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校园建设中的教学管理2篇范文

校园建设中的教学管理2篇范文

时间:2022-04-06 09:32:28

校园建设中的教学管理2篇

(一)

一、加强教师队伍的管理

教师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素质的培养。教师风范是学校内在素质和外在风范的体现。教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风气,加强教师管理,我认为,首要任务是加强师德教育。坚持开展“重师德,练师能,铸师魂”活动。制定出教师行为规范,强化制度管理,对师德学习风差的教师要实行“一票否决制”;再就是,严肃整顿工作作风,实施“三满意,三开展,四树立,”活动,即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开展学生评教师活动,学科承包活动,评教评学活动,树立乐业敬业意识,上岗竞争意识,质量意识,下岗危机意识。

二、加强教学工作管理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其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给学生基本知识,而且还在于学习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为此学校的管理者应对教师课堂教学加强管理。让每一位教师做到“六个”为主,“四个”主动。“六个为主”,即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课本为主干、训练为主线、培养能力为主要目的、以有效提问为流。就是把理解表达的机会留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四个主动’,。即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主动思考,老师的指点下让学生主动观察、经过思考观察后让学生主动表述其所思所想,能够让学生得出的结论,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得出结论。让学生通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己得出答案,让学生自己讨论答案是否正确,然后教师最后作出最后的判定。例如:在课堂上及时提出相关的学习内容的问题,列在黑板上,由浅入深的提出,老师只是引导学生沿着怎样的思路去思考。

三、加强育人管理

对于教师来说,教书固然重要,但在教书的同时不可忽略育人的细节,老师在教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要时刻不忘对孩子品德行为的教导,不论是哪一科的任课老师,不要只顾自己讲课,传授知识,我认为,作为老师,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细心的观察每个孩子的言行,教师对孩子品德行为的及时指正,是孩子们终身受益的,要比学习知识更重要因为孩子在学校是一天的时间,当然许多现象的出现在上学前就己经存在了,但是,作为人民教师是有责任帮助孩子改正的。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推诊责任呢:大学老师责备高中老师没把学生教好,高中老师责备初中老师,没把学生带好,初中老师埋怨小学老师没有给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小学老师说在幼儿园就己经养成坏毛病了,幼儿园老师说,你的家庭就没有给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话说回来,如果每个家庭都能教育好孩子,那还要我们学校和教师做什么?诚然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身上的有些毛病的确是家长熏染的,但当孩子走进学校,来到课堂,当他的“学校妈妈”一一与他朝夕相处的老师发现了那些不足之处时,给他及时的指正,对于孩子来说将是多么的受益。

四、加强常规管理,完善制度,狠抓落实

完善管理制度,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管理,经过讨论可制定切实可行的有关教学的各种制度《教学质量管理制度》、《专任教师以“老”带”新”管理办法》、《教师备课工作常规》、《教师课堂教学工作常规》、《教师批改作业和辅导工作常规》、《教师调、带课常规》、《教师听课规定》、《学期授课计划管理规定》、《教学日志(课堂周报表)管理办法》、《教育理论学习活动制度》、《教学过程管理制度》等等。还有必要行政制度《教师年度考核制度》、《教师晋职制度》,《教师评聘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奖励性绩效工资制度》、《请假制度》、《教师不良行为记录》,对那些经常请假,上完课就走人的小学教师,就应该用制度去约束他们。制度的建立,为教学提供具体的规范管理使教学过程“有法”可依。

五、总结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和学校的形象声誉。教育教学管理内容十分繁杂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教学管理工作必须统筹兼顾,实现整体化。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只要单位领导都能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个人,一视同仁的对待每件事和每个人,认人无机可乘,只缘于公平,那么各项制度才有用武之地,否则就是摆设。

作者:唐丽敏单位:哈尔滨市前进小学

(二)

一、校园和谐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传统文化教育被忽略。在社会经济全球化、文化国际化的大背景、大趋势下,我国高等教育日益重视与国际接轨,倡导教育的国际化,借鉴西方的教育模式,注重学生外语能力和国际视野的培养。但是,在重视国际化素质培养的同时,往往却忽略了学生民族文化素养的教育,导致学生缺乏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无法形成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集体主义观念淡薄,传统文化素养缺失。

1.2思想品德教育效果不明显。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在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开设的相关课程并不少,但有显著效果的却不多,把听课当作拿学分手段的学生也不在少数。许多学校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还没有从制度层面和德育环境上健全完善,因而也很难从根本上对学生的思想形成导向和影响。

1.3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滞后。目前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较多地注重文化知识、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而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引导则相对滞后,尤其是缺乏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普遍缺乏,一旦出现心理问题难以做到有针对性的自助或他助。

二、加强校园和谐文化建设的举措

2.1进一步加强校园和谐文化教育

2.1.1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导师的作用。辅导员教师和班主任对学生中普遍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应坚持“普遍指导,个别关注”的原则;与此同时,教师在班级内部要指定学生骨干作为观察员,观察身边学生的心理状况,如有异常状况,观察员能够及时上报,确保辅导员、班导师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

2.1.2充分发挥高校教师、辅导员的导向作用,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高校学生在积极学习各国先进文化的同时,一定要以本国、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石。为此,高校要形成重视、倡导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经常邀请校内外有较深传统文化修养的专家教师给学生开设讲座,激发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兴趣,增进对传统文化知识的了解,使学生形成争相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2.2进一步加强师生、同学之间的良性互动

2.2.1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增强良性互动。大学的教育模式不同于中小学,任课教师完成授课任务后便离开学校,学生在上课以外的时间很少有机会和任课教师接触,师生之间缺乏交流和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授课方式方法的意见也不能及时反映给任课教师。由于缺乏师生之间的了解,教师对学生也很难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师与学生间这种不熟悉甚至冷漠的关系严重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因此,高校应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任课教师,不应该只满足于单纯完成授课任务,而应更多地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2.2.2营造平等友爱的同学关系,增强集体凝聚力。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怀着激情和梦想跨入大学校园,校园就是一个大家园,同学之间应该成为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辅导员、任课教师作为高校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人员,应该从日常生活到课堂教育等多方面着手,努力营造平等、和谐、充满关爱的集体氛围。通过定期举办各类班级活动,不断增强班级凝聚力,使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环境、有着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建立起互帮互助、互信互爱的兄弟姐妹般的深厚情谊。

2.3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高校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品格的示范者,教师的言谈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文化修养,增强综合素养,保持身心健康,提升人格魅力,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给予正确的示范和引导。

2.3.1重视自身心理素质和心理咨询技能的提升。首先任课教师和辅导员要保证自身的身心健康。一个豁达、宽容、自信的教师会把这些积极的情绪传递给学生,营造出和谐的学习和管理氛围。其次,教师应该掌握专业、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专任教师特别是辅导员要参加心理咨询师等相关培训,熟练掌握相关知识、技能,当学生遇到相关心理健康问题时,能够用专业的技能与方法进行解答和指导。

2.3.2注重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高校教师和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直接组织者、管理者和引导者,其品行、性格等都对大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且会长期存在于师生的交往中。教师应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正所谓“身正为范”。师生共同用真诚信任去营造和谐、平等、充满爱的校园生活。

作者:陈同强刘振优单位:赣南医学院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赣南医学院教务处

被举报文档标题:校园建设中的教学管理2篇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dyjy/jygllw/641824.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