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网 资料文库 区城管局编制管理调研报告范文

区城管局编制管理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2-11-15 03:37:07

区城管局编制管理调研报告

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管理,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国家政权和配置党的执政资源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推进机构编制管理法制化、规范化,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为进一步做好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我们对如何创新机构编制管理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机构编制管理必须适应新时期的新要求

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新的形势,如何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巩固机构改革成果,是各级机构编制管理部门面临的挑战和新的课题。做好机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首先要完善管理制度。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机构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并在报纸、网站上公开宣传,让有关部门、基层单位和办事人员及时了解政策、信息和办事程序,为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要规范管理程序。有了好的制度,就要严格按制度办事。新设机构及增加人员编制必经编委会集体讨论决定;机关、事业单位补充工作人员,首先核定有空编后再由相关科室调入或公开招考;财政预算和养老保险费缴纳按照信息管理系统确定人数和身份。这样才能使机构编制管理进入规范化、程序化、透明化的轨道。第三,要创新管理方法。在具体操作中,要加强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机构编制现状,科学划分事业单位类别,严格控制行政管理类事业单位,合理调整和加强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的人员编制,将生产经营类的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努力探索机构编制动态管理、科学管理的新路子。

二、积极有效实施机构编制

动态管理对机构编制实行动态管理,是新形势对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是实名制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要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确保实名制管理工作健康有序运行。一是要严格执行编制审核使用制度。要严格执行《管理证》和《通知单》制度,如实记载机构、编制和人员等情况,及时掌握机构编制变化情况。用人单位需要新增人员时,凭《管理证》先到机构编制部门开具《通知单》,办理编制核准使用手续,然后再到组织、人事、财政、社保等部门办理人员招录、招聘、调配、核拨经费、社会保险等手续。这既是工作程序,也是工作要求,要切实负起责任把好关。

二是要建立信息汇总和报告制度。信息库建立后,要适时更新,动态管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机构编制动态管理实施办法,对实名制管理工作进行规范。每半年要把实名制管理工作的运行情况和有关数据向上级报告。

三是建立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和相互约束机制。要加强与组织、人事、财政、社保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建立相互配合和相互约束的工作机制。实名制管理工作由机构编制部门牵头,并负责建立“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信息库”,对各部门人员编制情况进行审核,为有关部门的工作提供依据。要以信息库为平台,逐步实现与相关部门资源共享,建立与组织、人事、财政、社保等部门协调配合、监督制约机制,将各项工作有效衔接,以信息化的手段实施动态监督管理。

三、有效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事业单位改革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关键要从体制、机制入手,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调整和规范政事关系。目前事业单位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都与政府对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不完善密切相关。概括起来主要有政事不分、管办不分、投入机制不健全、政府对社会力量投入公益服务的组织管理不规范等。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要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

一是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与事业单位的职责划分,切实保证政府与事业单位在职能、机构和运行机制上的分开,收回和整合事业单位行使的行政职能,实现行政职能的有机统一,规范依法行政行为。加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行业管理,减少对事业单位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二是明确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根据事业单位的不同属性实施分类改革,将主要承担行政职能和主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分离出去,从财政投入、税收政策、资产管理、人事管理、社会保障等制度方面促进事业单位强化公益属性。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的用人权、薪酬分配权、职称评定权、经费设施使用权、自主经营权等法人自主权。三是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根据事业单位公益属性不同,实施分类管理,实现政府管理职能和出资举办职能的适度分离,积极探索管办分离有哪些有效的实现形式,建立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加强对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管理。四是完善政府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改革投入方式、完善投入监督机制,形成职权明确、分级负担、财权事权分离的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公益服务责任,举办相应的事业单位。五是积极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服务: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打造政策平台,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服务的提供。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会公益组织行为规范的监管,完善有关收费标准、资产处置、收益分配、服务质量等政策,规范社会力量的公益服务行为。

四、当前机构编制管理运行中的问题与不足

近年来,我们虽然在机构编制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工作中也碰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法制观念淡薄。2007年2月令颁布、5月1日实施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是国务院国务院推进机构编制管理法制化进程的一个重大举措,对于规范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加强地方政府机构编制管理,实现地方政府机构编制管理向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根本转变,建立规范有序、公开透明、高效廉洁的法治政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部分部门的领导法制意识不强。二是管理方法单一。《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颁布之前,机构编制管理缺乏法律依据,机构设置、职能划分、编制核定等只是延续历史、上下对应、横向比较商量确定,目前还缺乏科学依据。三是执法手段乏力。机构编制实行属地管理,但受条线干扰,要求对口设置机构、配备对应人员的情况比较多,同时,超编进人和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的情况也比较严重,机构编制部门执法督查难度较大。

五、解决问题的方法与建议

创新机构编制管理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机构编制工作会议的重要部署,着眼前瞻性、突出时效性、体现针对性,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拓宽新思路,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开创我区机构编制工作新局面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一)加强领导,注重实效。机构编制工作政策性强,任务重,难度大,只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协调各方,齐抓共管,着力发挥整体合力,才能增强工作主动性,充分发挥机构编制部门的龙头作用,保证机构编制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一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领导干部要始终把机构编制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牢固“编制就是法律”、“编制就是资源”、“编制就是财政”、“编制就是政治”的编制观念和编制意识,带头严格执行机构编制管理的“三个一”制度,增设机构、增加编制,一律由编委会讨论决定,按规定执行,按规范管理,敢于理直气壮地严格把关。

二要协调各方,齐抓共管。机构编制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其特点决定了编制部门协调性工作的重要性。只有加强协调与协同,才能争取主动。为此,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经常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劳动、财政、法制等部门保持紧密联系,对出台政策文件、实施重大决策、开展考核督查等共同调研论证,共同参与,协同落实。研究决定机构编制事宜,压迫主动跟相关的主管部门沟通,认真听取意见,准确掌握情况,尽量保证机构编制议定事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要加强与基层单位的配合。利用到基层调研和督查工作的机会,加强交流,密切关系,使基层更多地熟悉了解机构编制工作,并和他们一起想办法,出主意,通过适当途径予以解决问题,以求得他们对机构编制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三要搞好结合,注重实效。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在方式方法上应当讲求实效,搞好方方面面的结合。要坚持创新与继承相结合。新时期面对新形势,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迫切需要在配置机制、控制机制、调节机制、督查机制等方面开拓创新,但是过去许多好的办法,也应继承和完善。如,“一支笔”审批制度、“一人一编一账”制度等等。坚持“做减法”与“做加法”相结合。对超编单位,职能交叉重叠机构、职能弱化部门主要做“减法”,而对于某些新增单位,职能强化部门则要注重做好“加法”。坚持局部试点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目前,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仍处于调查摸底、模拟分类阶段,但是有些系统的改革已经全面启动。应该借此东风,乘势而上,跟进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办好试点,取得经验,推动全面。坚持督查与服务相结合。督查是加强编制管理工作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既要注意编制管理结果的查处,更要注重过程的监督与服务,寓服务于督查之中。

(二)结合实际,组织实施。创新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内容很多,如何着手,选择突破口,应当分步推进,全力深化四项改革:

第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当前,阻碍和影响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首要问题是政事不分,机构不顺,职责不明,编制不清。首先应当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理顺机构关系。按机构性质可以划分为公务员管理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事业单位;按隶属关系可以划分为正科级单位、副科级单位、股级事业单位;按社会功能可以划分为行政执行类事业单位、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二是理定职能职责。针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别的机构,给每个单位配置相应的职能职责,该强化的强化,该弱化的弱化。三是理清编制类别。针对不同类别的单位和不同身份的人员,分别使用不同类别的编制。公务员管理单位,只能使用行政编和工勤编,参照公务员管理单位和事业单位只能使用事业编制,其总量应控制在财政供养系数以内,以后不应再设置其他编制。

第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良性优化的用人机制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当前,应当着重疏通“出口”,把好“进口”,在进人机制上,始终坚持“两个不增”,“两个必考”,就是五年内乡镇机关人员只减不增,市直单位编制不空缺不增;公务员管理单位进人必须通过省级招考;事业单位进人必须通过组织人事部门组织招考。同时探索党政机关工勤岗位试行社会聘用制,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

第三,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对于事业单位当前应着重调查摸底,进行模拟分类。按其社会功能,划分为行政执法类,公益服务类和生产经营类,采取分化两头,改造中间的办法,对行政执法类事业单位,能划归行政管理的尽可能合并到行政单位;不能归并的划归到公益服务类;对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逐步退出编制系列向企业化、市场化、社会化运作。然后对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进行再分类,跟进岗位设置,定编到岗。

第四,深化编制管理制度改革。编制资源是我们党和政府重要的执政资源。过去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利用。往往重控制,轻调节,或者只控不调。致使一些单位编制闲置,成为“死编”;一些单位编制相互挤占挪用,成为“混编”;一些新增单位则无编。因此,我们应当改变这种静止死板的管理制度,建立动态弹性的管理机制。本着“控制总量,限制增量,盘活存量,服务发展”的原则,调控并举。比如,行政编制空缺时,可以在部门之间根据职能强弱进行调节,事业编制可以在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进行调节,从而真正实现把编制管住、管好、管活。

(三)强化督查,狠抓落实。机构编制管理的各项政策规定能否落到实处,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加强监督检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抓好三个方面:一是联同财政部门对人员编制进行监督。每年都要定时严格审核各部门报往财政的工资预算花名册,防止随意增加财政供养人员。二是通过机构编制统计加强监督。机构编制统计年报过程中,对报表中的机构规格、人员编制、经费形式、领导职数等关健性数据进行检查,而且还对各单位的人员编制岗位结构比例、组织机构代码、事业法人证书号甚至通信地址、邮编等项目是否为空进行检查,确保机构编制数据的真实和准确,防止虚报、瞒报现象。三是通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加强监督。除在年检过程中严格审核有关材料外,还抽出时间,深入到基层事业单位,跟踪了解,监督检查事业单位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情况。四是开展重点专项检查。与纪检(监察)、组织、人劳、财政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吃空饷”问题进行集中检查和清理整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纪律的严肃性。完善运行机制,积极创新机构编制工作的管理模式

(四)完善机制,创新管理。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不断创新管理模式。要从完善运行机制入手,积极创新机构编制管理模式。一要完善全程监控机制。要积极探索建立机构编制的全程监控机制,实行审批、使用、管理一体化,严格审批,规范管理。比如,在任用干部上,以编制数和编办审核的领导职数为依据,由组织、人事部门把关。在机关事业单位进人上,编办进行事前控制,凭编制审批手续到组织人事部门办理调动手续。在事后进行监督,利用《机构编制手册》随时进行复检,没有按规定程序办事的不予登记入编,不入编者,负责工资管理的机构不予办理套改工资手续。二要完善跟踪管理机制。机构编制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能一次到位,长期不变。为此,在日常工作中,要根据形势变化和工作实际,不断调整机构编制。比如,通过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尤其是一年一度的年检工作,对事业单位运行情况及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实施跟踪管理,通过事业单位年检,对长期没有任务、不出成果、效益低下、运行困难或职责交叉重复、设置过散、规模过小、作用不大的事业单位采取撤、并、转的方式予以调整,进一步优化事业单位布局结构。

被举报文档标题:区城管局编制管理调研报告

被举报文档地址:

https://www.meizhang.comhttps://www.meizhang.com/baogao/diaoyanbaogao/658435.html
我确定以上信息无误

举报类型:

非法(文档涉及政治、宗教、色情或其他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内容)

侵权

其他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