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妇幼保健服务近况及对策2篇范文

妇幼保健服务近况及对策2篇范文

时间:2022-04-17 11:11:55

妇幼保健服务近况及对策2篇

第一篇

1妇幼保健知识宣传的力度不够,造成少数民族妇女对妇幼保健知识的缺失

调查表明,少数民族妇女很少参加组织妇幼保健知识讲座。偶尔了解一些关于计划生育的保健知识。少数民族妇女了解妇幼保健知识的途径以下乡宣传的广播和画册为主。一些育龄期妇女认为音响、视频资料对其帮助较大,并组织集体观看。有些少数民族群众文化程度较低,因此,喜欢宣传画册的比例较高。由此可以看出少数民族群众对妇幼保健健康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自我保健意识差,而少数民族妇女长期受传统错误观念的影响,缺乏科学的妇幼保健知识。

2少数民族地区妇女保健事业的发展对策

2.1提供公共服务,保证民族地区妇女健康保健借鉴国内发达地区公共服务体系成熟的经验,采取多层次、多种类的服务方式提供给民族地区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民族、不同的服务方式,采用不同的服务规范[z],强调“以预防为主”的理念,在民族地区卫生事业不发达的情况下,建立这种理念的疾病治疗模式有着长远的社会效益。妇幼保健医院的“健康热线”就是这样一种机制,时时关注民族妇女的身体健康,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节约了群众的治疗费用,有助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2提供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妇幼保健事业的服务包括疾病控制、预防保健、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三个部分[s]。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就是让各民族的兄弟姐妹都享受基本医疗的服务,做到有病就医。结合在妇幼保健医院的工作经验,笔者认为一是民族群众在患病后即刻到医院就诊,其可有效降低成本的服务。据了解,目前有些医院为了提高自身业务收入,提高药品利润,这与提供低成本服务、低利润的基本医疗服务,显然有一定的差距。二是,由于妇幼保健医院的医疗技术水平有限,部分群众不能得到很好的医治,需发挥“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纽带作用,引导并护送群众到上一级妇幼保健医院就诊”,只有这两个层次相结合,才成为较完整的公共医疗服务。从经费投入和妇幼保健医院发展的角度来说,若要求医院以低成本、低利润的服务也是不切实际的,这样只会使大多数的民族地区妇幼保健医院都背负沉重的人员费用负担,这也是政府在管理民族地区妇幼保健医院的过程中垂待解决的问题。

2.3提高妇幼保健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积极引进内地妇幼保健专业的学生进入妇幼保健机构;另一方面,要以建立聘用制为核心,鼓励医务人员采取挂牌、兼职、下派等多种形式向社区流动[l],同时要鼓励符合规定条件的在岗医务人员进行在岗培训。解决人才的问题关键是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在职人员的培训,提高学历层次。而政府应在少数民族地区妇女保健事业方面加大扶持和经费投入的力度,着力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一批“用的了,留得住”的优秀专业人才。

2.4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的财力、物力是有限的,“僧多粥少”的局面在所难免。目前在民族地区妇幼保健医院医疗资源短缺和资源浪费是并存的,因此要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的健康需求,首先要考虑如何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而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妇幼保健医院的定位有着密切关系。民族地区妇幼保健医院只能引导妇幼保健医院的改制与管理创新,使之能够真正发挥“民族地区卫生事业枢纽”的关键作用,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更加完整、便捷、高效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调动社会应积极参与,形成妇幼保健知识推广和普及的强大合力,共同关心并支持少数民族妇女保健服务。民族地区妇幼保健事业的发展与政府、妇幼保健机构和少数民族群众息息相关[5]。政府的重视是促进民族地区妇女保健事业发展的保障,设备资源、医疗人员的培养、经费的落实是民族地区妇女保健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柱,只有政府把握好方向,在三大支柱的有力支撑下,少数民族地区妇幼保健事业才能可持续发展。

作者:聂晓红单位:新疆阿克苏地区妇幼保健院

第二篇

我区妇幼保健工作于2005年市区分开,由我区全面管理以来,紧紧围绕上级主管局的总体规划及要求,重点抓好“两个”系统管理的规范化,不断提高保健工作质量。2012年,全区孕产妇及儿童系统管理率均达95%以上,婴儿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均控制在较低水平,已连续5年未发生一例孕产妇死亡(包括流动人口孕产妇)。

1主要做法和体验

(1)健全网络,加强保健服务体系建设。一是组建区级妇幼保健机构。200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原疾控中心妇幼卫生科的基础上组建了越城区妇幼保健所,充分发挥“计卫一体”的资源优势,全面开展妇幼保健工作,保障了三级妇幼保健网络的畅通,为顺利实施母婴保健和妇女健康促进工程等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儿保门诊规范化建设。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经费紧、人员少的情况下,加大对妇幼保健门诊的投入,保健业务用房得到优先保障。通过改造用房、添置设备、加强人员配备、完善制度建设等措施,有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儿保门诊达市级规范化建设标准。三是健全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网络。各镇街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负责做好婚前保健宣传动员、孕情了解、督促孕期检查和住院分娩、协助死亡调查等工作,定期与镇街医院专职保健人员联系,上报核对所管理的活产数、死亡数。由政府支付固定的岗位津贴和根据工作成绩的劳务补贴。通过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奖惩制度、加强业务培训,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制度逐步完善,村级公共卫生联络员在妇幼保健工作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四是注重妇幼人员队伍建设。根据我区基层妇幼队伍特点,切实加强业务建设,以提高为主、解决实际问题为主,采用短期培训、业务讲座等灵活多样的方式,有计划、有目的进行培训,并通过学历教育、继续教育,使妇幼保健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2)强化责任,确保保健服务顺利推进。一是强化政府责任。区政府每年下发《镇街公共卫生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将孕产妇死亡率及妇幼保健服务等列入对镇街的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强化了政府对妇幼卫生的工作责任。二是强化工作督查。在三大类十二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结合我区实际,适当增加工作任务,把妇幼保健各项指标列入对社区或镇级医疗机构的目标责任制考核之中,并实行季度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区计卫局每季组织人员对下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一次妇幼保健服务项目的督查,督查情况在系统内进行通报,考核得分作为妇幼保健服务经费下拨的依据,确保各项妇幼保健工作的顺利推进。

(3)严格管理,建立健全畅通高危转诊绿色通道。一是抓规范管理。制订高危妊娠管理办法,建立健全高危孕产妇转诊制度,严格实行分级管理,要求各基层医院在做好高危孕妇筛查管理的同时,对辖区内的一般高危孕妇填写高危通知单,及时通知其管辖的镇街医院。对重度高危孕妇则填写重度高危转诊单,专册登记,专人负责,严密随访、定期上报。对经济困难或自我保健意识差的危重孕妇,由妇保人员电话、上门动员或负责陪送去上级医院诊治,确保母婴安全。二是抓产科质量。严格按照市一、二级助产服务机构产科质量标准,加大产科建设,产科用房得到保证,科室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同时加强产前、产时、产后的观察,注重产科质量管理,强调规范服务、安全接生,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严禁择期择时剖宫产,剖宫产率得到较好控制。全区剖宫产率已控制在20%以下,大大降低了孕产妇、围产儿死亡的不安全因素,孕产妇死亡得到有效控制。

(4)多措并举,全面实施优生促进工程。一是建立优生“两免”工作机制。我区以落实省市政府优生“两免”政策为重点,充分发挥“计卫一体”资源优势,开展相关工作人员政策和业务培训,落实工作规范,把好咨询、婚检、登记、检测等技术关口,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二是完善优生“两免”工作业务流程。为提高婚检率,在区政府的统筹安排下,越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搬迁至区妇保所内,与妇保所联合建立婚前咨询、免费婚检、婚姻登记、优生检测“四位一体”综合服务平台;推出婚姻登记前先开展面对面健康保健知识咨询,发放新婚礼包等措施,有效提高新婚对象对婚检重要性认识。三是全面实施优生促进工程。根据省市优生促进工程实施方案,做好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及困难家庭产前检查等服务,严格把关,凭券服务。2012年全区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及听力筛查率均达95%以上,婚检率达到99.98%,优生检测率达100%,在全市居领先位置,提前达到省政府提出的工作目标。四是完善“计卫合作”模式。充分利用我区“计卫一体”的特色,完善“计卫合作”工作模式,整合计生技术服务和妇幼保健队伍的力量,组建一支由镇街计生服务站技术人员及医院妇幼保健人员、妇产科、儿科专业医务人员组成的婚育咨询指导师队伍,结合各镇街特点,开展分片、包干等多种形式,对辖区内的婚育对象通过上门指导、电话咨询、结对联系等多种途径,建立家庭婚育咨询服务档案,帮助新婚家庭设计家庭生育计划,提供优生优育知识和婚后孕前、孕后产前和产后保健等全程服务,进一步提升了我区孕产妇系统管理及育龄妇女生殖保健质量。

(5)精心组织,全面实施重大公共卫生妇幼服务项目。一是继续做好农村妇女叶酸补服及住院分娩补助服务项目。我区于2010年6月开始,全面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及农村妇女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通过广泛宣传、规范流程、加强教育等措施,此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全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及增补叶酸完成率分别达到113.5%和335.5%,获得了较高的社会满意度。二是实施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资金补助。从2012年起,对全区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给予资金补助,各镇街医院产科常规进行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阻断知识宣传和咨询;初次接受产前保健的孕产妇全部实行免费艾滋病、梅毒抗体检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免费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统筹使用艾滋病、梅毒、乙肝防治专用经费,最大限度减少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全年免费筛查艾滋病1797例,免费梅毒筛查522例,并对2例艾滋病流动人口孕妇采取干预,一例已实行终止妊娠,一例给予药物实行母婴阻断。三是开展农村妇女“宫颈癌”免费检查项目。为提高农村妇女健康水平,我区作为全市农村妇女“宫颈癌”免费检查项目试点区,自2012年4月全面启动农村妇女“宫颈癌”免费检查工作。共完成15776名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查出宫颈癌前病变(CIN)共116人,浸润癌2人,已全部进行治疗;同时对所有阳性病人进行了跟踪随访。

(6)更新升级,妇幼信息管理系统更趋完善。我区于2005年实行妇幼保健信息化管理,又于2012年对全区妇幼保健信息管理软件统一进行了更新,并实行全市联网,辖区内孕产妇孕检、分娩的信息可以通过管理系统及时掌握。同时要求各医院对孕产妇信息进行实时录入、及时确认、相互反馈。省内流动孕产妇通过浙江省妇幼卫生信息系统实行信息交换。通过利用妇幼信息管理,切实提高了妇幼保健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存在问题

一是妇幼保健机构保障相对不足。实施新医改以来,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大幅提高,但对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发展等投入与基层卫生相比相对不足。区妇幼保健所业务用房建筑面积及相关配套设施尚未达标准要求。二是妇幼保健人员编制配备不足。按照卫生部2010年《全国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标准》的要求,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人员编制及在职人数不少于40人;而越城区妇幼保健所人员编制不足20人,远远达不到标准要求。各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人员也远远达不到“浙江省妇女及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中要求的0.29/千人口配备标准。三是流动人口孕产妇管理尚有一定难度。流动人口孕产妇,由于受经济、教育等各方面影响,保健意识淡薄,且大部分居无定所,流动性大,隐瞒实情,卫生部门很难及时将其纳入常规管理之中,导致管理无从下手。而对于流动人口高危孕妇管理则更是难上加难,特别是急危重孕产妇,妇幼人员通过电话、上门等各种途径动员其住院治疗,有些仍得不到理解与配合,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增加了孕产妇死亡的风险因素。其他如计划外妊娠的控制,流动孕产妇确切基数的掌握等问题仍有待解决。

3对策与建议

一要加强协调参谋,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积极协调发改、财政、人力社保等部门,做好政府参谋,进一步明确妇幼保健机构性质和公共卫生职能;适当增加人员编制及妇幼保健机构建设发展资金、业务经费,迁建妇幼保健所,进一步提升妇幼保健机构服务能力。二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保健服务水平。在进行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的同时,首先要根据妇幼保健机构职能以及服务人口进行人员预测的规划,以达到合理的人员配置。其次要强化人员培训和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以提高保健服务和科研能力。三要发挥资源优势,加强部门协作。充分利用我区“计卫一体”资源优势,加强与计生、公安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齐抓共管,共同努力。尽可能了解掌握流动孕产妇的确切基数,提供保健服务,切实提高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率,有效控制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钱小萍单位: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妇幼保健所

被举报文档标题:妇幼保健服务近况及对策2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fllw/fywsbjlw/642353.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