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精品范文 环境学概论论文范文

环境学概论论文范文

环境学概论论文

环境学概论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为人类生活水平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但伴随的却是全球大气、水、土壤和生物遭受到毁灭性的污染和破坏。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受到日益严重的干扰,自然资源受到大规模破坏,自然环境正在退化。环境科学作为一门介于社会科学、技术科学及自然科学之间的新兴学科因此蕴育而生。作为环境保护教育、宣传的重要窗口的高校纷纷开设《环境科学概论》课程,并且其越来越受到在校大学教师及学生的欢迎。但是随着国内外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求知的需要,因此开展本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与研究是十分必要的[1]。

1.教学内容

目前,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所采用的教材种类较多,其中多汲取了国内外已有教材的精华。例如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的Straller编写的Environmental Science,以及其后前苏联学者编著的《环境学原理》;20世纪90年代初期Miller.G.T.Jr.出版的Environmental science:Sustaining the Earth末期出版的Environmental Science As a Living Planet[2]。在国内,最早出版的相关教材是刘天齐等主编的《环境保护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一些行业部门院校结合本行业或本部门的专业特色,采用本行业或部门的编著出版的教材;一些综合性院校、师范院校和其他院校多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环境科学概论》(林肇信、刘天齐、刘逸农主编,1999年6月第2版)、《环境学概论》(刘培桐主编,1995年6月第2版)和《环境科学概论》(杨志峰、刘静玲编著,2004年7月第1版)。其中由北京师范大学刘培桐教授主编的《环境概论》理论体系较为完整,微观方面的环境污染和宏观方面的人口、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论述清楚,但环境评价、环境规划等内容的过多设置,与其他课程有较多的重叠。我主要针对杨志峰编著的《环境科学概论》所包含的内容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研究。

1.1制订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一门课程的总体安排,也是授课的主要依据。同时,教学计划也是实施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依据,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计划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指导着教育教学向多元化发展。

一份完整的教学计划主要由以下六个部分组成:(1)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在调查、研究、预测、论证的基础上选择确定的;(2)课程体系。即为实现培养目标必须考虑的课程整体设计,包括课程的模块、名称、学分、学时、理论与实践学时比、课内课外学时比等问题的分层次科学设置,均应清楚说明;(3)开课时间;(4)教学责任者。即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教学环节与课程之中,确切地指定由某院(系)直至某人完成;(5)教学程序。即通常所说的教学步骤;(6)教学方法。包括授课的方式、方法、手段,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甚至相应的思维方法。教学计划是上述六要素的有机结合[3]。

1.2结合实际精选教学内容

教学教材选择由杨志峰、刘静玲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环境保护概论》(2004年7月第一版),该教材在各高校中被广泛采用。本书着重体现环境科学的思想理念、基础理论和科学方法,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材,以及本科非环境专业的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和非环境专业开设环境类课程的专业教材或参考书;还可用于成人在职环境教育与培训的参考资料。

该教材章节偏多教材应联系实际精讲,其他内容进行简要介绍。首先,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在教学中剔除陈旧过时的内容,强化概念性的理论知识,并充实新的科技成果;其次,由于课时少,而环境科学的范围和内容非常广泛,不可能在规定的学时中将所有内容都讲到,因此要求教师要精讲;最后,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学习,达到教学目的,也要求教师必须联系实际精讲,增强趣味性和知识性。授课时,联系具体的环境问题或公害事件来讲述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一些具体数据使学生能清楚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同时也给学生指出一些参与环境保护的途径[5],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便于学生掌握重点。此外,剔除陈旧过时的内容,充实和更新现有教学内容,给学生适当补充国内外环境保护的最新发展动态。引入这些新内容,既可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又可提高学生的兴趣。

2.教学方法

在教学手段上,以课堂讲授和多媒体技术教学相结合,在多媒体教学中,充分收集已有的总结性图文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进一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网上教学,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作用。

在考试方面方式上,研究生以撰写总结和探索性作业和值得商榷性试题开卷考试相结合;环境类和相关专业本科生以章节作业和闭卷考试为主;其它专业选修课以自主性作业,解决常见和与本专业有关的环境问题产生原因与解决方案为主。

确定《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授课模式,形成了从教案、电子课件、环境案例、环境专家讲谈到题库的体系。突出主讲教师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传授的主导作用;改变授课形式,以案例分析作为理论课教学的辅助,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发挥群体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作用,参与课堂讨论,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教学观摩、经验交流、首次讲课试讲制度;采取学生评教制度,通过让学生填写问卷,了解学生对教师和教学工作的意见,及时答复,认真处理学生的意见;继续完善教学通报制度,监督教师教学工作。形成了良好的质量监控体系。

本课程使用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性意见: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或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理论结合实际,应用生产实践中的环境科学概论实例,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要求学生认真读书,课前预习―泛读,课后复习―精读,从中学会自学的方法和获取知识的能力。建议该门课程采用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的方式。

2.1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与多媒体的结合,集文本、图形、图像等多种信息于一体,以计算机为核心,通过视听的组合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图文并茂的学习环境,使客观事物以视听的形式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富有吸引力[6],因而在现代教育中具有特殊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具有信息量大、形象、直观的特点,能大大减少课堂板书时间,增加教学的内容,且教学内容可以随时更新与补充。例如讲解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机理时可以通过动画的演示,使学生更直观地掌握污染物的扩散方式与污染物初始浓度、扩散时间、排放高度、气象条件、地形等的关系,使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容易理解,克服了传统教学中的不足。备课过程中可以结合相关教材,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查阅、下载相关文献资料,利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此外,可以利用网络工具下载相关环保视频,课堂上结合相关章节给学生播放视频。

多媒体课件呈现信息的速度快,教师需灵活掌控课堂教学进度。如果讲课过快,就会造成学生对大量信息的被动接受,导致不理解、疑问增多。反之,如果讲课过慢,就会造成学生的懒散,注意力不集中,不认真听课的现象。为避免出现上述现象,适当控制好上课节奏,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去理解、消化。同时注意与学生互动,想办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7]。

2.2互动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可以采用提问、讨论等形式。教师可以提出一个能起学生的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广泛讨论,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通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获得对同一问题的多种看法。互动式教学可以起到巩固书本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作用。互动式教学能使师生在共同思考探讨中掌握所学的知识,形成气氛活跃、民主平等的教学风气。对部分容易理解、掌握的章节,可以让学生自己看书、收集相关资料后进行总结,由学生在课堂讲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这种教学方式效果非常明显,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口才和胆量,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普遍反映良好。

2.3结合实际教学

《环境科学概论》这门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内容以概述性为主。如果一味地只讲概念、原理,学生听起来会觉得很枯燥,所以讲课过程中应适当穿插实际知识。此外,还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增加他们的实际知识,也为他们下一阶段的实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在授课时,多列举一些实际环境问题或公害事件,或者通过一些部门的权威数据使学生能清楚了解我国当前存在的环保问题;鼓励学生多参与环保宣传活动,在学校环保协会及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利用环保纪念日(如6月5日世界环境日)组织学生在校内外进行环保宣传,回收废旧电池等。学生在收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丰富、巩固了专业知识,而且他们是直接的参与者,环保意识得到了很大的增强[8]。

3.结语

对《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探索,有利于培养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以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促使学生自我充实和提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索和创新知识的热情,促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保护我们生存的环境,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当然《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的研究仅仅是初步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该课程的教学研究会进一步加强,其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会更加日益完善。

参考文献:

[1]环境科学定义.http://baike.省略/view/19692.htm.

[2]马俊杰,王伯铎,宋进喜.“环境科学概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3.

[3]陈梦然,周玉俊.对地方综合性高校修订教学计划的几点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3):84-86.

[4]杨志峰,刘静玲.环境科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章玲.上好高校环境科学概论选修课的思考[J].环境教育,2000,(4):34.

[6]陈莹,刘宇航,奕娇.对高等学校多媒体教学现状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6):89-90.

[7]王强.多媒体在《环境科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6):188.

环境学概论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职院校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044-03

当前,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教育等各个领域,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对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日趋明显。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探索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学习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积极性的途径和方法,有效应对广大学生对概论课的学习表现出的浮躁和冷漠、对国家大政方针日益表现出困惑与动摇等问题,使他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网络环境下高职生学习概论课的现状

高职生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他们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应重视概论课的学习,以提升自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认识,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建设中,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然而,当下不少的高职学生对概论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缺乏主动性,他们把时间和精力大都投入到专业、外语、计算机等各种等级考证上,对各种职业资格证考试及专业技能培训表现得特别踊跃,而对概论课学习的积极性却不高。迟到、早退、旷课是学生的家常便饭,即使为了不被任课教师将考勤与成绩挂钩而勉强到了教室,他们注意力也不会集中,有的学生玩手机、睡觉,成了“低头族”;有的学生干脆用耳麦塞耳朵,成了典型的“摇滚族”;有的学生利用概论课做其他课程的作业或看课外书,无心向学。

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但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有些学生认为概论课的教学内容理论性太强,与随时随地在互联网上看到的新闻、信息与现实情况反差太大,跟自己今后就业找工作没有直接关系,他们觉得用人单位面试时只会注重学生的外语水平、专业课程成绩、计算机应用能力及职业资格等级证,不会关心学生概论课考试成绩的高低。因此,对待概论课的态度消极、被动。二是有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满堂灌”,忽视学生的“双主体”地位,特别是不能针对高职生生源复杂、理论基础相对较弱、人文素养单薄等实际问题,一味注重理论灌输,这些导致学生往往采取抵触的方式。

二、网络环境下引导高职生自主学习概论课的必要性

(一)网络环境下引导高职生自主学习概论课是由网络环境的特点决定的

对于概论课而言,信息化浪潮汹涌而至的新形势既对教学形成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如何根据网络环境的特点适时进行教学改革,成为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一是互联网的虚拟性,使师生之间原有的直接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进行,这就要求学生在概论课学习中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律精神。二是互联网的自主性,使学生在概论课学习中,既是自主学习的主体,又是接受任课教师组织和引导学习的客体,这对教师组织网络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了。三是互联网的分散性,使得学生对概论课的学习不可能集中统一,而只能是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分散性学习。因此,自主学习必将成为学生学习概论课的主要手段。四是互联网使各种良莠不齐的价值观和政治观渗透到学生学习概论课的环境中,这就需要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网络报道的与概论课所阐释的基本原理不符的问题加以客观、辩证地分析和判断,从而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二)网络环境下引导高职生自主学习概论课是人类思维认知规律的必然要求

建构主义认知观认为,人的认知是对客观世界主动地、积极地建构整理,而非镜子式的简单反映。同时,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主体的知识是主动建构的,不是被动接受的。如果没有主体的主动建构,知识不可能由外界被动地传递给主体并被主体所内化”[1]。因此,在概论课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和认识课程所涉及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找寻解决各种问题的线索和依据,而不是给学生机械地灌输理论知识。例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互联网上自主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时,他们可以通过观看影视资料、专题视频、搜索有关新闻资讯及论坛互动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方法,探究和弄清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从“两位一体”,即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到“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从而收到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效果。

(三)网络环境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方面具有无可取代的优势

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概论课的课程设置除学时安排有所区别外,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要求与本科院校基本相同。特别是按照中央文件的要求,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均要统一使用国家统编教材。但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自身的特点,与本科生相比,高职院校学生人文底蕴总体偏低,学习概论课这一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的困难较大。因此,在没有专门针对高职院校的理论教学教材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要遵循国家统编教材的要求,又要紧密结合高职生实际,努力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与传统的单靠教师讲授的教学方式相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方面具有无可取代的优势。它将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向以网络环境为平台,建立“学习、学生、网络活动”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在自主学习中,教师只需向学生提供解决面临问题的有关线索和路径,而不再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该问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主体。这不仅解决了高职院校概论课繁多的教学内容仅凭有限学时无法充分有效展开的难题,而且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三、网络环境下引导高职生自主学习概论课的有效途径

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实质就是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网络资源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并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教师的教学过程从以教材、教师、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习、学生、网络活动为中心。从概论课的特点出发,依托网络环境,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一)教学信息,制订学习计划

网络环境下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概论课的积极性,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由教师根据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授课计划、教学内容等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进度及学习重点和难点等,并将这些内容及时于网站上。学生接到相关学习信息后,根据教师的要求、学习的内容及自身的实际自主设计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间,即为完成任课教师所给的任务应达到何种标准、通过什么方法达到预期效果等,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

(二)课前创设问题,激发学习动机

网络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提供一个学习的背景和线索,能激发学生思考新问题、探索新知识。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丰富时政资讯,课前给学生创设问题,让他们时刻关注近期发生的与概论课原理相关的时政新闻,并在每次课前用3-5分钟时间解读时政要闻;或者让学生围绕课程专题内容进行热点解读,以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为例,笔者结合时政,给学生创设“为什么的是中国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坚持日本对拥有用意何在?我国政府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意义是什么?”等热点问题,让他们上网查资料,并在课堂上给大家谈谈自己的见解,其他学生若有不同看法可以补充。实践证明,这一方法很受学生欢迎,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三)师生在线交流,掌握学习动态

自主学习应将师生在线交流贯穿始终,而站内导航、教师在线、QQ在线答疑、学生自测等是教师和学生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随时随地对所学内容进行交流、讨论和分析,学生如遇不明或疑惑的问题,即可得到教师在线指导和解析,解决了传统教学中“一对一”答疑解惑所无法解决的难题。同时,针对学生参与网上交流互动问题的难易程度、次数多少等情况,教师应及时根据这些信息对学生进行考核,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四)教师适当点拨,学生加深理解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在线讨论、交流后,对概论课所学的内容应有所理解和掌握,但对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学生自主学习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还应该加以点拨,必要时还需要精讲。比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中?为什么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2]此时,教师应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给学生精讲“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帮助他们进一步理解的生态观,使他们尽快掌握学习内容,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教学实效性。

(五)梳理反馈信息,做好评价总结

评价总结是对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概论课进行监控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应分两个环节进行:一是学生自测。学生自主学习后,主动到网上自测,测试内容为教师为学生编制的试题库中的各种题型,根据网络自动生成的自测结果,学生可以自行反思和修正。教师根据学生自测情况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对学生进行纠错和辅导,以便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掌握。二是教师评价。教师在教学进行中,可分专题将题目放到网站上,进行阶段性测试,待课程结束后,再进行综合性出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测试内容,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相关标准对学生考试做出评价,将一个学期来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风格等作综合考评,得出总评成绩,并于网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适应了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 参 考 文 献 ]

[1]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环境学概论论文范文第3篇

“环保概论与环保法”作为一门通识教育课程,对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环境观有重大意义。针对“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从教学方法方面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将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网络教学、参与式教学、科研式教学法贯穿整个教学环节当中。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的教学目标,并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环保概论与环保法;教学改革;非环境专业

目前,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高等院校关于环境教育的普及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大学生学到环境知识,增强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使之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把环境保护作为一种责任,并带动周围的人共同保护环境[1],是“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主要让学生学习当前全球范围内的环境现状及其产生和引发的环境问题,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下水、大气、土壤、固体废弃物、噪声等的污染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环境法律法规和环境管理等问题[2]。这门课程能使学生获得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法律的基本知识,同时能引导学生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树立正确的观点和态度。“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的学习既是国策教育,又是国情教育,更是高尚文明的素质教育。该课程与环境工程专业中“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和“环境管理和环境保护法”等专业课程紧密相连,但对于非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因其内容较为抽象、复杂,导致课程体系枯燥无味。因此,对面向非环境工程专业的“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一、非环境工程专业“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教学的现状

(一)课程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广

“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教材的内容较多,涉及的知识面广,近年来出版的相关教材内容抽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仍以纯理论知识为主,缺少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湘潭大学化工学院设置这门课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具有环保宣传意识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和国家公民,而并非环境保护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是伴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的,是由多学科相互融合形成的一个跨度很大的综合性课程,因此传统教学方式中以教材为根本的教学难以跟上环境保护知识的发展[3],不能与时俱进、满足社会对环境保护的需求。

(二)非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课堂出勤率较低

由于“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是通识教育课程,非环境专业的学生不重视该门课程,认为它是一门概念性的理论课程,对自己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将来的就业工作没有帮助的兴趣。另外,教学大纲的要求注重于逻辑思维和理论知识的全面培养,并且“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基本没有安排实验课,导致学生参与动手的机会少,难以与现今的实际环境问题和生活中遇到的环境法律纠纷相联系,使学生感觉学习该门课程枯燥无味,因此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致使学生上课的出勤率较低。

(三)以教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作为一门湘潭大学化工学院全院通识课程,“环保概论与环保法”由于受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的限制,该门课程涉及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概念性的理论知识和现有成熟的环境保护及治理技术。在该门课程授课过程中,教师一般多采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讲授,没有将重点放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应用技术上,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全部是接收教师灌输的知识,完全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更缺乏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二、非环境工程专业“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一)启发式教学法

在“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并结合学科前沿知识和生活中实际案例进行讲授,多讲解学生感兴趣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和与环境相关的法律纠纷。同时,对当前正在建设的重大工程项目、目前发生的环境污染特大事故和学校附近的污染事件,如合肥大湖名城创建、长江三峡水利工程、巢湖治理与滨湖新区建设等事件,展开讨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进行汇报。在讲授清洁生产部分内容时,教师要结合清洁生产理论,分析社会实践中各大企业存在的清洁生产问题,增加学生对清洁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还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对清洁生产报告的编制工作进行审核,引导学生完成清洁生产报告的撰写工作,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4]。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现今大学教育中比较先进的教学方法之一,其优势在于密切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目的性。因此,在“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课堂教学中,如何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开展教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案例的典型性、代表性和针对性,表1列举了在“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堂上每一章节教师所列举的一些案例,这些案例都是关于人类目前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和近期发生的各种重大污染事件。

(三)网络教学法

传统教学的内容主要是按照逻辑体系和学科划分编写教科书的,且学科体系相对封闭、内容脱离社会实际,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因此网络资源成为教学内容必要的补充。它能动态反映当前现实世界中的信息,而教师运用这些网络信息和技术,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现实世界的理解,具有实效性。笔者在“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教学中采用网络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使用仿真软件及相关flash模型对理论知识进行演示,使学生直观生动地掌握了理论知识。例如,大气中除尘设备的分类及原理知识比较枯燥,课堂中笔者采用机械式除尘、旋风式除尘和布袋式除尘设备的flash模型,让晦涩难懂的原理变得简单直观,这样能使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另外,笔者还利用动画介绍PM2.5对人体的危害,将其对人体各个部位可能产生的影响演示得淋漓尽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课堂中播放生态多样性消失的纪录片“阴影下的切尔诺贝利人”等影像资料,引发学生对世界环境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并鼓励学生更好地掌握“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的相关知识。

(四)参与式教学法

“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大量实践经验证明,运用参与式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更佳,值得所有一线教师尝试[5]。笔者在授课时要求学生每节课后积极准备环境素材并在课前5分钟进行汇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启发学生的思考,拓宽学生的视野。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内容,设定一定的情景,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升其综合素质。如笔者讲授完“环境生态学”这一章内容后,让学生进行课堂专题研讨,并选学生代表上台讲解他们家乡或学校周围出现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同时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使学生培养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掌握了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另外,笔者在讲授完“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理论知识,如概论、环境生态学、大气污染防治、水体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噪声控制、环境保护法等内容后,要求学生利用互联网、电子图书馆、超星图书馆及各类期刊数据库等电子资源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目的是加深巩固重要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环境保护基础知识,这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自发地走出教室,进行室外学习,调查学校及周边地区和周边村庄的污染源情况,记录污染源的位置、污染源的规模、污染源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和周边的污染程度,以及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学生通过参与调查,不仅积累了污染源的第一手资料,而且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建议。

(五)科研式教学法

科研式教学法能及时地将学科的前沿动态介绍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科研成果、最新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提高了学生分析和处理环境问题的能力,增加了教学的深度,拓展了专业的广度[6-7]。例如,笔者在讲述环境监测与分析的内容时,将相应的科研项目“监测方法与分析”及最新的环境污染监测技术以学术专题的形式介绍给学生。另外,笔者还在讲述水污染及其控制这一章节的内容时,穿插了本人承担的部级项目“CWAO中Mo/LDHs纳米薄膜催化剂的构筑及催化氧化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向学生阐述国内外有机废水处理技术———高级氧化技术的机理,让学生了解国内外湿式催化氧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度,以及国内外水处理过程中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

三、非环境工程专业“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效果

经过3年的教学实践摸索,“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得到了不断的改进,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达到了“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喜欢参与式和科研式教学方法,并能从中获得环境保护领域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这2种教学方法都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使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让课堂知识不再枯燥、乏味。另外,问卷调查中学生还建议专题讲述的内容需进一步细化和筛选,以达到“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的教学目的。

总之,在“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环境观。

资助项目:湘潭大学第8届教改项目———“环保概论与环保法”课程教学模式和方法创新研究。

作者:许银 戴友芝 汪形艳 陈跃辉 单位:湘潭大学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1]孙德智.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北京林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教学质量[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S2):9-10.

[2]代莹,王伟,张敏,等.“环境保护概论”通识教育课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64-65.

[3]陆一新,赵康,景江,等.“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改的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3(12):218-219.

[4]王伯铎,王小文,马俊杰,等.“清洁生产概论”公共选修课与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高等理科教育,2005(5):91-94.

[5]谢晓龙.参与式教学在高职院校“化工环保概论”课程的教学应用[J].高职教育,2013(7):257-259.

环境学概论论文范文第4篇

一、会计环境的基本理论

(一)会计环境的含义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是指周围的条件和情况,系统论中对于环境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对于会计环境的涵义,各个学者之间存在诸多不同的说法。基于会计是一个人造的信息系统观点的普遍接受,套用系统论中“系统的环境”的狭义概念,可以将会计信息系统的环境,即会计环境定义为“会计系统周围的与会计相关的条件和情况”。这一含义在各个学者有关会计环境的定义中实际上都或多或少的有所体现。这种条件与情况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需要说明的是,会计环境中是否包括自然环境,理论界看法不一。笔者的观点是,既然环境中包含自然环境,那么会计环境中就应该涵盖自然环境。追溯会计产生、发展的历程,自然环境在其中发挥了或直接或间接的作用。如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就是自然环境对会计产生影响的直接产物。当然,由于会计的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环境(尤其是经济环境)较之自然环境更受到理论界的关注。因此,本文将会计环境中的社会环境作为研究的重点。

会计环境是会计赖以产生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笔者不赞成那种认为会计环境是会计外环境与会计内环境的有机组合体的观点。因为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本身并非是封闭的,它无时无刻不在与外界进行着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交流。如果立足于企业,会计环境可以有宏观与微观之分。至于会计环境的客观I生问题,笔者认为会计环境中既有具有客观性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还包括主观性较强的政治、文化、法律等。所以在定义会计环境时不能片面地将其仅定位于客观条件。此外,虽然会计环境存在于会计系统外部,对会计系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是会计的发展还是由其内在本质决定的,外部环境只能起推动或制约作用。因此,会计环境只能是影响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组织、会计法制以及会计实务等,而不能决定之。

因此,可将会计环境定义为:会计环境是指与会计系统有着不可忽视联系的,与会计产生、发展密切相关,并影响会计思想、会计理论、会计组织、会计法制以及会计实务等的条件和情况。

(二)会计环境与会计的关系著名会计史学家迈克尔・查特菲尔德曾经说过:“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的”,“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会计环境的变化推动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会计环境是会计创新的动力和源泉;而特定的会计系统总是依存于特定的会计环境,并能动地反作用于会计环境的变更,或优化会计环境,或导致环境更加恶劣。这就是会计环境与会计之间的“双向”作用关系。这也正契合了系统论中的互塑共生原理:系统与环境通过物质、能量、信息实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即互塑共生。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环境因素相联系的。环境可以塑造系统,既可为系统提供生存发展所需的空间、资源、激励或其他条件,也可能约束、压迫甚至危害系统的生存发展。系统对环境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一方面为环境提供服务,改善和优化环境;另一方面与其他系统争夺环境资源,破坏和污染环境。

一是会计环境对会计的作用。会计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讲,包含社会经济在内的会计环境的变迁影响甚至决定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即会计对会计环境具有依存性。会计环境的横向差异导致不同国家(地区)之间会计的差异,从而使各国(地区)会计在沟通与交流中达到趋同。而由于会计环境本身的复杂多变,会计系统必须将不确定的会计环境的某些方面加以确定,即设定会计基本假设(前提)。会计环境对会计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会计环境的变迁会为会计所反映。会计主要是应一定时期的商业需要而发展的,并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会计发展史上历次重大的变革和创新,无一例外的均与当时的商业需要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当社会经济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出现某种创新时,会计不仅要适应它,而且要通过某种方式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式各样的经济活动,并将不同表现形式的经济信息转变成为会计信息。第二,会计环境会促进或阻碍会计的发展。会计环境是经济发展赖以生存的环境,会计环境对经济的发展既具有促进性、协调性,同时也可能产生阻碍性。但并不是会计环境中所有方面都与会计相关,有些方面是明显无关,有些只是间接相关,某些方面在一定时期内可能是相关的,而在另一时期可能是不相关的。会计环境的发展和变化,使得会计工作相应得到发展和改善;反之,如果会计环境恶化,会计的发展必然受其影响。

二是会计对会计环境的反作用。在会计受到会计环境深刻影响的同时,也会对会计环境产生反作用。会计对会计环境的反作用总体表现为两个方面:(1)积极作用。会计环境能推动会计的进步,而完善的会计理论与实务反过来又会促进会计环境的不断改善。因此有学者称之为会计对会计环境的正效应。具体而言,会计为各类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有利于合理决策和有效控制,进而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如,企业内部管理人员根据会计信息,结合企业具体情况,可以进行合理决策;如果会计信息显示,投资某一行业有较高利润率,那么这一行业很可能成为未来投资热点。会计提供的信息又具有确保合理分配的职能,有利于协调各方面的经济利益关系,从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从宏观上可以满足经济环境中的金融、税务、财政、统计等部门的要求,从微观上可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和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进而可以保证社会经济资源的合理分配,使得社会经济环境朝着良性方向发展。会计的监督职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和控制经济违法现象的发生,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这一职能的有效发挥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保护所有者权益。客观上,通过会计的有效监督,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言及整个社会,公平的市场竞争得以维护,健康的经济秩序得以确保。(2)消极作用。良性的会计行为会有良性的社会影响;反之,不良的会计行为可能会形成不好的甚至是恶性的社会后果。这就是所谓的会计对会计环境的负效应。层出不穷的财务造假丑闻提醒人们,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全球性问题。而萨班斯一奥克斯莱法案的出台则是改善当时美国会计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应当重视会计对会计环境的消极作

用,规范会计行为和实务,净化全球会计环境。

二、会计环境的理论地位

(一)会计环境理论地位的含义会计环境的理论地位问题实际上包含着三层含义:一是有关会计环境的研究是否可以纳入会计理论的范畴;二是会计环境能否进入财务会计理论结构体系;三是如果被纳入理论结构体系应位于哪一个层次。考察国内外会计理论文献,会计环境的理论地位一直是模糊或不确定的,由此也给实践带来一些消极后果:第一,不能充分、系统地把握会计环境的构成内容,也无法全面认识会计环境的功能、作用并准确理解环境与会计的辩证关系;第二,对会计环境变化规律缺乏专门的和应有的关注,因而会计理论研究在环境变化面前显得有些被动;第三,会计理论不能体现和适应环境的要求,导致理论与环境相脱节。

(二)会计环境与会计理论对于第一个问题,国内外会计理论界的观点存在分歧。一直以来西方会计学界都视会计环境为会计理论界域以外的东西。尤其在20世纪70年代FAsB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后,国外许多学者都认同会计理论等同于财务会计理论体系(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认为会计理论应当研究的是一系列概念所构成的首尾一致并能指导实践的框架体系,而会计环境不在这些概念之列(这应该也是国外有关会计环境研究的成果大多出现在国际会计领域的原因之一)。国内有相当学者将会计环境研究纳入会计理论体系之中。如吴水澎教授根据“会计理论无一会计理论域一会计理论点”的思路构建的会计理论体系中,会计环境就被列为会计理论无这样一个极为基础的地位。

之所以产生这一分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国内外对于“会计理论”概念的理解不一致。国外所研究的“会计理论”大多指“一系列首尾一贯的假设性的、概念性的和实用性的原则用于探讨会计性质的一般参考框架”(Hendriksen,1995)。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FASB的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就等同于会计理论。而国内学者则认为会计理论所涵盖的内容要更为宽泛,是会计实践的系统化、条理化的理性认识。将各种会计理论按照一定的逻辑体系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个多层次、浑然一体的理论体系即为会计理论体系(裘宗舜,2000)。我国按理论的抽象程度将会计理论划分为基本理论与应用理论。概念框架用于指导原则的制定,在会计理论体系中属于会计应用理论之列,是连接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实践的桥梁。

笔者虽不赞同会计环境有内外之分,但会计环境应当被纳入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模式。会计理论与概念框架二者不可等同,否则有关会计的许多研究成果将游离于会计理论之外,毫无归属可言。实际上一直以来许多会计理论著作中对于会计理论的定义各执一词,并无定论。基于此种认识,有关会计环境的研究成果理所当然的构成会计理论的组成部分。由此可将会计理论做一个广义与狭义的区分,狭义的会计理论即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或概念结构等类似的一个结构体系);广义的会计理论则应当将包括会计环境在内的与会计有关的研究成果均纳入其中。

(三)会计环境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环境对于会计和会计理论有着深刻的影响,但会计环境能否进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甚至成为研究起点,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首先,从概念框架方面考察。以“某概念―,原则”的思路来构建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概念框架)已经为国内外学者所广泛接受。其中“某概念”应该是整个理论结构体系的出发点,处于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原则”则是用以指导会计实务的GAAP,或者是制度规范等。在结构层次上,“原则”位列最低层,直接面向会计实务。按照这一思路,“某概念”应是抽象的、远离会计实践的。从这个意义上看,与会计实践密切相连的“会计环境”是不能作为―个抽象的“某概念”位列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的。构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根本目的是用以指导GAAP(会计准则)的制定,从而来规范会计实务。无论选择什么概念作为研究起点,其最终都必须能够合理地推导出GAAP(理论界对于由“某概念一原则”的研究思路是没有争议的)。选择会计环境为研究起点,无非是将其置于会计目标理论层次之上,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原则的制定,进而服务于会计实践。而会计实践、会计行为等又会对会计环境产生影响。因此,以会计环境为研究起点的研究思路就变成“会计环境一原则―会计环境”,这在逻辑上难以立足。

其次,从会计环境本身考察。从“会计环境”的内涵、会计与“会计环境”的双向关系等方面考察,会计环境是会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和情况。会计的发展总与特定的会计环境相联系,会计环境能够推动或制约会计的发展;会计对会计环境具有反作用。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产生和发展由其内在的规律和本质决定;环境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够影响其发展速度、规模、方向等。而那些认为存在决定一切,环境决定一切的观点,本身就包含有宿命论的思想,夸大了物质的决定作用。系统论中的互塑共生原理也表明,系统与环境通过物质、能量、信息实现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即互塑共生。系统内部联系是决定事物性质的根本原因,但它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环境因素相联系的。

会计环境对会计系统的重要性,任何人都无法否定。会计之所以能从“结绳记事”发展成为国际商业语言,正是应会计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自我变革的结果。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系统论均表明,会计环境对会计系统的作用仅是“影响”,而非“决定”。这也正如亨德里克森(Hendriksen,1995)所说:“会计环境对会计的目标及根据逻辑导出的各种会计原则和规则有着直接的影响。”以会计环境为起点构建财务会计理论结构不能探明会计系统本身所具有的规律性。会计环境本身所包含的内容异常宽泛,与会计系统连接的多样性会导致以此为研究起点造成的会计理论结构起点的模糊性。可见,以会计环境为起点构建起来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是不严密的,也缺乏科学性。

(四)会计环境与会计基本假设系统论认为,系统的环境既有定常性,又有变动性,也即包含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两方面。因此作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会计环境总体上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将会计环境不确定性确定化而作出假设才能保证会计系统的运行。这些假设,如会计主体、会计分期、持续经营、货币计量对会计系统具有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有的只对个别会计程序和方法有直接的影响,如先进先出、加速折旧等。对于会计系统具有全局影响的假设一般称为会计基本假设。它与会计环境之间表现为一种抽象与具体的关系,即将会计环境中那些与会计系统最为密切相关的不确定性加以确定抽象化后就形成会计基本假设。

环境学概论论文范文第5篇

错 因 列 举

一是不能全面地把握整个语段的主要信息,往往以偏概全,或遗漏要点。

二是遣词造句的能力差,不能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为了避免上述失误,必须了解考查方式,弄清题型规律,掌握一定解题方法。

题 型 解 读

一、 定向概括

1. 概念解读

定向概括,也叫动态压缩,它一般不要求对整个语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而是根据指定要求提取相应的信息,即“定向筛选,分点概括”。

2. 例题分析

下面一段文字中,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不超过50个字)

中国何时进入封建社会,争论了几十年。中国历史博物馆落成时,“中国通史陈列”按照从战国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观点布展。在这个问题上,范文澜、翦伯赞表现出豁达的态度,对扩大这一学说的知名度起了很大的作用。翦伯赞在撰写《中国史纲要》教材时,曾有过犹豫和为难,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后来,上级部门鼓励翦伯赞按照他们素所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国从西周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材。但尚钺的学说一直不受重视,曾遭重点批判。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位权威学者仍将“魏晋封建论”与其他两论并列,实属难能可贵。

解析 要求用一句话概括“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属于定向概括题。此文段的内容理解有一定难度,即对“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一句不理解,很多同学遗漏了郭沫若的观点。另外因为没注意“魏晋封建论”的暗示而导致语言表述不够简洁。对“一句话”的理解,可能会产生歧义。

这是一段议论性的文字,第一句就交代了争论的话题,然后分别介绍了“古代史分期”的主要学说及其代表人物。解题时如能对应题目要求,找出涉及的所有代表人物: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尚钺。再抓住语段中分散着的关键句(如“甚至准备采用郭沫若的学说,以使教材表述与‘中国通史陈列’体系相一致”“按照他们素所主张的观点来写,于是中国从西周时期进入封建社会的学说写进了教材”等),将学说内容与代表人物对应着筛选出来,然后依据“魏晋封建论”说法的提示概括出“西周封建论”“战国封建论”等学说名称就不会遗漏要点且语言也简洁了。最后再将人物与学说准确配对,则可完整答出该题。

答案 古代史分期,范文澜、翦伯赞持“西周封建论”,郭沫若持“战国封建论”,尚钺持“魏晋封建论”。

3. 方法指津

①审清题意:压缩内容(对象)、字数限制、其他限制性信息。

②整体感知:标出句子,分清层次,舍去次要信息,明确“定向”内容。

③厘清内容:分析“定向”语段内容,抓住关键词,合并分类,把握每层中心。

④组织语言:选择句式,组合要点,控制字数(尽量使用原语段中的关键词)。

⑤对照检查:回顾题目要求、检查答案是否完整、详实、准确,确保万无一失。

二、 提取关键词

1.概念解读

关键词原是指科技论文的文献检索标识,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常出现在文献篇名或文献正文中。在压缩语段中所说的关键词是指能反映文章(段)主题概念的词或短语。提取关键词就是要善于提取“核心信息”,摘取恰当的词语来表达中心内容,这是一种压缩语段类题型。

2.例题分析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

科学家在喀斯特地貌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复杂的碳链式反应。当水流从空气中“大口吮吸”二氧化碳并侵蚀石灰岩时,持续不断的吸碳过程就开始了。接着,在岩石表面自由流淌的酸性水流携带着大量碳酸氢根,随着自然界的水循环辗转奔向江河湖海。此时,浮游植物体内的“食物加工厂”在急切地“找米下锅”,它们惊喜地发现,只要分泌一种叫做“碳酸酐酶”的催化剂,对水中的碳酸氢根“略施魔法”,等待加工的“米”――二氧化碳,就唾手可得。最终,光合作用将大量随波逐流的碳转化成有机碳,封存于水生生物体内。

解析 本题是提取关键词式压缩,提取一段文字中能展现文段主体内容的“词眼”。题中要求“找出‘碳链式反应’过程的三个关键性词语”,“接着”、“最终”提示这一过程可分三层次,三个层次的核心动词便是“吸碳”、“施魔法”、“光合作用”。选定后,可将几个词语稍稍连缀,如能大体表达出文段的主要内容,即可敲定。

答案 吸碳,略施魔法(催化),光合作用。

3.方法指津

提取关键词,就是要善于提取有效信息,运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关键词一般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是语段中出现的原词。既可以是双音节词,也可以是四字短语或多音节短语。

提取关键词的题型多选取议论性语段材料,但记叙性语段中也有可能设题。议论性语段提取关键词要抓住论题和观点,提取出的关键词或是组成一个观点性的句子,或是体现论题不同侧面的相对独立的词或短语。记叙性语段提取关键词要抓住基本要素,提取出的关键词一般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类似于拟写一句话新闻)。一般操作方法和步骤是:

①从表达方式上分清语段类型:区分是记叙性语段,或是议论性语段,或是说明性语段。明确陈述的对象或主要事件或议论的中心观点,文段的主要表述对象。

②根据语段类型进行分析:明确与主概念相对应的谓语动词或总结性的词语。记叙性语段,围绕对象叙述了什么事,结果怎样,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取关键词语;议论性语段,分析围绕观点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提取关键词语;说明性语段,分析对象特征,再提取关键词语。

③连缀选定后的词句。如能大体表达出文段的主要内容,即可敲定。

基本程序为:压缩内容――提取主干――筛选比较――整合表达。一般可以表述为:“谁或什么怎么样了”这样一种主谓结构。

三、 下定义

1.概念解读

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揭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

2. 例题分析

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拟写一条“魔术”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条理清楚,不超过50个字。

魔术这种杂技节目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和手段,使物体在观众眼前出现奇妙的变化,或出现或消失,真可谓变幻莫测。这种表演常常借助物理、化学的原理或某种特殊装置表演各种物体、动物或水火等迅速增减隐现的变化,令观众目不暇接,产生奇幻莫测的神秘感觉。魔术广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解析 本题很明确指出是给“魔术”下定义。首先,从材料中找到邻近的属概念是“杂技”。然后,从第一句中提取出要点“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和“出现奇妙的变化”,第二句中提取要点“借助物理、化学的原理或特殊装置”。这里的“种差”是由多个属性组成的复杂的属性,这些属性在提取时一个也不能少,否则就会造成定义不严密。“以不易被观众察觉的敏捷手法”是魔术的手法,“出现奇妙的变化”是魔术的结果,“借助物理、化学的原理或特殊装置”是魔术的借助装置。按照事理,应该以“装置――手法――结果”为序,这样,“魔术”这个概念便可以定义了。

答案 魔术是借助物理、化学原理或特殊装置,以不易察觉的敏捷手法,使物体产生奇妙变化的一种杂技。

3. 方法指津

①记住“一个公式”: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

“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即和其他属概念的本质的差别),“邻近属概念”是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

②把握“三个步骤”。

第一步:提取“邻近属概念”。下定义时,首先在提供的材料中找一个比种概念大一级的概念,即邻近属概念。邻近属概念的出现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隐含在所给材料中,要考生自己去提取或者归纳;一种是提取的属概念中没有现成的属概念,需要考生根据材料的内容自己确定属概念。

第二步:寻找种差。就是寻找那些属于邻近属概念的信息点。要注意有些种差是由多个属性组成复杂的属性,这些属性提取时一个也不能少,否则会造成定义不严密。

第三步:整合成单句。整合成单句就是将被定义者、种差、属概念,用“是”、“叫”等一类连接词连结起来,使之符合公式。要注意多项定语的排列规律,确定陈述语序,合理排序。

③淘汰“六种信息”:分析所给语段,删除无用信息,确定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本质特征。针对下定义性压缩,重复信息、比较信息、背景信息、描写信息、作用信息、举例信息需要淘汰。

④用好“四条规则”:定义必须相称,定义不能循环,定义不能否定,定义不能比喻。

现 场 练 兵

1. 阅读下面的材料,概括要点回答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缺少“什么”。不超过25个字。

4月23日,“2011大学校长全球峰会”在清华大学举行。其中,“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成为热议的话题。多位大学校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中国顶尖大学在吸纳拥有国际学术背景人才、借鉴发达国家的教学制度和成功经验等方面缺乏全球化视野;许多人安于现状,在科研方面全方位地紧盯世界一流水平的意识不够,仅满足于在国内获奖或在国内刊物上。他们建议,政府主管部门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学校营造出宽松的发展环境;全社会对于大学发展应抱有平和的心态,少一些急功近利。

缺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面是英国学者里基•特里维尔关于“战略环境评价”的经典性定义,请提取反映其主要信息的三个重要词语。(不超过15个字)

战略环境评价是指对政策、计划、规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规范的、系统的、综合的评价过程,包括根据评价结果提交的书面报告和把评价结果应用于决策之中。

战略环境评价:

3.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洼池效应”(不超过30个字)。

区域竞争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综合环境的竞争上。这里的“环境”既包括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等“软环境”,也包括绿化覆盖率、空气质量、居住条件、基础设施水平等“硬环境”。谁的环境好,“洼池效应”就明显,吸收力就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就快,发展就快。

“洼池效应”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全球化的视野,追求卓越的意识,宽松的环境,平和的心态。

解析 本题考查提取关键词的能力,指向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备条件,其他信息忽略。分析材料,发现信息采取在第三行冒号后面,然后抓住分号,通过抓关键词明确两“缺”:一缺乏全球化视野,二是紧盯世界一流水平的意识不够。大学校长们的建议实际上也是针对目前的所“缺”,通过抓关键词可以发现其核心内容是:缺乏宽松的发展环境,社会缺乏平和心态。

2.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应用于决策。

解析 本题属于抽取型提取,是指关键词可以直接从原语段找出的提取方式。提取时,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全面分析,弄清语段的主要内容,将文中次要的、修饰性的、解释性文字删除,而保留主要的、关键的、实质的词语。

3. 环境优势加速生产要素向该区域集聚从而促进发展的现象。

环境学概论论文范文第6篇

摘要:《自然保护概论》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总结了该课程的特点,分析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前人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改进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方法与建议,为相关专业的教学管理部门和授课老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自然保护概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062-02

一、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意义

《自然保护概论》基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地球各圈层生物与环境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的自然干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调控与保护自然环境及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作榛肪晨蒲А⒒肪彻こ套ㄒ档谋匦蘅纬蹋对丰富学生的基础生态学知识意义重大,促进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关注环境领域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理解与掌握人类在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自觉主动地把“自然保护概论”的课程知识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其他课程联系起来,增强环境保护的基础理论与宏观管理意识。

二、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特点与现状

目前,湖南农业大学“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的教学环节主要是理论教学。在课程教学环节存在一些弊端,如下:

1.教材选取未突出专业特色。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及查阅的课程相关教材发现,相关教材偏少,知识内容略显陈旧。大部分教材主要侧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自然资源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际自然保护事业等内容。这些课程内容很适合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学生,而环境科学或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可能会觉得以上内容跟自己所学专业关系不大,自然而然的降低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课程内容与专业其他课程有一定重复。本校环境科学专业在第二学期和第四学期分别还有《环境科学导论》和《环境生态学》等专业基础课。上述两门课程的授课内容与《自然保护概论》有较大的重复度。例如,《环境科学导论》教学大纲中包括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全球环境问题;《环境生态学》教学大纲中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等教学内容;上述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自然保护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中均有涉及。这必然引起知识点重复教学,导致学生的惰性心理。

3.实践教学环节缺失。目前,自然保护概论课程并未开设实践环节。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等专题,如果能够在理论授课结束后开展相关专题的野外实践,必将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为出发点,根据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特点及环境科学专业对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针对自然保护概论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索,以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理论教学的改革

1.明确专业特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要结合环境专业的特色,在遵循专业培养方案的前提下,重点阐述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遏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内容设置不同的专题,如: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石油污染、水土流失与沙漠化、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入侵和全球气候变化等,每个专题授课2-4个学时。通过对相关环境问题的深入剖析,让学生明确人的和谐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认识到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以及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牢固树立科学的人口意识、消费意识和文化意识,充分发挥资源的多重功能和资源的利用效率。

2.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由于自然保护概论的教材主要倾向于自然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源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等基本原理与知识,因此不能过多地依赖教材,需要补充环境科学的相关知识。这就需要授课老师查阅学科相关的资料,掌握行业最新研究成果并整合,在理论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详略得当。在讲述全球气候变化的时候,可结合气候监测数据和古书记载,阐释近年来频发的洪水现象、厄尔尼诺现象、臭氧层空洞产生的原因与可能的解决办法。并可适当介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与非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NIPCC)两派学者关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模拟的可靠性及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对气温上升的贡献性大小问题的争论。

3.采用专题化合作讨论教学模式。鉴于“自然保护概论”的学科交叉性及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专题多且相互独立等特征,可构建“选题-导学-自学-小组讨论-演讲-反馈”的专题化合作讨论教学模式(图1)。授课教师在导学前应高度重视“选题”过程,增加案例切入式选题方式,将小组讨论和自学过程安排在课堂外,灵活安排学生的讨论形式与内容,扮演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环境的创造者和合作的协调者的角色。

4.改革课程考核方式。“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取决于授课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敬业精神,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又与课程的考核方式密不可分。授课教师应当重视创新能力的考核,考察学生是否能够对于某个问题提出与已有观点相悖的观点,敢于提出并能用已有的资料去证明的行为就应该鼓励。并通过采用案例、专题等形式教学,激发学生思考,授课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课后钻研。对于出勤率高、课堂表现积极、作业按时完成的同学应该得到更高的平时成绩分数。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授课教授可采取课程论文的期末考核方式。几个学生共同完成一个题目的课程论文,每个人分别查阅资料撰写,完成自己的部分,最后综合成稿,教师根据每个同学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的贡献给出成绩。

四、增设实践教学环节

1.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及相关经费投入。为加强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建议在理论教学结束后增设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可开设一个周,重点考察典型的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湿地生态系统等地形或生态系统。同时,为保障基本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需增加必要的经费投入,主要为野外实习经费。给野外实践教学以经常性投入,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

2.选择多方式实践教学途径。为克服实习经费短缺带来的限制,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然保护概论的实践教学可打破原来的统一组织安排的模式,采取多方向、多课题、多时段、多地点进行。首先,授课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框架列出几个大的方向,如参观水土流失、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荒漠化等,由学生选题。或者由学生自主拟定方向,呈报授课教师审查和批准。如此一来,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方向。

实习场所也可以安排在学生家乡周边、课余活动场所、郊游场所或其他课程实习场所等,由学生自主选择。合理安排实习时间,教学实习安排在理论课程结束后,距学期末有1-2个月的时间,学生还可以结合所选实习地点的情况,利用周末或假期,在完成其他活动的同时关注周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以完成实习。

总之,笔者认为《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的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过程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调整。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增加最新研究进展等内容,突出教学过程的专业性、趣味性和互动性。

参考文献:

环境学概论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文学概论区域性文学风格文化根性

文学概论是语言文学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是培养汉语言文学人才的重要基础课程。纵观现阶段下被广泛应用的文学概论教材,可以发现,虽然对一些基本性的问题有着类似的共识,诸如文学本质、文学源远、文学创作等方面,但是因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种类的国家,所以文学活动就有自己独特的特征。现在关于文学概论的教材一般都是从文学的基本层面开展论述,不够深入;或者按照文艺思想史的路线上论述文艺活动的规律,比较注重新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想。但是这样以来的话,前者注重概念基本理论,没有建立各种文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后者则是太过注重中外文学理论的关联,对文学原理概念论述不够。本文着重讨论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以此展开对文学概论教材的探讨。

一、区域性文学风格内涵

区域性文学风格又叫地域性文学风格,由于生存环境、生活理念、民俗风情等的不同,在文学创作活动中就会有相应的反应,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学风格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文学概论教材中关于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有着这样的认识:作家的文学创作总会受到其生活地域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就会渗入到作家的文学作品中,从而表现出极强的地域性特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区域性风格并不只和区域自然环境有关,它还受到区域社会环境,诸如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的影响。

现阶段的文学概论教材中,很多都没有注意到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的阐述,对具有浓厚地域特点的文学作品没有给以足够的重视。还有一些教材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认识到文学意义上的区域性和地理意义上的区域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学区域风格问题不是地理区域问题的附属问题,它有着自己全新的属性。有的教材中提到地方特色可以引起风格的急速形成,民俗差异、区域背景的差异就会在作家的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形成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

现阶段的教材一般认为,如果作家在一定的自然区域中生活一段时间,潜意识里就会被植入关于该区域的原生性文化,那么其文学作品中必将表现出极强的关于该区域的社会性文化,创作思维必定会受到区域文化元素和色彩的影响。这样的认知并不是错误的,但是确实片面而简单的。将作家的创作个性和个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区域性风格也并不是整体性风格的附属物,作家的文学创作过程,固然会受到其生活环境的影响,但是他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题材选取、审美观点和地方母语才是更加重要的根本因素,他们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因为这些因素对不同的地域产生不同的认识。

在我国,语言种类繁多,地方性母语因各大方言的种种分支而普遍存在,而文学载体语言却需要选取一种彼此都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进行,所以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很多具有独特原住色彩的文化、语言已经消失,所以在区域性文化风格问题的研究上,仅仅在汉语言文学方面进行,还是不够全面的。

二、区域性文学风格表征

关于如何判断文学作品中的地域性文学风格,这绝不是看看文学作品就可以理解的。毕竟作家独特的生活环境,不是每一个读者都曾体会的。而真正的区域性文学风格作品,是需要对该地区独特的文化风俗、民居生活等通过文字刻画地域形象、民俗情感。欣赏地域性文学作品,不仅仅要在文本内通过文字来欣赏,还需要跳出文本,融入到文学创作主题的地狱文化环境中。尽管在地域性文化中也存在文化的融合和交流,但是作家内心深处的文化根性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每一个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人,无论离开与否,骨子里都会存在这种文化根性,所以地域性文化风格在不同而具体的文学作品中,会表现出独特的复杂性、多元性。

文学创作中的地域文化风格,需要用合理的方法激活出来,呈现在世人面前。绝对不是套用区域文化概念就可以解决的,它需要特定的表述视角和方法,实现文化融合和价值转换,好的区域性文学作品,绝对不是只看写了什么,而是要思考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是否传递出了他内心深处的文化根性和个体独特性。

三、区域性文学意义

根据研究,同一个作家,如果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生存,其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又会带有不同的地域风格。究其原因应该是作家作为人类、民俗和社会多方的大家,当遇到和自己认知不同的环境的时候,就会通过独特的审美眼光,把这种排斥性或者是接洽性通过文字表达出来。一旦深处这样的环境,作家的社会和民俗经验往往不再起作用,而是要通过不断的磨合和接洽,来适应新的环境。沈从文的《边城》,表现出的就是沈从文排斥和厌倦都市文化,从而唤醒了沉睡在内心深处的文化根性,幻想出了像湘西那样的虚幻世界,最后通过文学转化成作品。同一个作家在不同地域的不同作品,之所以会产生不同的风格,都是和地域根性文化有关。地域性文学不是单单指的地域,而是在不同地域上一个追寻和探究文化根性、生命形态的过程。

综上所述,文学创作中加大关于地域性文化的探讨和推广,既是作家们的主体性寻根,又是体现其文学作品价值的见解体现。在构建多元化文化格局的同时,把地域性文化纳入政治体系建设的一部分,避免其被过度商业化,这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做法,当然也可以更好的传播和实现地域性文化的价值。从具有明确地方母语特性的文学风格、本地特色的鲜明审视、地域性文化风格的普遍性上,区域性文学作品可以建立民众的共同意识,以区域性的文化特色探究人类文化长远发展方向。这样才能保持区域性文学的影响力,成为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参考文献:

[1]吴海进.对文学概论中区域性文学风格问题的思考[J].当代文坛,2012,02.

[2]刘忠.历史地评说蔡仪本《文学概论》[J].中国图书评论,2007,04.

环境学概论论文范文第8篇

立足教材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是一个有效的途径,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教材种类比较多,不同版本的教材在内容上各有千秋,有必要对环境科学概论课程的内容加以调整和充实[1]。何强主编的《环境学导论》围绕人类活动与环境质量的关系,以及环境保护措施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展开论述,同时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引用了大量实证数据和常规参量,其特点是取材丰富、涉及面宽,适合经济、管理、法律等文科专业[2]。左玉辉主编的《环境学》系统地提出了环境学的基本规律和理论,编写上增加了许多不少资料和图解说明,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但人居环境和景观环境的引入,使环境科学的范畴过于宽泛[3]。程发良,常慧主编的《环境保护基础》比较全面地阐述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系统论述了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对人类活动引起的各环境要素的污染过程、危害及污染控制原理和方法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介绍[4]。林肇信等主编的《环境保护概论》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生态学、资源保护、环境污染、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环境经济、环境法、环境标准的基本知识、概念、原理和方法,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专业等专业进行环境基础知识教育的经典教材[5],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增强环境意识,提高对环境保护、治理环境的认识,还能初步掌握治理三废的基本技能。综合对比各版本教材,长江大学资源与环境专业近三年来以程发良,常慧主编的《环境保护基础》作为主教材,吸收《环境保护概论》精华内容,同时注意实时更新学科最前沿信息。但课程教材只是帮助学生建立环境知识的框架,更多的环境科学知识的获得则是来自对日常发生的环境问题的分析整理的过程。

二、更新教学内容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教学内容以所选用教材为纲,在保留经典知识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的前沿技术与发展动向,不断对相应内容进行更新和深化,每年授课内容至少有25%的更新,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更新学生的知识体系。作为资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及农学植保专业的选修课,“环境科学概论”理论教学一般安排32学时,主要讲授内容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讲授总论,主要有绪论,包括环境和环境问题,环境科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内容和分科、发生和发展以及和相邻学科之间的关系、生态学基础等;第二部分讲环境污染与防治分论,主要有大气环境污染与防治、水体环境污染与防治、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简)、物理性污染与环境保护、固体废物与环境等内容;第三部分讲授环境管理的有关内容,主要有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环境法规等内容;第四部分讲授全球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内容。为了提高使用教材的教学效果,各章节开始讲解之前,均会将本章节重难点提前告知学生,要求学生适当预习,课堂上提问以前所学相关知识,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各章节结束后,针对当前热门环境问题布置相关作业,指导学生如何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践,并利用课间时间与学生展开讨论。加强课前预习及课后作业,巩固了教学成果,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课程提供了大量的扩充性资料。为学生们提供了可以从图书馆获得的辅助书籍和期刊及网络资源地址,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结合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专题讨论等互动性教学,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更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注重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贯穿于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让学生们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重启发式、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和探索。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把课程的讲授内容做成形象直观、教学容量大的教学课件,学生易于在共鸣中接受知识点,有助于学生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科学地利用多媒体手段,并与传统板书结合,通过适时板书、巧设提问,在课堂上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师生与环境之间的多相互动,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反应和创造为主要目标,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习惯。除了让学生对环境科学有较全面的认识,掌握环境学基本知识和理论外,注重激发学生对环境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问题,用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研究,教给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加深他们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与“填鸭式”学习相比,学生学习兴趣大大增加。

环境学概论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园林;植物群落;概念;问题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city construction, landscap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tent in the city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garden plant community concept application, discussed the concept and problem analysis.

Key words: garden; plant community; concept; problems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科学、合理的应用,有助于推动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完善。随着风景园林学科地位的提高,科研经费也将增加,建议国家增拨这方面的研究经费,增设这方面的研究课题,各个地方也应开展相应的研究。

1、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探源

自从植物群落性质的个体论观点得到20世纪中叶兴起的植被梯度分析与排序等定量研究结果的支持以来,虽然不能完全解决有关植物群落性质的机体论与个体论之间这2种对立观点的争端,但客观上促使了植物群落的概念被广为应用到人工营建的植被,包括园林绿地等城镇植被,国内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应用也由此开端。20世纪90年代初,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应用在我国开始见诸报导,历经10余年酝酿、积累,近年来文献激增,形成城镇园林绿地对象研究的热点主题之一。

2、有关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讨论

早在国内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开始广泛应用之初,然而时至今日,虽然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已经广泛应用,但是对于有关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却仍然缺乏进一步的针对性讨论,概念应用的准确性、科学性、合理性与否,完全依赖于个人专业素养,能否对园林学专业知识与群落生态学理论兼收并蓄,找到两者间合适的结合点。因而,有关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及其应用问题,对园林植物群落的研究、实践,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目前,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广泛应用,仅仅是因为植物群落概念应用抛弃了严格限定的条件,是在城镇园林绿地这一特定对象或风景园林专业这一特定领域中的植物群落概念应用的一种模糊的外延式扩展。概念应用的大体脉络可理解为,植物群落是一定地域内不同植物种的个体聚合,那么园林植物群落,即是一定园林绿地范围内不同植物种的个体聚合。这种简单化的扩展延伸,从目前来说并不存在理论逻辑上的障碍,但是关键在于概念应用的真正意义与实际价值,即是否能真正有效地提高人们对实际对象的理解,是否能切实可行地寻求深化的理论诠释,是否能推进实践技术的实质性进步。

笔者以为,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可以界定为:一定地域范围的园林绿地空间内,具有特定的群落生态学意义、满足特定视角的群落生态学要求的不同植物种个体的聚合。

该表述着重强调,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应用,可以不完全具备或满足自然的植物群落特征,但必须考虑概念应用的实际作用与意义,因此要求具有特定的群落生态学意义或者具有特定的群落生态学视角。这样在概念应用之初,会首先探询概念应用的前提与目标,从而减少概念应用的随意性,保持概念应用的科学严谨。

3、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的问题分析

目前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应用,主要存在2个显著问题,一个是理论概念如何落实到具体群落的鉴定,另一个是有关群落性质问题的悖论体现。

3.1 园林植物群落的鉴定问题

从理论概念到具体群落的鉴定,是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环节,对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存在重要影响。在自然植被的群落生态学研究中,虽然通过群落鉴定确定研究对象及其方法应用也是一个难点问题,但是由于可以依据自然群落发育过程、空间地带性规律、群落外貌特征,以及地形、地貌、土壤等环境异质性形成的自然边界,使具备一定专业素养与实践经验的研究人员能够较为客观地实施鉴定。而城镇园林绿地群落,人工构建于城市地区强烈干扰或退化的环境,片断化甚至高度破碎化,导致要较清晰地确定研究对象的类型,以及研究对象的边界、结构与外貌特征等内容,都存在很高的难度,这就决定了适于自然植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方法,并不能简单应用于园林植物群落这一特定对象,这也是目前园林植物群落研究普遍存在、且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的根本问题之一。

3.2 有关群落性质的悖论问题

环境学概论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园林植物;城镇绿地;植物群落;群落设计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urban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of city of one of the key contents of landscape, but also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garden plant community and the design of concrete analysis, available for reference to fellow.

Keywords: garden plants; Town green space; Plant community; Community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居质量,正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园林绿化工作已成为美化城市,建设城市的主力军,园林绿化施工主要是园林植物的栽植过程。植物材料基本是移植而来的,移植成活率及植物长势是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重要反指标,而植物群落的设计对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探源

自从植物群落性质的个体论观点得到20世纪中叶兴起的植被梯度分析与排序等定量研究结果的支持以来,虽然不能完全解决有关植物群落性质的机体论与个体论之间这2种对立观点的争端,但客观上促使了植物群落的概念被广为应用到人工营建的植被,包括园林绿地等城镇植被,国内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应用也由此开端。20世纪90年代初,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应用在我国开始见诸报导,历经10余年酝酿、积累,近年来文献激增,形成城镇园林绿地对象研究的热点主题之一。

2 有关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讨论

早在国内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开始广泛应用之初,然而时至今日,虽然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已经广泛应用,但是对于有关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却仍然缺乏进一步的针对性讨论,概念应用的准确性、科学性、合理性与否,完全依赖于个人专业素养,能否对园林学专业知识与群落生态学理论兼收并蓄,找到两者间合适的结合点。因而,有关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及其应用问题,对园林植物群落的研究、实践,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目前,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广泛应用,仅仅是因为植物群落概念应用抛弃了严格限定的条件,是在城镇园林绿地这一特定对象或风景园林专业这一特定领域中的植物群落概念应用的一种模糊的外延式扩展。概念应用的大体脉络可理解为,植物群落是一定地域内不同植物种的个体聚合,那么园林植物群落,即是一定园林绿地范围内不同植物种的个体聚合。这种简单化的扩展延伸,从目前来说并不存在理论逻辑上的障碍,但是关键在于概念应用的真正意义与实际价值,即是否能真正有效地提高人们对实际对象的理解,是否能切实可行地寻求深化的理论诠释,是否能推进实践技术的实质性进步。

笔者以为,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可以界定为:一定地域范围的园林绿地空间内,具有特定的群落生态学意义、满足特定视角的群落生态学要求的不同植物种个体的聚合。

该表述着重强调,园林植物群落概念的应用,可以不完全具备或满足自然的植物群落特征,但必须考虑概念应用的实际作用与意义,因此要求具有特定的群落生态学意义或者具有特定的群落生态学视角。这样在概念应用之初,会首先探询概念应用的前提与目标,从而减少概念应用的随意性,保持概念应用的科学严谨。

3 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的问题分析

目前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应用,主要存在2个显著问题,一个是理论概念如何落实到具体群落的鉴定,另一个是有关群落性质问题的悖论体现。

3.1 园林植物群落的鉴定问题

从理论概念到具体群落的鉴定,是植物群落生态学研究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环节,对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存在重要影响。在自然植被的群落生态学研究中,虽然通过群落鉴定确定研究对象及其方法应用也是一个难点问题,但是由于可以依据自然群落发育过程、空间地带性规律、群落外貌特征,以及地形、地貌、土壤等环境异质性形成的自然边界,使具备一定专业素养与实践经验的研究人员能够较为客观地实施鉴定。而城镇园林绿地群落,人工构建于城市地区强烈干扰或退化的环境,片断化甚至高度破碎化,导致要较清晰地确定研究对象的类型,以及研究对象的边界、结构与外貌特征等内容,都存在很高的难度,这就决定了适于自然植物群落的生态学研究方法,并不能简单应用于园林植物群落这一特定对象,这也是目前园林植物群落研究普遍存在、且没有得到应有重视的根本问题之一。

3.2 有关群落性质的悖论问题

有关群落性质问题的悖论体现,主要表现在,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得以扩展应用,源自于群落个体论观点的实证,群落个体论观点本质上为园林植物配置的技术应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但在许多的园林植物群落研究或营建实践中,有意、无意间,却更多追求的是机体论观点的内容,即以植物种间关系为核心的群落整体性,并把它作为群落概念在园林应用的根本价值所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悖论现象。有关自然植物群落性质的个体论、机体论这2种对立的观点间,在植物适应环境、植物与环境的整体性关系上并没有大的分歧,根本区别在于如何看待群落内的种间关系。机体论观点强调群落植物种间的整体性联系,事实上的确存在有些种群对群落具有强烈依附性的现象,但是群落种间关联研究也证实了个体论观点,群落内植物种间关系更为普遍的是零相关或弱相关,而且有的相关性更适合从植物共同适应环境的角度加以解释。Tansley(1920)一方面认为机体论观点过于假设性,另一方面又强调植物群落在许多方面是表现为整体性的,应作为整体来研究,这种见解后来发展成为生态系统概念。因此,从自然植被的群落生态学研究发展进程看,似乎可以认为,群落的整体性应更多考虑植物共同适应环境的特征、植物与环境间的相互作用。相对于园林植物群落尤其如此,园林植物群落,除具有一定的自然属性外,同时它还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艺术性,为了保证其功能实现,并不排除必要的维护管理,因此即或是植物与环境关系的整体性,也不一定成为园林植物群落构建的主要目标。设计构建种间关系密切、群落与环境和谐,并且自然性、社会性、艺术性兼具的园林植物群落,很可能只是一种理想,较为现实的是在保证既定设计目标的前提下,协调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群落适应环境的整体性,借此提高自然属性、降低管护成本,或是适宜倡导的发展方向。

上述2个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其实是源于对植物群落生态学的继承本身,不过在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中表现更加突出。问题的解决,既同其概念界定、概念理解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又并不完全在于园林植物群落的概念该如何定义,而在于适宜的应用视角,以及应用过程中合理的尺度把握。不过保持清晰的概念、明确概念应用的目的,明确概念边界及其方法应用的前提条件,将有助于对问题的重视与解决,从而促进群落生态学理论、方法在园林中的科学理解与适宜应用。

4 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方法进展与建议

4.1 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方法进展

在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得以应用的同时,就提出“设计人工植物群落,提高园林绿地质量”。正式开展了城市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探索性研究应用,针对湖北省城镇园林绿地建设,提出了知识型、抗逆型、保健型、观赏型、生产型、文化型、防护型7种植物生态群落的类型,强调从功能角度进行植物选择,并提出具体的设计配置。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应以植物群落为基本单位”,认为“绿化系统内建立大量开敞绿地的同时,应注意植物群落结构构建的研究,因为在自然界,植物都是以群落状态存在的”;以及借鉴“接近自然的林业”的理论观点,为实现“回归自然”的理想,“还必须有生态学的理论指导,以现存的人工植物群落为基础予以保护、改造和发展”。

综上所述,有关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研究,主要从特定功能目标要求、特定群落结构特征或特定景观美学特征,进行园林植物群落植物选择与配置的研究。历经多年探索与讨论,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构建的理论与技术方法得以不断完善,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引导正确的发展方向,并解决几个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推进技术实践。

4.2 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发展建议

4.2.1 明确合理的技术定位

对于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技术,在城市园林绿化技术体系中要有合理适宜的技术定位。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是以群落生态学原理为基础、侧重群落结构功能关系进行植物配置的技术方法之一,服务于提升植物造景的目标。汪菊渊先生在为《植物造景》(苏雪痕编著)一书所作的序中,对植物景观、植物造景、园林植物配置等概念性内容都有明确的论述,强调性重复了书中 “完美的植物景观,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2方面的高度统一,即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这一植物造景的基本原则,指出“掌握自然植物群落的形成和发育,其种类、结构、层次和外貌等是搞好植物造景的基础”。讨论园林植物造景的设计艺术与构建时,介绍了园林植物造景生态设计、区域设计、文化与科学艺术设计、立体设计4大设计艺术,探讨了植物造景中的植物配置、群落构建,较好地体现了对植物造景、植物配置与植物群落构建概念关系的把握。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技术,是园林植物配置技术的基础与内容之一,在此基础上结合园林艺术开展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能更好地服务于植物造景的目标。

4.2.2 落实具体的“群落单位”

以植物群落为基本单位的设计思想,对小尺度城镇绿地建设特别是植物景观构建有着重要的价值,需要在以后的发展中寻求技术实现。前文在讨论园林植物群落概念应用存在的问题时,已经提及鉴定一个园林植物群落的困难程度及其影响,因为我们所面临的实际对象,可能本身就不是一个从群落角度设计的结果。然而,对于新建城镇园林绿地的植物景观设计,倒是完全可能根据基质的性质、地形、土壤类型与土壤性质、功能分区、园路等自然与人工设计要素,进行空间单元的区划,落实园林植物群落设计的“群落单位”,真正做到以群落为单位进行植物景观设计,为今后园林植物群落的景观变化、环境效应等方面的动态研究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也是植物群落设计方法不断优化发展的根本途径。

4.2.3细化群落的设计内容

园林植物配置包括2大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重点要求设计说明植物种类选择、配置方式、植物造景的艺术性特点与植物空间的构成等。前苏联的园林植物配置,首先将园林植物按其观赏特性进行分类分级,如将冠型分为椭圆形、卵形、球形、圆锥形、宝塔形、伞形、自然形、垂枝形、匍匐形等多种,绿色的叶子按色度分为青绿、黄绿、灰绿3类,将花形花序分为6类,配置植物时从平面、立体、色彩、树丛疏密度等方面考虑到植物的艺术构图和风格,同时还从林学的角度注意配置的乔、灌木比例,针、阔叶树比例,树木密度和树种比例等,形成园林植物配置理论。

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可以考虑以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为主体,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吸纳、融合园林植物配置的技术内容与要求,深化、细化设计内容。目前的植物群落设计,较多是参照植被分类的群丛单位,提出各群落不同层片的优势种,作为群落构建的依据。单就群落物种构成而言,从群落生态学角度,也有深化、细化的余地,如亚优势种、伴生种、随遇种与偶见种的确定与应用,以及群落空间结构基本特点的设计限定等方面的内容。

4.2.4 重视环境背景与环境效应

模拟地带性植被以及近自然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构建技术,为园林植物群落的科学营建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但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实际的环境背景。自然植被生态系统的发育演化过程,是植被生物系统与土壤等环境系统的协同进化过程。在强度干扰、甚至高度退化的城市环境中,很难具体判断能与环境协同的植被演化阶段,这就使得“近自然”的植物群落完全有可能没有获得与之匹配适宜的“近自然”环境,群落的自然属性及其稳定性并没有实质性的提高,离预期相差甚远。因此,无论从前文所述群落性质的环境决定机制,还是从植物群落及其环境协同的生态演替原理,都要高度重视环境背景对园林植物群落构建的关键性影响。而日益丰富的有关园林植物群落环境效应的研究,是基于结构功能关系的生态学原理设计构建特定园林植物群落的主要科学依据,也是园林植物群落设计、构建技术有别于传统园林植物配置方法的一个根本特征。

4.2.5 建立园林植物公共服务平台

合理优化的园林植物群落设计,必须基于对园林植物的深入了解。在这一方面,目前我国存在2大问题,一是设计人员普遍缺乏较深厚的园林植物专业素养,另外就是相关基础研究明显不足,特别是缺乏有关园林植物生长数据,成为园林植物群落科学设计的关键制约。在美国,基本上每个州都有其绿化树种资源的开放式数据库,包括分类特征描述及其图片、生态习性与分布、开花时间与景观特点等,为科学绿化提供了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值得借鉴。

环境学概论论文范文第11篇

【关键词】媒介生态学;媒介环境学;思辨;区分

如今,媒介生态学已经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并带来了学科的繁荣和发展。但中国媒介生态学的研究,也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廓清这些认识,理清与北美“Media Ecology”的关系,已成为促进中国媒介生态学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中国学者的媒介生态研究意识是不是“原发的”

在中国媒介生态学起源问题上,一些中国学者认为,媒介生态学研究的起源应该是在北美,美国和日本的相关研究也比我们早很多年,但是“中国学者的媒介生态研究意识是原发的,而不是引进的”,国内媒介生态研究的展开与它们并没有什么渊源。[1]笔者认为,以上观点在表述上是矛盾的,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他们主要是更多地强调了中国媒介生态学和北美媒介环境学的区别,而忽略了国内外媒介生态学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只是将2001年后,“Media Ecology”在中国的独创性发展作为了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的起点。

(一)中国最早的媒介生态研究意识来源于西方

在我国大陆传播学研究中,最早使用“媒介生态”概念的《论媒介生态——我国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若干制约因素》一文正是在介绍西方社会生态学和社会有机体平衡、和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媒介生态”这一概念以及社会大系统、共生共食、有限资源、关键功能等观念。然后又是结合美国社会生态学家奥迪斯·邓肯所提出来的人类社会“生态复合体”的四个变量,展开我国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的。

(二)从生态学视角研究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的环境问题最早出现在西方

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一开始就注意运用平衡、和谐和系统等生态思想来研究媒介,并侧重媒介与其生存发展的环境问题研究,关注人、媒介、社会、受众之间的和谐互动关系构建。但是早在1970年,第一届地球日庆典宣称人类进入“生态时代”之后,西方很多学者便开始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开展研究,承认环境中每个因素的平等内在价值,主张重建人类文明秩序。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乔亚舒·梅洛维茨就非常重视媒介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他认为,媒介是社会环境的一部分,受众选择媒介受社会环境制约的同时,媒介对社会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此外,他还运用了一个生态学暗喻,将受众纳入“情境”概念,认为传播行为受受众制约,必须根据受众类型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与信息。[2]可见,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在思维范式取向上异于西方,但是与西方的媒介生态学(Media Ecology)研究存在学术渊源”[3]。

二、“媒介生态学”是不是中国的原创概念

有学者认为:“媒介生态学是中国的原创概念。”[4]笔者认为“媒介生态学”这一概念实际上来源于对北美“Media Ecology”的直译,只是后来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媒介生态位”、“媒介生态系统”、“媒介生存策略”以及“媒介生态的五大观念”等原创性的理论。中国学者使用此概念绝非巧合,更非原创,而是与北美“Media Ecology”有着密切的内在传承关系。

(一)“Media Ecology”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北美

我国大陆传播学研究中,最早使用“媒介生态”概念的《论媒介生态——我国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若干制约因素》一文是1996年3月召开的“中国报业经营管理现状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参会论文,后被收入百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报业现状与趋势》一书。然而,早在1967年,加拿大媒介理论家麦克卢汉在与人合著的《媒介即是讯息:效果一览》一书中就最早提出了“Media Ecology”的概念。1968年,波兹曼在“英语教师全国委员会”年会上作演讲,首次公开介绍并明确提出“Media Ecology”一词。后来,波兹曼又在纽约大学拓展媒介研究课程,并将这一术语转变为正式学术领域的专有名词。

(二)中国最早出现的“媒介生态”和“媒介生态学”概念都是“导入”,而非原创

有学者评价说,裘正义的《论媒介生态——我国报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若干制约因素》一文“系我国大陆传播学研究中最早导入‘媒介生态’概念的专论”[5]。这里的所谓“导入”,即引入,也就是把一个地方的东西引入到另一个地方。此文虽然没有明确说明“媒介生态”概念的出处,但这一概念的出现是在北美提出“Media Ecology”20多年之后,而“Media Ecology”的中文直译就是“媒介生态”或“媒介生态学”。

中国学者尹鸿、崔保国、邵培仁等最早明确地将“Media Ecology”引入中国的时候,都是将其翻译为“媒介生态”或“媒介生态学”。其中,清华大学尹鸿教授的《电视媒介:被忽略的生态环境——谈文化媒介生态意识》一文被认为是“国内新闻界杂志中最早提到‘媒介生态学’一词的”,但“尹鸿的观点正是来源于北美的媒介生态学(Media Ecology)”。[6]

三、中国学者把“Media Ecology”译为“媒介生态学”是否存在误译

何道宽认为,崔保国先生把“Media Ecology”翻译成“媒介生态学”,进而用社会大环境是水,媒介是水中之鱼来诠释“媒介生态学”,违背了北美“Media Ecology”的基本观点。[7]笔者认为北美“Media Ecology”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思路和学科框架都具有多向性,中国学者的翻译并不存在误译问题。

(一)中国媒介生态学与北美“Media Ecology”属于同一个学科范畴

中国媒介生态学与北美“Media Ecology”的理论前提预设和逻辑起点一致。它们都是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媒介与人类社会的互动关系,探讨媒介和社会各个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媒介现象的本质,实现生态学和媒介学的对接与融合。它们都属于媒介生态学的学科范畴。

北美的很多“Media Ecology”研究先驱在一开始就有生态学互动、平衡、和谐的意识,如刘易斯·芒福德所谓“技术生态”的思想,谋求技术的人性化、技术的有机化,强调人类生态的平衡不能因为机械技术的到来而被打破。麦克卢汉、伊尼斯等人在他们的著作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及生态学的思想,但他们的著作有关生态学的暗喻随处可见。[8]“Media Ecology”学会的章程第一条还开宗明义地写道:“媒介生态学研究符号、媒介和文化彼此之间的复杂关系。”

邵培仁更是为媒介生态学正名道:“但凡能以生态的眼光来观照媒介传播之实质的相关研究,其实统统可以纳入到广义的媒介生态学的学术圈中”,而“‘Media Ecology’从字面上看,其准确恰当、无可争辩的译法就是‘媒介生态学’”。[9]

(二)北美“Media Ecology”具有多种含义

何道宽认为崔保国先生把“Media Ecology”翻译成“媒介生态学”,背离了北美“Media Ecology”的基本观点,主要是依据波兹曼本人在1968年给“Media Ecology”的界定:“Media Ecology”是把“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它主要探索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类的感知、理解、感觉和价值,以及我们与媒介的相互作用如何帮助或阻碍我们的生存。[10]52

其实,波兹曼本人就是一个“没有一定之规”的人,其观点也存在先后的不一致,以至于梅罗维茨没有沿用他的导师所定的“Media Ecology”这个名称,而是另起炉灶用“Medium Theory”来称呼这个研究传统。[10]65李明伟在《知媒者生存:媒介环境学纵论》中也没有把波兹曼列入媒介环境学的代表人物,原因是波兹曼对“Media Ecology”的某些认识和分析更倾向于批评学派,与伊尼斯、麦克卢汉包括波兹曼本人等的研究实际上并不吻合。而何道宽则表示对这种做法“不敢苟同”。

崔保国认为“媒介生态”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处于中心位置;而“媒介环境”是一个中观概念,是以人类为中心的外部媒介营造的环境。可见,在中国学者眼中的媒介生态学是广义的,包括被波兹曼界定为“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的媒介环境学。波兹曼对“Media Ecology”的界定只是为北美“Media Ecology”的发展确定了一个明确的方向,而并非其全部内容。

四、“媒介生态学”与“媒介环境学”是否需要区分

美国“Media Ecology”学会副会长林文刚、深圳大学的何道宽都认为:“把‘Media Ecology’这个学派翻译为‘媒介生态学’也不太妥当,主张将其译为‘媒介环境学’。”[11]

随着对北美“Media Ecology”的认识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中国媒介生态学与北美媒介环境学虽然有着密切的关系,但两者在研究起源、研究视角、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都有着明显的差异。鉴于此,从当前的研究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将两者区分开是十分必要的。

(一)有助于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弥补不足,不断完善

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不关注文化研究、学术传统和组织准备的严重缺位,研究方法趋向于定量研究,不作结构性分析。而北美媒介环境学着重探讨媒介本身的变迁和发展对人类社会、文化产生的影响,融入并借鉴了生物学、社会学、生态学、语言学、符号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有着深厚的学术传统,理论根底扎实,知识渊博,思维方式也是多元的。

将中国媒介生态学与北美媒介环境学区分开来,有助于看清各自研究的轨迹和特点,促进中国媒介生态学与北美媒介环境学的交流,并借鉴媒介环境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广阔的学术视角以及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强烈的批判意识,得出更多创新性的成果。

媒介与社会的关系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多个要素。在媒介生态学研究中,以不同要素为中心也就形成了不同偏向,构成了不同的研究范式。中国媒介生态学研究以媒介为中心,考察人类社会的各种因素对其生存发展的制约,构成媒介社会学范式;北美媒介环境学以人类社会为中心,考察媒介创造的生态对人类的影响,构成媒介环境学范式。两者之间互相补充矫正,正好成为媒介生态学之树上的两朵璀璨之花,形成珠联璧合之效果。

(二)有利于中国本土媒介环境学的拓展与深化

将中国媒介生态学与北美媒介环境学区分开来,可以为中国本土媒介环境学研究指明方向,使其更加清楚地审视北美媒介环境学研究的路径和特点,积极引进和借鉴国外媒介环境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分析当前中国的传播现象,关注中国语境下的传播环境问题,深化中国本土媒介环境学研究。同时,也有助于挖掘中国本土的媒介环境思想,吸引更多跨学科人才的介入,开展跨学科领域的研究。

学科的发展就是理念不断清晰、确立和发展的过程。媒介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也在不断地发展演进、充实和完善,也存在着不同的研究层次和范式。这些研究,对于中国媒介生态学乃至整个传播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崔保国.媒介是条鱼——理解媒介生态学[J].中国传媒报告,2003(2):20.

[2]孙滔.西方媒介生态理论的构建、创新与困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6):30.

[3]袁靖华.生态范式:走出中国传播学自主性危机的一条路径[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6(3):72.

[4]阳海洪,赵平喜.媒介生态学:中国新闻史研究的新路径[J].新闻界,2009(2):68.

[5]宋超,赵凯.深水静流(1929-2009)[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457.

[6]杨婷婷.论中西媒介生态学研究的差异[J].新闻界,2005(3):79.

[7]何道宽.媒介环境学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7(1):46.

[8]陈浩文.中西方媒介生态学的研究状况和理论反思[D].广州:暨南大学,2008:33.

[9]邵培仁.思想、理论、趋势:对北美媒介生态学研究的一种历史考察[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8(3):181.

[10]李明伟.知媒者生存:媒介环境学纵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1]林文刚,编.媒介环境学:思想沿革与多维视角(总序)[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

环境学概论论文范文第12篇

20世纪60年代,国际上将环境问题列为世界第三大问题,环境权在此背景下被提出来,学者们从不同的法律视角,提出了自己对环境权的认识。民法上的环境权既有较大意义也有固有的缺陷,因此民法上的环境权不能代表宪法上的环境权,而且最终要上升到宪法层面。环境权理论对我国的宪法从观念到条文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评述部分:

本篇文章论述了作者对环境权这一概念在民法与宪法中相关规定的比较认识。当人们的温饱问题没有解决的时候,自然不会提到环境这一生存需要的问题,但随着基本生存状况的改变,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身的行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有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逐渐被各国所接受。首先作者以马克思的一句经典语录:"权利永远不可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文化的发展。"引出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随着环境问题的日渐凸显,环境权应用而生。接着,作者简单介绍了有关环境权的提出和各国关于环境权内容的规定后,总结概括文章第一部分:民法层面上的环境权。从其理论基础、所规定的基本内容、意义及缺陷几个角度做了分析。作者认为,民法上环境权的产生与私法、公法的相互转化,个体本位到社会本位理念的转变及绿色民法概念的提出息息相关;环境物权、环境人格权成为其主要内容;环境权虽不能说是私权利,但是在私人领域客观存在着,所以民法上环境权的提出使得环境权能利用民法在私人领域基本法的角色,得到有效的保护,民法上环境权的提出也提高了环境权的权利位阶且其规定的环境权内容丰富。但是民法的作用仅仅局限于私人领域,环境权得不到更广义的保护,这就需要宪法的提升保护,亦即引出了全文中心论述的第二部分:宪法层面上的环境权。介绍了不同国家宪法对环境权的确立,与民法上的环境权进行了比较,重点阐述了其基本特征和要素及该理论对宪法的影响。作者认为,世界上多数国家在宪法中规定了环境权的行为证明了立宪实践中环境权上升到宪法层面的可行性。

与民法上的环境权不同的是,宪法上的环境权主要突出的是环境权作为基本权利的属性,强调的是该项权利的重要性,保护的是与宪法上的人密切相关的不仅仅限于物质层面的利益;其有社会性、权利义务复合性的特点;宪法层面上的环境权能够对公民提供终极保护,具有特定的客观价值,对我国宪法从观念到文本都将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由此也进一步论证了作者的观点:民法上的环境权既有较大的意义也有固有的缺陷,因此,民法上的环境权不能代替宪法上的环境权,而且最终要上升到宪法层面。作者对于全文的论述其实际也进一步延伸了环境权这一概念的日益重要性和立法的紧迫性,提倡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整篇文章论述条理清晰明朗、思路分明、有理有据,将民法与宪法上的环境权的具体内容、意义比较等论述的非常充分。笔者在阅读该文时也学到了很多知识和写作的方法。但由于本文是对民法与宪法各自对环境权的规定和确立进行的比较,更大的理论视角局限于这两种法定的环境权内容,笼统的阐述了简单概念的环境权,没有更多详细的论述环境权这一重要概念更广泛的理念及相关内容,笔者将就此项不足在下文中作以精细论述。

环境权这一概念的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有着深刻的经济内涵。关于环境权的概念和性质,学界众说不一,有的学者认为环境权是环境法律关系主体有享用适宜环境的权利,也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有的认为是各种环境资源法律法规中有关保护环境资源的各项权利的总和;有的认为仅指公民享受适宜环境的权利。张梓太教授认为环境权是指公民在良好环境中享受一定环境品质的基本权利。环境权的主体是公民,客体是能够对人类生产或生活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及构成要素,内容是具有生态性的、审美的、精神的、文化的利益,是对于良好品质的享受。他认为环境权仅仅是一种生态性的实体权利,不包括经济性权利和程序性权利,不包括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

环境学概论论文范文第13篇

关键词:环境科学概论;环境学导论;选修课

“环境科学概论”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核心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学生认识专业的启蒙课程,也是很多高校开展环境素质教育的通识课程,同时它还是与环境相关专业,如地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环境科学概论”课程内容丰富、涉及的知识面广,并且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日新月异,学科发展极为迅速。因此,针对不同专业学生需求层次的不同,以及对课程理解所存在的较大差异,有必要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针对性地调整和完善。吉林大学自2000年合校以来,对地学部的与环境相关专业,如应用地球化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开设了“环境科学概论”选修课。本文就这一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模式上的改革与实践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针对不同授课对象,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较为广泛,教学对象包括环境类本科生、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公选课学生,因此不能一成不变地将同一教学内容应用于所有层次的学生。对于环境科学专业学生,该课程注重的是原理、机理方面的讲解以及全面介绍环境科学的概况,使学生对环境科学所涉及的主要领域有全面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兴趣;而对于选修该课程的与环境相关专业的学生,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环境科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环境科学中处理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认识与参与意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2]。因此,在教学内容深度上应该有别于环境类专业的学生。而目前大部分教材更适合于环境类专业的学生,如上世纪90年代以来出版及再版的多本教材,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刘培桐教授主编的《环境学概论》、杨志峰教授主编的《环境科学概论》、清华大学何强教授主编的《环境学导论》、南京大学左玉辉教授主编的《环境学》等,这些教材多注重于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程度较深,更适合于环境类专业的学生。而将这些内容应用于非环境专业的学生就较为深奥,钱易院士、唐孝炎院士主编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广度,更适合于作为公共选修课的参考教材,但作为地学类专业学生的教材在深度上又略有不足。因此,对于这类学生的开展的“环境科学概论”选修课很难找到合适的教材。

本校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在分析比较国内外相关教材的基础上,制定了“环境科学概论”选修课的教学内容体系。本选修课共32学时,共制定了7章教学内容,包括:环境、环境问题和环境科学、全球性环境问题、生态学基础、生态破坏、人口、资源与环境、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可持续发展等。前五章重点讲解环境科学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以及相关基础知识,第6章涉及内容较多,重点使学生掌握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噪声等环境污染及防治措施的知识。在这一章中,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讲授的重点又有所不同,如针对水文及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学生,应重点突出水环境,特别是地表水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方法的讲解;而针对应用地球化学专业的学生,应重点突出土壤、固体废物方面的讲解。总之,应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重点讲授相关知识。

二、注意联系实际,及时充实更新教学内容

由于环境科学学科本身具有涉及面广、学科交叉性强、发展极为迅速等特点,即使多数教材以一般不超过5至10年的速度出新再版,一些内容也跟不上当今环境科学学科发展的速度,因此,本课程更应该做到“常讲常新”。可以通过书籍、互联网、电视、期刊、报纸等媒介收集相关资料,把国内外在本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相关环保政策、制度、法规和标准的颁布和修订,近年来所发生的环境热点问题等都纳入到教学中[1]。例如,新技术方面,可以将近年来国家实施的“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情况以及所研发的新型水处理技术介绍给学生;政策方针方面,可将“十”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内容在讲解可持续发展内容时介绍给学生;热点问题方面,可以将近年来陆续发生的“松花江重大水污染”、“太湖蓝藻污染”、“儿童血铅超标”、“PM2.5”等事故或热点问题作为实例进行讲解。这些及时更新的、联系实际的内容纳入到教学内容中,既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增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与参与意识。

此外,在收集最新资料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们集体的智慧。,例如,可以给学生布置与“新”、与“热”有关的作业,如“介绍正在发生在你身边的环境问题”,“70亿世界人口对我们意味着什么?”,“如何看待能源危机与核能安全的双重矛盾?”,“如何认识和理解低碳生活?”等。这些作业要求学生自主收集资料并以论文或课堂演讲的形式完成,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增强教学效果,同时教师在批阅学生的作业时,也会了解到自己可能未掌握、未收集到的信息资料。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突出多媒体教学,利用现代网络技术

多媒体教学形象直观,承载信息量大,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并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鉴于“环境科学概论”课程实例多、信息量大的特点,将多媒体如PPT课件、图片、Flas和视频等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介绍环境问题时,将大量的环境问题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的图片展示给学生,通常会引起学生内心的极大震撼;在介绍臭氧空洞的形成、水处理工艺流程等知识时,可以通过制作Flas演示相关动态过程;此外,可以通过互联网收集相关视频短片资料,如“楼兰古国消失之谜”、“世界公害——水俣病、痛痛病”、“澳大利亚生物入侵”、“广东贵屿:难以摆脱的电子垃圾污染”、“丹麦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等视频资料,还可以购买到相关教材所附带的视频资料,如《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材配套的系列视频资料。这些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资料通常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运用这些Flas、视频等进行演示时,它们的数量以及演示时间应受到控制,例如,一般每节课不要超过两个,每个资料的演示时间不应超过5分钟。时间过长,会影响到教学进度并且部分学生会失去兴趣以至于精力不集中。此外,从互联网上获取的视频资料应该进行适当的剪裁和处理,特别是片头,需要注意去除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内容,如广告,并最好加上适当的标题。

环境学概论论文范文第14篇

摘要:本文审视了国外现行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指出了其主要特点,以及存在的环境背景,并与我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进行了对比。从而对我国能否参照国际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等其他发达国家财务框架,制定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http://

关键词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国际比较

一、研究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趋势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作为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会计这门学科理论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球化的货币资本市场要求贷款人或筹资者提供在国家间可比的相关的会计信息,客观上要求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但是,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应该学习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际会计组织的做法,构建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或财务报告框架?答案不一定是肯定的。要回答这个问题,应该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性质和作用出发,同时分析英美等国与我国在经济体制,社会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异同,从而分析我国是否应该参照这些国家,建立中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二、国际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比较

1.美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及环境的特点

20 世纪70 年代后,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开始重视会计目标研究,建立以会计目标作为研究起点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美国的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生产资源一般是私人所有,非政府所有。市场是美国经济中分配资源的重要因素;美国实行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严格限制垄断,公有化程度小,实行自由企业制度,相应地,其会计目标强调多元化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倾向于保护股东利益。会计信息讲究市场透明度和规范性,会计目标强调对外部使用者决策有用性。

美国政府政策的集中程度较弱,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不大。因此,在会计管理体制上,美国政府对会计工作的管理是间接的,没有政府机构对其进行管理,是由民间会计组织团体具体领导,组织和管理会计工作。民间会计团体在制定会计规范中起着主导作用。会计规范强调灵活性和权威性,并强调企业判断。企业组织注重会计“惯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选择性。美国政府所制定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此相对应,也就是一个灵活的理论指导,并没有给企业进行具体的准则规范,这是从以上美国财务会计所处的经济政治环境所决定的,是符合美国自由的商品经济和开放自主的企业文化

2.英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特点

英国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产业革命的发生时间也是最早的,因此英国的财务会计发展的也是相当早的,早在十九世纪中叶,英国的《公司法》就对资产负债表的标准格式进行了要求。英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制定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70 年代到90年代初,这被称为前期摸索阶段,第二个阶段是20 世纪90 年代初到20 世纪末,这个阶段是英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制定阶段。

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是针对盈利性企业的财务报表变薄的综合性基本原则和方法。ASB 更重视强调受托责任,其次才是经济决策的有用性—要求考虑当前和潜在投资者及其他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此外,ASB 在引言中提到产生于英国的重要会计概念:真实与公允观。这一概念在英国处于财务报告的核心地位,是对财务报表的最终检验。

3.澳大利亚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特点

澳大利亚的会计概念公告(SAC)《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认为,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是提供对使用者评价该主体的管理当局对稀缺资源的分配和帮助解除该主体管理当局或董事会经管责任的有用信息。与英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情况相似,澳大利亚的概念框架中关于财务报告的目标的条款中突出解除管理当局经管责任的目标。此外,如同美国一样,澳大利亚概念框架关于目标的界定指向财务报告。

4.国际财务会计概念框架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关于财务报表目标的定义与FASB 的定义极为相似,但在强调决策有用性的同时,IASC 特别指出,财务报表也反映管理当局受托管理资源的经管责任。但是,在适用范围上,IASC 概念框架是针对盈利企业的,而FASB 的概念框架既适用于盈利企业也适用于非营利组织。IASC 立足于财务报表,而FASB 立足于财务报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的概念框架内容,由单一的文件组成。为了凸显主要的协调作用,IASB 不使用财务报告的概念框架作为表达方式,而称之为《财务报表的编报框架》。

以上提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以及国际会计概念框架,都具有很强的相似性,只是在一些具体准则的处理方面存在差异。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国家的国家性质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在会计环境方面存在相似度很大。按照唯物辩证法来说,国家性质是内因的话,它是决定国家社会环境的关键,同时也就影响了国家的会计环境。从而在考虑我国是否参照该些国家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时,要重点考虑我国现实的国情和会计环境。

三、我国财务会计所处的环境

1.经济环境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20 世纪70 年代才开始实行市场经济,并且是从计划经济时期进入市场经济的。经过了30 多年的发展,我国不管在国民经济总量,还是人均收入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市场经济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巨大发展。但是,我们不得不认识到,在现实环境中,许多企业和部门都残留着计划经济的思想。尤其是我国存在大量的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大都规模很大,对我国企业制度的建设影响巨大。经济管理体制上,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主张市场调节和政府行政调控结合的体制建设,但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还不充分,就需要更加强有力的行政调控。

如果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参照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来建立我国会计体系,会引起企业的无所适从,可能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

2.政治环境

探讨影响会计环境的我国政治环境,主要从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出发。我国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是民主集中制的社会主义国家。考虑到我国公有制占国民经济的大部分,国家在制定相关会计政策时,是需要考虑这些具有国有性质的企业,充分考虑到国家的利益。

政治环境的另一个方面是法律环境。我国的法律总体来说,是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颁布的,我国财务会计理论中的最高法是《会计法》,是我国会计法规体系的最高层次,会计相关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作为会计核算的重要规范,由财政部制定,而不由某个事业单位或民间社会团体制定公布。这与上述的发达国家是不同的,作为法律实行的相关会计准则和制度,就不能像这些国家一样,只是一种概念框架,并不强制执行。

3.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包括文化环境和科技教育环境。我国自古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形成“孝”、“礼”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背景,人们群体意识、家庭意识、国家意识等集体主义精神较强;国民习惯于按上级意识办事,按固定的法规和制度统一行动;人们对不明朗因素反映较强,希望国家机构能够维系社会一般惯例,对行为和观念存有一套稳固的看法,不宜接受标新立异的人和事,对缺乏法规标准和道德约束感到不适。

而我国科教环境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有一段不近的差距,我国会计人员的素质相对比较低,受教育水平也较低,再加上我国技术还比不上这些发达国家,在会计核算时就会存在差异。

四、结论

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是由相互关联的目标和基本概念所组成的前后一贯、逻辑一致的理论体系,它可用于指导首尾一致的会计准则的制定,是评估现行准则、制定未来准则的理论基础。我国财务会计框架有着自身的特点,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客观上要求会计准则进行国际趋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参照国际财务会计概念等发达国家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来实现国际趋同。更重要的原因是,通过对于国际财务概念框架等其他发达国家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特点和他们产生的背景的分析,并对我国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的对比,可以认为至少在现阶段,我国不能参照国际财务概念框架来建设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这不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国情和具体会计环境。

http://

参考文献:

[1]葛家澍. 论美国的会计概念框架与我国的基本会计准则[J].厦门大学学报,2006(4).

[2]李拓.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蔡海静,任诗嘉.IASB、FASB财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及其启示[J].财会月刊,2012,12.

[4]景翠莲.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国际趋同问题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

[5]徐跃.英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特色与借鉴.事业财会[J],2003,4.

[6]胡厚双.我国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研究.江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2.

[7]黄燕飞.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策略研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09.

[8]徐跃.试论应该会计准则委员会的《财务报告原则公告》,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环境学概论论文范文第15篇

人们习惯于把审美的焦点集中于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所以生活美所体现的是与生命关联的各种生命共同体。从居室美化到工作环境,再到城市文化景观公共艺术化,给人们提供生活安定、社会和谐的秩序感、以及生机盎然的环境氛围和生命的意境。

关键词:

艺术;环境设计;解决

艺术概论这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理论课程。对于艺术生而言,理论性强的课程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满堂灌的授课形式对于感情丰富的艺术生早已行不通,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时“提出问题、保留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思考后进行讨论和总结。

“把某物看作是艺术,需要某种眼睛无法看到的东西,一种艺术理论的氛围,一种艺术史知识,这就艺术界”。环境设计主要针对的是室内设计的学生,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处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会自觉不自觉的进行各种环境装饰。学生对环境设计艺术的提高首先要先增加理论知识,并且要增加对艺术作品的了解和理解;通过大量有代表性的作品等来影响学生在艺术上的认识;加大典型艺术作品案例的讲解熏陶来积累各种素材;运用模拟环境激发学生潜在的艺术情感。未来环境设计发展会呈现多种趋势;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注重文化内涵、地域差异化、不同设计领域的交融、艺术化等等。这些发展趋势都将系统的解决人类内心需求和现实之间矛盾的过程。

环境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于小到一个居室,大到整个城市,既有千百种不同的各具表现力的物象形态,又有内在的秩序和综合的整体精神。环境设计做为一种综合的多种形态的造型艺术,在形式上更追求多样统一与协调。例如;中式传统室内的装饰手法,是中国人含蓄气质的体现。常见的有“鱼”“鹿”“蝙蝠”等,原因是他们的谐音都有隐喻,代表着福气,情操和品行等等。这些自然物为中国人借物咏志提供了极为契合的形象。在室内装饰中,无论是商务、办公还是居住生活,有机的借助自然物、工艺品装饰,不仅可以获得无形的经济价值,同时还可获得美学的文化,美化了生活、也扮靓了心情。

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因此,人们设计创造的室内环境,必然会直接关系到室内生活,生产的质量。室内环境的创造除了与冷暖、光照等方面有要求之外,还与建筑的类型、主人的性格相适应的室内环境氛围。从整体来说还和人类的经济活动、价值观念、哲学思想、民俗民风等密切相关。经济决定艺术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把世俗的经济要求用抽象的理论形式表达,把资产阶级的经济说成是一切时代、一切阶级、一切人的要求。好的设计价值观念的体现是设计师在空间作品构思过程中确立的主导思想,它赋予作品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令作品更具有个性化、专业化。设计所体现的哲学思想,丹纳在《艺术哲学》的书中解释到,“探求艺术发展的原因时说,艺术是由时代精神和风俗所决定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是由环境决定的,环境又是由种族决定的。”任何一个名族的的艺术都是由名族的境况和人们的心理以及生产关系决定的。这些倾向也会因为民俗民风的不同而不同,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存在着不同的天性。所以说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是有多种因素相互叠加和制约组合而成的。

当环境由众多的物体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室内空间环境,室内装饰就是美化室内空间环境,掩饰室内空间环境的缺点,突出其优点,使室内空间环境变得舒适、美观。室内装饰工程就是对有使用价值的室内空间环境的美化过程,是对各种装饰材料进行技术和艺术加工,美学修饰和艺术组合的再创造过程。室内装饰的美观同样表现在“内在美”和“外观美”。

室内装饰的“内在美”是装饰的本质,是给人们提供精神享受的根本所在。从构成室内装饰的材料质感上及各种造型体的集合中表现出来。同样,室内装饰的“外观美也如实地衬托出室内装饰的“内在美”。

有句话不是说:“不了解人类的过去,就不能够认识人类的今天和未来。”对艺术来说:“不了解艺术实践的历史,就不能够真正理解艺术活动的规律”学习艺术概论应注意结合自身的艺术体验。当今社会生活中,几乎人人都离不开艺术。例如视觉文化,它不单单是一个视觉的欣赏更是一种艺术文化的传承,在这个全新的视觉文化领域里就要求我们对艺术的基本知识理论有一个全面的认知,通过作品的鉴赏和评价一方面可以结合自身的审美加深对艺术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视觉艺术的优秀作品来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力。

结束语艺术概论是艺术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艺术的概念它不是永恒不变的,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不同,有感性的理解也有理性的认识。环境设计也正是在实践艺术的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理解与掌握艺术概论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李萍.编著.《实用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