乓球,分装在大、小两种盒子里,大盒装12个球,小盒装7个球,问:需要大、小盒子各多少个才能恰好把这些球装完?(2)某人打靶,8发打了53环,全部命中在10环、7环和5环上,问:他命中10环、7环、5环各几发?在讲质因数分解定理的应用时,举例:如果935×972×975×__________结果末4位为0,__________中最小填什么数?在同余的应用时,举例:今天星期四,再过4734天是星期几?

在进行课堂讲授时结合小学数学教会学生解题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解题的乐趣,深刻体会到初等数论是一门非常有用的课程.如果能再介绍一些与小学数学有关的趣味史料,则效果更佳.

三、在初等数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授课能力

师范学校小学教育专业担负着培养小学数学教师的重任,因此初等数论的课堂教学应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致力于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初等数论教材中的部分内容,如整除的概念与性质、质数与合数、奇数与偶数、公因数与公倍数、同余等知识,其他课程中已有涉及,学生已有一定的了解,只是在初等数论教材中把它们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而已,在讲授这些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后尝试写出教案,再选出一两名代表上台讲授,然后由学生自己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评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补充和点拨,尤其要注重学生的课堂讲课与课后评论这两个环节.

这样的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初等数论的兴趣和积极性,更能提高学生的授课能力,为学生以后走上讲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平台,可谓一举两得.而其他与小学教学联系不太紧密的内容可以粗略地讲,尤其是太高深的数论理论,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必要求太高,否则会使学生望而却步.

要教好初等数论这门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渗透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引入小学数学竞赛题目,并让学生尝试教学提高授课能力,使学生在初等数论的课堂上能学有所得,收获学习知识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潇湘数学教育工作室.站在皇冠顶上看风景(二)——数学教师要掌握一点初等数论知识[J].湖南教育(下),2011(5).

[2]单墫,主编.初等数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0-27.

[3]王丽敏,王丽丽.浅谈初等数论的教学改革[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

初一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2篇

数学教学是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能力水平,弥补缺陷,纠正错误,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1各阶段数学教学论文题目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职数学教学论文题目1、线性方程的叠加原理及其应用

2、作为函数的含参积分的分析性质研究

3、周期函数初等复合的周期性研究

4、“高等代数”知识在几何中的应用

5、矩阵初等变换的应用

6、“高等代数”中的思想方法

7、中职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8、任N个自然数的N级排列的逆序数

9、“高等代数”中多项式的值,根概念及性质的推广

10、线性变换“可对角化”的条件及“对角化”方法

11、数域概念的等价说法及其应用

12、中职数学教学与能力培养

13、数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途径

14、论数学中的基本定理与基本方法

15、论电脑、人脑与数学

16、论数学中的收敛与发散

17、论小概率事件的发生

18、论高等数学与初等数学教学的关系

19、论数学教学中公式的教学

20、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21、数学教与学的心理探究

22、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与学

23、论数学家与数学

24、对称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25、复数在中学数学中应用

26、复变函数论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7、复变函数论思想方法在中学数学竞赛中的应用

28、代数学基本定理的几种证明

29、复变函数的洛必达法则

30、复函数与实函数的级数理论综述

31、微积分学与哲学

32、实数完备性理论综述

33、微积分学中辅助函数的构造

34、闭区间上连续函数性质的推广

35、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36、教师对学生互动性学习的影响

37、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38、数学解题中的逆向思维的应用

39、数学直觉思维的培养

40、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41、用心理学理论指导数学教学

42、开展数学活动课的理论和实践探索

43、《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44、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45、数形结合思想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46、运用化归思想,探索解题途径

47、谈谈构造法解题

48、高等数学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49、解决问题的策略思想--等价与非等价转化

50、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解题

51、向量在几何证题中的运用

52、数学概念教学初探

53、数学教育中的问题解决及其教学途径

54、分类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55、“联想”在数学中的作用研究

56、利用习题变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7、中学数学学习中“学习困难生”研究

58、数学概念教学研究

59、反例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60、中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研究

61、数学教育评价研究

62、传统中学数学教学模式革新研究

63、数学研究性学习设计

64、数学开放题拟以及教学

65、数学课堂文化建设研究

66、中职数学教学设计及典型课例分析

67、数学课程标准的新增内容的尝试教学研究

68、数学课堂教学安全采集与研究

69、中职数学选修课教学的实话及效果分析

70、常微分方程与初等数学

71、由递推式求数列的通项及和向量代数在中学中的应用

72、浅谈划归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73、初等函数的极值

74、行列式的计算方法

75、数学竟赛中的不等式问题

76、直觉思维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77、常微分方程各种解的定义,关系及判定方法

78、高等数学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

79、常微分方程的发展及应用

80、充分挖掘例题的数学价值和智力开发功能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题目参考1、小学数学教师几何知识掌握状况的调查研究

2、小学数学教师教材知识发展情况研究

3、中日小学数学“数与代数”领域比较研究

4、浙江省Y县县域内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差异研究

5、小学数学教师教科书解读的影响因素及调控策略研究

6、中国、新加坡小学数学新课程的比较研究

7、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实践研究

8、基于教育游戏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9、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研究

10、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11、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2、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13、中美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内容比较研究

14、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及其课程论分析

15、小学数学教师培训内容有效性的研究

16、小学数学课堂师生对话的特征分析

17、小学数学优质课堂的特征分析

18、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

19、我国小学数学新教材中例题编写特点研究

20、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研究

21、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提高学生思维素质

22、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3、优化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24、实施“开放性”教学促进学生主体参与

25、数学练习要有趣味性和开放性

26、开发生活资源,体现数学价值

27、对构建简洁数学课堂的几点认识和做法

28、刍议“怎样简便就怎样算”中的“二指技能”现象

29、立足现实起点,提高课堂效率

30、宁缺毋滥--也谈课堂教学中有效情境的创设

31、如何让“生活味”的数学课堂多一点“数学味”

32、有效教学,让数学课堂更精彩

33、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34、为学生营造一片探究学习的天地

35、和谐课堂,让预设与生成共精彩

36、走近学生,恰当提问--谈数学课堂提问语的优化策略

37、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38、课堂有效提问的初步探究

39、浅谈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40、能说会道,为严谨课堂添彩

41、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42、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43、新课标下提高日常数学课堂效率的探索

44、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45、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46、数学与生活的和谐之美

47、运用结构观点分析教学小学应用题

48、构建自主探究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发展

49、精心设计课堂结尾 巩固提高教学效果

50、浅谈数学课堂提问艺术

51、浅谈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52、浅谈数学课堂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53、巧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54、新课改下小学复式教学有感

55、让“对话”在数学课堂中焕发生命的精彩

56、小学几何教学的几点做法

初中数学教学论文题目1、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3、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4、初中数学新教材知识结构研究

5、初中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开发实施研究

6、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

7、从两种初中数学教材的比较看初中数学课程改革

8、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问题研究

9、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0、初中数学习题教学研究

11、初中数学教材分析方法的研究

12、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调查研究

13、初中数学学习障碍学生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解题过程及补救教学的个案研究

14、初中数学教师数学教学知识的发展研究

15、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科书的现状研究

16、初中数学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研究

17、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现状研究

18、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研究

19、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内容编排比较研究

20、渗透数学基本思想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1、初中数学教师错误分析能力研究

22、初中数学优秀课教学设计研究

2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24、初中数学数形结合思想教学研究与案例分析

25、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教科书的习题比较研究

26、中美初中数学教材难度的比较研究

27、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育的实践探索

28、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9、初中数学教师数学观现状的调查研究

30、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

31、“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32、数学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教科书评价

33、北师大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形结合思想研究

34、初中数学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35、初中数学教学生成性资源利用研究

36、基于问题学习的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37、学案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38、数学文化视野下的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研究

39、中美初中数学教材中习题的对比研究

40、基于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数学史专题的教学探索

41、初中数学教学应重视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42、七年级学生学习情况的调研

43、老师,这个答案为什么错了?--由一堂没有准备的探究课引发的思考

44、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数学学习发展性评价的构建

45、初中数学学生学法辅导之探究

46、合理运用数学情境教学

47、让学生在自信、兴趣和成功的体验中学习数学

48、创设有效问题情景,培养探究合作能力

49、重视数学教学中的生成展示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50、从一道中考题的剖析谈梯形中面积的求解方法

51、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机智

52、从《确定位置》的教学谈体验教学

53、谈主体性数学课堂交流活动实施策略

54、对数学例题教学的一些看法

55、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新方式

56、举反例的两点技巧

57、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58、新课程中数学情境创设的思考

59、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激发与引导

初一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数学课堂;有效;小组讨论

一、引言

数学小组讨论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它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初中生通过小组的方式根据某一个特定的知识点来发表各自的见解,互相听取小组之中其他成员的看法,从而加深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在现阶段,对于数学课堂如何有效地进行小组讨论进行研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初中数学小组讨论的作用,切实提升初中数学教学效率。

二、科学合理地设置讨论小组,为有效地进行小组讨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般情况下,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为了省事,都是安排全班学生在各自的座位上进行同桌之间的互相讨论,或者是前后排的初中生之间进行互相讨论,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部分小组学习能力强,而部分小组学习能力差的不均衡局面,不利于小组讨论的有效开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必须结合初中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的特征来进行分组,科学合理地设置讨论小组,在建立分组的过程中,一方面必须考虑到初中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必须考虑到初中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讨论小组中的每个初中生都能够积极参与讨论,互相学习,保证小组讨论能够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三、采用科学合理的讨论方法,保证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在初中数学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将题目展示在初中生面前之后就立即安排初中生讨论,在他们讨论了两三分钟之后,教师就宣布讨论结束,这种讨论仅仅浮于表面,不会产生较为明显的效果。教师不应该为了节约时间而导致小组成员没有充分地进行交流就草草收场,而应该为初中生营造出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良好氛围。

具体来说,教师在安排小组讨论之前,应该先安排初中生进行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他们才能够更加有效地进行讨论,这样,初中生能够在思考的过程中开拓自身的思路,在讨论的过程中又能够集思广益,从而能够在最大限度上确保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四、适当地把握小组讨论的时机,保证讨论的时效性

对问题的讨论应把握时机,过早,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最近发展区,初中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白白地浪费时间而一无所获。过迟,初中生对问题已基本弄懂,讨论的意义不大。教师还应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各层面初中生的多元需要,把握好初中生思维的高潮,及时提出问题让初中生讨论。此外,讨论时应把握“跳一跳,能摘到”的原则,在讨论的效果上做文章。

五、进行多元化的数学小组讨论,引导初中生的创新思维

初中数学课程的连贯性强,所以,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新旧知识进行串联式讲解,从而加深初中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这就要求教师科学有效地组织开展数学小组讨论,从而更加有效地帮助初中生熟练掌握不同的知识点。

例如,教师在进行三角形全等这一内容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安排初中生讨论两个三角形全等应具备哪些条件,再让初中生依据讨论出的结果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自己动手裁剪三角形。通过这种方式,初中生在自主互动中能够开拓思维,他们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六、总结

综上所述,数学小组讨论能够为初中生营造出一个气氛活跃、促进初中生积极学习的良好环境。在初中数学课堂中科学有效地进行小组讨论,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初中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也能够更好地锻炼初中生的团结协作意识。与此同时,值得初中数学教师注意的是,在数学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必须保证采用不同的形式,在讨论中教师也必须及时有效地进行引导和点拨,以便取得良好的讨论效果,让初中生真正在讨论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徐峰.数学课堂教学小组讨论有效性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02).

[2]钱可晶.关于引导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小组讨论的探讨[J]. 中等职业教育,2010(04).

[3]李铮芝.新课程背景下小组讨论的正确方法[J].校长阅刊,2006(12).

[4]陆淑英.初中科学教学中小组讨论的微调与优化[J].学苑教育,2010(09).

初一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初中数学,模拟实验,求概率

 

纵观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章节,笔者始终感觉用键盘问题做数学模拟实验的教学载体,学生探究热情低调,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农村学生数学生活化的体验。通过几年尝试教学与改进,我们发现初中数学模拟实验求概率的设计与应用可从以下角度思考和探索。

一、初中数学模拟实验设计原则。

1、生活性。试验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生活化、情景化与知识化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化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1]

2、广泛性。避免以点代面,全盘考虑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论文,分点试验。让抽样结果尽可能反映是按研究对象的共性特征。

3、随意性。每次实验方案的实施不提前预设,围绕方案任意活动,并直接获得需要的数据。

4、活动性。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通过活动“致力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才能还学习真正动机――因活动而快乐,因快乐而学习.[2]

二、初中数学模拟实验的适用条件。

由于随机事件的结果具有不可预测性,往往解决相关实际问题难以从根本上把握。分清初中数学模拟实验的适用条件,是进行有效设计和准确应用的关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期刊网。

通过对模拟实验相关事件的综合分析,以及与列举法求概率相关事件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模拟实验求事件的概率适用条件包括每次实验的所有可能结果不是有限个或每次实验的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3]

三、初中数学模拟实验的设计程序[4]与过程

1、确定设计方案(如投飞镖、做记号、数数量、抛硬币、掷骰子、转转盘、等)。

2、拟定统计栏目(总数、频数、频率)。

3、统计相关数据, 计算频率与数据规律分析。

在做大量重复试验时,可事先根据概率要达到的精确度确定数据表中频率保留的数位。计算频率一般保留两位或三位小数。

4、估计事件概率,获得最有价值的数据(用频率估计概率)。

通常用频率估计出来的概率要比数据表中的频率保留的数位要少,一般要求的概率精度达到一位小数就可以了。

四、初中数学模拟实验的应用拓展(举例)

例1求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投飞镖)

设计方案:小明在操场上做游戏,他发现地上有一个不规则的封闭图形ABC,为了知道它的面积,小明在封闭图形内画出了一个半径为1米的圆,在不远处向圈内掷飞标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论文,[5]且记录如下:

统计图表:

 

投飞镖总次数

50

100

150

200

300

投中物体次数

 

 

 

 

 

  投中物体频率

 

 

 

初一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初中数学,模拟实验,求概率

 

纵观新课标人教版初中数学统计与概率章节,笔者始终感觉用键盘问题做数学模拟实验的教学载体,学生探究热情低调,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农村学生数学生活化的体验。通过几年尝试教学与改进,我们发现初中数学模拟实验求概率的设计与应用可从以下角度思考和探索。

一、初中数学模拟实验设计原则。

1、生活性。试验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生活化、情景化与知识化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化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要.[1]

2、广泛性。避免以点代面,全盘考虑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论文,分点试验。让抽样结果尽可能反映是按研究对象的共性特征。

3、随意性。每次实验方案的实施不提前预设,围绕方案任意活动,并直接获得需要的数据。

4、活动性。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通过活动“致力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才能还学习真正动机――因活动而快乐,因快乐而学习.[2]

二、初中数学模拟实验的适用条件。

由于随机事件的结果具有不可预测性,往往解决相关实际问题难以从根本上把握。分清初中数学模拟实验的适用条件,是进行有效设计和准确应用的关键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期刊网。

通过对模拟实验相关事件的综合分析,以及与列举法求概率相关事件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模拟实验求事件的概率适用条件包括每次实验的所有可能结果不是有限个或每次实验的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3]

三、初中数学模拟实验的设计程序[4]与过程

1、确定设计方案(如投飞镖、做记号、数数量、抛硬币、掷骰子、转转盘、等)。

2、拟定统计栏目(总数、频数、频率)。

3、统计相关数据, 计算频率与数据规律分析。

在做大量重复试验时,可事先根据概率要达到的精确度确定数据表中频率保留的数位。计算频率一般保留两位或三位小数。

4、估计事件概率,获得最有价值的数据(用频率估计概率)。

通常用频率估计出来的概率要比数据表中的频率保留的数位要少,一般要求的概率精度达到一位小数就可以了。

四、初中数学模拟实验的应用拓展(举例)

例1求不规则物体的面积。(投飞镖)

设计方案:小明在操场上做游戏,他发现地上有一个不规则的封闭图形ABC,为了知道它的面积,小明在封闭图形内画出了一个半径为1米的圆,在不远处向圈内掷飞标初中数学论文初中数学论文,[5]且记录如下:

统计图表:

 

投飞镖总次数

50

100

150

200

300

投中物体次数

 

 

 

 

 

  投中物体频率

 

 

 

初一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6篇

随着新课改不断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新型教学组织模式被广大师生所采用,初中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过程也不可或缺.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促进师生们的合作交流意识,在数学理论的指导下,强调课堂教学中的人力资源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和创新能力训练. 本文在此背景下,以小组合作学习理论为指导,结合本人相关教学实践经验,针对小组合作学习下的初中数学课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如下的阐述和分析.

一、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1.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由于在开展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强调了对小组每个成员的积极参与,从而带给了每个成员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同时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习任务可以实现共同分担,在集思广益和各抒己见的同时,使得教学过程更加愉快,教学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2.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

在开展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这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初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他们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交流各自的知识、沟通感情、互相勉励、互相鼓励. 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克服困难的成就感,在帮助他人、评价他人的过程中学习到了对方的优点,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小伙伴之间的集体荣誉感被大大地激发.

3. 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可以把每个初中学生由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旁观者演变成为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的参与者. 它主张那些已经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把知识和技能教给其他成员,无形当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有效地锻炼和显著地提升.

二、小组合作学习下初中数学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选择不恰当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往往有些初中数学教师为了追求教学形式上的多样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随意性很强,盲目性很大,甚至有些时候为了实现小组合作学习而将一些没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设定在教学过程中,从而浪费了有限的教学时间,分散了本应集中的教学内容.

2.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过程中的分组不科学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中,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分组的问题上,往往为了方便、快捷,会在分组的过程中仅仅考虑座位因素,将临近座位的学生或者前后排的学生进行组合分组. 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课堂时间,但是没有从学生数学素养水平的角度考虑进行分组,很容易忽略学生数学知识与水平上的差异,从而无法对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最终使得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3.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角色定位有误

从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现状分析,有的教师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成为了旁观者. 整个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数学教师没有进行有效的讨论,不指导小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自己作为指导者的角色.

三、小组合作学习下初中数学课教学实践开展的对策和措施

1. 科学恰当地选择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时机和内容

在强化记忆的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比如一些公理、定理、公式等),可以在两人小组中开展互助检查式记忆,这样效果非常好;在一题多解时(如解方程),可以选用4人小组尝试对同一道题运用4种不同的解法进行比较,从而总结各种方法的优劣.

2. 坚持科学的小组划分原则

在进行合作小组分组的过程中,必须依据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或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原则等,但是在组织开展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不论根据什么原则都要首先考虑外在的其他因素,考虑到合作的目标.

3. 科学合理地定位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教师角色

按照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指导,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实践过程中,教师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而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因此,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说,要更新观念,转变角色.初中数学教师必须对自己组织者的角色进行重新认识、重新定位,单纯的教学组织者已经不能满足小组合作学习的需要,初中数学教师要以多重角色、身份出现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阐述,我们对基于小组合作学习下的初中数学课教学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和分析,以上的建议和意见是结合教学实践的一些心得体会,还需要通过教师实践的检验不断充实和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杨维梅. 小组合作紧抓教材重视拓展提高能力:初中数学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浅析[J]. 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2(9):122.

[2]孙丽娜.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新课程,2012(6):102-103.

初一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基本初等无穷小;等价;初等无穷小;幂函数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0-0106-03

文[1~7]给出了无穷小的定义、无穷小的阶以及等价无穷小替换定理的各种不同变形,讨论了等价无穷替换定理的各种应用。本文说明了等价无穷小替换定理的本质――用幂函数等价替换初等无穷小,并在此基础上将等价无穷小替换定理的应用范围由乘法运算推广到和差运算。

一、初等无穷小的定义和性质

众所周知,当x0时sinx,arcsinx,tanx,arctanx,1-cosx,■-1,ex-1,ln(1+x)均为无穷小,而且与λxm(λ,m∈R且λ≠0,m>0)等价。为了描述方便,作如下定义:

定义 称时sinx,arcsinx,tanx,arctanx,1-cosx,■-1,ex-1,ln(1+x)为当x0时的基本初等无穷小。

性质1 x0时的基本无穷小均与λxm(λ,m∈R且λ≠0,m>0)等价。

性质2 基本初等无穷小复合运算后所得的初等无穷小λxm(λ,m∈R且λ≠0,m>0)等价。

证设α(x)、f(x)均为x0时的基本初等无穷小,且α(x)~λ1x■,f(x)~λ2x■(λ1・λ2≠0,m1>0,m2>0),则

■■=■■・■=1

即f(α(x))也为x0时的初等无穷小,且f(α(x))~λ■λ■■x■,令λ=λ■λ■■,μ=m1m2,则f(α(x))~λxm(λ,m∈R且λ≠0,m>0)。即基本初等初等无穷小复合运算后所得的初等无穷小也与λxm(λ,m∈R且λ≠0,m>0)等价。

性质3 设α,β为x0时的基本初等无穷小,且α~λ1x■,β~μ1x■(λ1・μ1≠0,m1>0,n1>0).则(1)m1>n1时,α±β~±μ1x■;(2)m1

(3)m1=n1,且λ1+μ1≠0时,α+β~(λ1+μ1)x■;

(4)m1=n1,且λ1-μ1≠0时,α+β~(λ1+μ1)x■。

证 (1)■■=■■=■■=■■±1=±1;

(2)■■=■■±■■=1■■=1;

(3)■■=■■+■■=

■■+■■=1;

(4)■■=■■-■■=

■■-■■=1

性质4 设α,β为x0时的基本初等无穷小,且α~λ1x■,β~μ1x■(λ1・μ1≠0,m1>0,n1>0).则αβ~λ1 μ1x■。

利用等价的传递性和罗比达法则等运算可以得到连续可导的无穷小都能找到与之等价的幂函数λxm(λ,m∈R且λ≠0,m>0)。

如:x0时,lncosx=ln[(cosx-1)+1]~cosx-1~-■x2;

esinx-etanx=etanx(esinx-tanx-1)~etanx(sinx-tanx)~etanxtanx(1-cosx)~-■x3

二、等价无穷小替换定理的推广

等价无穷小替换定理[8]在自变量的同一变化过程中,设α~α1,β~β1,且lim■存在,则lim■=lim■。

等价无穷小替换定理的本质是在求极限时用幂函数替换各种初等无穷小。

等价无穷小替换定理是计算极限的一个重要而有力的工具。在极限运算中,等价无穷小替换定理能降低题目难度,减少运算步骤,使得求极限问题变得生动有趣。但是该定理要求整体替换,即只能替换乘积因子。在和差运算中,并非所有的极限都不能使用等价无穷小替换定理,有的可以,有的不可以。在什么情况下,和差运算中能够使用等价无穷小替换定理的研究很有必要。

定理 设x0时α,β,γ是无穷小,且α~λxm,β~μxn■,γ~sxt(λ・μ・s≠0,m>0,n>0,t>0)。

(1)若m>n,则■■=0,n>t■,n=t∞,n

(2)若mt■,m=t∞,m

(3)若m=n,且λ+μ≠0则■■=0,m>t■,m=t∞,m

(4)若m=n,且λ-μ≠0则■■=0,m>t■,m=t∞,m

证 (1)若m>n,则■■=■■=■■=0,n>t■,n=t∞,n

(2)若mt■,m=t∞,m

(3)若m=n,且λ+μ≠0,则■■=■■=0,m>t■,m=t∞,m

(4)若m=n,且λ-μ≠0,则■■=■■=0,m>t■,m=t∞,m

该定理不仅给出了等价无穷小替换和差因子的使用条件,同时给出了结论。运用该定理时,首先要观察题目的结构,其次寻找函数中的与各因子等价的幂函数λxm,λxn,sxt,然后比较幂指数m,n,t,再利用定理进行运算。比较幂指数m,n,t时,先比较m,n求得min{m,n},再比较min{m,n}与t的大小。

例1 求■■。

解 x0时4sinx2~4x2,x3~x3,所以由引理的结论(1)得4sinx2+x3~4x2。又1-cosx~-■x2,因此由定理可得

■■=■■=■。

例2 求■■。

解 x0时ln(1+2x)~2x,sinx~x,所以由引理的结论(3)得ln(1+2x)+sinx~3x。又tanx~x,因此由定理可得

■■=■■=3

例3 求■■。

解 x0时■~■x,■~■x2,所以由引理的结论(4)得■-■~■x-(-■x)=x。又ex-1~x,因此由定理可得■■=■■=1。

例4 求■■。

解 x0时■~■x4,■-1~■x4,所以由引理的结论(3)得■+■-1~■x4+■x4=x4。cosx-e■=(cosx-1)-(e■-1),而cosx-1~-■x2,e■-1~x2,所以由引理的结论(4)得(cosx-1)-(e■-1)~-■x2。又arctanx~x,因此

■■=■■=0。

上述例题运用定理均简化了计算,但运用定理时一定要注意定理的条件是否满足,若果不满足定理的条件,就不能使用。如■■就不能使用定理,因为sin2x~2x,tan2x~2x,2-2=0不满足定理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吕端良,王云丽.关于等价无穷小应用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3,(6).

[2]吴汉华.关于无穷小的等价替换及其推广[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5,(6).

[3]陈新明.用等价无穷小代换求极限中的一些问题[J].高等数学研究,2008,(5).

[4]李秋英,申亚丽.关于无穷小(大)学习中的几点注记[J].运城学院学报,2013,(2).

[5]韦玉程.无穷小的再认识[J].河池学院学报,2013,(2).

[6]王强.无穷小量的阶[J].湘南学院学报,2013,(2).

[7]刘明鼎.等价无穷小在含积分上限函数中的应用[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3,(2).

[8]同济大学高等数学教研室.高等数学第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初一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分类讨论思想 初中数学 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73-01

1 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抽象的思想,是一类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方式。它主要是将整体的数学概念转换为零散的小部分,全方位的解决各种数学问题,之后,又将零散的部分有条理地整合起来,得出有效可靠的总结。分类讨论思想符合学生初中阶段思维发展的特点,有效地帮助学生整理解决数学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分类讨论思想遵循“每级分类按同一标准进行、分类应逐级进行、同级互斥不得越级”的原则,通俗的说,就是数学题目中明确的对象要与讨论标准一致,要一步一步进行分类,要有层次地解决多次分类问题及相互矛盾的问题。在遵循原则的情况下,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数学问题就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达到的发展能力效果也会更好。

2 分类讨论的具体步骤

在用分类讨论思想解决初中数学问题时,不仅要遵循以上三原则,保证解题流程的科学性、严谨性、全面性,还要依据分类讨论的具体步骤操作。分类讨论的主要有“1、明确分类对象;2、明确分类标准;3、逐类分类、分级得到阶段性结果;4、用该级标准进行检验筛选结果;5、归纳作出结论。”这5个具体操作步骤。具体地说,在做初中数学题之前,首先看清题目具体的要求,然后确定分类讨论目标并对其进行分类讨论,其次,对一些复杂的问题进行全面性研究并筛选出进一步分类讨论结果,接着,要对分类讨论的结果进行反复归纳总结,最后,综合得出所要结果。这几个步骤概括的说无非就是一个从确定分类讨论目标及标准到分析筛选问题结果,再到综合归纳总结出结果的过程。在遵循原则的前提下又根据具体步骤操作,数学问题才能更好地、更科学地、更全面地得到解决。

3 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中的运用分析

3.1 初中数学函数中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

函数在数学中是最为重要的一块,因此,初中教师更应把握这点,巩固并发展学生在函数这方面的思维。函数通常有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之分,学生通过分类讨论思想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一类问题。如例题,某年杭州市生产运营水和居民家庭用水的总和为5.8亿立方米,其中居民家庭用水比生产运营用水的3倍还多0.6亿立方米,问生产运营用水和家庭用水各多少立方米?这道题可用方程来解决,但本题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定性,所以应该用方程函数相结合的方法解决这一题。首先设生产经营用水x亿立方米,居民家庭用水y亿立方米,再根据题意列出方程:x+y=5.8,y=5.8-x;y=3x+0.6.接着通过作出量个一次函数的图像并曲其图像的交点,最后得出结论。

3.2 初中数学几何中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

分类讨论思想在有关几何题目解决方面是很常见的,在学习三角形与特殊三角形定义及联系方面得知三角形的任意俩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等腰三角形有两边的长短相等、等边三角形三边的长短都相等的概念。如例题,已知三角形ABC周长为20厘米,AB=AC,其中一边边长是另一边边长的2倍,BC长多少?从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可知,该题讨论的是有关等腰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内容,这时学生应该回想教师课上所讲的相关知识,明白等腰三角形就是特殊的三角形,三角形的定义在等腰三角形上同样适用,然后开始分析题目。该题的解题思路有俩种情况,一种是AB=AC=2BC,即等腰三角形的俩等边是第三边的2倍,那么可以得出BC=4cm,AB=AC=8cm,可构成等腰三角形;另一种是BC=2AB=2AC,即等腰三角形的第三边是俩等边的2倍,那么可以得出BC=10cm,AB=AC=5cm,无法构成等腰三角形,因此答案只有第一种情况成立,4,4,8能构成等腰三角形的三边。

3.3 初中数学方程中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

在初中数学学习方面,学生对方程比较难把握,不知如何在具体情况下利用方程解决数学问题,教师应在一旁主动分析并引导学生采用多角度、更全面地分析解决数学问题,学生也应有效采用分类讨论的思想科学、严谨地解决方成问题,从而解决数学问题。如例题,试比较1+a与1-a的大小。这道题可采用作差法来解题,两个数量的大小可以通过它们的差来判断。此时分为三个情况,第一种情况:当a大于0,2a大于0,即(1+a)-(1-a)大于0,1+a大于1-a。第二种情况:当a=0时,2a=0,即(1+a)-(1-a)=0,1+a=1-a。第三种情况:当a小于0时,2a小于0,即(1+a)-(1-a)小于0,1+a小于1-a。最终结果就分以上三种。可见,分类讨论思想在初中数学中涉及很多方面,不管是函数、几何、还是方程等方面都需要它。

4 结语

总而言之,分类讨论思想是一种抽象思维,是学生在初中学习数学阶段最应运用和发展的思维方式,它能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提高课堂效率以及听课质量,促进学生全方面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宋凤英.分类讨论思想――解数学问题重要思想之三[J].数学大世界(初中版 ),2013(04).

初一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9篇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意见》;根据省,市教研室和县教育局20__年工作思路,围绕"课程改革"这个中心工作,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加大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和教学评价的工作力度,发挥指导职能,强化服务意识,为巩固我县"创强"成果,顺利实施新课程而努力工作.

二,工作要点和策略: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积极稳妥地做好新课程实验工作

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教育创新,课程改革的全过程都需要不断的学习.我们要结合新课程的实践活动,帮助广大教师树立新型的教学观,人才观,评价观和课程资源观.

1)认真组织好第三次县级学科培训(分两个阶段进行).调整培训模式,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培养一批课改骨干力量.努力探索与教研,科研及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新模式.

2)研究和改进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常规和课堂教学评价.

3)召开课程改革实施工作专题研讨会,组织"走进新课程,实践新理念"的教师论坛活动.

4)试行《湖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评价》方案.

5)积极探索和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考试内容,方式的改革和促进学生发展学业评价方案.

6)配合市,县教育局,积极做好"省课改成果巡礼"的参展准备工作.

2,加强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工作

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是实践性,指导性很强的工作.

1)完善一日集体调研制度.本学期在调研活动中将选择有代表性的学校,帮助总结成功的经验,并予以推广

2)配合市教研室,加强对高中段教学的研究和指导工作.研究05年高考对策,收集,整理和研究新的高考信息及其措施,供学校,教师参考.

A)组织中学教研员对高中段学校进行集中教学调研(重点是昌硕高级中学);各科教研员根据各校学科的实际情况,经常到学校了解情况,指导,帮助高三教师搞好教学工作.

B)组织好高三"期末调研"考试,阅卷及分析工作.

C)重视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学指导工作.要与各校教师一起进行探讨,切实加强对高一,高二年级的过程管理;组织好高一,高二"期末调研"考试,阅卷及分析工作,以保证高中段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3)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情况的调查和研究,根据新课程理念,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管理的指导工作.做好中,小学教学质量抽测工作.

4)加强对学科教研活动质量的管理,为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A)本学期的各学科教研活动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攻方向.通过活动切实促进教师业务提高,达到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合作探究的目的.

B)加强教研活动的策划和运作.活动前要有充分准备,要有目的,有计划,活动后要总结.

C)各学科教研员,要以课程改革为契机,认真组织好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评议课和实验课等多形式课型的交流,促进"课堂教学模式多样化";"课堂教学内容个性化";"课堂时空拓展延伸化";"课堂教学手段现代化".

5)继续加强初,高中学科教学质量动态评估办法的研究和改进工作;改进音乐,美术,劳技等学科的测试办法.配合督导室,基教科等科室做好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工作.

6)组织中,小学教导(务)主任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教学管理,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7)继续重视全县各校的教研组,备课组建设.使教研组,备课组团结协作,较好地发挥群体效能.加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开发等的研究,指导和服务工作.各学科要建立和建好学科教学基地;各校教学要逐步形成学科教学特色.

8)科研向教研落实,教研向科研提升.积极做好省,市,县三级教学教研系统课题的实施工作(申报,立项,过程管理和成果推广),在学科教学科研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服务.

9)加强对高中会考工作的领导,思想重视,操作规范,切实提高各会考学科的合格率,优良率,降低会考工作的差错率.

3,加大教师培养的工作力度

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关键是有一支精良的师资队伍.加强教师教育理论,教学业务的学习,努力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以适应课改新形势的要求.

1)配合教育局做好"名师工程"的实施工作.

2)继续做好对新教师的业务指导和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3)对重点培养和指导对象,要按计划搞好培养,指导活动.

4)建立,健全学科教师业务档案.

5)各学科在教研活动中除要抓好教师的基本功训练工作外,更要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学理论,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认真组织好学科的各类评比活动.

6)继续进行各级教学明星,教学能手,教坛新秀,骨干教师的观摩课,示范课,送教上门等活动.

7)加强学科竞赛辅导教师的培训,加强学科竞赛的组织,辅导和研究,争取更好成绩.

4,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提高教研员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教研室不论作为一个整体,还是到学科教研员个体,都必须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提高教研工作的水平,才能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

1)组织教研员认真学习"十六大精神",自觉实践"三个代表"

的重要思想,努力提高政治思想素质,教育理论水平和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自觉性.真正在学习,研究和指导服务上下力气.

2)完善教研室内部管理制度及岗位工作目标,岗位考核等办法,积极稳妥地进行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本学期要完成几个有质量的教学调研报告.

3)办好《安吉教研》安排好每期内容,职责落实到人.

4)继续关心和改善教研人员的工作条件,确保教研人员全身心投入教研工作.

5)加强教研室工作作风建设,密切与基层学校的联系,强化服务意识.虚心听取意见,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三,20__学年第一学期教研活动安排

(八月份)

初中语文新教材培训

初中科学新教材培训

初中英语教研组长会议

中学政治教师理论学习

初中政治新课改培训及调研工作

(九月份)

初,高中语文教研大组会议

高三语文高考总结分析会议

初中学校数学教研组长会议

高中数学教研组长会议

省初中数学优秀课评比

组织高中数学竞赛辅导活动

召开初中科学,高中化学大组成员会

物理教研大组长会议,高三物理竞赛

高中(各完中)英语教研组长会议

10,中英语听课教研活动

11,高一与高二英语备课活动

12,初,高中历史与社会教研大组会议

13,各完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调查

14,市初中思想政治优质课评比

15,传达省高中劳技信息

16,县中小学体育教研大组成员会议

17,布置中小学体育优质课评比事宜

18,新教师听课(职教)

19,中小学成绩统计分析表下发

20,全县教科室主任会议

21,小学高段语文大组成员活动

22,组织召开小学低段语文大组成员

23,小学低段语文"重培"组活动

24,小数(高段)教研大组活动

25,小学常识大组活动

26,县新课程备课活动(小学思品)

27,县小学思品大组会议

(十月份)

1,初中语文学科青年教师阅读能力竞赛

2,高一语文教研活动

3,初,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

4,全国高中数学竞赛

5,高一数学教师集体备课

初中数学新教材教学情况交流

高中数学优质课评比

市级初中自然青年教师业务素质比武推荐活动

高三化学20__高考试卷分析研讨会

10,高一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评比

11,初中自然中考复习分析会

12,高一物理新教师优质课评选活动

13,高二新教材(英语)听课教研活动

14,初中新课程教案评比(历史与社会)

15,高中历史教学片段评比

16,市地理学科论文评比

17,高三生物教研活动

18,总结03年度体育健康标准实施情况和布置下届……

19,课堂教学指导(职教)

20,高中电脑课教研活动

21,教科研成果推广

22,小学语文作文序列研究活动

23,小学语文参加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24,小学语文第二册新教材第二次培训

25,小学数学,小学常识命题竞赛

26,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

27,小学低段数学课标交流,讨论(一)

28,小学思品培养对象活动

29,1—6年级思品命题竞赛

30,小学英语听课教研活动

(十一月份)

高二语文教研活动

高三数学教学研讨会

初中数学课改研究小组活动

召开高二化学教学指导研讨会

高三物理研讨活动,初二自然研讨活动

中学生英语能力初赛

高三英语教研活动

初中社会优质课评比

体育高考研讨会

10,体育青年教师教法培训(中,小学)

11,期中高三语文教学评价(职教)

12,初中电脑课教研活动

13,教科研活动一次(课题指导)

14,小学低段语文命题竞赛文秘站版权所有

15,实践新课程的论文评比(小学低段语文)

16,小学低段数学课标交流,讨论(二)

17,一年级教师上课比赛(小学思品)

18,骨干教师外地学习(小学思品)

(十二月份)

中学数学优秀教研组评比

湖州市高二数学竞赛

初三数学竞赛

初中科学第三批培养对象会

高中综合理科复习研讨会

初中科学新教材第二次培训

高二物理研讨活动

中学生英语能力决赛

新课改评价研讨会(历史,社会)

10,高一历史教师县外教研活动

11,高二生物教研活动

12,生物优秀论文评比

13,中小学体育检查辅导

14,职教语文教师公开课

15,教科研活动一次(课题结题)

16,承办市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评比活动(小学语文)

17,小学高段语文第二批"重培"对象课堂教学汇报活动

18,小学4—6年级数学竞赛

19,小学低段数学教案评比

20,小学电脑课教研活动

(05年一月份)

做好期末考试工作(物理)

《历史与社会》教师教材教法竞赛

初一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10篇

一、初二语文的特点

在初二孩子们的语文开始呈现天上地下的差距。这主要体现为初二语文的难度增加,很多同学感到学习不再像初一时那样得心应手,再加上新学科物理的出现,孩子的学习精力被分割去很大一部分。于是,一部分同学就得过且过,靠着小学的底子支撑,慢慢地就与其他同学拉开了差距,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同时受到打击,成为了“地下”的一批学生。

初二语文在北京语文中考中所占的分值进行了分析,单拿现代文阅读一块来说,抒情散文和议论文都是初二下学期要接触的重要文体,也是中考必考的三大文体之二,20xx年-20xx年北京中考中,除了20xx年考查的是小说之外,其余年份考查的均是抒情散文,议论文更是年年必考,而考查题型已渐趋向固定化。所占分值达到23分。对于没有接触过这两类文体的学生来说,如果不针对题型进行专门的训练,语文阅读绝对会成为拉分的关键。

二、寒假是优秀学生的黄金时段

很多优秀学生知道初二是初中一年级和初中三年级的结合点,都会选择在寒假继续进行学习,从而在春季学习和即将到来的初三中取得绝对的优势。

(1)寒假的复习

初二的上半学期即将结束,通过期中考试可以看到学员在阅读和写作中欠缺较多,即使是基础知识部分,也成为拉分的重要原因,寒假充裕的时间,可以利用起来把上半学期中的漏洞进行很好的弥补。要知道每一个细微的知识点都有可能会在中考被考察到,所以在初二把基础知识打牢,也就意味着你在初三阶段可以在语文方面稍微喘口气,能够抽出更多时间来兼顾到其他学科的学习。

(2)寒假的预习

初二下学期语文学习的难度增加了,课程的内容(抒情散文和议论文)更加难以理解,需要综合分析才能得到问题的最终答案,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这一点对初二学生的学习是极为重要的!所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对于下半学期知识的提前学习比对以往知识的复习显得更为重要。提前学习已经不再是一个秘密,这已成为北京初中优秀学生的必修课,如果还按部就班的跟随学校进度学习的同学在初二下学期就相对落后了,更不论初三。

如果上半学期整体学习得还不错,那么应该把重点放在抒情散文和议论文阅读上,特别是抒情散文的赏析题和议论文的论证过程题,最好做到每天练习一道题目,针对类型题进行方法归纳。因为这两类题在中考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近五年的中考阅读分值最高的两道题都以抒情散文的赏析题和议论文的论证过程题的形式呈现出来。如:20xx年北京中考现代文阅读《忆冼星海》的最后一题(原题如下),就考察同学赏析题的解题方法。这个题目让很多同学有话可说,但很难答满分,原因就是赏析题难度很大。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解题思路,是很难在中考阅读中答成满分的。

15.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只见过一面的冼星海写得生动而感人的。(不超过150字)(6分)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够看到:要想领先初二下学期乃至初三总复习,今年的寒假必须做好规划,认真学习。

三、22小时的语文学习规划

有些学生学习毫无计划。“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到哪里”,这是很不好的。高尔基说:“不知明天该做什么的人是不幸的。”所以寒假期间,合理安排语文的学习时间和内容尤为重要。孩子们要先来分析自己的学习现状,用“好、较好、中、较差、差”来评价自己语文的基础知识、阅读、写作三大版块的学习状况。再仔细回顾一下自己的学习情况,找出学习特点,最后确定学习目标。

上文中已经提到,寒假重点应该放在提前学习春季的知识上。而春季的课程中与考试紧密挂钩的,最重要的知识有三块:抒情散文、议论文、文言文。

有关初二寒假学习计划2

一、初二数学的特点

初二数学是拉开学生差距的核心原因。这主要体现为初二数学的难度骤然增加--随着全等三角形和函数这两块知识的引入和不断深化,很多同学感到学习数学不再像初一时那样得心应手。于是,一部分同学能够在初二继续保持领先,最后成为中考中的胜利者;而另一部分同学却慢慢的被拉开差距,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受到双重打击,对于理科学习感到越来越恐惧。

学而思初中学科对于西城某重点中学的两个初三班级同学的成绩进行了分析,如下表,初一的时候大家的成绩比较集中,分数达到优秀(90分)的占80%以上,成绩最差的也在80分上下;而初二时的优秀率只有50%,有很大一部分同学只能拿到60多分;初三时还能保持优秀的同学不足30%,较差的同学在考试中已经在及格线之下。

二、领先初二下期,寒假是优秀学员的必争之地

根据很多优秀学员的学习经验,我们能够发现一些共性的东西,比如众多优秀的学员都会选择在寒假继续进行学习,从而在春季取得一定的优势。

(1)寒假的复习

寒假充裕的时间,可以利用起来把上半学期中的漏洞进行很好的弥补。如果上班学期整体学习得还不错,那么应该把重点放在三角形全等的证明上,特别是构造全等的题目,随时都不应该放松警惕,最好做到每天练习一道题目,每周做一次方法归纳。因为三角形全等在中考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近五年的中考压轴题都以三角形全等和三大几何变换综合的形式呈现出来。如:2010年北京中考的最后一题(原题如下),就考察到同学利用轴对称的思想来构造全等三角形。这个题目让很多同学在中考时都放弃作答,原因就是全等构造类题目难度可以出得很大。如果没有日积月累的经验,是很难在中考中完成这类题目的。

(2)寒假的预习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对于下半学期知识的提前学习比对以往知识的复习要更加重要。其原因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1)初二下期大多数学校的进度会加快,要求同学也能提前进行预习;

(2)初二下期的知识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寒假学习完初二下学期的重点内容,在学校讲课的时候就可以顺利听懂,在课外就可以进行专题训练,提前攻克期中、期末甚至于中考中的核心难点。

(3)提前学习已经成为北京初中优秀学生心中共同的秘密,而按部就班的跟随学校进度学习的同学就相对落后了。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便能轻易得出一个结论:要想领先初二下学期乃至初三总复习,今年的寒假必须做好规划,认真学习。

初一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小组合作 初中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50-02

一个好的教育方法既可以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又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小组合作模式是一种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提高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力以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意义

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中占主体地位,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方式,但是这种教学方法极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在课堂中容易走神,导致学习效率降低,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这种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现阶段的教学要求,引入新颖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小组合作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小组合作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如在学习对称性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圆、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通过对折得出对称性的概念;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如在引入一元二次不等式时,可以让小组自己比较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特点,从而理解何为一元二次不等式。

二、初中数学教学的现状

初中的数学是初中生理解较困难的一门学科,在数学老师的全篇讲授过程中,学生所能理解的内容是少之又少。目前,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没有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兴趣等等;对已经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学校来说,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进行小组分配时考虑不全面,没有做到科学合理的分配,或是有些教师分配的小组很合理,但是在上课过程中并没有真正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而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以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三、小组合作模式对数学教学的影响维度

1.教学模式的创新

从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来看,小组合作模式是教学方法的一种创新,是促进中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高效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指小组中的组成人员通过自己动手、自己探索、然后小组人员之间进行交流、得到结论的一种学习过程,也是一种学会互爱互助的过程。小组合作的核心是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了解别人的答案,然后与自己得出的结论相对比,看是否有差别,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加以修改。在交流的过程中,通过对不同问题的探讨、交流、分享,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体会共同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较为创新的地方。

2.学生之间互教互学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中,教师一般采用直接传授知识的方式,而学生直接接受,在整节课中,学生基本没有什么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数学教师在讲堂上的大讲特讲,极有可能让学生对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存在半知半解的现象,但是并不敢向老师请教,导致学生却并不清楚自己对哪块知识的掌握较弱,从而对数学知识更加迷茫。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与小组成员进行自由讨论,小组成员之间因为不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所以讨论起来更加轻松,不会有太多的顾虑。小组合作学习是互教互学的过程,可以很快提高初中生的学习效率。

四、如何将小组合作模式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

1.教师要领悟学、加强方法指导

教师在分配小组成员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尊重学生的意愿,科学合理的安排学生。教师要做好备课工作,针对上课的内容,安排具体的学习方式,并且要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相对应。尽量在课堂上提一些具有建设性的问题,并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在小组合作模式建立的初期,教师应该注意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的精神。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交流、合作、共享,及时了解学生的适应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以最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小组合作模式。

2.小组间要学会合作学习、把握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是通过学生之间的自由交流,从而得出结论的过程,但是很多初中生不会合作学习、趁着老师让学生交流的时间,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白白浪费学习的好机会。教师可以有选择性的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有些答案并不唯一,例如:如何证明两条直线平行?有的学生会根据前面学到的两条直线平行时,得到哪些结论,从而根据结论想到会不会在同位角相等、过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就能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证明他们在不断思考,通过组员之间的交流,可以不断充实自己,所以小组间要学会合作学习、把握住每个合作学习的机会,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3.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明显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给了学生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大多学生认为,通过与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显增强,同时也提高了对数学的自信心。随着学生对小组合作模式的逐渐熟悉,越来越能全身心投入到讨论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所要讨论的数学知识看法越来越多,并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学生之间争论产生的真知,才能让学生记得更牢,并学会灵活运用。

五、结语

小组合作模式是教育方式的创新,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充满趣味的学习氛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教师给出题目、学生自己思考、小组间交流、得出答案的过程,提高学生对初中数学的学习兴趣、团结合作精神,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在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下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谢玉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D].赣州.赣南师范学院.2013(05).

初一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12篇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效率;措施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深受学生及老师的欢迎,在该种教学模式的学习下,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提高其学习效率,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初中课堂教学作为教学的转折点,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方式及学习态度具有一定的影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能够调动学生们对学习的积极性,并且能够培养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意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的带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易达到现代教育教学目标。

一、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小组形式进行学习交流,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培养创新与自我学习能力,从而完成教育教学目标。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沉闷的学习状态,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老师为教学引导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各自的优势。学生们在小组合作中互相学习,既保障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又能促进小组的整体学习效率。虽然国内外教学对小组合作学习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实质却都是将学生调整为学习的主体,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初中数学的学习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与自我学习能力,而小组合作学习满足初中数学教学所需,小组内学生对数学题目进行谈论分析,可以得到多种解决方法,从而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小组合作学习带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1.小组合作学习前期准备

小组合作学习前期的各项准备直接影响后期的学习效果,为了保障小组合作学习带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老师应该重视学生的小组分配工作。首先可以根据学生们自己的谈论进行小组预分配,然后老师根据各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小组进行稍微调整,为了提高小组学习效率,老师可以将每个小组中均安排优等生、中等生与学习困难的学生,发挥各自的优势,最后确定学习合作小组,有效的小组分配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小组进行合作及分工学习

进行小组合作及分工学习前,首先确定一名学习能力与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组长,在老师确定教学内容后,小组组长合理进行任务的分配,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适当调整小组组成人员,保障学习的效果。初中数学课堂常涉及到实验性知识的学习,有关实验性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经过小组实验后分析得到相关数学结论,这种方法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了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

3. 了解初中学生心理状态,激发其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对周围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而小组合作学习恰好能够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并且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老师的有效引导下完成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小组合作学习不仅仅限于室内学习,为了丰富初中数学课堂的学习内容,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学习,利用自然界中的事物引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发现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之后总结各小组观念,回归数学教堂本身。

4. 确定教学目标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前,需确定教学目标任务,即使在该种模式下,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但是教师的指导作用仍起重要作用。小组合作学习在明确教学任务后,各自分配任务或进行学习谈论,在老师的引导下,正确掌握教学内容的学习方向,发现问题,在小组合作学习谈论下,解决问题,从而认识到教学目标的实质内容。在这种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被实验本身或所用实验器材所吸引而忽略了真正的教学目标,因此首先必须明确教学目标,其次教师做好学习引导工作,最终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措施

即使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大大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教学合作学习相关理论基础的缺失、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存在问题、学生缺乏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和技能等,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需提出了相关的措施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为了保障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有效的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首先指导老师要把握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知识;其次,建立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包括科学化分小组、明确组员分工以及培养小组长等;再者,教师应该制定有效的合作学习教学导案,保障学生能够正确掌握教学目标,认清学习主题;教师必须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主要是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提出明确的要求;引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积极参与到学生小组学习中;及时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有关问题;最后,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技能,并建立合理的评价体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作为主要参与者,必须学会如何倾听、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自觉遵守组织纪律;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教师评价、小组互评、学生自评以及组间互评多种方式体现。

四、结语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能够促进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将学生的积极性与老师的引导相结合,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方法并提高其自我学习能力,而且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能够培养出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新型人才。通过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了解,该模式是合作与学者的结合,团队意识与自我学习能力同步提高。虽然小组合作学习中仍会存在一些问题,但是随着教学模式的逐渐完善,将有效的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率,从而完成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转折。

参考文献:

[1] 吴慧,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J],高效课堂,2010,3(3):44-45.

[2] 陈延仙,以小组合作学习带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J],教学研究,2009,7(7):18-119.

初一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数学;优势;策略

G633.6

合作学习是教育改革M程中被广泛运用到初中数学学习中的的新型学习方法。但很多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只追求形式上的模仿,合作学习的优势难以有效发挥。因此,作为初中数学一线教师更要深入理解合作学习的本质及优势,并在教学活动的实践中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做数学学习的参与者,切实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优势

(一)合作学习的展开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与传统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截然不同,它要求同学间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的方式共同解决数学问题并取得进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要参与者,合作者之间相互督促、相互启发,例如,在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时,学生在听完别的同学的观点后,不参与讨论会感觉很不好意思,因此也会积极思考并发表见解,在同学之间的相互启发下问题就有可能得到解决。与传统教学方法中遇到问题轻易放弃相比,合作学习会增强初中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二)合作学习的展开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

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中数学教师仅仅负责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学生以听和记为主。在这种模式中,教师知识机械的传授知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被忽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受到打击[1]。然而,合作学习模式中,学生作为数学学习的真正参与者,在合作中更容易发现自己学习的问题,教师也有更多精力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及薄弱之处。例如,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在自己对相关课题进行讨论后,仍会遇到各种问题,这时老师就可以针对每个课题中具体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学生们学习数学的效率。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有效实践的策略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科学实施

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应用是通过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有效的自主探究并合作讨论来提高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在分组时要做到科学可行。不可简单按照座次顺序进行地域分组,要以班级男女比例及学生的数学学习具体情况为依据[2]。同常情况下,四人一组的分组更容易进行有效沟通,而这四分个人中应该包括一个数学学习水平较高的同学、一个不很积极的同学并基本保持连个男生和两个女生或至少保证有一个女同学,这种小组分配可以避免初中时期的男生因为活跃嬉闹,错过学习时间,在大家的各自发言中,成绩不理想的同学通过思考不知不觉学到了知识,水平较高的同学在给别人讲解的过程中让学会的知识又得到了巩固,理解更深刻。此外,这种相对平均的分组可以让教师更准确的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对实际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实力相当的分组也让不同小组的同学在互助和竞争中共同提升,真正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二)合作学习与教师讲解时间的合理分配

数学教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将直接影响初中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做好合作讨论与讲解时间的合理分配尤为重要。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独立探究和自由讨论的时间,只有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学生才能在思考中提高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而教师也要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薄弱之处并在当堂课进行趁热打铁式的讲解和拓展。因此,作为一线教师应该牢记,合作学习的时间既不可过长,也不可过短。例如,我们可以给学生一定课时就某一章内容的同一问题进行讨论,然后对不同小组遇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引导和讲解,来把握课堂节奏、提高课堂利用效率。

(三)建立合理的激励竞争体制

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生之间有效的合作互助。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有有利于促进同学们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共同进步。因此,教师应建立合理的激励和竞争机制,让学生从自己与别人的竞争向小组与小组竞争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再用传统的个人成绩来衡量和激励学生,而应该更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团队的进步,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肯定和激励措施,如教师可以在考试之前规定小组成员每提高三分给予一分积分奖励,每奖励一积分可以用来抵扣三道课下作业,同样,每下降三分在原有积分水平上扣除一分作为惩罚,每扣除一分需要多加两道课外作业,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学生创造“赶、超、帮、带”的良好学习氛围。

(四)引导学生在课后实践中开展合作学习

为提高初中生对数学学习的应用能力和学习自主性,教师可在课下让学生分组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4],例如,让学生在学习利息利率的时候计算小组内压岁钱存到某一日期的利息等问题并并相互检查核对。通过在生活中的应用,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也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激发了初中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三、结语

总而言之,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也能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的个人情况,并可以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讲解。但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能仅仅照搬形式,教师要注意方式方法与时间的分配把握,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互助竞争的和谐氛围中实现共同进步,并最终促进学生数学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高,真正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卢慧美.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5,(20):154-155.

[2]阎文柳.初中数学合作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广西教育B(中教版),2013,(8):23-24.

初一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14篇

1.1研究对象

以虞城县5农村所小学、5所农村初中为研究对象,5所小学分别是杜集中心学校、镇里固小学、芒种中心小学、贾寨镇中心小学、沙集乡中心小学,5所初中分别是杜集一中、杜集二中、利民一中、城关镇中学、乔集初中。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在北京体育大学电子阅览室浏览阅读大量关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现状的相关网站和资料,为该文的分析研究做好良好的基础与准备。

1.2.2问卷调查法

对虞城县10所农村中小学发放问卷1000份,其中每所学校男女各占50份,回收980份,回收率为98%,有效问卷962份,其中包括小学460份、中学502份,有效率为96.2%。

1.2.3统计方法

利用Excel统计软件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处理。

1.2.4访谈法

针对问卷设计的不足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对问卷的针对对象进行访谈。

2结果与分析

2.1虞城县农村中小学体育课及体育理论课开课率

2.1.1虞城县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的开课率

由表1可知,体育改革要得到顺利落实与实施就必须紧紧依靠体育课堂教学。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要求中小学要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年级和初中没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虞城县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的开课现状仍然不乐观。10所农村中小学460份有效问卷中每周开设一节体育课的有210份,占被调查人数的45.5%,每周开设两节体育课的有250份,占被调查人数的54.4%,而每周开设三节体育课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0%。10所初中502份调查问卷中每周开设一节体育课的有269份,占被调查人数的53.6%,每周开设两节体育课的有233份,占被调查人数的46.4%,和农村中小学出现相同情况每周开设三节体育课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0%。由于农村学校教育大多数应试教育的影响,虞城县农村中学生升学压力大,学校降低体育课的开课率,将文化学习的时间提高。

2.1.2虞城县农村中小学体育课理论开课率

虞城县农村小学中只有41.7%的学生每个月都安排体育理论课,45.2%学生偶尔开课,13.0%的学生不安排体育理论课。虞城县农村初中17.5%的学生每个月安排体育理论课,40.2%的学生偶尔安排体育理论课,42.2%的学生没有安排体育理论课。体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相互交叉,才能保证体育健康卫生知识及体育技术的学习得到保障,普及体育常识,以体育理论课指导实践课,完善体育课。据虞城县农村中小学体育理论课开课率的数据分析,理论课开课率不足,学生体育与健康知识缺乏。

2.2虞城县农村中小学主要课程资源情况调查

2.2.1虞城县农村中小学学生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满意程度调查

在虞城县农村中小学中学生对各项运动项目的器材满意程度都不高,虞城县农村中小学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器材令学生的满意程度比较低体。只有篮球男生满意程度比例达到56.6%,女生达到45.7%,排球和乒乓球的男生、女生满意程度比足球、羽毛球的满意程度略高,而跑步之类的田径项目最高男生满意程度为74.5%,女生满意程度为60.8%。虞城县农村中小学体育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田径、游戏、篮球等项目上,但学生对其满意程度仍是不高。国家应响应“阳光体育”的号召,加大对农村中小学体育器材的投入,鼓励和支持体育教学的发展。

2.2.2虞城县农村中小学师资情况

虞城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源不足,在所调查的10所小学中仅有12名体育教师,其中体育专业的体育教师只有7名,非体育专业有5名在校担任体育教师。在访谈过程中得知非体育专业的体育教师多数是兼职体育教师。所调查的10所初中有15名体育教师,体育专业的体育教师有12名,非体育专业的体育教师有3名。在虞城县农村初中,体育专业的体育教师人数在体育教师中的比例较大,非体育专业的的体育教师也仍然存在。在虞城县农村中小学中研究学历的人数为0,专科学历的人数有13人,本科学历的人数有9人。虞城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匮乏,体育教师的队伍中存在有非体育专业的教师。直接影响到虞城县农村中小学体育的发展。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与其工资待遇不成正比,体育教师工作积极性受到极大影响。

2.2.3虞城县农村中小学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

虞城县农村中小学学生对体育课的态度,仅有10%的学生非常喜欢体育课,比较喜欢的学生比例仅占20.3%,喜欢体育课的学生仅占23.2%,而不喜欢体育课的学生占18.8%,不喜欢的为25.8%。虞城县位于河南省的东部,阳光直射,学生怕风吹雨晒,由于受场地器材的设备的限制体育课教学内容单一、重复枯燥,活动不自由,上课内容学不会等原因,学生开始逃避体育课。

2.3对虞城县农村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情况的调查

2.3.1虞城县农村中小学早操与课间操的开课情况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课程之后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阵地,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坏同时也反映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虞城县农村中小学的早操、课间操的开展情况处于与低等水平,经过访谈得知,大部分虞城县农村中小学没有早自习、晚自习,虞城县农村中小学无早操已占总调查人数的62.8%。初中生无早操占调查人数的9%,初中生早晚自习开展基本正常。虞城县农村小学每周上3次以上的人数仅占调查人数总数的11.2%。每周上3次以上的初中人数占总人数的54.8%。虞城县农村初中早操开展情况明显优于农村小学。虞城县农村小学的课间操无课间操的人数为11.3%,每周3次的占有34.3%,每周三次以上的为54.3%。虞城县农村初中课间操无课间操仅有14.9%,3次以上的60.1%。由于农村中小学师资、器材、场地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足,都直接影响到虞城县农村中小学早操、课间操、课余运动训练的开展。

2.3.2虞城县农村中小学课余运动训练及运动会开展情况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运动会等象征着学校体育工作的进步,从而也体现着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从调查的结果可知,虞城县农村中小学每年一次运动会的举行以及学校是否有运动队等问题都存在着许多问题。虞城县农村中小学对于每年要举行一次运动会的措施往往是应付,对于运动会的比赛项目采取突击的方式去参加体育比赛。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虞城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学开展现状不乐观,体育课开课率不足,体育理论课经常被文化课所占用,影响传授体育与健康的有关知识。(2)虞城县农村中小学课程资源匮乏,学生对体育器材的满意程度低,体育项目对学生的吸引程度受体育器材的满意程度的影响。(3)虞城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资源匮乏,体育专业的教师占总教师人数的比率低。(4)虞城县农村中小学课余运动训练及运动会开展情况不乐观。

3.2建议

初一小学数学论文范文第15篇

【关键词】合作探究式教学 初中数学 教学实践 应用

一、前言

初中数学教学改革强调了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的互动性和课堂参与性。初中数学的理论性相对较强,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这符合新课改的要求,符合素质教育的核心目的。基于此,本文以合作探究式教学法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体的实践应用。

二、初中数学教学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必要性分析

(一)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特征

在合作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教师通过合理的引导让学生合作或自主进行探究与发现,得出问题结论,实现知识内化吸收,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式教学法有如下特征。

首先,合作探究式教学法,使学生在合作和探究活动中实现知识内化。学生是教学的中心,由学生自己来发现问题并探索知识,一改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去探索知识、理解知识、内化知识[1];其次,合作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全过程体验知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体验探索和成功的乐趣;再次,合作探究式教学以合作为基础,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

(二)初中数学教学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意义

首先,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为初中数学课堂注入活力,初中数学课本理论性较强,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很容易让学生感到不知所云,在课上昏昏欲睡。而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则能够通过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探索的乐趣,为课堂注入活力,有效提升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合作探究式教学法贴近教育的实质,符合习得理论,能够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实现知识吸收内化,同时通过有效的探索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这与素质教育的核心不谋而合。

三、合作探究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流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探究问题

在应用合作探究法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创设情境,引入探究问题,这能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应当贴近于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保证更加顺利地引入探究问题,避免问题引入的生硬感,以此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

在情境创设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自主探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让每一位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找出所要探究问题的难点和重点,以此来为之后的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奠定基础。

(三)小组合作探究

小M合作探究是应用合作探究法的核心,针对自主探究过程中学生找出的难点和重点,教师合理地划分小组,让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对结果进行证明,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

对初中数学教学来说,在应用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把握小组合作探究这一环节至关重要[2]。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其思维活跃、思想开放,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一些天马行空的想法,甚至脱离讨论的主题。在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教师应当合理引导学生走入正常的探究轨道上,但不能全面否定学生的想法,这会打消学生问题探究的积极性。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的创新想法,合理引导其探究所要学习的知识和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同时对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积极的意义。

(四)反思评价

在小组合作探究完成之后,教师应当引导小组之间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对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和验证,反思评价合作探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和可取之处,帮助学生获取探索经验和探究问题的方法。在反思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把握评价方式,以鼓励为主,积极表扬学生的新想法和新方法,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树立自信,体验快乐,只有这样才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四、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一)合理构建小组

合理构建小组是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基础,如何合理地划分和构建小组至关重要。对初中学生来说,其在性别、学习能力、性格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特点,合理划分小组,每一个小组的差异性不能太大,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组合起来,将男生和女生组合起来,将性格外向和性格内向的学生组合起来,保证各个小组的均等性[3]。此外,应当做好小组组长、发言人等分工工作,让每一个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找到角色定位,锻炼自己的能力,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以此来树立学生自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兴趣。

(二)合理设置问题,加深学生理解

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应用立足于引导、合作与探究,教师应当合理设置小组讨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拓展思维、提升能力,体验到合作和成功的乐趣。

以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知识点教学为例,初中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并没有接触到函数的概念。因此,如何设置问题来引入函数教学至关重要,教师在设置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来设置问题。

例如,学校要举办迎新生晚会,现有两个舞台租赁方案进行选择,方案一:舞台基本消费费用为400元人民币,每小时费用为15元。方案二:舞台没有最低消费要求,但每小时费用为40元,那么我们选择哪一个方案更为合理呢?

在提出问题之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之后每组派一个发言人讲述讨论结果,小组之间再进行讨论,之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并引入一次函数的概念,告诉学生在面对这样问题的时候,可以利用一次函数知识来解决。这种问题的设置贴近生活,便于学生的理解,能够合理地引入新知识,对后续的教学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选择探究性的问题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重在探究,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设置一些探究性的问题。

例如在整式这一知识点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火柴棍搭正方形的游戏进行教学,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探讨在用火柴棍搭正方形的过程中,搭设N个正方形需要多少火柴棍,探究火柴棍数量与搭设的正方形数量之间的关系。

在布置完任务之后,每一个小组的学生都进行讨论和探究,并派出成员来分享小组的探究结果,之后教师进行总结,这种探究性问题的设置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整式的意义和特点,实现知识内化和拓展[4]。

(四)设置层次化的问题情境

对初中学生来说,其在知识理解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别,在应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的过程中,如果设置的问题过难,则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很可能摸不着头脑,难以抓到问题的关键,很容易失去探究的兴趣,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应当设置层次化的问题情境,保证合作探究的可操作性,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不嗌钊胙习[5]。

例如在正多边形外角这一知识点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①正三角形的外角是多少度;②正方形的外角是多少度;③正五边形的外角是多少度;④正n边形的外角是多少度。这四个问题层层递进,探索不断深入,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进入角色,能够一步一步找出正多边形边数n与外角的关系,保证了合作探究教学策略应用的可行性。

五、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简要探讨了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流程和具体的应用实践,旨在为相关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提供参考,进一步促进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牟道战. 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探究[J]. 科技资讯,2015(36):231,233.

[2]贺建强. 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3]李晓明. 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问题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