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对国内农村教育的定位范文

对国内农村教育的定位范文

时间:2022-07-31 09:20:14

对国内农村教育的定位

本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各国教育发展步伐的加快,各国大都提出了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理念并且开始有目的、有步骤的实施教育计划。为统一认识,综合各国学者的观点,可把农村教育定义为:在农村开展的,面向广大农民的,为推动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协调发展的教育活动。在我国,由于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大多数,农村人口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我国整体的人口素质水平,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有必要结合西方国家的先进理论,从国际视角对我国农村教育进行科学定位。

一、农村教育的目标对象定位

目前,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基本都包括两大部分:一个是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以及广大直接为农村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农村中小学教育、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农村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农村教育体系基本上已经比较完善,而且极大推动了农村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在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中情况却不容乐观,这些国家面临新世纪的政治经济文化挑战,国内矛盾较多,农村教育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因此,学界主要是把第三世界国家的农民作为农村教育的主要目标对象,以与基础教育的普及、扫盲教育、女童与妇女教育、特殊需要教育等相一致,因为这些教育中最大、最困难的主要对象正在农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发展中国家农村教育国际研讨会工作报告》指出:“人类进步中的重大问题集中反映在世界上的这些地区(指农村),如高婴儿死亡率,缺乏受教育机会,缺乏识字教育,预估寿命短,保健、环卫、饮用水设施不足,以及住房标准低下。按平均估算,农村人口能得到城市人口一半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和安全饮用水,以及四分之一的卫生设施……有文化的人口在工业国家占98%,在发展中国家占60%,而在最不发达国家则只有37%……小学生退学率在最不发达国家高达60%,在发展中国家则为39%,而在工业国家却只有11%。”把农村教育的目标对象定位于第三世界国家的农民,一方面可以区别欧美国家主要以农业科学技术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教育,另一方面还可以更加突出第三世界国家农村教育面临的城乡二元分离的不利环境,引起社会各界重视与扶持,使之更快发展,促使落后国家的农民尽快提高综合素质,以加快本国农村的整体发展。

二、农村教育的宗旨

首先,使农村人口获取知识与劳动技能的教育成果,这是农村人口摆脱愚昧与贫困的文化前提。农村贫困的原因是多因素的,但文化落后导致的愚昧却是一个重要因素。南京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中心成立时,鲁洁教授曾在对一些贫困乡村进行分析后认为,在农村,经济的贫穷往往源于文化的贫穷。这就需要使农村每一个人,包括儿童、青年和成人,都应能获得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包括基本的学习手段(如读、写、口头表达、演算和问题解决)和基本的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这些内容和手段是为人们能生存下去,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充分参与发展,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作出有见识的决策并能继续学习所需要的。基本学习需要的范围及其满足的方法因各个国家和各种文化的不同而不同,而且不可避免地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其次,使农村人口获取现代公民意识的教育成果,这是农村人口在人的发展上的人格标志与政治前提。所谓人格,既可以指人的心理人格,也可以指个人的道德人格;而人格教育,则不但包括了对个体良好性格和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过程,而且包括了对人的法律人格的训练过程。而人格的培养是公民教育与公民实践的核心。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提出,学习如何履行社会职责,这是基础教育应当承担的工作。当务之急是把公民教育作为初级‘政治扫盲’加以开展……以便孩子们结合具体问题了解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以及自己的自由怎样受到他人行使权利的限制……对学生来说,公民教育则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既包括承认价值观,也包括获取知识和学习如何参与公共生活……在学生成为公民时,教育将是指导他沿着一条艰难的道路行走的永久性指南,在这条道路上他应把行使以公共自由为基础的个人权利同履行对他人及所属社区的义务和责任协调起来。

再次,使农村人口获取创业能力的教育成果,这是农村人口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变革而自我发展的动力机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把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提高到目前学术性和职业性教育证书所享有的同等地位。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要求培养思维、规划、合作、交流、组织、解决问题、跟踪和评估的能力。这些能力通称为“创业能力”,把培养这些能力的“事业心和开拓技能教育”称之为“创业教育”。对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农村教育是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难点与重点;对国际社会而言,农村教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施普及基础教育、扫盲教育、女童与妇女教育、特殊需要教育等集中体现的形态。因此可以说农村教育是在最困难的条件下对最迫切需要教育的农村人口完成政府及国际社会对人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提出的教育使命。

三、农村教育的教育形式

就教育形式而言、农村教育是在农村地区对各个年龄段农村人口实施的包括农村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各级各类教育与各种形式的教育的总称。关于农村教育概念的外延,有各种不同的说法,较有权威性的说法,一是《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所解释的,“农村教育这一术语通常和发展联系在一起,即教育计划旨在帮助人们改造他们的生活标准,使他们能自力更生,有创造性。所以,农村教育是为农村人口设计的机构与学习设施。提供学习设施可以由国家正规的学校体制,或者学习设施可以按非正规的条件加以组织。”二是日本学者提供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秘书处提出的定义,即“农村教育是指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包括有文凭的全日制正规学习和短期非正规的成人扫盲学习以及技能培训”。按照这一定义,日本的农村教育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农村地区兴办的各类和各等学校教育,由文部省管辖。第二类是农村地区的非正规教育(在日本通常称为“社会教育”),亦由文部省管辖。第三类是由农、林、渔业部兴办的农业技术推广教育。

农村教育是以公民教育和创业教育为目标的涉及面向农村人口的各级各类教育与各种形式的教育。农村教育是多层次的,不仅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而且随着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也有主要以农村青年为对象的高等教育。农村教育是多类型的,除了面广量大的基础教育,还有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村成人教育。在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农村教育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以中国为例,在西部地区,农村教育还需要集中力量普及与巩固义务教育。但在东部发达地区,农村高等教育已经迅速发展起来。农村教育是多形式的。除了正式教育、正规教育以外,还有大量的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教育。随着文化与教育的发展,这种非正规教育或非正式教育在农村所占的比例会逐步增大。就整个发展中国家而言,非正规教育在农村教育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农村非正规教育计划在整个第三世界国家已实行了几十年,例如多种多样的扫盲运动,农民训练计划,社区发展活动,年轻人的技术培训等等。从国际视角看,中国农村教育的国情与国际教育界所界定的涵义基本一致,参照国际教育理论以确定中国农村教育的地位,发展中国农村教育并与国际社会接轨是必需的、可行的。

被举报文档标题:对国内农村教育的定位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ncjylw/607408.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