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进城子女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范文

进城子女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范文

时间:2022-07-14 03:55:58

进城子女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摘要]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帮助随迁子女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培养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情绪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校及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随迁子女心理上的问题,教师要因材施教,帮助随迁子女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以培养其优良的心理品质,同时实施家校合作,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营造良好的氛围。教师要渗透关爱,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关键词]

随迁子女;学习情绪;自我管理;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迅猛发展,大量外来务工人员涌入城市,其子女也通过随迁进入城市各类学校就读。帮助随迁子女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培养学生养成积极的学习情绪并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则成为学校及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随迁子女与城市学生的心理差别

随迁子女的学习心理、交际心理、情绪情感和意志力等方面的主流较好,但有少数学生的学习动机扭曲,成就需要低,冷漠孤僻,意志力等心理品质不成熟,从而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心理差别主要表现在:

1.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农村外来务工人员绝大多数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水平偏低,所以他们将未来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渴望他们能够通过努力学习接受良好的教育,将来能从事较为体面的工作。家庭的影响使得部分学生学习动机扭曲,呈现功利性强的特点,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学生因学习成绩差面临较大的压力,这种心理障碍给学生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2.学习自控能力较差

城市的飞速发展使得随迁子女越来越多,随迁子女在学习上存在一些问题。这些学生的智力发展正常,由于一些非智力因素导致这些学生学习困难,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由于缺少家庭的监管,随迁子女的学习过程从学校到家庭没有得到延续监督,使得他们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过程过于依赖教师的督促。这些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偏低,不能很好地利用有利因素提高学习能力,却被不利的环境因素所影响。

3.心理素质较差

随迁子女在日常交际心理方面有所改善,但部分学生依然存在交往障碍。外来务工家庭的家长们常常为了生计早出晚归,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再加上没有良好的教育方法,造成部分学生性格叛逆或性情暴躁,很难接受老师的教育和班干部的管理。外来务工人员有一部分家庭情况复杂,有的是单亲家庭,有的家庭不和,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吵架,对孩子的身心造成巨大的影响。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质量不高,孩子课余生活单调,部分学生存在交往障碍,常常表现出自卑、胆怯、排斥、闭锁等情绪,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之间的交往。

二、培养随迁子女学习情绪自我管理能力的策略

对于随迁子女学习心理上的问题,教师要因材施教,用科学的方法正确地指导他们的学习,培养学习情绪自我管理的能力。经过将近两年的研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认知调适,帮助随迁子女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对于随迁子女的学习状态,教师首先要了解这些学生,关心他们,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主动性。在学习过程中,随迁子女有着较强的好胜心,对他们表现的积极态度,教师要给予肯定,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别人和自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激励竞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可以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唤醒学习动机。这样的教学引导时机比比皆是。如在《生命、生命》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飞蛾求生、砖缝中生长的瓜苗、倾听心跳等事件中,认识生命的意义及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生命。生命是脆弱的,又是顽强的。让学生对生命做出理性的思考,从而学会热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用积极的态度应对生命中的挫折和不幸,让有限的生命换发出无限的价值。教师要进一步引领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让学生学习主人公自强不息的人格魅力和无私的品格。作品向学生展示生命强大的魅力,激发学生面对困难百折不饶的勇气,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生命。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使学生不断完善自己,培养自信心,正确认识自己,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优良的心理品质,控制自己的情绪

随迁子女的心理品质不成熟,才会造成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教学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激发学生活泼开朗、勇敢顽强、团结进取的精神,形成遵纪守法、维护道德规范的习惯。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感悟文本,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品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帮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如在《她是我的朋友》一课的教学时,课文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文中对阮恒的神态、动作进行了细致地刻画。从阮恒作出决定前的动作,可以走进阮恒的内心世界,又可领会出阮恒舍己为人的品质。特别是对阮恒的“哭”,更是描写得入木三分。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阮恒的内心活动,感受他的优良品质,教学中,通过学生或教师表演“啜泣”“呜咽”“哭泣”“抽泣”,让学生真切感受四种“哭”所表示的程度和情感是不一样的。这样,将学生的情感更进一步升华,从而丰富了这位勇敢坚强,富有爱心的小男孩的形象。这是加深感触,在学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和行为调适,需要教师去不断研究,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调控,自我管理,约束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3.家校合作,发挥家长的监督作用,营造良好的氛围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和家长有着共同的教育对象和教育目标,加强家校合作,实现双方优势互补,使学生在充满爱与信任的氛围中健康成长。教师应鼓励和支持家长参与学生教育,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认识家庭教育的意义,使家长意识到参与子女的教育是自己的责任。学校通过培训讲座,家长经验介绍交流会,给家长的一封信,家校联合养成要求评价等形式,使家长学习有关教育方面的知识,主动参与对孩子的学习辅导,提高家长的教育技能和技巧。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加深对学生的了解,熟悉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成长历程、家庭背景,方便于因材施教,最终提高教学效率。

4.实施关爱教育,排解学生的心理问题

随迁子女因为在学习上不如城镇同伴优秀,常常产生自卑心理。教师要渗透关爱,帮助学生排解心理问题,使他们走出阴霾,沐浴阳光的温暖。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开展学校养成教育活动,如利用日常的课堂教学,结合生活实际,以学习为切入点,对随迁子女的点滴进步及时鼓励、表扬,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再如开展“一对一学习小对子”活动,引导学生相互合作。教师在编排座位时,可将随迁子女与优秀的学生坐在一起,从学习生活上给以“一对一”的帮助,同进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也可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在潜移默化中促进随迁子女的良好习惯得以养成。在班级可以开展第二课堂,如“我爱读书”“经典诵读”等活动,让随迁子女融入集体生活,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观念。丰富的课余生活可以增加学生之间互动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交流平台。还可以定期举行心理辅导讲座,排解他们的心理困惑,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结语

总之,随迁子女是一个特殊的教育群体,教师要多关注这些学生,因材施教,用爱心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使他们快速融入班集体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最终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完成教师的神圣使命。

参考文献:

[1]袁同凯.走进竹篱教室———土瑶学校教育的民族志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2]张世文,王洋.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D].长春: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作者:陈榕芳 单位:福建省福州市盘屿小学

被举报文档标题:进城子女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gllw/zwgllw/696201.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